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HA-RVA法的黄河水文情势演变分析
1
作者 王保良 王鸿翔 +3 位作者 张海涛 郝春沣 仇亚琴 牛存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水文情势的自然波动是维系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性及水文健康的关键。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黄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等问题,选取黄河干流代表性水文站(兰州站、龙门站、花园口站)1956—2020年逐日径流实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和Pettit... 水文情势的自然波动是维系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性及水文健康的关键。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黄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等问题,选取黄河干流代表性水文站(兰州站、龙门站、花园口站)1956—2020年逐日径流实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检验方法,综合检验径流突变年份,利用生态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价黄河流域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结果表明:1)兰州站、龙门站、花园口站径流突变年份分别为1984年、1987年、1986年,且龙门站、花园口站控制流域内年均流量呈显著性减小趋势。2)兰州站年均90 d最小流量改变度最高,达83%;龙门站4月平均流量改变度最高,达-100%;花园口站流量平均增大(减小)率改变度最高,达-92%。3)兰州站、龙门站、花园口站整体水文改变度分别为34%、37%、51%,均属于中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水文情势 IHA-RVA 水文改变度 黄河
下载PDF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雅迪 王慧影 +4 位作者 白绿峰 朱垚羽 关运祥 赵敏 王宝亮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79-83,共5页
真武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具有健脾温肾、温阳利水之效。研究表明,真武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循环、泌尿、消化、神经、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对改善心悸、水肿、腹痛吐泻、眩晕、咳喘等症状有良效,在五官科、肿瘤科... 真武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具有健脾温肾、温阳利水之效。研究表明,真武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循环、泌尿、消化、神经、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对改善心悸、水肿、腹痛吐泻、眩晕、咳喘等症状有良效,在五官科、肿瘤科、妇科、男科、儿科等多个临床科室也应用广泛;真武汤的作用机制包括抗组织纤维化、降压降脂、调节水液代谢、抗炎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等。目前,真武汤临床应用研究广泛但并不充分,对其作用机制的探索尚不完善。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充分探索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挖掘其作用机制,为经方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经方复方制剂的研发,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下的分带式喷杆喷药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王宝梁 王政 +3 位作者 孟为国 陆凯 贾寿良 薛金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7,共8页
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现有喷药机无法分带定向喷施、适用性差的问题,设计一款适应于该模式、具有药物分带定向喷施、喷施高度分带可调节、防止药物发生带间飘移功能的自走式喷杆喷药机。根据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 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现有喷药机无法分带定向喷施、适用性差的问题,设计一款适应于该模式、具有药物分带定向喷施、喷施高度分带可调节、防止药物发生带间飘移功能的自走式喷杆喷药机。根据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确定整机机构方案;确定喷药机的喷杆高度调节装置、喷杆折叠装置和防飘移装置三个关键装置方案并进行结构设计。在灌云县大豆农场种植基地,对样机的高度调节性、可折叠性及防飘移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高度调节、折叠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作业需求,防飘装置能够减少92.52%的液滴飘移,能够满足对玉米大豆的化学除草阶段及化学控旺阶段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喷药机 防飘移
下载PDF
森林植保机用动力电池热失控建模与试验分析
4
作者 李萍 王宝梁 +1 位作者 李德才 张宝玉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为探讨某森林植保机用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式热失控问题,首先探究电池单体的结构组成、各副反应的产热机理,以及电池单体、端板、隔热垫、箱体与环境之间的热辐射、热传导和对流换热3种传热方式。然后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热失控建模方法,由... 为探讨某森林植保机用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式热失控问题,首先探究电池单体的结构组成、各副反应的产热机理,以及电池单体、端板、隔热垫、箱体与环境之间的热辐射、热传导和对流换热3种传热方式。然后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热失控建模方法,由电芯物性参数、副反应机理、放热传热模型在AMEsim一维仿真软件中建立280 Ah大容量电池模组的热电特性模型,分析自加热热失控时的电池产热传热特征以及模组内热失控蔓延的路径,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并根据国标GB 38031—2020对该电池模组进行自加热试验,得到电芯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通过纳米CT扫描,确认触发电芯热失控具体位置。对比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准确度高,性能可靠,电芯热失控温度最大误差为11.3%,热失控触发时间最大误差为4.2%,可为后续热失控温度预测和预防电池包热扩散的安全性等电池热管理方面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自加热 热失控 热电特性 电池热管理
下载PDF
