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Ph-2基因晚疫病株龄抗性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潘春阳 李鑫 +11 位作者 苏文悦 胡俊玲 鲁晓晓 潘峰 张晨 张辉 黄泽军 国艳梅 王孝宣 杜永臣 刘磊 李君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研究表明番茄抗晚疫病Ph-2基因存在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通过对Ph-2基因晚疫病抗性材料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接种晚疫病菌后0、8、24、48 h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接种后0~48 h,Ph-2基... 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研究表明番茄抗晚疫病Ph-2基因存在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通过对Ph-2基因晚疫病抗性材料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接种晚疫病菌后0、8、24、48 h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接种后0~48 h,Ph-2基因与其他典型抗病基因在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间表达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2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基因Solyc01g006290与Solyc02g087110在不同苗期叶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Ph-2基因晚疫病株龄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接种后0~48 h,Solyc01g006290基因在六叶期幼苗中表达量始终显著高于三叶期幼苗,该基因正调控木质素合成,并在细胞壁强化中起重要作用;接种后0 h,Solyc02g087110基因在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中表达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接种后8~48h三叶期幼苗中该基因表达量大幅下调并显著低于六叶期幼苗。此外,三叶期与六叶期幼苗水杨酸与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响应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番茄持久抗晚疫病育种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株龄相关抗性 转录组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数值模式及机器学习对兰州市近地面臭氧模拟适用性
2
作者 周恒左 廖鹏 +5 位作者 杨宏 陈恒蕤 落义明 潘峰 仝纪龙 刘永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7,共13页
分别应用数值模式及机器学习模型对兰州市2019年7月近地面臭氧浓度进行模拟,以对比不同方法下模拟效果的差异.其中,数值模式部分选用了3种不同的化学机理(CBMZ、RADM2、CB06r3),结果显示CBMZ化学机理模拟效果优于其他2种化学机理,RADM2... 分别应用数值模式及机器学习模型对兰州市2019年7月近地面臭氧浓度进行模拟,以对比不同方法下模拟效果的差异.其中,数值模式部分选用了3种不同的化学机理(CBMZ、RADM2、CB06r3),结果显示CBMZ化学机理模拟效果优于其他2种化学机理,RADM2高估了兰州市近地面臭氧浓度,CB06r3则有些低估.机器学习部分则选用了两种模型(XGBoost、PSO-BP),结果表明在缺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情况下,仅使用气象数据,无论是单个站点还是空间分布,2种机器学习模型均表现较好,且XGBoost模型在模拟近地面臭氧空间分布上表现更优.整体来看,2种机器学习模型相较于数值模式计算速度更快,但受其输入数据的影响较明显,对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模拟研究及污染过程分析仍然需要依靠数值模式.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及数据条件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进行近地面臭氧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数值模式 化学机理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灰质源岩气勘探突破与资源潜力
3
作者 梁兴 张磊 +11 位作者 蒋立伟 单长安 潘峰 罗瑀峰 孟阳 王高成 舒红林 朱斗星 李博硕 汪振东 姚秋昌 徐政语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5,共16页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10^(4) m^(3)/d的测试产量。系统介绍了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发现历程,展望了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资源前景。通过对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层系岩性主要为中缓坡相深灰色—黑灰色富有机质泥晶生屑灰岩,且区域稳定分布,是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海相灰质源岩地层。茅一段灰质源岩气整体经历了富有机质碳酸盐岩沉积—成岩—成烃—成储—成藏—赋存“源内一体化演变”成藏过程,具有“源储一体、原位富集、连续型展布”的成藏特征。以微米级为主体的源内微观孔隙及与断层伴生的溶蚀孔洞、微缝网体系为气体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基质孔隙型(原生型)和裂缝—孔隙型(改造型)两类储层,建立了“源储一体为主兼构造转折带短距离运移富集”的灰质源岩气成藏模式和甜点评价体系。富有机质暗色灰质源岩的发育、有利的古隆起和现今背斜构造背景,及与古断层有关的断控型岩溶、张性应力微裂缝的发育叠置,为茅一段灰质源岩新型储层富集高产的关键。初步估算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资源量可达2×10^(12)m^(3),将成为盆内现实增储上产战略意义的非常规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西大安 茅一段 灰质源岩气 源内非常规勘探 源内一体化演变
下载PDF
CsCl对Ge_(20)Sb_(10)Se_(65)Te_(5)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宝东 许军锋 +5 位作者 赵华 祖成奎 刘永华 张袆袆 潘峰 周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8-1324,共7页
