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秀美 刘敏 +2 位作者 吴悠 淮贺举 刘新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74-5984,共11页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对保障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定量化测算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例,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对保障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定量化测算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例,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评估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地类由于其质量不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较大,研究提出了基于地类质量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方法,并据此测算了各地类通过整治修复质量的提升潜力;(2)贺州市整治修复前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11.80亿元,经过评估,整治修复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可以增加到458.06亿元,增加比例为11.23%。贺州市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潜力最大,其次是草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潜力在空间上呈现了东西两翼高于中部、南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趋势;(3)贺州市各区县整治修复潜力差距较大,潜力最大的为八步区和昭平县,潜力提升比例最高的是富川县,不同区县可以根据结果确定整治修复的工程布局。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安排及整治修复绩效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影响评估
下载PDF
施氮量对花生结瘤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黄志鹏 吴海宁 +7 位作者 唐秀梅 钟瑞春 贺梁琼 蒋菁 韩柱强 刘菁 熊发前 唐荣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32-38,共7页
为了探明施氮量对田间栽培花生结瘤特性的影响,以‘桂花36’为研究材料,设置6个氮用量处理:施氮量0%(N0,不施氮)、施氮量25%(N1,少量施氮)、施氮量50%(N2,中量施氮)、施氮量75%(N3,少量减施氮)、施氮量100%(N4,常规施氮67.50 kg/hm^(2)... 为了探明施氮量对田间栽培花生结瘤特性的影响,以‘桂花36’为研究材料,设置6个氮用量处理:施氮量0%(N0,不施氮)、施氮量25%(N1,少量施氮)、施氮量50%(N2,中量施氮)、施氮量75%(N3,少量减施氮)、施氮量100%(N4,常规施氮67.50 kg/hm^(2))、施氮量150%(N5,大量施氮),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田间取样共33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结瘤特性观测值和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样前期,根瘤数量与直径的观测值平均数随施氮量的上升而下降;在采样中、后期,根瘤平均数量的最小值都出现在N4处理,平均直径的最小值则均出现在N5处理,既氮对数量的抑制在常规施氮条件下达到最强,对直径的抑制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强;从N0到N4,以其中任一处理为参照时,参照处理与相邻处理间的变化差异显著概率在各采样期均未达到很可能级别,既当施氮量小于67.50 kg/hm^(2)时,25%幅度的氮用量增减不会导致根瘤数量和直径观测值产生差异显著的变化;相比常规施氮,大量施氮时根瘤直径观测值在采样中、后期很可能显著下降,数量观测值在采样后期很可能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氮量 根瘤数量 根瘤直径
原文传递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金樱 吴榕贵 +1 位作者 唐秀媚 萧政祯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7-63,共7页
为了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的影响,试验将新鲜鸡粪与米糠按照鲜重4∶1比例混合,调节初始含水率为60%左右,碳氮比(C/N)为25,分为A0、A1、A2、A34个堆肥组,A0组不接种菌剂,A1组接种菌剂1(主要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 为了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的影响,试验将新鲜鸡粪与米糠按照鲜重4∶1比例混合,调节初始含水率为60%左右,碳氮比(C/N)为25,分为A0、A1、A2、A34个堆肥组,A0组不接种菌剂,A1组接种菌剂1(主要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芽孢杆菌、细菌素、肽聚糖、淀粉酶、蛋白酶等),A2组接种菌剂2(主要含有功能细菌、丝状真菌、酵母、乳酸菌等),A3组接种菌剂3(主要含有纳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木霉菌、固氮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及其分泌的孢外酶类),菌剂接种量均占鸡粪和米糠混合鲜重的0.1%,然后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每天测定各组堆肥温度和环境温度,在第0,7,14,21,28,35,42天取样测定各组含水率、pH值、总有机碳、总氮、碳氮比(C/N)、总钾、总磷及氮素指标,并测定第42天时各组样品和新鲜鸡粪的有机质、重金属(总汞、总铬、总铅、总镉、总砷)、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小白菜种子发芽指数指标,并观闻其外观和气味,与《有机肥料》(NY/T 525—2021)标准比较,分析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0组鸡粪堆肥相比,A1、A2、A3组在堆肥初期温度升高较快,其中A3组最高温度可达66℃,且≥50℃持续时间为17 d;在鸡粪堆肥前14 d,A3组含水率相比其他组下降得最快;到堆肥第42天时,A1、A2、A3组含水率均在30%以下,pH值均在8.0以上,符合堆肥腐熟标准;各组C/N在堆肥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其中A3组C/N下降幅度最大,A1、A2组下降幅度相差不明显,到堆肥结束第42天时,各组C/N均在20以下,其中A3组最低,C/N为12;在42 d的堆肥发酵过程中,各组总钾含量变化不大,总磷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各组硝态氮含量远低于铵态氮含量,铵态氮是A2、A3组主要氮素存在形式,其中A3组铵态氮含量最高,为1.22%;A1、A2、A3组鸡粪经42 d发酵后,有机质、总养分、含水率、pH值、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小白菜种子发芽指数主要堆肥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标准,其中A3组发酵效果最好;各组重金属(总汞、总铬、总铅、总镉、总砷)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符合环境安全要求。说明接种菌剂3的A3组堆肥发酵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鸡粪 堆肥 发酵 温度 碳氮比(C/N)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指导——《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概论》评介
4