核电厂截止阀阀杆微裂纹老化检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鹏 张彦召 +3 位作者 朱伟强 王宝亮 张松 程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由于截止阀阀杆材料、热处理不当、应力集中、点蚀及晶间腐蚀等因素,加之在阀门开关过程中受力过载,因此导致断裂事件时常发生,影响核电机组安全运行。针对核电厂截止阀维修工作量大、拆装检查后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开发截止阀阀杆微裂... 由于截止阀阀杆材料、热处理不当、应力集中、点蚀及晶间腐蚀等因素,加之在阀门开关过程中受力过载,因此导致断裂事件时常发生,影响核电机组安全运行。针对核电厂截止阀维修工作量大、拆装检查后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开发截止阀阀杆微裂纹专用老化检测技术,实现了对阀杆断裂敏感部位微裂纹的有效探测,减少了阀门维修过程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止阀 阀杆 微裂纹
下载PDF
Runoff chang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China from 1960 to 2020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6
作者 wang baoliang wang Hongxiang +3 位作者 JIAO Xuyang HUANG Lintong CHEN Hao GUO Wenxi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68-194,共27页
Analysing runoff changes and how these are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s deemed crucial to elucidate the ec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response mechanisms of rivers.The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 Analysing runoff changes and how these are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s deemed crucial to elucidate the ec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response mechanisms of rivers.The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 and the 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IHA-RVA)method,as well as the ecological indicator method,were employed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degree of hydrologic change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process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1960 to 2020.Using Budyko's water heat coupling balance theory,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various driving factors(such as precipitation,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and underlying surface)to runoff chang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e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runoff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ad a downwards trend,whereas th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xhibited an upwards trend from 1960 to 2020.In approximately 1985,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the main stream underwent an abrupt change.The degree of hydrological change was observed to gradually increase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with a range of 34.00%-54.00%,all of which are moderate changes.However,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ave been noted among different ecological indicators,with a fluctuation index of 90.00%at the outlet of downstream hydrological stations,reaching a high level of change.After the mutation,the biodiversity index of flow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a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ase period.The research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driving factor for runoff changes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mainly precipitation,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39.31%-54.70%.Moreover,the driving factor for runoff chang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is mainly human activities,having a contribution rate of 63.70%-84.37%.These results can serve as a basis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effort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 theory hydrological regime attribution analysis ecological responses Yellow River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y RUNOFF
下载PDF
Flume experiments to study fine-grain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lope stability
7
作者 wang baoliang wang Quanwei +2 位作者 LI Yong YAO Zhenguo wang Hongf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3552-3566,共15页
