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床立柱3D打印铸造工艺优化及工艺研究
1
作者 陈龙 王立春 +2 位作者 郭亮 王世琴 薛正军 《现代铸铁》 CAS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介绍了数控机床立柱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原铸造工艺方案存在的设计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辅助分析铁液充型的温度场及粒子流情况,认为原工艺方案存在铁液流动紊乱、易造成渣气孔问题。通过将浇注系统由原来的侧充形式改为... 介绍了数控机床立柱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原铸造工艺方案存在的设计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辅助分析铁液充型的温度场及粒子流情况,认为原工艺方案存在铁液流动紊乱、易造成渣气孔问题。通过将浇注系统由原来的侧充形式改为底返形式和修改浇注系统比例,并在铸件顶部设计2个鸭嘴冒口,既保证了铁液平稳充型和足够的铁液补缩量,又有利于浇注系统集渣排气。经生产验证,改进后的工艺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浇注过程中的渣气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立柱 渣气孔 3D打印
下载PDF
综合农艺措施实现东北玉米生产和环境效益及土壤肥力的同步提升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玉军 姚凡云 +7 位作者 吕艳杰 魏雯雯 刘小丹 刘志铭 徐文华 梁杰 王立春 王永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0,共13页
【目的】东北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肥料施用不合理、耕层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持续增产及养分效率的提升。研究综合农艺措施下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为春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目的】东北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肥料施用不合理、耕层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持续增产及养分效率的提升。研究综合农艺措施下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为春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以玉米品种‘富民108’为供试材料,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田间试验。整合密度、耕作方式、氮素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技术要素,设置了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同时设置农户模式(FP)和基础地力模式(CK)作为对照;为计算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在FP、HH和SH模式下各自增设不施氮肥空白处理。在玉米6个生育期,取植株样品测定氮素含量和吸收量,同时取0—40 cm土壤样品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成熟期考种、测产。【结果】3年试验玉米籽粒产量均表现为SH>HH>FP(P<0.05),SH比HH、FP处理平均提高了8.76%、20.16%。氮素偏生产力(PFPN)3年均以HH处理最高,SH处理最低,HH比FP、SH处理平均分别提高37.92%、45.65%;氮素农学效率(AEN)和氮素回收效率(REN)均表现为HH>SH>FP,HH处理的AEN和REN分别比SH、FP处理提高了21.21%、35.72%和9.69%、63.56%。植株氮积累量在苗期至拔节期FP、HH、SH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生殖生长阶段(R1至R6)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氮素总积累量的比例为SH(36.21%)>HH(34.60%)>FP(29.75%)>CK(26.33%)。籽粒氮素积累量来自花后吸收的比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SH、HH、FP、CK处理花后氮素吸收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8.43%、44.78%、40.40%、35.39%。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玉米开花期前均以FP处理最高,而开花期到成熟期以SH处理最高,与FP、HH处理相比,SH处理的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2.00%、4.05%,20—4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4.81%、4.93%。HH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低于FP和SH处理,而土壤氮素盈余量均以FP处理最高,比HH、SH处理分别平均高了23.36%、5.25%。玉米净收益HH比FP、SH处理分别提高了14.38%、18.30%。【结论】高产高效模式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氮残留率和氮损失量,而超高产模式虽然使产量进一步显著增加,但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增加了土壤氮素残留与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及潜在环境风险,将种植密度由6.0万株/hm2提高至7.5万株/hm2,氮肥播前一次性基施改为减量分次施用,配套秋季深翻、夏季深松的高产高效模式,可以实现春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综合农艺措施 氮素效率 产量 土壤氮损失 氮素平衡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玉军 刘志铭 +6 位作者 兰天娇 刘小丹 魏雯雯 姚凡云 吕艳杰 王立春 王永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83-2195,共13页
明确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与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用量的响应趋势,对东北地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年以来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6个代表性品种为研究对象(1970s:吉单101、中单2号... 明确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与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用量的响应趋势,对东北地区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年以来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6个代表性品种为研究对象(1970s:吉单101、中单2号;1990s:四单19、吉单159;2010s:先玉335和农华101),在大田条件下共设置4个氮素水平(0、125、250和375 kg hm^(–2)),分析了氮素施用量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叶片氮含量及光合特征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氮水平下玉米籽粒产量均随品种更替而提高,现代品种在较高氮水平下(≥250 kg hm^(–2))产量优势更明显,各处理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单穗粒数和粒重同时增加的结果。