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建设对西南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倩雯 靳甜甜 +3 位作者 蒋爱萍 彭期冬 林俊强 张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10-2322,共13页
为揭示西南地区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15年土地覆被和道路数据,计算了研究区道路核密度与景观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建设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探讨了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和对不同土地覆被影响的特点,指出了各景观指数的... 为揭示西南地区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15年土地覆被和道路数据,计算了研究区道路核密度与景观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建设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探讨了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和对不同土地覆被影响的特点,指出了各景观指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道路建设使斑块密度增加,斑块离散化加剧,发生明显的破碎化趋势,同时道路核密度与PD、SHDI、SPLIT变化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COHESION、CONTAG、PAFRAC呈显著负相关;(2)道路建设对景观指数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表现在:破碎化、斑块空间分布形态、聚集连通性,其中PD能很好的表征道路建设对景观破碎化的作用程度,SPLIT在识别破碎化程度高的区域更具优势;(3)不同景观指数具有不同适用性,PAFRAC适用于道路不发达区域,CONTAG适用于道路分布异质性较高的区域,DIVISION适用于人类活动强度不大的区域,COHESION、SPLIT适用于探究道路及伴随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区域,PD、SHDI在探究道路的直接作用时适用性广泛;(4)探究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受道路建设的影响,林地优先选取PD、DIVISION;草地优先选取DIVISION、SPLIT;农田优先选取PD、PAFRAC、COHESION、SPLIT、DIVISION;湿地优先选取PAFRAC、COHESION、SPLIT;人工表面优先选择PD、PAFRAC、COHESION;其他优先选择DIVISION、SPLIT、COHESION。探究道路建设对西南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对于了解西南地区景观格局变化、指导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建设 景观格局 道路核密度 景观指数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刺激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和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俊强 李游坤 +3 位作者 刘毅 彭期冬 张迪 靳甜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3-495,共13页
水库调控下的水文情势、河道环境与鱼类行为之间如何驱动响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反馈调节机制如何科学建立,现有水库生态调度方案如何优化调整,是近年来我国试验性生态调度工作中面临的一连串新问题,也是我国马上步入后水电时代水库可... 水库调控下的水文情势、河道环境与鱼类行为之间如何驱动响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反馈调节机制如何科学建立,现有水库生态调度方案如何优化调整,是近年来我国试验性生态调度工作中面临的一连串新问题,也是我国马上步入后水电时代水库可持续运行与适应性管理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系统调研和梳理总结,综述了水库调度环境下的鱼类生态响应与生态调度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适应性管理闭环的顶层设计、人工调度环境下的鱼类行为响应机理、刺激鱼类行为响应的水文过程反馈调节机制,以及生态调度实践初期面临的小样本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下一步亟待攻克的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驱动力—状态—响应”这一逻辑链条有机串联和系统研究“水文过程—河道环境—鱼类行为”之间复杂响应与互馈关系的设想,并对未来生态水文学、生态水力学和鱼类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贯通发展,以及新一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本领域的尝试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 响应机制 反馈调节 生态调度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拉萨河干流城市段水环境容量 被引量:11
3
作者 靳甜甜 卢敏 +2 位作者 刘国华 彭期冬 冯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955-8963,共9页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拉萨河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维持流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拉萨河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成为威胁河流水质的潜在因素。明确拉萨河河流水质现状,核定水域...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拉萨河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维持流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拉萨河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成为威胁河流水质的潜在因素。明确拉萨河河流水质现状,核定水域的水环境承载力,对于未来拉萨河河流管理和经济规划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流断面、流量、水位和水质现场监测,污染物排放、水文和水质历史资料收集等工作,利用MIKE11模型,对拉萨河城市段干流水动力和水质进行了模拟,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计算了拉萨市干流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1)拉萨市干流河段化学需氧量COD容量较小,氨氮NH+4-N具有较大容量:上游达孜断面按照地表水II类水体要求的浓度标准限值输入时,拉萨市干流段COD容量约为3461 t/a、NH+4-N容量约为602 t/a;若上游达孜断面按照2017年5月1日—2017年5月30日连续30日测定月均值输入,则拉萨市干流河段COD容量约为797 t/a、NH+4-N容量约为1145 t/a。(2)对拉萨市干流河段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水利水电工程运行调度、上游来水水质和河流自净能力:2014年以后拉萨河流域的暖干化趋势,很可能带来枯水期流量降低,从而改变水环境容量计算中的设计水文条件,使水环境容量降低;拉萨河沿岸灌区取水,旁多水利枢纽、直孔电站运行调度也是影响下游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有机质和养分在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加速矿化,可能是造成上游水体中COD浓度较高的重要原因。(3)为加强拉萨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应加强上游草甸和湿地水环境效应监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水环境容量 化学需氧量 MIKE11
