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印度洋中脊53°E百神海山表层沉积物物源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的指示
1
作者 钟晓珂 陶春辉 +3 位作者 金爱民 廖时理 周建平 邓显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具有形成大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堆积体的潜力,其中拆离断层控制的热液区常具规模大、富Cu、Au等特征。百神海山位于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Gallieni转换断层内角处,发育拆离断层构造,具有产出热液活动的有利构造条件,但...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具有形成大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堆积体的潜力,其中拆离断层控制的热液区常具规模大、富Cu、Au等特征。百神海山位于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Gallieni转换断层内角处,发育拆离断层构造,具有产出热液活动的有利构造条件,但一直未确认该区域是否存在热液活动。本研究对该区4站表层沉积物开展了主微量、稀土元素和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沉积物中含丰富的超基性岩碎屑,并可能有玄武岩角砾的影响。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富集Fe、Mn等热液元素,表明研究区受到热液组分的影响。根据富集特征的空间分布,可以推断热液活动喷口的位置靠近研究区的A3站位。这一综合分析深化了对该海山沉积物物源的认识,同时为超慢速洋中脊热液识别或找矿提供了有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远洋沉积物 百神海山 海底热液活动 沉积物源分析 西南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岩石声学特性
2
作者 揭天愚 周建平 +4 位作者 陶春辉 王汉闯 李倩宇 吴涛 刘隆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西南印度洋中脊(Southwest Indian Ridge,SWIR)热液区具有潜在发育的大规模硫化物矿床,当前正在开展SWIR硫化物矿产资源评价。测量分析硫化物和不同围岩的声速等物性特征是硫化物近底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基础。该文对西南印度洋中... 西南印度洋中脊(Southwest Indian Ridge,SWIR)热液区具有潜在发育的大规模硫化物矿床,当前正在开展SWIR硫化物矿产资源评价。测量分析硫化物和不同围岩的声速等物性特征是硫化物近底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基础。该文对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的硫化物和围岩等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物性测量,结合岩石物性(包括密度、孔隙度、P波速度)与矿物组成,深入分析了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岩石声速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WIR热液区围岩的P波速度受到岩石骨架矿物、孔隙和围压的影响。由于岩石孔隙度总体偏小,对P波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围压的增加使岩石微裂缝和孔隙逐渐闭合,P波速度呈非线性指数变化。蚀变作用导致了矿物成分改变,是影响围岩声速的最关键因素。单一物性参数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多解性,联合波速、密度、磁性和电性等多物性参数测量有利于岩性区分。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识别硫化物和围岩,为我国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多金属硫化物地震勘探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中脊 深海热液区 岩石声学特性 岩石物性测量 P波速度
下载PDF
海底不均匀沉积层斜向声学原位纵波测量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莹 陶春辉 +2 位作者 张国堙 周建平 沈洪垒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9,共13页
海底沉积层的声学特性是开展海洋声场计算与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要素,原位测量是精确获取声学特性参数的有效手段。海底沉积层的结构分层特征以及孤石等地质异常体的存在导致其垂向、横向呈现不均匀性特征,现有的声学原位测量系统难以对... 海底沉积层的声学特性是开展海洋声场计算与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要素,原位测量是精确获取声学特性参数的有效手段。海底沉积层的结构分层特征以及孤石等地质异常体的存在导致其垂向、横向呈现不均匀性特征,现有的声学原位测量系统难以对不均匀性特征进行探测识别,对地层不均匀性上的识别尚且缺少判别参考。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海底沉积层不均匀性的斜向声学原位纵波测量方法,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百米尺度内的沉积层斜向声学原位测量仿真研究,根据东海区域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构建了均匀型沉积层、分层型沉积层及含孤石型沉积层三种模型,基于斜向原位测量方法开展了沉积层声速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斜向原位测量方法对大深度沉积层中的不均匀性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引入等效偏移距概念,对原有声速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异常识别的准确性。斜向声学原位测量方法是对现有沉积层原位测量方式的有效拓展,将有助于推动原位测量在海洋工程勘察中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层 斜向声学原位测量 声学特性 仿真
