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致死剂量氰戊菊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俞瑞鲜 胡秀卿 +4 位作者 柳新菊 汤涛 吴珉 吴声敢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1,共8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龄起蚕的96 h-LC50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龄起蚕的96 h-LC50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0.062 8、0.020 9、0.006 98、0.002 33、0.000 775 mg·L^(-1))的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眠蚕体重和发育历期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家蚕龄期的增长其影响逐渐减弱;0.002 33、0.000 775 mg·L^(-1)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化蛹率和死笼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个体生长发育影响明显;0.062 8、0.020 9、0.006 98 mg·L^(-1)氰戊菊酯处理组家蚕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氰戊菊酯对家蚕具有极高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因此,在农桑混栽区使用氰戊菊酯时应注意,避免雾滴漂移或其他农事活动污染桑园引起家蚕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家蚕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毒性
下载PDF
智慧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综述
2
作者 余祖俊 唐涛 +2 位作者 李开成 宿帅 朱力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进一步结合现代感知、控制、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化,是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前沿方向。分析目前高速铁路运营中仍存在异物侵限造成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导致列车延误、运力与运量不匹配等...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进一步结合现代感知、控制、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化,是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前沿方向。分析目前高速铁路运营中仍存在异物侵限造成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导致列车延误、运力与运量不匹配等问题,提出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智慧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和提升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整体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新时期的智慧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以实现列车(群)全天候全无人自主追踪运行控制为目标,主要包括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净空感知、列车状态智能监测、列车自主追踪、智能调度指挥、车-地动态自组网通信等关键技术。结合新一代使能技术,研究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智慧高速铁路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高速铁路 运行控制 平稳追踪控制 智能感知 车-地自组网
下载PDF
季膦萘磺酸盐离子液体与甲基膦酸二甲酯协同阻燃环氧树脂
3
作者 张璐 刘杰 +5 位作者 娄生辉 江惠 王松 李三喜 唐涛 张爱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季膦萘磺酸盐室温离子液体[TBP]N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确定了其结构,并将其与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配用于制备阻燃环氧树脂.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质... 合成了一种新型季膦萘磺酸盐室温离子液体[TBP]N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确定了其结构,并将其与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配用于制备阻燃环氧树脂.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TBP]NS和4%的DMMP时,所得阻燃环氧树脂EP/4%[TBP]NS/6%DMMP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1.2%, UL-94垂直燃烧通过V-0级别.与纯环氧树脂相比,该阻燃环氧树脂的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降低了59%,总热释放(THR)降低了43%,峰值CO释放速率(PCOP)降低了41%,残炭率升高了97%.[TBP]NS和DMMP在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测试中均展现出优异的协同阻燃作用,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炭化能力和降热效果.在力学性能方面,与单纯加入DMMP的环氧树脂相比,EP/4%[TBP]NS/6%DMMP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弯曲强度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液体阻燃剂 离子液体 甲基膦酸二甲酯
下载PDF
基于OpenStack的高可用城轨云平台:设计、实现与可用性分析
4
作者 朱力 李子恒 +1 位作者 唐涛 王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4,共11页
