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F-κB经典信号通路研究黄芩素对高糖诱导HK-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邓茜 孙惠力 +1 位作者 曾又佳 宋高峰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1-73,77,共4页
目的:从NF-κB经典信号通路探讨黄芩素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正常糖对照组,4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高糖组,NF-κB特异抑制剂PDTC(100μ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观... 目的:从NF-κB经典信号通路探讨黄芩素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正常糖对照组,45 mmol/L浓度的葡萄糖设为高糖组,NF-κB特异抑制剂PDTC(100μ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素(25~100μmol/L)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NF-κB通路激活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κBα、p65、p-p65、IKKα)及其下游炎症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能显著下调IκBa蛋白表达,上调p-p65/p65比值和IKKα、MCP-1、ICAM-1蛋白表达(P<0.01);与高糖组比较,黄芩素中、高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IκBα蛋白表达下调,p-p65/p65比值和IKKα、MCP-1、ICAM-1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NF-κB特异抑制剂PDTC组能显著抑制IκBα蛋白表达下调,及p-p65/p65比值和MCP-1、ICAM-1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黄芩素可以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KKα/IκBα/p65)的激活,下调其下游炎症分子MCP-1、ICAM-1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细胞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黄芩素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NF-κB经典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面向高效光驱固碳产醇的蓝细菌合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绘梨 崔金玉 +1 位作者 栾国栋 吕雪峰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6期1161-1177,共17页
蓝细菌能够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和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乙醇,为提供绿色生物燃料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可持续路线。光驱固碳合成乙醇是最具代表性的蓝细菌光合生物制造技术。乙醇并不属于典型的蓝细菌天然代谢物,蓝细菌产醇细胞工厂的构建... 蓝细菌能够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和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乙醇,为提供绿色生物燃料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可持续路线。光驱固碳合成乙醇是最具代表性的蓝细菌光合生物制造技术。乙醇并不属于典型的蓝细菌天然代谢物,蓝细菌产醇细胞工厂的构建需要通过向基因组中导入异源的丙酮酸脱羧酶并结合异源/内源醇脱氢酶的过量表达来实现;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通过蛋白、途径、底盘、工艺层面的系统优化,蓝细菌产醇细胞工厂的效能得到有效提高,乙醇成为目前产量最高、产率最高、碳流分配率最高的蓝细菌代谢工程产物。本文总结并比较了“蓝细菌生物质炼制产醇”“蓝细菌固碳产糖-产醇”“蓝细菌固碳直接产醇”等三种光驱固碳产醇技术路线,并以构建光合细胞工厂驱动二氧化碳一站式转化为乙醇的技术路线为主,从乙醇合成途径优化与强化、蓝细菌光合碳代谢网络的调节与重塑、代谢网络模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导细胞工厂构建和优化三个方面对蓝细菌高效光驱固碳合成乙醇的技术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强调了计算生物学、系统代谢工程、生物材料嵌合等研究手段在本领域的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也从新型底盘开发、高通量筛选技术应用、细胞工厂的稳定性与鲁棒性优化等角度对蓝细菌固碳产醇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细菌 光合生物制造 合成生物学 代谢工程 乙醇
下载PDF
黄芪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及miRNA-mRNA调控网络构建
3
作者 程馨缘 杜根发 +3 位作者 韩鹏勋 王梦华 孙惠力 易铁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内实验探讨黄芪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构建miRNA-mRNA调控互作网络。方法从GEO、CTD、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疾病基因,借助TCMSP、BATMAN-TCM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结合体内实验探讨黄芪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构建miRNA-mRNA调控互作网络。方法从GEO、CTD、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疾病基因,借助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前期研究获得黄芪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筛选中药-疾病的交集基因为两者的共同靶点,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及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鉴定核心基因及其miRNAs,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阿霉素建立肾小球硬化小鼠模型,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核心靶点Akt1、p-Mapk1表达量。结果黄芪-疾病共有靶点146个,涉及槲皮素、山奈酚、甜菜碱和黄芪甲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及免疫-炎症、自噬-凋亡等相关通路,其中TNF、TLRs、PI3K-Akt及MAPK是核心信号通路。核心靶点有TNF、AKT1、JUN、IL6、IL1β、CASP3、VEGFA和MAPK1,及核心miRNAs有has-miR-203a-3p、has-miR-155-5p、has-miR-106a-5p和has-miR-34a-5p。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相应成分结合活性良好;体内实验显示,黄芪甲苷上调Akt1、抑制p-MAPK1蛋白表达,改善FSGS肾损伤。结论黄芪可能主要通过槲皮素、山奈酚、甜菜碱、黄芪甲苷等主要成分经免疫-炎症和自噬-凋亡相关通路作用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其中核心靶点和miRNAs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对循环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晓明 朱雍鸣 +3 位作者 孙蓓 孙惠丽 喻海忠 季雁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09-2812,共4页
