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跟血胆汁酸代谢谱在新生儿黄疸早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善浦 沈仁 +4 位作者 刘红艳 许敏 董虹 项拉丽 李素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51-53,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早期新生儿黄疸足跟血胆汁酸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50例,出生72 h用干血纸片法采集足跟血样标本备检。根据小时龄胆红素值将纳入新生儿分为溶血性组(20例)和...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早期新生儿黄疸足跟血胆汁酸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50例,出生72 h用干血纸片法采集足跟血样标本备检。根据小时龄胆红素值将纳入新生儿分为溶血性组(20例)和观察组(118例),再按照病因将观察组分为生理性组(50例),母乳性组(42例)和感染组(26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备检标本的15种胆汁酸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组血标本中15种胆汁酸亚组分均有表达,其中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甘氨石胆酸(GLCA)和牛磺石胆酸(TLCA)水平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因的新生儿黄疸早期胆汁酸代谢谱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有助于新生儿可能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预测及其相关病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血 胆汁酸谱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
下载PDF
20(R)-ginsenoside Rg3,a product of high-efficiency thermal deglycosylation of ginsenoside Rd,exerts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scrotal heat-induced spermatogenic damage in mice 被引量:2
2
作者 WEI LIU ZI WANG +7 位作者 JING LENG HENG WEI shen ren XIAOJIE GONG CHEN CHEN YINGPING WANG RUI ZHANG WEI LI 《BIOCELL》 SCIE 2020年第4期655-669,共15页
Heat stress(HS)reaction can lead to serious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various organ diseases.Ginsenoside Rg3(G-Rg3)is a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 of ginseng rare saponin and can prote... Heat stress(HS)reaction can lead to serious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various organ diseases.Ginsenoside Rg3(G-Rg3)is a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 of ginseng rare saponin and can protect against multiple organs,also used as functional food to adjust the balance of the human body,bu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Rg3 on male diseases under HS are underexplored.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G-Rg3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ginsenoside Rd and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G-Rg3 to testicular injury induced exposure to HS.All mic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s follows:normal group,HS group,and HS+G-Rg3(5 and 10 mg/kg)groups.G-Rg3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for 14 days,then exposed to a single scrotal heat treatment(43°C,18min)on the 7th day.After HS treatment,the morphology of testis and epididymis changes,and caused a significant loss of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desquamation of germ cells in destructive seminiferous tubules,and degenerative Leydig cells,further destroying the production of sperm.After administration G-Rg3(5 and 10 mg/kg/day)for 2 weeks,the spermatogenic-related indexes of testosterone levels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glutathione(GSH)content significantly(p<0.01)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HS group.Moreover,G-Rg3 treatment effectively ameliorated the production of malondialdehyde(MDA)(p<0.05 or p<0.01).Importantly,G-Rg3 exhibited the protective potential against HS-induced injury not only suppressing the protein levels of heme oxygenase-1(HO-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but also modulating the Bcl-2 family(p<0.01 or p<0.001)and activ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ignaling pathways(p<0.01).For most of the parameters tested,the HS+G-Rg3(10 mg/kg)group exhibited potent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ose exhibited by the low dose(5 mg/kg)group.In conclusion,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G-Rg3 exerted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HS-induced testicular dysfunction via inhibiting the MAPK-mediated oxidative stress and apoptosis in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R)-ginsenoside Rg3 Heat stress Spermatogenic damage Oxidative stress MAPK
下载PDF
IL-13、IL-4、MS4A2、ADRB2基因多态性与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疗效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善浦 沈仁 +4 位作者 张林桃 董虹 黄爱萍 吴月超 江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2期28-32,共5页