轨道交通系统对于可靠性具有特殊要求,构建高可用轨道交通私有云计算平台,已成为城轨交通的热门研究领域。设计并实现高可用云管系统与高可用云上虚拟机,能有力推动更多的轨道交通业务向云平台迁移,提升资源利用率。首先,介绍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系统对于可靠性具有特殊要求,构建高可用轨道交通私有云计算平台,已成为城轨交通的热门研究领域。设计并实现高可用云管系统与高可用云上虚拟机,能有力推动更多的轨道交通业务向云平台迁移,提升资源利用率。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的云计算建设概况及云平台容错方法;其次,详细描述利用开源OpenStack技术,实现高可用云管平台与高可用虚拟机的方法,利用故障树工具分析云管系统与虚机的失效模式之后,用马尔科夫过程对云管系统与虚机的可靠性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利用设计的高可用云平台,部署完整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地面业务,并对虚拟机两项可用性的关键指标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获得模型的参数,进而计算得到整个私有云计算平台的可用性指标。本研究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高可用云计算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云计算 OPENSTACK 虚拟机 高可用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传染病和网络流模型分析APT攻击对列车控制系统的影响
5
作者 赵骏逸 唐涛 +2 位作者 步兵 李其昌 王晓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9,共11页
高级可持续威胁(APT)是目前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APT攻击利用计算机设备漏洞入侵列车控制网络,感染并且扩散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评价APT攻击对列车控制系统的影响非常必要。提出一种基于传染病模型和... 高级可持续威胁(APT)是目前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APT攻击利用计算机设备漏洞入侵列车控制网络,感染并且扩散到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评价APT攻击对列车控制系统的影响非常必要。提出一种基于传染病模型和网络流理论结合的APT攻击影响分析方法。首先,分析在APT攻击的不同阶段设备节点状态之间的转化规则,结合传染病理论建立APT攻击传播模型,研究攻击过程中的节点状态变化趋势;其次,把设备节点的状态变化融入网络流模型中,研究APT攻击过程中设备节点状态变化对列车控制网络中列车移动授权信息流的影响;最后,结合列车控制系统的信息物理耦合关系,分析APT攻击对列控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展现了APT攻击过程中节点状态变化的趋势,验证该方法在分析APT病毒软件在列车控制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对列车控制系统整体性能影响的有效性,为管理者制定防御方案提供依据,提升列车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可持续威胁 网络流理论 传染病模型 列车控制系统 攻击影响分析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建表的宽域发动机火焰面燃烧模型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于江飞 连城阅 +3 位作者 汤涛 唐卓 汪洪波 孙明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3-739,共17页
以新型宽域发动机为动力的未来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发迫切需要CFD方法来进行高效高精度的辅助设计.文章把传统的火焰面/进度变量燃烧模型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智能化改进的燃烧模型并进行了算例测试与验证,在保证计... 以新型宽域发动机为动力的未来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发迫切需要CFD方法来进行高效高精度的辅助设计.文章把传统的火焰面/进度变量燃烧模型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智能化改进的燃烧模型并进行了算例测试与验证,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预测精度.首先,给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数据库划分、数据归一化以及模型的训练等;然后,测试分析了不同函数结构对新建模型的影响,并讨论了基于CPU和GPU的求解器框架下内存占用优化问题;最后,把智能化模型耦合到GPU求解器上对飞行马赫数4~12的3个发动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智能化改进的模型可代替传统火焰面/进度变量数据库从而实现高维参数建模及模型改进,并可以成功运行在GPU上;智能化改进的模型比传统的模型平均误差减小量均超过了50%,算例误差最大减小值可达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面/进度变量模型 全连接神经网络 宽域发动机 燃烧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四川省部分地区养犬户狂犬病防控知行情况问卷调查
8
作者 高露 李盛琼 +8 位作者 尹杰 黄雅琳 杨天俊 刘宇 唐涛 李欢 黄大力 阳爱国 侯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了解四川省养犬户狂犬病防控知行情况,在青神县、阆中市、广汉市和涪城区4个县(市、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养犬户250人。结果显示:狂犬病防控基本知识方面,知道狂犬病发作一定会死亡的占97.6%,知道其他温血动物可携带狂犬病病毒的... 为了解四川省养犬户狂犬病防控知行情况,在青神县、阆中市、广汉市和涪城区4个县(市、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养犬户250人。结果显示:狂犬病防控基本知识方面,知道狂犬病发作一定会死亡的占97.6%,知道其他温血动物可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占92.8%;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方面,犬咬伤暴露后注射了狂犬病疫苗的占85.7%,注射了免疫球蛋白的占48.6%,被调查养犬户中知晓伤口不能包扎和缝合的占81.6%;犬只免疫、管理方面,给犬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占98.8%,所养犬是栓养的占96.0%,68.4%的养犬户其所在村(社)捕杀过流浪犬。结果表明:养犬户对狂犬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对狂犬病宿主动物了解不全;养犬户防护意识不到位,对正确的防护方法掌握不全面;犬只免疫和管理登记不够规范,存在免疫漏洞。建议各地加强养犬户狂犬病防控宣传教育,加大狂犬病治疗药品的医保报销力度,疫情高发地区要提高犬只免疫覆盖率,规范犬只管理,有效防控人间和畜间狂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养犬户 知行情况 问卷调查 四川省
下载PDF
