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化钠对家蚕血液丙二醛物质的量浓度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米智 阮成龙 +5 位作者 李姣蓉 付巧娟 武婧洁 sendegeya p 朱勇 龚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5,共7页
为了探究氟化钠(NaF)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钠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经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丙二醛(MDA)物质的量浓度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发... 为了探究氟化钠(NaF)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钠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mg/kg经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中丙二醛(MDA)物质的量浓度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734添氟组随着氟质量浓度的增加MDA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从2.81倍增加到4.80,T6从和2.24倍增加到2.95倍;734对照组,2个低质量浓度添氟组和2个高质量浓度添氟组,3组中任意2组的MDA物质的量浓度差异极显著,T6对照组的MDA物质的量浓度与各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734添氟组随着氟质量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分别从1.70倍增加到9.44倍,T6从2.35倍增加到6.10倍;734对照组的CAT活性与最低质量浓度添氟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最高质量浓度氟组差异极显著,且2高质量浓度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T6对照组的CAT活性仅与最高质量浓度添氟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MDA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家蚕的耐氟性,CAT活性与家蚕的耐氟性具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化钠 血液 丙二醛 过氧化氢酶
原文传递
氟化物对家蚕血液和中肠中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米智 武婧洁 +4 位作者 李姣蓉 赵诏 sendegeya p 蔡刚宁 朱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海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液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家蚕代谢机制的影响,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海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液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734添氟组海藻糖含量约是对照组的0.89,0.95,0.65和0.61倍,T6约是对照组的0.82,0.86,0.87和0.89倍.734的3个低浓度添氟组和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而T6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中肠中,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734添氟组海藻糖含量约是对照组的0.79,1.04,1.18和1.30倍,T6组约是对照组的0.66,0.76,0.68和0.67倍.734对照组和最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50mg/kg NaF处理组与2个高浓度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T6对照组与各添氟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氟化物能使耐氟家蚕血液和中肠,以及敏感家蚕血液中的海藻糖含量降低,却能使敏感家蚕中肠组织中海藻糖含量升高.推测家蚕中海藻糖含量与蚕体的耐氟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化物 海藻糖 血液 中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