作者 唐秀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等活动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战略任务[1-2]。中共十九大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等活动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战略任务[1-2]。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生态保护修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3]。近年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也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4],研究领域包括生态修复分区研究[5-8]、生态修复政策实施与效益评价[9-12]、生态修复技术方法[13-15]等。基于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协调生态修复工作、引领生态修复资金投入等工作需要,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着手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战略任务 我国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破坏 国家生态安全 自然资源部 国土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修复
下载PDF
115份花生种质资源农艺与品质性状鉴评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小利 朱灵龙 +4 位作者 李付振 唐秀梅 夏友霖 游宇 钟瑞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3-2044,共12页
为了解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花生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收集的115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19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9个性状变异系数的变... 为了解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花生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收集的115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19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9个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4.21%~43.42%,主茎高、总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和单株生产力4个性状变异丰富,播种至开花天数、种子宽度、出仁率、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5个性状较稳定;19个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8~2.09,其中亚油酸含量多样性指数最小,种子宽度多样性指数最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株生产力与单株荚果数、百果重、百仁重、荚果宽度和种子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9个性状归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142%,可综合概括19个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115份花生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大果资源,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优质亲本加以利用。筛选出68份高粗脂肪含量、27份高蛋白质含量和6份高蔗糖含量的特异种质,可作为花生品质育种的优质亲本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鉴定评价
下载PDF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京617井组中的应用
6
作者 唐秀梅 聂宇晗 +2 位作者 杜婕妤 朱亚昆 侯光宗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9期15-17,共3页
京11断块自1979年投入开发以来,通过实施同期注水、细分层系调整和稳油控水,断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压力分布严重不均衡、高含水期注水效率偏低、层系间窜通严重、产量递减快、... 京11断块自1979年投入开发以来,通过实施同期注水、细分层系调整和稳油控水,断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压力分布严重不均衡、高含水期注水效率偏低、层系间窜通严重、产量递减快、剩余油分布复杂等。寻找新的监测手段,对油藏进行动态精细描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在监测油田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矛盾 井间监测 示踪剂
下载PDF
旧州地区琥一站整体提升改造方案研究
7
作者 唐秀梅 杨树莲 +3 位作者 杜婕妤 汪忠 朱亚昆 侯光宗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6期18-20,共3页
本文通过对琥一站工艺流程改造项目,探讨了如何通过工艺流程改造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设施、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对改造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本文通过对琥一站工艺流程改造项目,探讨了如何通过工艺流程改造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设施、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对改造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工艺流程改造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认为工艺流程改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改造 一线环境 工艺流程改造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分析(英文) 被引量:35
8
作者 唐秀美 陈百明 +1 位作者 张蕾娜 谷晓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9-224,共6页
耕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该研究提出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并以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中国农用地分等数据为基础,结合耕地整理典型项目区的资料等,以县为单位,对中国的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 耕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该研究提出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并以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中国农用地分等数据为基础,结合耕地整理典型项目区的资料等,以县为单位,对中国的耕地整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耕地整理的数量和质量潜力巨大,耕地整理的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呈现较一致的集中分布特点。数量潜力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湖北省,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省和西北地区的新疆地区;质量潜力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西北地区的新疆和内蒙古和宁夏地区,其次是东部的山东省、安徽省和中部的湖北省、湖南省,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云南省的潜力也较高。研究结果对掌握中国耕地整理潜力分布特点和确定中国的耕地整理重点区有指导作用,并可为编制中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整理 测算 潜力 评估 中国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9
