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8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的钢轨振动加速度反演估计与现场验证
1
作者 何庆 曾楚琦 +3 位作者 王启航 付彬 吴军 王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6,共13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轨道板与钢轨之间的时空关联规律,提出变分模态-转换器(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Transformer, VMD-T)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分解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来反演估计钢轨振动加速度.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双门限法检... 为研究高速铁路轨道板与钢轨之间的时空关联规律,提出变分模态-转换器(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Transformer, VMD-T)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分解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来反演估计钢轨振动加速度.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双门限法检测振动端点,分离振动信号与静默信号、干扰信号,再将提取后的振动信号整合输入到VMD-T模型.其次,利用VMD模型将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数据分解成一系列不同的子模态,并网格遍历搜索与钢轨振动加速度相关系数最大的子模态,以降低原始数据的复杂度以及非平稳性,提升Transformer模型的特征抽取能力.然后,通过Transformer模型对搜索出的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子模态与钢轨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反演估计训练.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城际高速铁路轨道板与钢轨实测振动加速度数据反演估计试验.现场高铁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Transformer模型相比,VMD-T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Mean Squared Error, RMSE)、绝对平均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及决定系数(R2_score)分别提升近20%、11%及48.1%,特征学习能力更强,反演估计效果更佳,初步实现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非接触式监测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变分模态分解 Transformer模型 轨道板 钢轨 振动加速度
下载PDF
多机协同智能发展战略研究
2
作者 薛建儒 房建武 +2 位作者 吴俊 庞善民 郑南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多个自主智能系统通过信息、行为交互构成的多机协同智能,代表着未来智能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部署的主攻方向,也是支撑国防、社会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开展突破多机协同智能技术发... 多个自主智能系统通过信息、行为交互构成的多机协同智能,代表着未来智能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部署的主攻方向,也是支撑国防、社会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开展突破多机协同智能技术发展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军事智能、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机协同智能系统当前面临的难以适应复杂任务这一挑战,从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两个层面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多机协同智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制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性问题,并以多机协同智能制造为典型应用,剖析理论与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多机协同智能将朝着人机群组智能的方向发展,为抢占发展先机,需及早布局人机群组智能的基础理论探索,加速核心技术突破,并加快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智能 集群智能 人机群组智能 多机协同制造 全域感知
下载PDF
智能电网中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
3
作者 夏玮玮 辛逸飞 +4 位作者 梁栋 吴军 王歆 燕锋 沈连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多类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兼顾电力终端和网络侧经济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针对智能电网场景中的控制类和采集类业务,为电力终端分别制定相应的投标信息,并...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多类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兼顾电力终端和网络侧经济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针对智能电网场景中的控制类和采集类业务,为电力终端分别制定相应的投标信息,并据此计算支付价格和效用矩阵;将网络切片与电力终端之间的资源分配建模为二分图匹配问题,根据不同业务的时延、传输速率或能耗需求,向终端分配不同的切片资源以最大化系统效用。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双向拍卖算法和贪心算法,所提算法能够提高10%~20%的系统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资源分配 智能电网 二分图匹配 拍卖
下载PDF
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视觉可达性BIM仿真分析
4
作者 郑霞忠 吴俊 +1 位作者 晋良海 杜发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施工机械 安拆吊装作业 视觉可达性 多主体 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
原文传递
SiC/SiC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及其剩余强度试验研究
5