CsCl是制备硫系微晶玻璃最常用的形核剂,本文在Ge_(20)Sb_(10)Se_(65)Te_(5)玻璃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sCl,通过不同的冷却方式制备玻璃试样,使用X射线衍射、红外透过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膨胀、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研究CsCl对Ge_(20)... CsCl是制备硫系微晶玻璃最常用的形核剂,本文在Ge_(20)Sb_(10)Se_(65)Te_(5)玻璃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sCl,通过不同的冷却方式制备玻璃试样,使用X射线衍射、红外透过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膨胀、拉曼光谱等测试方法,研究CsCl对Ge_(20)Sb_(10)Se_(65)Te_(5)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盐浴冷却制备的(100-x)Ge_(20)Sb_(10)Se_(65)Te_(5-x)CsCl(x%=0%,1%,2%,3%,4%,质量分数)玻璃是典型的非晶态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红外透过性能;在Ge_(20)Sb_(10)Se_(65)Te_(5)玻璃中加入CsCl后,玻璃的长波截止波长没有明显的变化,平均线性膨胀系数明显增大,随着CsCl含量的增加,玻璃的密度、显微维氏硬度、开始析晶温度、析晶峰温度、屈服点和软化点都逐渐减小,玻璃的热稳定性能降低;随着CsCl含量的增加,玻璃中Sb—Se键的含量减少,玻璃结构堆积紧密程度降低,这也是玻璃密度和显微维氏硬度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CSCL 冷却方式 红外透过率 热稳定性能 拉曼光谱
下载PDF
湖南省猕猴桃叶片主要真菌病害的rDNA-ITS鉴定及序列分析
5
作者 莫长安 翟杨 +5 位作者 赵鑫 潘峰 杨媛茹 汪洪鹰 谭志坚 曾粮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为了解湖南省猕猴桃叶部真菌病害病原菌的种类和相对多度,在长沙市、邵阳市、常德市、怀化市、张家界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的猕猴桃种植区采集了‘红阳’‘米良1号’‘翠玉’等6个猕猴桃品种的31份感病叶片样本,对病叶上的病原... 为了解湖南省猕猴桃叶部真菌病害病原菌的种类和相对多度,在长沙市、邵阳市、常德市、怀化市、张家界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的猕猴桃种植区采集了‘红阳’‘米良1号’‘翠玉’等6个猕猴桃品种的31份感病叶片样本,对病叶上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和纯化。通过rDNA-ITS鉴定,结合UNITE数据库注释,统计分离出的病原真菌的种类和相对多度,比较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品种中的致病真菌的种类和相对多度差异。结果表明:31份感病叶片样本中共分离出3门25属75种316株病原真菌,以链格孢属、炭疽菌属和间座壳属为主要群体,分别占比36.71%、18.04%和14.56%;按照地区分布,菌属数量怀化市最多、其次是邵阳市和湘西州;按照猕猴桃品种分布,菌属数量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红阳’‘米良1号’和‘翠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真菌病害 病原菌 分类鉴定
下载PDF
Modulating Co-Co bonds average length in Co_(0.85)Se_(1-x)S_(x) to enhance conversion reaction for potassium storage
6
作者 Daming Chen Yuchun Liu +5 位作者 pan feng Xiao Tao Zhiquan Huang Xiyu Zhang Min Zhou Jian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While alloying 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Cs)with other chalcogen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the optimal alloying content is still uncertain.In this study,... While alloying 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Cs)with other chalcogen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the optimal alloying content is still uncertain.In this study,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opant concentration on the chemical bonds in TMC and reveal the associated stepwise conversion reaction mechanism for potassium ion storage.According to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calculations,appropriate S-doping in Co0.85Se(Co_(0.85)Se_(1-x)S_(x))can reduce the average length of Co-Co bonds because of the electronegativity variation,which is thermodynamically favourable to the phase transition reactions.The optimal Se/S ratio(x=0.12)for the conductivity has been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When assembled as an anode in potassium-ion batteries(PIBs),the sample with optimized Se/S ratio exhibits extraordinary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The rate performance(229.2 mA h g^(-1)at 10 A g^(-1))is superior to the state-of-the-art results.When assembled with Prussian blue(PB)as a cathode,the pouch cell exhib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demonstrating its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Moreover,the stepwise K+storage mechanism caus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S and Se is revealed by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and ex-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chniques.Hence,this work not only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 but also reveal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electr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0.85)Se_(1-x)S_(x) Co-Co bonds Phase transition reactions Optimal Se/s Potassium ion batteries
下载PDF
中国野生半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7
作者 吴敏 吴诗琪 +2 位作者 潘凤 石甜 赵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6-776,共11页
