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与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研究
1
作者 王发明 侯金燕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视角,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进一步讨论技术波动性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视角,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进一步讨论技术波动性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系治理均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契约包容性对生态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关系治理强化了契约约束力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改变契约包容性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影响;技术波动性能够强化契约治理对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作用效果,但未能显著影响关系治理和生态参与者合作行为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契约治理 关系治理 技术波动 生态参与者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油页岩力学性能特征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民 王发明 +2 位作者 贺文卿 王帅 刘厚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150,共7页
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效显著,但大斜度水平井井壁垮塌异常突出,多次引发井下阻卡,甚至埋钻事故。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岩石力学室内系列实验研究油页岩力学性能与崩塌破坏规律,剖析油页岩水平井井壁失稳机理与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油页... 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效显著,但大斜度水平井井壁垮塌异常突出,多次引发井下阻卡,甚至埋钻事故。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岩石力学室内系列实验研究油页岩力学性能与崩塌破坏规律,剖析油页岩水平井井壁失稳机理与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油页岩岩体裂缝极为发育,主要为近平行低角度层理缝,伴有高角度交叉缝,岩体破碎程度高;油页岩力学参数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当井壁最大主应力与层理缝垂直时,井壁整体力学强度最大,随着井壁最大主应力与层理缝面夹角减小,井壁力学强度呈减小趋势,当夹角为60°左右时力学强度最低,井壁稳定性最差;济阳坳陷油页岩整体力学强度低,井下应力环境下抗压强度最大值为165 MPa,最低仅为52 MPa;油页岩岩体破坏方式存在差异,当井壁最大主应力与层理缝面夹角较小时,以沿层理缝间剪切滑移破坏为主,反之为油页岩基岩剪切破坏。济阳坳陷油页岩井壁失稳作用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油页岩大斜度水平井井壁稳定性预测及工程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油页岩 力学强度各向异性 钻井液浸泡作用
下载PDF
广西猕猴桃果实病害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
作者 刘平平 莫权辉 +5 位作者 叶开玉 龚弘娟 王发明 蒋桥生 齐贝贝 李洁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9,共8页
为了弄清广西各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于2021年8—9月采果期收集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和贺州市等4个市15个猕猴桃主产县(区)38个代表性果园的感病果实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从38份感病果实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74... 为了弄清广西各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于2021年8—9月采果期收集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和贺州市等4个市15个猕猴桃主产县(区)38个代表性果园的感病果实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从38份感病果实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74份真菌材料和5份细菌材料。分别使用鉴定真菌的通用引物ITS1/ITS4和鉴定细菌的通用引物27F/1429R对分离所得真菌和细菌材料进行PCR扩增,然后测序,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以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发现,15个主产县(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分别隶属于9个属,即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新壳梭孢菌属(Neofusicoccum)、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毛霉属(Mucor)和新拟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其中,葡萄座腔菌属、间座壳菌属、二孢菌属和新壳梭孢菌属为主要真菌,在所得真菌材料中分别占47.70%、29.89%、9.20%和6.90%;毛霉属和新拟盘多毛孢属系首次报道为猕猴桃果实病原菌。获得的病原细菌种类为葡萄杆菌属(Gluconobacter)、亚特兰大杆菌属(Atlantibacter)和泛菌属(Pantoea),均系首次报道为猕猴桃果实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猕猴桃 果实病害 病原菌
原文传递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治理政策演进的阶段性特征与启示
4
作者 王发明 侯金燕 朱美娟 《科技智囊》 2023年第12期18-27,共10页
从纵向发展角度切入,对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各时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治理政策进行历史制度比较分析,深入剖析其演进特征及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治理政策应如何进行调整以应对新的国... 从纵向发展角度切入,对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各时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治理政策进行历史制度比较分析,深入剖析其演进特征及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治理政策应如何进行调整以应对新的国际形势与挑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治理政策经历了“传统政府主导的项目集体攻关机制政策变革与市场化改革企业内生动力机制萌发”“市场化改革企业内生动力机制与政府主导的项目集体攻关机制进化与完善”以及“市场化改革企业内生动力机制与政府主导的项目集体攻关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同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存在的不足,还需从“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新机制”以及“推动形成良好生态”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完善,一方面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企业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核心主体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举国体制 政策演进 政府主导型 市场驱动型
下载PDF
中国湿地资源与开发保护现状及其管理建议 被引量:7
