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酸来源及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婕 施嘉仪 +5 位作者 高盈玺 张文静 胡雄杰 李群生 周智勇 任钟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神经酸是一种能够疏通、修复受损神经纤维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预防及治疗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旨在为高纯度神经酸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综述了神经酸的功效和来源,详细阐述了... 神经酸是一种能够疏通、修复受损神经纤维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预防及治疗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旨在为高纯度神经酸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综述了神经酸的功效和来源,详细阐述了植物来源神经酸的分离方法,包括其原理和特点。不同分离方法的耦合可克服单一分离方法的某些缺点,且一定程度上解决对神经酸纯度、产量双重提高的难题,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酸 植物 来源 分离方法
下载PDF
人体皮肤偏振特性随其结构参数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王安 滕子嫣 +1 位作者 石嘉怡 高万荣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本文基于圆柱-双折射的皮肤真皮层简化模型,研究了人体皮肤偏振特性随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特性。该工作第一次利用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所测得的人体皮肤的双折射参数值,分析了其双折射、二相色性以及退偏特性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而... 本文基于圆柱-双折射的皮肤真皮层简化模型,研究了人体皮肤偏振特性随其结构参数的变化特性。该工作第一次利用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所测得的人体皮肤的双折射参数值,分析了其双折射、二相色性以及退偏特性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该研究结果对于解释偏振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临床人体皮肤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在体监测具有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皮肤模型 双折射特性 二相色性 成像系统 退偏特性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水平统计测度及时空演变
3
作者 施嘉仪 郑圣超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在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核密度估计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现... 在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核密度估计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朝着更高的台阶迈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具有空间集聚性,但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存在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现代化 熵权TOPSIS法 ESDA 核密度估计
下载PDF
CPEB4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曹浩然 梁懿婷 +7 位作者 黄金晨 张希成 施嘉怡 黄奕 何金波 李曼 余滋中 李国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目的探讨CPEB4基因在肿瘤中是否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并评估CPEB4在泛癌中的预后状况、临床相关性分析及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线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存在CPEB4关于人体肿瘤表达的相关文献,纳入并汇总相关肿瘤... 目的探讨CPEB4基因在肿瘤中是否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并评估CPEB4在泛癌中的预后状况、临床相关性分析及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线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存在CPEB4关于人体肿瘤表达的相关文献,纳入并汇总相关肿瘤细胞中表达情况的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出相应的临床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提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样本信息进行泛癌分析并拓展CPEB4高低表达组对不同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预后程度与免疫之间的关系。结果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PEB4为晚期肾透明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瘤、结直肠腺癌、胃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子;对泛癌差异分析结果统计,CPEB4在肿瘤中为两极化因子,针对泛癌中CPEB4表达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免疫细胞相关性与其他免疫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GSEA通路富集分析,验证并拓展荟萃分析的结果。结论CPEB4作为泛癌中的矛盾因子,可作为肿瘤患者病情的检测指标及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EB4 肿瘤 总生存期 泛癌分析
下载PDF
热成形时间对正畸热压膜材料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5
