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华敏 王佳佳 +5 位作者 陈文亚 刘志清 马爱金 张金 许元丰 毛伦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死亡和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52例sICAS患者共有55处病变,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04)岁。术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90%(80%,99%),狭窄长度为8(5,11)mm。采用的手术方式分别为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术(25例,27个病变)、自膨式支架植入术(19例,20个病变)、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8例,8个病变)。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为10%(0,20%),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管重建成功率为94.23%(49/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临床随访12(12,18)个月,影像学随访10(6,12)个月,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7.69%(4/52),复发性IS发生率为1.92%(1/52),无患者死亡。结论个体化血管内治疗对sICAS安全、有效,其可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IS复发和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
原文传递
纳布啡不同镇痛泵参数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比较
2
作者 叶卉 孙杰 +2 位作者 汪佳佳 黄露欣 谢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参数纳布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79例,年龄18~45岁,BMI 20~35 kg/m 2,ASAⅠ或Ⅱ级,术后均给予PCIA(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8 mg/100 ml,间隔时间15 min,极限量10...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参数纳布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79例,年龄18~45岁,BMI 20~35 kg/m 2,ASAⅠ或Ⅱ级,术后均给予PCIA(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8 mg/100 ml,间隔时间15 min,极限量10 ml/h)。将产妇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组,背景量2 ml/h,单次按压2 ml,n=60)、低背景量组(L组,背景量1 ml/h,单次按压3 ml,n=62)和无背景量组(N组,背景量0 ml/h,单次按压4 ml,n=57)。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纳布啡消耗量。记录术后48 h内PCIA按压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头晕、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组术后6、1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L组和N组术后24、48 h纳布啡消耗量明显减少,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N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L组比较,N组术后1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术后48 h纳布啡消耗量明显减少,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增加,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三组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背景量(1 ml/h)纳布啡PCIA可在充分镇痛的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可作为纳布啡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参数设置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纳布啡 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参数设置
下载PDF
术前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军 宋晓霞 +5 位作者 王佳佳 张占薪 苏倩倩 张博慧 吴启文 郭伟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74-177,182,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MA)患者清宫术后发生宫腔粘连(IUA)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妇科就诊行清宫术的128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宫腔检查情况分为未发生IUA组(MA组,97例... 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稽留流产(MA)患者清宫术后发生宫腔粘连(IUA)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妇科就诊行清宫术的128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宫腔检查情况分为未发生IUA组(MA组,97例)和IUA组(31例),并根据严重程度将IUA组分为轻、中和重度IUA组。比较IUA组和MA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IUA组术前雌二醇(E 2)和孕酮(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UA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E 2、P与IUA病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 2、P水平对发生IUA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IUA组E 2、P水平均明显低于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 2为MA清宫术后发生IU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前E 2和P水平预测MA清宫术后发生IU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和0.702。重度IUA组E 2、P水平均明显低于轻、中度I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 2、P水平与IUA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术前E 2、P水平预测IUA轻/中度和重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和0.923。结论E 2、P水平与MA清宫术后IUA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均相关,对临床预测MA清宫术后IUA的发生及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清宫术 宫腔粘连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再论思政课为什么讲道理及如何讲道理
4