下载PDF
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海洋空间规划
4
作者 王子昂 陶春辉 +3 位作者 宋成兵 张丹 梁锦 金爱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74-1683,共10页
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向海洋发展延伸到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ABNJ),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之间以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为了解决冲突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在ABNJ实行海洋空间规划就成为了必然的... 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向海洋发展延伸到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ABNJ),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之间以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为了解决冲突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在ABNJ实行海洋空间规划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但目前ABNJ海洋空间规划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主体限制、方法数据支撑不足等现实问题,为其具体实施带来了困难。梳理了海洋空间规划理念的来源及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海洋保护区、生物和生态学重要意义的海洋区域、参照区、环境特别受关注区等相关国家管辖范围内外区域海洋空间规划实践的形式,探讨了未来ABNJ海洋空间规划可能的管理模式(全球模式、区域模式、混合模式)和分类体系(资源开发区、资源利用区、资源保护区),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基础、建立协调和监管机制、构建综合评价系统等工作方向,以期促进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空间规划 海洋管理 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锐平 林小靖 +1 位作者 陶春晖 姜瑞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为CAG的规范化辨证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医药治疗CAG的...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为CAG的规范化辨证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医药治疗CAG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中的证候、证素、病例数及处方药物组成,分析比较前25年与近5年文献CAG证候与证素的频次、病例数与构成比。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最后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45篇,含中医证型42种,CAG常见证型有脾胃气虚证、胃阴亏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瘀阻胃络证;CAG病位多在胃、脾和肝,常见病性证素有气虚、阳虚、热、阴虚、气滞、瘀、湿。相比于前25年文献,近5年文献更多见脾胃气虚证、胃阴亏虚证和肝胃不和证,病性证素更多见气虚、热、阴虚、气滞和瘀。共涉及处方260首,涵盖药物191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白术(56.54%)、党参(46.54%)和白芍(46.15%)。30味高频药物聚为8类时效果最佳。结论:CAG以脾胃气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胃、脾和肝,病性多见气虚、阳虚、热、阴虚、气滞、瘀和湿;治疗CAG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理气行滞、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候 证素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静脉泵注前列地尔对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儿血浆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少娥 梁胜凤 +5 位作者 周斌先 秦鋆建 罗金辉 李青倩 陶春辉 蓝雨雁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885-890,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静脉泵注前列地尔对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儿血浆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44例终末期肝病患儿随机分为C组20例与K组24例。C组患儿在新肝期开始静脉...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静脉泵注前列地尔对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儿血浆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44例终末期肝病患儿随机分为C组20例与K组24例。C组患儿在新肝期开始静脉泵注0.5 ng/(kg·min)前列地尔至术毕,K组患儿手术开始后立即静脉泵注0.5 ng/(kg·min)前列地尔至术毕。