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伴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骆睿翔 张晨 +5 位作者 庄锐 李星星 王禹萌 刘用 吴旸 范宗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94例CHF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辨证,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蒙特利...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94例CHF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辨证,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最后对中医证候要素与各项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气虚证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更低,血瘀证患者的MoCA总分、注意与计算能力评分更低,痰浊证患者的MoCA总分、延迟回忆力以及抽象思维评分更低。结论:气虚证患者更容易出现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的下降,血瘀证患者更容易出现注意与计算能力的下降,痰浊证患者更容易出现延迟回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双心医学 量表 相关性 证候要素 中医
下载PDF
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促进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牙/骨向分化
2
作者 李梦圆 王宇萌 +4 位作者 徐青清 关卓 卞成玥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 目的:探讨活化α7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联合钙离子(calcium ion,Ca^(2+)对LPS刺激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牙/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DPSC,流式细胞术对DPSC进行表面标志物表达鉴定。CCK-8检测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和Ca^(2+)对DPSC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染色筛选PNU-282987促进DPSC表达ALP活性的最佳浓度。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拟炎性微环境刺激DPSC。采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牙/骨向分化的相关蛋白: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I)、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P)、骨钙素(osteopontin,OPN)、ALP、核心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矿化基质表达情况。Fura-2AM用于检测细胞内Ca^(2+)流动情况。结果:CCK-8实验显示,PNU-282987浓度低于10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且此浓度处理LPS刺激的DPSC后ALP活性增加最明显;Ca^(2+)浓度低于2 mmol/L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显示,PNU-282987及Ca^(2+)处理后的LPS刺激的DPSC牙/骨向分化相关蛋白(COL-I、DSPP、OPN、ALP、RUNX2、OSX)和相关基因(COL-I、DSPP、OPN、ALP、RUNX2、OSX)的表达及矿化基质形成均明显上调,二者联合后上调最显著(P <0.001)。Fura-2 AM钙离子探针结果显示DPSC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结论:10μmol/L PNU-282987联合2 mmol/L Ca^(2+)可以促进LPS刺激的DPSC的牙/骨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乙酰胆碱受体 牙/骨向分化 人牙髓干细胞 钙离子 脂多糖
原文传递
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法降解及其饲料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鑫 李建勋 +3 位作者 王雨萌 张文娟 武山开 宋文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144,共8页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较为丰富的国家。木质纤维素是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资源,在饲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紧密且复杂,...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我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较为丰富的国家。木质纤维素是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资源,在饲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紧密且复杂,利用难度大,采用生物法降解木质纤维素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式。文章概述了木质纤维素的组成成分及结构,重点叙述了自然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及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机理,以期为研究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秸秆饲料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木质纤维素 木质纤维素降解菌 组成成分 降解机理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具有扰动的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鲁棒H_(∞)二分一致性
4
作者 王雨蒙 康剑灵 杜玲珑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206-213,共8页
研究了符号网络上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一类非线性时变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鲁棒H_(∞)二分一致性问题。采用鲁棒控制中处理不确定性的思想,将所考虑的系统转化为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的时不变动力学模... 研究了符号网络上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一类非线性时变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鲁棒H_(∞)二分一致性问题。采用鲁棒控制中处理不确定性的思想,将所考虑的系统转化为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性的时不变动力学模型。将鲁棒一致性转化为降阶H_(∞)控制问题。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得到了具有期望H_(∞)性能的多智能体系统鲁棒二分一致性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充分条件。此外,给出了分布式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过程。进一步以二自由度(two-degree-of-freedom,2-DOF)的平面移动机器人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H_(∞)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MAS) 二分一致性 参数不确定性 输出反馈
