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lectin-9、Cadherin-1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童小华 王菁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钙黏蛋白-11(Cadherin-11)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107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钙黏蛋白-11(Cadherin-11)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107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ectin-9、Cadherin-11的表达,并分析癌组织中Galectin-9、Cadherin-1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法探讨Galectin-9、Cadherin-1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Galectin-9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Galectin-9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Cadherin-11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浸润癌组织中Cadherin-11蛋白阳性合计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107例患者死亡71例,继续生存36例,总生存期3~52个月,平均(20.46±10.60)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alectin-9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为34.0%,与Galectin-9阴性患者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0.418,P=0.518);Cadherin-11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为43.9%,明显高于Cadherin-11阴性患者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10.796,P<0.001)。结论Galectin-9、Cadherin-1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Cadherin-11蛋白,其阴性表达可能对胰腺癌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半乳糖凝集素-9 钙黏蛋白-1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Urban growth scenario projection using heuristic cellular automata in arid areas considering the drought impact
2
作者 TANG Xiaoyan FENG Yongjiu +7 位作者 LEI Zhenkun CHEN Shurui WANG Jiafeng WANG Rong TANG Panli WANG Mian JIN Yanmin tong xiaohua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580-601,共22页
Arid areas with low precipitation and sparse vegetation typically yield compact urban pattern,and drought directly impacts urban site selection,growth processes,and future scenarios.Spatial simulation and projection b... Arid areas with low precipitation and sparse vegetation typically yield compact urban pattern,and drought directly impacts urban site selection,growth processes,and future scenarios.Spatial simulation and projection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CA)models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areas.We developed a new CA model using bat algorithm(BA)named bat algorithm-probability-of-occurrence-cellular automata(BA-POO-CA)model by considering drought constraint to accurately delineate urban growth patterns and project future scenarios of Urumqi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located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ina.We calibrated the BA-POO-CA model for the drought-prone study area with 2000 and 2010 data and validated the model with 2010 and 2020 data,and finally projected its urban scenarios in 203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POO-CA model yielded overall accuracy of 97.70%and figure-of-merits(FOMs)of 35.50%in 2010,and 97.70%and 26.70%in 2020,respectively.The inclusion of drought intensity factor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BA-POO-CA model in terms of FOMs,with increases of 5.50%in 2010 and 7.90%in 2020 than the model excluding drought intensity factor.This suggested that the urban growth of Urumqi City was affected by drought,and therefore taking drought intensity factor into account would contribute to simulation accuracy.The BA-POO-CA model including drought intensity factor was used to project two possible scenarios(i.e.,business-as-usual(BAU)scenario and ecological scenario)in 2030.In the BAU scenario,the urban growth dominated mainly in urban fringe areas,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outunhe District,Xinshi District,and Midong District.Using exceptional and extreme drought areas as a spatial constraint,the urban growth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main urban areas-Changji-Hutubi"corridor urban pattern in the ecological scenario.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help to adjust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Our model is readily applicable to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and future scenarios in global arid areas such as Northwest China and Af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 algorithm cellular automata(CA) probability-of-occurrence drought intensity algorithm-probability-of-occurrence-cellular automata(BA-POO-CA)model arid areas