作者 许祥云 王佳佳 周乐强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育人目标和创新要求决定了“讲道理”的必然性、主要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既要讲好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宏观道理,又要讲好有关个人成长成才与自由而全...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育人目标和创新要求决定了“讲道理”的必然性、主要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既要讲好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宏观道理,又要讲好有关个人成长成才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微观道理。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道理讲深、融合时代背景和“四史”教育把道理讲透、联系生活实际把道理讲活,真正做到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课程育人 讲道理 内容与方法
下载PDF
生态保护视角下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非均衡性及演进趋势分析
5
作者 王嘉嘉 张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5-706,共12页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客观评价流域发展质量是有效提高发展质量的前提。因此,基于5大发展理念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评价法测算2010—2021...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客观评价流域发展质量是有效提高发展质量的前提。因此,基于5大发展理念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评价法测算2010—2021年黄河流域及5大经济增长极60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究区域非均衡性发展及差异来源,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区域高质量发展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样本期间内,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呈现“N”型变化态势,并具有上升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省会、沿海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2)流域总体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区域内、区域之间的差距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3)组间差距是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的空间来源,支撑环境差异是流域及5大经济增长极差异主要的结构来源。(4)流域及5大经济增长极的演进趋势各不相同,多数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基于此,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方案,加强区域之间合作、打造特色经济增长极,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6
作者 王嘉嘉 张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28,共6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协调度并划分协调等级,计算相对发展度以判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分析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大都稳中有升、少数城市呈下降趋势,2020年协调等级整体上还较低,尚有37个城市处于失调状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任重道远;从空间上看,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格局,研究时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平均值大小排序前十位的城市多为沿海城市或省会城市、后十位的城市多为各省(区)的边缘城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程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对耦合协调度有重要影响;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为生态保护滞后型的城市有31个、为均衡型的城市有5个、为生态保护领先型的城市有24个,表明沿黄城市生态保护整体上滞后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沿黄城市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及其时空演变
7
作者 王嘉嘉 高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沿黄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问题,首先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并分析2010—2020年沿黄60个地级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其时空格局演变。实证...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沿黄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问题,首先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并分析2010—2020年沿黄60个地级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其时空格局演变。实证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各城市综合水平值位于[0.2-0.7],均值偏低;(2)2010—2015年综合水平连续下降,2015-2020年综合水平呈现出“升-降”波动的小幅回升;流域内下游区域的综合水平值远高于中上游区域;(3)从空间格局来看,综合水平呈现出一种非均衡且相对固化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外源秸秆对污染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水分散性胶体态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雨 汪家家 +4 位作者 夏冰 罗雪婷 胡鹏杰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外源秸秆增加厌氧过程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砷(As)、铁(Fe)、锰(Mn)、钙(Ca)、钾(K)、硅(Si)、铝(Al)、镁(Mg)等浓度,降低了厌氧过程氧化还原电位(Eh)及铜(Cu)、铅(Pb)等浓度,提高了好氧过程Pb浓度。利用非对称流场流分馏-紫外可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AF4-UV-ICP-MS),测得水分散性胶体颗粒主要分布在0.3~3 kDa、3~40 kDa和130 kDa~450 nm三个粒径范围,各粒径颗粒的组成有所差异,主要含有机质、无机黏土矿物和铁矿物等。外源秸秆促进液相中Fe和As由胶体态向溶解态转化,促进镉(Cd)和Cu由溶解态向胶体态转化。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农业活动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有效性的界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 重金属 水稻秸秆 氧化还原 水分散性胶体 场流分馏
下载PDF