目的:研究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循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患者给予清化和络剂治疗,西药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 目的:研究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循环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患者给予清化和络剂治疗,西药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片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清化和络剂加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片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评分、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以及血清IL-8、TNF-α、IL-10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中药组(73.33%)、西药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口苦口黏或口臭、纳呆食少、胃脘嘈杂不适、反酸、烧心、嗳气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腺体萎缩(3.33%)、肠上皮化生(3.33%)、异型增生发生率(3.33%)明显低于中药组(30.00%、23.33%、20.00%)、西药组(30.00%、33.33%、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7.56±1.68)ng/L、TNF-α(1.83±0.32)ng/mL、IL-10水平(6.36±1.25)μg/L明显低于中药组[(13.29±3.23)ng/L、(2.21±0.49)ng/mL、(13.13±3.44)μg/L]、西药组[(15.41±3.45)ng/L、(2.21±0.49)ng/mL、(14.87±3.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和络剂联合西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学指标水平,简便易行,不良反应较小,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清化和络剂 症状评分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邵荣世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与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晓明 王峰 +3 位作者 孙惠丽 景姗 刘金狄 邵荣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48-2450,共3页
癌前病变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治疗工作,因此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可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该病有着良好的治疗。邵荣世医生从... 癌前病变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治疗工作,因此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可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该病有着良好的治疗。邵荣世医生从医多年,从中医角度提出辨证论对胃前癌病变进行治疗,使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本研究对邵荣世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与经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辨证论 临床思维 经验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惠力 韩鹏勋 +6 位作者 王文静 余学问 宋高峰 戈娜 易铁钢 李顺民 邵牧民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对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组和db/db+AS-Ⅳ组,另以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组。AS-Ⅳ予1 g·kg-1饲料喂食。第12周,检测各组小...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对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组和db/db+AS-Ⅳ组,另以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组。AS-Ⅳ予1 g·kg-1饲料喂食。第12周,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血糖、肾质量、肌酐清除率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PAS染色和电镜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2周时,db/db组小鼠体质量、血糖、肾质量、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WT组,但db/db+AS-Ⅳ组与db/d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db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WT组,db/db+AS-Ⅳ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水平低于db/d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db组小鼠肾小球面积,肾小管面积,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和肾小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高于WT组,db/db+AS-Ⅳ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db/db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b/db组小鼠肾组织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WT组,AS-Ⅳ可以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Ⅳ可能通过减少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内增生细胞核抗原的蛋白表达来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芪甲苷 增殖细胞核抗原 DB/DB小鼠
下载PDF
智慧照明系统在自动化集装箱设备上的应用
7
作者 宋祥吉 焦松 +2 位作者 孙慧利 蔡黄河 余珍胜 《起重运输机械》 2023年第19期98-102,共5页
文中所述系统集中了城市智能照明集中监控系统的优秀设计思想,综合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NB-IOT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嵌入式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智慧港口设备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与管理现状,自主设计研... 文中所述系统集中了城市智能照明集中监控系统的优秀设计思想,综合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NB-IOT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嵌入式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智慧港口设备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与管理现状,自主设计研发了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稳定的自动化集装箱设备智慧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控管理软件、远程测控终端、无线通信终端、监控中心等,且具备远程控制、远程监控、远程故障报警、能耗监测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集装箱设备 智慧照明 实施方案 选型配置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理气化湿方”对接种胃癌MGC-803细胞裸鼠肿瘤组织关键因子β-catenin、Wnt3a、Lgr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明 邵荣世 +3 位作者 王峰 孙慧丽 景姗 刘金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理气化湿方对皮下接种胃癌MGC-803细胞裸鼠肿瘤组织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瘤体β-catenin、Wnt3a、Lgr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健康雄性裸鼠腋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0.56 g/kg)和... 