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9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北部基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技术
1
作者 高涛 王春燕 +2 位作者 王海燕 金雪英 覃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基岩岩性复杂、储层致密、裂缝发育以及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低、储层有效性评价难等问题,提出“原岩+成分+结构”的三维岩性识别新方法;利用声波-密度交会图计算斜率M,利用中子-密度交会图计算斜率N,建立了基于M、N的变骨...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基岩岩性复杂、储层致密、裂缝发育以及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低、储层有效性评价难等问题,提出“原岩+成分+结构”的三维岩性识别新方法;利用声波-密度交会图计算斜率M,利用中子-密度交会图计算斜率N,建立了基于M、N的变骨架密度有效孔隙度模型;通过研究基岩导电机理,校正裂缝附加导电性,建立了含裂缝储层含气饱和度模型;综合考虑有效孔隙度、次生孔隙度及裂缝发育程度,确定了基岩储层有效厚度标准及有效储层分类标准。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技术岩性解释符合率可达87.5%,气层识别符合率达88.5%,孔隙度、饱和度计算精度满足储量规范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松辽盆地北部基岩储层地质勘探及储量评价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储层 储层有效性评价 岩性识别 有效孔隙度 含气饱和度 储层分类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寒区飞行错觉发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媛 余静 +8 位作者 严军 李森 夏雨 朱莹 龙在云 王海燕 周阿香 李玲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了解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寒区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运用“飞行错觉综合量表(Comprehensive flight illusion scales)”调查74名寒区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 目的了解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寒区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运用“飞行错觉综合量表(Comprehensive flight illusion scales)”调查74名寒区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飞行错觉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飞行错觉的措施。通过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差异和飞行错觉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4份,收回74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飞行错觉的发生率为32.43%。飞行时间与飞行错觉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寒区发生率较高的3种飞行错觉分别为距离错觉(20.27%)、倾斜错觉(18.92%)和相对位置错觉(16.22%);发生率较低的3种飞行错觉分别为:脱离现象(4.05%)、旋转错觉(4.05%)和倒飞错觉(2.70%)。飞行错觉发生后66.67%的人员出现紧张、感觉杆“搬不动”、头痛、头昏以及飞行后失眠等多种反应。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几乎都知晓并认同积极应对飞行错觉的处理方式,却有50%的人员认为可采用消极等待的方式。通过对影响飞行错觉发生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提示:除了飞行科目以外,与飞行员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和飞行活动相关的多种因素均影响飞行错觉的发生,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寒区作业的陆军直升机飞行人员在冬季短时期内飞行错觉发生后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他们的疲劳焦虑状态、气候、地形环境以及驾驶机型的座舱界面飞行参数与飞行错觉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陆军飞行人员 直升机 飞行错觉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猪肺炎支原体通过抑制SPLUNC1功能破坏呼吸道炎性反应平衡
3
作者 王海燕 张珍珍 +2 位作者 倪博 刘蓓蓓 冯志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6,共11页
【背景】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通过定植猪呼吸道黏膜层,破坏呼吸道炎性反应平衡,引起炎性损伤和持续性感染。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蛋白(short palate lung and nasal epithelial clone1,SPLUNC1)是呼吸道... 【背景】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通过定植猪呼吸道黏膜层,破坏呼吸道炎性反应平衡,引起炎性损伤和持续性感染。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蛋白(short palate lung and nasal epithelial clone1,SPLUNC1)是呼吸道黏膜分泌的具有重要抗菌和抗炎功能的蛋白,被认为是呼吸道黏膜面对危险信号时的“信号传感器”。【目的】从Mhp和SPLUNC1相互作用入手,分析Mhp感染对SPLUNC1表达的影响以及SPLUNC1对Mhp引起的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揭示Mhp引起炎性损伤的新机制,为解决Mhp持续性感染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猪肺炎支原体对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orcine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PBECs)感染模型和猪体感染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分别检测Mhp感染后对肺脏中SPLUNC1以及体外PBECs中SPLUNC1转录和表达的影响。克隆并扩增猪源SPLUNC1基因通过酶切鉴定,构建成功SPLUNC1真核和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SPLUNC1以及pET28a-SPLUNC1。与此同时,设计靶向SPLUNC1的siRNA干扰片段。利用体外SPLUNC1蛋白孵育、体内呼吸道黏膜SPLUNC1抗体封闭,通过Mhp CCU50检测明确SPLUNC1对Mhp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在猪支气管上皮细胞中,通过过表达或siRNA干扰SPLUNC1基因,后感染Mhp,利用Western-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明确SPLUNC1对Mhp的黏附作用、诱导炎性因子表达以及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Mhp感染猪后可引起肺脏实变,主要组织病理表现为肺脏炎性损伤,同时显著上调肺泡灌洗液中趋化因子CXCL8和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分泌。