Fine grains migration is a primary cause of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ine-grain migration on slope failure through flume experiments,focusing on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 Fine grains migration is a primary cause of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ine-grain migration on slope failure through flume experiments,focusing on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slope stability.A series of artificial rainfall flume experiments with varying rainfall intensities and slopes were conducted using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Wei Jia Gully.The experiments monitored pore-water pressure,grain migration,and failure sequences.Grain-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μand Dc)wer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migration path and accumulation of fine grains.The experiments reveal that fine-grain migration significantly alters soil structure,leading to random blockage and interconnection of internal pore channels.These changes result in fluctuating pore-wa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s and uneven fine-grain accumulation,critical factors in slope stability.Slope failures occur randomly and intermittently,influenced by fine-grain content in runoff and resulting pore-water pressure variations.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fine-grain migr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slope stability,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ng and mitigating slope failures.The stochastic nature of fine-grain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oil propertie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predictive models to enhance their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grain migration Slope stability Pore-water pressure Artificial rainfall Soil structure Flume experiments
原文传递
ISO 22163:2023与ISO/TS 22163:2017主要内容对比分析
8
作者 王宝亮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4期16-22,共7页
2023年7月2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O 22163:2023 《铁路应用铁路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2015和铁路领域应用的特定要求》。ISO 22163:2023是第1项专门面向铁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取代技术规范ISO/TS 22163:2017 《铁路... 2023年7月2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O 22163:2023 《铁路应用铁路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2015和铁路领域应用的特定要求》。ISO 22163:2023是第1项专门面向铁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取代技术规范ISO/TS 22163:2017 《铁路应用质量管理体系铁路组织业务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15及铁路领域应用的特殊要求》。为了便于企业开展对标和策划认证工作,对比ISO 22163:2023与ISO/TS 22163:2017主要差异,对适用范围、术语、引用标准、附录、强制性过程、推荐性过程、强制性和推荐性绩效指标(PI)等7个方面的主要差异开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组织 质量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 技术规范 对比 认证
下载PDF
不同光质补光对设施内桃果实品质及叶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晓翠 刘凤之 +1 位作者 王海波 王孝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9-987,共9页
研究采用蓝光、红蓝光、紫外光3种植物生长灯对设施内‘春雪’和‘中油4号’桃进行暗期延时补光,以设施内暗期光照为对照,探究不同光质补光对设施内桃果实品质及叶片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优补光光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未补光)相比,3... 研究采用蓝光、红蓝光、紫外光3种植物生长灯对设施内‘春雪’和‘中油4号’桃进行暗期延时补光,以设施内暗期光照为对照,探究不同光质补光对设施内桃果实品质及叶片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优补光光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未补光)相比,3种补光处理对设施内‘春雪’和‘中油4号’桃果实品质及叶片质量均影响显著,且不同光质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2)蓝光补光处理桃果实单果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叶面积最大,叶片及其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最厚,而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居中。(3)紫外光补光处理桃果实的酚酸类、黄烷醇类、黄酮醇类、花色苷类4类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而果实品质居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以及叶片及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较低。(4)红蓝光补光处理桃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和酚类物质含量最低,而叶片质量居中。研究认为,适宜的设施内暗期延时补光可显著提高桃叶片质量,有效改善桃果实单果重和营养品质,并以蓝光补光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光质 果实品质 叶片质量
下载PDF
我国非常规水源利用结构及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海涛 王保良 +1 位作者 仇亚琴 赵宇翔 《中国水利》 2023年第7期19-23,共5页
