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吸式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臧英 黄子顺 +6 位作者 秦伟 何思禹 钱诚 姜有聪 陶婉琰 张美林 王在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191,共11页
针对气力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充种不稳定、单粒播种精度不高和播种量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矩形吸种孔和辅助充种装置的气吸式杂交稻单粒排种器。根据“吉田优”型杂交稻的长短轴重力分布情况,确定排种盘吸种孔形状;基于CFD-DEM(Co... 针对气力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充种不稳定、单粒播种精度不高和播种量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矩形吸种孔和辅助充种装置的气吸式杂交稻单粒排种器。根据“吉田优”型杂交稻的长短轴重力分布情况,确定排种盘吸种孔形状;基于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流固耦合理论,以吸附力为指标,进行5类具有相同面积的吸种孔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吸附力最大的吸种孔规格为0.8 mm×2.25 mm;以该型吸种孔为基础,选取辅助充种角、工作转速和工作负压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S、多粒率M和漏播率L为试验指标,开展Box-Bhnken台架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和多目标优化,得到排种盘辅助充种角为80.90°、工作转速为42.65 r/min、工作负压为621 Pa时,排种器的单粒率为86.91%,漏播率为3.63%。验证试验结果的排种器单粒率为86.36%、漏播率为3.41%,与优化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气吸式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的优化设计和直播机整机作业精度的提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种子 气力式设备 杂交稻 气吸式排种器 CFD-DEM 辅助充种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与示范
2
作者 周金星 关颖慧 +6 位作者 汪亚峰 秦伟 何丙辉 王克勤 吴秀芹 万龙 丁亚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937-7943,共7页
西南高山峡谷区覆盖大横断“七脉六江”地区,是国家“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西南高山峡谷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分异演变地带性规律及其关键驱动机制,水土流失对农业耕作、高陡... 西南高山峡谷区覆盖大横断“七脉六江”地区,是国家“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西南高山峡谷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分异演变地带性规律及其关键驱动机制,水土流失对农业耕作、高陡地形、岩溶地质及冻融作用等复杂驱动条件的响应及其防控机制,民族聚集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及生态生产协同的理论与对策等问题,选取兰坪、云龙、永胜、康定以及波密县为典型示范区,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活动,以西南高山峡谷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分异规律和综合防治为主线,按照三个层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示范研究,攻克高精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与监测技术瓶颈,形成生态系统服务整体提升的“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系统服务-民族经济发展”的多目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最终为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高山峡谷区 水土流失 民族聚集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主栽品种生产的潜力
3
作者 赵勇 艾静 +8 位作者 王禹童 张仲富 杨洪岂 李加群 郭兆建 刘海俊 覃伟 邓军 张跃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743-3757,共15页
【目的】以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甘蔗主栽品种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种和机械适应关系,筛选宜机化(适宜机械作业)种植的甘蔗品种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为推动丘陵山地蔗区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云南丘陵山地2种不同生态... 【目的】以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甘蔗主栽品种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种和机械适应关系,筛选宜机化(适宜机械作业)种植的甘蔗品种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为推动丘陵山地蔗区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云南丘陵山地2种不同生态类型蔗区,对桂柳05-136、云蔗05-49、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 4个主栽品种进行全程机械化和全程人工2种种植模式下生产潜力研究。【结果】甘蔗产量和蔗糖分受品种和种植模式影响,其中产量影响显著,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产量显著高于人工种植模式(P<0.01),云蔗05-51表现相反(P<0.01);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蔗糖分略高于人工种植(P>0.05),桂柳05-136和云蔗05-49略降低(P>0.05)。甘蔗下种量和出苗率同时受品种特性和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下种量普遍高于人工种植,而出苗率普遍低于人工种植模式;云蔗05-51机械化种植条件下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云蔗08-1609出苗率相对较稳定(P>0.05)。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受品种和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有效茎显著高于人工种植模式(P<0.05);工艺品质性状主要受品种影响。云蔗08-1609在甘蔗机械种植条件下生长潜力更高,表现为产量和有效茎显著高于人工种植,甘蔗蔗糖分略高;云蔗05-51在人工种植模式条件下生长潜力更高,表现为人工种植模式下的产量更高。【结论】不同甘蔗品种对机械种植的适应程度不同,存在宜机化种植和宜人工种植甘蔗品种,在推进机械化种植模式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总之,宜机化种植甘蔗品种应具备在机械化种植模式下的甘蔗产量更高和有效茎更多,且蔗糖分受种植模式影响较小甚至略高于人工种植模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械化种植 人工种植 产量 蔗糖分 有效茎