下载PDF
锦鸡儿属灌木阻止干旱草地沙漠化生态过程
5
作者 解李娜 吴祺琪 +3 位作者 王宇萌 张明伟 何鹏 马成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0-1691,共12页
纵观全球沙漠化的研究进展,从宏观上研究沙漠化现状和后果的报道较多,对沙漠化内在过程的综合研究较少,灌木在阻止干旱区草原沙漠化中的生态作用缺乏研究。研究假设:在干旱地区,灌木的存在提高土壤营养水平,提升土壤保水能力,促进林下... 纵观全球沙漠化的研究进展,从宏观上研究沙漠化现状和后果的报道较多,对沙漠化内在过程的综合研究较少,灌木在阻止干旱区草原沙漠化中的生态作用缺乏研究。研究假设:在干旱地区,灌木的存在提高土壤营养水平,提升土壤保水能力,促进林下植物和土壤生物群落,进而减轻风蚀和固结土壤,这些相互联系的生态过程共同阻止了草原沙漠化。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们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草原为样地,研究锦鸡儿属灌木的固土能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营养能力和促进生物群落能力,从生物、土壤、水分和沙物质运动等多过程来探讨锦鸡儿属灌木在阻止草原沙漠化中的作用。目的是弄清灌木阻止干旱草地沙漠化的生态过程。在阿拉善荒漠化草原区,锦鸡儿属灌木盖度大约为12.40%。在100 m^(2)的土地上现有灌木固土2.01 m^(3),固土效率为167 cm^(3)/g鲜重,每年灌木生长可以增加固土能力0.264 m^(3)/100 m^(2)土地。锦鸡儿属灌木提高了土壤湿度(灌丛效应SE=0.120)和土壤对雨水的保持能力(SE 0.155),改善了土壤营养(有机质SE 0.234、有效氮SE 0.338、有效磷SE 0.256和有效钾SE 0.089),增加了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度、多度、植株高度和生物量(SE 0.298)以及土壤生物(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物种丰度和多度(SE 0.302),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SE 0.191-0.365)。综合分析表明锦鸡儿属灌木通过保水(路径系数PC=0.43)、增肥(PC 0.39)、促进植物(PC 0.34)和土壤微生物群落(PC 0.20),以及它们共同导致的固土效应等多个相互联系的生态过程阻止干旱草原转变为沙漠。在防止沙漠化的不同过程中,5个锦鸡儿属灌木种各有优劣,这可能是这些种共存于荒漠区的原因之一。灌木作为极端干旱荒漠区的主要植被,在阻止干旱地区草地沙漠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荒漠化草原 沙漠化 固沙 土壤水分 土壤营养 生物群落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mountainous areas: an example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Southwestern China
6
作者 wang yumeng DENG Qingchun +3 位作者 YANG Haiqing LIU Hui YANG Feng ZHAO Yaka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218-235,共18页
Rural settlement is the basic spatial unit for compact communities in rural are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s the premise of spatial layout rationalization... Rural settlement is the basic spatial unit for compact communities in rural area.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s the premise of spatial layout rationalization. Based on land use data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iangshan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from 1980 to 2020, compactness index, fractal dimension, imbalance index, location entropy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s-based geographical detector(OPGD)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factors,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policy factors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From 1980 to 2020, the rural settlements area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increased by 15.96 km^(2). In space, the rural settlements a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in a local aggregation, dense in the middle and sparse around the periphery. In 2015, the spatial density and expansion index of rural settlements reached the peak.(2) From 1980 to 2020, the compactness index decreased from 0.7636 to 0.7496, the fractal dimension increased from 1.0283 to 1.0314, and the fragmentation index decreased from 0.1183 to 0.1047. 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tended to be loose, the shape contour tended to be complex,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decreas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balanced.(3) The results of OPGD detection in 2015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is slope(0.2371) > traffic accessibility(0.2098) > population(0.1403) > regional GDP(0.1325) > elevation(0.0987) > poverty alleviation(0). The results of OPGD detection in 2020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is slope(0.2339) > traffic accessibility(0.2198) > population(0.1432) > regional GDP(0.1219) > poverty alleviation(0.0992) > elevation(0.093). Natural geographical factors(slope and elevation) are the bas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rural settlemen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river valley plain and the second half mountain area. Socioeconomic factors(traffic accessibility,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GDP)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Policy factors such as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have an indispensable impa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and optim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s Location entropy Geographical detector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原文传递