比较两组患儿切皮前(T_(0))、无肝期30 min时(T_(1))、新肝期30 min时(T_(2))、手术结束时(T_(3))、术后12 h(T_(4))、术后24 h(T_(5))、术后48 h(T_(6))的血浆CCSP含量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术后儿科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在T_(2)、T_(3)、T_(4)、T_(5)、T_(6)时,K组血浆CCSP含量均低于C组(均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儿PaO_(2)、PaCO_(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氧合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K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儿科ICU停留时间均短于C组(均P<0.05),但两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手术开始后立即静脉泵注前列地尔可降低终末期肝病患儿血浆CCSP含量,缩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儿科ICU停留时间,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前列地尔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肺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儿童
下载PDF
离子改性的CON材料用于吸附分离NF_(3)
7
作者 伍岳 李晓宇 +5 位作者 陶春珲 张莹 李印辉 张文祥 杨伯伦 马和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76-6085,共10页
从半导体刻蚀废气中吸附分离NF_(3)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通过在多孔有机分子笼(cage-like organic network,CON)中引入碘离子,制得了高NF_(3)吸附选择性的离子型吸附剂(I-CON)。DFT理论计算表明,碘离子的引入在吸附剂孔道表面形成... 从半导体刻蚀废气中吸附分离NF_(3)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通过在多孔有机分子笼(cage-like organic network,CON)中引入碘离子,制得了高NF_(3)吸附选择性的离子型吸附剂(I-CON)。DFT理论计算表明,碘离子的引入在吸附剂孔道表面形成了离子化的电场环境,使被吸附的NF_(3)分子发生诱导极化,因此增强了材料对NF_(3)的吸附能力。单组分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CON,I-CON对NF_(3)的吸附容量从30.49mL/g提高到45.13mL/g,理想吸附溶液理论选择性从10.59~15.49提高到15.01~19.47;在穿透曲线测试中,I-CON也比CON表现出更强的NF_(3)动态吸附能力。以上结果证实了离子改性能够增强材料对NF_(3)的吸附分离性能,为分离与回收NF_(3)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材料 离子型吸附剂 吸附分离 三氟化氮 含氟电子气体
下载PDF
邱明义三法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博文 裴紫娟 +3 位作者 陶春晖 谭平 刘昊洁 樊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以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以局部替代治疗和免疫治疗控制症状为主,但疗效不稳定;本病属中医“燥证”范畴,目前普遍认为其病机为阴虚津亏、津液不布,治法以滋阴生津、清热解... 干燥综合征是以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以局部替代治疗和免疫治疗控制症状为主,但疗效不稳定;本病属中医“燥证”范畴,目前普遍认为其病机为阴虚津亏、津液不布,治法以滋阴生津、清热解毒为主。邱明义教授对于本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认为化源不足为其根本病机,责之肺肾脾胃,精气耗伤为病进之机,内外诸邪为迁延之机。治疗时辨证结合辨病,以开源、节流、祛邪三法辨治:补益肺脾肾,益气养阴,存胃阴以开脏腑阴津之源;补敛结合,敛阴固精以节耗伤气阴之流;结合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之法,循因守证以祛脏腑经络之邪。邱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灵活施药,标本兼顾,圆机活法,效果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开源 节流 祛邪 邱明义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旂热液区中硫化物的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对金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的启示
9
作者 陈柯安 张慧超 +3 位作者 陶春辉 梁锦 杨伟芳 廖时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108,共16页
