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eries solution for surface motion amplification due to underground twin tunnels:incident SV waves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建文 张浩 vincent w le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3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A series solution of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ground surface in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twin tunnels subjectcd to excitation of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is derived by using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metho... A series solution of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ground surface in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twin tunnels subjectcd to excitation of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is derived by using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method. The numerical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underground twin tunnels significantly amplify the nearby surface ground mo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 of subways on ground mo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subways are planned and desig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TWIN TUNNELS surface motion plane SV wave scattering series solution
下载PDF
Diffraction of plane SH waves by a semi-circular cavity in half-space 被引量:13
2
作者 Jianwen Liang Hao Luo vincent w lee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1期5-12,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losed-form solution for diffraction of plane SH waves by a semi-circular cavity in half-space by using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ccuracy of the solution is checked by the displacement r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losed-form solution for diffraction of plane SH waves by a semi-circular cavity in half-space by using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ccuracy of the solution is checked by the displacement residual and stress residual along the boundarie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notable differences for response amplitudes between a semi-circular cavity and a whole-circular cavity in a half-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SH波 半圆孔 半空间 衍射 波函数展开法 封闭形式解 数值结果
下载PDF
Scattering and reflection of SH waves around a slope on an elastic wedged space 被引量:6
3
作者 Liu Qijian wu Zhiyu vincent w le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The scattering and reflection of SH waves by a slope on an elastic wedged space is investigated. A series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The slope on a wedged space is divided into t... The scattering and reflection of SH waves by a slope on an elastic wedged space is investigated. A series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The slope on a wedged space is divided into two subregions by an artificial, auxiliary circular arc. The wave fields with unknown complex coefficients within each sub-region are derived. Applying Graf addition theorem, the scattered waves in the sub-regions are expressed in a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Fourier transform is adopted to derive a consistent form of standing waves in the inner region using the orthogonality of the cosine functions. The boundary-valued problem is solved by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continuity along the artificial, auxiliary arc to obtain the unknown complex coefficients. Parametric studies are next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topography from the slope on the wedged space will affect the scattering and diffraction, and hence the amplification and de-amplification of the SH wave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motions on the slope of the wedged space is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topography. Ampl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motions near the slope vertex is significant. The corresponding phases along the wedged space surfac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that the SH waves are propag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wave SCATTERING and DIFFRACTION Graf ADDITION THEOREM FOURIER transform
下载PDF