目的分析IL-13、IL-4、MS4A2、ADRB2基因多态性与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疗效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玉环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12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喘息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其疗效及临床转归,... 目的分析IL-13、IL-4、MS4A2、ADRB2基因多态性与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疗效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玉环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12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喘息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其疗效及临床转归,分析IL-13 rs20541、IL-4 rs2243250、MS4A2 rs569108、ADRB2 rs104271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患儿疗效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各基因位点基因型的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无显著差异(P>0.05)。IL-13 rs20541、ADRB2 rs1042713不同基因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纯合型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野生型和杂合型。IL-13 rs20541、ADRB2 rs1042713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转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纯合型发生持续性喘息的风险高于野生型和杂合型。结论IL-13 rs20541、ADRB2rs1042713 SNP与患儿的疗效及临床转归相关,其中纯合型可能为患儿持续性喘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幼儿 喘息 基因多态性 疗效 临床转归
下载PDF
新生儿脐带血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在迟发性耳聋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杨善浦 沈仁 +3 位作者 董虹 施春晖 刘红艳 李素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7期1-4,10,共5页
目的探析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对迟发性耳聋早期识别和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新生儿家长知情同意原则下,抽取新生儿脐带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导流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4个耳聋易感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DNA(mtDNA... 目的探析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对迟发性耳聋早期识别和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新生儿家长知情同意原则下,抽取新生儿脐带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导流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4个耳聋易感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DNA(mtDNA)和GJB3]的13个突变位点,并对筛查阳性个体进行听力学监测和随访评估。结果570例新生儿经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共检出27例易感基因携带者,基因突变携带率为4.737%。其中GJB2基因突变携带率为2.632%(15/570),以235 del C杂合突变为主;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579%(9/570),以IVS7-2 A>G杂合突变为主;mtDNA 12S rRNA 1555 A>G均质性突变3例,基因突变携带率为0.526%;未检出GJB3538 C>T基因突变。27例基因突变携带者未通过听力复筛的仅为1例,随访中经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发现轻度听力损失3例。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位点的筛查可高效检出常见致聋基因携带者,以此早期识别并对具有此遗传易感性风险的新生儿和幼儿提出早期预警及干预性指导,对延缓听力损失和预防迟发性耳聋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基因 听力筛查 迟发性耳聋 新生儿
下载PDF
3%高渗盐水滴鼻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鼻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仁 郑博 周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滴鼻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同时合并鼻塞的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3%高渗盐水滴鼻,每次1滴,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0. 9%...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滴鼻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同时合并鼻塞的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3%高渗盐水滴鼻,每次1滴,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0. 9%生理盐水滴鼻,每次1滴,每日3次,直到患儿鼻塞症状消失为止,比较两组患儿鼻塞消失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吸气三凹征消失时间及治疗后24 h、48 h、72 h睡眠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量下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鼻塞消失时间分别为(3. 68±1. 58) d、(4. 92±1. 99) d,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 86±1. 38) d、(4. 55±1. 42) 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吸气三凹征消失时间分别为(2. 96±1. 08) d、(3. 06±1. 1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48 h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 86±0. 48)分、(2. 25±0. 62)分,72 h评分分别为(0. 86±0. 43)分、(1. 16±0. 56)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患儿喂养量下降30%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5. 19%、57. 4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3%高渗盐水滴鼻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鼻塞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毛细支气管炎 鼻塞 婴儿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沈仁 刘红艳 蔡萍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19-22,42,共5页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寻找能够降低重复住院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好转出院的300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出院后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寻找能够降低重复住院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好转出院的300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出院后重复住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4周和34周≤胎龄<37周、出生体重<1800 g和1800 g≤出生体重<2500 g、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有感染和无感染、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贫血和无贫血、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父母大专及以上学历与大专以下学历、有被动吸烟和无被动吸烟、有定期随访体检和无定期随访体检、有母乳喂养和无母乳喂养及家庭月收入≥6000元与<6000元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重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800 g(β=4.370,OR=79.059,95%CI:15.052~415.254)、双胎妊娠(β=2.760,OR=15.804,95%CI:3.635~68.704)、感染(β=2.002,OR=7.400,95%CI:1.853~29.554)、贫血(β=1.271,OR=3.563,95%CI:1.253~10.130)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定期随访体检(β=-1.183,OR=0.306,95%CI:0.110~0.851)、母乳喂养(β=-1.305,OR=0.271,95%CI:0.096~0.766)及家庭月收入≥6000元(β=-1.541,OR=0.214,95%CI:0.079~0.582)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与出生体重、双胎妊娠、感染、贫血、定期随访体检、母乳喂养及家庭月收入等因素相关,而与出生体重相关性最明显,定期随访体检、母乳喂养及家庭月收入则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重复住院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影响因素 重复住院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干血片中15种胆汁酸