作者 石佳怡 张一苇 徐宝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热成形时间对正畸热压膜材料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厚度为0.380、0.625、0.760 mm的正畸热压膜材料,将3种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按热成形时间不同分为未处理组、热成形60 s组、热成形90 s组,每组不同厚度材料各10个试... 目的研究热成形时间对正畸热压膜材料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厚度为0.380、0.625、0.760 mm的正畸热压膜材料,将3种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按热成形时间不同分为未处理组、热成形60 s组、热成形90 s组,每组不同厚度材料各10个试样。应用电子游标卡尺及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三组的厚度和弹性模量,比较不同热成形时间对材料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0.380、0.625、0.760 mm热压膜材料中,热成形60 s组、热成形90 s组厚度低于未处理组,且热成形90 s组低于热成形60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80 mm热压膜材料中,热成形60 s组、热成形90 s组弹性模量均高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25、0.760 mm热压膜材料不同处理组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成形后热压膜材料厚度变薄,热成形时间越长,材料越薄,0.380 mm热压膜材料弹性模量显著增加。在正畸临床工作中,需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能,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矫治需求和难度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 热压膜材料 厚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小紫金牛扦插繁殖的影响
6
作者 俞群 陈嘉伟 +2 位作者 黄华明 施家意 高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29-33,共5页
为探明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的生物学特性,获得最佳的扦插繁殖方案。采集2年生小紫金牛穗条,分别采用3种浓度的吲哚乙酸(IAA)、3-吲哚丁酸(IBA)和生根粉(ABT)处理30、60、90 min,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其生根率、根系发育和新芽发... 为探明小紫金牛(Ardisia chinensis)的生物学特性,获得最佳的扦插繁殖方案。采集2年生小紫金牛穗条,分别采用3种浓度的吲哚乙酸(IAA)、3-吲哚丁酸(IBA)和生根粉(ABT)处理30、60、90 min,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其生根率、根系发育和新芽发育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扦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三因素中,对小紫金牛扦插生根率影响最大的为生长调节剂浓度(极差值为10.45),其次为处理时间(极差值为8.67),生长调节剂种类影响最小(极差值为4.01);(2)能有效促进生根率和生根条数的最佳处理为250 mg/L IAA+浸泡90 min,利于平均根长和总根数的最佳处理为250 mg/L IBA+浸泡90 min,提升总根长、最大根长和根系效果的最佳处理为250 mg/L IBA+浸泡30 min,促进发芽率的最佳处理为250 mg/L IBA+浸泡60 min,提高芽点数的最佳处理为300 mg/L IBA+浸泡60 min,有利于平均芽长、总芽长和最大芽长的最佳处理为300 mg/L ABT+浸泡60 min;(3)经综合评价,300 mg/L IAA+浸泡90 min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法得分为0.425,为最优处理方案。综合扦插生根率、根系发育、新芽发育等指标,对小紫金牛穗条采用300 mg/L的吲哚乙酸浸泡90 min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最佳扦插繁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紫金牛 扦插繁殖 生长调节剂 根系与新芽发育
下载PDF
Leguminosae plants play a key role in affecting soil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during grassland succession after farmland aband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7
作者 SUN Lin YU Zhouchang +5 位作者 TIAN Xingfang ZHANG Ying shi jiayi FU Rong LIANG Yujie ZHANG W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3年第9期1107-1128,共22页
Leguminosae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soil nutrient cycling and improving soil properties.However,plant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change rapidly during th... Leguminosae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play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soil nutrient cycling and improving soil properties.However,plant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change rapid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ccession,the effect of leguminosae on soil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is still unclear.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plant community,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and soil biological properties on five former farmlands in China,which had been abandoned for 0,5,10,18,and 30 a.Results showed that,with successional time,plant community developed from annual plants to perennial plants,the importance of Leguminosae and Asteracea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decreased,respectively,and the importance of grass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having a maximum value after 5 a of abandonment.Plant diversity indices increased with successional time,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successional time after 5 a of abandonment.Compared with farmland,30 a of abandon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nutrient content,but total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decreased with successional time.Changes in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change