下载PDF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变化的卫星遥感监测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作者 李荣兴 夏梦莲 +14 位作者 谢欢 郝彤 乔刚 刘世杰 冯甜甜 田一翔 安璐 童小华 赵爱国 李洪伟 王晓峰 骆舒蕾 常甜 崔浩田 李国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15-3143,共29页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巨大,提高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估算精度对实现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极地卫星对南极冰盖系统监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认识、保护和利用南极,解决极地科学国际...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巨大,提高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估算精度对实现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极地卫星对南极冰盖系统监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认识、保护和利用南极,解决极地科学国际前沿难题.揭示南极冰盖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对深化人类对南极的科学认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用于南极冰盖监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序列,然后讨论了运用遥感卫星监测南极物质平衡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南极卫星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我国极地遥感卫星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对极地冰盖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长期观测及预测能力,为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监测 遥感数据 南极冰盖 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下载PDF
基于空地影像多层级匹配的火星巡视器定位与地面验证
4
作者 曹子龙 童小华 +2 位作者 许雄 叶真 肖长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9-587,共9页
深空探测巡视任务中巡视器的高精度定位对于巡视器的自身安全与持续运行至关重要。巡视器定位主要包括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两种方式,其中绝对定位方法主要是利用轨道器/着陆器的数据为基准确定巡视器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美国Mars 202... 深空探测巡视任务中巡视器的高精度定位对于巡视器的自身安全与持续运行至关重要。巡视器定位主要包括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两种方式,其中绝对定位方法主要是利用轨道器/着陆器的数据为基准确定巡视器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位置。美国Mars 2020任务携带的机智号无人机在火星环境下完成了飞行验证,它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火星表面影像,从而为火星巡视器绝对定位提供了新思路。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卫星-无人机-巡视器影像协同的多分辨率影像匹配绝对定位框架。首先,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方法对无人机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局部高分辨率三维地图;然后,开展巡视器影像与无人机影像的多视角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利用后方交会实现巡视器在无人机局部地图中的高精度定位;最后,通过局部无人机影像与卫星影像的配准,实现卫星影像全局坐标系下的巡视器绝对定位。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开展了巡视器定位仿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能够为后续我国开展类似工程任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火星无人机 空地影像匹配 大倾角影像后方交会 绝对定位
下载PDF
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的选址方法进展与启发
5
作者 谢欢 陈杰 +6 位作者 童小华 晏雄锋 王亚琼 王一凡 曾祥隧 冯炯 倪鸿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0-1017,1032,共9页
针对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回顾不同小行星采样选址任务中的选址方法,阐述日本的隼鸟二号和美国的奥西里斯号采样返回任务中从初选采样区中选出最终采样区L08-E1和夜莺区的流程、采样选址涉及的工程和科学价值因素的分析方法与采样选址结... 针对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回顾不同小行星采样选址任务中的选址方法,阐述日本的隼鸟二号和美国的奥西里斯号采样返回任务中从初选采样区中选出最终采样区L08-E1和夜莺区的流程、采样选址涉及的工程和科学价值因素的分析方法与采样选址结果,并介绍了其他小行星附着任务的选址过程;对不同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的选址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归纳,阐释了隼鸟二号和奥西里斯号采样选址所用到的载荷、选址方法以及得到的选址结果,并对选址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作为今后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中采样选址方法的参考。结合我国小行星探测任务规划,展望了今后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中的选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采样返回 选址方法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可信度引导立体匹配的月球南极摄影测量地形重建方法
6
作者 尤琼华 叶真 +3 位作者 童小华 徐聿升 刘世杰 谢欢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97,共12页
针对月球南极光照暗弱、阴影区域众多、月面形貌要素单一弱纹理,给影像立体匹配和三维地形重建带来极大挑战和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信度引导的高效立体匹配算法(Efficient Confidence-guided Stereo Matching,ECSM),通过评估非支撑... 针对月球南极光照暗弱、阴影区域众多、月面形貌要素单一弱纹理,给影像立体匹配和三维地形重建带来极大挑战和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信度引导的高效立体匹配算法(Efficient Confidence-guided Stereo Matching,ECSM),通过评估非支撑点的可信度来更新支撑点点集,构建三角网并利用三角形顶点的可信度重新估算其内部视差,提高匹配精度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月面摄影测量三维地形重建方法,并采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窄角相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开展月球南极沙克尔顿(Shackleton)坑缘区域地形重建的验证实验。比较分析不同立体匹配算法生成的视差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处理月面弱纹理和重复纹理区域影像方面具有可靠性。将生成的DEM与德国宇航中心(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und Raumfahrt,DLR)制作的同区域DEM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月球轨道激光高度计DEM(LDEM)进行对比分析,高程和坡度信息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月球南极探测着陆区选择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南极 地形重建 立体匹配 可信度引导
下载PDF
面向土地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时空管理系统设计与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孟令颂 陈鹏 +1 位作者 童小华 金雁敏 《地理信息世界》 2016年第4期76-80,共5页
从地籍动态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土地与宗地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基于此,设计了地籍时空数据结构,探讨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时空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将研发的系统运用在实际业务中,以贯穿于其全生命周期管理。
关键词 地籍动态管理 全生命周期 时空数据 时空管理系统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被引量:3
8