长期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张秀红 李吉涛 +5 位作者 王佳佳 王成伟 秦桢 葛倩倩 刘萍 李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为探讨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3 mmol/L(对照组)、5 mmol/L和8 mmol/L三种碳酸盐碱度梯度养殖脊尾白虾60 d,比较不同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组织结构、酶活性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5 ... 为探讨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3 mmol/L(对照组)、5 mmol/L和8 mmol/L三种碳酸盐碱度梯度养殖脊尾白虾60 d,比较不同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组织结构、酶活性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5 mmol/L组与对照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以及成活率差异不显著,8 mmol/L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以及成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胰腺组织切片显示,5 mmol/L组中部分B细胞体积增大,部分转运泡内出现颗粒物质,8 mmol/L组管腔的形态结构严重变形。鳃组织切片显示,5 mmol/L组出现轻微鳃丝肿大现象,角质层略有变形,且角质层下间隙扩张变长,上皮细胞与支柱细胞排列紊乱;8 mmol/L组鳃丝肿大,排列不规则,出现血细胞肿胀现象,鳃丝上皮细胞严重破坏,毛细血管网结构形态改变,角质层下间隙变形。肌肉组织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5 mmol/L组的碳酸酐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在肌肉中差异不显著;肝胰腺组织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碳酸酐酶在肝胰腺组织中差异不显著,8 mmol/L组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鳃组织中,5和8 mmol/L组鳃组织中和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卵巢发育统计结果显示,三组脊尾白虾卵巢均能发育,其发育至Ⅱ期的百分比分别为20.51%、10.52%和6.25%,其中5 mmol/L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8 mmol/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 mmol/L组和5 mmol/L组均有卵巢发育至Ⅲ期的脊尾白虾,但两组差异不显著,8 mmol/L组未见有卵巢发育至Ⅲ期的脊尾白虾。卵巢组织切片显示,8 mmol/L组卵原细胞细胞排列疏松,周围滤泡细胞排列疏松且数量较少。研究表明,脊尾白虾可以在低于8 mmol/L的碳酸盐碱度中生长发育,但高碳酸盐碱度可能会造成脊尾白虾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导致其生长受到影响,同时猜测高碳酸盐碱度可能也会影响卵巢的发育速率。本研究可为开展脊尾白虾在盐碱水中的增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碳酸盐碱度胁迫 生长 组织切片 酶活性 卵巢发育
原文传递
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0
作者 王晓萱 张振香 +5 位作者 赵志欣 江湖 王佳佳 林蓓蕾 王文娜 陈素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4-1141,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构建PSF患者疲劳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澳大利亚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与PSF患者疲劳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7-05。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22个主要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综合为4个整合结果:对PSF的认知严重匮乏;存在错综复杂的负性身心体验;PSF的自我调适方式多样;存在多种PSF康复需求。结论PSF患者对疲劳认知不足且存在明显负性身心体验,因此应早期识别和筛查PSF患者,强化对患者的疲劳教育并为其制订个性化疲劳管理策略,同时应重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PSF患者疲劳管理中的作用,使其与医护人员一同为PSF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疲劳 体验 应对方式 需求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眼动追踪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王佳佳 刘博文 +1 位作者 林蓓蕾 张振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眼睛作为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感官,与患者认知和活动息息相关。眼动追踪能够识别脑卒中患者的眼动特征并给予视觉反馈,在疾病的康复和监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眼动追踪的概述以及在脑卒中后失语、认知障碍、改善平衡和肢体功能障碍... 眼睛作为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感官,与患者认知和活动息息相关。眼动追踪能够识别脑卒中患者的眼动特征并给予视觉反馈,在疾病的康复和监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眼动追踪的概述以及在脑卒中后失语、认知障碍、改善平衡和肢体功能障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眼动追踪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 脑卒中 康复 脑卒中后失语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双酶同步酶解的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及营养特性研究
12
作者 肖丹虹 李萍 +6 位作者 邓媛元 刘光 赵志浩 王佳佳 钟立煌 廖娜 张名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246,共12页
豌豆作为一种大宗豆类,具有营养价值高及低致敏性等特点,但全豌豆乳体系易絮凝失稳,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文以脱皮豌豆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耦合生物酶解(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处理,通过离心沉淀率等指标,以及Box-Behnken设计优... 豌豆作为一种大宗豆类,具有营养价值高及低致敏性等特点,但全豌豆乳体系易絮凝失稳,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文以脱皮豌豆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耦合生物酶解(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处理,通过离心沉淀率等指标,以及Box-Behnken设计优化酶解工艺条件,揭示最优工艺下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和营养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过滤、单一酶解、双酶分步酶解等方法,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双酶同步酶解制备的全豌豆乳稳定性更优,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中温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为4.5:5.5(酶活力比,U/g淀粉),添加总量为12 U/g,酶解时间为6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全豌豆乳的离心沉淀率最低(27.70%),在不经过滤和不添加稳定剂的情况下,贮藏60 d内无明显的沉淀分层。