下载PDF
gprMax干扰消除方法优化隧道壁后空洞成像特征研究
4
作者 路德春 秦威 +2 位作者 郭彩霞 李久林 杜修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8-1940,共13页
为解决传统探地雷达图像处理方法在检测隧道衬砌钢筋影响下的壁后空洞时,二维模型不能有效描述空洞三维特征,存在计算效率低、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综合运用平均消除法、指数增益法和时间零点校正法,结合雷达信号随双程窗口时间变化的特... 为解决传统探地雷达图像处理方法在检测隧道衬砌钢筋影响下的壁后空洞时,二维模型不能有效描述空洞三维特征,存在计算效率低、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综合运用平均消除法、指数增益法和时间零点校正法,结合雷达信号随双程窗口时间变化的特点,引入分段函数计算步骤,提出gprMax干扰消除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正演模拟结果处理中的可行性。结合工程实际注浆情况和隧道壁后空洞的检测过程,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gprMax软件设计隧道壁后注浆空洞的三维模型,采用gprMax干扰消除方法优化图像结果,对不同工况下的正演模拟图像成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gprMax干扰消除方法的正演模拟处理结果与室内混凝土板中圆形空洞结构模型试验的实测结果总体一致;2)水平测线中矩形空洞信号特征呈现出“凹”字形,垂直测线中矩形空洞信号特征呈现出类似直达波的特征,由空洞的三维特征图获取数据可计算得到空洞尺寸和埋深信息;3)gprMax干扰消除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埋深较大处空洞的电磁信号强度。由研究结果可知,gprMax干扰消除方法在提高了隧道壁后空洞检测数据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计算准确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gprMax 隧道衬砌 壁后空洞 干扰消除 正演模拟
下载PDF
横断山区典型流域次降水事件水沙特征分析
5
作者 郭乾坤 黄婷婷 +2 位作者 单志杰 秦伟 宁堆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高温低湿,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大江大河泥沙的主要源区。干热河谷地区水土流失多由次强降水事件造成,因此在该区域基于次降水事件尺度开展水沙特征研究,对于评价降雨和下垫面对流...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高温低湿,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大江大河泥沙的主要源区。干热河谷地区水土流失多由次强降水事件造成,因此在该区域基于次降水事件尺度开展水沙特征研究,对于评价降雨和下垫面对流域产流产沙的相对贡献、指导未来水土保持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流域小黄瓜园水文站1966—2018年实测水沙数据,运用Mann-Kendall方法划分基准期和变化期,并基于2期次降水事件,对比分析降雨等级相同、暴雨覆盖面积比例等级相同、降雨量和降雨空间分布相似等3种情况下,2期水沙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小黄瓜园1966—2018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为突变年份;2)水土保持措施主导下的下垫面变化是变化期径流输沙减少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龙川江流域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改变下垫面的情况,减流减沙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加强横断山区等地形复杂地区次降水事件尺度水沙变化研究,更好地指导水土保持优化配置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水事件 水土保持措施 下垫面 水沙特征 干热河谷 龙川江流域
下载PDF
FeCrAl合金管TIG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
6
作者 曹睿 王恒霖 +5 位作者 秦巍 刘少尊 周双双 刘一波 王铁军 闫英杰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TIG(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焊对FeCrAl合金管同质材料进行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后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焊后接头不同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FeCrAl合... 采用TIG(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焊对FeCrAl合金管同质材料进行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后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焊后接头不同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FeCrAl合金TIG焊通过填充等成分的FeCrAl合金丝材进行焊接,焊后焊接接头主要由焊缝区、热影响区及母材组成。其中焊缝区为粗大的铁素体组织,热影响区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焊缝区的Y_(2)O_(3)氧化物颗粒发生了明显粗化并与基体反应生成复合氧化物Y_(3)Al_(5)O_(12)。TIG焊焊接FeCrAl合金管热处理后,焊接接头最大抗拉强度值为530 MPa,约为母材强度的80.8%,可以实现大口径、大壁厚的FeCrAl合金管材的对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合金 TIG焊接 氧化物颗粒 拉伸性能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无人机控制律设计
7
作者 左玲 张翔伦 +3 位作者 李志宇 秦玮 侯琳 杨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2-1522,共11页