0.01%次氯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作者 王雨蒙 陆秋辰 +3 位作者 赵颖奕 史灿灿 李明新 王贺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评估0.01%次氯酸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结膜囊消毒剂的效果和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85例单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次氯酸组和聚维酮碘组,在消毒前后取结膜囊拭子,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 目的:评估0.01%次氯酸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结膜囊消毒剂的效果和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85例单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次氯酸组和聚维酮碘组,在消毒前后取结膜囊拭子,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形成能力(CFUs)测试。所有患者在消毒后2 h,1 d和1 wk接受眼部症状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的评估,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眼红指数、泪河高度和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检查,记录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结果:使用0.01%次氯酸进行结膜囊消毒可显著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和CFUs,与消毒前相比有差异(均P<0.01),次氯酸消毒能力与聚维酮碘相当(χ2=0.811,P=0.368)。次氯酸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聚维酮碘组(均P<0.01)。次氯酸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眼红指数均显著低于聚维酮碘组(均P<0.01)。两组患者均无眼内炎发生。结论:0.01%次氯酸作为结膜囊消毒剂安全有效,且患者的不适和对眼表的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聚维酮碘 结膜囊 消毒 眼表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互认机制调研与分析
8
作者 王雨萌 周铭 阎昭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肿瘤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评估的重要手段,伦理审查是保障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肿瘤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互认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提高审批效率、减少重复审查、降低伦理风险、促进国际合作。本文通过文献... 肿瘤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评估的重要手段,伦理审查是保障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肿瘤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互认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提高审批效率、减少重复审查、降低伦理风险、促进国际合作。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对国内外肿瘤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互认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肿瘤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互认已成为国际共识,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实践。但是,目前肿瘤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互认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统一的伦理审查标准、伦理审查人员培训不足、伦理审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统一的伦理审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加强伦理审查人员培训,提高伦理审查水平;建立审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临床试验 伦理审查 互认机制
下载PDF
曲9区块水平井钻井液优快钻井技术
9
作者 赵成龙 王煜孟 +3 位作者 李萍 邱春阳 明玉广 秦涛 《中国井矿盐》 CAS 2024年第3期14-15,24,共3页
曲9区块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地层沉积较厚,地层发育大段易水化软泥岩。水平井钻进过程中钻井液井壁稳定、井眼净化、润滑防卡和储层保护技术难度大。通过优选聚合醇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辅助现场钻井液维护处理工艺,保证了该区块3口水平井... 曲9区块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地层沉积较厚,地层发育大段易水化软泥岩。水平井钻进过程中钻井液井壁稳定、井眼净化、润滑防卡和储层保护技术难度大。通过优选聚合醇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辅助现场钻井液维护处理工艺,保证了该区块3口水平井的顺利施工,钻完井时效较前期施工井有明显提高,达到了优快钻井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9区块 水平井 井壁稳定 优快钻井 聚合醇润滑防塌钻井液
下载PDF
ROS智能车创新性实验设计及教学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雨蒙 王欣 +1 位作者 朱冰 郑晋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186,共5页
