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白菜CHS基因鉴定及其在高氮水平下转录表达分析
1
作者 雷娟利 赵彦婷 +3 位作者 岳智臣 陶鹏 胡齐赞 李必元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02-1107,共6页
为了探究高氮水平引起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加剧的机制,通过对抗、感叶柄黑点症大白菜品系进行正常氮和高氮水平处理,处理前和处理后不同时间对叶柄取样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再对大白菜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etase,CHS)基因进行鉴定并... 为了探究高氮水平引起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加剧的机制,通过对抗、感叶柄黑点症大白菜品系进行正常氮和高氮水平处理,处理前和处理后不同时间对叶柄取样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再对大白菜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etase,CHS)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不同的大白菜CHS基因在正常氮水平和高氮水平、抗性品系和感性品系之间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共鉴定到7个大白菜CHS基因,其中有3个(BrCHS1、BrCHS3及BrCHS4)在高氮水平下表达量比正常氮水平下高,且在高氮水平下感性品系表达量高于抗性品系。因此推测这3个大白菜CHS基因可能与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的形成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叶柄黑点症 查尔酮合酶 高氮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公路建设物联网集成管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陶鹏 王旭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49-151,155,共4页
依托宁芜高速等一系列建设项目,针对企业级智慧工地集成平台建设过程中,系统分级、系统架构、网路架构、系统边界、数据传输标准和多级用户业务功能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设计与研究,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物联网、GIS等工程数字化技术的... 依托宁芜高速等一系列建设项目,针对企业级智慧工地集成平台建设过程中,系统分级、系统架构、网路架构、系统边界、数据传输标准和多级用户业务功能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设计与研究,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物联网、GIS等工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累了经验与知识,为类似集成平台相关的设计、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 集成平台 物联网 GIS技术 智慧工地
下载PDF
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和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3
作者 郭威 孙胜博 +2 位作者 陶鹏 徐建云 白新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9,共11页
针对传统分解预测方法忽略太阳辐照度等多维气象因素与光伏功率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耦合关系以及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中出现的特征学习效率低、训练速度慢、过拟合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 针对传统分解预测方法忽略太阳辐照度等多维气象因素与光伏功率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耦合关系以及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中出现的特征学习效率低、训练速度慢、过拟合等问题,提出基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MVMD对光伏功率及多维气象序列进行时频同步分析,将其分解为频率对齐的多元本征模态函数,从而降低序列中非线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其次,针对多元本征模态函数,分别建立基于混合深度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来分别提取光伏功率及气象序列的空间相关特征和时间相关特征,并采用注意力机制来增强对重要时间点特征的学习权重。此外,使用残差连接来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以及缓解过拟合问题。通过实际工程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预测 神经网络 多元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残差连接
原文传递
黄精配伍老鹰茶辅助降血脂作用
4
作者 唐子惟 刘应 +4 位作者 陶鹏 陈林林 杨联堂 彭腾 龙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探讨黄精、老鹰茶及其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效果,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C)、阳性对照组(PC)、黄精老鹰茶低(HLD)、中(HLZ)、高(HLG)剂量组、黄精低(HD)、中(HZ)、高(HG)剂量组、老鹰茶低(LD)、中(LZ)、... 为探讨黄精、老鹰茶及其配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效果,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MC)、阳性对照组(PC)、黄精老鹰茶低(HLD)、中(HLZ)、高(HLG)剂量组、黄精低(HD)、中(HZ)、高(HG)剂量组、老鹰茶低(LD)、中(LZ)、高(L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他各组采用高脂饮食,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液。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肝脏测定各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精、老鹰茶均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并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两者配伍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老鹰茶 高脂血症 小鼠 降血脂
下载PDF
基于岩浆汇聚区和上升通道特征的火山岩分布规律——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为例
5
作者 胡佳 王丽丽 +3 位作者 王立贤 韩昊天 陶鹏 唐华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46,共18页