针对多平台、多任务的无人机飞行控制律的快速开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无人机控制律架构,设计了可复用的扩展状态观测器及微分跟踪器,研究对比了其在3种具有较大差异的无人机平台中的应用,使7 000 kg的超音速UAV_A获得了更优... 针对多平台、多任务的无人机飞行控制律的快速开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方法的无人机控制律架构,设计了可复用的扩展状态观测器及微分跟踪器,研究对比了其在3种具有较大差异的无人机平台中的应用,使7 000 kg的超音速UAV_A获得了更优的敏捷性结果,在60 kg的缩比UAV_B完成了5.8g的半滚倒转大过载机动飞行试验,基于10 kg的平直翼UAV_C实现了12架机紧编队的精确轨迹控制飞行试验。仿真及试飞结果表明:所提自抗扰控制结构响应快速、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类无人机、面向多种任务场景的控制需求,且不需调参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为飞行控制算法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无人机 飞行控制 大过载机动飞行 编队飞行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
原文传递
体位性低血压与脑小血管病综合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悦 李曼 +3 位作者 左龙 杨磊 秦伟 胡文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有无及其类型与CSVD综合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CSVD住院患者460例,根据有无OH及不同OH亚型...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有无及其类型与CSVD综合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CSVD住院患者460例,根据有无OH及不同OH亚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OH组、早期OH(early OH,EOH)组及延迟/持续OH(delayed/prolonged OH,DPOH)组。采用0~4分的五分制评分方法评估CSVD综合评分。分别分析不同OH分组与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评分、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basal ganglia-perivascular spaces,BG-PVS)及CSVD综合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中EOH和DPOH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7.17%。各组间存在腔隙的比例、BG-PVS等级及CSVD综合评分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及卧位舒张压后,DPOH是腔隙(OR=2.421,95%CI:1.372~4.271,P=0.002)、严重BG-PVS(OR=1.714,95%CI:1.074~2.740,P=0.024)及更高CSVD综合评分(OR=1.791,95%CI:1.140~2.818,P=0.01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SVD患者中,DPOH较EOH更多见,且是CSVD综合评分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低血压 脑小血管病综合评分 腔隙 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
下载PDF
基于磁感的变压器和感应电机等效矢量磁路分析
9
作者 程明 马钲洲 +2 位作者 王政 秦伟 花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697-4707,共11页
电机学等传统电机理论对变压器和感应电机的工作机理分析多采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将实际磁量等效为电量来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让二者的分析变得复杂化。可是,传统磁路理论中仅有磁阻元件,难以定量表征磁通与磁动势之间存在的相位差和铁心中... 电机学等传统电机理论对变压器和感应电机的工作机理分析多采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将实际磁量等效为电量来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让二者的分析变得复杂化。可是,传统磁路理论中仅有磁阻元件,难以定量表征磁通与磁动势之间存在的相位差和铁心中的损耗等,进而成为分析的瓶颈。为此,该文引入新的磁路参数——磁感,并利用磁阻和磁感双元件构成的矢量磁路理论,建立适用于变压器和感应电机分析的等效矢量磁路,推导了不同工况下的磁路方程,并以变压器为例,从磁路角度绘制了相量图。对变压器和感应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主要特性进行定量计算,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等效电路分析方法,该文所提的等效矢量磁路分析方法省去了匝数归算、频率归算等过程,因而概念清晰、计算简洁。该文研究不仅为电机等电磁装备的分析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而且有望推动《电机学》教材的改革,降低电机学相关内容的学习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等效磁路 矢量磁路理论 变压器 感应电机 电机学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伏立康唑浓度的验证与评价
10
作者 张倩 李沭 +8 位作者 李博 秦伟 王晓雪 张丹 杜雯雯 王晓星 李朋梅 张相林 陈文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221-1224,1229,共5页
目的:验证并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1)验证CLIA法,进行检测限、重复性、线性、准确度及精密度5个方面的验证;(2)评价CLIA法,收集2023年1—2月该院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113例患者的血浆样... 目的:验证并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1)验证CLIA法,进行检测限、重复性、线性、准确度及精密度5个方面的验证;(2)评价CLIA法,收集2023年1—2月该院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113例患者的血浆样本,分别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和CLIA法进行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ICC)、Passing-Bablok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经验证,CLIA法用于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符合分析技术要求,方法稳定可靠。