下载PDF
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的鱼卵运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雪飞 林俊强 +3 位作者 彭期冬 余康 陈永灿 庄江波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1-511,共11页
鱼卵运动研究是了解自然河流中鱼卵漂流散布规律的力学基础,对鱼类早期资源估算、产卵场位置推算和鱼类栖息地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20组不同水深、不同流速工况的水槽试验和200组鱼卵粒子群(直径为4 mm... 鱼卵运动研究是了解自然河流中鱼卵漂流散布规律的力学基础,对鱼类早期资源估算、产卵场位置推算和鱼类栖息地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20组不同水深、不同流速工况的水槽试验和200组鱼卵粒子群(直径为4 mm,比重为1.01)运动视频的图像处理,并结合理论推导解析鱼卵运动方程,系统分析了恒定均匀流条件下的鱼卵运动特性、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鱼卵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流速度、鱼卵比重、鱼卵粒径和鱼卵初始速度。鱼卵纵向速度随水流纵向速度线性增大,其试验拟合结果为水流纵向速度的0.73倍;鱼卵垂向速度(沉速)主要受鱼卵比重和粒径的影响,与水流纵向速度无直接显著关系;鱼卵运动轨迹在小流速情况下近似线性下降,且轨迹斜率随流速增大而趋缓;当流速增大到0.93 m/s,鱼卵轨迹受水流紊动效应影响转变为伴随着个别鱼卵猝发跃移的波浪翻滚式下沉;水深对鱼卵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的影响相对微弱;鱼卵初始速度对其运动的影响仅在初始极为短暂的时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运动 水槽试验 理论推导 PTV技术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四大家鱼产卵的生态水文响应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朝达 林俊强 +3 位作者 夏继红 俞立雄 彭期冬 段辛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8-166,共9页
水库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从而破坏了鱼类原有的生长繁殖条件和对环境的正常行为响应。2011年以来,三峡水库在四大家鱼繁殖期采取了积极的生态调度运行方式以减缓这一不利生态影响。为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四大... 水库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从而破坏了鱼类原有的生长繁殖条件和对环境的正常行为响应。2011年以来,三峡水库在四大家鱼繁殖期采取了积极的生态调度运行方式以减缓这一不利生态影响。为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四大家鱼产卵的生态水文响应变化,本研究应用Weber-Fechner生物感知定律,新提出了鱼类感觉日流量涨幅和鱼类感觉累积流量涨幅两个生态水文指标,并借鉴前人提出的有效反映四大家鱼产卵响应的指标,利用2013—2019年多年水文、生物监测成果分析了鱼类产卵与当前水文过程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当前刺激家鱼产卵的涨水关键生态水文指标为鱼类感觉日流量涨幅、鱼类感觉累积流量涨幅、流量日增长和流量总增长;(2)涨水过程中有效刺激家鱼产卵达全年产卵规模25%以上的生态水文指标阈值为鱼类感觉日流量涨幅8.37%~36.05%、鱼类感觉累积流量涨幅58.58%~180.23%、流量日增长1 295~2 825 m3/s、流量总增长7 500~12 670 m3/s;(3)总体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产卵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四大家鱼 生态调度 生态水文响应
下载PDF
藻类残体颗粒的沉降特性与模型材料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夺 林俊强 +3 位作者 彭期冬 徐昊 权锦 徐意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90,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藻类残体随流运动,容易在退水闸、分水口等突扩断面位置沉积,需要经常进行清淤工作。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1组工况的藻类残体颗粒静水沉降试验和24组工况的不同模型材料、不同粒径的静水沉降试验,研究藻...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藻类残体随流运动,容易在退水闸、分水口等突扩断面位置沉积,需要经常进行清淤工作。本文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通过1组工况的藻类残体颗粒静水沉降试验和24组工况的不同模型材料、不同粒径的静水沉降试验,研究藻类残体颗粒的沉降和比重特性,探究不同模型材料沉降特性,并选择适宜野外漂流示踪试验的模型材料。结果表明,藻类残体颗粒的静水沉速为0.008 m/s,在水中的比重为1.004。同一比重的模型材料,粒径越大静水沉速也越大。相近或相同粒径的模型材料,比重越大静水沉速也越大,比重较小的模型材料,静水沉速随粒径增长的斜率较小。奇亚籽的平均粒径为3.5 mm、平均比重为1.05、平均静水沉速为0.017 m/s,其物理属性和水动力属性都与藻类残体颗粒相近,可作为南水北调干渠等藻类残体颗粒的野外漂流示踪试验材料。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藻类防控与高效清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残体 静水沉速 模型颗粒 比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靖 樊博 +5 位作者 蒋爱萍 张迪 任玉峰 彭期冬 靳甜甜 赵庆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92-296,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关规划指导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在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配置、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流域、有重点和代表性的综合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长江大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关规划指导下,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在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配置、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流域、有重点和代表性的综合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长江大保护,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构筑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国家、水利行业和骨干企业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文章在总结回顾相关规划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水利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总结梳理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并按照生态空间理念提出了各生态空间规划研究的工作重点,以期提供不同视角的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发展形势导览,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生态 水环境 保护规划
