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南北分布不一致的成因分析
1
作者 靳志同 刘佳璐 +4 位作者 万永革 盛书中 王福昌 张小涛 冯淦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225-238,242,共15页
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主震北部的余震分布较为分散,而主震南部的余震分布较为平直且集中。本研究基于地震震源机制的水平应变花、面应变和基于区域应变率的适应系数,分析上述不一致的动力学成因,得到以下结论:(1)主震北部具有震源机制... 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主震北部的余震分布较为分散,而主震南部的余震分布较为平直且集中。本研究基于地震震源机制的水平应变花、面应变和基于区域应变率的适应系数,分析上述不一致的动力学成因,得到以下结论:(1)主震北部具有震源机制的余震中约有三分之一为逆冲型地震,而且由于区域构造主压应变方向与主震北部断层走向垂直,确实也容易促使低倾角断层上逆冲型地震的发生,同时由于主震北部整体震源机制为逆冲型,以及主震北部的地震序列引起的断层运动与板块构造运动的一致性较差等原因,都导致主震北部余震较分散。(2)主震南部具有震源机制的余震中只有1个逆走滑型,但是有30个为走滑型地震,而且区域构造主压应变方向与主震南部断层走向的夹角较大,这使得主震南部断层更容易产生走滑型地震,同时主震南部整体震源机制为走滑型,以及主震南部的地震序列引起的断层运动与板块构造运动的一致性较好等原因,都使得主震南部余震较平直且集中。本研究结果对研究巴颜喀拉东北缘虎牙断裂隐伏断层的活动性及发震性质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序列 应变花 面应变 应变率 适应 系数
下载PDF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主震及中强余震(MS≥4.0)的震源机制及其应力场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姗姗 徐志国 +3 位作者 盛书中 张广伟 赵博 邹立晔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7-561,共15页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43秒,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了更好地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利用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震相观测报告资料,采用HYPOINVERSE 2000方法对四川长宁MS6.0主震进行重定位,并使用...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43秒,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了更好地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利用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震相观测报告资料,采用HYPOINVERSE 2000方法对四川长宁MS6.0主震进行重定位,并使用四川、云南、重庆和贵州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g CAP方法反演了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序列主震的双力偶机制解、全矩张量解以及中强余震序列(MS≥4.0)事件的双力偶机制解。重定位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主震位置为(28.35°N,104.88°E),震源深度为6.98km,为极浅源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表明,长宁MS6.0主震的发震断裂主要为逆断兼左旋走滑性质,且全矩张量解显示其含有一定比例的非双力偶成分。主震发生后,连续发生的中强余震序列表现为走滑和逆冲型断层机制,发震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分段差异分布的特征,反映了发震断层错动过程的复杂性。基于震源机制解确定的震源区域应力场方向与整体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整体区域构造主压应力轴方向由长宁地震前的NWW向变为震后的NEE向。综合长宁地区的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和余震展布方向分析认为,此次长宁MS6.0地震是在背景应力场作用下,长宁背斜上的先存断裂破裂引起滑动而引发的,发震断层为NW走向的高倾角逆冲兼左旋走滑趋势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震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反演 长宁背斜 先存断裂
下载PDF
多尺度波致流非饱和孔隙介质波传播理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星 张嘉辉 +5 位作者 樊嘉伟 陶春辉 肖昆 黄光南 盛书中 宫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34-340,共7页
弹性波在非饱和孔隙介质中传播时,孔隙流体会发生宏观Biot流、微观喷射流以及由于孔隙流体不同(气、液双相)导致的介(中)观流.将非饱和孔隙介质等效为含液相孔隙流体的背景介质中嵌入含气相孔隙流体的包裹体,在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模型... 弹性波在非饱和孔隙介质中传播时,孔隙流体会发生宏观Biot流、微观喷射流以及由于孔隙流体不同(气、液双相)导致的介(中)观流.将非饱和孔隙介质等效为含液相孔隙流体的背景介质中嵌入含气相孔隙流体的包裹体,在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基础上,引入微观喷射流,建立了包含宏观、微观和介观三种尺度波至流的非饱和孔隙介质波传播方程.数值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更宽频带内的波速频散和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孔隙介质 多尺度波至流 波传播理论
下载PDF
华南地块及邻区基于背景噪声的壳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宫猛 吕坚 +3 位作者 郑勇 谢祖军 盛书中 张杏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1028,共18页
文中使用华南地块及其邻区609个宽频地震仪记录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36个月垂直分量(Z分量)的连续噪声数据,通过波形互相关和叠加计算得到各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方法(FTAN)提取台站对之间的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文中使用华南地块及其邻区609个宽频地震仪记录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36个月垂直分量(Z分量)的连续噪声数据,通过波形互相关和叠加计算得到各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方法(FTAN)提取台站对之间的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并使用非线性贝叶斯蒙特卡罗方法反演获得华南地块及其邻区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S波速度的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和构造特征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能清晰地揭示出地壳内部的横向速度变化。盆地和地堑地区由于受沉积层的影响,浅层的S波速度表现为低速异常。江汉盆地和四川盆地的中下地壳存在高速异常,表明盆地的中、下地壳较冷、硬。四川盆地内部由于存在上地幔上拱现象,其壳—幔S波速度整体相对较高,且盆地内部中心区域的S波速度高于边缘区域。位于华南地块内部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由于演化过程有所不同,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扬子地块的S波速度相对较高,说明其块体内部结构相对稳定,而华夏地块的S波呈现低速异常,预示着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岩浆活动。位于华南地块西南边界以西区域的壳—幔S波速度呈低速异常,可能预示着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存在软流层。秦岭-大别造山带东、西2段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以地壳厚度过渡带为界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鄂尔多斯块体的壳—幔S波速度相对较高,说明其块体内部结构相对稳定,但其西南角上地幔中的S波呈现低速异常,可能表明华北克拉通上地幔热流已经开始对鄂尔多斯的岩石圈进行“侵入”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相速度 频散曲线 S波速度 壳—幔速度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DBSCAN算法自动识别断层方法研究及其在唐山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苏祥 盛书中 +4 位作者 席彪 房立华 吕坚 王甘娇 张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5-1633,共19页