第四纪气候波动以及地理和环境隔离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分子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药用植物半夏19个居群共212个个体的3个叶绿体片段psb K-psb I、atp F-atp H和trn L-F进行分析,探... 第四纪气候波动以及地理和环境隔离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该研究采用分子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药用植物半夏19个居群共212个个体的3个叶绿体片段psb K-psb I、atp F-atp H和trn L-F进行分析,探究半夏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地理分布格局模式及成因,并探讨其居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1)半夏总单倍型多样性H d为0.882,总核苷酸多样性π为1.23×10-3,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半夏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显著的遗传分化(F ST=0.909,P<0.001)和较低的种群内遗传多样性(H S=0.134);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N ST=0.913>G ST=0.855(0.01<P<0.05),表明叶绿体单倍型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3)中性检验结果显示,Tajima s D值、Fu and Li s D值以及Fu and Li s F值均为不显著正值,Fu s Fs值为不显著负值且失配分析曲线呈双峰,表明半夏居群整体没有经历过扩张事件。(4)单倍型地理分布显示,西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具有单倍型多样性较高,并存在特有单倍型,故推测第四纪冰期时在这两个区域存在冰期避难所。总之,通过3个叶绿体基因对不同区域半夏的分析,阐明了其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为半夏优良种源的分子筛选和保护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地理分布格局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避难所
下载PDF
磁声耦合:物理、材料与器件
8
作者 陈崇 马铭远 +1 位作者 潘峰 宋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共23页
固体中的声波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声体波,以纵波或横波的形式在固体内部传播;另一种是声表面波,在固体表面产生并沿着表面传播.声波射频技术利用这些声波来截取和处理信号,尤其体现在快速发展的射频滤波器技术中.声学滤波器因其体积... 固体中的声波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声体波,以纵波或横波的形式在固体内部传播;另一种是声表面波,在固体表面产生并沿着表面传播.声波射频技术利用这些声波来截取和处理信号,尤其体现在快速发展的射频滤波器技术中.声学滤波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和性能稳定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受益于成熟的制造工艺和确定的共振频率,声波已逐渐成为操控磁性和自旋的有力手段,这一领域正朝着小型化、超快和节能的自旋电子学器件应用迈进.将磁性材料集成到声学射频器件,也开辟了对声学器件调控方法和性能提升的新思路.本综述首先梳理了各种磁声耦合的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声控磁化动力学、磁化翻转、磁畴和磁性斯格明子产生及运动、自旋流产生等一系列磁性和自旋现象.同时也讨论了声控磁的逆过程——磁控声波的研究进展,包括声波参数的磁调控和声波的非互易传播,以及基于此开发的新型磁声器件,如磁传感器、磁电天线、可调谐滤波器等.最后展望了磁声耦合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耦合 声控磁性 磁控声波 磁声器件
下载PDF
子宫动静脉瘘致产褥期阴道出血10例分析
9
作者 蒲敏华 田莉 +3 位作者 马多娜 李俊强 潘峰 潘海英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00-504,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瘘(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例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 探讨子宫动静脉瘘(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例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病人年龄范围为21~36岁,平均28.5岁;均有子宫手术操作史,包括人工流产、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及宫腔镜手术史;此次妊娠7例行剖宫产术;出血量范围为600~2 000 mL,平均1 210 mL;阴道出血距离分娩时间范围为3 h至5周;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确诊,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6例输注血液制品;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9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阴道出血均停止。随访9例保留子宫病人,均未复发,月经正常来潮,其中2例病人再次妊娠;随访时间0.5~5.7年。结论 UAVF致产褥期阴道出血临床少见,但出血量多,易发展成失血性休克,发病与既往子宫手术操作史相关,诊断依赖于CDU、DSA等影像学检查,治疗以保留生育的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主,疗效确切,不影响月经情况及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疾病 子宫出血 子宫动静脉瘘 子宫动脉栓塞术 阴道出血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针灸文献异文探析
10
作者 王林云 潘锋 +1 位作者 李宝金 曾凤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20-425,共6页
以针灸专篇为重点,对《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针灸文献进行逐字对勘,发现两版本在篇次篇题、条文编次,腧穴顺序、穴名及定位等方面多有异同;宋校本增补大量针灸文献。比对结果的分析显示,宋校本篇次排列更为严密,篇题确立更为准确,... 以针灸专篇为重点,对《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针灸文献进行逐字对勘,发现两版本在篇次篇题、条文编次,腧穴顺序、穴名及定位等方面多有异同;宋校本增补大量针灸文献。比对结果的分析显示,宋校本篇次排列更为严密,篇题确立更为准确,治方、腧穴及其主治归类更为有序合理,穴名及定位更为规范统一,病种、主治病症、针灸禁忌等方面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强了《千金要方》针灸文献学术框架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强化了该书的临床实用性。另一方面,宋校本存在若干失误及大量径改原书、所据文献不明之处。结合以儒臣主导校书工作的特殊性,宋校本针灸文献的不确定性值得重视。有必要对宋人整理《千金要方》针灸文献的理念、原则、参考文献、方法程式及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系统考察,辨章学术,以便有效利用其文本资料,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要方 新雕本 宋校本 针灸 异文
下载PDF
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11