Mhp体内外感染后,体内肺脏和体外猪支气管上皮细胞中SPLUNC1的转录和表达均显著下调。以上研究表明,Mhp可诱导肺脏炎性反应,抑制SPLUNC1表达。另一方面,体外PBECs中过表达SPLUNC1后,Mhp感染引起的CXCL8表达显著减少;siRNA干扰SPLUNC1后,Mhp感染引起的CXCL8表达显著增加,表明SPLUNC1负调控Mhp感染引起的CXCL8表达。基于Mhp感染入侵呼吸道过程,本研究进一步解析SPLUNC1负调控CXCL8表达的机制。结果表明:无论是SPLUNC1和Mhp体外孵育,还是SPLUNC1抗体体内封闭,Mhp的体内外生长均未受影响;SPLUNC1的过表达或siRNA干扰对Mhp体外黏附PBECs的能力也无显著影响;过表达SPLUNC1可抑制pERK和IκBα的激活,相反SPLUNC1 siRNA干扰后,可促进pERK和IκBα的激活。以上研究证明SPLUNC1不是通过调控Mhp的生长和黏附,而是通过负调控MAPK-ERK通路的活化来调控CXCL8的表达。【结论】SPLUNC1可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来调控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维护宿主炎性平衡;与此同时,Mhp感染后可通过抑制SPLUNC1的表达来破坏宿主炎性反应的平衡调控,进而引起炎性损伤。本研究为解析Mhp感染损伤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宿主相互作用 炎性反应 SPLUNC1
下载PDF
基于驱动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黄伟坚 李洋 +3 位作者 王海彦 刘晶 罗辉 胡祖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驱动压(Pd)个体化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的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OLV)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婴儿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驱动压力组(DP组),每组30例。于OLV期间,比较两组婴儿人工气胸前(T0)、人工气胸... 目的探讨基于驱动压(Pd)个体化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的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OLV)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婴儿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驱动压力组(DP组),每组30例。于OLV期间,比较两组婴儿人工气胸前(T0)、人工气胸后10 min(T_(1))、人工气胸后30 min(T_(2))、人工气胸后60 min(T_(3))和人工气胸结束(T4)时的MAP、HR、潮气量(Vt)、PEEP、Pd、气道峰压(Ppeak),肺静态顺应性(Cs),以及人工气胸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在各时间点上的MAP、HR和V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儿在T_(1)、T_(2)和T_(3)时的Pd和Ppeak均升高,Cs降低(P<0.05),在T_(2)时的Pa O_(2)和OI降低,Pa CO_(2)升高(P<0.05)。与C组相比,DP组在T_(1)、T_(2)和T_(3)时的Pd和Ppeak更低,PEEP和Cs更高(P<0.05),在T_(2)时Pa O_(2)和OI更高(P<0.05),Pa CO_(2)和FiO_(2)无明显差异(P>0.05)。OLV期间,DP组需要通气补救2例(6.9%)低于C组9例(32.4%)(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驱动压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个体优化婴儿OLV中PEEP设置,改善通气侧肺部顺应性和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压 呼气末正压 单肺通气 婴儿 胸腔镜
下载PDF
基于图分级的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栅栏覆盖策略
5
作者 常娟 申晓红 +2 位作者 王海燕 赵红言 李祥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栅栏覆盖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水下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但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机部署前提下的水下静态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关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 栅栏覆盖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水下传感器网络研究的热点,但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机部署前提下的水下静态有向传感器网络的栅栏覆盖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关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分级的有向传感器网络首次栅栏覆盖策略。首先,该策略深入研究了多种位置关系下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满足强(弱)连接的条件;其次,利用位置关系条件构建分级图,从中选取合适节点进行栅栏的首次构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静态有向传感器网络进行栅栏首次构建在确保较高成功率的前提下采用的节点数更少,保证了较高的网络检测概率和较长的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有向传感器网络 栅栏覆盖 分级图 覆盖图
下载PDF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早期预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6
作者 王海燕 刘志强 +3 位作者 赵国芹 王志敏 孟兆萍 郭庆枝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预测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宫腔镜检查的313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预测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宫腔镜检查的313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是否≥5mm以及有无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分为三组,A组为有异常子宫出血且子宫内膜厚度≥5 mm患者102例,B组为有异常子宫出血但子宫内膜<5 mm患者53例,C组为无异常子宫出血但子宫内膜厚度≥5mm患者158例。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同时对C组患者根据宫腔内是否发生病变进行亚组分析,观察其临床资料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预测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中占比最多的是子宫内膜息肉(48.56%),其中C组中子宫内膜息肉占比为63.29%。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病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内膜病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亚组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发生病变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子宫内膜无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预测宫腔内病变的AUC为0.801,敏感度为58.87%,特异度为94.12%,截断值为0.85cm。结论对于绝经后无异常子宫出血妇女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能够对子宫内膜病变做到较好的预警,临床上可通过此方式来避免患者接受无必要有创操作,且可以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厚度 绝经后妇女 子宫内膜病变 早期预测