关于断陷尺度火山岩充填规律的全面认识,需要从深部岩浆汇聚区开始,到输导体系,再到其喷发分散,进行统一分析;但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还是以单项分析为主,导致火山岩分布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为了深入分析断陷盆地火山岩分布的规律,利用钻... 关于断陷尺度火山岩充填规律的全面认识,需要从深部岩浆汇聚区开始,到输导体系,再到其喷发分散,进行统一分析;但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还是以单项分析为主,导致火山岩分布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为了深入分析断陷盆地火山岩分布的规律,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和已有的深部结构研究成果,开展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火山岩岩浆汇聚区和上升通道对火山岩分布特征的控制作用分析。取得如下认识:营城组火山岩在平面上呈现东西分带和南北分块的特征,在中央洼陷带集中分布;水平断距是火山岩是否发育的敏感参数,垂直断距对火山岩厚度影响更显著;断裂仅是火山岩发育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火山岩分布还受软流圈上拱和地壳伸展减薄区域的约束;断陷盆地火山岩充填往往与沉降中心对应,当火山岩体积较小时烃源岩可以与火山岩组成好的生储组合,而当火山岩体积过大时会显著减少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空间,不利于烃源岩在空间上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营城组 白垩系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改进负荷行为关联图的农业用户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
6
作者 高波 董增波 +4 位作者 李飞 史轮 陶鹏 孙毅 陈明昊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4,共13页
目前负荷分解模型大都面向城市用户,忽视了农业用电场景下的负荷关联特性,导致现有负荷分解模型在该场景下的分解效果较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改进负荷行为关联图的农业用户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One-hot编码... 目前负荷分解模型大都面向城市用户,忽视了农业用电场景下的负荷关联特性,导致现有负荷分解模型在该场景下的分解效果较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改进负荷行为关联图的农业用户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One-hot编码构建包含离散和连续影响因素的负荷特征矩阵;其次,运用负荷行为关联图来表征用户不同负荷设备间关联关系,并采用图注意力网络对负荷间相关性进行权重优化;最后,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农业用户负荷分解模型并进行训练部署。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与改进负荷行为关联图的农业用户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相比现有方法分别获得4.34%和2.02%的负荷分解精度提升,并更加适用于农业用电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负荷分解 长短时记忆网络 图注意力网络 特征提取
下载PDF
浙江省地方芥菜种质资源苦味评价与优异种质筛选
7
作者 刘文琦 赵彦婷 +8 位作者 祝玮 陈小央 李燕 岳智臣 陶鹏 雷娟利 王华森 李必元 胡齐赞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998-1004,共7页
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丰富,芥菜产业发达,其中榨菜和雪菜的加工产品享有盛名,相比之下,浙江鲜食芥菜产业还有待发展。鲜食芥菜栽培管理不当极易出现苦味加重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浙江省鲜食芥菜产业的发展。以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 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丰富,芥菜产业发达,其中榨菜和雪菜的加工产品享有盛名,相比之下,浙江鲜食芥菜产业还有待发展。鲜食芥菜栽培管理不当极易出现苦味加重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浙江省鲜食芥菜产业的发展。以浙江省芥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芥菜的不同部位(叶片、叶柄、嫩叶、老叶)及不同季节(秋冬季、夏季)的芥菜进行苦味评价,结果发现软叶比叶柄苦、嫩叶比老叶苦、夏季芥菜比冬季芥菜苦。分析芥子油苷的数据,发现软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高于叶柄、嫩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高于老叶、夏季芥菜的总芥子油苷含量高于冬季芥菜,即总芥子油苷含量与苦味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以上研究最终筛选出5份苦味适中芥菜种质,为浙江省鲜食芥菜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芥菜 感官评价 苦味 硫代葡萄糖苷
下载PDF
Remote sensing of air pollution incorporating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absorption and coherent-Doppler lidar
8
作者 Ze-hou Yang Yong Chen +5 位作者 Chun-li Chen Yong-ke Zhang Ji-hui Dong tao peng Xiao-feng Li Ding-fu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94-601,共8页
An innovative complex lidar system deployed on an airborne rotorcraft 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he system incorporates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 An innovative complex lidar system deployed on an airborne rotorcraft 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he system incorporates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DIAL) and coherent-doppler lidar(CDL) techniques using a dual tunable TEA CO_(2)laser in the 9—11 μm band and a 1.55 μm fiber laser.By combining th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detection and pulsed coherent detection,the system enables agile and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Extensive static tests validate the system’s real-time detection capabilities,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concentration-path-length product(CL),front distance,and path wind speed of air pollution plumes over long distances exceeding 4 km.Flight experiments is conducted with the helicopter.Scanning of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wind field is carried out in an approximately 1 km slant range over scanning angle ranges from 45°to 65°,with a radial resolution of 30 m and10 s.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ystem’s ability to spatially map atmospheric pollution plumes and predict their motion and dispersion patterns,thereby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COHERENT Doppler lidar Remoting sens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下载PDF
