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response of a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 considering SSI in mountainous areas under long-period earthquakes
1
作者 Wan Feng Qin Shengwu +7 位作者 Liu Dewen Zhao Tiange Zheng Yanping Shan Hang Li Zhiang peng fusong Xu Jingran Lei M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At present,there is not much research on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s in mountainous areas.In this study,a model of a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 consider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in mountainous areas is es... At present,there is not much research on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s in mountainous areas.In this study,a model of a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 consider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in mountainous areas is established along with a model that does not consider SSI.Eight long-period earthquake waves and two ordinary earthquake waves are selected as inputs for the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 considering SSI in mountainous areas can be amplified when compared with a structure that does not consider SSI.The structure response under long-period earthquake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earthquakes.The structure response under far-field harmonic-like earthquake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near-fault pulse-type earthquakes.The structure response under near-fault pulse-type earthquake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far-field non-harmonic earthquakes.When subjected to long-period earthquakes,the displacement of the isolated bearings exceeded the limit value,which led to instability and overturning of the structure.The structure with dampers in the isolated story could adequately control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isolated bearings,and provide a convenient,efficient and economic method not only for new construction but also to retrofit existing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 in mountainous areas long-period earthquakes mid-story isolated structure structural dynamic analysis
下载PDF
基层军医心理服务现状及培训要求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梦雨 余苒 +4 位作者 刘小蕾 梁东风 董彦彬 彭福松 姜荣环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了解基层军医的心理服务能力及培训要求。方法2018年11月26-30日对参加第一期部队心理医生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基层部队心理军医学员共125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教育情况、兼职专职、工作年限、对心理和精神学科的掌握程度以... 目的了解基层军医的心理服务能力及培训要求。方法2018年11月26-30日对参加第一期部队心理医生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基层部队心理军医学员共125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教育情况、兼职专职、工作年限、对心理和精神学科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等。结果基层军医主要为本科学历,多为兼职心理工作,68.8%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时间不足50 h,对心身医学的了解度偏低,对心理治疗技术专项培训的需求较大。结论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队伍能力较弱,多为兼职工作,专项培训少,实践能力弱,建议结合军队需求,加强专项技能培训和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军医 心理学 在职培训
下载PDF
不同时间血运重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夫松 王本荣 +2 位作者 杨磊磊 贾博 赵宁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血运重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病科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血运重建时间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血运重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老年病科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血运重建时间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进行择期血运重建,观察组采用急诊血运重建,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心功能水平,运动速度峰值变化、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其比值变化,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周,2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LVEF增加明显(P<0.05);于同时间点2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Sa水平高于对照组(F/P=8.491/0.000),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Sa水平高于治疗后1周(P<0.01);观察组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血清PICP、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F/P=9.437/0.000,6.326/0.000)。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P=6.892/0.010)。结论急诊血运重建能够显著抑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胶原重构,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血运重建 心功能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2017—2020年度某院流感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许国耀 彭夫松 +1 位作者 涂银萍 孙春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9期152-155,共4页
目的了解2017—2020年度某院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区级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流感流行月份感染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检出率以40~60岁人群中占... 目的了解2017—2020年度某院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区级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流感流行月份感染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检出率以40~60岁人群中占比最大(54.71%),其次为20~39岁年龄组(36.02%)和60岁以上年龄组(29.98%),最少的为<20岁年龄组(4.89%)。(2)2020年2月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病例数50例(2.91%),与2018年[970(38.86)]和2019年度2月份检测阳性病例数相比[883(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018—2020年1—2月份前6周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比较,其中第1~2周流感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6周流感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20年第3~6周流感阳性病例数呈显著递减趋势[866(53.33)、402(34.87)、70(12.70)、20(4.09)]。结论2019—2020年度与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相比流感的流行呈现明显不同的流行特征,采取戴口罩和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流感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