非常规水源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3—2021年非常规水源利用统计数据,定性分析了我国各地区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非常规水源利用特点进行了定... 非常规水源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3—2021年非常规水源利用统计数据,定性分析了我国各地区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非常规水源利用特点进行了定量研究。对我国非常规水源利用趋势在时间和利用结构上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非常规水源开发管理者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源 利用结构 再生水 海水淡化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基预拌流态固化土固化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悦 齐帜飏 +3 位作者 林辉 王保亮 张超 郭秋生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3期42-45,55,共5页
以硫铝酸盐水泥和二水石膏为原材料制备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固化剂,以强度、体积膨胀率和成本为指标进行同化剂配选。以胶土比1∶9制备固化土试样,进一步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与二水石膏的比例对固化土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硫铝酸盐水泥和二水石膏为原材料制备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固化剂,以强度、体积膨胀率和成本为指标进行同化剂配选。以胶土比1∶9制备固化土试样,进一步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与二水石膏的比例对固化土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胶砂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随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再提高。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有利于固化土试样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改善。硫铝酸盐水泥与二水石膏最优配比为7∶3,采用该固化剂制备的固化土试样28 d体积收缩率为0.08%,抗压强度为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 固化土 抗压强度 体积稳定性 多指标评价
下载PDF
“双碳”战略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12
作者 周美华 王宝良 冯丹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6期38-42,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双碳”目标提出,将对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双碳”背景下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与困境,提出要基于不同资源类型城市发展阶段、资源保障能力、生...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双碳”目标提出,将对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双碳”背景下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与困境,提出要基于不同资源类型城市发展阶段、资源保障能力、生态环境状况、绿色转型发展能力,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差异化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通过多元能源供给体系、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赋能、低碳发展引领等措施,逐步实现资源型地区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资源型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保亮 王吉业 《科教导刊》 2023年第33期49-51,共3页
在各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积极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合理... 在各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积极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合理确定课程目标、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施工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巨峰’葡萄不同生育期植株矿质元素需求规律 被引量:36
14
作者 史祥宾 王孝娣 +5 位作者 王宝亮 王志强 冀晓昊 王小龙 刘凤之 王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86-2694,共9页
【目的】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是实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的前提,研究‘巨峰’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为葡萄的合理施肥与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在‘巨峰’葡萄的关键生育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树体的各... 【目的】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是实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的前提,研究‘巨峰’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为葡萄的合理施肥与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在‘巨峰’葡萄的关键生育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树体的各矿质元素含量,计算不同生育阶段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与比例,研究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结果】‘巨峰’葡萄在整个生长季不同生育阶段各矿质元素的需求规律有所差异。萌芽期至始花期对氮、钾、铁、锰、锌、钼的需求量均超过了全年总需求量的15%,磷、钙、镁、铜、硼的需求比率也均超过了10%。始花期至末花期,氮、铁、钼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5%,磷、钾、钙、镁、锌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0%。末花期至转色期,各矿质元素的需求比率分别为氮41.7%、磷47.44%、钾44.83%、钙45.88%、镁44.92%、铁39.75%、锰27.40%、锌30.28%、铜60.20%、硼38.72%、钼41.59%。转色期至采收期对钾、锰和硼的需求量较大,分别占比21.76%、22.19%和20.17%,其次磷、镁、钙、锌的需求比率分别为17.12%、16.76%、16.34%、14.72%,氮、铁、铜和钼的需求比率均低于10%。采收期至落叶期,锰和锌的需求比率分别为28.71%和23.57%,铁和硼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5%,氮、钙、镁和钼的占比也均超过了10%,磷、钾和铜占比分别为9.72%、4.78%和8.69%。【结论】‘巨峰’葡萄施肥需要重视各生育阶段各种矿质养分的供给。生产1 000 kg果实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为氮5.67 kg、磷2.37 kg、钾5.66 kg、钙5.70 kg、镁1.02 kg、铁153.45 g、锰53.14 g、锌36.25g、铜7.28 g、硼41.84 g、钼0.47 g。‘巨峰’葡萄各矿质元素占干物质重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氮0.92%、磷0.36%、钾0.66%、钙0.84%、镁0.15%、铁269.27 mg·kg-1、锰57.24 mg·kg-1、锌49.64 mg·kg-1、铜12.66 mg·kg-1、硼66.35 mg·kg-1、钼1.09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必需元素 矿质营养 需求规律 合理施肥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87-1’葡萄光合特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韩晓 王海波 +6 位作者 王孝娣 冀晓昊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王志强 刘凤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72-1981,共10页