5
作者 裴理鑫 叶思源 +7 位作者 何磊 赵广明 袁红明 丁喜桂 裴绍峰 李雪 王法明 Edward A.Laws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9-478,共20页
【研究目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5360.26万hm^(2),位居世界第四,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迅猛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分析中国湿地资源与开发保护现状及其退化原因是研... 【研究目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5360.26万hm^(2),位居世界第四,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迅猛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分析中国湿地资源与开发保护现状及其退化原因是研讨湿地管理对策的前提。【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中国湿地资源特征及其开发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国湿地损失和退化的驱动因素,由此提出中国湿地管理建议。【研究结果】中国湿地资源丰富,其在发挥水质净化、蓄水防洪、气候调节等功能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并由此发展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利用模式。同时中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保护政策和工程,湿地保护率达52.65%。然而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中国湿地面积萎缩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在湿地保护修复管理实践中仍存在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结论】当前中国湿地损失和退化趋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必须强化地球系统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同时需考虑经济可行和社会需求问题的约束,从而制订一个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且生态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资源 湿地功能 开发现状 退化因素 保护理念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履带自走式分拣型马铃薯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魏忠彩 王兴欢 +3 位作者 李学强 王法明 李志合 金诚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6,共12页
丘陵山区和小地块是国内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针对这类地形的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匮乏的瓶颈问题,并结合马铃薯种植农艺和收获需求,采用自动对行挖掘-薯土分离-人工辅助捡拾相结合的马铃薯机械化单行收获方案,设计了一种履带自... 丘陵山区和小地块是国内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针对这类地形的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匮乏的瓶颈问题,并结合马铃薯种植农艺和收获需求,采用自动对行挖掘-薯土分离-人工辅助捡拾相结合的马铃薯机械化单行收获方案,设计了一种履带自走式分拣型马铃薯收获机。该机主要由履带式底盘、自动对行挖掘装置、分离装置及分拣装置等关键部件组成,具有附着力大、高频低幅振动碎土、自动对行挖掘、人工辅助分拣和液压驱动模式等技术优势。在阐述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运动学模型和碰撞特性分析,确定了分离筛倾角为30°,分离筛末端与分拣筛始端之间的跌落高度为120 mm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由于采用人工辅助分拣的集薯方式,减少了薯块跌落与翻滚次数,缩短了马铃薯的分离行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样机作业速度为1.0、1.2 km/h,分离筛运行速度分别为0.61、0.72 m/s,分拣筛运行速度分别为0.42、0.50 m/s时,生产率分别为0.10、0.12 hm^(2)/h;利用电子马铃薯采集的碰撞加速度平均值分别为51.02 g、51.85 g,碰撞加速度峰值均小于马铃薯临界损伤阈值,没有出现薯块漏捡和薯块表皮破损情况,收获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研究可为马铃薯收获机分离分拣装袋工艺和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收获机 履带自走式 自动对行装置 辅助分拣
下载PDF
广西不同地区红阳猕猴桃果实香气分析
7
作者 刘翠霞 李洁维 +6 位作者 高建有 莫权辉 王发明 叶开玉 刘平平 齐贝贝 龚弘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70-2182,共13页
【目的】探讨广西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对猕猴桃香气的影响,筛选出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合猕猴桃香气形成的区域,为广西种植猕猴桃选择适宜地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对猕猴桃香气的影响,筛选出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合猕猴桃香气形成的区域,为广西种植猕猴桃选择适宜地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广西龙胜、乐业果形指数南丹、全州等19个红阳猕猴桃产区的香气种类和含量。【结果】从19个产区的红阳猕猴桃中共检测出71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含26种酯类、24种萜类、2种C13衍生物、2种C6化合物、4种醇类、4种醛类、2种酮类、7种烯烃类。19个地区的红阳猕猴桃香气种类介于9~26种之间,香气种类最多的是百色乐业县,恭城县次之,最少的是桂林龙胜县飘里镇,只检测到9种香气物质。红阳猕猴桃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是酯类和萜类物质,有12个地区的红阳猕猴桃酯类物质占总香气的50%以上,7个地区的萜类物质占总香气的50%以上。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有丁酸乙酯、丁酸甲酯、己酸乙酯、苯甲酸甲酯、乙酸乙酯、桉油精等。19个地区的红阳猕猴桃香气含量(w,后同)介于32~215μg·kg^(-1)之间,其中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香气含量最高,灵川县下辖乡香气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桂林市的龙胜县泗水乡、兴安县溶江镇、临桂区南边山乡、河池市南丹县、罗城县红阳猕猴桃的香气综合得分较高。【结论】综合分析表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龙胜县泗水乡和临桂区南边山乡及河池市南丹县、罗城县的红阳猕猴桃香气含量较高、种类也较多,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也较高,说明香气较优,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等都比较有利于猕猴桃的香气形成,结果可为广西种植猕猴桃选择适宜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广西 香气 不同地区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模型的小麦收获机喂入密度分类方法
8
作者 杨志凯 扶兰兰 +3 位作者 唐灿 王发明 倪昕东 陈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2-180,共9页
