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uorescent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with Ionic Responsiveness and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Visual Detection
1
作者 郑湾 LIU Lerong +5 位作者 Lü Hanlin wang yuhang LI Feihu ZHANG Yixuan 陈艳军 wang Yif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87-496,共10页
We developed a fluorescent double network hydrogel with ionic responsiveness and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visual detection.The nanocomposite hydrogel of laponite and polyacrylamide serves as the first network,wh... We developed a fluorescent double network hydrogel with ionic responsiveness and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visual detection.The nanocomposite hydrogel of laponite and polyacrylamide serves as the first network,while the ionic cross-linked hydrogel of terbium ions and sodium alginate serves as the second network.The double-network structure,the introduction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 reversible ionic crosslinked interactions confer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to the hydrogel.Terbium ions are not only used as the ionic cross-linked points,but also used as green emitters to endow hydrogels with fluorescent properties.On the basis of the “antenna effect” of terbium ions and the ion exchange interaction,the fluorescence of the hydrogels can make selective responses to various ions(such as organic acid radical ions,transition metal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s,which enables a convenient strategy for visual detection toward ions.Consequently,the fluorescent double network hydrogel fabricated in this study is promising for use in the field of visual sensor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detection ionic responsiveness fluorescent hydrogels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mechanical property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信息学技术的雏沙门菌多表位疫苗构建
2
作者 谭菊 王永娟 +6 位作者 郭广富 赵长菁 夏爱鸿 李巨银 吴敏秋 王宇航 覃秋苹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322,共11页
【目的】设计针对雏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IpaJ蛋白的多表位疫苗(multi-epitope vaccine, MEV),为净化鸡白痢提供新的疫苗。【方法】选用IEDB预测雏沙门菌IpaJ蛋白的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用NetM... 【目的】设计针对雏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IpaJ蛋白的多表位疫苗(multi-epitope vaccine, MEV),为净化鸡白痢提供新的疫苗。【方法】选用IEDB预测雏沙门菌IpaJ蛋白的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用NetMHCIIpan 4.0 Server预测T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结合表位;用IEDB预测B淋巴细胞表位。将各个服务器预测结果筛选出的表位经过VaxiJen v 2.0评估抗原性后,将合格的表位通过柔性linker串联成多表位疫苗。对构建的多表位疫苗进行抗原性、理化性质、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使用分子对接评估多表位疫苗与免疫受体的结合能力,使用免疫模拟评估多表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后优化密码子便于克隆表达。【结果】经筛选后,选择4个MHCⅠ、4个MHCⅡ和8个B淋巴细胞表位优势表位构建的多表位疫苗MEV-IpaJ。多表位疫苗MEV-IpaJ的分子质量为28.18 ku,为稳定亲水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α-螺旋、延长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20.38%、19.23%、8.08%和52.31%。三级结构Ramachandran作图显示,优势区域中含有残基数占89.9%%,进行细化后优势区域的残基数增加到94.0%,三级结构突出表位作图也证明MEV-IpaJ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EV-IpaJ与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LR4蛋白分子可对接。免疫模拟结果显示,MEV-IpaJ具有较好的免疫应答,能提高部分细胞因子的表达,经密码子优化确保设计的MEV-IpaJ可在大肠杆菌K12表达系统中高效、稳定地表达。【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多表位疫苗MEV-IpaJ可有效表达并可能诱导强烈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雏沙门菌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雏沙门菌多表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沙门菌 免疫信息学 表位 多表位疫苗
下载PDF
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研究综述
3
作者 白久林 王瑞毅 +1 位作者 王宇航 杨庆山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3,共14页
陆上风电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有效保障基础质量,并减少对环... 陆上风电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效率低,污染大,质量难以保障,不利于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采用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能大幅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有效保障基础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风电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搜集、整理和归纳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及研究现状,针对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的特点,总结了梁板基础、多足基础等6类主要的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形式,并对每种形式的特点、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列举了部分国内外应用装配式基础的陆上风电场项目。结果表明:陆上风电装配式基础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依据,优化结构形式,形成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性能控制方法,以支撑风电结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陆上风电结构 装配式基础 基础类型