与传统单体营养素复配工艺得到的豌豆乳相比,该优化工艺下制得的全豌豆乳稳定性显著提高,淀粉的消化程度降低了12.74%,蛋白质的消化程度提高了16.41%。研究结果为浓浆类的植物乳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豌豆乳 响应面法 双酶同步酶解 稳定性 消化特性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李世瑞 王倩 +3 位作者 王佳佳 张振香 孙倩倩 江湖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return-to-work self-efficacy,RTW-SE)的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差异。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选取郑州市两个社区中共3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return-to-work self-efficacy,RTW-SE)的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差异。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选取郑州市两个社区中共3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RTW-SE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患者RTW-SE的潜在分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种因素对不同分型的影响。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分为3个类别:高内在应对-低工作应对组(19.9%);高工作应对-低内在应对组(55.8%);广泛中等水平组(24.3%)。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类型、患病前是否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持、卒中后疲劳程度、功能障碍是影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潜在剖面分类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具有3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注意不同患者的RTW-SE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尽快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青年 重返工作自我效能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肠道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调控作用
14
作者 徐璐璐 王佳佳 +3 位作者 王鹏宇 武晓彬 李鑫鑫 关艳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 研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s)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的影响,为酒精依赖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雄性大鼠(180~200g)利用慢性间歇性主动饮酒(IA2BC)方法建立大鼠酒精依赖模型。当建模21d时,随机将饮酒大... 目的 研究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s)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的影响,为酒精依赖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雄性大鼠(180~200g)利用慢性间歇性主动饮酒(IA2BC)方法建立大鼠酒精依赖模型。当建模21d时,随机将饮酒大鼠分为腹腔注射组和中脑腹侧背盖区(VTA)注射组,VTA注射组给予脑立体定位术在VTA留置套管,继续完成28d建模;建模成功后测量大鼠戒断0h、72h后再饮酒时酒精偏好。在酒精戒断期间向大鼠腹腔或者直接VTA注射L-EVs,测量给药后大鼠的酒精偏好,部分大鼠预先在VTA注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拮抗剂K252a。结果 腹腔注射L-EVs后,与戒断组和溶剂组相比,SD大鼠的酒精偏好明显降低(P<0.01),VTA中微量注射L-EVs后,与假手术组和溶剂组相比,SD大鼠酒精偏好均明显降低(P<0.01),而在L-EVs注射前预先注射K252a可以拮抗L-EVs对酒精依赖大鼠酒精偏好的抑制作用。注射L-EVs与向VTA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酒精依赖大鼠戒断后再饮酒时饮酒偏好的影响是相似的。并且,腹腔注射L-EVs可以增加酒精依赖大鼠VTA BDNF的表达。结论 植物乳杆菌来源的EVs可能通过BDNF发挥对酒精依赖大鼠的酒精偏好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植物乳杆菌细胞外囊泡 酒精偏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15
作者 唐舒高 王佳佳 +2 位作者 田紫若 巴寅颖 迟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味中药 益气健脾 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 补血养阴 综述
下载PDF
横坡段桥梁双桩双柱式结构受力特征与解析模型
16
作者 王佳佳 陈效坤 +3 位作者 肖莉丽 陈星潮 陈浩 李枝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2-1106,共15页
山区桥梁基础不可避免地建立在陡坡上,不稳定斜坡变形或破坏将会对上覆桥跨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亟需研究高效、可靠的力学模型。首先,对横坡段桥梁双桩双柱式结构划分不同特征段,分析其受力特性;其次,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桩顶变形协调... 山区桥梁基础不可避免地建立在陡坡上,不稳定斜坡变形或破坏将会对上覆桥跨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亟需研究高效、可靠的力学模型。首先,对横坡段桥梁双桩双柱式结构划分不同特征段,分析其受力特性;其次,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桩顶变形协调关系并引入边界条件,建立适用于横坡段桥梁双桩双柱式结构内力及位移的简化模型;第三,综合考虑P-Δ效应及盖/系梁对桩柱受力影响,引入相邻特征段满足的连续条件(即位移、转角、剪力及弯矩连续),建立挠曲微分方程并以MATLAB为平台编制相应计算程序,提出横坡段桥梁双桩双柱式结构基础内力及位移的幂级数解;最后,将模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将桥墩与桩基础视为整体,对于多道系梁的结构分析该模型同样适用;模型考虑了横向联系对两桩轴向力和弯矩的分配,可获取横向联系中的横向力;模型不需要假设自由段剪力和迭代计算。随着剩余下滑力增大,结构各特征段前后桩位移和弯矩明显增加;横向联系对桩基位移及内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有较强的约束作用,能够较好地改善前后桩受力与变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坡段桥梁 双桩双柱结构 受力特征 幂级数解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青年女性,乏力,低血钾,高血糖
17
作者 陈蓉 王曦 +4 位作者 宋桉 王佳佳 李伟 陈适 邢小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1,共6页
本文报道1例合并乏力、低血钾、高血糖的青年女性患者。其既往合并糖尿病,因乏力、发现血钾低5年而就诊,辅助检查示低血钾、低血镁、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SLC12A3致病性突变,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予以氯化钾、镁剂治疗后,患者乏力得... 本文报道1例合并乏力、低血钾、高血糖的青年女性患者。其既往合并糖尿病,因乏力、发现血钾低5年而就诊,辅助检查示低血钾、低血镁、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SLC12A3致病性突变,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予以氯化钾、镁剂治疗后,患者乏力得到改善,血钾、血镁基本正常,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达标。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GITELMAN综合征 糖尿病