From Digital Human Modeling to Human Digital Twin: Framework and Perspectives in Human Factors
9
作者 Qiqi He Li Li +5 位作者 Dai Li tao peng Xiangying Zhang Yincheng Cai Xujun Zhang Renzhong T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human digital twin(HDT)emerges as a promising human-centric technology in Industry 5.0,but challenges remain in huma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Digital human modeling(DHM)provides solutions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 The human digital twin(HDT)emerges as a promising human-centric technology in Industry 5.0,but challenges remain in huma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Digital human modeling(DHM)provides solutions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human physic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to support ergonomic analysis.However,it has limitations in real-time data usage,personalized services,and timely interaction.The emerging HDT concept offers new possibilities by integrating multi-source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Hence,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from DHM to HDT and proposes a unified HDT framework from a human factors perspective.The framework comprises the physical twin,the virtual twin,and the linkage between these two.The virtual twin integrates human modeling and AI engines to enable model-data-hybrid-enabled simulation.HDT can potentially upgrade traditional ergonomic methods to intelligent services through real-time analysis,timely feedback,and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s.Finally,the future perspectives of HDT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technical and social challenges are discussed.In general,this study outlines a human factors perspective on HDT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is useful for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human factors innovation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DT in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digital twin Digital human modeling Human factors Human-centric technology
下载PDF
Intelligent 3D garment system of the human body based on deep spiking neural network
10
作者 Minghua JIANG Zhangyuan TIAN +5 位作者 Chenyu YU Yankang SHI Li LIU tao peng Xinrong HU Feng YU 《虚拟现实与智能硬件(中英文)》 EI 2024年第1期43-55,共13页
Background Intelligent garments,a burgeoning class of wearable devices,hav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domains such as sports training and medical rehabilitation.Nonetheless,existing research in the smart wearables dom... Background Intelligent garments,a burgeoning class of wearable devices,hav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domains such as sports training and medical rehabilitation.Nonetheless,existing research in the smart wearables domain predominantly emphasizes sensor functionality and quantity,often skipping crucial aspects related to user experience and interaction.Methods To address this gap,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real-time 3D interactive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garments.The system utilizes lightweight sensor modules to collect human motion data and introduces a dual-stream fusion network based on pulsed neural units to classify and recognize human movements,thereby achieving real-tim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and sensors.Additionally,the