目的:观察理气化湿方对皮下接种胃癌MGC-803细胞裸鼠肿瘤组织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瘤体β-catenin、Wnt3a、Lgr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健康雄性裸鼠腋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0.56 g/kg)和理气化湿方低、中、高剂量(3.9、7.8、15.6 g/kg)组,每组7只。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灌胃4周。灌胃结束后处死所有裸鼠,取肿瘤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另一部分肿瘤组织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Wnt3a、Lgr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肿瘤组织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明显,个别腺体呈共壁现象或囊状扩张;理气化湿方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细胞形态较均匀,固有腺体排列整齐紧密,偶有淋巴细胞浸润,腺上皮和腺管分界清楚。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肿瘤组织β-catenin、Wnt3a、Lgr5+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理气化湿方中、高剂量组上述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胃复春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化湿方可通过抑制β-catenin、Wnt3a、Lgr5+增殖,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从而改善瘤体的病理状态、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化湿方 胃癌MGC-803细胞 Β-CATENIN WNT3A Lgr5+ 病理学 裸鼠 雄性
下载PDF
邵荣世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惠丽 季雁浩 邵荣世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2期1555-1558,共4页
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邵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及情志内伤,病理基础乃脾胃虚弱,病理因素涉及气滞、湿浊、寒凝、热邪、血瘀。将本病分为中虚气滞证、阴虚胃热证、气滞湿阻... 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邵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及情志内伤,病理基础乃脾胃虚弱,病理因素涉及气滞、湿浊、寒凝、热邪、血瘀。将本病分为中虚气滞证、阴虚胃热证、气滞湿阻证、湿热蕴中证、寒湿中阻证5型辨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提出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久病入络,和络护膜;病证结合,中西并用;饮食调护,起居有常,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促进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有显著的作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辨证论治 邵荣世
下载PDF
探析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
10
作者 周晓明 刘金狄 +3 位作者 王峰 孙惠丽 景姗 邵荣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35,共4页
目的 研究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收治的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 目的 研究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收治的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采用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作为中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病理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44%(38/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COX-2)、p53、胃泌素(gastrin, GA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COX-2、p53、GAS以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满、刺痛、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以及面色黯滞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上述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慢性炎症、肠化、腺体萎缩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上述病理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5.56%(7/45)、11.11%(5/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中医和病理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荣世 理气化湿和络法 胃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薄基材过滤片飞秒激光精密加工
11
作者 武胜勇 麻剑平 +2 位作者 孙慧丽 张志伟 刘国梁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S01期41-45,共5页
利用飞秒激光非热熔性烧蚀的加工特性,以钛箔材质的过滤片零件为加工对象,研究了飞秒激光在钛箔材料微槽结构及外形加工方面的应用,并针对加工需求开发了易氧化薄基材的定位夹具和防氧化技术。试验中通过优化离焦量、加工速度和激光能... 利用飞秒激光非热熔性烧蚀的加工特性,以钛箔材质的过滤片零件为加工对象,研究了飞秒激光在钛箔材料微槽结构及外形加工方面的应用,并针对加工需求开发了易氧化薄基材的定位夹具和防氧化技术。试验中通过优化离焦量、加工速度和激光能量等参数,得到了过滤片边缘形貌和底部形貌受激光能量密度的影响规律,最终实现了过滤片零件的精密加工,为薄基材易氧化材料微槽结构零件的加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扫描振镜法 微槽结构 钛箔
下载PDF
仁术健胃颗粒含药血清对MC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廷 孙惠丽 +2 位作者 严士海 朱长乐 陆为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4期3776-3781,3822,共7页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含药血清对MC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该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将15只SPF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维A酸组灌胃0.5 mg/mL的维A酸,仁术健...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含药血清对MC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该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将15只SPF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维A酸组灌胃0.5 mg/mL的维A酸,仁术健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25 g/mL、0.5 g/mL、1 g/mL的仁术健胃颗粒,均连续灌胃3 d。末次灌胃3 h后,于耳缘静脉取血,获得含药血清。用含2×10^-5 mol/L MNNG的完全培养液培养GES-1细胞24 h后换用正常完全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获得MC细胞模型。细胞实验分为6组,GES-1细胞组、MC细胞组加入含生理盐水组含药血清培养,维A酸组及仁术健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相应组含药血清培养,运用MTT法检测各组MC细胞增殖情况,SP法检测各组MC细胞中CDK4、P16、Fas、Bcl-2、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含药血清维A酸组及仁术健胃颗粒中剂量组、10%及20%含药血清维A酸组及仁术健胃颗粒各剂量组MC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低于MC细胞组(P均<0.05),10%含药血清仁术健胃颗粒高剂量组MC细胞增殖OD值明显低于维A酸组(P<0.05)。与MC细胞组比较,维A酸组和仁术健胃颗粒各剂量组中CDK4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P16、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维A酸组及仁术健胃颗粒高剂量组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和仁术健胃颗粒中剂量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也均明显低于MC细胞组(P均<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能抑制MC细胞的增殖,可抑制CDK4、Bcl-2、P53蛋白表达及促进P16、Fas蛋白表达,发挥抗增殖及促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阻断或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术健胃颗粒 MC细胞 CDK4 P16 FAS BCL-2 P53