soil properties and improve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but also regulate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thus affecting soil nutrient cycling.Among these,Leguminosae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soil properties,and their importance value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roperties.Therefore,this research provides mor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electing plant species to stabilize soil ecosystem of farmland to grassland i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succession LEGUMINOSAE plant diversity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biolog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慢直播云陪伴熊猫丫丫现象的解读--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
8
作者 石嘉仪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3期136-138,157,共4页
目的:技术助力下的慢直播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分析慢直播中的情感因素、符号互动,对慢直播未来的发展及互联网空间中的情感动员、舆论引导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参与式观察法,以互动仪式链... 目的:技术助力下的慢直播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方式,分析慢直播中的情感因素、符号互动,对慢直播未来的发展及互联网空间中的情感动员、舆论引导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参与式观察法,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依据,解读慢直播云陪伴熊猫丫丫的现象,分析其作为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包括技术赋能后慢直播为网友塑造的虚拟在场;互动仪式中设置屏障,对“圈内人”进行界定与区分;随事件发展进程不断转移的共同关注的焦点;仪式参与者在情感共享过程中以多重情感逻辑共同编织情感网络。分析此次互动仪式后的结果,包括持续互动后积聚的情感能量、共同关注与互动后形成的群体符号、塑造与维护共同的道德标准。结果:研究发现,慢直播作为构筑“共景监狱”的媒介工具,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承载着千万网友对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关切,同时能够助力为仪式参与者塑造以国族情感为基底的集体记忆。然而,互动仪式虽然具有强大的情感动员与社会整合力量,但是也须警惕情感仪式后的泛情绪化。结论:应辩证看待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巨大的情感能量虽然具备增强群体和社会凝聚力的正向作用,但是逾越界限的情感能量也有瓦解秩序的可能,值得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直播 互动仪式链 云陪伴 熊猫丫丫
下载PDF
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萍 杨宪杰 +6 位作者 冯佐龙 孙彦玲 杨震 张西群 邓学斌 史家益 张正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1-841,共11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种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并增产增效,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茬设置免耕玉米播种和遁耕分层施肥玉米播种2个处理,免耕玉米播种主区里设置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1)、人工施肥-旋耕深松-小麦条播(T2)2个副区;玉米遁耕分层施肥处理主区后茬为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3)、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小麦宽幅匀播(T4)2个副区处理,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比较;最后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玉米-小麦周年总产及产出/投入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4处理模式明显能够降低0~40 cm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优化了耕层养分分布,增加了小麦株高、分蘖、地上部干物质重量、0~40 cm耕层的根干重,进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高产;籽粒产量表现为T4(8333.75 kg∙hm^(−2))>T3(8222.63 kg∙hm^(−2))>T2(7778.17 kg∙hm^(−2))>T1(7000.35 kg∙hm^(−2));T4、T3、T2处理分别比T1处理显著增产19.05%、17.46%和11.1%;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T4处理累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9469.7 kg∙hm^(−2),超过了吨粮田(15000 kg∙hm^(−2)),产出/投入比达3.76,是华北平原玉米-小麦周年节水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耕作模式。本文揭示了不同耕作施肥播种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生长发育特征和增产要素及玉米-小麦周年增产增效特征。建议加快在华北平原示范推广“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旋耕 深松 分层施肥 播种方式 增产增效
下载PDF
羊茅属3份材料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史佳怡 高翠萍 《草原与草业》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羊茅属植物因其适应性强,一直作为草坪草的主要草种之一。内生真菌与其生产发育和利用具有密切关系。试验选取在呼和浩特适宜性较好的达乌里羊茅(Festuca dahurica (St.-Yves) V.I.Krecz.&Bobrov)、野生紫羊茅(Festuca rubra L.)和... 羊茅属植物因其适应性强,一直作为草坪草的主要草种之一。内生真菌与其生产发育和利用具有密切关系。试验选取在呼和浩特适宜性较好的达乌里羊茅(Festuca dahurica (St.-Yves) V.I.Krecz.&Bobrov)、野生紫羊茅(Festuca rubra L.)和紫羊茅-梦神(F.rubra L.cv.Maxima)为研究对象,采用镜检和分离培养两种检测方式结合的方法,观察内生真菌在3份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分离培养单菌菌落,通过形态质地等初步鉴定出菌属。羊茅属3份不同材料的叶鞘、茎髓中均观测到内生真菌的存在,种子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内生真菌分布;且根据分离培养结果可初步确定,试验材料中的内生真菌为Epichioe无性型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为以后解决羊茅与内生真菌关系及如何利用内生真菌创造新种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茅 内生真菌 显微镜镜检 分离培养