下载PDF
船舶建造物资逆向物流流程优化
7
作者 王海燕 李燕 郑凌垚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境立法速度加快,逆向物流被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士所重视,而目前船舶建造物资逆向物流存在安全隐患、时间和储存成本较高、物资再利用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实现船舶建造业降本增效,需对其逆向物流流程进行...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境立法速度加快,逆向物流被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士所重视,而目前船舶建造物资逆向物流存在安全隐患、时间和储存成本较高、物资再利用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实现船舶建造业降本增效,需对其逆向物流流程进行剖析和优化。将降低流程时间、减少流程中问题环节作为优化目标,应用Petri网络与六西格玛管理法建立DMAIC-Petri模型,随后基于ESIA等原则进行优化并提出改进建议。以高技术远洋客船建造危险废弃物为例,结果显示,优化后流程问题环节个数减少且流程完成时间降低了18.6%。研究表明该优化方法达到了优化目标,并为船舶建造物资逆向物流管理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建造物资 逆向物流 流程优化 六西格玛管理法 PETRI网
下载PDF
基于不同炮制方法的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研究
8
作者 梁利香 付雪丽 +2 位作者 王海燕 朱乃亮 杨俊鸽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114,共8页
试验旨在寻求羊脂油炮制淫羊藿的内在机理,以甘肃产淫羊藿为研究对象,用羊脂油、牛脂油、猪脂油进行炮制,分别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品和生品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Ⅰ... 试验旨在寻求羊脂油炮制淫羊藿的内在机理,以甘肃产淫羊藿为研究对象,用羊脂油、牛脂油、猪脂油进行炮制,分别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炮制品和生品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和朝藿定C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炮制品总黄酮含量均显著低于生品(6.84%),其中羊脂油炙含量(5.69%)显著高于其他炮制品;生品和羊、牛脂油炙炮制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无显著差异,羊脂油炙炮制品为0.77%,牛脂油炙炮制品为0.70%,生品为0.70%,猪脂油炙炮制品中淫羊藿苷含量为0.50%,较生品和其他炮制品显著降低;羊脂油炙、牛脂油炙淫羊藿中宝藿苷Ⅰ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08%和0.07%,但显著高于生品(0.05%)和猪脂油炙淫羊藿(0.04%);羊、牛、猪脂油炙炮制品中朝藿定C含量分别为0.29%、0.27%和0.24%,均显著低于生品(0.57%)。得出结论:淫羊藿最佳炮制辅料为羊脂油,其次为牛脂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黄酮 淫羊藿苷
下载PDF
联合检测CHI3L1、AFP和GGT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吴博文 邹光美 +3 位作者 王海延 黄朝任 卢毅 陈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HBV病毒感染相关的50例肝癌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4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HI3L1、AFP、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水平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CHI3L1、AST、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癌组AFP、G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炎组比较,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CHI3L1、AFP、GGT、AST、AL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肝癌组的CHI3L1、AFP、GG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AFP、GGT联合时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AUC=0.93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I3L1与AST呈正相关(r=0.414,P=0.003),AFP与GGT呈正相关(r=0.437,P=0.002),AFP与AST呈正相关(r=0.504,P<0.001),GGT与AST呈正相关(r=0.759,P<0.001),GGT与ALT呈正相关(r=0.636,P<0.001)。结论CHI3L1、AFP及GGT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肝癌患者诊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 HBV病毒感染 肝癌 相关性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机制与途径构建
10
作者 李智广 钟小剑 王海燕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水土保持碳汇具备负碳技术的特性,受到政府和交易主体广泛关注和青睐,未来将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建立碳汇项目开发团队、实施碳汇监测与核算、协调撮合交易和宣传示范等4个方面,总结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 水土保持碳汇具备负碳技术的特性,受到政府和交易主体广泛关注和青睐,未来将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建立碳汇项目开发团队、实施碳汇监测与核算、协调撮合交易和宣传示范等4个方面,总结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实践探索,提出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机制与途径,包括加强水土保持碳汇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完善水土保持碳汇监测和核算体系、开展碳汇项目开发和探索碳汇交易途径与机制、建立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建设碳汇项目开发队伍与机构、提升项目开发信息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达峰碳中和 碳汇项目 开发 途径