当施氮量不高于250 kg hm^(–2)时,各年代玉米品种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现代品种显著高于老品种,当施氮量为375kghm^(–2)时Pn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表现为老品种高于现代品种。而吐丝至蜡熟期,Pn降低幅度随施氮量增加和品种更替而减小。玉米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在不同时期均表现为2010s最高、1990s次之、1970s最低,其中2010s品种的光补偿点比1990s、1970s品种平均分别提高9.72%、27.84%,暗呼吸速率平均提高7.82%、32.98%。各年代品种比叶重(specific leafweight,SLW)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同一施氮量下SLW表现为随品种更替而降低。不同品种叶片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不施氮处理老品种显著降低,施氮处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Pn与SLW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Pn与Narea之间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方程拟合,Pn随Narea增加出现转折的Narea值为1.57g m–2。不同年代品种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而较高氮水平下(≥250 kg hm^(–2))PNUE随品种更替而显著提高。综上,在较高氮水平下现代玉米品种比老品种显著增产主要归因于其Pn和PNUE的提高,而Pn和PNUE的提高又与比叶重(SLM)、叶片N含量(Nmass、Narea)等性状密切相关,推荐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改良 施氮量 光合特性 比叶重 叶片含氮量 产量
下载PDF
三甲医院临床数据标准化实践浅谈
4
作者 李梦涛 王立春 靳春杰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4期156-158,共3页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医院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临床数据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其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因此临床数据的标准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三甲医院...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医院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临床数据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其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因此临床数据的标准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三甲医院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领军者和标杆医院,其数据治理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整个卫生行业的临床数据标准化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三甲医院为例,探讨基于临床数据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临床数据 数据标准化 实践、数据质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某实验大楼空调系统结露问题处理实践
5
作者 汤静远 王丽春 许必海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9期132-135,共4页
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科研实验环境的重要保障。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南方某实验大楼在投入使用后,空调风口和风管、冷冻水管保温材料表面多处出现严重结露现象,冷凝水滴落导致了多起灯具起火等安全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等较大... 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科研实验环境的重要保障。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南方某实验大楼在投入使用后,空调风口和风管、冷冻水管保温材料表面多处出现严重结露现象,冷凝水滴落导致了多起灯具起火等安全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等较大经济损失。文章根据结露产生的机理,围绕露点温度和空气湿度这两个形成结露的前提条件,从系统设计、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孔洞封堵、后期改造、规范使用和运行维保等方面查找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完善和改进,选用节能环保设备,运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实时反馈和调整系统运行参数,确保气流组织合理,系统运行稳定,避免空调系统出现表面结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大楼 空调通风系统 结露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见文 田军彪 +6 位作者 张颜伟 孙亚萍 张惠利 刘学飞 王立春 王文刚 单婷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浊瘀毒损型)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以及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 目的:探究“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浊瘀毒损型)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以及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根据“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给予中药进行干预,干预周期均为3 w。通过比较2组受试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中医证候综合积分,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受试者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综合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该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降低受试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且该方法安全性较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浊通窍利咽法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喉痹 喑痱 咽嗌不利
下载PDF