相比于快速和中速扩张洋中脊,慢速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区通常含有丰富的金属硫化物资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洋中脊的扩张速率与矿石中金的品位呈明显的负相关,即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区矿石中金的含量高。前人对龙旂热液区的构造环... 相比于快速和中速扩张洋中脊,慢速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区通常含有丰富的金属硫化物资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洋中脊的扩张速率与矿石中金的品位呈明显的负相关,即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区矿石中金的含量高。前人对龙旂热液区的构造环境以及硫化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对龙旂热液区硫化物中贵金属金的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对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中的硫化物进行了精细的矿物结构和微量元素分析,并探讨了金的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龙旂热液区的硫化物主要以黄铁矿为主,其次是黄铜矿和闪锌矿,黄铜矿普遍出溶等轴古巴矿,此外还观察到了少量的针钠铁矾和自然金等矿物。根据矿物结构和形态,黄铁矿明显被划分为两期,一期黄铁矿(Py1)自形度低,呈细粒状或胶状,内部多孔洞;二期黄铁矿(Py2)自形度高,呈自形-半自形,且粒径较大。Py1往往存在于Py2内部或以包体的形式被Py2所包裹,Py2则与自形-半自形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矿物共生。自然金主要存在于Py1的内部孔洞之中,少量存在于Py2以及Py2与其他硫化物之间。相比于Py2,Py1含有更高的Ni、Zn、Pb、Ba、Mn、V、Mg、U、Au、Ag、Cd元素含量,更低的Co、Se、As、Sb元素含量。在龙旂热液区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热液流体中金的主要存在形式为Au(HS),HS-浓度的降低和pH值升高均会促进金的沉淀。龙旂热液区早期热液流体与海水的混合造成热液流体pH值升高,而混合作用导致的热液流体温度降低会促使黄铁矿(Py1)的结晶,从而促使热液流体中HS-浓度的降低,热液流体pH值升高和黄铁矿结晶(Py1)引起的硫逸度降低是龙旂热液区自然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旂热液区 矿物结构 微量元素 金的赋存形式 沉淀机制
下载PDF
多筒式CPTU探头的研究
10
作者 盛清河 裘国华 +4 位作者 李青 郑国垄 王浩 陶春辉 周建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44-1351,共8页
锥尖阻力是静力触探技术的一项重要参数,对土分类和土层划分起着重要作用,准确的锥尖阻力值能够直观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如粘土、砂土等。对比分析了现有的CPT技术,发现对海底淤泥、粘土和砂土混叠的软硬土层中的软土层探测灵敏度不高,... 锥尖阻力是静力触探技术的一项重要参数,对土分类和土层划分起着重要作用,准确的锥尖阻力值能够直观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如粘土、砂土等。对比分析了现有的CPT技术,发现对海底淤泥、粘土和砂土混叠的软硬土层中的软土层探测灵敏度不高,因此研制了一款多筒式CPTU探头。通过内筒和中筒的“双筒”结构对锥尖阻力进行测量,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大量程的优点,能够同时测量浅海的软土区及深海的硬土区。利用模拟平台对所设计的探头进行实验,使用测量电路对应力传感器构成的全桥电路进行测量,对测得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曲线拟合、系统辨识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内筒的灵敏度最高,适合对软土层进行测量,且测量软土的量程随着内中筒的高度差变化而变化,中筒量程大,适合对硬土层进行测量。所设计的探头在60 ms内进入稳态且超调量小于1%,因此具有灵敏度高、量程大、快速响应、超调量小等优点,满足相关勘察工作的要求。同时多筒式结构为解决传感器中量程与灵敏度不可兼得的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U 多筒式结构 应力传感器 卡尔曼滤波 系统辨识
下载PDF
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黄铁矿中银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11
作者 陈柯安 张慧超 +4 位作者 方浩原 陶春辉 梁锦 杨伟芳 廖时理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2,共9页
随着对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贵金属金(Au)和银(Ag)的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被科学家广泛关注。相比于Au,前人对大洋中脊热液区中Ag的产出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Ag平均含量为47×10^(-... 随着对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贵金属金(Au)和银(Ag)的赋存形式和沉淀机制被科学家广泛关注。相比于Au,前人对大洋中脊热液区中Ag的产出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中印度洋Edmond热液区Ag平均含量为47×10^(-6),明显高于洋中脊环境产出的多金属硫化物中的平均Ag含量(2.78×10^(-6))。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Edmond热液区硫化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确定了该热液区矿物组合、分期以及自然银的赋存形式,并初步探讨了自然银的沉淀机制。Edmond热液区硫化物主要为闪锌矿,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和白铁矿,此外还观察到针钠铁矾、重晶石、硬石膏以及自然银等矿物。根据矿物结构和共生组合,Edmond热液区硫化物成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的主要矿物组合为一期黄铁矿(Py1)、重晶石、硬石膏等;阶段Ⅱ主要矿物为白铁矿;阶段Ⅲ则有二期黄铁矿(Py2)、黄铜矿、粗粒闪锌矿、等轴古巴矿等矿物结晶。自然银主要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存在于Py1的边缘或者内部包体之中。Ag在Edmond热液区的主要迁移形式为AgCl_(2)^(-),高温热液与海水混合作用导致的温度和Cl^(-)浓度降低以及pH值的升高是导致自然银沉淀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硫化物矿床 银的赋存形式 沉淀机制 Edmond热液区 中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洋中脊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热液活动指示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霄宇 陶春辉 +4 位作者 廖时理 周建平 李怀明 滕国超 黄大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736,共10页