下载PDF
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
11
作者 冯黎 周鸿雁 +4 位作者 申存周 赖蓉 王海燕 孙逊沙 冯慧宇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队列研究方法,由参与研究的指导医师对自愿纳入研究的住院医师进行5次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形成性评价,每次均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反馈指导。... 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队列研究方法,由参与研究的指导医师对自愿纳入研究的住院医师进行5次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形成性评价,每次均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反馈指导。对形成性评价前后住院医师的自评和他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名住院医师纳入研究。第5次形成性评价得分(90.00±2.47)分与第1次得分(61.24±9.8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名住院医师完成自评问卷,结果提示,应用临床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后,住院医师更注意在沟通前了解患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据此拟定不同沟通策略。在沟通中,住院医师更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语气的变化,主动询问患者的理解程度、治疗期望和意愿(P<0.05)。结论应用教学五步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可有效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临床教学五步法 医患沟通 胜任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邮轮内装物资物流集配风险评估
12
作者 王海燕 崔志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为量化邮轮内装物资物流集配风险并科学配置管控资源,结合置信规则库和贝叶斯网络,用于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风险评价信息.辨识影响邮轮内装物资物流集配的关键风险因素,多维度细化风险参数表达,基于风险参数结构及权重,建立包含... 为量化邮轮内装物资物流集配风险并科学配置管控资源,结合置信规则库和贝叶斯网络,用于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风险评价信息.辨识影响邮轮内装物资物流集配的关键风险因素,多维度细化风险参数表达,基于风险参数结构及权重,建立包含置信度的规则库表示风险参数与风险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融合模糊评价数据,利用贝叶斯推理技术,得出风险因素在风险状态上的置信度分布,引入效用函数实现概率值向精确值的转换,并得到风险因素的排序结果;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该模型的逻辑性、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邮轮内装物资物流集配风险排序位列前三的分别为内装总包商对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监管不善、参与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以及仓储设施不满足物资存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集配 风险评估 邮轮内装物资 置信规则库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克拜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系筛选
13
作者 王海艳 田国奎 +4 位作者 王立春 李凤云 潘阳 庞泽 郝智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的马铃薯品系,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9个品系进行了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淀粉含量及产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系中筛选出2个早熟品系,生育期77~78 d,半直立株型。其中克20201...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的马铃薯品系,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9个品系进行了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淀粉含量及产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系中筛选出2个早熟品系,生育期77~78 d,半直立株型。其中克202015-14花冠紫色,块茎长椭圆形,红皮黄肉,芽眼浅,产量为3 393.36 kg·(667 m^(2))^(-1),淀粉含量15.22 g·(100 g)^(-1)。克202015-122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中等,产量为3 491.75 kg·(667 m^(2))^(-1),淀粉含量9.81 g·(100 g)^(-1)。克202015-76、克202015-38、克202015-69和克202015-135综合性状较好,推荐进入下一年早熟、中熟品系筛选试验。其余3个品系由于产量或熟期未达到要求,后续试验中进行淘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拜地区 马铃薯 早熟
下载PDF
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李红芳 王海燕 马济芬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院时间段: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人员数量45例)、观察组(人员数量45例),两组均配合常规管... 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院时间段: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人员数量45例)、观察组(人员数量45例),两组均配合常规管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以管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管理质量、生活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开展细致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管理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期间通过予以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缩短急救时间的效果,且患者生活质量和管理方式满意度显著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急救护理管理 并发症 管理质量 脑卒中 急诊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海艳 赵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细胞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复习本院儿科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86例病历资料,依据胆红素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 