基于喂入量的作业速度智能化控制技术是优化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传统喂入量自动控制技术时滞明显,在喂入量调整时无法及时适应实际情况的问题,采用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了成熟期小麦植株密度等级分类识... 基于喂入量的作业速度智能化控制技术是优化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传统喂入量自动控制技术时滞明显,在喂入量调整时无法及时适应实际情况的问题,采用基于图像的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了成熟期小麦植株密度等级分类识别方法研究,通过预先感知作物密度,实现联合收获机作业参数的自动调整。首先基于车载相机和无人机图像构建了小麦植株图像数据集,并细分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和特高密度4类;其次构建了基于MobileViT-XS轻量化网络的密度等级识别模型,利用建立的数据集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最后将其与VGG16、GoogLeNet和ResNe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obileViT-XS模型的总体识别准确率达到91.03%,且单幅图像推理时间仅为29.5 ms。与VGG16、ResNet网络相比,总体识别准确率分别高出3.51、2.34个百分点,MobileViT-XS模型可以较好的完成小麦不同密度等级的分类识别任务,为实时预测小麦喂入密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喂入量 MobileViT 图像分类 密度识别
下载PDF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环形减损集薯升运装置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李学强 王兴欢 +3 位作者 刘洋 王法明 孟鹏祥 王金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120,共12页
针对现有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升运输送行程长而导致伤薯率高、破皮率高、机具结构不紧凑等问题,结合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收获模式,设计了一款适用于马铃薯升运作业的环形减损集薯升运装置。在阐述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马铃薯运动学... 针对现有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升运输送行程长而导致伤薯率高、破皮率高、机具结构不紧凑等问题,结合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收获模式,设计了一款适用于马铃薯升运作业的环形减损集薯升运装置。在阐述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马铃薯运动学模型和碰撞特性分析,得到影响升运效率和薯块损伤的主要因素,通过DEM-MBD耦合构建薯块和装置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升运挡板高度为199.21 mm、升运挡板与升运输送带间夹角为75.86°、相邻两升运挡板间距为240.35 mm。台架试验表明:上料量为24 t/h,升运输送带运行速度为0.8、1.0、1.2 m/s时,电子马铃薯采集的碰撞加速度峰值平均值为636.63、593.29、685.63 m/s^(2),破皮率为1.13%、1.06%、1.21%,碰撞加速度峰值均小于马铃薯临界损伤阈值。田间试验表明:作业速度为0.6、0.7、0.8 m/s时,伤薯率为0.94%、1.06%、1.12%,破皮率为1.09%、1.21%、1.33%,环形减损集薯升运装置运行正常,未出现薯块掉落等现象,各部件配合协调,满足装袋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高效稳定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清土除杂装置 集薯升运装置 耦合仿真 结构优化
下载PDF
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发明 莫权辉 +4 位作者 叶开玉 龚弘娟 蒋桥生 刘平平 李洁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9-1738,共10页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危害世界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未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培育抗性品种是保证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成为近年来猕猴桃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大部分猕猴桃种质资源对溃疡...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危害世界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未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培育抗性品种是保证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成为近年来猕猴桃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大部分猕猴桃种质资源对溃疡病的抗性不明,限制了猕猴桃优异抗性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虽然人们发展出了一些猕猴桃溃疡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方法,但是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鉴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该文针对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中的几个方面,如抗性材料的选育(现有品种的抗性、抗性砧木研究和野生抗溃资源等),抗性鉴定和评价技术(大田鉴定、活体或离体鉴定等)及抗性机理研究等进行综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溃疡病抗性评价体系,以对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抗性普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种间杂交和工程育种技术加快抗性育种进程,并以此带动猕猴桃溃疡病抗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利用等,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猕猴桃生产中受溃疡病困扰这一关键难题,促进猕猴桃产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溃疡病 抗性育种 鉴定和评价 抗性机理
下载PDF
通风服热舒适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蒙蒙 柯莹 +1 位作者 王发明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为揭示通风服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机制,阐明通风服与人体之间的热湿传递关系,在介绍通风服的起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重点论述了通风服热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出汗暖体假人测试法、人体着装实验法和... 为揭示通风服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机制,阐明通风服与人体之间的热湿传递关系,在介绍通风服的起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重点论述了通风服热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出汗暖体假人测试法、人体着装实验法和数值模型构建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通风服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机制是一门集环境传热学、人体生理传热学、服装面料学以及流体力学交叉结合的工程问题。最后对通风服热舒适性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将在通风服衣下气流的精确测量与仿真,衣下气流和热流数值模型的构建以及通风引起的局部和整体热舒适不匀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服 热舒适性 暖体假人 真人着装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双双 钟根龙 +3 位作者 黎普刚 王法明 张婷 毛平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1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并探讨脑卒中后疲劳炎症因子变化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为基础...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并探讨脑卒中后疲劳炎症因子变化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E)评分变化,并监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F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均下降,SSQOL-E评分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变化与FSS评分均呈正相关,与SSQOL-E评分呈负相关。经治疗后,治疗组的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SQOL-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腹针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乌灵胶囊 腹针治疗 康复训练 血清致炎因子