system incorporates 3D human visualization functionality,which visualizes sensor data and recognizes human actions as 3D models in real time,providing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visual feedback to help use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details and features of human motion.This system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motion detection,medical monitoring,virtual reality,and other fields.Th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ac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training plans and injury prevention strategies.Conclusions This study has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in the domains of intelligent garments,human motion monitoring,and digital twin visualization.The advancement of this system is expected to propel the progress of wearable technology and foster a deeper comprehension of human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garment system Internet of things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Deep learning 3D visualization
下载PDF
水平偏心荷载作用下斜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
11
作者 曹卫平 李清源 +1 位作者 陶鹏 赵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125,132,共9页
斜桩周围的土体自重应力场不对称于斜桩轴线,其承载变形特性比较复杂。在砂土地基中开展了斜桩模型试验,研究了斜桩在垂直于其倾斜方向的水平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变形特性,分析了桩身表面粗糙程度、桩身倾角对斜桩承载变形特性及桩身... 斜桩周围的土体自重应力场不对称于斜桩轴线,其承载变形特性比较复杂。在砂土地基中开展了斜桩模型试验,研究了斜桩在垂直于其倾斜方向的水平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变形特性,分析了桩身表面粗糙程度、桩身倾角对斜桩承载变形特性及桩身内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垂直于斜桩倾斜方向的水平偏心荷载作用下,斜桩桩顶水平位移很小,而扭转变形较大,其承载力取决于扭转变形。垂直于斜桩倾斜方向的水平偏心荷载不仅会使斜桩弯曲,还会使斜桩沿其纵向轴线拉伸。斜桩桩身最大弯矩超过作用于桩顶的扭矩约10%~30%,斜桩全长受拉,但桩身轴力很小,最大轴力约为桩顶水平荷载的5%。斜桩桩身表面作用有纵向摩阻力及环向摩阻力。斜桩桩身上部纵向摩阻力为正摩阻力,下部则为负摩阻力,中性点的位置约在相对深度Z/L=0.3处,纵向平均摩阻力远小于相同深度处的环向平均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桩 模型试验 扭转承载力 水平偏心荷载 纵向摩阻力 环向摩阻力
下载PDF
机械振荡条件下微功率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特性研究
12
作者 陶鹏 吴义鹏 +1 位作者 裴万鹏 虞丽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937-6944,共8页
漂浮式光伏发电具有不占耕地、温升效应低、防止水过量蒸发等优势,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水面起伏波动导致光伏电池板产生的机械振动,会使其输出电压和电流产生低频振荡,发电品质急剧恶化。选择了一微功率光伏电池板,对其在典型天... 漂浮式光伏发电具有不占耕地、温升效应低、防止水过量蒸发等优势,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水面起伏波动导致光伏电池板产生的机械振动,会使其输出电压和电流产生低频振荡,发电品质急剧恶化。选择了一微功率光伏电池板,对其在典型天气下的动、静态输出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光伏发电的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得出了动态条件下的光伏电池的功率-电压(P-U)和电流-电压(I-U)特性曲线,探究了光伏电池板机械振荡角度和频率变化下输出功率极值点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光伏电池板的P-U特性曲线会出现多个局部极值点,且电池板振荡角度对功率极值点的影响更大,为后续漂浮式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机械振荡 发电品质 SIMULINK 最大功率点
下载PDF
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红霞 李思敏 +1 位作者 陶鹏 武思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介绍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历史沿革与报告范围,通过文献梳理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进展,为促进我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经验借鉴。研究发现,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 介绍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历史沿革与报告范围,通过文献梳理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进展,为促进我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经验借鉴。研究发现,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各种关键指标,如发明披露、授权专利、发明许可和传统产学研合作等,整体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趋势。最后,在总结美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职能定位、发明披露、专利申请前评估、研发经费支持、人员能力和年度报告制度等角度对促进我国国家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实验室 科技成果转化 年度报告
下载PDF