下载PDF
谷物植物化学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嘉怿 张冉 +2 位作者 梁富强 程玉鑫 张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6,共8页
目的:从谷物植物化学物中筛选潜在的人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构建小分子数据库,采用分子对接结合ADME和Lipinski性质从265种中筛选出了10种具有人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潜力的植物化学物。结果:体外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牡荆素和... 目的:从谷物植物化学物中筛选潜在的人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构建小分子数据库,采用分子对接结合ADME和Lipinski性质从265种中筛选出了10种具有人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潜力的植物化学物。结果:体外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牡荆素和异牡荆素两种常见碳苷黄酮及其苷元芹菜素抑制酵母源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能力为芹菜素>牡荆素>异牡荆素,与分子对接打分结果不一致。进一步的分子动力学和弱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上述3种植物化学物都能与关键氨基酸残基稳定结合,但可能是结构中的糖苷取代增大了立体位阻效应,使后两者在活性口袋中的运动轨迹范围不同于芹菜素,导致三者产生活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从谷物植物化学物中筛选人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结构改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植物化学物 Α-葡萄糖苷酶 分子机制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的稳定性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嘉怿 邓乾春 +2 位作者 张亚楠 全双 陈亚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65,共6页
研究了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在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中常见的阴、阳离子等不同环境体系中的稳定性,以及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油脂储藏与肉类保鲜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弱酸及在少量还原... 研究了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在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中常见的阴、阳离子等不同环境体系中的稳定性,以及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油脂储藏与肉类保鲜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弱酸及在少量还原剂存在条件下可基本保持稳定,而在强酸、碱性、氧化剂环境中结构容易被破坏;同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能在多数阴、阳离子中保持结构稳定,但在Fe^2+、Fe^3+、Al^3+等水解性阳离子和CO3^2-、HCO3^-等酸根离子中极易发生变化。另外,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在菜籽油及冷却猪肉的保鲜中展示出比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更优良的效果,表明经过硬脂酰氯改性,莲原花青素低聚体的抗油脂体系氧化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原花青素低聚体 莲原花青素低聚体改性物 稳定性 抗氧化 菜籽油 肉类保鲜
下载PDF
CDK1、CENPT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若晗 史嘉翊 +1 位作者 刘馨璥 宋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9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CDK1、CENPT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病理阶段分型的关联性和调控关系。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和正常样本中的表达与总体生存率,乳腺癌患者基因表达与病理分期影响,CENPT与CDK1、BAX... 目的:研究CDK1、CENPT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病理阶段分型的关联性和调控关系。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和正常样本中的表达与总体生存率,乳腺癌患者基因表达与病理分期影响,CENPT与CDK1、BAX、BCL2、CASP3、P53的相关性分析,UALCAN数据库验证结果。敲减CENPT后,半定量PCR检测CDK1、BAX、BCL2、CASP3、P53在MCF7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CDK1、CENPT在乳腺癌及正常组织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1、BCL2表达与不同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不同表达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MCF7细胞系敲减CENPT后P53、BAX、CASP3表达量均减少(P<0.05)。结论:与正常组织比较,在乳腺癌中CENPT表达水平降低,CDK1表达水平升高;P53表达水平与生存率成反比。乳腺癌中CENPT、P53、Bax、CASP3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参与乳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物信息学 CENPT CDK1
下载PDF
大米谷蛋白储藏过程中结构与功能性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嘉怿 张太 +1 位作者 梁富强 施宇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4,42,共7页