目的 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细胞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复习本院儿科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86例病历资料,依据胆红素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足月健康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于入院当日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期留取静脉血2~3 mL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心肌酶谱(CK、CK-MB)、肌钙蛋白I(cTnI);对照组常规检测上述项目,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黄疸高峰期,中重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较轻度组和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消退期,轻度组、中重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儿黄疸高峰期,cTnI检出率为51.4%(18/35),明显高于CK、CK-MB检出率[17.1%(6/35),25.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心肌酶谱(CK、CK-MB)、cTnI能够及早发现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心肌损害情况,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心肌损害越严重,早期干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
下载PDF
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作为妊娠剧吐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燕 蒙秋 +1 位作者 张静 黄守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ADAMTS-1)作为妊娠剧吐(HG)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妊娠剧吐的4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51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研究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ADAMTS-1)作为妊娠剧吐(HG)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妊娠剧吐的4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51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清的ADAMTS-1表达水平及孕妇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并评估外周血清ADAMTS-1表达水平和尿酮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尿酮、血糖、谷丙转氨酶、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比积、血小板平均体积、降钙素原、血小板分布宽度和ADAMTS-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0、-2.490、-2.780、-3.024、-2.674、-2.978、-7.595、-19.812、-11.596,P<0.05);ADAMTS-1与患者尿酮、谷丙转氨酶、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钙素原、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22、0.21、0.22、0.51、0.66,P<0.05),与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和促甲状腺激素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32,P<0.05);使用ADAMTS-1诊断妊娠剧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5%CI=0.88~1.00,P<0.05),ADAMTS-1的临界值为9.48ng/mL,灵敏度为85.71%,特异性为98.04%。结论HG患者的血清ADAMTS-1显著升高,可作为妊娠剧吐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1 妊娠剧吐 孕妇 外周血
下载PDF
模拟直升机低频振动致大鼠腰痛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17
作者 刘红珍 徐洋杰 +7 位作者 赵秦 齐光辉 王海燕 李森 刘媛 谭波涛 殷樱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通过模拟直升机低频振动建立急性腰痛(acute low back pain,ALBP)模型,探讨陆军飞行人员急性腰痛的成因,为其发生机制和防护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与评估手段。方法选取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通过模拟直升机低频振动建立急性腰痛(acute low back pain,ALBP)模型,探讨陆军飞行人员急性腰痛的成因,为其发生机制和防护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与评估手段。方法选取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模A(振动1 h)、B(振动3 h)、C(振动6 h)组和D(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连续5 d将大鼠分别暴露于10 Hz的六自由度振动台1、3和6 h。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4、7和14天行von Frey测试、旷场实验、转棒疲劳实验、步态分析、24 h摄食量等行为学检测;光学显微镜观察多裂肌组织学变化。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持续性低频振动暴露大鼠缩足反射阈值降低(P<0.01)、24 h摄食量减少(P<0.01)、直立次数减少(P<0.05)、转棒跌落速度降低(P<0.05)、支撑时比较缩短(P<0.05)、足印面积减小(P<0.05)、步行速度降低(P<0.05)。多裂肌组织学显示细胞水肿,肌细胞形态紊乱且大小不一,排列不均,肌间隙细胞核增多,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聚集。结论持续低频振动环境暴露会导致大鼠腰痛相关行为学和腰部多裂肌组织学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动 急性腰痛 动物模型 疼痛相关行为学 多裂肌
原文传递