下载PDF
2012—2022年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分析
18
作者 刘琼琼 嵇波 +5 位作者 葛云鹏 谢亚娜 方洋 王佳佳 石天宇 刘翼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0-296,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2012—2022年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2年1月1日—2022年6月1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和Web of S... 目的系统分析2012—2022年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动物实验研究情况,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2年1月1日—2022年6月1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实验动物、造模方法、干预方案、对照组措施和结局指标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164篇文献,文献研究所用实验动物有大鼠、小鼠和兔子;干预措施涉及电针(n=149)、艾灸(n=16)等,电针治疗中有81篇针刺单穴内关,31篇针刺内关相关配穴,频率以2/100 Hz、2 Hz为多,刺激强度主要为1 mA,治疗时间以20 min为多;结局指标涉及形态学、功能学及分子生物学。结论目前的研究肯定了针灸治疗MIRI的效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多关注实验动物选择、穴位配伍、针灸干预方案、干预手段联合作用效果的比较,注重对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探索,最终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灸 动物实验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3D-ASL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保守治疗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李胜楠 王佳佳 +1 位作者 张彤 王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54-357,362,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预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招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AIS患者,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a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于起病... 目的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预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招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AIS患者,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a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于起病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依照改良Rankins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预后评估,定义mRS评分0~2分者预后良好,3~6分者预后不良。比较2组间临床基线资料、灌注水平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征象。描绘ROC曲线分析不同灌注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截断点。结果共纳入36例AIS患者,预后良好组20例,预后不良组16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灌注水平对AIS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低灌注(OR=0.149,95%CI:0.030~0.743,P=0.020)是AI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CBF值预测脑卒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6(P=0.0210;95%CI:0.5270~0.9261),最佳界点为61.50%,敏感性95.00%,特异性62.50%。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ASL可有效预测保守治疗后远期预后,当梗死区域正常灌注,倾向于预后良好,低灌注者往往预后不良,而梗死区域出现高灌注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磁敏感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预后
下载PDF
中文版福特应激性失眠反应测验在短期失眠障碍患者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20
作者 溥弋棋 吴艾柯 +4 位作者 赵昱翰 王佳佳 方乐琴 罗雪 张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验证中文版福特应激性失眠反应测验(FIRST-C)在短期失眠障碍(STID)患者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招募STID患者172例(STID组),另选取睡眠良好对照者(GSC)150名(GSC组)。采用FI... 目的验证中文版福特应激性失眠反应测验(FIRST-C)在短期失眠障碍(STID)患者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招募STID患者172例(STID组),另选取睡眠良好对照者(GSC)150名(GSC组)。采用FIRST-C、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评估。其中72例STID患者在3个月后接受重测。结果STID组的FIRST-C总分显著高于GSC组(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FIRST-C具有单因子结构,可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1.04%,各条目因子载荷范围在0.405~0.828之间。STID组的FIRST-C评分与ESS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_(s)=0.498,P<0.001),与HADS评分呈轻度正相关(r_(s)=0.174,P=0.024),与ISI评分不相关(r_(s)=0.001,P=0.99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RST-C鉴别STID和GSC的最佳划界分值为19.5分。信度分析显示,Cronbach′sα系数和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分别为0.873、0.864,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326~0.752。3个月后复测FIRST-C总分与初测FIRST-C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0,P<0.001)。结论FIRST-C评估STID患者的睡眠反应性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特应激性失眠反应测验 短期失眠障碍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