为实现根据地震空间分布自动识别断层和获取断层参数,文中提出基于改进的DBSCAN算法自动识别断层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数据集的特性对无监督聚类技术(DBSCAN)进行改进,实现自动选择聚类最优参数和断层段识别;其次,对识别出的断层段采... 为实现根据地震空间分布自动识别断层和获取断层参数,文中提出基于改进的DBSCAN算法自动识别断层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数据集的特性对无监督聚类技术(DBSCAN)进行改进,实现自动选择聚类最优参数和断层段识别;其次,对识别出的断层段采用模拟退火全局搜索-高斯牛顿局部搜索结合法计算其断层参数,再对邻近的相似断层段进行合并,最终给出基于地震空间分布识别出的断层及其参数。文中采用人工合成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并将其应用于唐山地区,获得以下结果:(1)人工合成数据和唐山地区双差定位数据验证了本研究改进的DBSCAN算法可以自动识别断层。(2)基于唐山地区双差精定位地震数据,本研究自动识别出8个断裂段:陡河断裂段、巍山-丰南断裂段、滦县-乐亭断裂段、卢龙断裂段、徐家楼-王喜庄断裂段、滦县断裂北段、雷庄断裂段和陈官屯断裂段。其中,前5个断裂段的识别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后3条断裂段为文中基于地震目录新识别出的断层。可见,文中给出的方法可自动化识别断层并获取断层参数,这为断裂构造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自动识别 断层面参数 唐山地区 DBSCAN 无监督聚类技术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rustal stress fi eld of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using composite focal mechanism method 被引量:3
6
作者 sheng shu-zhong Wan Yong-ge +4 位作者 Jiang Chang-sheng Wang Xiao-shan Liang Shan-shan Xiao Gen-ru Hu Xiao-hu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238-251,274,共15页
We calculated the crustal stress field using the composite focal mechanism method based on the P-wave initial motion polarity data of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9 obtained from the Bulle... We calculated the crustal stress field using the composite focal mechanism method based on the P-wave initial motion polarity data of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9 obtained from the Bulletin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Chinese stations.The magnitude range of earthquakes used in this study is 0–4,and their magnitudes are mainly approximately 1.0.To investigate the infl uence of the source location on the stress fi eld and obtain reliable stress fi elds of the study area,we applied the double-diff erence algorithm to relocate the seismic events,obtaining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lative positions of seismic events with a clearer seismic belt.On the basis of relocation results,the study on the stress fi eld along the fault zone was conducted,and the infl uence of seismic event position on the stress fi eld was analyzed.Results show that,fi rst,the current stress regime in the shallow crust of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is strike-slip faulting,the orient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xis is NE–SW,the orientation of the principal extension stress axis is SE–NW,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and extension stress axes are nearly horizontal,and the dip angle of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axis is relatively large.This reflects that the volcanic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n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ollision and squeezing eff ect of the Indian–Eurasian plate.It also refl ects that the current tensile action caused by deep magma activity has little infl uence on the shallow crustal stress field.Second,the stress field along fault zones reveals that there exist local stress fi elds,such as the thrust stress regime at the strike-slip fault terminal area,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mpressional area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onjugate strike-slip faults indicated by previous study.Third,the stress fi eld results are consistent,regardless of using the original location in the bulletin or the relocated location,indicating that the infl uence of the event location error can be neglected when there are suffi cient data and refl 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focal mechanism method.The finding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investigat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movement,seismic activities,and volcanic activities in the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gchong volcanic area Composite focal mechanism Stress fi eld Double-diff erence location Conjugate Fault
下载PDF
Scholte wave dispersion and particle motion mode in ocean and ocean crust 被引量:1
7
作者 Xu Xin Wan Yong-Ge +1 位作者 Li Zhen-Yue sheng shu-zho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132-142,146,共12页
