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率属性在3D地面地震资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satinder chopra 赵剑敏 吴龙丽 《油气地球物理》 2007年第4期50-59,共10页
结合褶皱和弯曲在地震分辨率范围内或更小尺度内识别地下断层和预测裂缝是精细地震解释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3D地震的普遍使用,人们发现以一阶导数为基础的层位倾斜量和倾斜方位角可以指示用其他方法看不到的断层。最近... 结合褶皱和弯曲在地震分辨率范围内或更小尺度内识别地下断层和预测裂缝是精细地震解释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3D地震的普遍使用,人们发现以一阶导数为基础的层位倾斜量和倾斜方位角可以指示用其他方法看不到的断层。最近,开始采用以二阶导数为基础的曲率图,现在可以在商业工作站环境下进行以地层为基础的曲率运算。这些方法已被还没有使用处理软件和没有时间编写程序的地球物理学家们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辨率 地震属性 曲率属性 曲率计算 曲率图
下载PDF
地震属性的历史回顾(下) 被引量:3
2
作者 satinder chopra Kurt J Marfurt 赵剑敏 《油气地球物理》 2006年第4期53-63,共11页
关键词 地震属性技术 历史 瞬时相位 有效厚度 非均质油藏 地震反射波 连续参数 连续属性
下载PDF
地震属性的历史回顾(上) 被引量:4
3
作者 satinder chopra Kurt J Marfurt 赵剑敏 《油气地球物理》 2006年第3期60-65,共6页
地震属性是对目的层地震特性的量化测量。自地球物理工作者开始将旅行时拾取到野外地震记录上的20世纪30年代起,属性分析在反射波地震解释方面已经变得相当重要。现在已经从地震资料中计算出50多个明确的地震属性,并将其应用到了地质构... 地震属性是对目的层地震特性的量化测量。自地球物理工作者开始将旅行时拾取到野外地震记录上的20世纪30年代起,属性分析在反射波地震解释方面已经变得相当重要。现在已经从地震资料中计算出50多个明确的地震属性,并将其应用到了地质构造、地层和岩石/孔隙流体特性的解释中。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天,能够将不同资料综合成大数据体并计算大量地震属性的大型计算机工作站已经成为地震解释人员从地震资料中寻找地质和油藏工程信息的日常工具。在庆祝SEG75界年会的回顾文章中,我们列出了现代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属性 显示技术 发展史
下载PDF
专题介绍:地震解释
4
作者 satinder chopra 司娟娟 《油气地球物理》 2012年第3期82-83,共2页
地震反射法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煤和其他矿业勘探以及地球深部地壳地层研究中。陆上和海上油气的成功勘探促进了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持续发展。解释流程(包括构造、地层和沉积、地震振幅分析和地震属性的同化作用、岩石物理分析... 地震反射法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煤和其他矿业勘探以及地球深部地壳地层研究中。陆上和海上油气的成功勘探促进了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持续发展。解释流程(包括构造、地层和沉积、地震振幅分析和地震属性的同化作用、岩石物理分析和可视化)均需要钻井、实验室研究以及航磁、重力和电磁测量等相关数据的支持。毋庸置疑,只有详细了解目标区地质情况,才能发挥地震反射技术的优势,实现详尽而一致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构造解释 3D数据体 地震属性 曲率 裂缝
下载PDF
由地面地震资料鉴别浅高压层的钻井危险
5
作者 satinder chopra 闫崇彬 刘勇 《国外油气勘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63-765,共3页
通过提高常规地震剖面的分辨率,可由间接资料鉴别出浅层高压含气砂体。检测和确定高压气异常可使钻井作业更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 地震数据 高压 气层 钻井 井喷
下载PDF
地震解释技术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未来不断增长的解释需求仍然是推动地震解释的核心
6
作者 satinder chopra Kurt J. Marfurt 刘延青 《世界石油工业》 2014年第6期56-61,共6页
地震解释的核心是地质沉积和构造模型以及地震反射数据,两者结合可有助于井眼、微地震以及生产数据的整合,从而建立起更符合实际的油藏摸型。文中从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地震属性、岩石性质、数据整合等方面回顾了过去50年来地震解释... 地震解释的核心是地质沉积和构造模型以及地震反射数据,两者结合可有助于井眼、微地震以及生产数据的整合,从而建立起更符合实际的油藏摸型。文中从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地震属性、岩石性质、数据整合等方面回顾了过去50年来地震解释技术的发展历程。未来,随着全球对煤层气、页岩气等致密性资源远景区关注度的持续升温,油气勘探工作重点将转变为确定生产井的生产能力和压裂增产能力,地震解释也将向着影响完井质量的渗透率的微小变化和岩性变化的评估方向转变。为了地震解释的长足发展,需加强对地球科学家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技术 数据采集和处理 地震反射数据 油气勘探工作 数据整合 地球科学家 构造模型 地质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