血清残余胆固醇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陈翠 杨莉婷 +2 位作者 唐陶 徐浩 刘茂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残余胆固醇(RC)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胸闷胸痛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90例和非冠心病组40例... 目的探讨血清残余胆固醇(RC)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胸闷胸痛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90例和非冠心病组40例(CON组),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又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70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1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RC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C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C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SAP组和CON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L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S组和SAP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高于CON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CON组,且ACS组患者的TC、L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和SAP组患者的RC水平分别为(0.98±0.37)mmol/L、(0.86±0.23)mmol/L,明显高于CON组的(0.68±0.16)mmol/L,且ACS组的R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RC、LDL-C、ApoA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C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20%和87.50%。结论R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病情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多层可延展柔性电路互连结构优化
10
作者 张鑫 张烈平 +2 位作者 唐滔 张明 彭忠全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0,24,共5页
为了提高柔性电子产品的穿戴舒适性,克服对皮肤产生的约束,提出基于非参数回归响应面代理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垂直互连通孔及导线焊盘大小与皮肤界面应力之间的模型进行预测并优化。以两层可延展柔性电路中垂直互连通孔及导线焊盘... 为了提高柔性电子产品的穿戴舒适性,克服对皮肤产生的约束,提出基于非参数回归响应面代理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垂直互连通孔及导线焊盘大小与皮肤界面应力之间的模型进行预测并优化。以两层可延展柔性电路中垂直互连通孔及导线焊盘尺寸为研究对象,运用最佳填充空间设计抽样方法,建立试验样本点,通过非参数回归方法,拟合试验样本点,并利用验证点提高了响应面精度。采用多遗传算法在响应面模型内进行全局寻优,得出了一组满足皮肤舒适性的最优参数组合,对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多层可延展柔性电路互连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舒适性 可延展柔性电路 响应面法 多目标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能量检测的自适应通信频谱感知算法
11
作者 石伟宏 唐韬 +2 位作者 赵润晖 文红 冯学炜 《通信技术》 202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在传统的能量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对于无法准确测量噪声功率的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检测的自适应通信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在噪声功率估计值不准确时利用噪声功率计算能量检测判决门限的问题,能够对先验信息较少和噪声功率无法... 在传统的能量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对于无法准确测量噪声功率的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检测的自适应通信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在噪声功率估计值不准确时利用噪声功率计算能量检测判决门限的问题,能够对先验信息较少和噪声功率无法准确估计的信号进行自适应通信频谱感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检测的自适应通信频谱感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对于信号的频谱感知性能,在合理设置判决系数的条件下,算法可以对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和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能量检测 自适应
下载PDF
雅江木灰地区片状组构岩石强度各向异性特征
12
作者 时斌 赵建军 +4 位作者 王运生 肖华波 刘豪放 唐涛 冯卓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受区域变质及后期岩浆活动影响,雅江木灰地区变质砂岩岩组主要岩性表现为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片柱状矿物呈定向构造具有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根据岩石薄片鉴定及单轴抗压实验,对岩石各向异性及对应强度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认识:该... 受区域变质及后期岩浆活动影响,雅江木灰地区变质砂岩岩组主要岩性表现为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片柱状矿物呈定向构造具有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根据岩石薄片鉴定及单轴抗压实验,对岩石各向异性及对应强度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认识:该地区区域低温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砂岩经后期岩浆侵入接触变质作用,进一步变质为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云母;受片柱状矿物含量影响,岩石平行面理和垂直面理单轴抗压强度相差较大,各性异性较强;考虑片状矿物影响系数、柱状矿物影响系数、改造作用系数,提出了各向异性系数计算公式。所得结果对于认识片状组构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和岩石强度参数取值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组构岩石 岩石学特征 各向异性 单轴压缩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江华红火蚁的发生情况与防控建议