下载PDF
调环酸钙对霞多丽葡萄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杨江山 李斗 +6 位作者 王春恒 金鑫 王宇航 戴子博 陈亚娟 邵璋 冯丽丹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8,共13页
【目的】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葡萄光合作用、抗氧化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筛选出可应用于葡萄实践生产的Pro-Ca适宜处理方法。【方法】以11年生酿酒葡萄霞多丽为试材,于初花后22、42、62和82d分别用200(T1)、400(T2)、600(T3)和8... 【目的】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葡萄光合作用、抗氧化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筛选出可应用于葡萄实践生产的Pro-Ca适宜处理方法。【方法】以11年生酿酒葡萄霞多丽为试材,于初花后22、42、62和82d分别用200(T1)、400(T2)、600(T3)和800 mg·L^(-1)(T4)的Pro-Ca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CK),测定初花后25、45、65、85和105 d(成熟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保护酶活性和成熟期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Pro-Ca处理可以增强霞多丽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Pn),降低活性氧的积累量,并提高果实品质,其中,各时期T3处理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和Pn平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9.63%、16.67%和20.13%,且T3处理在初花后45 d时显著降低了过氧化氢(H2O_(2))含量,初花后65和85 d使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分别降低了34.42%和24.98%。此外,Pro-Ca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其中,T3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2.12%、8.77%、4.37%和21.9%。【结论】Pro-Ca处理可以增强霞多丽葡萄的光合作用和改善抗氧化特性和果实品质,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使用600mg·L-1的Pro-Ca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Pro-Ca 生理特性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5
作者 刘燕茹 毕宇越 +3 位作者 汪宇航 朱婷 贾俊妮 唐思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和教学现状,开发了与其教学过程高度契合的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可实现医学图像的线性灰度变换、开窗显示、缩放、旋转、镜像、中值滤波、微分锐化、边缘检测、直方图获取... 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和教学现状,开发了与其教学过程高度契合的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可实现医学图像的线性灰度变换、开窗显示、缩放、旋转、镜像、中值滤波、微分锐化、边缘检测、直方图获取和直方图均衡,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线性灰度变换、开窗显示、缩放、旋转、中值滤波、微分锐化、边缘检测的参数,同时用不同算法实现了医学图像的缩放功能。该教学软件用于包头医学院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强化学生对放射技师考点知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新医科”背景下包头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工”“、医理”的深度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新医科 教学软件开发
下载PDF
团聚体级配对固废改良膨胀土耐久性的影响
6
作者 储诚富 王雨航 宗文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4,共8页
通过工业固废改良膨胀土团聚体的搅拌破碎试验以及破碎土的耐久性试验,揭示了团聚体尺寸效应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铁尾矿砂和电石渣能加速土团聚体在搅拌过程中的破碎;大粒径团聚体内部膨胀土的改良效果较... 通过工业固废改良膨胀土团聚体的搅拌破碎试验以及破碎土的耐久性试验,揭示了团聚体尺寸效应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铁尾矿砂和电石渣能加速土团聚体在搅拌过程中的破碎;大粒径团聚体内部膨胀土的改良效果较差,容易产生裂隙;粒径大于15 mm的团聚体含量越高,试样的耐久性越差;相对于电石渣改良土,复合改良土的耐久性更好;对于应用于底基层的电石渣改良土和复合改良土,建议控制粒径大于15 mm土团聚体的含量分别小于2.5%和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改良 团聚体 尺寸效应 工业固废 干湿循环
下载PDF
双组分织物含水率的微波谐振腔法测量技术
7
作者 向忠 赵唯 +2 位作者 何仕伟 王宇航 钱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8,共8页
针对染整过程中多组分织物含水率准确检测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微波谐振腔法的织物含水率检测系统。首先,基于Bruggeman-Hanai介电混合模型,结合织物结构特征建立了单组分织物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通过考虑织物厚度与多组分织物... 针对染整过程中多组分织物含水率准确检测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微波谐振腔法的织物含水率检测系统。首先,基于Bruggeman-Hanai介电混合模型,结合织物结构特征建立了单组分织物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通过考虑织物厚度与多组分织物组分配比的影响,建立了双组分织物含水率介电常数模型。接着,开展湿度均匀的纯棉、涤纶、混纺织物的介电常数测量实验,采用贝塞尔拟合方法,得到双组分织物介电常数模型的系数,从而获得了不同材质、厚度、组分配比下织物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通过比较实验织物样品含水率与理论模型预测结果发现,二者吻合较好,均方根误差小于5%,从而验证了双组分织物含水率介电模型的可行性,为后续纺织品含水率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含水率 微波谐振腔技术 介电常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MCrAlY金属黏结层高温失效行为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佳琪 王超会 +7 位作者 林蔚 由园 程伟东 董美伶 王铀 王宇航 朱忠宇 刘金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共11页
随着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涡轮进口温度的不断提高,MCrAlY(M=Ni,Co或NiCo)包覆型涂层因具有抗高温氧化以及高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成为广泛应用的热障涂层金属黏结层材料。然而,高温服役环境下热障涂层中金属黏结层与陶瓷面层界面应力分... 随着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涡轮进口温度的不断提高,MCrAlY(M=Ni,Co或NiCo)包覆型涂层因具有抗高温氧化以及高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成为广泛应用的热障涂层金属黏结层材料。然而,高温服役环境下热障涂层中金属黏结层与陶瓷面层界面应力分布状态愈加复杂,黏结层界面失效导致陶瓷面层的剥落,限制了其在热防护涂层领域的发展。本文简述了黏结层的发展进程,重点阐述高温相转变、热应力和生长应力增加以及S元素扩散等因素导致的黏结层界面的失效行为,分析黏结层界面失效机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针对金属黏结层界面失效的改进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稀土及纳米颗粒协同强化MCrAlY材料,为未来热障涂层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黏结层 MCRALY 失效机理 改性研究