Scattering of plane P waves by a semi-cylindrical hill: analytical solution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建文 张彦帅 vincent w le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5年第1期27-36,共10页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cattering of plane P waves by a semi-cylindrical hill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olution and accuracy of truncation were verified. The ...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cattering of plane P waves by a semi-cylindrical hill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olution and accuracy of truncation were verified. The effect of incident frequency and incident angle on the surface motion of the hill was discussed, and it was shown that a hill greatly amplifies incident plane P waves, and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appear mostly at the inclined incidence of waves,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half-space; and maximum vertical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emerge mostly at the vertical incidence of waves, which are situated at the h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波 分散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Surface motion of a semi-cylindrical hill for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Analytical solu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建文 张彦帅 vincent w lee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6年第3期251-263,共13页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urface motion of a semi-cylindrical hill for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the auxiliary function technique,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ol...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urface motion of a semi-cylindrical hill for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the auxiliary function technique,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olution and accuracy of truncation were verified. The effect of incident frequency and angle as well as hill width on the surface motion of the hill was discussed by numerical examples. It was shown that, a hill greatly amplifies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and the maximal amplification may reach 4 times of that for free-field response; and for incident waves of low frequency, the maximal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emerge mostly at the half-space, however, for inci-dent waves of high frequency, the maximal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appear mostly at the h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表层运动 地震运动 X线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平面P波入射下海底衬砌隧道地震响应解析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赛男 李伟华 +1 位作者 vincent w lee 赵成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8-1427,共10页
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和理想流体介质波动理论,采用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HFITM),在考虑水下饱和土的流固耦合及水–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条件下,给出海底衬砌隧道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能够较好地处理... 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和理想流体介质波动理论,采用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HFITM),在考虑水下饱和土的流固耦合及水–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条件下,给出海底衬砌隧道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Hankel函数积分变换法能够较好地处理半空间表面边界条件,避免了传统研究中的"大圆弧假定"。在解析解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入射角度、入射频率、海水水深和隧道埋深等因素对场地位移和隧道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角度、入射频率、海水水深和隧道埋深对场地位移和隧道应力影响明显;入射角不同时,场地水平位移和隧道动水压力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加,竖向位移和隧道总应力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入射频率不同时,隧道应力随着频率的增加而明显减小;海水水深不同时,水深为10倍隧道半径时的场地位移和隧道应力最大;隧道埋深不同时,场地位移和隧道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衬砌隧道 平面P波 散射问题 地震响应 解析解
原文传递
圆弧形层状凹陷地形对平面SH波的散射 被引量:48
7
作者 梁建文 张郁山 +1 位作者 顾晓鲁 vincent w lee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利用 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圆弧形层状凹陷地形对平面 SH波散射二维问题的一个解析解 ,分析了层状凹陷地形沉积排列顺序、软夹层刚度和厚度等因素对 SH波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 ,层状凹陷地形对平面 SH波的散射和单一凹陷地... 利用 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圆弧形层状凹陷地形对平面 SH波散射二维问题的一个解析解 ,分析了层状凹陷地形沉积排列顺序、软夹层刚度和厚度等因素对 SH波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 ,层状凹陷地形对平面 SH波的散射和单一凹陷地形差别很大 ,凹陷地形表面松软沉积的存在 ,即使厚度很薄 ,也会大大降低凹陷地形本身对入射波的屏障作用 ;层状凹陷地形中沉积排列顺序、软夹层刚度和厚度的变化对散射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SH波 散射 圆弧形层状凹陷地形 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法 解析解 沉积土层 软夹层
下载PDF
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沿线地震动的影响(II):数值结果 被引量:43
8
作者 梁建文 纪晓东 vincent w lee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692,共6页
利用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级数解答,定量分析了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衬砌刚度等因素对沿线地表位移放大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频率较低时,地下隧道的存在对地表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当入射频率... 利用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级数解答,定量分析了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衬砌刚度等因素对沿线地表位移放大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频率较低时,地下隧道的存在对地表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当入射频率较高时,地表位移幅值可以达到无隧道情况的4.5倍以上;衬砌情况下地表位移幅值可以高出非衬砌情况的87.8%。建议在地铁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地下隧道的建设对隧道沿线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衬砌隧道 地震动 P波 SV波 放大作用