CLIA法检测的血浆伏立康唑平均浓度为(3.843±2.056)μg/mL,高于UPLC-MS/MS法测得的(3.399±1.95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ICC为0.932(P<0.001);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0.0834+1.099 X(R=0.956,n=113),方程斜率为1.099(95%CI=1.030~1.161),截距为0.0834(95%CI=-0.062~0.251),两种方法测定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442μg/mL(95%CI=0.331~0.558μg/mL),平均偏差百分比为14.49%(95%CI=11.47%~17.51%),一致性尚可接受。结论:CLIA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更适用于临床样本检测。CLIA法与UPLC-MS/MS法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一致性尚可,CLIA法可作为UPLC-MS/MS法的潜在替代方法用于临床检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质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计划Portal Dosimetry剂量验证中拼接野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时飞跃 吕懂霞 +5 位作者 付林 庄洁颖 王敏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0期73-78,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生成Portal Dosimetry(以下简称PD)分野的拼接野(以下简称PD拼接野)方法,并对宫颈癌计划的PD拼接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七野调强治疗计划进行研究,治疗计划中每个大野分成1对分野。首先制作仅含分野的P... 目的提出一种生成Portal Dosimetry(以下简称PD)分野的拼接野(以下简称PD拼接野)方法,并对宫颈癌计划的PD拼接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七野调强治疗计划进行研究,治疗计划中每个大野分成1对分野。首先制作仅含分野的PD剂量验证计划,然后使用直线加速器出束执行。通过矩阵拼接和矩阵叠加,分别得到每对PD分野对应的PD拼接野和PD大野。使用PD软件模块,得到PD拼接野和PD大野的伽玛通过率,分别记为Gp和Gd。使用Gm表示每对PD分野的平均伽玛通过率值。对Gp、Gd和Gm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所有140个射野的Gp、Gd和Gm的值分别为98.78%±0.70%、97.34%±1.25%和98.87%±0.5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Gp和G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和Gm的数据差异较小。对每个PD验证计划,计算所有同一类射野对应的计划验证通过率(Gplan)。对Gplan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PD拼接野和PD大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拼接野和PD分野的数据差异较小。结论本文提出的PD拼接野概念为评价PD剂量验证结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野 拼接野 伽玛通过率 Portal Dosimetry 调强放射治疗 矩阵拼接
下载PDF
不均匀卵石持力层桩端后注浆效果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军 金天 +2 位作者 秦伟 张峰 蔡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1333,共13页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分析了浆液分布特点,探讨了浆液在卵石层中的扩散范围,研究了浆液扩散范围与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浆液能够有效地填充桩端卵石层,注浆量的增加使得填充范围扩大,填充范围为3~4倍桩径时,桩的承载力改善最显著。在不均匀卵石持力层中存在一个最优注浆量,最优归一化注浆量约为2.8,若超过该最优注浆量归一化值,桩的承载力不再显著提高。单桩模型试验确定的最优注浆量与刘金砺公式[1]的预测结果接近。扫描电镜技术有助于评价桩的后注浆技术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土层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持力层 桩端后注浆 注浆量 静载试验 电镜扫描 细观评价
原文传递
蚕蛹性腺图像在线采集与雌雄自动识别分选装置设计与优化
13
作者 李光林 秦威 +2 位作者 郭峰 李丽 付兴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4,共11页
针对当前蚕蛹雌雄鉴别环节人工劳动强度大、蚕蛹雌雄识别分选装置准确率和效率不高、适用品种范围小等问题,根据雌雄蚕蛹性腺特征差异是区别不同品种蚕蛹雌雄的可靠依据,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蚕蛹性腺图像在线采集与雌雄自动识别分选装置。... 针对当前蚕蛹雌雄鉴别环节人工劳动强度大、蚕蛹雌雄识别分选装置准确率和效率不高、适用品种范围小等问题,根据雌雄蚕蛹性腺特征差异是区别不同品种蚕蛹雌雄的可靠依据,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蚕蛹性腺图像在线采集与雌雄自动识别分选装置。首先,在对蚕蛹基本物理特性参数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对振动排序上料机、蚕蛹输送滑轨和蚕蛹翻转拍照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在识别方法和计算机硬件条件不变基础上,对装置中蚕蛹排序输送螺旋倾角、滑轨倾角和转动棒带动蚕蛹旋转转速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高装置的识别分选速度。并设计了以SIEMENS-S7-200SMART-ST30为控制器,基于激光、光电传感器检测的信息融合控制系统。分选装置工作性能优化结果为:螺旋倾角为15.62°,滑轨倾角为31.77°,转速为21.09 r/min,单粒蚕蛹平均分选时间为5.13 s,准确率为95.97%,破损率为0.07%。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全新轻量级雌雄识别分类模型,单粒蚕蛹平均分选时间为5.03 s,分选准确率为96.47%,破损率为0.09%,满足蚕蛹雌雄识别分选实际应用要求。该蚕蛹性腺图像在线采集与雌雄自动识别分选装置能够实现蚕蛹自动排序上料、蚕蛹带性腺图像在线采集、自动识别与雌雄自动分选的一体化,提高了蚕蛹雌雄自动识别分选的效率和准确率。研究结果可为雌雄蚕蛹自动识别分选装置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在线采集 蚕蛹性腺图像 雌雄分选 翻转拍照装置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14