作者 唐秀美 郜允兵 +1 位作者 刘玉 孙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基于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1993—2013年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路径设计提供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快速增长,县域间的差异扩... 基于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1993—2013年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路径设计提供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快速增长,县域间的差异扩大;县域人均GDP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增强。2)京津唐地区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河北省大部分县域的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涞源县–高阳县–武邑县–枣强县–邱县"经济冷点带逐渐形成;县域人均GDP呈现"东北–西南"的走向分布,并且整体上呈现强化趋势;经济发展重心以文安县为核心,呈现"先西南、后东北"的"V"形变动,东北方向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3)与OLS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改善。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显著促进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GDP 标准差椭圆 地理加权回归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基于适宜性与发展水平评价的村庄用地类型划分 被引量:21
10
作者 唐秀美 刘玉 任艳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91,F0003,共10页
科学划分村庄用地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的整治策略,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文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统计等数据,从自然条件和用地形态2方面构建村庄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从区位条件、基础... 科学划分村庄用地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的整治策略,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文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统计等数据,从自然条件和用地形态2方面构建村庄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生态条件和资源产业4方面构建村庄发展状况评价模型,系统分析村庄用地适宜性与村庄发展状况及其二者的组合状态,进而划分村庄用地类型。结果表明:1)密云区村庄用地适宜性呈现明显的从西南到东北降低的分布趋势;2)村庄发展指数较高的村庄主要分布在西南区域的环密云城区一带,其次是中部围绕密云水库区域,北部区域村庄发展水平较低;3)基于二者的评价结果将全区村庄用地划分为9种组合,进而合并为4种村庄用地类型。该研究可为村庄用地的高效、有序整治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村庄用地 多源数据 密云区
下载PDF
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秀美 刘玉 +1 位作者 任艳敏 周艳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选择指标,评估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状况,划定需求类型区。基于2000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人类对生态系统有... 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选择指标,评估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状况,划定需求类型区。基于2000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人类对生态系统有物质、环境和文化三大需求,对应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4大功能中的9项服务,可以从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和教育水平4个方面来评估;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空间差异较大,可以划分为极高需求区、高需求区、中需求区和低需求区;3)在所研究的时段内,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降低,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地均价值在空间上呈现总体上从北往南逐步降低的特征;4)不同需求类型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不均衡,2000—2015年间各类型区价值都有所降低,不同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策略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需求 价值评估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华 任晴雯 +5 位作者 王熙予 李珍妮 唐秀梅 蒋丽慧 刘鹏 邢承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75-2084,共10页
为探索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的影响,建立最优番茄-AMF共生耦合体系,改良设施番茄次生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泛种植的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以4种AMF中初筛出的地表多样孢囊霉(D.v)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 为探索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番茄生长的影响,建立最优番茄-AMF共生耦合体系,改良设施番茄次生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泛种植的中蔬4号番茄为试验材料,以4种AMF中初筛出的地表多样孢囊霉(D.v)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e)为接种菌剂进行土培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两种AMF对番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及氮磷吸收等的影响,探究两种菌剂对番茄盐害效应的缓解作用,筛选出缓解效果最佳的菌剂。结果发现,D.v和C.e两种优势菌剂均具有较高的侵染率和侵染密度,明显减轻了盐逆境对番茄的伤害。盐害指数表明,未接菌组植株的盐害指数显著高于接菌组,D.v组最低,仅为35.63%。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AMF定殖可使MDA含量增幅减缓,叶片Pro含量显著下降,最大降幅可达60.66%。接菌处理能显著提高植物光合能力,盐处理下接种D.v、C.e后,番茄F_(o)降幅分别高达18.29%、8.94%,F_(v)/F_(m)最高增长率为7.48%、5.58%,P_(n)、G_(s)增幅最大可达49.12%、35.44%。接种AMF显著增强了宿主抗盐性,D.v处理后植物的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大增长率,分别为37.09%、95.60%、32.71%。对番茄植株各部分氮、磷营养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D.v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全氮、全磷含量比未接菌组分别增加了18.79%、14.81%,而C.e分别为5.49%、8.11%,地下部趋势与地上部相同。据此,从4种AMF中初筛得到的D.v和C.e均能提高番茄对盐逆境的适应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效应,其中D.v为最佳促生菌种,可适用于番茄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番茄 盐胁迫 抗氧化保护酶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木霉水分散粒剂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森林 王丹媚 +7 位作者 唐秀梅 陈瑞 杨蓉 徐月妹 金璐懿 任晴雯 刘鹏 罗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9-1018,共10页