下载PDF
坛紫菜防晒剂MAAs提取、鉴定及在化妆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锋 陈得科 +4 位作者 陈晓刚 聂金梅 马志浩 孙恢礼 陈忻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162,共7页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原料,提取抗紫外辐射物质类菌胞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MAAs),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液质联用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化妆品体系中的各因素(pH、光照、温度、防腐剂、抗氧化剂、功能性添加剂...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原料,提取抗紫外辐射物质类菌胞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MAAs),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液质联用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化妆品体系中的各因素(pH、光照、温度、防腐剂、抗氧化剂、功能性添加剂)对MAAs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坛紫菜中MAAs类化合物的种类为Shionrine和Porphyra-334;MAAs在pH 6的微酸环境中稳定性最高;紫外照射10 h能使溶液的吸光度下降94.4%;48℃高温放置56 d后吸光度下降了28.3%;48℃下添加小分子肽溶液的吸光度提高了82%,添加透明质酸溶液的吸光度提高了18.6%,能显著增强MAAs化合物的稳定性;其他常用防腐剂、抗氧化剂和功能性添加剂对MAAs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MAAs化合物 抗紫外 化妆品 稳定性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Odor Volatile Compounds and Deodorization ofPaphia undulata Enzymatic Hydrolysate 被引量:11
14
作者 CHEN Deke CHEN Xin +6 位作者 CHEN Hua CAI Bingna WAN Peng ZHU Xiaolian sun Han sun huili PAN Jiany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6期1101-1110,共10页
Unfavorable fishy odour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in aquatic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s from untreate... Unfavorable fishy odour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in aquatic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s from untreated samples and three deodorized samples(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aphia undulata enzymatic hydrolysate revealed that the compounds contributing to the distinctive odor were 1-octen-3-ol, n-hexanal, n-heptanal, 2,4-heptadienal, and 2,4-decadienal, whereas n-pentanal, n-octanal, n-octanol, benzaldehyde, 2-ethylfuran and 2-pentylfuran w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aromatic flavor. The deodorizing effects of activated carbon(AC) adsorption, yeast extract(YE) masking and tea polyphenol(TP) treatment on a P. undulata enzymatic hydrolysat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ith sensory evaluation as the index. The following optimized deodo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C adsorption(35 mg mL^(-1), 80℃, 40 min), YE masking(7 mg mL^(-1), 45℃, 30 min) and TP treatment(0.4 mg mL^(-1), 40℃, 50 min). AC adsorption effectively removed off-flavor volatile aldehydes and ketones. YE masking modified the odor profile by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aromatic compounds and decreasing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The TP treatment was not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odor score, but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aldehydes while increasing that of alkanes. It is also notable that TP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rimethylamine(TMA) formation in a P. undulate hydrolysate solution for a period of 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化合物 波纹巴非蛤 HS-SPME-GC-MS 酶解产物 气味 芳香族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 鉴定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贝叶斯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惠丽 陈维华 刘东朝 《软件工程》 2019年第4期17-20,16,共5页
针对传统的朴素贝叶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存在训练数据集中属性冗余的问题,以及没有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变化导致贝叶斯网络结构改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滑动窗口改进贝叶斯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提取特征属性,降低数据... 针对传统的朴素贝叶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存在训练数据集中属性冗余的问题,以及没有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变化导致贝叶斯网络结构改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滑动窗口改进贝叶斯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提取特征属性,降低数据集维数;采用滑动窗口技术实时更新贝叶斯网络参数,并利用特征属性的互信息计算各属性之间的相对欧氏距离,根据相对欧氏距离的大小及时更新贝叶斯网络,以提高检测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贝叶斯网络能够提高运算效率和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贝叶斯 属性冗余 深度学习 滑动窗口 相对欧氏距离