下载PDF
红心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桂红’的选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权辉 叶开玉 +4 位作者 龚弘娟 王发明 蒋桥生 刘平平 李洁维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78,I0002,共4页
‘桂红’是从野生中华猕猴桃后代中选育出来的猕猴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94.4 g。果实短圆柱形,果顶平或微凸;果皮黄绿色、薄,果毛残存、柔软,果斑黄褐色。果肉外缘金黄色,中轴白色,子房桃红色,呈放射状,肉质细,汁多,清甜,有香味,干物质... ‘桂红’是从野生中华猕猴桃后代中选育出来的猕猴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94.4 g。果实短圆柱形,果顶平或微凸;果皮黄绿色、薄,果毛残存、柔软,果斑黄褐色。果肉外缘金黄色,中轴白色,子房桃红色,呈放射状,肉质细,汁多,清甜,有香味,干物质含量17.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0%,可溶性糖含量10.69%,可滴定酸含量1.56%,维生素C含量994.3mg/kg,含18种氨基酸,含包括硒在内的多种矿物质。在广西桂林地区,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新品种 红心 ‘桂红’
原文传递
探讨植物单染色体测序中的假阳性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发明 莫权辉 +5 位作者 叶开玉 龚弘娟 刘平平 蒋桥生 齐贝贝 李洁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3,共8页
单细胞测序技术目前虽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微生物等物种的研究,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使得该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举步维艰。如果能先分离出植物单条染色体,然后再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进行扩增和测序,则可以避免细胞壁的干扰,从而具有... 单细胞测序技术目前虽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微生物等物种的研究,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使得该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举步维艰。如果能先分离出植物单条染色体,然后再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进行扩增和测序,则可以避免细胞壁的干扰,从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科研人员一直尝试针对单条植物染色体进行测序,但目前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也未见有文章对失败的原因进行讨论。该研究以六倍体中国春小麦为材料,针对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进行单染色体扩增过程中出现的假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单染色体扩增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外源污染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在对实验器具、耗材、环境污染严格防控的基础上,人体接触可能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推测单染色体之所以扩增失败可能是因为染色体自身超螺旋状态造成引物难以结合和复制。该研究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将来成功进行单染色体测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染色体 单细胞测序 外源污染 假阳性 MDA MALBAC
下载PDF
五个猕猴桃种的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微观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平平 熊雅兰 +3 位作者 韦宇静 莫权辉 王发明 叶开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为了探讨不同种类猕猴桃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的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个猕猴桃种共计9份样品材料的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上皮孔的形态,结果发现供试猕猴桃皮孔呈长椭圆形或长梭形,不同种皮孔的长×宽、... 为了探讨不同种类猕猴桃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的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个猕猴桃种共计9份样品材料的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上皮孔的形态,结果发现供试猕猴桃皮孔呈长椭圆形或长梭形,不同种皮孔的长×宽、皮孔密度、皮孔面积和皮孔面积的百分比值存在差异但与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皮孔的宽可明显区分所选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结果发现猕猴桃气孔器呈宽椭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叶背的叶肉区域,气孔器类型有辐射型、环列型、不规则型和不等型4种。中华猕猴桃的气孔器是辐射型,美味猕猴桃的气孔器是环列型,阔叶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的气孔器是不规则型,长果猕猴桃的气孔器是不等型。保卫细胞围绕气孔器排列,与表皮水平或突起。叶片下表皮细胞一般为不规则形或乳状突起,垂周壁浅波状或深波状;表面覆着颗粒状纹饰和分叉单细胞非腺毛,其中阔叶猕猴桃为不分叉单细胞非腺毛,长果猕猴桃多为双分叉单细胞非腺毛,其余为多分叉单细胞非腺毛。部分具有鳞片状蜡质层。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浅波状,纹饰光滑或有颗粒状物。测量猕猴桃气孔器长×宽、气孔长轴、气孔器密度,结果发现不同种之间存在差异但与猕猴桃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其气孔器类型与种类划分一致,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可通过气孔器的长、气孔长轴和密度大小来区分。此外,新种长果猕猴桃的微表观形态与其他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为其识别提供基本的微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气孔器 皮孔 下表皮 微观特征
下载PDF
基于高效低损目标的马铃薯收获机改进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传祝 魏忠彩 +4 位作者 苏国粱 杨平 李学强 王法明 王相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69,共5页