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探技术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的勘探开发。以我国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检测数据,采用元素含量特征、相关性分析、元素对比值... 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探技术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的勘探开发。以我国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检测数据,采用元素含量特征、相关性分析、元素对比值、特征元素三角图解,以及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值等手段,开展沉积物热液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所代表的大部分研究区域内主要为钙质生物沉积,部分样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受沉积物中玄武岩风化碎屑的影响,龙旂热液区的部分样品中表现出一定的热液迹象,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和配分模式、(Al+K)⁃Mg⁃(Fe+Mn)三角图解可较好地指示热液活动。研究不仅为我国在西南印度洋的硫化物勘探提供基础数据参考,同时也是对海底热液硫化物勘探的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理论和方法的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洋中脊 表层沉积物 元素地球化学 热液活动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活动与非活动热液区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备 苏新 +6 位作者 吕士辉 倪建宇 廖时理 陶春辉 胡茂康 李世云 于翀涵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龙旂热液区与断桥热液区分别是西南印度洋中脊典型的活动与非活动热液区。为研究两区内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共59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对其进行物质组分、富集系数与R型聚类等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内普遍含较高的Ca... 龙旂热液区与断桥热液区分别是西南印度洋中脊典型的活动与非活动热液区。为研究两区内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共59件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对其进行物质组分、富集系数与R型聚类等分析。结果表明:两区内普遍含较高的Ca、Sr、Ba等生源元素和Fe、Mg、Si、Al等围岩元素,而构造、围岩和热液活动等因素的不同,使两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龙旂区沉积物出现了源于超基性围岩的组分并体现在元素聚类组合中,其沉积物中热液富集相关元素Cu、Zn、Fe和Co等。断桥区更高的生源元素含量可能指示其热液活动停止后,主要受生物沉积作用的影响,该区热液相关元素与基性围岩联系紧密,表现出Pb与W的明显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中脊 活动与非活动热液区 沉积物 元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瞬变电磁激电效应初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泽 陶春辉 +1 位作者 朱忠民 邓显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50,共12页
瞬变电磁法是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的有效手段。海底多金属硫化物中高品位的金属组分会引起极强的激电效应,且对瞬变电磁响应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室测量和数值模拟对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的激电效应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首先对西南印... 瞬变电磁法是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的有效手段。海底多金属硫化物中高品位的金属组分会引起极强的激电效应,且对瞬变电磁响应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室测量和数值模拟对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的激电效应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首先对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的岩矿石样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电性测试,典型硫化物的复电阻率在频率域有最大达160 mrad相位移动,时间域与频率域的测量结果表明,极化率参数可以很好地区分硫化矿物与围岩。利用Cole-Cole模型对实测复电阻率进行解释,得到复电阻率的特征参数,分析各参数与块状硫化物组分和结构的关系,并根据极化率参数对典型硫化物进行了分类。将典型硫化物的激电参数用于计算层状介质的瞬变电磁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瞬变电磁法响应的最佳观测时窗内可同时观测到激电效应的影响。