作者 吴军 徐培飞 +2 位作者 荆瑞 张大海 费庆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高速飞行器中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速冲击问题,低速冲击后的损伤形式以及剩余承载能力是影响飞行器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板件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能量下开展了低速冲击试验... 高速飞行器中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低速冲击问题,低速冲击后的损伤形式以及剩余承载能力是影响飞行器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板件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能量下开展了低速冲击试验,分析了低速冲击载荷下试验件的表面损伤状态,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了试验件内部的损伤形貌,结合冲击过程中的冲击响应曲线以及应变历史曲线,分析了SiC/SiC复合材料低速冲击过程的损伤机理。针对含勉强目视可见损伤的试验件开展了冲击后剩余强度试验,研究了勉强目视可见损伤对SiC/SiC复合材料剩余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速冲击载荷的作用下,试验件的表面损伤主要包括无表面损伤、勉强目视可见损伤、半穿透损伤以及穿透损伤,试验件的内部损伤主要有锥形体裂纹、纱线断裂以及分层损伤。低速冲击损伤会严重影响SiC/SiC复合材料的剩余性能,虽然试验件损伤勉强目视可见,但其剩余压缩强度为无损件81%,剩余拉伸强度仅为无损件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特性 剩余强度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和CNN交错混合的肺结节分割网络
6
作者 吴骏 侯宪哲 +2 位作者 王健 肖志涛 王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肺结节尺寸多样、形状异质化高等问题,提出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交错混合(IMTC)的肺结节分割网络,该网络是一个对称的层次连接网络,具有很强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该网络通过集成2种方案分别解决肺结节多尺寸与形状... 针对肺结节尺寸多样、形状异质化高等问题,提出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交错混合(IMTC)的肺结节分割网络,该网络是一个对称的层次连接网络,具有很强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该网络通过集成2种方案分别解决肺结节多尺寸与形状异质化问题:(1)采用感知注意力模块(inception attention module,IAM),通过并联多个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来增加浅层网络的感受野组合,以此捕获更为丰富的浅层特征;(2)为获取更具表示能力的高级语义特征,利用由Transformer和CNN组成的基本骨干网络交错提取结节特征,使得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充分融合,从而提高结节特征表示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准确分割直径较小以及边缘复杂的肺结节,在LUNA16公开数据集上分割性能良好,Dice和IOU分别达到86.15%和7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CNN) 感知注意力模块(IAM) 交错混合
下载PDF
洪涝风险与发展潜力视角下村庄居民点布局优化——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7
作者 徐建刚 曾俊 +2 位作者 吴军 付博 明昊霖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使得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破坏性显著升高,为应对洪涝灾害利用风险评估指导村庄居民点布局优化,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划定洪涝风险等级区,通过双重目标决策法对村庄灾害风险和发展潜...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使得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破坏性显著升高,为应对洪涝灾害利用风险评估指导村庄居民点布局优化,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划定洪涝风险等级区,通过双重目标决策法对村庄灾害风险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引力模型确定村庄迁移方案。结果表明,长汀县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汀州镇与大同镇为主体的集中建设区及以部分村庄居民点,针对高风险村庄居民点,以“避灾”为导向提出了村庄迁移合并方案,实现了村庄居民点布局的适灾和减灾优化调整。对于区域防控洪涝灾害、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对山地村庄空间防灾减灾规划实施有较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 发展潜力 村庄布局
下载PDF
欧盟GDPR五年执法反思:成效、挑战与经验
8
作者 吴俊 房祥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9,共18页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率先实施对世界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执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数据隐私事务网站Privacy Affairs 2018—2023年发布的1 701起GDPR违规处罚案件,构建GDPR执法成效评价框架,量化其规制...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率先实施对世界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执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数据隐私事务网站Privacy Affairs 2018—2023年发布的1 701起GDPR违规处罚案件,构建GDPR执法成效评价框架,量化其规制目标与规制结果。研究发现,GDPR过去五年执法实践中存在三大双面效应:数据侵权严监管与合规操作弱指引并存,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与促进数据产品创新两难,技术影响复杂与立法前瞻不足交织。鉴于此,中国的数据立法亟待加强新兴技术基于风险的前瞻规制,数据执法宜完善司法诠释与合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R 个人数据保护 个人数据流动 执法成效 双面效应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9
作者 吴俊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伪性,指明什么样的国家及爱国主义需要人们保持警惕、何种意义上的国家值得人们热爱。他们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全人类解放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伪性,指明什么样的国家及爱国主义需要人们保持警惕、何种意义上的国家值得人们热爱。他们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全人类解放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的历史性超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基本前提,实现人的解放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使命宗旨,坚持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实现使命宗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被压迫民族爱国主义饱含着反侵略和革命色彩,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必须坚守国际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