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伤薯率和破皮率高等问题,以高效、低损为目标,采用垄上压力自动调整、切土驱动、挖掘深度自动调整、振动强度参数可调和波浪式薯土分离等技术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马铃薯收获机... 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伤薯率和破皮率高等问题,以高效、低损为目标,采用垄上压力自动调整、切土驱动、挖掘深度自动调整、振动强度参数可调和波浪式薯土分离等技术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马铃薯收获机收获作业过程中,压土轮始终处于浮动状态,既能松离薯土,又可避免压溃薯垄而导致伤薯;有效保证切土盘始终处于正常转动状态,彻底解决现有收获机作业过程中切土盘的时断时续转动问题;始终保证两侧的挖掘深度一致,有效解决因地表倾斜而导致的伤薯及能耗较高问题;马铃薯及土块、秧蔓混合物经过波峰与波谷之间的"翻滚"而实现碎土,提高了筛分效率,且可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振动强度。本研究为马铃薯收获机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收获机 高效 低损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风险识别及规避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发明 朱美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3,共9页
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最活跃的创新生态系统类型,其演进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阶段特征分析基础上... 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最活跃的创新生态系统类型,其演进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互联网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阶段特征分析基础上,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分为平台构建、平台治理及平台变革与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产业基础技术选择风险、合作伙伴选择风险以及变革风险。根据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各阶段存在的风险,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化机制以及互惠性利益共享机制和严格的淘汰机制来规避风险。此外,平台主导企业还可以有效利用外部环境因素,采取前摄行为来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风险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主导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演化风险
下载PDF
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基于企业间网络关系视角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发明 张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3,共8页
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生态系统,是由平台主导企业提供基本创新架构并与其它相关企业及关联机构组成的网络组织,企业间网络关系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基于企业间网络关系分析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网络... 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生态系统,是由平台主导企业提供基本创新架构并与其它相关企业及关联机构组成的网络组织,企业间网络关系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基于企业间网络关系分析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的成员、联系、结构及功能特征,讨论网络结构变量对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山东省30个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数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强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主导企业、系统内伙伴企业密度、企业本地化以及企业异质性4个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系统内伙伴企业互惠性和居间性与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关系不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保持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主导企业 网络结构 网络稳定性 创新生态系统
下载PDF
新时代核心素养高质量落地的困境与突破——基于学习机会的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福才 王发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60,共9页
学生能否拥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课程学习机会,是影响核心素养高质量落地的关键所在。从学习机会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在目标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中传递的一致性决定了课程教学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所发挥的效能。在当前核心素养落... 学生能否拥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课程学习机会,是影响核心素养高质量落地的关键所在。从学习机会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在目标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中传递的一致性决定了课程教学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所发挥的效能。在当前核心素养落地过程中,教材内容、教师准备、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尚存在一定的困境,影响了核心素养在各级课程中落实的一致性。为充分保障核心素养高质量落地过程中的学习机会,新课程改革应构建适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材内容体系,重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传递作用,强化学业质量标准对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习机会 课程政策工具 课程一致性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烨晖 王发明 +1 位作者 韦小满 赵茜 《中国考试》 2018年第6期32-37,43,共7页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是评估区域教育改革成效、引导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现状,在监测内容、监测设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为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监测内容上,应关注学生学业结果与非...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是评估区域教育改革成效、引导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现状,在监测内容、监测设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为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监测内容上,应关注学生学业结果与非学业发展;在监测设计上,应采用聚合交叉设计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在环境因素上,应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区域等不同层面环境因素对区域教育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监测 区域教育质量 教育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