7
作者 沈仁 刘红艳 +4 位作者 许敏 董虹 李素琴 蔡萍萍 杨善浦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0期122-123,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同时测定干血片中15种胆汁酸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干血片经萃取、冻干、复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后在MRM模式下进行定...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同时测定干血片中15种胆汁酸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干血片经萃取、冻干、复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后在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5种胆汁酸在其线性浓度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均>0.99;方法定量下限<2 nmol/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81%~119.10%。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定量准确,可满足滤纸干血片中胆汁酸含量测定的要求,为特殊群体(如新生儿)胆汁酸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干血片
下载PDF
LC3相关吞噬作用调控感染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瑜 黄显辉 +3 位作者 沈仁 周朝阳 楼永良 谢旦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LAP)是一种特殊的吞噬作用,存在于吞噬和自噬两条途径的交叉点。LAP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是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Ⅱ)被募集到单层膜结构的吞噬体表面。LAP途径依赖于含RUN域半胱氨酸丰...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LAP)是一种特殊的吞噬作用,存在于吞噬和自噬两条途径的交叉点。LAP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是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Ⅱ)被募集到单层膜结构的吞噬体表面。LAP途径依赖于含RUN域半胱氨酸丰富域苄氯素1相互作用蛋白(RUN domain and cysteine-rich domain containing,Beclin 1-interacting protein,Rubicon)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的功能,最终导致LC3相关吞噬体(LAPosome)与溶酶体结合,来消化降解内容物。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LAP在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等感染宿主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LAP是宿主抵御和降解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病原微生物在宿主内可以有效逃避LAP的攻击,甚至可以利用LAPosome成为其定居和复制的场所。本研究总结了近几年LAP在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疾病发生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3相关吞噬作用 病原微生物 感染免疫
原文传递
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联合胎心监护用于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情况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邱华丽 沈仁 +1 位作者 蒋晶 叶瑛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联合胎心监护用于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情况的价值。方法选取玉环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检查的妊娠中晚期孕妇130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胎心脐动脉血流收缩期、舒张期末比值(S/D)及胎心监护,分析胎儿...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联合胎心监护用于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情况的价值。方法选取玉环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检查的妊娠中晚期孕妇130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胎心脐动脉血流收缩期、舒张期末比值(S/D)及胎心监护,分析胎儿的宫内情况,评估不同监测方法监测新生儿预后的阳性率,并比较联合检测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结果,进行随访观察,评估不同监测方法联合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情况的临床价值。结果S/D比值<3、S/D比值≥3两者的胎心监护正常与胎心监护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5,P<0.01)。S/D比值≥3组的羊水量不足、新生儿缺氧窒息、畸形、羊水重度污染发生率高于S/D比值<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4.81、9.03、16.39,均P<0.05),脐血流测定、胎心监护的新生儿预后不良阳性率分别为76.00%(38/50)、78.00%(39/50),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率为86.21%(50/58),明显高于脐动脉血流监测的76.00%(38/50)、胎心监护的78.00%(39/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联合胎心监护,可用于评估胎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监测 胎盘血液循环 妊娠中期 妊娠晚期 胎儿 心率 胎儿 胎儿缺氧
原文传递
玉环海岛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仁 杨善浦 +2 位作者 吴月超 张林桃 江斐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玉环海岛地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52例儿童分... 目的研究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玉环海岛地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452例儿童分为RRTI组142例,支气管肺炎组158例,健康体检组152例。比较3组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率、贫血率;比较3组维生素A、维生素E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别;将RRTI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RRTI组维生素A缺乏率较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均P<0.05),支气管肺炎组维生素A缺乏率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P<0.05)。3组维生素E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TI组贫血率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P=0.002)。3组维生素A、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A缺乏、被动吸烟、早产、贫血、经常输液及幼托为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母乳喂养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玉环海岛地区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高,维生素E缺乏不明显;儿童RRTI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维生素A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炎 维生素A 儿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Biobanking: A foundation of life-science research and advancement 被引量:2