【目的】评价贝达、1103P、3309C、140Ru、5C、SO4、华葡1号、抗砧1等8种不同砧木对‘87-1’葡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设施栽培的砧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Li-6400光合仪测定光响应曲线(设定CO2浓度为400μm... 【目的】评价贝达、1103P、3309C、140Ru、5C、SO4、华葡1号、抗砧1等8种不同砧木对‘87-1’葡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设施栽培的砧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Li-6400光合仪测定光响应曲线(设定CO2浓度为400μmol·mol-1,温度为25℃,气体流速为500 mmol·s^(-1)。设定光合有效辐射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分别为2 000、1 800、1 500、1 200、800、400、200、100、50、20、0μmol·m^(-2)·s^(-1))、CO2响应曲线(设定光合有效辐射为1 200μmol·m^(-2)·s^(-1),温度和气体流速分别设为25℃和500 mmol·s^(-1)。CO2浓度按照400、200、100、50、20、400、400、800、1 200、1 500、1 800、2 000μmol·mol-1的顺序进行测定)、温度响应曲线(设定光合有效辐射为1 200μmol·m^(-2)·s^(-1),CO2浓度控制为400μmol·mol-1,气体流速为500 mmol·s^(-1)。温度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设定为25、27、30、32、35和37℃),通过3条曲线分别求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效率、羧化效率、CO2补偿点、不同温度下净光合速率等参数,通过FMS-2型便携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F0、Fm、Fv、Fv/F0、Fv/Fm等参数,比较不同砧木对‘87-1’各光合参数的影响,并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排名。【结果】‘87-1’/3309C、‘87-1’/1103P组合表观量子效率高,光补偿点低,暗呼吸速率较低,Topsis综合排名位于前2名,两者耐弱光能力较强。‘87-1’/3309C、‘87-1’/华葡1号羧化效率较高,CO2补偿点低,Topsis综合排名位于前2名,两者耐低浓度CO2能力较强。‘87-1’/SO4、‘87-1’/华葡1号不同温度下净光合变化值较小,高温下净光合速率较大,Topsis综合排名位于前2名,说明两者耐高温能力较强。通过方差分析发现‘87-1’/140Ru和‘87-1’/SO4组合F0最高,‘87-1’/1103P组合Fv最高,‘87-1’/1103P和‘87-1’/3309C的Fv/F0值最高,8个砧穗组合的Fm和Fv/Fm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309C、1103P两种砧木可以有效提高‘87-1’耐弱光能力及原初光能转化效率,3309C、华葡1号两种砧木可以提高‘87-1’的耐低浓度CO2能力,SO4、华葡1号2种砧木可以提高‘87-1’的耐高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穗组合 '87-1’葡萄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特性 TOPSIS方法
下载PDF
架式和新梢间距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冀晓昊 刘凤之 +3 位作者 史祥宾 王宝亮 刘培培 王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4-1172,共9页
【目的】探明架式和新梢间距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巨峰’葡萄叶幕分布标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Y型架和龙干型水平架两种架式,通过定梢绳控制新梢间距分别为10、15和20 ... 【目的】探明架式和新梢间距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巨峰’葡萄叶幕分布标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Y型架和龙干型水平架两种架式,通过定梢绳控制新梢间距分别为10、15和20 cm,研究架式和新梢间距对成熟期‘巨峰’葡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花青苷和香气等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仅与架式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与新梢间距不存在显著性相关,花青苷含量与架式和新梢间距均存在显著性相关;香气总含量与架式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与新梢间距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醛类、醇类和萜烯类香气物质含量与香气总含量规律一致,而酯类香气物质含量仅与新梢间距存在一定相关性;对6个处理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花青苷、酯类、醛类、萜烯类和醇类香气含量等9个指标进行Topsis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架配合新梢间距15 cm得分最高。【结论】建议‘巨峰’葡萄在生产中采用斜干水平龙干型配合水平叶幕,定梢绳间距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式 新梢间距 葡萄 果实品质
下载PDF
不同葡萄品种设施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海波 王孝娣 +7 位作者 韩晓 谢计蒙 史祥宾 冀晓昊 王宝亮 郑晓翠 王志强 刘凤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2-98,共7页