下载PDF
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oils in Mahu Sag,Junggar Basin,NW China
10
作者 DANG Wenlong GAO Gang +5 位作者 YOU Xincai wu jun LIU Shiju YAN Qi HE Wenjun GUO Liulinb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4期840-850,共11页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formation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ude oil types,combined with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formation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rude oil types,combined with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source,genesis,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oils in the Mahu large oil province of the Junggar Basin are investigated.Four sets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s are developed in the Mahu Sag.Specifically,the source rocks of the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have the highes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contain mainly TypesⅡandⅠorganic matters,with a high oil generation capacity.In contrast,the source rocks in other formations exhibit low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and contain mainly TypeⅢorganic matter,with dominant gas generation.Oils in the Mahu Sag can be classified as three types:A,B and C,which display ascending,mountainous and descending C_(20)-C_(21)-C_(23)tricyclic terpenes abundance patterns in sequence,and gradually increasing relative content of tricyclic terpenes and sterane isomerization parameters,indicating an increasing oil maturity.Different types of oils are distributed spatially in an obviously orderly manner:Type A oil is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sag,Type C oil is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ag,and Type B oil lies in the slope area between Type A and Type C.The results of oil-source correlation and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hree types of oils come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at different thermal evolution stages.This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ial genesis of oils in the Mahu Sag reasonably explains the source,distribution,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three types of oils.The study results are of important guid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oil exploration,the identification of oil distribution in the total petroleum system,and the prediction of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in the Mahu 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rock organic matt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rmal simulation oil type oil-source correlation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Mahu Sag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织物起毛起球客观评级分析
11
作者 吴骏 徐天 于坤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有效克服目前人工检测速度慢、误差大、主观性强的问题,更快速、准确、客观地对机织物起毛起球样本评级,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的Wide-SqueezeNet网络。首先制作了两种成分不同的机织物起毛起球数据集。根据机织物起毛起球图像... 为了有效克服目前人工检测速度慢、误差大、主观性强的问题,更快速、准确、客观地对机织物起毛起球样本评级,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的Wide-SqueezeNet网络。首先制作了两种成分不同的机织物起毛起球数据集。根据机织物起毛起球图像中毛球形状大小不一以及分布不均的特点,在网络中改进Fire模块,其中增加了短连接来解决训练中梯度发散等问题,在短连接中使用两个3×3小卷积核来减少计算量并且获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信息,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来提高准确率;其次为了减少整体的计算量,在网络预处理时将图像统一到224×224大小,并且将网络中普通卷积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多尺度特征融合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来改进网络,机织物起毛起球的客观评级准确率可以达到99.333%。相比于基础网络SqueezeNe、Resnet、MobileNet、DenseNet、ShuffleNet,该方法的提升分别为2.220%、1.777%、2.666%、1.333%和2.220%。与人工检测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相比,该网络只需要0.072 s即可检测一幅图像,检测速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起毛起球 特征融合 深度可分离卷积