为了研究大米储藏过程中谷蛋白结构与功能性质变化及其相关性,将大米在40℃、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中模拟储藏11周,提取不同储藏时间下的谷蛋白,测定二级结构、内源荧光和功能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储藏的前5周谷蛋白结构展开,表现为α-螺... 为了研究大米储藏过程中谷蛋白结构与功能性质变化及其相关性,将大米在40℃、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中模拟储藏11周,提取不同储藏时间下的谷蛋白,测定二级结构、内源荧光和功能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储藏的前5周谷蛋白结构展开,表现为α-螺旋含量从17.04%±3.89%降低至13.02%±0.94%,无规则蜷曲从19.40%±3.02%增加至29.04%±0.55%,同时谷蛋白的溶解性、持油性也相应增强;表面疏水性提升了325.73%,从而谷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也随之增强,但持水性降低。而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在6~11周,谷蛋白α-螺旋含量升高,无规则蜷曲降低,内源荧光强度下降,同时蛋白的功能性质也随之下降,但乳化性有所增强。α-螺旋结构与功能性质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大米储藏过程中谷蛋白的结构变化与功能性质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储藏 谷蛋白 结构 功能性质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对大米谷蛋白结构及水解产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石嘉怿 张太 梁富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研究不同消化时间下谷蛋白结构与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关系。利用内源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光谱测定谷蛋白水解过程结构变化。通过测定水解产物抗氧化能力和ACE抑...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研究不同消化时间下谷蛋白结构与抗氧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关系。利用内源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光谱测定谷蛋白水解过程结构变化。通过测定水解产物抗氧化能力和ACE抑制率表征酶解产物的活性,利用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具有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的组分。结果表明,谷蛋白水解度在2 h内快速增加,随后趋于平缓。水解导致谷蛋白λmax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α-螺旋含量显著增加、β-折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α-螺旋结构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水解物的抗氧化能力,谷蛋白β-折叠结构含量的减少能增强水解物的ACE抑制能力。水解0.5 h抗氧化能力最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1.113±0.015)mg/mL,·OH清除率IC50为(0.518±0.053)mg/mL、Fe2+螯合能力IC50为(0.678±0.019)mg/mL。ACE抑制率先增加后降低,在2 h达到最高,IC50为(0.693±0.011)mg/mL。水解度的增加降低了水解物抗氧化能力,但增强了ACE抑制能力。水解物在0.5~2 h抗氧化能力和ACE抑制能力呈现负相关关系,随后抗氧化能力和ACE抑制能力均下降。水解物抗氧化肽和ACE抑制肽分子质量均小于2 kDa,筛选出以VEGGFLFIV为代表抗氧化活性多肽,且ACE抑制肽大部分N-端是疏水性氨基酸或者碱性氨基酸。因此,通过控制谷蛋白体外消化水解度,可制备最优的大米谷蛋白抗氧化或降血压相关功能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谷蛋白 胰蛋白酶 抗氧化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生物工程技术在SPF级大小鼠生物净化上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勇 史嘉翊 +1 位作者 刘洁婷 柏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在大小鼠生物净化中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开始,本研究中心选择常用的C57BL/6J品系小鼠作为研究A组、选择SD大鼠作为研究B组,在繁殖中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另选择一部分小鼠与大鼠作为对照A、B组,在其繁殖过... 目的:探究在大小鼠生物净化中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开始,本研究中心选择常用的C57BL/6J品系小鼠作为研究A组、选择SD大鼠作为研究B组,在繁殖中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另选择一部分小鼠与大鼠作为对照A、B组,在其繁殖过程中不做任何干涉随机。每组研究对象15只。实验开始前,对所有鼠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应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生物工程技术,在HTF培养液中完成受精并发育至2-细胞时期,将胚胎移植入购买来并激素处理过的代孕SPF级ICR雌鼠的输卵管中。代孕ICR雌鼠生下子代,子代3周离乳后,对代孕ICR雌鼠和随机挑选的子代一只进行检测。统计研究A、B组的采集卵子数、2-细胞数与移植胚胎数。统计四组研究对象的平均每胎产仔数、存活率。统计净化前后四组研究对象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及净化率。结果:研究A、B组生物工程技术指标(采集卵子数、2-细胞数与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研究对象平均每胎产仔数与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研究对象在合笼与体外受精前,均尾静脉取血进行血霉菌培养。仔鼠出生3周离乳后,每胎随机选一只与其代孕ICR母鼠一起进行尾静脉取血,进行血霉菌培养,对照A、B组的净化率均显著低于研究A、B组(P<0.05)。结论:在小鼠大鼠的生物净化中应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生物工程技术,在不影响代孕母鼠的生殖能力与子代存活率的情况下,显著地提升了净化率,达到了研究的目的,从而能为临床动物实验提供更多优质可用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C57BL/6J小鼠 SD大鼠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稻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来源生物活性肽的虚拟筛选及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嘉怿 梁富强 +1 位作者 张太 张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稻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Oryzacystatin, OC)是除贮藏蛋白外一类重要的稻米蛋白,为筛选稻米OC来源的生物活性肽,以稻米OC蛋白质序列为对象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计算机辅助酶解,建立OC蛋白虚拟模拟胃肠道消化产物的肽数据库,预测其生... 