为了确定评价不同葡萄品种设施环境适应性的方法,为葡萄设施栽培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测定22个葡萄品种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设施内外光合潜力差值、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及叶片厚度、干比... 为了确定评价不同葡萄品种设施环境适应性的方法,为葡萄设施栽培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测定22个葡萄品种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设施内外光合潜力差值、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及叶片厚度、干比叶质量、CO2补偿点、羧化效率、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指标,然后运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与连年丰产能力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最后以与连年丰产能力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为基础数据,以连年丰产能力作为验证指标,对运用熵值法、Topsis方法和熵权Topsis方法等评价方法对葡萄的设施环境适应性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快速有效的评价设施葡萄环境适应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无核白鸡心和红香妃两葡萄品种可作为评价某葡萄品种是否适于设施栽培的参照品种。叶片光补偿点、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设施内外光合潜力差值等4个生理指标与连年丰产系数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设施葡萄环境适应性的基础数据。熵权(权重分别为光补偿点0.324、光合潜力差值0.250、叶绿素a含量0.227、叶绿素总含量0.199)Topsis综合评价法对设施葡萄环境适应性评价结果的排序与其连年丰产系数排序基本相同,Topsis综合评价法次之,熵值法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环境适应性 连年丰产能力 生理指标 综合评价方法
下载PDF
叶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对设施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史祥宾 王孝娣 +5 位作者 王宝亮 王志强 冀晓昊 王小龙 刘凤之 王海波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0,共4页
以设施栽培2年生贝达砧‘87-1’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氨基酸系列叶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处理对设施葡萄成花枝率、结果系数、叶面积、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叶面肥产品的改良研发提供理论... 以设施栽培2年生贝达砧‘87-1’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氨基酸系列叶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处理对设施葡萄成花枝率、结果系数、叶面积、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叶面肥产品的改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与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相比,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处理对设施葡萄的成花枝率和结果系数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连续喷施3年,与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相比,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成熟期果实的氮、钾、钙、镁、铁、锌、铜和钼含量。综上所述,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添加微量元素可以显著改善设施栽培‘87-1’葡萄的果实品质,提高叶片质量和成熟期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设施葡萄 成花能力 叶片质量 果实品质 矿质元素
原文传递
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养分需求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祥宾 刘凤之 +5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小龙 王宝亮 王志强 冀晓昊 王海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08-1716,共9页
【目的】探究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对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比率、需求比例、吸收速率和需求量等需求特性指标,为巨玫瑰葡萄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贝达嫁接的巨玫瑰葡萄为试材,2017—2018年分别在其关键生... 【目的】探究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对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比率、需求比例、吸收速率和需求量等需求特性指标,为巨玫瑰葡萄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贝达嫁接的巨玫瑰葡萄为试材,2017—2018年分别在其关键生育期整株取样,对树体各必需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生育阶段巨玫瑰葡萄对各元素均有一定需求。末花期至转色期对各元素的需求量均最大,占全年总需求量的39.18%~53.19%。萌芽期至始花期氮和铁、转色期至采收期钾和钙及采收期至落叶期镁的吸收分配比率均超过20%。生产1000 kg果实需要氮4.77 kg、磷1.41 kg、钾6.08 kg、钙5.05 kg、镁0.96 kg、铁124.86 g、锰31.05 g、锌26.17 g、硼33.89 g、铜6.83 g、钼0.27 g。全年各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氮∶磷∶钾∶钙∶镁为10.00∶2.97∶12.74∶10.65∶2.02,铁∶锰∶锌∶铜∶硼∶钼为10.00∶2.48∶2.09∶2.72∶0.55∶0.02。【结论】巨玫瑰葡萄对钾的需求量最高,钙与氮相近,镁与磷相近,施肥管理需要重视每个生育阶段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玫瑰葡萄 营养元素 需求特性 合理施肥
下载PDF
设施葡萄“一丰两改三高四精”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海波 王孝娣 +9 位作者 陶建敏 史祥宾 冀晓昊 束靖 王宝亮 王小龙 王志强 张艺灿 郑焕 刘凤之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共8页
针对我国设施葡萄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项目组开展科研攻关,创新集成构建了设施葡萄的"一丰两改三高四精"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丰产稳产(连年丰产)、改良土壤、改良品种结构、高标准建园、高光效省... 针对我国设施葡萄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项目组开展科研攻关,创新集成构建了设施葡萄的"一丰两改三高四精"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丰产稳产(连年丰产)、改良土壤、改良品种结构、高标准建园、高光效省力化整形修剪、高效环境调控、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细化花果管理、精准产期调控等10类关键技术。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设施葡萄生产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简 优质 高效 栽培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