11
作者 Brian Gao Zhiquan Shu +1 位作者 shen ren Dayong Gao 《Biosafety and Health》 CSCD 2022年第5期285-289,共5页
As a foundation of life-science research and advancement,biobanking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and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 healthcare,biotechnology,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s well as bio-conservation f... As a foundation of life-science research and advancement,biobanking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and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to healthcare,biotechnology,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s well as bio-conservation for the benefit of all humankind.This paper start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asic concepts,history,classification,and significance of biobanking,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n cryobiology fundamentals and key challenges faced by cryopreservation in biobanking.A special case discussion on the cryopreservation and biobanking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o meet both the unmet need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the urgent demand for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ongo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 is highlighted with insightful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ANKING CRYOBIOLOGY CRYOPRESERVATIO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COVID-19 pandemic
原文传递
基于县域健共体建立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及其随访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善浦 沈仁 +1 位作者 章玉霜 董寅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8期1-4,共4页
县域健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区域医防融合服务体系,新生儿疾病筛查集儿童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学、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全过程,成为提供探索和实践医防协同融合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县域健共体运行体系,将新生儿听力... 县域健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区域医防融合服务体系,新生儿疾病筛查集儿童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学、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全过程,成为提供探索和实践医防协同融合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县域健共体运行体系,将新生儿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系统管理融入区域医防协同服务的健康管理一体化运行平台,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联合筛查及随访综合管理模式,已在优化服务内容、提高筛查指标质量及实现遗传性耳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预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该模式提升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管理的整体效能,同步建立的筹资、考核与激励等方面的支撑机制,有利于推进区域医防融合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健共体 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 耳聋基因 医防融合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早期胆汁酸谱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仁 杨善浦 +3 位作者 刘红艳 许敏 项拉丽 李素琴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2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早期检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胆汁酸含量,了解其血清胆汁酸谱的特征,探讨胆汁酸谱预测母乳性黄疸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320例,依据...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早期检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胆汁酸含量,了解其血清胆汁酸谱的特征,探讨胆汁酸谱预测母乳性黄疸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320例,依据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75百分位的新生儿,在出生72 h采集足底血样标本,晾干后密封冷藏包装备检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新生儿分为母乳性黄疸组(36例)与正常新生儿组(48例),以UPLC-MS/MS方法检测备检标本的15种胆汁酸浓度。结果母乳性黄疸组与正常新生儿组血胆汁酸谱有一定差异,2组的甘氨石胆酸水平、甘氨石胆酸/熊脱氧胆酸比值、熊脱氧胆酸/总熊脱氧胆酸比值分别为(0.41±0.31)nmol/L和(0.58±0.39)nmol/L、0.11±0.19和0.30±0.51、0.28±0.23和0.19±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性黄疸组和正常新生儿组胆酸、脱氧胆酸、石胆酸、鹅脱氧胆酸、熊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熊脱氧胆酸、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牛磺熊脱氧胆酸、总胆汁酸和胆酸/鹅脱氧胆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PLC-MS/MS方法可以敏感地发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高胆红素血症出现前血胆汁酸谱的变化特点,有助于早期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及其病因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母乳性黄疸 胆汁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反复喘息儿童血清微小RNA-155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仁 杨善浦 +2 位作者 吴月超 周艳 张林桃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分析miRNA-155在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和阴性反复喘息儿童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微小RNA-155(miRNA-155)与喘息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反复喘息儿童40例为喘息组,其中API... 目的分析miRNA-155在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和阴性反复喘息儿童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微小RNA-155(miRNA-155)与喘息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反复喘息儿童40例为喘息组,其中API阳性儿童27例,API阴性儿童13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检测喘息组和对照组儿童外周血miRNA-155、嗜酸性粒细胞、IFN-γ和IL-4水平。结果喘息组miRNA-155水平、IFN-γ/IL-4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307,3.839,P<0.05),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5.278,P<0.05);喘息组中API阳性儿童miRNA-155水平、IFN-γ/IL-4值显著低于API阴性及对照组儿童(H=13.580,F=9.731,P<0.05),喘息组中API阳性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API阴性及对照组儿童(F=22.303,P<0.05);喘息组中API阳性儿童miRNA-155水平与喘息次数呈负相关(r=-0.566,P<0.05),喘息组miRNA-155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30,P<0.05)。结论miRNA-155水平下降可能是喘息发生的危险因素,且miRNA-155在喘息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喘息 哮喘预测指数 儿童 哮喘