下载PDF
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沿线地震动的影响(I):级数解 被引量:33
9
作者 梁建文 纪晓东 vincent w lee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一个级数解答,当衬砌与半空间介质相同时,该解答退化为文献中的无衬砌隧道的解答。级数解答为进一步定量研究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的放大作用以及入射波长、...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一个级数解答,当衬砌与半空间介质相同时,该解答退化为文献中的无衬砌隧道的解答。级数解答为进一步定量研究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的放大作用以及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和衬砌刚度等参数对隧道沿线地震动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衬砌隧道 地震动 P波 SV波 散射 级数解答
下载PDF
地下双洞室在SV波入射下动力响应问题解析解 被引量:27
10
作者 梁建文 张浩 vincent w lee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地下双洞室在平面 SV波入射下动力响应二维问题的一个解析解 ,数值结果表明 :当两个洞室之间距离较近时 ,洞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下双洞室的动应力集中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 ,两个洞室情况动应力集中系数可能达到...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地下双洞室在平面 SV波入射下动力响应二维问题的一个解析解 ,数值结果表明 :当两个洞室之间距离较近时 ,洞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下双洞室的动应力集中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 ,两个洞室情况动应力集中系数可能达到单个洞室的 5 .2倍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应力波 动力响应 平面SV波 散射 抗震设计
下载PDF
圆弧形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对入射平面P波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梁建文 严林隽 vincent w lee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7-411,共15页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表面具有覆盖层的圆弧形凹陷地形对入射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一个解析解 ,并利用该解分析了不同形状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刚度和厚度对入射P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的存在 ,即使厚度很薄 ...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表面具有覆盖层的圆弧形凹陷地形对入射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一个解析解 ,并利用该解分析了不同形状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刚度和厚度对入射P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的存在 ,即使厚度很薄 ,对入射P波的散射也具有很大影响 ,覆盖层刚度和厚度的变化可显著改变凹陷地形场地的动力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形凹陷地形 覆盖层 平面P波 散射 解析解 弹性动力学
下载PDF
地下洞室群对地面运动影响问题的级数解答——P波入射 被引量:22
12
作者 梁建文 张浩 vincent w lee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80,共12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 ,给出了平面P波入射下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地面运动影响问题的一个级数解答 .数值结果表明 ,地下洞室群对附近地面运动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 .建议地铁等地下工程在规划和设计时 ,考虑工程建设后对沿线地面运动的影响 .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地面运动 平面P波 散射 级数解答
下载PDF
圆弧形沉积谷地对平面P波的三维散射解析解 被引量:20
13
作者 梁建文 魏新磊 vincent w lee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1-470,共10页
采用大圆弧面来模拟半空间表面,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在频域内给出了圆弧形沉积谷地形对平面P波三维散射的一个解析解,并以此解答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度对圆弧形沉积谷地场地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入射波的频率和入... 采用大圆弧面来模拟半空间表面,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在频域内给出了圆弧形沉积谷地形对平面P波三维散射的一个解析解,并以此解答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度对圆弧形沉积谷地场地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入射波的频率和入射角度对圆弧形沉积谷地场地反应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散射 平面P波 圆弧形沉积谷地 解析解
下载PDF
圆弧形层状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V波散射解析解 被引量:18
14
作者 梁建文 严林隽 vincent w lee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5-243,共9页
利用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圆弧形层状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一个解析解,并分析了谷中层状沉积排列顺序及相对刚度等因素对散射的影响。
关键词 圆弧形层状沉积谷地 平面SV波 散射 解析解 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法
下载PDF
平面SV波入射下半圆凸起地形地表运动解析解 被引量:19
15
作者 梁建文 张彦帅 vincent w lee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49,共12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并借助辅助函数思想,给出了平面SV波入射下半圆凸起地形地表运动的一个解析解,并对解答的收敛性和截断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若干算例分析了入射频率和入射角度以及凸起地形宽度对地表运动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并借助辅助函数思想,给出了平面SV波入射下半圆凸起地形地表运动的一个解析解,并对解答的收敛性和截断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若干算例分析了入射频率和入射角度以及凸起地形宽度对地表运动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凸起地形对入射SV波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可达自由场的4倍以上.当入射频率较低时,位移峰值多位于半空间地表;而当入射频率较高时,位移峰值多位于凸起地形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起地形 平面SV波 散射地表运动 解析解
下载PDF