作者 李俊强 马多娜 +2 位作者 潘峰 许鑫玥 马婉莹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再孕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34例足月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孕产妇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分为择期组(择期行剖宫产术)426例、第一产程组(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278例、第二产程组(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330例。分析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VBAC孕产妇的产程、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第二产程组子宫收缩乏力比例、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住院天数均大于择期组和第一产程组(P<0.05),而择期组与第一产程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第二、第三产程时限、助产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尿潴留率、发热比例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转入新生儿科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再孕阴道分娩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前次手术时机 阴道分娩 并发症
下载PDF
骨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仕成 覃裕 +4 位作者 潘沨 商冠宁 欧凡 王玉松 高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是施万细胞来源的良性神经鞘肿瘤,由于组织结构呈纤维样形态,早期被命名为神经纤维瘤,好发于头颈部和四肢曲侧面,最常受累于颈神经、迷走神经、腓神经及尺神经。因骨内感觉纤维较少,使其发生在骨组织中较为罕见...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是施万细胞来源的良性神经鞘肿瘤,由于组织结构呈纤维样形态,早期被命名为神经纤维瘤,好发于头颈部和四肢曲侧面,最常受累于颈神经、迷走神经、腓神经及尺神经。因骨内感觉纤维较少,使其发生在骨组织中较为罕见,术前极易误诊为骨源性低度恶性肿瘤而导致过度治疗。文章通过对骨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式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市场适应性及综合成本的大水电辅助服务交易策略研究
13
作者 潘峰 陈建梅 +1 位作者 董宜琛 陈程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2期85-89,107,共6页
为优化运行约束条件下的辅助服务交易策略,实现大水电整体效益最优,根据市场机制及电站适应性等,对电站提供辅助服务的各项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市场发展,提出基于市场适应性和综合成本的辅助服务交易策略。以某大水电参与南方区域... 为优化运行约束条件下的辅助服务交易策略,实现大水电整体效益最优,根据市场机制及电站适应性等,对电站提供辅助服务的各项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市场发展,提出基于市场适应性和综合成本的辅助服务交易策略。以某大水电参与南方区域辅助服务交易作为算例,所提交易策略能够避免综合成本损失,有效保证电站整体效益最优。该交易策略对促进大水电积极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调节能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服务市场 综合成本分析 市场适应性 调频 备用
下载PDF
事件触发机制下基于观测器的连续网络化Markov跳变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14
作者 林凡钧 刘月 +3 位作者 陈惠英 王燕锋 潘峰 陈林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针对具有从传感器到执行器和执行器到控制器两段时延不确定的连续网络化Markov跳变系统,研究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观测器与控制器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考虑到系统状态不可测的情况,在控制器端构造观测器,通过对事件触发机制下信号传输时... 针对具有从传感器到执行器和执行器到控制器两段时延不确定的连续网络化Markov跳变系统,研究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观测器与控制器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考虑到系统状态不可测的情况,在控制器端构造观测器,通过对事件触发机制下信号传输时序的分析,将闭环系统建模为等价的时滞系统;其次,利用李雅普诺夫泛函稳定性定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控制器和观测器增益矩阵的求解方法,实现控制器和观测器的协同设计,并用数值仿真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 事件触发机制 MARKOV跳变系统 随机稳定性
下载PDF
同步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潘峰 胡昌军 +1 位作者 缪新育 李曙方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作为通信网络的基础支撑网络之一,同步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简要介绍了同步网安全的研究背景,列举分析了3类案例,并研究了同步网安全关键技术以解决相应的安全问题;然后,对同步网安全标准现状进... 作为通信网络的基础支撑网络之一,同步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简要介绍了同步网安全的研究背景,列举分析了3类案例,并研究了同步网安全关键技术以解决相应的安全问题;然后,对同步网安全标准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网 安全 干扰
下载PDF
两种不同药物在抢救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孙学强 潘峰 +1 位作者 宋德文 赵波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效果。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急诊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抢救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醒脑静+纳洛酮药物治疗...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效果。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急诊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抢救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醒脑静+纳洛酮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依达拉奉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针对性抢救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可减轻患者认知障碍,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充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脑出血昏迷 抢救治疗 纳洛酮 依达拉奉