为提高木霉水分散粒剂的产量,并探明木霉水分散粒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哈茨木霉33104水分散粒剂中助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炭黑0.5%、磷酸钾4%、羧甲基纤维素5%、可... 为提高木霉水分散粒剂的产量,并探明木霉水分散粒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哈茨木霉33104水分散粒剂中助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炭黑0.5%、磷酸钾4%、羧甲基纤维素5%、可溶性淀粉5%、硅藻土5%和木质素磺酸钠5%。深绿木霉33804水分散粒剂中助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炭黑0.4%、羧甲基纤维素钠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5%、可溶性淀粉4%、高岭土3%和木质素磺酸钠5%。以黄瓜品种津研4号为试验材料,探究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感染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黄瓜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仅接种病原菌的处理组作为对照,2种木霉菌与黄瓜枯萎病原菌同时接种或单一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可以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2种木霉水分散粒剂与黄瓜枯萎病菌共同接种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治理黄瓜枯萎病的目的,其中,深绿木霉的防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木霉菌 水分散粒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生态涵养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秀美 刘玉 +1 位作者 任艳敏 杨亚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9-196,共8页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的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细化分类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据和密云水库保护区范围,综合运用Weaver-Thomas组合系数法...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的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细化分类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据和密云水库保护区范围,综合运用Weaver-Thomas组合系数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密云区农村居民点以生活空间为主,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为辅,居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商旅服务是主要的用地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生活空间的分布最均衡,其次是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用地类型最不均衡,水源保护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空间面积比例高于区外。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较为混合,景观破碎;比较而言,水源保护区内的景观相对聚集和规则,说明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对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村庄用地的有序整治与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内部用地结构 水源保护区 均衡度 密云区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视域中的农村土地整治》评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秀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结构退化、地方市场萎缩、小微企业倒闭等现象,引发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更是造成了城乡发展...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结构退化、地方市场萎缩、小微企业倒闭等现象,引发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更是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1]。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具体部署。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十分清晰,关键在遵循乡村分化与差异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可行的技术路径[2]。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3]。国际上将土地整治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工具,认为其在城乡等值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方面作用巨大[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土地整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小微企业 未利用土地 乡村人口 农村劳动力 技术路径
下载PDF
南方高产广适优质花生品种桂花36及其高产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发前 钟瑞春 +8 位作者 韩柱强 蒋菁 贺梁琼 唐秀梅 刘菁 刘俊仙 黄志鹏 吴海宁 唐荣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7,F0002,共7页
0442/3001-18与(025春/26×汕油162)F5杂交育成的花生品种桂花36综合性状优异,具有高产、稳产、高油、出仁率高、壳薄、籽仁产量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国家南方片区域试验中,荚果和籽仁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 0442/3001-18与(025春/26×汕油162)F5杂交育成的花生品种桂花36综合性状优异,具有高产、稳产、高油、出仁率高、壳薄、籽仁产量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国家南方片区域试验中,荚果和籽仁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280.43 kg·hm^(-2)和301.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7.35%和11.53%。在国家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94.95 kg·hm^(-2)和391.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55%和15.12%。桂花36在净作和间作下均可实现高产。试验证实桂花36的高产与总开花数量和单株结果数紧密相关,阐明了该品种的高产机制。桂花36的平均粗脂肪含量53.53%;蛋白质含量24.71%;主茎高55.6 cm,分枝长63.3 cm;总分枝数6.9条,有效分枝数5.9条;单株结果数18.7个,公斤果数617个;饱果率86.7%;百果重181.5 g,百仁重63.5 g;出仁率71.3%。具有高产、稳产、高油、出仁率高等优点,综合性状优异,适应性广,可在南方各省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桂花36 新品种 品种选育 高产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及其在粮油作物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忠奎 蒋菁 +8 位作者 韩柱强 黄志鹏 熊发前 唐秀梅 吴海宁 钟瑞春 刘菁 唐荣华 贺梁琼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0期26-34,共9页