矿山机械用大型球铁齿圈的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王立春 田学森 常振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通过对大型球墨铸铁齿圈的两种生产工艺进行对比研究和数据分析,确定了先正火再粗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解决了正火后齿圈铸件的变形、硬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满足了客户的技术要求。后期通过批量生产验证,此工艺可实现大型球磨铸铁齿圈铸件... 通过对大型球墨铸铁齿圈的两种生产工艺进行对比研究和数据分析,确定了先正火再粗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解决了正火后齿圈铸件的变形、硬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满足了客户的技术要求。后期通过批量生产验证,此工艺可实现大型球磨铸铁齿圈铸件批量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圈 正火 变形 硬度
下载PDF
烯效唑缓解植物干旱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凯鑫 王立春 +5 位作者 田国奎 王海艳 李凤云 潘阳 庞泽 单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引起全球范围内水循环状况剧烈改变,极端天气和旱涝灾害频发,其中干旱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非胁迫生物胁迫之一。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和内源激素水平等相关生理过程可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降...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引起全球范围内水循环状况剧烈改变,极端天气和旱涝灾害频发,其中干旱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非胁迫生物胁迫之一。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和内源激素水平等相关生理过程可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烯效唑具有高效、广谱、快速的特性,具有矮化植株、防止倒伏、提高叶绿素含量的作用,同时也在植物对胁迫耐受性和抗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源烯效唑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理化进程造成的损伤。本综述系统概述了干旱胁迫对植物理化进程的影响,分别从光合作用、碳代谢、逆境生理、内源激素水平及抗逆基因表达等方面阐明了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应激反应,分析了干旱胁迫下外源烯效唑在调控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防御系统、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调节内源激素水平以及诱导基因表达的积极效应。指出了外源烯效唑缓解干旱胁迫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作物生产抗旱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烯效唑 生理响应 缓释效应 植物
下载PDF
有机液肥浓度与灌溉下限协同对基质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若莹 王利春 +6 位作者 郭文忠 李海平 李灵芝 范凤翠 王研 秦黎 李友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研究在配施底肥条件下,不同浓度有机液肥与灌溉下限协同对温室基质栽培生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菜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富兰德里”生菜为试材,采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1∶1的基质配比,每立方米基质中配施20 kg... 研究在配施底肥条件下,不同浓度有机液肥与灌溉下限协同对温室基质栽培生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菜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富兰德里”生菜为试材,采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1∶1的基质配比,每立方米基质中配施20 kg鸡粪。试验设置清水为对照(CK),3个灌溉液处理:N1为营养液(霍格兰营养液配方,EC为1.8 mS·cm^(-1)),N2为低浓度有机液肥(EC为1.2 mS·cm^(-1))、N3为高浓度有机液肥(EC为1.8 mS·cm^(-1));3个灌溉下限处理:G1、G2、G3分别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60%、70%、80%,共组合成12个处理。结果表明,在每立方米基质配施20 kg鸡粪的条件下,营养液处理在70%灌溉下限其生菜生长状况最佳。当有机液肥处理EC为1.2 mS·cm^(-1)时可以有效促进生菜株幅、叶面积、生物量及SPAD值的增长,但当EC为1.8mS·cm^(-1)时,生菜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在70%灌溉下限,营养液处理的生菜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EC为1.2 mS·cm^(-1)的有机液肥也可以有效增加生菜的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有机液肥可以显著增加生菜中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长;也可以显著降低生菜中硝酸盐含量,在70%灌溉下限,有机液肥EC为1.2 mS·cm^(-1)生菜的硝酸盐含量最低。因此,灌溉下限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70%,EC为1.2 mS·cm^(-1)的有机液肥组合处理在保证生菜产量的前提下,相较于其他处理可有效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品质,为生菜的有机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有机液肥 灌溉下限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LED红蓝光模式对番茄果实光谱特性及着色的影响
10
作者 陈晓丽 李友丽 +2 位作者 李伟 王利春 郭文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9-1814,共6页
为了探究红、蓝光在番茄果实着色过程中的作用关系,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采用岩棉种植微型番茄,以各发育阶段番茄果实在不同LED红蓝光模式下的反射光谱为切入点,通过对纯红光、红蓝组合光以及不同间隔的交替光照射下番茄果实色相指标和... 为了探究红、蓝光在番茄果实着色过程中的作用关系,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采用岩棉种植微型番茄,以各发育阶段番茄果实在不同LED红蓝光模式下的反射光谱为切入点,通过对纯红光、红蓝组合光以及不同间隔的交替光照射下番茄果实色相指标和反射光谱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的红蓝光照射模式对番茄果实光谱特性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1)R_(6h)/RB_(2h)(纯红光/红蓝组合光6 h/2 h)交替供光模式最有利于番茄果实中呈红色素(如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积累和叶绿素的分解,最终促成番茄果实更早地转色;R(纯红光)供光模式作用效果仅次于R_(6h)/RB_(2h);相比之下,RB(红蓝组合光)供光模式不利于番茄果实呈红色素的积累和果实着色进程。(2)在促进番茄果实着色方面,红光和蓝光之间既存在协同增强效应,也存在信号串扰引发的削弱效应,红光与红蓝组合光以一定的间隔进行交替辐射,能最大化地发挥单一红光与红蓝混合光在番茄果实色素代谢及果实着色方面的积极作用。(3)转色期番茄果实红绿区域反射比(Red/Green)、修正叶绿素吸收比指数(MCARI)、光化学反射指数绝对值(|PRI|)等光谱参量所反映出的色素含量变化动态与Hue值所反映的番茄果实色相一致,该时期番茄果实反射光谱特性与果皮着色有较高的统一性,转色期番茄果实的反射光谱能够更好地反映番茄果实着色程度和着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光谱 植物工厂 LED供光模式 番茄 果实转色