作者 郝立新 tong xiaohua 《孔学堂》 CSSCI 2021年第4期4-9,V0004-V0011,共1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精神和文明形态是互动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在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和理性自省,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撰写此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一讲话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文明形态
下载PDF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方针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卫平 tong xiaohua 《孔学堂》 CSSCI 2021年第3期8-13,I0010-I0017,共1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a。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a。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的《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这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方针。以后习总书记对此多次重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儒学联合会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讲话》 文化沃土
下载PDF
文化自信在于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开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宗桂 tong xiaohua 《孔学堂》 2017年第4期9-12,共4页
文化自信,是指全民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当代发展和未来走向,以及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高度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归依,敢于、乐于、善于进行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地对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是指全民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当代发展和未来走向,以及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高度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归依,敢于、乐于、善于进行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地对民族文化自我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优秀文化 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 精神力量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继承 历史传统 文明发展
下载PDF
嫦娥三号激光三维成像系统全链路误差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5
11
作者 栾奎峰 童小华 +7 位作者 舒嵘 刘世杰 徐卫明 谢欢 刘向锋 金雁敏 陈鹏 王凤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3-869,887,共8页
针对嫦娥三号激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单脉冲激光发射、多元探测器并行接收的二维振镜摆扫复杂结构的误差分析与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多元激光成像系统的全链路误差分析与仿真方法,建立了测距链路系统性误差因素、测距链路偶然性误差因素和振镜... 针对嫦娥三号激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单脉冲激光发射、多元探测器并行接收的二维振镜摆扫复杂结构的误差分析与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多元激光成像系统的全链路误差分析与仿真方法,建立了测距链路系统性误差因素、测距链路偶然性误差因素和振镜测角链路等成像全链路的误差模型.同时针对嫦娥工程激光精避障探测20 cm的测距精度要求,实现了其成像链路中系统误差参数项和随机误差参数项对成像质量影响的仿真与误差分解.结果表明,测距固定延时误差、振镜编码器误差、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误差等因素是影响激光三维成像精度的主要系统因素,并对不同误差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号 多波束激光成像 全链路 误差分解 仿真
下载PDF
儒家的生活智慧
12
作者 蒋国保 tong xiaohua 《孔学堂》 2016年第4期71-81,共11页
生活智慧,即对生活本质的洞彻能力。儒家认为生活的本质即生存(活着),其生活智慧即是对人之生存原则与生存意义的洞彻,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倡导以'义'尽'分'、以'分'合'群'的生存之道;着眼于自身以... 生活智慧,即对生活本质的洞彻能力。儒家认为生活的本质即生存(活着),其生活智慧即是对人之生存原则与生存意义的洞彻,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倡导以'义'尽'分'、以'分'合'群'的生存之道;着眼于自身以谋求人之问题的解决、着眼于现世以谋求人之当下的幸福,绝不将人之命运与幸福托付于上帝和来世;提倡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坚信'德福一致',提倡以合道德的手段谋求人的幸福,坚决反对以不道德的手段谋求物质幸福;讲究'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的生活艺术。基于对这五点的分析,作者认为儒家的生活智慧是关于人生正面的积极人生智慧,不涉及人生负面的消极的人生问题,与专注人生负面的释道之消极的人生智慧相比,对于人的生活意义更大,因为人毕竟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活 智慧 人生 生存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ICESat-2卫星数据地表覆盖分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彬彬 谢欢 +3 位作者 童小华 叶丹 孙凯鹏 李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该研究将ICESat-2卫星激光测高数据作为地表覆盖分类的新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ICESat-2卫星地表覆盖分类方法,探索了光子计数卫星激光测高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潜力。该方法采用光子数目、不同类型光子水平和垂直分布比例... 该研究将ICESat-2卫星激光测高数据作为地表覆盖分类的新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ICESat-2卫星地表覆盖分类方法,探索了光子计数卫星激光测高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潜力。该方法采用光子数目、不同类型光子水平和垂直分布比例、信噪比、太阳条件、大气条件作为分类的输入,并在中国长三角地区开展了多类地表覆盖类型分类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ICESat-2卫星的强波束和弱波束的激光数据在水体、森林、低植被以及城市/裸地四类地表的总体分类精度均能达到优于85%;在水体、森林以及低植被/城市/裸地三类地表的总体分类精度能达到优于90%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分类 ICESat-2 光子计数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以全球化的视野推进“国学”的发展
14
作者 孙向晨 tong xiaohua 《孔学堂》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我是纯粹研究西学的,在这里大谈"国学热",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印证了所谓的"国学热"。不单单是我个人,在国内学界研究西学的学者中间,有一批人对"国学"传统非常有兴趣,这也增添了国学研究中的内部张力。一、学科建设印证了"国学热... 我是纯粹研究西学的,在这里大谈"国学热",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印证了所谓的"国学热"。不单单是我个人,在国内学界研究西学的学者中间,有一批人对"国学"传统非常有兴趣,这也增添了国学研究中的内部张力。一、学科建设印证了"国学热"1984年,汤一介先生在深圳大学建立了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所国学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热 国学研究 汤一介 DISCIPLINE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GLOBALIZATION think 西方大学 DISSEMINATION