下载PDF
考虑P-Δ效应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分析
9
作者 李守振 周绪红 +2 位作者 王宇航 甘丹 朱嵘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为了提高风电机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的分析效率,将风电机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视为自由端有集中质量的欧拉-伯努利悬臂梁,提出了动力响应的高效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重力二阶效应(P-Δ效应)对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以及钢材与混... 为了提高风电机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的分析效率,将风电机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视为自由端有集中质量的欧拉-伯努利悬臂梁,提出了动力响应的高效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重力二阶效应(P-Δ效应)对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以及钢材与混凝土对结构整体阻尼比的影响.通过与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P-Δ效应对整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程度.对比结果表明:与忽略P-Δ效应相比,考虑P-Δ效应时理论分析结果更接近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理论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关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均方根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09%、3.81%、4.63%.这表明所建立的风电机组钢-混凝土混合塔筒动力响应分析模型具有与有限元分析相当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塔筒 风电机组 动力响应 重力二阶效应 等效阻尼比
下载PDF
2022-06-01芦山M_(S)6.1地震流动地震台网部署及余震序列监测
10
作者 林丽萍 王宇航 +1 位作者 吴朋 谌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从台站选址、地震仪器设备选择及安装三方面介绍2022-06-01芦山M_(S)6.1地震临时地震台网的部署过程,初步分析流动台网背景噪声特征和余震序列。结果表明,台站部署完成后提高了震区现有台站密度,与固定台站联合组网,提高了地震定位的台... 从台站选址、地震仪器设备选择及安装三方面介绍2022-06-01芦山M_(S)6.1地震临时地震台网的部署过程,初步分析流动台网背景噪声特征和余震序列。结果表明,台站部署完成后提高了震区现有台站密度,与固定台站联合组网,提高了地震定位的台站方位角覆盖和科学研究的空间分辨率。受人为噪声的影响,通常流动台站的噪声水平高于固定台站,平均噪声水平高于NHNM和NLNM均值,部分台站接近或高于NHNM值,高频噪声呈现与附近人为活动相关的日变化特征。受此影响,地震台网白天时段记录的地震数目明显少于夜晚时段,且小震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余震序列的双差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主要分布在小关子断裂北部,呈NE向分布,NE向约10 km,NW向约6 km;采用最大曲率法计算得到余震序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_(C)=1.2,其中夜晚时段M_(C)=1.1,白天时段M_(C)升高至1.4,说明震区白天时段地震监测能力减弱。中强震后的余震序列随时间快速衰减,震后5 d内的余震数量约占整体余震的80%,特别是震后2 d内的余震最为发育。为更好地认识地震发展过程,必须保障流动地震台站快速有效地部署,以发挥监测台站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流动观测 台站部署 噪声水平 余震序列监测 余震重定位
下载PDF
黄河流域未来陆地水储量时空演变趋势
11
作者 王宇航 杨肖丽 +2 位作者 吴凡 黄怡婷 张晗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4,97,共6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水资源保护形势愈加严峻。为解决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难监测的问题,利用GRACE数据和可变下渗容量(VIC)模型预测黄河流域2030—2100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剖析气候变化对陆地水储量的影...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水资源保护形势愈加严峻。为解决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难监测的问题,利用GRACE数据和可变下渗容量(VIC)模型预测黄河流域2030—2100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剖析气候变化对陆地水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利用GRACE数据和VIC模型通过组分相加法计算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一致性较强,能很好模拟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演变特征;2)2030—2100年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SSP585情景陆地水储量的增加幅度最大;3)预测期黄河流域降水量、气温和蒸散发量均比历史时期上升,预测期黄河源区和兰州附近的径流深比历史期减小,虽然预测期黄河流域整体陆地水储量呈现不显著增加趋势,但仅内蒙古部分地区陆地水储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 VIC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的抗菌机制
12
作者 连凯琪 王宇航 +5 位作者 曾雅静 周玲玲 张元臣 张明亮 张改平 王双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7-2244,共8页
【目的】探明新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效果和机制。【方法】测定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抑菌曲线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 【目的】探明新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效果和机制。【方法】测定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抑菌曲线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核酸、蛋白质的泄露,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通过核酸凝胶电泳检测抗菌肽LL-1与肺炎克雷伯菌DNA的结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为50μg/mL;抑菌曲线表明,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2 MIC的抗菌肽LL-1在6 h内能完全抑制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肽LL-1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的ALP和β-半乳糖苷酶发生泄漏,且1/4 MIC的抗菌肽LL-1即可导致其泄漏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核酸和蛋白质泄露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抗菌肽LL-1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胞内容物外流;此外抗菌肽LL-1还能与肺炎克雷伯菌DNA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抗菌肽LL-1会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表面变得粗糙、菌体变形等。【结论】抗菌肽LL-1能增加肺炎克雷伯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并结合其DNA,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机制 细胞壁 细胞膜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算法的9310钢本构模型优化