地下洞室群对地面运动影响问题的级数解答:SH波入射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建文 李艳恒 vincent w lee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63-1667,1672,共6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平面SH波入射下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地面运动影响问题的一个级数解答,并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以及两洞室之间距离等参数对地面运动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地下洞室群对沿线地面运动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两个洞室情...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平面SH波入射下半空间中洞室群对地面运动影响问题的一个级数解答,并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以及两洞室之间距离等参数对地面运动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地下洞室群对沿线地面运动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两个洞室情况地面运动可以达到单个洞室情况的1.6倍、无洞室情况的3.5倍以上。建议地铁等地下工程在设计和规划时应考虑工程建设后对沿线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地面运动 平面SH波 散射 级数解答
下载PDF
平面P波在饱和半空间中洞室周围的散射(II):数值结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建文 巴振宁 vincent w lee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入射平面P波在饱和半空间中洞室周围散射问题,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角度、边界渗透条件、孔隙率、泊松比等参数对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平面P波入射情况下,饱和半空间和单相(干土)半空间中洞室附近地表位移幅值的...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入射平面P波在饱和半空间中洞室周围散射问题,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角度、边界渗透条件、孔隙率、泊松比等参数对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平面P波入射情况下,饱和半空间和单相(干土)半空间中洞室附近地表位移幅值的差别很大,干土情况的水平位移幅值相对较大,饱和情况的竖向地表位移幅值相对较大;由于波在洞室附近的干涉,饱和情况与干土情况的地表位移出现相位漂移。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洞室附近水平地表位移幅值逐渐减小,竖向地表位移幅值则逐渐增大;当孔隙率较低时,边界渗透条件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很小,而当孔隙率较大时,边界渗透条件的影响则不可忽视,不透水情况下,水平和竖向地表位移幅值的峰值均相对较大;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孔隙率的影响逐渐增大,而且不透水情况下孔隙率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泊松比的增大,洞室附近水平地表位移幅值逐渐降低,竖向地表位移幅值则逐渐增大;泊松比较小时,边界渗透条件对位移幅值的影响较大,泊松比较大时,边界渗透条件对位移幅值的影响则较小;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泊松比的影响逐渐增大。当孔隙率较小时,半空间地表和洞室表面孔隙水压幅值较小,但空间变化比较剧烈,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孔隙水压逐渐增大但空间变化逐渐平缓;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孔隙水压幅值逐渐增大,且孔隙水压的空间变化逐渐变得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半空间 洞室 平面P波 散射 BIOT理论 渗透条件 孔隙率 泊松比
下载PDF
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对SV及Rayleigh波的动应力集中(II):数值结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纪晓东 梁建文 vincent w lee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了解决在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作用下地下圆形衬砌洞室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利用文献[5]的级数解,分析了衬砌刚度、入射波长、入射角度诸因素对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1)衬砌刚度对DSCF有重要影响,柔性衬砌情况D... 为了解决在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作用下地下圆形衬砌洞室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利用文献[5]的级数解,分析了衬砌刚度、入射波长、入射角度诸因素对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1)衬砌刚度对DSCF有重要影响,柔性衬砌情况DSCF最小,刚性衬砌情况的最大;环向与轴向DSCF最大可分别达到32.31与16.12;(2)入射频率和入射角度对DSCF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洞室 SV波 RAYLEIGH波 动应力集中 数值结果
下载PDF
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对SV及Rayleigh波的动应力集中(Ⅰ):3-D级数解 被引量:4
19
作者 纪晓东 梁建文 vincent w lee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8-1081,共4页
为了研究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在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作用下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利用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出三维条件下的级数解。当衬砌与半空间介质相同时,级数解将退化为无衬砌时的结果。级数解为进一步定量分析衬砌洞室对入射平面SV波和... 为了研究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在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作用下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利用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出三维条件下的级数解。当衬砌与半空间介质相同时,级数解将退化为无衬砌时的结果。级数解为进一步定量分析衬砌洞室对入射平面SV波和Rayleigh波的动力集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洞室 SV波 RAYLEIGH波 动应力集中 级数解
下载PDF
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在平面P波入射下的动应力集中:三维级数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纪晓东 梁建文 vincent w lee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在入射平面P波作用下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并给出了三维级数解。研究表明:(1)衬砌刚度对环向与轴向动应力集中系数都具有重要影响,刚性衬砌、无衬砌和柔性衬砌三种情况下的动应力集中系数在空间上...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地下圆形衬砌洞室在入射平面P波作用下的动应力集中问题并给出了三维级数解。研究表明:(1)衬砌刚度对环向与轴向动应力集中系数都具有重要影响,刚性衬砌、无衬砌和柔性衬砌三种情况下的动应力集中系数在空间上的分布基本相同,但刚性衬砌情况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无衬砌情况次之,柔性衬砌情况最小,波阵面夹角入射时1δ=45°,环向与轴向动应力集中系数最大可分别达到16.62与8.53;(2)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大,环向动应力集中系数在多数情况下逐渐减小;(3)波入射角度对动应力集中系数也有很大影响,随着入射波与y轴夹角2δ的增加,环向动应力集中系数总体上逐渐减小,而轴向动应力集中系数多数情况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洞室 P波 动应力集中 三维级数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