下载PDF
泛安全化现象与南亚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演进
12
作者 叶海林 吴俊 张展毓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4年第1期1-23,160,共24页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包括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在内的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格局深入演化,区域局势和地区秩序出现了显著变动与重大调整。不论是从区域整体态势变化角度看,还是从区域内主要行为体政治经济形势演进视角分析,南亚东南亚区域受到了...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包括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在内的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格局深入演化,区域局势和地区秩序出现了显著变动与重大调整。不论是从区域整体态势变化角度看,还是从区域内主要行为体政治经济形势演进视角分析,南亚东南亚区域受到了国际格局演化驱动方式和方向的强烈影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化、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俄乌冲突等三大因素影响。后疫情时代的美国对华战略更加极端化,中美博弈加速了中国周边地区力量格局演变与秩序重组。美国凭借联盟体系化优势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极限施压,加深了中美矛盾。中美斗争外延至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催生出周边多国的对华机会主义策略与选边站队的行为。未来,中国周边地区泛安全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经略周边的安全挑战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安全化 印太战略 俄乌冲突 政治经济形势
下载PDF
基于改性植物单宁生态絮凝-缓释气浮技术的探讨
13
作者 侯俊 张明 +3 位作者 吴淼 杨梓俊 吴军 苗令占 《江苏水利》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针对城市水体黑臭现象频发且治理困难的问题,利用接枝共聚法制备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和阳离子度的植物单宁絮凝剂(TGCC),以常州市北市河原位黑臭水样为对象,配合使用缓释气浮剂(CR-CP),开展生态絮凝-缓释气浮模拟实验,验证了改性植物单... 针对城市水体黑臭现象频发且治理困难的问题,利用接枝共聚法制备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和阳离子度的植物单宁絮凝剂(TGCC),以常州市北市河原位黑臭水样为对象,配合使用缓释气浮剂(CR-CP),开展生态絮凝-缓释气浮模拟实验,验证了改性植物单宁生态絮凝-缓释气浮技术的高效性及其应用于城市黑臭河道水质净化的可行性。从“外源污染控制”“水质提升修复”“长效稳定维护”“突发应急处理”4个方面提出了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植物单宁 絮凝剂 缓释气浮技术 水质净化 城市河道
下载PDF
国产聚酰亚胺柔性覆铜板材料介电性能测评
14
作者 吴军 赵攀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介绍了聚酰亚胺柔性覆铜板的主要电性能指标及其典型应用场景,明确了柔性覆铜板介电性能测评流程。在完成谐振环仿真及设计后,开展ASG-TL00060UF2国产高性能聚酰亚胺柔性覆铜板与进口板材的常温和湿热试验,进行介电性能对比测试计算。... 介绍了聚酰亚胺柔性覆铜板的主要电性能指标及其典型应用场景,明确了柔性覆铜板介电性能测评流程。在完成谐振环仿真及设计后,开展ASG-TL00060UF2国产高性能聚酰亚胺柔性覆铜板与进口板材的常温和湿热试验,进行介电性能对比测试计算。最后给出了国产聚酰亚胺柔性覆铜板材料介电性能测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柔性覆铜板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麻醉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血清Tau蛋白的影响
15
作者 务军 张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麻醉(TAPB)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麻醉(TAPB)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Tau]。结果:术后1、3 d,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0 min、1 h、8 h及24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Aβ-42水平高于对照组,Tau蛋白及Tau/Aβ-4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TAPB应用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可降低术后血清Tau蛋白水平,有助于预防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 认知功能 超声引导
下载PDF
冷轧压下率对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变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吴硕 贾涓 +3 位作者 宋新莉 程朝阳 吴隽 刘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5,共8页
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BSD)、快速升温管式炉和交流磁性能测量仪研究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变形组织和磁性能随冷轧压下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轧高强无取向电工钢中形成含有大量亚结构的粗糙条带和变形量较小的光滑条带。粗糙条... 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BSD)、快速升温管式炉和交流磁性能测量仪研究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变形组织和磁性能随冷轧压下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轧高强无取向电工钢中形成含有大量亚结构的粗糙条带和变形量较小的光滑条带。粗糙条带具有γ取向,主要为{111}〈110〉,光滑条带具有{112}〈110〉和{001}〈110〉取向。粗糙条带中存在大量宽度约为2~3μm的剪切带,与轧向呈20°~35°夹角,且随压下率增大,数量逐渐增多。剪切带与基体间具有一定取向差,随压下率增大,剪切带逐渐从{111}〈110〉取向转向{223}〈110〉取向,与基体间取向差逐渐增大。退火后Goss和{111}面织构增多,{001}面织构减少;轧向磁感应强度增大,横向磁感应强度减小,各向异性显著,铁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无取向电工钢 冷轧压下率 剪切带 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持续荷载作用下疲劳损伤混凝土梁的变形性能分析
17
作者 吴俊 张军 +3 位作者 毛江鸿 金伟良 钟小平 樊玮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3-851,共9页