以我校汽车工程学院智能汽车教学和课程成果为基础,开发了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智能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ROS智能车实验课程,包括自动导航实验、自动巡线实验、开放性自主实验3个实验项目,并依托学校首门智能汽车专业课程汽车智能化技术... 以我校汽车工程学院智能汽车教学和课程成果为基础,开发了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智能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ROS智能车实验课程,包括自动导航实验、自动巡线实验、开放性自主实验3个实验项目,并依托学校首门智能汽车专业课程汽车智能化技术开展了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所设计的ROS智能车实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操作系统 智能车 避障 自动导航 路径规划
下载PDF
盘管内冰浆换热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姬长发 张逸飞 +3 位作者 王雨萌 陈蓉 王美 杜研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探明冰浆输送过程中换热规律,搭建冰浆流动换热测试试验台,试验研究了入口含冰率、管径以及流速对冰浆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冰浆的换热量随流速和管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含冰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极大值,此时冰浆流速为2 m/s... 为了探明冰浆输送过程中换热规律,搭建冰浆流动换热测试试验台,试验研究了入口含冰率、管径以及流速对冰浆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冰浆的换热量随流速和管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含冰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极大值,此时冰浆流速为2 m/s,入口含冰率为6%,最大换热量为3.02 kW;以换热阻力比(单位管长换热量与压降的比值)为评价标准寻找冰浆流动的最佳状态点,发现当管径为20 mm、流速为0.5 m/s且入口含冰率为6%时,换热阻力比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6.42 W/Pa,此时达到冰浆流动换热过程的最佳工况点,单位阻力耗散能量下所能提供单位管长换热量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冰浆在盘管内输送过程中出现分层、聚集和冰堵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浆 盘管 换热特性 换热阻力比 最佳工况点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物候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陈辉 赵丽萍 +3 位作者 陈犇 王雨萌 牛伟玲 孙红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1994—2020年关于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的已发表文献资料,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技术、文献研究法等分析近27a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对该地区物候研究的热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物候... 基于1994—2020年关于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的已发表文献资料,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技术、文献研究法等分析近27a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对该地区物候研究的热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物候研究的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内容以青藏高原地区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主,遥感技术取代传统地面观测成为研究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的主要手段.近27a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返青期呈提前趋势,枯黄期变化趋势尚无一致结论,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气温和降水为物候期变化的主导因素,暖湿条件使物候期提前,暖干条件则会不同程度推迟物候期.未来应在不同研究手段整合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开展多尺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物候 CITESPACE
下载PDF
信息处理单元测试系统并行测试技术研究
13
作者 周强 王钰萌 王廷凯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9期1-8,15,共9页
针对信息处理单元测试的功能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PXIe总线的测试系统,系统包括测控单元、供电单元和接口单元三个组成部分,并完成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根据信息处理单元测试系统实际的测试流程和所需资源的使用情况,将并行测试技术引... 针对信息处理单元测试的功能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PXIe总线的测试系统,系统包括测控单元、供电单元和接口单元三个组成部分,并完成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根据信息处理单元测试系统实际的测试流程和所需资源的使用情况,将并行测试技术引入到系统中,重新对相互独立的测试任务进行了并行化分析,构建了该测试系统的任务调度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即IAGA算法),解决了并行测试模块中复杂且难以优化的任务调度问题;对任务调度模型进行了算法仿真验证和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所得解的全局性,所得出的执行序列与串行测试相比,测试效率提高了43.57%,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IAGA算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最后将IAGA算法嵌入到了测试系统的软件当中,实现了该优化策略的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单元 PXIe总线 并行测试 IAGA算法
下载PDF
基于空气污染物控制的历史文化街区外部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14
作者 刘晖 林紫珊 王雨萌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138-143,共6页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易受到交通污染的影响,对其空气污染状况的研究可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提供环境品质提升方面的对策。选取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厘清街区空间形态与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易受到交通污染的影响,对其空气污染状况的研究可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提供环境品质提升方面的对策。选取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厘清街区空间形态与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重要因素是街区的街道空间形态与建筑布局。继而基于污染物控制,针对性提出外部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空气污染物 数值模拟 外部空间