下载PDF
基于重复性和特异性约束的图像特征匹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印宏 王立春 李爽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9-746,共8页
图像特征匹配通过比较一对像素在特征空间的距离确定其是否可匹配,如何学习鲁棒的像素特征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特征匹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另外,像素特征表示的学习也受到源图像质量的影响。针对学习更鲁棒的像素特征表示的问题,对... 图像特征匹配通过比较一对像素在特征空间的距离确定其是否可匹配,如何学习鲁棒的像素特征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特征匹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另外,像素特征表示的学习也受到源图像质量的影响。针对学习更鲁棒的像素特征表示的问题,对图像特征匹配网络LoFTR进行改进。针对粗粒度特征重构分支,定义特异性约束使得同一幅图像内像素的特征距离尽可能远,使不同像素间具有强区分性;定义重复性约束使得不同图像的匹配点对的特征距离尽可能近,使不同图像间的匹配像素点具有强相似性,以增强匹配的准确性。在Backbone的解码阶段增加图像重建层,定义图像重建损失约束编码器学习更鲁棒的特征表示。在室内数据集ScanNet与室外数据集MegaDepth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不同质量图像数据并验证了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质量图像的特征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特征匹配 重复性 特异性 图像重建损失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多尺度注意力的手三维姿态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胜蕾 李敬华 +3 位作者 孔德慧 王立春 王少帆 尹宝才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3-1395,共13页
手部三维姿态估计旨在基于输入的二维手势图像预测手的三维关节点位置,其在虚拟现实、自然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单张彩色图像的手姿态估计具有现实应用的普适性但也面临更大挑战.针对手部多关节复杂难建模问题... 手部三维姿态估计旨在基于输入的二维手势图像预测手的三维关节点位置,其在虚拟现实、自然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单张彩色图像的手姿态估计具有现实应用的普适性但也面临更大挑战.针对手部多关节复杂难建模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分支的手三维姿态估计框架.所提双分支网络结构的一个分支用于描述同一手指不同关节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另一分支用于描述不同手指相同关节之间的对称运动关系,两种结构互补建模了手关节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对于每一分支,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注意力GUnet和改进语义图卷积的单分支手姿态估计方法,利用手关节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和尺度间注意力提升姿态估计的准确性.本文在公开的STB和FreiHand数据集上进行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优于现有的基于单张RGB图像的手姿态估计方法,平均关节误差相对基线方法分别降低了0.6 mm和0.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姿态估计 双分支 图卷积 多尺度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覆膜滴灌下氮肥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群体养分吸收与转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37
13
作者 侯云鹏 孔丽丽 +3 位作者 尹彩侠 李前 王立春 徐新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5,共12页
【目的】合适的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是提高东北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东北半干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 【目的】合适的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是提高东北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东北半干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田间试验,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农华101为供试材料,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分别设置氮肥用量(0、140、210、280和350 kg/hm2,分别以N0、N140、N210、N280和N350表示)和种植密度(6.0×10^4、7.5×10^4和9.0×10^4株/hm^2,分别以D1、D2和D3表示)2个因子,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地上部群体养分积累动态、转运与分配特征、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适当施氮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且玉米产量随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以D2和N210条件下玉米产量最高。在相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苗期至开花期群体氮、磷、钾积累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灌浆期至成熟期则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先增后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群体氮、磷、钾积累量均以D2密度下最高。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组合中,以D2和N210条件下玉米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积累量最高。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氮提高了玉米开花后氮、磷、钾积累量占总生育期积累量比例,并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不同种植密度间玉米开花后氮、磷、钾积累量占总生育期积累量比例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玉米养分转运量随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降,以D2和N210条件下玉米养分转运量最高,而不同种植密度间养分转运率、转运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和花后积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随施氮水平的增加,不同种植密度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2密度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开花前后氮、磷、钾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6250~0.9224),其中开花后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高于开花前。