13
作者 施文鹏 孙岑花 +2 位作者 李佳俊 王宇航 董显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目的研究9310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s-1和高度压下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的9310钢本构模型。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9310钢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 目的研究9310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s-1和高度压下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的9310钢本构模型。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9310钢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分析了应变速率对9310钢流动软化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本构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分析,之后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NN)智能算法优化了Arrhenius本构模型。结果与变形温度相比,应变速率对9310钢流动软化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支持向量回归(SVR)本构模型,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精度更高,其相关系数R为0.9934,平均相对误差(AARE)和均方误差(MSE)分别为0.0556和89.362,它在预测高应变速率(1、10、50 s-1)流动应力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经ANN智能算法优化后,相关系数R提高至0.9991,AARE和MSE分别降至0.0199和9.998,且绝对误差在±10MPa以内的预测流动应力占比为98.34%。结论在低应变速率(0.01 s-1)下软化效应更强,在高应变速率(10 s-1)下再结晶程度较低,软化效应较弱。ANN智能算法优化后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准确地预测9310钢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本构模型 Arrhenius型本构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ANN) 智能算法优化
下载PDF
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分析
14
作者 关莉珍 王雨行 +4 位作者 刘嘉伟 聂鹏程 闫煜鹏 宋锡策 余先伦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了降低模间串扰,提出了一种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建模,并建立了其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谱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以及光纤参量和模式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阈值的影响... 为了降低模间串扰,提出了一种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建模,并建立了其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谱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以及光纤参量和模式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阈值的影响,并通过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增大关键模式有效折射率差值为原来的1.75倍,可有效抑制模间串扰;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阈值跟随光纤长度的增加,从急剧下降变至缓慢,最终在18 km处趋于定值30 dBm;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阈值随着衰减系数、纤芯的有效截面积和光纤模式阶数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加,随着纤芯半径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该研究为提升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道容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阈值 耦合环辅助 受激布里渊散射 多模光纤
下载PDF
咪喹莫特诱导血热型银屑病模型体内微环境变化观察
15
作者 段亚倩 王宇航 +5 位作者 张玉桐 马佳蕊 赵忻未 曹朵 赵菊梅 张正祥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评价采用干姜、肉桂灌胃结合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建立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皮损和体内微环境变化情况。方法48只8周龄健康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银屑病模型组。第1天起,模型组给予0.9 g/mL干姜、肉桂水煎液,按0.... 目的评价采用干姜、肉桂灌胃结合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建立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皮损和体内微环境变化情况。方法48只8周龄健康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银屑病模型组。第1天起,模型组给予0.9 g/mL干姜、肉桂水煎液,按0.1 mL/10 g·d剂量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10 g·d剂量灌胃,持续12 d。灌胃第6天起,模型组背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42 mg,对照组背部涂抹等量凡士林乳膏,每天观察皮损情况,持续7 d。第13天,小动物麻醉机麻醉后,采集两组小鼠血液,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含量变化;取两组小鼠背部涂抹处皮肤,制作病理学组织切片观察皮损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涂抹部位皮肤表皮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有红斑散在分布。显微镜下显示表皮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皮脂腺增多;血清中TNF-α、IFN-γ、IL-21、IL-17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B/c小鼠经干姜、肉桂水煎液灌胃12 d,期间第6天起背部加涂咪喹莫特乳膏,连续涂抹7d,成功构建的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皮损变化和体内微环境改变符合银屑病患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BALB/C小鼠 银屑病动物模型 干姜 肉桂 咪喹莫特乳膏
下载PDF
日本家畜共济保险在畜牧业发展保障中的应用:制度设计、效果评估及启示
16
作者 崔姹 王宇航 +1 位作者 魏子昊 赵慧峰 《世界农业》 2024年第3期5-17,共13页