自适配权重特征融合的持续身份认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鹏 邓绍江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针对现有智能手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配权重特征融合的持续身份认证方法。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对手机内置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获取的用户行为信息数据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及融合。通过网络中3个子网... 针对现有智能手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配权重特征融合的持续身份认证方法。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对手机内置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获取的用户行为信息数据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及融合。通过网络中3个子网络流分别提取3种传感器特征,在特征融合层加权融合,各特征的权值会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特征的贡献度实现自适应分配。融合特征经过特征选择之后,使用单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用户分类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用户身份认证获得的等错误率为1.20%,与现有其他认证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认证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身份认证 自适配权重 深度特征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单分类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低水温下鳜短期饥饿的生理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俊琦 陶鹏 +7 位作者 张皓迪 李虹 李洪琴 罗浩 刘天骥 刘匆 郑轲 罗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7-2044,共8页
为研究低水温下鳜饥饿状态下的生理动态变化过程,选取体重(84.13±0.14)g的鳜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于低水温(13±1)℃下分别饥饿0、3d、6d、9d、12d和15d,每隔3d分别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 为研究低水温下鳜饥饿状态下的生理动态变化过程,选取体重(84.13±0.14)g的鳜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于低水温(13±1)℃下分别饥饿0、3d、6d、9d、12d和15d,每隔3d分别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随着饥饿时间延长,鳜体质量、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肌肉的蛋白和脂肪含量都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体质量下降幅度较大,饥饿3d、6d、9d、12d、15d分别下降了3.03%、3.82%、5.55%、7.68%和8.39%。(2)鳜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饥饿时间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饥饿3d时达到最小值。血糖含量在饥饿6d时显著上升(P<0.05),随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范围。碱性磷酸酶活性、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整体下降趋势。(3)鳜胃蛋白酶、胃H_(+)-K_(+)-ATP酶及肠道和幽门盲囊的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总体下降趋势,且均在饥饿15d时达到最小值,其中胃H_(+)-K_(+)-ATP酶活性下降幅度最为显著;而淀粉酶活性在饥饿前期稳定,后期下降。(4)鳜肝脏抗氧化能力随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并在饥饿15d时下降到最低值。研究表明:在低水温下,鳜短期饥饿出现体质量负增长、体型变瘦和肝脏相对变小现象;饥饿前3d优先利用肌肉脂肪供能,后期优先利用肌肉蛋白质供能;饥饿6d时鳜肝脏抗氧化能力有改善,但饥饿时间过长鳜的消化和抗氧化机能明显下降,并反馈性抑制胃酸的分泌,可能与胃黏膜的保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温 短期饥饿 生理状态
下载PDF
胶北地区粉子山群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对胶-辽-吉带构造演化的制约
16
作者 陶鹏 谢士稳 +4 位作者 王舫 刘倩 李强 高嘉敏 龙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19-2635,共17页
胶北地区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胶-辽-吉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和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胶-辽-吉带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对粉子山群小宋组、张格庄组和巨屯组中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 胶北地区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胶-辽-吉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和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胶-辽-吉带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对粉子山群小宋组、张格庄组和巨屯组中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锆石谐和年龄分布在1842~3663Ma之间,其中13颗锆石的变质边给出了1842~1877Ma的变质年龄,指示粉子山群经历了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作用,与荆山群变质作用时代一致。本次研究的三个组中都存在2.2~2.1Ga的碎屑锆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粉子山群主体应沉积于2.1~1.9Ga。粉子山群碎屑锆石的年龄峰和εHf(t)值与胶北地区早前寒武纪岩浆岩基本一致,表明其碎屑物质很有可能来自胶北地体。另外在巨屯组样品中发现约17%的新太古代晚期碎屑锆石具有明显偏低的εHf(t)值(-5.79~-2.44),可能由早期岩浆岩部分熔融而成,这也暗示胶北~2.5Ga不仅发生大规模的初生地壳生长,还存在早期地壳的重熔。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均含有胶北特征的年龄峰(~2.7Ga和~2.9Ga),结合二者空间分布特征、一致的变质作用时代以及顺时针的P-T-t轨迹,本文认为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可能均沉积于胶北地体一侧,并随胶北地体向东南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带 古元古代 胶北地体 粉子山群 碎屑锆石