下载PDF
基于频率比—层次分析模型的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以渔洋河流域为例
17
作者 陈梦源 李慧娟 +6 位作者 刘畅 潘峰 李喜 涂婧 王艺霖 何睿 王海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区域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具有地质灾害点少且灾害类型多样的特点,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要求更高。以渔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频率比—层次分析模型,选取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与断层距离、高差、坡度、与水系距离等6个因子,分... 区域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具有地质灾害点少且灾害类型多样的特点,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要求更高。以渔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频率比—层次分析模型,选取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与断层距离、高差、坡度、与水系距离等6个因子,分别建立滑坡、崩塌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AUC值分别为0.871和0.926;将滑坡、崩塌易发性分别划分为高、中、低、非4级,采用就高原则进行空间叠加,显示渔洋河流域高易发区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13.6%,主要位于上游渔洋关集镇周边及中游王家畈—樟桂岭、张家涧—托溪一带。通过地质灾害分类频率比—层次分析模型与未分类信息模型易发性评价效果对比,说明该套技术方法在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频率比 层次分析 渔洋河流域
下载PDF
高速公路桥梁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18
作者 王风姣 潘峰 韩连斌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9期115-117,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探讨结构健康监测、预防性维护、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结构改进技术的应用,强调这些技术在提高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延长结构寿命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也着眼于... 本文深入分析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探讨结构健康监测、预防性维护、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结构改进技术的应用,强调这些技术在提高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延长结构寿命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也着眼于技术创新、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养护策略中的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分析预防性养护技术如何为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的长期稳定和效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桥梁隧道 预防性养护技术 实践应用
下载PDF
分布式风电并网的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研究与分析
19
作者 周玮 潘峰 吴秀山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对风电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评估,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减排途径,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的环境效益和推进分布式风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某油田分布式风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分布式... 对风电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评估,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减排途径,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的环境效益和推进分布式风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某油田分布式风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分布式风电并网模式的全生命周期碳核算模型,给出了基于碳核算模型的详细核算过程,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到了碳核算结果,分析了分布式风电并网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特征和规律,为分布式风电并网的优化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有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风电 全生命周期评价 模型 碳核算
下载PDF
基于改进核极限学习机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文聪 潘风 +1 位作者 杨子潇 常雨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针对环境变化造成风力发电功率波动大和核极限学习机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analysis,CEEMDAN)、小波阈值去噪和粒... 针对环境变化造成风力发电功率波动大和核极限学习机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analysis,CEEMDAN)、小波阈值去噪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EEMDAN对风力发电输出功率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规律性较强的模态分量,利用阈值去噪法对含噪声较多的第一模态分量进行去噪,削弱环境因素的非平稳性;然后,将分解后的子分量和风电功率历史数据作为粒子群优化后的核极限学习机算法的输入进行预测;最后,选用河北张家口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风电功率预测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适应于不同季节环境下的风电功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去噪 核极限学习机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