【结论】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提高了玉米花后养分积累与分配比例,促进养分转运量和花后积累养分对籽粒贡献率的协同提高,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等因素,在东北半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以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施氮量为210 kg/h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种植密度 春玉米 养分分配 氮素利用率 半干旱区 产量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下基于东北水稻高产和钾素平衡的钾肥用量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侯云鹏 刘志全 +5 位作者 尹彩侠 孔丽丽 李前 张磊 王立春 徐新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20-2031,共12页
【目的】通过5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东北稻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秸秆还田下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2019年在东北水稻主产区吉林省前郭县开展田间定位试... 【目的】通过5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东北稻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秸秆还田下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2019年在东北水稻主产区吉林省前郭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6个钾肥用量(K2O)处理,分别为0 (K0)、30 (K30)、60 (K60)、90 (K90)、120 (K120)和150 kg/hm^2 (K150),水稻收获后,测定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植株钾含量及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并计算作物钾积累量、钾素利用效率和土壤-作物系统的钾素表观平衡状况。【结果】施钾可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不施钾相比,平均增幅依次为7.6%~14.5%、6.3%~10.9%,以K60和K90处理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最高。不同施钾处理间收获指数没有显著差异。钾素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K60、K90、K120和K150处理0—40 cm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高于K0和K30处理,全钾含量6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K90、K120和K150处理0—40 cm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在5年试验中,K0和K30处理土壤钾素表观平衡均表现为亏缺,K60处理农田钾素投入量和输出量基本平衡,当钾肥用量增加至90 kg/hm^2以上,农田钾素表观平衡呈现盈余状态,并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盈余率与钾肥用量、籽粒产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钾素利用效率分别进行拟合得出,当盈余率为0时,钾肥用量为53.1 kg/hm^2,籽粒产量为10035 kg/hm^2,0—20和2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03.04和91.56 mg/kg,钾素表观回收率为40.4%,钾素农学利用率为21.2 kg/kg,钾素偏生产力为202.2 kg/kg。【结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钾肥对水稻依然有明显增产效果。年施K2O 30 kg/hm^2,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年施K2O 60 kg/hm^2增产效果最好,且土壤钾素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处于稳定状态;年施K2O超过90 kg/hm^2后,虽然钾盈余量增加,但对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没有进一步增加的效果,水稻产量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以理论盈余率为0时钾肥用量的95%为置信区间,钾肥用量在50~56 kg/hm^2范围内既可保证较高的水稻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又可维持土壤供钾能力,可作为东北稻区秸秆还田下水稻钾肥推荐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钾肥用量 水稻产量 钾素利用效率 土壤钾 钾素平衡
下载PDF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研究
15
作者 段磊 周侃 +2 位作者 王立春 张煜桁 姚佳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为了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军队院校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引入探究式教学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理论知识、扩展探究思路、开拓科学思维,为塑造全方位、综合性、多维度新型军事人才... 为了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军队院校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引入探究式教学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理论知识、扩展探究思路、开拓科学思维,为塑造全方位、综合性、多维度新型军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效果评价以及该教学模式的意义,旨在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意识和科学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 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称重式蒸渗仪实测值的温室茄子日蒸散量估算方法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银坤 郭文忠 +4 位作者 韩雪 王利春 林森 赵倩 陈红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7,共9页