CRISPR是细菌或古生菌对入侵到体内的病毒,通过核酸特异性识别、Cas9蛋白酶切割产生的一种天然免疫系统。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sgRNA介导和Cas9蛋白切割实现对靶基因的定点编辑。因其操作简便、编辑效率高、适用范... CRISPR是细菌或古生菌对入侵到体内的病毒,通过核酸特异性识别、Cas9蛋白酶切割产生的一种天然免疫系统。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sgRNA介导和Cas9蛋白切割实现对靶基因的定点编辑。因其操作简便、编辑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迅速成为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大量基因组信息和相应数据库的广泛建立,CRISPR/Cas9技术利用反向遗传学,配合生物信息技术,成为遗传改良、创新特异种质的一种极有效的新手段。本文主要对CRISPR/Cas系统的基本原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作用机制,以及CRISPR/Cas9技术在粮油作物遗传改良、品种选育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遗传育种工作者利用该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和品种优化升级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组测序 基因编辑 粮油作物 遗传改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四倍体野生种花生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阳太亿 刘俊仙 +9 位作者 刘菁 蒋菁 韩柱强 贺梁琼 唐秀梅 钟瑞春 黄志鹏 吴海宁 唐荣华 熊发前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9-20,共12页
克隆与分析四倍体野生种花生的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基因序列,可为研究其转录活性、功能及调控提供序列基础。使用根据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对,利用PCR技术对四倍体野生种花生(Arachis monticola)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经回收、... 克隆与分析四倍体野生种花生的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基因序列,可为研究其转录活性、功能及调控提供序列基础。使用根据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对,利用PCR技术对四倍体野生种花生(Arachis monticola)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对目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目的条带大小约260 bp,克隆获得了32条逆转录酶序列,序列长度范围为257~269 bp,A+T所占比例范围为54.47%~68.77%,A+T与G+C比例为1.20~2.20。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46.4%~98.9%,存在较高异质性,表现为缺失突变与点突变;氨基酸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6.3%~100%,有12条序列发生了终止密码子突变,呈现高度异质性。绝大部分序列的保守基序一致,但各序列间的保守基序也存在一定差异,呈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32条序列系统聚类为4个家族,家族Ⅰ和家族Ⅲ分别占总序列数的31.25%和37.50%。对四倍体野生种花生与其它物种植物同一类型逆转录酶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有序列被分为6类,其中,Ⅰ类和Ⅱ类分别包含15条和9条四倍体野生种花生逆转录酶序列,表明四倍体野生种花生逆转录酶序列具有比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四倍体野生种花生逆转录酶序列与葡萄、拟南芥、马铃薯、野茶树、辣椒、甜菜、烟草、番茄、绿豆以及欧洲云杉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表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横向传递。本研究获得的逆转录酶序列为基于LTR逆转座子的花生属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四倍体野生种 Ty1-copia类逆转座子 逆转录酶 异质性
下载PDF
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与分区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惠懿 赵春江 +3 位作者 唐文正 唐秀美 孙宁 乔晓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54-263,共10页
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科学识别和类型分区是编制村庄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 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科学识别和类型分区是编制村庄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减量地块,借助三维魔方图解法对减量地块进行类型划分与分区,并提出减量策略。结果表明:1)密云区生境质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聚集分布特征,筛选出生态源地781.65km^(2)和15条生态廊道,综合构建密云区生态安全格局;2)密云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分值内部差异较大,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通过综合评价法确定密云区减量地块面积789.84hm^(2);3)采用三维魔方图解法将村庄用地减量地块划分为近期减量区(生态-空间减量型、生态-发展减量型、空间-发展减量型)、中期减量区(生态安全减量型、空间稳定减量型、发展适宜减量型)、远期减量区(综合减量型)共3区7类减量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减量地块提出对应的减量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涵养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识别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生态涵养区减量、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村庄用地 减量 生态安全格局 三维魔方图解法 密云区
下载PDF
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唐秀梅 黄志鹏 +3 位作者 吴海宁 刘菁 蒋菁 唐荣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玉米/花生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为了阐明玉米/花生间作效应机制,测定了玉米/花生间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作玉... 玉米/花生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为了阐明玉米/花生间作效应机制,测定了玉米/花生间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的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含量以及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了间作玉米根际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总数量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磷含量与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总钾含量和p H值、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解析贡献率分别为48.981%,43.617%和7.402%。第一主成分主要是放线菌、真菌、有效磷等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为有机质和p H,第三主成分主要是总氮和细菌。经标准化后计算栽培措施得分显示:间作花生得分最高1.937,其次是间作玉米1.008,两者均显著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该研究表明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环境优于单作系统,机制解析为玉米/花生间作可明显促进土壤有效氮磷含量、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进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 根际土壤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