下载PDF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Laminaria japonica and Their Antioxidative and Gly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被引量:6
16
作者 WAN Peng YANG Xiaoman +4 位作者 CAI Bingna CHEN Hua sun huili CHEN Deke PAN Jiany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4期651-662,共12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chnique(UET) is used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Laminaria japonica(LJPs). And their antioxidative as well as gly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re invest... In the present study,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chnique(UET) is used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Laminaria japonica(LJPs). And their antioxidative as well as gly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re investigated. Box-Behnken design(BBD) combin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is applied to optimize ultrasonic extraction for polysaccharides.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as extraction time at 54 min, ultrasonic power at 1050 W,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t 80℃ and ratio of material to solvent at 1:50(g m L-1). Under these optimal ultrasonic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 actual experimental yield(5.75% ± 0.3%) is close to the predicted result(5.67%)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Vitro antioxidative and gly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LJP) and two major ethanol precipitated fractions(LJP1 and LJP2) are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LJP2(30%-60% ethanol precipitated polysaccharides) possesses the strongest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moderate scavenging activity against hydroxyl radicals(66.09% ± 2.19%, 3.0 mg m L-1). Also,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α-glucosidase(59.08% ± 3.79%, 5.0 mg m L-1) is close to that of acarbose(63.99% ± 3.27%, 5.0 mg m L-1). LJP1(30% ethanol precipitated polysaccharides) exhibits the strongest scavenging activity against hydroxyl radicals(99.80% ± 0.00%, 3.0 mgm L-1) and moderat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47.76% ± 1.92%, 5.0 mg m L-1). LJP shows the most remarkable DPPH scavenging activity(66.20% ± 0.11%, 5.0 mg m L-1) but weakest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37.77% ± 1.30%, 5.0 mg m L-1). However, all these LJPs exert weak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α-amylas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UE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xtracting bioactive polysaccharides from seaweed materials. LJP1 and LJP2 can be developed as a potential ingredient in hypoglycemic agents or functional food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This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a hypoglycemic activities evaluation method for seaweed polysaccharides, especially glycosidase inhibi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ntioxidative activity evalu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多糖 超声波提取 抗氧化活性 海带多糖 BOX-BEHNKEN设计 Α-葡萄糖苷酶 羟基自由基 抑制活性
下载PDF
Arsenic Removal from Pinctada martensii Enzymatic Hydrolysate by Using Zr(Ⅳ)-Loaded Chelating Resin 被引量:2
17
作者 YANG Xiaoman DAI Wenjin +1 位作者 sun huili PAN Jiany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3年第3期392-396,共5页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of inorganic arsenic from Pinctada martensii enzymatic hydrolysate through unmodified resin(D296) and Zr(Ⅳ)-loaded chelating resin(Zr-D401).By loading Zr to macroporous chel...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of inorganic arsenic from Pinctada martensii enzymatic hydrolysate through unmodified resin(D296) and Zr(Ⅳ)-loaded chelating resin(Zr-D401).By loading Zr to macroporous chelating resin D401,the as exchange adsorption active sites are generated.This transforms D401 from a material that does not have the arsenic adsorption capacity into a material that has excellent arsenic exchange adsorption capacity.The stat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removal condition for D296 and Zr-D401.