以称重式蒸渗仪实测温室茄子日蒸散量为标准值,对基于FAO-56 P-M法(P-Ms)、修正P-M法(P-Mm)、Priestley-Taylor法(P-T)和Irmak-Allen法(I-A)4种模型方法计算的温室茄子日蒸散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各方法在温室内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 以称重式蒸渗仪实测温室茄子日蒸散量为标准值,对基于FAO-56 P-M法(P-Ms)、修正P-M法(P-Mm)、Priestley-Taylor法(P-T)和Irmak-Allen法(I-A)4种模型方法计算的温室茄子日蒸散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各方法在温室内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利用4种模型方法计算得到的温室茄子日蒸散量与实测值(ETc)均具有相似的生育期变化规律,但各方法的计算精度差异明显。其中基于P-Mm法得到的ETc-m高估了32.1mm,而基于P-Ms、P-T和I-A法计算得到ETc-s、ETc-PT和ETc-IA则分别低估了132.3mm、80.0mm和53.5mm。ETc-m与实测值(ETc)的相关性最高,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05(P<0.01),一致性指数达0.944,RMSE仅为0.769mm·d^?1;而基于I-A法计算得到的ETc-IA与实测蒸散量的方程决定系数也较高(R^2=0.775),一致性指数为0.828。P-Ms和P-T法在温室内应用均有较大误差,其中,ETc-s和ETc-PT仅相当于实测值(ETc)的59.4%和74.8%,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23和0.748,RMSE则分别达1.672mm·d^?1和1.304mm·d^?1。因此,计算温室作物蒸散量可优先选择P-Mm法,而在气象数据短缺时,I-A法可作为替代方法在温室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式蒸渗仪 温室茄子 日蒸散量 环境因子 估算方法
下载PDF
CT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真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1例报道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利春 黄凤慧 +4 位作者 苗维 胡方梅 刘杰 戚峰 贾丽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1例真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1例真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引导进行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结果患者脑干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诊断为真性延髓麻痹。予以...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1例真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1例真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引导进行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结果患者脑干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诊断为真性延髓麻痹。予以吞咽障碍常规康复治疗及球囊扩张术,临床效果良好,因患者病情反复3次,予以CT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临床疗效显著,随访未再出现病情反复。结论 CT引导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真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出现病情反复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肉毒毒素 环咽肌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周建忠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23-526,i0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17)治疗组(25μg·kg^(-1)·h^(-1),持续静脉给药)。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ng(17)治疗组(25μg·kg^(-1)·h^(-1),持续静脉给药)。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和4周处死部分大鼠,检测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以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心室心肌、型胶原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Ang(17)治疗组术后1周、型胶原m RNA表达均明显增高,Ang(17)治疗组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Ang(17)治疗组术后4周的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高于假手术组,但Ang(17)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模型组。结论给予外源性Ang(17)能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胶原网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肥大 左心室 心肌纤维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环咽肌失弛缓性吞咽困难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利春 田宝超 +5 位作者 刘杰 吕柳 黄凤慧 张洪丽 贾丽娟 苗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回顾1例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注射后6 d基本可正常进食,7 d吞咽造影显示环咽肌明显开放。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回顾1例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注射后6 d基本可正常进食,7 d吞咽造影显示环咽肌明显开放。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A型肉毒毒素 环咽肌失弛缓 超声定位 电刺激定位
下载PDF
非均质条件下锶迁移的反向随机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东旭 司高华 +2 位作者 李哲 富宝锋 wang li-chun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9-616,共8页
通过重新分析用于模拟降雨入渗和示踪剂释放迁移的室内土柱(填装砂土和黏土)实验,基于对流弥散方程(ADE)和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理论的模型,对实验穿透曲线进行了反向模拟,定量分析了锶(模拟^(90)Sr)的non-Fickian弥散迁移规律。结果... 通过重新分析用于模拟降雨入渗和示踪剂释放迁移的室内土柱(填装砂土和黏土)实验,基于对流弥散方程(ADE)和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理论的模型,对实验穿透曲线进行了反向模拟,定量分析了锶(模拟^(90)Sr)的non-Fickian弥散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粒子扩散进入不流动区和吸附到矿物表面等因素的影响,从土柱中淋滤出来的溴和锶的最大质量份额分别约为60%和50%,此外,流出曲线不同程度的早到和拖尾特征也表明,土柱实验中存在优先流现象。CTRW模型考虑了水力-化学耦合效应过程,较好地描述了锶的non-Fickian迁移(0<β<2)和Fickian迁移(β>2)行为,non-Fickian弥散迁移可归结于土柱结构非均匀性导致的流场变化(如优先流)和复杂的吸附过程,特别是,锶在黏土矿物中吸附导致了其峰值浓度的降低和延迟,进一步增加了non-Fickian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non-Fickian迁移 连续时间随机游走 弥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