跑台训练对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海马髓鞘再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庆 刘媛 +7 位作者 罗浩东 苏虹 钟娟 杨策 王海燕 李森 殷樱 谭波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6-795,共10页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海马髓鞘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6~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20 g),6只用于损伤后髓鞘形态观察;其余24只随机分为(n=8):对照组、低压缺氧组和跑台训练组。实验组放入海拔6000 m...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海马髓鞘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6~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20 g),6只用于损伤后髓鞘形态观察;其余24只随机分为(n=8):对照组、低压缺氧组和跑台训练组。实验组放入海拔6000 m的低压氧舱内,连续7 d。对照组动物放入密闭舱室内相同时间而不进行缺氧处理。跑台训练组于造模结束后第2天开始4周的跑台训练。训练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旷场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海马脱髓鞘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和CA3区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低压缺氧组进入旷场中心区域次数、总路程和路程比及Morris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区域路程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跑台训练组较低压缺氧组有所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低压缺氧组海马CA1和CA3区单位面积内Olig2阳性细胞数量及MBP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跑台训练组较低压缺氧组有所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压缺氧组海马Olig2和MBP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跑台训练组较低压缺氧组有所增加(P<0.01)。结论跑台训练能够促进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CA1和CA3区少突胶质谱系细胞数量和髓鞘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并促进海马髓鞘结构修复,从而改善缺氧导致的焦虑样行为及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缺氧 跑台训练 髓鞘再生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低碳贝氏体钢等温淬火变体选择与特殊晶面定量化表征
19
作者 杨劼 任慧平 +2 位作者 王海燕 高雪云 刘宗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219,共8页
为分析低碳贝氏体钢(15Cr12CuSiMoMn)的变体选择与特殊晶面取向差分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变体选择与晶面取向差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实验钢充分奥氏体化后在指定温度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随后分析并表征等温转变过程中变体选择的演变... 为分析低碳贝氏体钢(15Cr12CuSiMoMn)的变体选择与特殊晶面取向差分布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变体选择与晶面取向差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实验钢充分奥氏体化后在指定温度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随后分析并表征等温转变过程中变体选择的演变规律与特殊晶体学面取向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所得{100}极图与{100}标准极图吻合,贝氏体变体与母相奥氏体的位向关系符合K-S关系,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贝氏体相变速率加快,变体选择能力降低,同时大角度晶界HAGBs(45~65°)、小角度晶界LAGBs(2~15°)界面含量减少。等温淬火60 min发现320℃时原奥氏体晶粒内同一CP组中V1/V2、V1/V3、V1/V5等变体对数量较340℃时分别增加2.4%、15%、1.1%,同一CP组中的贝氏体变体可增加大角度晶界;320℃等温淬火后实验钢具有较大的整体界面取向差、解理面(100)取向差以及滑移面(110)取向差,其整体界面取向差范围为3.2~62.5°,解理面(100)取向差范围为6.9~47.8°,滑移面(110)取向差范围为1~29.2°。通过控制贝氏体变体分布与含量进而影响其有效解理面(100)取向差与滑移面(110)取向差的分布范围,增大特殊晶面取向差范围有利于优化贝氏体组织,最终达到改善其力学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取向分布 变体选择 取向差
下载PDF
有限元仿真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后路“Y”型截骨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
20
作者 张乐 曹振华 +12 位作者 张云凤 许阳阳 金凤 苏宝科 王利东 王星 仝玲 刘清华 方源 沙丽蓉 王海燕 李筱贺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2-1848,共7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因组织骨化和纤维化导致脊柱僵硬畸形的进行性炎症,表现为患者的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胸腰椎骨折。传统医学图像观察限制了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术前决策规划和术后疾病预防。目的:基于强直...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因组织骨化和纤维化导致脊柱僵硬畸形的进行性炎症,表现为患者的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胸腰椎骨折。传统医学图像观察限制了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术前决策规划和术后疾病预防。目的:基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后路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Y”型截骨(简称“Y”型截骨)术前和术后的脊柱模型,探究“Y”型截骨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基于1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术前和术后CT图像,于Mimics19.0软件中重建“Y”型截骨(L3截骨)术前及术后的三维脊柱模型,包括T11-S1节段,于T11椎体顶部施加7.5 Nm力矩,模拟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6个工况下的运动。仿真得到脊柱各椎体的活动度、各椎间盘的应力和钉棒系统的应力。结果与结论:①“Y”型截骨术后路固定后,脊柱各椎体活动度均下降,且上部椎体活动度损失比例较大(L1:77.95%);②术前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L1-L2节段(0.55 MPa),术后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T11-T12节段(0.50 MPa),且T12以下的椎间盘应力远小于术前;③钉棒系统的最大应力(166.67 MPa)发生于棒体的上中段和椎弓根钉的根部;④提示后路“Y”型截骨固定手术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小了脊柱活动范围,固定节段的椎体减压良好且下方椎体应力遮挡现象显著,应加强棒体和椎弓根钉应力集中区域的刚度以避免应力疲劳导致的钉棒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路固定术 三维重建模型 Y型截骨 脊柱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