13
作者 王相琴 唐涛 +1 位作者 肖毅 赵明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分析了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红火蚁的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并从5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作防控机制、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加大宣传力度和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总结了该县阻截防控红火蚁的主要经验。此外,还明确了红火蚁疫情防控工... 分析了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红火蚁的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并从5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作防控机制、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加大宣传力度和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总结了该县阻截防控红火蚁的主要经验。此外,还明确了红火蚁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施药不全面和防控不彻底以及防控经费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防控策略、加大检疫力度和资金投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发生现状 防控措施 存在问题 建议 江华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miR-145和miR-93对泌乳素腺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家琪 史信康 +2 位作者 周满鑫 唐涛 叶锋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肿瘤,临床表现为高催乳素血症、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垂体卒中、多激素混合腺瘤.目前指南推荐,多巴胺激动剂(DA)是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为67%,但约20%的垂体泌乳素瘤会出现耐药现象.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参...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肿瘤,临床表现为高催乳素血症、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垂体卒中、多激素混合腺瘤.目前指南推荐,多巴胺激动剂(DA)是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为67%,但约20%的垂体泌乳素瘤会出现耐药现象.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以及药物抵抗等过程.近年来,miRNA在耐药溴隐亭催乳素瘤中的表达知之甚少.本文系统阐述miRNA的生物学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CircOMA1-miR-145-5P-TPT_(1)轴和lncRNA H19-miR-93-ATG7轴在垂体腺瘤中耐药的调控网络,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耐药性 miR-93 MIR-145
下载PDF
重庆市荣昌区PM_(2.5)组分分析及来源解析
15
作者 李启蓝 郑荣周 +2 位作者 邓尚丽 唐韬 熊祎睿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荣昌区国控空气站点布点采集PM_(2.5)样品,分析碳组分、水溶性离子组分和金属元素组分,识别出PM_(2.5)的组分构成。结果表明:荣昌区PM_(2.5)中的主组分(占比超过1%)共14个,按浓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OC、EC、SO_(4)^(... 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荣昌区国控空气站点布点采集PM_(2.5)样品,分析碳组分、水溶性离子组分和金属元素组分,识别出PM_(2.5)的组分构成。结果表明:荣昌区PM_(2.5)中的主组分(占比超过1%)共14个,按浓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OC、EC、SO_(4)^(2-)、NO^(3-)、Si、Al、Ca、V、Na、Fe、K、Cl^(-)、As和NH_(4)^(+)。荣昌区PM_(2.5)中二次组分(OC、SO_(4)^(2-)和NO_(3)^(-)等)占比较高,达45%。利用PMF模型进行分析,在荣昌区PM2.5中,工业源、交通源、生活源、扬尘和其他源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5.7%、29.8%、17.3%、9.3%和7.8%,工业源为首要贡献源类,交通源略低于工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组分 PMF模型
下载PDF
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在线考试学习平台系统构建
16
作者 唐涛 王祎冰 +1 位作者 简峰 张政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当前大部分无线电行业的知识利用效率低下,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欠缺知识管理与综合利用,个人经验没有交流、共享导致知识资产流失,行业知识经验流转效率低,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人员的学习方式较为松散,且考核成绩相关信息不易留存,无法与学... 当前大部分无线电行业的知识利用效率低下,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欠缺知识管理与综合利用,个人经验没有交流、共享导致知识资产流失,行业知识经验流转效率低,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人员的学习方式较为松散,且考核成绩相关信息不易留存,无法与学员历史成绩对比,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构建1套无线电在线考试学习平台,包括网页端与移动端,具备题库习题练习、学习数据查询、学习成果评估等功能模块,为无线电行业人员提供便捷、完善的在线学习、考试场所。系统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组织省内监测技术人员按年度完成监测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技术能力,有利于提炼经验和做法,梳理问题和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管理 无线电考试学习 在线考试学习平台
下载PDF