虽然在采集时窗晚期瞬变响应发生畸变,但在信号接收早期,激电效应能有效增强瞬变电磁法对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的探测能力,为瞬变电磁实测数据提供解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激电效应 Cole–Cole模型 深海多金属硫化物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蚀变岩岩石学特征及对热液流体循环的指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媛 李怀明 +5 位作者 董传万 于增慧 陶春辉 李伟 岳羲和 吕士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94,共18页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多出露类型多样的蚀变岩石,记录了地壳深部的流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深部热液流体特征以及循环过程提供了样本。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大洋第30、34和40航次在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A区...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多出露类型多样的蚀变岩石,记录了地壳深部的流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深部热液流体特征以及循环过程提供了样本。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大洋第30、34和40航次在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A区、B区和C区)利用电视抓斗采集的蚀变玄武岩、蚀变辉长岩、蚀变辉石岩和蛇纹岩等蚀变岩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开展了岩相学和矿物化学分析。岩相学结果表明,龙旂热液区蚀变岩石样品约95%发生了地壳浅部的脆性变形作用,靠近龙旂1号热液区(A区)约有5%的蚀变岩石混合发育了脆性变形及脆性-塑性变形特征。研究区岩石蚀变属于中-低温变质作用,变质相近似绿片岩相,变质矿物组合为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阳起石-榍石。其中,A区的蚀变岩中的绿泥石形成温度(201~341℃)以及蛇纹石、阳起石、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的Fe元素含量(17.5%~27.5%)都高于龙旂3号热液区(B区和C区)的绿泥石形成温度(239~303℃)和Fe元素含量(16.8%~26.5%),这也与在该区观测到高温的热液喷口相符合。本研究认为龙旂热液区所在洋脊段发育的拆离断层为热液流体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洋壳扩张后期轴部的岩浆熔体在轴侧区域的岩浆侵入或喷发活动可能为热液循环提供了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旂热液区 西南印度洋脊 热液循环 蚀变岩石 拆离断层
下载PDF
印度洋洋盆BC02站位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国超 张霄宇 +2 位作者 石学法 陶春晖 黄大松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6,共8页
沉积物类型和物质来源对于深海固体资源的勘探调查和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印度洋洋盆南部可能分布富含稀土元素的深海黏土沉积区和含铁锰结核硅质沉积区,但是目前该区域相关研究较少。对大洋第34航次在中... 沉积物类型和物质来源对于深海固体资源的勘探调查和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印度洋洋盆南部可能分布富含稀土元素的深海黏土沉积区和含铁锰结核硅质沉积区,但是目前该区域相关研究较少。对大洋第34航次在中印度洋洋盆所获取的BC02站位箱式沉积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含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为硅质生物沉积,可能有陆源物质和火山物质的输入,但是贡献均较少,没有发现铁锰结核存在,该区域受较强烈的硅质生物沉积稀释作用,区域内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值为265.41×10-6,富集程度和富集特征与正常的硅质软泥基本一致,而与中印度洋洋盆和Wharton海盆已经发现的富稀土深海黏土明显不同,沉积环境为稳定的偏氧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度洋洋盆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物质来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DGS AT1M-3海洋重力仪的应用及精度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登 袁园 +2 位作者 陶春辉 张涛 金颖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3期68-72,共5页
为了评估DGS AT1M-3海洋重力仪的精度,首先通过分割的有效重力测线进行重力异常质量的内符合精度评价,得出该海洋重力仪测量精度符合海洋调查规范要求。然后与Sandwell v23测高卫星重力异常进行比对分析,对重力异常质量进行外符合精度评... 为了评估DGS AT1M-3海洋重力仪的精度,首先通过分割的有效重力测线进行重力异常质量的内符合精度评价,得出该海洋重力仪测量精度符合海洋调查规范要求。然后与Sandwell v23测高卫星重力异常进行比对分析,对重力异常质量进行外符合精度评价,可看出DGS测量异常与Sandwell卫星测高异常在整体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最后以西南印度洋断桥热液区为例,简要阐述DGS所测重力数据的有效性。通过评估,可知该海洋重力仪在动态环境下的工作性能较好,测量精度较高,为今后的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S AT1M-3海洋重力仪 空间重力异常 西南印度洋 断桥热液区 “向阳红10”科考船
