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任务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隐式句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田文洪 高印权 +2 位作者 黄厚文 黎在万 张朝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3,共7页
隐式句间关系识别是篇章句间关系识别任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隐式句间关系的语料没有较好的特征,目前该任务的识别仍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隐式句间关系的语句和显式句间关系的语句在语义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充分利用这两个任... 隐式句间关系识别是篇章句间关系识别任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隐式句间关系的语料没有较好的特征,目前该任务的识别仍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隐式句间关系的语句和显式句间关系的语句在语义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充分利用这两个任务之间的联系,该论文使用多任务学习的方法,并使用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网络学习语句的相关特征;同时,为充分利用文本的特征,采用融合词嵌入的方法并引入先验知识。与其他基于哈工大的中文篇章级语义关系语料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平均F1值为53%,提升约13%;平均召回率(Recall)为51%,提升约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句间关系识别 隐式句间关系 多任务学习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融合词嵌入
下载PDF
区域性医疗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云 曾斌 +4 位作者 田雯虹 吴博生 艾禾 杨晓虹 辛军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84-788,793,共6页
目的探讨区域性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开发区类地区区域医疗质量的评价效果。方法以成都高新区为例,抽取区域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9家)和专科医院(8家)共计28家机构,采用自行开发和设计的《区域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区域性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开发区类地区区域医疗质量的评价效果。方法以成都高新区为例,抽取区域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9家)和专科医院(8家)共计28家机构,采用自行开发和设计的《区域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三类机构进行评价,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安全与行风建设、处方点评方面得分高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P<0.05),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疗安全与行风建设、处方点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住院业务的机构多项评分高于有住院业务的机构,但护理管理和检验管理得分较低,其中护理管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主开发的区域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较为客观、准确地获取了辖区内多类机构的医疗质量水平,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发现了住院业务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为区域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类似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区域性 评价指标体系 成都高新区
下载PDF
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文洪 王晓燕 +1 位作者 莫志芳 赖淑萍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5期756-759,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4—2018-11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的TTP患者9例为观察对象。采用生理盐水、4%白蛋白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和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 目的:研究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4—2018-11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的TTP患者9例为观察对象。采用生理盐水、4%白蛋白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和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其中血浆用量20ml/kg,且有1/3的血浆在术后直接回输至患者体内,共进行32次血浆置换术治疗。另选同期治疗的9例采用常规新鲜冰冻血浆置换术的TTP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水平比较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治疗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PAIgG、PAIgM、PAIgA水平相比治疗前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低血容量、过敏、枸橼酸盐中毒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改良血浆置换术治疗TTP的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下调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且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术 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Long-term ex vivo monitoring of in vivo microRNA activity in liver using a secreted luciferase sensor 被引量:6
4
作者 WANG Gang DONG XiaoYan +4 位作者 HU JianYang tian wenhong YUCHI Jie WANG Yue WU XiaoB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5期418-425,共8页
Technology for monitoring in vivo microRNA (miRNA) activit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elucidating miRNA biology.However,in vivo studies of miRNA have been hampered by the lack of a convenient approach to reliably ref... Technology for monitoring in vivo microRNA (miRNA) activit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elucidating miRNA biology.However,in vivo studies of miRNA have been hampered by the lack of a convenient approach to reliably reflect real-time functional changes in miRNAs.Sensors for miRNA were developed by adding miRNA target sequences to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 of Gaussia princeps luciferase (Gluc) mRNA.These sensors were then evalu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measuring Gluc activity in cell supernatants and in peripheral blood.Sensors driven by the CMV promoter were effective for monitoring miR-122 in living cells,but not for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of miR-122 or miR-142 in mouse liver because of CMV-promoter silencing.Replacing the CMV promoter with a CAG promoter rendered these sensors effective for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of relevant liver miRNA activities.We subsequently used the CAG-promoter-based sensor for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of endogenous liver miR-122,miR142 and miR-34a activities,as well as for exogenous miR-34a activity.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real-time in vivo activities of miRNAs can be continuously and conveniently detected in mouse liver using the sensors that we have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sensor secreted Gaussia luciferase ex vivo monito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