稻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Oryzacystatin, OC)是除贮藏蛋白外一类重要的稻米蛋白,为筛选稻米OC来源的生物活性肽,以稻米OC蛋白质序列为对象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计算机辅助酶解,建立OC蛋白虚拟模拟胃肠道消化产物的肽数据库,预测其生物活性肽序列。进一步结合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具有结合潜力的活性肽并探讨其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点及作用方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稻米OC蛋白与大豆球蛋白和稻米谷蛋白类似也是生物活性肽的潜在优良来源;经人体消化酶虚拟水解后能够产生的肽段活性以ACE和DPP-Ⅳ抑制为主。分子对接表明虚拟消化产生的2种新的三肽TDW和AGR均能与ACE和DPP-Ⅳ活性部位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对ACE和DPP-Ⅳ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虚拟筛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二肽基肽酶-4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嘉怿 梁富强 +1 位作者 汪芳 沈新春 《科教文汇》 2021年第36期105-107,共3页
新工科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而提出的当今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同时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健康转型,急需符合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而教学团队的建设正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抓手和着力点,是回归以育人为本、以本科为... 新工科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而提出的当今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同时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健康转型,急需符合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而教学团队的建设正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抓手和着力点,是回归以育人为本、以本科为本的主要路径。该文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团队为例,围绕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教学团队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团队的制度建设等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中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教学团队 食品类专业
下载PDF
Hcy及MTHFR C677T多态与牡丹江汉族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代海兵 史嘉翊 +2 位作者 王菡 刘侠 宋洁 《实验室科学》 2022年第2期19-22,26,共5页
探讨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牡丹江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采用PCR-RLFP的方法检测牡丹江地区汉族208例MTHFR C677T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浆Hcy水平... 探讨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牡丹江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采用PCR-RLFP的方法检测牡丹江地区汉族208例MTHFR C677T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6795%CI 1.003~1.135,P<0.05)。基因多态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不具有相关性(P>0.05),汉族MTHFR C677T TT基因型Hcy水平高于其他两基因型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具有正相关性,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不相关,但TT基因型与Hcy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不同地区野生芨芨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时嘉翊 曹岭 +2 位作者 余舟昌 白小明 张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2-1153,共12页
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分异及长期筛选导致植物种子的耐盐性存在差异,基于此,以采自甘肃、新疆、陕西和内蒙等地的芨芨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萌发试验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0.00%(对照)、0.30%、0.60%、0.90%、1.20%和1.50%]对不同地区芨... 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分异及长期筛选导致植物种子的耐盐性存在差异,基于此,以采自甘肃、新疆、陕西和内蒙等地的芨芨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萌发试验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0.00%(对照)、0.30%、0.60%、0.90%、1.20%和1.50%]对不同地区芨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升高,所有地区芨芨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胚芽长度在巴彦淖尔、榆林、张掖、天祝、平川地区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其他地区呈下降趋势;胚根长度在兰州、巴彦淖尔、榆林、天祝、内蒙包头、金昌、平川、景泰地区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其他地区呈下降趋势。在同一NaCl浓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的种子出现在酒泉地区,分别为68.33%、62.00%、54.16,最低出现在兰州地区,分别为1.00%、0.00%、0.14;胚芽、胚根最长的种子出现在巴彦淖尔地区,分别为4.47cm、3.47cm,最短出现在新疆地区,均为0.00cm;简化活力指数最大的种子出现在金昌地区(为0.38),最小出现在新疆地区(为0.00)。经综合评价发现,耐盐性最强的为酒泉地区芨芨草种子,最弱的为兰州地区芨芨草种子。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来自所有采样区的芨芨草鲜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对耐盐性响应较强,可以作为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芨草 盐胁迫 萌发指标 耐盐性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