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HIV+/AIDS患者神经心理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石川 于欣 +5 位作者 吴尊友 robert k.heaton JIN Hua Thomas D.Marcotte Joseph Sadek Igor Grant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HIV+/AIDS 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特点及情绪状态。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均匹配的28例HIM+和23例HIV-被试。对被试进行包含七个认知领域(如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学习、延迟回忆和... 目的:探讨中国HIV+/AIDS 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特点及情绪状态。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均匹配的28例HIM+和23例HIV-被试。对被试进行包含七个认知领域(如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学习、延迟回忆和运动功能)的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共18个分测验。同时选用贝克抑郁问卷(BDI)让患者进行情绪自评。结果:单个测验粗分比较,HIV+/AIDS 被试比HIV-被试在范畴流畅测验、词语发音流畅测验、连线测验A、颜色连线测验Ⅱ及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显著较差(P<0.05)。基于美国常模校正的标准分(T 分)显示,HIV+/AIDS 被试比HIV-被试在整套测验、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和学习领域神经心理操作显著较差(P<0.05)。中国HIV-被试的平均T 分与美国常模50相近,总的平均T 分为48,各认知领域的平均T 分范围46-51。BDI 自评分提示中国HIV+/AIDS 被试比HIV-被试显示出更严重的抑郁情绪(P<0.001),且与躯体状况无关。HIV+/AIDS 被试BDI 得分与总的平均T 分无显著相关(r=0.22,p=0.27)。结论: 1.本研究所选用的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较为理想的跨文化效能。2.中国HIV/AIDS 被试在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学习认知领域和总的神经心理功能上比HIV--试显著较差,抑郁情绪更为严重,但抑郁情绪与HIV 造成的各领域认知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提示HIV 可能对大脑的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患者 神经心理学 HIV+/AIDS 中国 步研究 HIV/AIDS 认知领域 执行功能 信息处理速度 抑郁情绪 神经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损害 成套测验 受教育年限 情绪状态 功能特点 工作记忆 运动功能 学习测验 躯体状况 BDI 词语
下载PDF
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201例:应对策略及生活质量调查
2
作者 宁南义 石川 +7 位作者 于欣 陈玉芳 吴尊友 Ofilio Vigil Lucette A.Cysique Donald R.Franklin Jr robert k.heaton Igor Grant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5503-5506,共4页
目的:调查通过献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方法:本调查于2006-01/07完成。共选取201例通过献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入病例组,其中113例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另取200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 目的:调查通过献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方法:本调查于2006-01/07完成。共选取201例通过献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入病例组,其中113例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另取200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匹配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献血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Carver应付策略问卷简版和SF-36生存质量问卷进行调查:①Carver应付策略问卷简版:包括1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两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代表从来没这么做,4代表常常这样做,每个分量表粗分总分为8。②SF-36生存质量问卷:包括8个维度,各维度采用转换分数记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生理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按标准分计算。分析Carver应对策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及信度,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应对策略及生活质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出问卷430份,选出内容详实问卷401份,有效率为93.3%。①Carver应付策略问卷中文版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55~0.84之间,14个因子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0.49,IFI=1.05,AGFI=0.93,CFI=1.00,NNFI=1.07,MI=0.44~0.96,RMSEA=0.00,RMR=0.04。符合Carver量表的理论构想,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前5位的应对方式是接受、积极应对、计划、使用工具支持和使用情感支持。③与对照组相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更多的采用否认、行为解脱和自责的应对方式(P<0.05~0.01);且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各个方面均较对照组差(P<0.01)。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自责和行为解脱与总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成负相关(r=-0.22~-0.44,P<0.01)。积极应对、计划和正性重构等应对方式也和反映个体生理健康的活力呈正相关(r=0.26,0.21和0.27,P<0.05)。总体健康知觉与计划、使用情感支持、使用工具支持、自我分散、宣泄和自责等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0.14~-0.28,P<0.05~0.01)。结论:①Carver应对策略问卷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②国内通过献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主要的应对方式较积极,但相对正常对照而言,仍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方式,且生活质量全面下降。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自责和行为解脱对生活质量存在负性影响;个体的躯体功能状况越好,越能采用问题集中应对的方式;自我健康知觉越差的被试,越有应对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者 横断面研究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