下载PDF
复杂地形结构下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以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佐夫 陶春辉 +1 位作者 沈金松 朱忠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156,共12页
如何确定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空间分布并对其进行资源量评价至关重要。瞬变电磁法是陆地金属矿床勘探的重要手段,但海底的崎岖地形、硫化物的复杂结构以及不稳定的近底观测条件为瞬变电磁在海洋中的应用提出了挑战。为验证瞬变电磁方法... 如何确定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空间分布并对其进行资源量评价至关重要。瞬变电磁法是陆地金属矿床勘探的重要手段,但海底的崎岖地形、硫化物的复杂结构以及不稳定的近底观测条件为瞬变电磁在海洋中的应用提出了挑战。为验证瞬变电磁方法对热液区硫化物的勘探应用潜力,本文采用了有限元方法,结合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实测地形数据和硫化物深部剖面进行三维正演模拟,通过对比仪器在不同位置、姿态、离底高度的正演模拟结果发现:重叠回线探测装置在离底高度小于60 m时,可以有效探测到TAG丘体的高电导率异常。海底复杂地形以及仪器拖曳方式都会对二次场早期响应产生干扰,同时仪器姿态变化也会改变所探测到的响应,这表明,应结合研究区域的海底地形、仪器海底定位以及姿态数据才能更好的对实测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三维正演 TAG热液区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 复杂地形与结构
下载PDF
金在洋脊超镁铁质与镁铁质热液系统中的差异性聚集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威 陶春辉 +3 位作者 廖时理 路晶芳 崔汝勇 丁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洋脊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山脉体系,主要由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所组成,因构造和岩浆作用,这两类岩层分别孕育了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含金热液系统。金首先通过水岩反应从洋脊源区岩层内迁移出来,再经历运移堆积作用汇聚到硫化物堆积体内,最后... 洋脊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山脉体系,主要由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所组成,因构造和岩浆作用,这两类岩层分别孕育了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含金热液系统。金首先通过水岩反应从洋脊源区岩层内迁移出来,再经历运移堆积作用汇聚到硫化物堆积体内,最后遭受后期蚀变活化迁移改造。以上过程构成了金在这两类热液系统中的完整演化历程。超镁铁质热液系统内的金在汇源端员间的比值远高于镁铁质热液系统。这种差异性聚集暗示了这两类热液系统分别演化出了独具特色的载金属性特征及富集迁移机制。相比于镁铁质热液系统,超镁铁质热液系统内围岩普遍具有的高金含量和高孔高渗特征、热液流体中溶解态非生物有机质和气态物质含量高、硫化物堆积体所处区域裂隙发育及构造稳定等因素,都是造成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聚集过程的主要原因。持续性地对洋脊热液系统各深部结构体进行更多更精细有关金的丰度、赋存状态及演化变迁的测试分析及模拟研究工作,是未来量化揭示金在不同类型热液系统内的物源贡献及各演化阶段中富集亏损的关键,也将为未来人工海底干预富集成矿工程累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脊热液系统 超镁铁质岩 镁铁质岩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分析的西南印度洋脊龙角区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时理 陶春辉 +1 位作者 赵江南 武泽龙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272,共9页
洋中脊热液活动伴生的多金属硫化物是未来重要的接替资源,但目前其勘查技术手段相对匮乏。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是针对野外原位快速分析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常被应用于岩石露头地球化学研究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PXRF对... 洋中脊热液活动伴生的多金属硫化物是未来重要的接替资源,但目前其勘查技术手段相对匮乏。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是针对野外原位快速分析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常被应用于岩石露头地球化学研究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PXRF对西南印度洋脊龙角区的沉积物开展了化学组成分析,并通过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热液区可能产出的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沉积物可能由钙质沉积物、基岩碎屑、热液组分等组成,部分沉积物具有较高的热液成矿元素含量,明显受到了热液活动的影响。通过面浓度-个数分形方法,确定Cu、Zn、Fe、Mn、As等主要成矿元素的异常下限。根据上述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区识别出了6处异常区,其中3处异常区与已知热液区相吻合,另外3处异常区可能代表了未发现的热液活动。上述工作为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 热液活动 地球化学 沉积物 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