The dispersion equation of the Scholte wave was reviewed using the homogeneous elastic half-space covered by a liquid layer,and the range of the Scholte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was examined using the dispersion equa... The dispersion equation of the Scholte wave was reviewed using the homogeneous elastic half-space covered by a liquid layer,and the range of the Scholte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was examined using the dispersion equation.The displacement expressions of the Scholte waves in liquid and solid were derived.Additionally,the mode of motion of Scholte waves in liquid and solid and their variation with depth was studied.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The dispersion equation shows that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the fundamental Scholte wave was greater than the P-wave in liquid and less than that of the Scholte wave in homogeneous elastic half-space.In contrast,the velocity of higher-order Scholte wave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P waves in liquid and S-waves in solid.Only the fundamental Scholte wave has no cutoff frequency.The Scholte wave at the liquid surface moved only vertically,while the particles inside the liquid medium moved elliptically.The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depth in the solid medium caused the particle motion to change from a retrograde ellipse to a prograde ellipse.The above results imply the study of Scholte waves in the ocean and oceanic crust and help estimate ocean dep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lte waves in the ocean and oceanic crust dispersion equation propagation velocity amplitude mode of motion
下载PDF
2020年云南巧家M5.0地震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区应力场研究
8
作者 杨帆 盛书中 +1 位作者 胡晓辉 崔华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5,共13页
基于国家测震台网数据中心提供的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5.0地震及研究区域51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并收集研究区域震源机制解50个。采用网格搜索法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并对研究区域采用不同划分进行应力场反演。... 基于国家测震台网数据中心提供的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5.0地震及研究区域51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并收集研究区域震源机制解50个。采用网格搜索法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并对研究区域采用不同划分进行应力场反演。获得以下结论:①主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175°、67°和-19°,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73°、73°和-156°,矩震级为4.97,矩心深度为8.8 km。表明主震属于兼具逆冲分量的走滑型地震;②震后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NWW,倾角接近水平,主张应力轴方位为NNE,倾角接近水平,属于走滑型应力状态,与周边地质构造运动状态相吻合;③对研究区域采用不同划分所得应力场结果相差不大,表明该区域应力场比较稳定,受深大断裂带和震源机制解类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巧家M5.0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网格内不满足均匀性假设对应力场反演结果的影响——以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地区应力场研究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帆 盛书中 +3 位作者 万永革 王晓山 刘兆才 李瑶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9-488,共10页
本研究搜集了GCMT中自197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区域的102个震源机制解数据,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给出了该区域应力场的总体特征:最大主压应力轴自西向东呈现NNE-NE偏转,最小主... 本研究搜集了GCMT中自197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区域的102个震源机制解数据,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给出了该区域应力场的总体特征:最大主压应力轴自西向东呈现NNE-NE偏转,最小主压应力轴自西向东呈现NWW-NW-NNW扇形偏转;整个研究区域σ_3轴倾角较小接近水平,σ_1轴倾角情况复杂,大体上自西向东由水平转向直立;R值自西北至东南出现规律性递增现象.根据反演结果,部分网格点中应力轴倾角的置信区间过大,且不同应力轴的置信区间存在重叠现象,同时该部分网格内震源机制解类型多样.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利用两种反演方法对单个网格基于不同类型震源机制解数据进行单独反演、利用人工合成震源机制数据进行验证以及各震源机制解相对于参考应力张量的残差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验证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单个网格内应力场不均匀所致,此时应力场反演结果为多个应力场的综合.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应力场研究中网格的合理划分以及应力场结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米林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均匀性 网格
原文传递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震源区震后构造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晓辉 盛书中 +2 位作者 万永革 卜玉菲 李振月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75-1681,共7页
基于中国地震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 6.0地震震源机制解以及17次M>3.5余震震源机制解,并用所得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了震源区震后构造应力场.获得以下结论:(1)主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 基于中国地震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波形资料,采用gCAP方法反演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 6.0地震震源机制解以及17次M>3.5余震震源机制解,并用所得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了震源区震后构造应力场.获得以下结论:(1)主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309°、68°和41°,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01°、53°和152°,矩心深度为10.7 km,矩震级为5.8,结果表明主震属于兼具有走滑分量的逆冲型地震,余震序列以逆冲型地震为主;(2)震后震源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NEE,倾角近乎水平,主张应力轴方位为SSE,倾角接近垂直,属于逆冲型应力状态,与周边地质构造运动状态相吻合;(3)结合震源机制解特征、余震展布、等震线长轴方向以及周边地质构造特征,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长宁—双河背斜北翼褶皱伴生的NW向断层,对应于主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长宁地震 g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