作者 张静 杨昆 +9 位作者 吴才文 赵培方 夏红明 昝逢刚 姚丽 覃伟 赵丽萍 陈学宽 刘家勇 赵俊 《中国糖料》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目的】适应蔗糖产业发展的需求,选育宿根性好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保障蔗农和糖企利益,为云南和中国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支持。【方法】以‘桂糖96-167’为母本、‘崖城93-2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通过“五圃制”选育程... 【目的】适应蔗糖产业发展的需求,选育宿根性好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保障蔗农和糖企利益,为云南和中国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支持。【方法】以‘桂糖96-167’为母本、‘崖城93-2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通过“五圃制”选育程序,经区试试验综合考察‘云蔗101666’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结果】‘云蔗101666’蔗茎均匀,株型紧凑直立,中至中大茎,脱叶性好;2017—2019年区试试验中11—3月的蔗糖分分别为:12.80%、14.97%、16.26%、17.09%、17.37%,全期平均蔗糖分达15.46%,比‘新台糖22号’高出0.71个百分点;平均蔗茎产量121.32 t/hm^(2),较‘新台糖22号’增产22.50%;平均糖产量18.67 t/hm^(2),比‘新台糖22号’增产29.20%。该品种中抗黑穗病和条纹花叶病,感高粱花叶病,于2020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权。【结论】‘云蔗101666’为中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其抗旱性强,宿根性好,脱叶性佳,适宜在云南德宏、版纳、临沧、富宁蔗区海拔900~1400 m甘蔗产区中等以上肥力的的旱坡地、台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云蔗101666 强宿根 选育
下载PDF
江苏省13个城市联合观测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15
作者 曹军 秦玮 秦艳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7,共11页
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近年来以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_(2.5))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污染突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O_(3)和PM_(2.5)的重要前体物。2020年4月、8月和2021年1月在江苏省13个城市开展大气VOCs样品离线同步观测,... 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近年来以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_(2.5))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污染突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O_(3)和PM_(2.5)的重要前体物。2020年4月、8月和2021年1月在江苏省13个城市开展大气VOCs样品离线同步观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大气VOCs的浓度水平、化学组成和空间分布。整体来看,全省平均VOCs体积分数为40.3×10^(-9),其中烷烃(41.8%)是主要贡献者,其次为含氧有机物(16.6%)、芳香烃(12.5%)、卤代烃(12.9%)和烯烃(9.6%)。从具体城市来看,VOCs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及苏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南高北低”的区域分布特征,排名前3的城市分别为常州(52.0×10^(-9))、泰州(49.8×10^(-9))和苏州(45.2×10^(-9))。臭氧生成潜势(OFP)表明,芳香烃和烯烃是对江苏省O_(3)生成贡献最大的组分,OFP排名前3的组分均包括间/对二甲苯、甲苯和乙烯。利用正交矩阵因子(PMF)模型对江苏省VOCs进行来源解析,共解析出5个因子。工业排放是主要贡献者(40.1%),之后依次为机动车尾气(33.0%)、溶剂与涂料使用(15.9%)、油气挥发(8.4%)和天然源(2.6%)。对于省内各市而言,VOCs来源结构具有差异。常州、苏州工业排放源相对贡献最高;连云港、徐州、扬州和淮安的机动车尾气相对贡献较高;溶剂与涂料使用和油气挥发对各市VOCs贡献较低。优先控制交通相关排放和工业相关排放能够有效地控制长三角中部地区的大气O_(3)和PM_(2.5)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特征相似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16
作者 秦伟 段俊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单一图像无法全面描述目标的信息,实际应用价值低,针对当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融合质量差等,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提出了基于特征相似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分析当前红外... 单一图像无法全面描述目标的信息,实际应用价值低,针对当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融合质量差等,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提出了基于特征相似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分析当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研究进展,指出各种方法的局限性,然后采用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并对它们进行图像去噪、增强处理,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征,最后根据特征相似性进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并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升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融合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高职护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态度与其同理心的相关性
17