为明确往复荷载和持载作用下混凝土梁变形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弯曲疲劳加载引入疲劳损伤后采用堆载法对4根梁进行堆载徐变试验,研究疲劳损伤对梁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发展规律和持续荷载作用下梁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损... 为明确往复荷载和持载作用下混凝土梁变形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弯曲疲劳加载引入疲劳损伤后采用堆载法对4根梁进行堆载徐变试验,研究疲劳损伤对梁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发展规律和持续荷载作用下梁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损梁,疲劳损伤梁受拉区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受压区混凝土总应变和总挠度更大,且在堆载作用下的发展速率更快,随着疲劳损伤程度的增大,各指标也有增大的趋势;疲劳作用促进了混凝土微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前并加速了梁徐变变形的发展,导致前期疲劳加载就已产生了部分徐变应变和徐变挠度;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疲劳损伤梁受压区混凝土总徐变应变和梁徐变挠度计算模型,发现疲劳循环寿命比为0.025、0.15和0.60时的疲劳残余挠度分别相当于无损梁128、800和1180 d的徐变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持续荷载 循环荷载 疲劳损伤 徐变 徐变挠度 变形性能 混凝土裂缝
下载PDF
基于VLPE技术的碲镉汞p-on-n双层异质结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文金 孔金丞 +6 位作者 起文斌 张阳 宋林伟 吴军 赵文 俞见云 覃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45,共13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碲镉汞p-on-n器件四种制备方式的优劣,其中,VLPE(Vertical Liquid Phase Epitaxy)技术具有原位As掺杂与高激活率的技术优势,是制备高性能p-on-n双层异质结器件的重要方式。针对该技术,从材料生长、器件工艺和器件性能方... 本文对比分析了碲镉汞p-on-n器件四种制备方式的优劣,其中,VLPE(Vertical Liquid Phase Epitaxy)技术具有原位As掺杂与高激活率的技术优势,是制备高性能p-on-n双层异质结器件的重要方式。针对该技术,从材料生长、器件工艺和器件性能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国内外差距,明确了制约该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VLPE技术pon-n异质结器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p-on-n 台面异质结 富汞垂直液相外延(VLPE)
下载PDF
豌豆蛋白酶解-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提升低钠植物肉风味及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19
作者 谢宇希 宋雪盈 +6 位作者 赵谋明 吴军 罗东辉 罗燕华 梁春虹 张佳男 苏国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该文探究了豌豆蛋白酶解-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Derived From Pea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PPIHM)对低钠植物肉品质的影响。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蛋白酶水解结合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 该文探究了豌豆蛋白酶解-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Derived From Pea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PPIHM)对低钠植物肉品质的影响。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蛋白酶水解结合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酶)交联,添加质量分数为3.0%谷胱甘肽和1.0%还原糖(木糖:核糖=1:3)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PPIHM,并证明PPIHM的良好烤肉香气,鲜味及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3%,5%)的PPIHM于低钠植物肉中,系统研究发现添加PPIHM在保持植物肉自身刚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能显著提升植物肉的肉香感知强度,延缓植物肉中油脂和蛋白的氧化。其中,感官品评人员对3%PPIHM植物肉组的喜好度和接受度最高,5%PPIHM植物肉组抗氧化和贮藏稳定性效果最好,在第12天时,POV值仅为0.0097 g/100 g。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PIHM是改善低钠植物肉风味,提高其储藏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该研究为深入探究PPIHM作为天然反应型风味补偿剂在低钠植物肉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美拉德反应 植物肉 风味特性 储藏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FBG的微小型三轴振动传感器研究
20
作者 唐翔 吴俊 +2 位作者 黎琪慧 辛璟焘 董明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5,共9页
为了研制一种微小型、三轴测量的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提出一种分立元件交错组合的超紧凑光纤光栅三轴振动传感器设计方法。采用分立元件组合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加工难度,与一体化设计对比,分立元件组合结构的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为了研制一种微小型、三轴测量的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提出一种分立元件交错组合的超紧凑光纤光栅三轴振动传感器设计方法。采用分立元件组合设计方法降低了设计加工难度,与一体化设计对比,分立元件组合结构的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结构设计也更为灵活,缩短了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迭代周期。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有限元仿真,优化传感器结构参数,最终封装完成的尺寸为15 mm×15 mm×15 mm,质量约为24.26 g。最后进行实验测试和传感器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工作频段为0~1 200 Hz,在X、Y、Z轴方向的固有频率分别为1 850 Hz、1 770 Hz和1 860 Hz,三个轴向的灵敏度分别达到77.37 pm/g、80.73 pm/g和75.04 pm/g,横向抗干扰小于5%。该传感器满足航天振动测量轻量化、工作范围和灵敏度的应用需求,在遥感卫星微振动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三轴振动传感器 微型化 高灵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