下载PDF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及其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陶鹏 谢士稳 +2 位作者 龙涛 马铭株 车晓超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7-969,共13页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是一种能够以亚纳米分辨率提供定量的三维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的测试分析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低的检出限。虽然原子探针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和半导体领域,但随着近年来在矿床研究中应用的不断增加,正逐渐成为矿...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是一种能够以亚纳米分辨率提供定量的三维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的测试分析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低的检出限。虽然原子探针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和半导体领域,但随着近年来在矿床研究中应用的不断增加,正逐渐成为矿床研究的有用手段。与传统的地质分析技术相比,原子探针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测量体积<0.0007μm3的矿物的元素组成,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揭示矿物成分的复杂性,为理解地质演化过程提供全新的认识。本文在简述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样品的选择和处理以及针尖样品制备的基础上,重点从成矿元素赋存状态、纳米尺度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组成三个方面阐述了原子探针在矿床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成果。迄今为止,原子探针在矿床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成矿元素赋存状态的分析上,尤其是与金矿相关的黄铁矿或其他化学组成相对简单的矿物。而在纳米尺度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组成方面,原子探针应用成果虽不如前者丰富,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全新认识,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子探针在矿床学领域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复杂质谱峰的标定、三维重建失真等。尽管如此,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探针将逐渐成为矿床研究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探针 矿床研究 原子尺度 三维重建 成矿元素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绿色技术成果转化难点与对策
18
作者 张丁 张静园 +1 位作者 陶鹏 武思宏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5-190,共6页
通过调研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分析我国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顶层设计、构建绿色技术信息平台、强化成果质量供给、调动社会资本等建议,希望可以打通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堵点,推动绿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通过调研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分析我国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顶层设计、构建绿色技术信息平台、强化成果质量供给、调动社会资本等建议,希望可以打通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堵点,推动绿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和绿色创新,助力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绿色技术 成果转化
下载PDF
黄精配伍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大鼠恢复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19
作者 刘应 唐子惟 +5 位作者 何沛煜 彭腾 刘兴隆 陶鹏 龙飞 陈胡兰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9期27-34,共8页
目的:研究黄精、玉竹、桑叶配方(HYS)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大鼠的恢复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连续3天灌胃盐酸林可霉素(10 mL/kg),建立大鼠AAD模型。给予AAD大鼠中药配方(HYS)和双歧三联活菌(Bifid triple viable,BT... 目的:研究黄精、玉竹、桑叶配方(HYS)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大鼠的恢复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连续3天灌胃盐酸林可霉素(10 mL/kg),建立大鼠AAD模型。给予AAD大鼠中药配方(HYS)和双歧三联活菌(Bifid triple viable,BTV),给药7天后,显微镜下观察肠切片,采用Thermofisher Scientific Coated ELISA Kit测定炎症因子,Illumina测序测定肠道菌群。结果:AAD组肠黏膜切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因子TNF-α、IL-4、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组)(P<0.05),AAD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低于NC组(P<0.05)。结论:HYS可显著恢复AAD大鼠肠黏膜形态,降低TNF-α、IL-4、IL-6含量,缓解炎症症状,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可能与拟杆菌、粪杆菌、乳酸菌及瘤胃球菌科_UCG-005和毛螺菌科_NK4A136_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 抗生素 双歧三联活菌
原文传递
聚合物在水基压裂液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陶鹏 魏紫滢 +5 位作者 王满学 王方炯 刘晓彤 李泽轩 张洁 李永飞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12期47-51,共5页
在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水力压裂法仍是提高油井采收率最有效的方法。聚合物作为压裂液的添加剂之一,在压裂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在水基压裂液中聚合物作为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分析了减阻结构,对其增黏机理进行了讨论,论述了聚... 在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水力压裂法仍是提高油井采收率最有效的方法。聚合物作为压裂液的添加剂之一,在压裂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在水基压裂液中聚合物作为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分析了减阻结构,对其增黏机理进行了讨论,论述了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交联金属的增黏机理,以及聚合物作为支撑剂涂层对压裂体系性能的改进及应用,讨论了聚合物在压裂液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聚合物 减阻剂 增黏剂 支撑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