下载PDF
让国学“虚热”变“真热”
15
作者 郭齐勇 tong xiaohua 《孔学堂》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在当代语境中“国学”的内涵是什么?当下的“国学热”有何意蕴?贵阳孔学堂2015年秋季论辨会邀请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持人),以“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热’”为题,追... 在当代语境中“国学”的内涵是什么?当下的“国学热”有何意蕴?贵阳孔学堂2015年秋季论辨会邀请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持人),以“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热’”为题,追本溯源、辨名析理,启发众智,申发化育情怀。本刊编辑部将四先生所阐义理整理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热” “国学” 当代语境 武汉大学 深圳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教授
下载PDF
德礼教刑——《尚书》的治理体系
16
作者 韩星 tong xiaohua 《孔学堂》 2020年第4期52-60,J0046-J0054,共18页
《尚书》中蕴涵着丰富的治理思想,本文概括为德为政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刑以弼教;以刑辅礼、先教后罚。由《尚书》可以看出,礼制的内在精神是道德,德治、礼治为刑罚之本,德治、礼治、礼制与刑法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孔子在... 《尚书》中蕴涵着丰富的治理思想,本文概括为德为政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刑以弼教;以刑辅礼、先教后罚。由《尚书》可以看出,礼制的内在精神是道德,德治、礼治为刑罚之本,德治、礼治、礼制与刑法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孔子在《尚书》的基础上形成了德礼政刑四位一体的儒家治道总体构架,为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敬德保民 明德慎罚 以刑辅礼 治理体系 总体构架
下载PDF
正确引导“国学热”
17
作者 景海峰 tong xiaohua 《孔学堂》 2016年第1期20-22,31-33,共3页
一、何以关注"国学" 很多人会问,一国之学,中国谓之"国学",比如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是否也有他们的"国学",这跟我们的"国学"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疑问,会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伴而来。所以我要换一个角度,即从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用... 一、何以关注"国学" 很多人会问,一国之学,中国谓之"国学",比如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是否也有他们的"国学",这跟我们的"国学"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疑问,会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伴而来。所以我要换一个角度,即从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用"国学"这个概念或者以"国学"这个词来代表当下的文化现象,表达大家的普遍关切,因为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商界,大家都对这个话题表现出兴趣,道理何在?我想从三个方面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热” 引导 文化现象
下载PDF
星载激光测高地面数据处理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彬彬 谢欢 +1 位作者 童小华 张志杰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星载激光测高技术是对地观测系统中最为核心和前沿的信息获取技术之一,因其具有探测方向性好、测距精度高等特点,在地球科学领域中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ICESat/GLAS测高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将于今年发射的高分七号卫星... 星载激光测高技术是对地观测系统中最为核心和前沿的信息获取技术之一,因其具有探测方向性好、测距精度高等特点,在地球科学领域中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ICESat/GLAS测高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将于今年发射的高分七号卫星的载荷特点,设计了一套星载激光测高地面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对星载激光测高数据的地面处理并生成3级数据产品,包含激光能量计算、波形分解和激光脚点定位等,以及相应各级产品的数据质量控制处理。利用高分七号仿真数据对该软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基本满足需求,已初步具备星载激光测高地面数据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高 高分七号 软件设计 波形分解 激光脚点定位
下载PDF
“天问一号”着陆区遥感形貌建模与制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柳思聪 童小华 +7 位作者 刘世杰 谢欢 赵慧 刘大永 许雄 叶真 王超 刘祥磊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综合利用火星轨道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火星表面形貌精细建模与自动分类方法。结合摄影测量法与明暗恢复形状法(Shape From Shading,SFS)研究制作了“天问一号”着陆区域的高分辨率三维地形,并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着陆区形貌类... 综合利用火星轨道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火星表面形貌精细建模与自动分类方法。结合摄影测量法与明暗恢复形状法(Shape From Shading,SFS)研究制作了“天问一号”着陆区域的高分辨率三维地形,并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着陆区形貌类别及其分布进行分类分析。地形剖面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制作的高精度地形数据与中、美两国已发布的火星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产品相比,高程误差均值分别为1.866 m和1.074 m,均具有较高一致性。此外,通过形貌及制图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着陆点附近坡度在3°以下,着陆点附近地表的起伏程度不大于30 cm,以此验证了“天问一号”着陆区整体地势平缓、形貌类别较单一,符合探测器安全着陆的需求。国产“天问一号”高分辨率相机数据制作的地形及分类结果可有效应用于着陆及巡视探测区的形貌特征分析,联合HiRISE等多源火星遥感数据,可为后续“祝融号”巡视器科学探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火星探测 地形制作 形貌分类 HiRISE HiRIC
下载PDF
从地球测绘到地外天体测绘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小华 刘世杰 +9 位作者 谢欢 许雄 叶真 冯永玖 王超 柳思聪 金雁敏 陈鹏 洪中华 栾奎峰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8-500,共13页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月球与深空探测已成为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和新战场。在多类型深空探测任务的驱动下,测绘遥感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深空探测的各类任务,对地外天体环绕遥感测图、着陆导航遥感避...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月球与深空探测已成为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和新战场。在多类型深空探测任务的驱动下,测绘遥感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深空探测的各类任务,对地外天体环绕遥感测图、着陆导航遥感避障、巡视环境感知与视觉导航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深空遥感测绘技术的发展,包括地外天体海量全球遥感数据智能处理、全球控制网精化、月球南极精细三维形貌测绘、多传感器融合的着陆导航避障和巡视环境感知与定位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天体 深空探测 测绘遥感 着陆避障 巡视导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