下载PDF
鄱阳湖出流长序列代表性水质指标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2
8
作者 蒋爱萍 张丽萍 +2 位作者 张迪 彭期冬 靳甜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71,共7页
探究湖泊出流水体水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湖泊水环境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鄱阳湖出口蛤蟆石段长时间序列28 a(1991~2018年)的水质资料,利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来评估鄱阳湖出流水体水质状况,并采用Mann-Kendall... 探究湖泊出流水体水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湖泊水环境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鄱阳湖出口蛤蟆石段长时间序列28 a(1991~2018年)的水质资料,利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来评估鄱阳湖出流水体水质状况,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水质指标多年变化趋势。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识别了影响鄱阳湖出流水体水质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总体上,鄱阳湖出流水体水质良好,WQI总变化范围为7.00~27.65。②水体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呈下降趋势,趋势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COD_(Mn))和氨氮(Ammonia Nitrogen,NH 3-N)呈显著增加趋势,其统计值Z分别为2.53和3.93;WQI总呈显著上升趋势,统计值Z为4.27。③鄱阳湖出流水体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粮食总产量等。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水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变化 驱动力 长序列 水质指数法 蛤蟆石站 鄱阳湖
下载PDF
An environmental flow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A case stud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its downstream reach 被引量:16
9
作者 WANG JunNa DONG ZheRen +4 位作者 LIAO WenGen LI Chong FENG ShunXin LUO HuiHuang peng qid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471-1484,共14页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flow assessment of Chinese rivers is thought to have three shortcomings: The first is that environmental flow requirements of reservoirs in dammed rivers are usually not explicitly considered...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flow assessment of Chinese rivers is thought to have three shortcomings: The first is that environmental flow requirements of reservoirs in dammed rivers are usually not explicitly considered; the second is that enough attentions have not been paid to the inherent links between flow regim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he third is that most studies focus on the variable range of merely one hydrological element such as discharge needed by riverine ecosystems. Here, first proposed is a holistic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flow assessment, the flow-ecological response relationship method that is suitable for large rivers with relatively abundant ecological data.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odels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this metho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of both reservoir and its downstream reach. Then, it is applied to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flow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its downstream reach by the following steps: 1)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models of flow-ecological response; 2) ide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targets of environmental flows and their key periods; 3) development of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ydrological indicators and ecological indictors; 4)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flow according to the tradeoff between ecological targets and water demands of human. The environmental flow hydrographs obtained have explici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argets, time schedule of achieving each targe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hydrological elements such as flow, water level, frequency, timing, duration and rate of change. The case study has tested the reason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Gezhouba cascad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environmental flow holistic method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hydrological element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ach downstream of da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