下载PDF
氨化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产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勋 李鑫 +3 位作者 王雨萌 张文娟 魏纪平 宋文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6-222,共7页
为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加快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还原糖产量为主要指标,通过氨化预处理后酶解玉米秸秆,采用DNS法测定还原糖产量,并考察氨化剂种类、浓度、固含量和氨化时间对玉米秸秆酶解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加快纤维素酶降解玉米秸秆。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还原糖产量为主要指标,通过氨化预处理后酶解玉米秸秆,采用DNS法测定还原糖产量,并考察氨化剂种类、浓度、固含量和氨化时间对玉米秸秆酶解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碳酸铵为氨化剂,氨化剂浓度为20%,固含量为50%,氨化时间为11 d,在此条件下,还原糖产量最高为314.18 mg/mL,与直接酶解秸秆相比提高51.8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米秸秆经碳酸铵氨化预处理后,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结构发生变化,表面结构变得粗糙疏松,纤维素暴露,更有利于纤维素酶的作用。此外,FTIR发现,氨化处理后玉米秸秆在2920和1650 cm-1处的吸收峰减弱,其峰值降低一定程度上代表木质素结构被破坏。总体来看,玉米秸秆经过碳酸铵氨化预处理后,更有利于酶解玉米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木质素 纤维素 氨化预处理 纤维素酶
下载PDF
解毒生肌膏调控GSK-3β/β-catenin减轻炎症反应促糖尿病SD大鼠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忠行 陈丽 +5 位作者 丁雅容 王巍 王宇萌 郑时旭 洪恺祺 周忠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9-1077,共9页
目的:从GSK-3β/β-catenin角度探讨炎症反应对糖尿病SD大鼠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cin,STZ)及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方法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磺... 目的:从GSK-3β/β-catenin角度探讨炎症反应对糖尿病SD大鼠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reptozocin,STZ)及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方法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磺胺嘧啶银组(n=15)及解毒生肌膏组(n=15),并设立正常创面组(n=15)。磺胺嘧啶银组创面和解毒生肌膏组创面予以磺胺嘧啶银软膏和解毒生肌膏外敷,每日1次,模型组与正常创面组不予干预。给药后第3天、7天和14天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HE观察组织基本形态;Masson检测胶原生成情况;超微电镜观察内质网结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蛋白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后3天解毒生肌膏组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给药后14天解毒生肌膏组创面愈合率高于磺胺嘧啶银组(P<0.05)。HE结果:给药后3、7天解毒生肌膏组创面较其他组肿胀程度较小,毛细血管数量丰富;14天,解毒生肌膏组和正常创面组出现皮肤附属器新生,组织结构完整度好。Masson结果:解毒生肌膏组较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分布均匀,排列结构较为整齐,新生胶原纤维更为粗壮,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电镜结果:解毒生肌膏组内质网丰富,数量较多,形态结构趋于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TNF-α、IL-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解毒生肌膏组TNF-α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创面组;解毒生肌膏组TNF-α、IL-6表达低于磺胺嘧啶银组。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创面组相比,各组β-catenin表达量均上调(P<0.05),解毒生肌膏组上调表达量最少;与正常创面组相比,各组GSK-3β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调(P<0.05);给药后7天,磺胺嘧啶银组和解毒生肌膏组GSK-3β蛋白表达含量上调(P<0.05),但仍低于正常创面组。结论:解毒生肌膏作用糖尿病大鼠创面修复机制通过调控GSK-3β和β-catenin表达,使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下调,最终达到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创面 解毒生肌膏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Β-连环蛋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pH值对猪粪与菌糠共发酵产酸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元森 张海波 +3 位作者 程红艳 王雨萌 罗渊 刘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为解决当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物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以猪粪和灵芝菌糠为原料,通过研究不同pH值对猪粪和菌糠厌氧共发酵过程的影响,探讨二者厌氧发酵产酸规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设置7个处理[不调节pH值(对照,CK)、pH值为4.0... 为解决当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物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以猪粪和灵芝菌糠为原料,通过研究不同pH值对猪粪和菌糠厌氧共发酵过程的影响,探讨二者厌氧发酵产酸规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设置7个处理[不调节pH值(对照,CK)、pH值为4.0、pH值为5.5、pH值为7.0、pH值为8.5、pH值为10.0、pH值为11.5],测定并分析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总磷、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等指标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H值为8.5处理,发酵第11天,VFA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为36 736.29 mg/L,是对照组的1.36倍;pH值调控对VFA组分的影响方面,乙酸和正戊酸受pH值影响较大,总体上乙酸占比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而正戊酸占比则呈相反趋势;不同pH值处理下,SCOD随发酵时间推移其变化趋势与VFA一致。