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家畜共济保险为典型特征的国家日本,其家畜共济保险制度体系对于中国畜牧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在对家畜共济保险制度演变及当前制度设计等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目标、... 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家畜共济保险为典型特征的国家日本,其家畜共济保险制度体系对于中国畜牧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在对家畜共济保险制度演变及当前制度设计等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目标、制度设计及制度效能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是家畜共济保险制度具有共济组织引导加入、共济费缴纳浮动、机构共济赔付等特征。二是制度效果评估方面,日本家畜共济保险在制度目标上能够实现畜种覆盖及保障范围较大,但畜种之间差异明显;制度设计上拥有完善的立法及保险体系,但制度边界较窄;制度效能上保障水平较高,但财政缺口较大。基于此,结合中国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得出中国应提高保险覆盖率及保障范围,完善畜牧业保险制度体系、发挥再保险作用,提高机构盈利能力及加强机构之间互助保障作用等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共济保险 畜牧业 日本 中国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17
作者 王宇航 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最具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接着市场与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关键。目前,从整体上看,中国龙头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对农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最具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接着市场与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的关键。目前,从整体上看,中国龙头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引领作用,因此对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企业特征及相关理论,从企业生存能力与企业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龙头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21年北京市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整体竞争力水平有待提高,其中企业生存能力对龙头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与排名影响较大,而企业发展能力影响较小。基于此,提升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需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增加农户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农业龙头企业 企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 北京市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综述
18
作者 张业盛 金立兵 +2 位作者 段杰 王宇航 刘鹏 《工程建设》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混凝土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从废弃混凝土中回收再生骨料制作混凝土,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处理废弃混凝土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阐述了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传统与人工智能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研究中使用的具有代... 混凝土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从废弃混凝土中回收再生骨料制作混凝土,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处理废弃混凝土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阐述了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传统与人工智能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研究中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针对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人工智能设计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与研究前景;同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展望,可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配合比 强度 耐久性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研发需求
19
作者 王宇航 龚明昊 +2 位作者 文菀玉 刘刚 李惠鑫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了解资源动态、掌握保护对象生存状况和保护成效的主要途径,也是建设和管理国家公园及保护地的主要手段,其技术状况反映其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较其他行业和林草行业其他领域,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工作的技术较为滞后,相关...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了解资源动态、掌握保护对象生存状况和保护成效的主要途径,也是建设和管理国家公园及保护地的主要手段,其技术状况反映其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较其他行业和林草行业其他领域,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工作的技术较为滞后,相关技术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公园及保护地监测工作的开展。围绕主要野生动物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对已有技术缺陷的总结和评估,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国家公园和保护地监测技术的研发思路,建议将系统地整合现有监测技术,并将自由定位、空间测量、自动记录和传输等作为主要性能及指标。在此基础上,针对已有智能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使用缺陷,提出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中需要考着重考虑的问题,以期为国家公园和保护地动物资源监测技术研发提供参考,推动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助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物调查 自然保护区 监测系统 移动端应用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宇航 刘延松 罗维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以促进健康,对体育素养的论述从原有就体育谈体育素养逐渐转变为谈“体育为健康”的素养,由此,“体育健康素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国际体育领域热门的研究主题。该文...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以促进健康,对体育素养的论述从原有就体育谈体育素养逐渐转变为谈“体育为健康”的素养,由此,“体育健康素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国际体育领域热门的研究主题。该文通过对体育健康素养的起源、内容维度和测评体系这3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建议我国学者在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相关研究中明确体育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人群的体育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开展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并分析我国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 体育素养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