作者 陈鲁 李长松 +5 位作者 周涛 陈德 胡天允 秦巍 徐志芳 王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态度与其同理心现状,并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9月至12月采用分层抽样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在校护理学生278人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医学生版临床医生对精神疾病态度量表(MICS-MS,中文...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态度与其同理心现状,并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9月至12月采用分层抽样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在校护理学生278人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医学生版临床医生对精神疾病态度量表(MICS-MS,中文版)和杰弗逊同理心量表护生版(JSPE-NS)问卷。结果高职护生的MICA-MS总分(43.83±7.96)分,具有一定歧视态度;JSPE-NS总分(101.80±15.93)分,总体水平偏低。女生对精神疾病态度明显好于男生,其对患者的同理心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家庭文化背景较好的护生疾病态度和同理心水平明显高于家庭文化背景偏低者,亲属有患精神疾病和与精神障碍患者有共同生活史的护生对精神疾病歧视态度较轻,且其同理心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同理心水平可影响其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态度(P<0.001),且呈负相关(P<0.01);性别、家庭背景、亲属患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患者有频繁接触或生活史等4个其他因素也明显影响护生对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态度(P<0.001)。结论高职护生对精神障碍患者同理心水平偏低,总体表现为悲观歧视态度,护理教育者需分析其诸多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努力改善并提升护生对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工作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护生 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态度 同理心
下载PDF
智慧课堂情境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范式
18
作者 朱莎 杨洒 +3 位作者 李嘉源 秦威 郭庆 黎欢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新范式。该范式包含课程核心素养理论模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存储、相关特征的提取、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六个环节,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文章还提出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数字技术发展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支持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创新情境嵌入式的评价手段、促进多元主体个性化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评价 智慧课堂 “教—学—评”一致性 数字技术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困境与路径
19
作者 苏林琴 覃微 徐永昌 《教学研究》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核心。当前,我国大学课程建设与高质量诉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课程建设应把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低质与低效的建设困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核心。当前,我国大学课程建设与高质量诉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课程建设应把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低质与低效的建设困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需将“学生发展中心”“学生需求中心”“学生学习中心”“学习效果中心”充分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和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甘蔗宿根关键性状及其在宿根性快速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伟 张保青 +9 位作者 黄玉新 周珊 赵丽萍 李纯佳 李旭娟 张静 李傲梅 任生林 黄东亮 刘新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12,共14页
甘蔗重要性状宿根性因甘蔗生长周期长,其高效评价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国内外不同地区引进的212份甘蔗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广西隆安和云南开远开展基于2个重要宿根关键性状(宿根发株率和地上部蔗株生物量)两季宿根力的快速... 甘蔗重要性状宿根性因甘蔗生长周期长,其高效评价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国内外不同地区引进的212份甘蔗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广西隆安和云南开远开展基于2个重要宿根关键性状(宿根发株率和地上部蔗株生物量)两季宿根力的快速评价。结果表明甘蔗宿根力受环境影响较大,两个试验点所有宿根力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在两个试验点(云南开远和广西隆安)均仅提取到1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80.25%和62.68%。聚类分析将212份种质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4个宿根力指标均处于高水平,有9份种质,可作为强宿根第一梯队资源;第Ⅱ类群、第Ⅲ类群共有38份种质,各宿根力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或个别宿根力指标非常突出,可作为强宿根第二梯队资源;第Ⅳ类群、第Ⅴ类共有165份种质资源,各宿根力指标均一般或较差。综合以上,利用筛选出来的强宿根资源改良甘蔗品种宿根性,降低甘蔗生产成本对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性 权重 快速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