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8.5处理为最优产酸组,其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最高;在酸积累最大日,所有处理细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Firmicutes(厚壁菌门);在最优产酸组中,随厌氧发酵时间的推移,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上升,而Firmicutes相对丰度则降低,在属水平上,Lactobacillus(乳酸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狭义梭菌属)、Terrisporobacter(锥孢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而Caldicoprobacter(钙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因此,在pH值为8.5时,能够提高猪粪与菌糠厌氧共发酵的VFA产量,从而提高其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菌糠 PH值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曳力模型对喷动床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影响的介尺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庆来 李斌 +1 位作者 王雨萌 陈宇翔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为探究不同曳力模型在喷动床稠密气固两相流数值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准确性,基于开发的介尺度格子玻尔兹曼-离散单元法(LBM-DEM)耦合流动程序,分别采用Syamlal-O’Brien、Gidaspow、EMMS三种曳力模型对微型喷动床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分析... 为探究不同曳力模型在喷动床稠密气固两相流数值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准确性,基于开发的介尺度格子玻尔兹曼-离散单元法(LBM-DEM)耦合流动程序,分别采用Syamlal-O’Brien、Gidaspow、EMMS三种曳力模型对微型喷动床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不同曳力模型下的结果差异,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各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三种曳力模型都能完整展现喷动床内气泡演化及颗粒流化的全过程,其中EMMS模型的整体预测结果与实验值最相吻合,能较好展现床内非均匀流化过程的细节,模型整体适用性最好;Gidaspow模型在均质流态的气泡演化过程中更具优势;Syamlal-O’Brien模型所计算的曳力值始终偏高,需注意规避可能引起的边壁效应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为广泛领域稠密流体-颗粒两相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曳力模型 格子玻尔兹曼-离散单元法 介尺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组学研究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寿鑫甜 王禹萌 +8 位作者 段城林 贾秋蕾 袁果真 张雪松 薛文静 尤雅萍 范少玮 柴若宁 胡元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35-139,149,共6页
目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心血管疾病组学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探究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WOSCC),将检索到有关心血管疾病组学研究的数据导入CiteSpace绘制知... 目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心血管疾病组学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探究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WOSCC),将检索到有关心血管疾病组学研究的数据导入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对作者、机构、地区、关键词和共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组学研究有关文献发文量从2016年起呈爆发上升趋势。发文量靠前的作者有Matthias Schittmayer和Ruth Birnergruenberger等,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等,机构有哈佛医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热点集中于疾病风险、炎症、死亡率、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Nikpay M(2015)、Kundaje A(2015)、Wang TJ(2011)的3篇核心共被引文献为该领域研究的基础。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心血管病组学领域目前正处于研究高热期,但作者间合作较少。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运用较广且热度持续。组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具有诊断、治疗、预测疾病风险等作用,可发现疾病本质并用于开发新的预防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 组学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rris的消音壁亚像素级角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韵琪 田明 +2 位作者 刘阳 王雨萌 李国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角点检测作为图像拼接、三维重建等算法的关键,能够直接影响视觉处理的最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角点检测在消音壁视觉检测应用场景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亚像素级角点检测算法,首先以Harris算法获得像素级角点为中心角...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角点检测作为图像拼接、三维重建等算法的关键,能够直接影响视觉处理的最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角点检测在消音壁视觉检测应用场景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亚像素级角点检测算法,首先以Harris算法获得像素级角点为中心角点,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迭代计算不断逼近,最后计算得出亚像素级角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角点检测的平均偏移量为0.18像素,相较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的偏移量降低0.56像素,在确保正确率的基础上更加接近真实值,能够满足在消音壁视觉检测应用场景下的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素 特征提取 角点检测 HARRIS算法 消音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