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D296 is that T= 25℃,pH = 5,resin additive amount = 1 g(50 mL)-1,and contact time = 10 h,the corresponding arsenic removal rate being 65.7%,and protein loss being 2.33%;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Zr-D401 is that T=25℃,pH = 8,resin additive amount = 1 g(50 mL)-1,and contact time=10 h,the corresponding arsenic removal rate being 70.3%,and protein loss being 4.65%.Thes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of the two resins are effective in arsenic removal for preserving useful substance.Our research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advances i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heavy metal removal in shell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树脂 马氏珠母贝 除砷 酶法水解 负载 交换吸附 吸附实验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门控胸部CT平扫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会利 陈杰 +5 位作者 张焕 崔斌 郭超 吴筱音 郭宁 王志群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探讨非门控胸部低剂量CT平扫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评价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门控钙化积分CT(ECGgated-CT)扫描和常规非门控胸部CT平扫检查,在Siemens后... 目的: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探讨非门控胸部低剂量CT平扫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评价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门控钙化积分CT(ECGgated-CT)扫描和常规非门控胸部CT平扫检查,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采用Agatston钙化积分软件记录心电门控CT钙化积分,采用数坤科技胸部CT人工智能钙化积分软件记录非门控胸部CT平扫的钙化积分。两种扫描方法分别获得Agatston评分,其中包括冠状动脉总评分(TOTAL),左主干(LM)评分,前降支(LAD)评分,回旋支(CX)评分,右冠状动脉(RCA)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钙化积分的统计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组钙化积分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性系数(ICC)对两组钙化积分的危险度分层进行一致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发现两组方法测量TOTAL,LM、CX、RCA的Agatston积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LAD的钙化积分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Pearson分析发现两组间TOTAL,LM、CX、RCA、LAD的Agatston积分均有显著相关性。ICC分析发现两组所获的Agatston钙化积分在危险度分层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938,P<0.001。结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门控胸部CT平扫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危险度分层方面与传统门控检查一致性很好,可用于冠心病风险的筛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人工智能 非门控钙化积分
原文传递
基于AI的胸部CT平扫对冠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杰 孙会利 +5 位作者 张焕 崔斌 郭超 吴筱音 郭宁 王志群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非门控胸部低剂量CT(LDCT)平扫与心电门控CT血管造影(ECG gated-CTA)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危险度分层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脉ECG gated-CTA扫描和常...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非门控胸部低剂量CT(LDCT)平扫与心电门控CT血管造影(ECG gated-CTA)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危险度分层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脉ECG gated-CTA扫描和常规非门控胸部LDCT平扫。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采用Agatston钙化积分软件记录ECG gated-CTA钙化积分,采用数坤人工智能分析软件记录非门控胸部CT平扫的钙化积分。采用原标准界值,对非门控胸部LDCT平扫与ECG gated-CTA评估的CACS值危险度分层进行Kappa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非门控胸部LDCT平扫的诊断效能并获取最佳诊断新界值,采用新界值的非门控胸部LDCT与ECG gated-CTA评估的CACS值危险度分层进行进一步Kapp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钙化积分的Pearson相关性,P<0.001为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果:对非门控胸部LDCT平扫的CACS值按原界值进行危险度分层,与ECG gated-CTA的CACS值危险度分层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04,P<0.001。非门控胸部LDCT平扫测得的CACS值与ECG gated-CTA测得的CACS值比较,低危-中危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112.35;中危-高危组AUC为0.988,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398.31。对非门控胸部LDCT平扫测得的CACS值按最佳新诊断界值进行危险度分层,与ECG-gated CTA平扫测得的CACS值的按原有界值危险度分层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50,P<0.001。两种方法所测Pearson相关系数为0.985,P<0.001,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门控胸部CT平扫与ECG-gated CTA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研究制定了非门控条件下CACS值危险度分层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非门控胸部LDCT评估CACS值的准确性,有助于冠心病风险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X线计算机断层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原文传递
护士道德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会丽 王伟 +1 位作者 韩广荭 庞晓丽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7期70-75,共6页
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新技术的开展、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及有限的医疗资源产生的伦理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非常普遍[1-2]。未被解决的伦理问题不仅会给护士带来心理困扰,还会影响护理质量[3],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伦理决策的能力[4],... 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新技术的开展、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及有限的医疗资源产生的伦理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非常普遍[1-2]。未被解决的伦理问题不仅会给护士带来心理困扰,还会影响护理质量[3],因此,护士必须具备伦理决策的能力[4],而道德敏感性在伦理决策技巧的应用中占有重要位置[5]。护士拥有道德敏感性,能够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临床上的伦理问题,也更有能力感知患者内心的真正需求,这将有利于护士在道德上做出适当的临床决策[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道德敏感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