原文传递
MiRNA-155在反复喘息儿童中的表达及与Th1/Th2细胞平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仁 杨善浦 +2 位作者 吴月超 周艳 张林桃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5期805-807,共3页
目的分析反复喘息儿童miRNA-155的表达量,探讨miRNA-155与喘息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反复喘息40例儿童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儿童外周血mi... 目的分析反复喘息儿童miRNA-155的表达量,探讨miRNA-155与喘息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反复喘息40例儿童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儿童外周血miRNA-155、IFN-γ及IL-4水平。结果观察组miRNA-155表达量为5.24(3.42,7.45),对照组miRNA-155表达量为6.52(4.51,12.88),观察组miRNA-155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FN-γ/IL-4值为0.73±0.09,对照组IFN-γ/IL-4值为0.82±0.10,观察组IFN-γ/IL-4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iRNA-155表达量与喘息次数呈负相关关系(r=-0.557,P<0.05)。观察组miRNA-155表达量与IFN-γ/IL-4值无相关关系(r=0.223,P>0.05)。结论miRNA-155表达量可能与儿童喘息发生呈负相关关系,miRNA-155表达量下降可能会增加儿童喘息发生的风险;IFN-γ与IL-4比值下降可能会增加儿童喘息发生的风险,但未发现miRNA-155表达量与Th1/Th2细胞平衡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155 喘息 儿童 细胞平衡
下载PDF
脐血炎症标志物预测胎膜早破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仁 刘红艳 +2 位作者 许敏 林素琴 蔡萍萍 《医学信息》 2021年第20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脐血中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且母亲胎膜早破>18 h的160例新生儿作为...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脐血中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且母亲胎膜早破>18 h的16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母亲未发生胎膜早破的8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检测脐血IL-6、hsCRP和SAA水平。观察组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比较各组脐血IL-6、hsCRP和SAA水平,并绘制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结果观察组IL-6、hsCRP、SAA水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IL-6、hsCRP和SAA水平高于非败血症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脐血IL-6、hsCRP、SAA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准确性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95%CI:0.904~0.983)、0.897(95%CI:0.845~0.948)、0.885(95%CI:0.835~0.935)及0.967(95%CI:0.942~0.992)。脐血IL-6、hsCRP、SAA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分别为76.21%、85.70%、88.11%及85.72%;特异度分别为:98.52%、80.31%、77.30%及94.42%。结论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发生败血症风险增加,脐血IL-6、hsCRP和SA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其中IL-6的特异度较高,SAA的敏感度较高,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新生儿败血症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新生儿败血症 胎膜早破
下载PDF
儿童反复喘息与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沈仁 杨善浦 +1 位作者 张林桃 吴月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32-1135,114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喘息与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关系,分析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喘息儿童91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是否阳性,分为API阳性组55例,API阴性组36例,同时选...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喘息与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关系,分析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喘息儿童91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是否阳性,分为API阳性组55例,API阴性组36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率;将反复喘息儿童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PI阳性组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率较API阴性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χ^(2)=12.487,P<0.05);API阳性组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风险是API阴性组的2.54倍,是对照组的5.32倍。单因素分析儿童反复喘息与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型、过敏史、过敏疾病家族史、吸入过敏原阳性、食入过敏原阳性、被动吸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χ^(2)=13.831,22.817,25.475,20.573,6.373,11.487,10.790,10.789,P<0.05),而与居住环境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型(OR=5.535,95%CI:1.928~15.893)、过敏史(OR=4.921,95%CI:1.661~14.577)、过敏疾病家族史(OR=4.460,95%CI:1.560~12.749)、吸入过敏原阳性(OR=13.105,95%CI:2.436~70.503)、被动吸烟(OR=3.704,95%CI:1.304~10.521)为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反复喘息儿童,尤其是API阳性儿童,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的高危率显著升高;反复喘息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4位点哮喘基因预测模型高危型是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 哮喘预测指数 基因 哮喘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