一种非完全的散点图去重叠算法
17
作者 赵颖 秀昱宏 +4 位作者 唐涛 文陈飞宇 陈晓慧 尤旸 周芳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5-963,共19页
散点图中数据点重叠现象会严重影响可视分析效率.现有散点图去重叠算法主要通过调整部分数据点的位置来完全去除重叠,但普遍存在画布面积增长、轮廓保持不自然、迭代时间较长等问题.认为完全去除重叠是非必须的,通过实验发现:用户能够... 散点图中数据点重叠现象会严重影响可视分析效率.现有散点图去重叠算法主要通过调整部分数据点的位置来完全去除重叠,但普遍存在画布面积增长、轮廓保持不自然、迭代时间较长等问题.认为完全去除重叠是非必须的,通过实验发现:用户能够在散点图有轻微重叠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完成数据点选取和区域密度估计等可视分析任务.因此,提出了一个非完全的散点图去重叠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虚拟点临时占位、Voronoi网格划分、数据点选择性移动和重叠率快速计算等方法,实现分布紧凑、轮廓自然、高效迭代的散点图去重叠效果.通过客观实验和主观实验评估了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移动距离、面积增长、形状保持、正交顺序、邻域保持这5个客观指标和形状相似性、类簇稳定性这2个主观指标上都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可视分析 散点图 高维数据 降维投影 去重叠
下载PDF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车车通信技术探讨
18
作者 朱力 唐涛 +4 位作者 龚泰源 梁豪 赵红礼 蒋海林 李宗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面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探讨系统中的车车通信技术。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调研当前主流的基于逻辑点对点和物理点对点的车车通信技术,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车通信典型运行场景,对车车... 面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探讨系统中的车车通信技术。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调研当前主流的基于逻辑点对点和物理点对点的车车通信技术,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车通信典型运行场景,对车车通信距离进行建模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隧道区域内,车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下约为765.7 m,1.4 GHz下约为923.6 m;在隧道区域内,车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下约为511.3 m,1.4G Hz下约为724.8 m,若车车距离超过该范围应采用逻辑点对点通信方式。本研究旨在为下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车车通信系统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车通信 列车控制系统 通信距离 LTE 5G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
19
作者 王煜 唐涛 +2 位作者 戴幸平 王文波 尹晓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0-13,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当今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资源相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凸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前-课堂...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当今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资源相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凸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前-课堂-课后”有效衔接,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文以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课程为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做初步探索,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培育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西医院校 中医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声圆阵模态域最小方差无畸变高分辨方位估计
20
作者 宋海岩 唐弢 迟凤阳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空间目标方位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相较于传统均匀线列阵,圆阵在波束形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提供360°全方位角估计。然而,现有大多数圆阵模态域方位估计方法均以电磁波... 空间目标方位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相较于传统均匀线列阵,圆阵在波束形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提供360°全方位角估计。然而,现有大多数圆阵模态域方位估计方法均以电磁波为信号载体开展研究,很少讨论水下声场条件下如何建立圆阵模态域信号模型,同时,鲜有文献采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处理器进行圆阵模态域高分辨方位估计。鉴于此,文中以水下声波散射理论为基础,构建圆阵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模态域变换矩阵将阵元域接收数据转换为模态域信号,并将最小方差无畸变处理器引入圆阵模态域方位估计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声圆阵模态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高分辨方位估计方法。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波束形成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单目标和双相干源目标环境下,均具有更尖锐的谱峰和更低的旁瓣水平,即较高的空间分辨能力和更精确的方位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圆阵 方位估计 模态域 最小方差无畸变处理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