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Swelling Kinetic Analysis of Poly (HPMC-co-AA-co-AM) Super Absorbent Resin
1
作者 马砺 wang xin +2 位作者 LIU Xixi WEI Gaoming GUO Y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90-799,共10页
Super absorbent resin(SAR)is prepared by aqueous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using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as monomer backbone material,acrylic acid(AA)and acrylamide(AM)as the graft copolymer monomer,p... Super absorbent resin(SAR)is prepared by aqueous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using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as monomer backbone material,acrylic acid(AA)and acrylamide(AM)as the graft copolymer monomer,potassium persulfate(KPS)as the initiator to generate free radicals,and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MBA)as cross-linking agent for cross-linking reaction.Simutaneously,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factors on the water absorption is investigated,and these factors are mainly AA,AM,KPS,MBA,HPMC,and reaction temperature.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by the experiment repeating for several times.The water absorption multiplicity and salt absorption multiplic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are 782.4 and 132.5 g/g,respectivity.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salt concentrations on its water absorption,as well as the swelling kinetics of SAR are studied.It is indicated the water-absorbing swelling proces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water osmotic pressure and Na+concent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ross-linke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resin,which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quasi-secondary kinetic model,but also with the Fick diffus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absorbent resin swelling kinetics water absorption graft copolymerization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原文传递
乏燃料棒M5锆合金包壳的透射电镜分析
2
作者 钱进 卞伟 +2 位作者 郭一帆 王鑫 梁政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压水堆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在服役期间会经受高中子注量辐照,其微观组织将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其宏观性能,因此锆合金包壳的中子辐照行为研究一直是核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由于材料经中子辐照后具有较强的放射性,相关的实验必须在热... 压水堆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在服役期间会经受高中子注量辐照,其微观组织将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其宏观性能,因此锆合金包壳的中子辐照行为研究一直是核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由于材料经中子辐照后具有较强的放射性,相关的实验必须在热室内进行,因此针对辐照后燃料包壳微观组织的研究也一直是工作的难点。本文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热室设施上,通过透射电镜分析手段,研究了M5锆合金包壳材料中子辐照后的微观组织。样品来源于国内商业压水堆AFA3G型乏燃料棒,其燃耗分别为14 GW·d/tU和41 GW·d/tU。从燃料棒上截取长度约10 mm的包壳样品,在热室内完成去芯块与化学清洗,获得空包壳样品,然后通过机械制样方法,制备出?3 mm薄片状包壳基体样品,最后采用电解双喷减薄方法,制备出包壳透射电镜观察分析样品。另外,为对比锆包壳辐照后的组织变化,采用同样方法制备了相同材料的冷态观察分析样品。冷态样品与辐照样品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冷态Zr合金包壳基体组织内部存在原生的第二相粒子,基体内部整体较为干净,纳米析出相稀少,未观察到明显的位错结构;辐照后,基体内原生的第二相粒子尺寸和分布与冷态样品差异不明显,但出现了明显的纳米析出相和高密度位错组织;随着燃耗的增加,纳米析出相尺寸有增加的现象;低燃耗与高燃耗样品位错组织具有相似性,表明在14 GW·d/tU燃耗下,锆合金包壳内由辐照产生的位错组织已基本趋于饱和状态;电子选取衍射结果表明,辐照后,基体内原生的第二相粒子虽存在一些非晶组织,但仍以bcc晶体结构为主,表明在41 GW·d/tU燃耗下,第二相粒子保持了一定的辐照稳定性;另外,第二相的EDS结果表明,随着燃耗的增加,Nb元素的含量有贫化趋势;分析认为,Zr合金经中子辐照,第二相粒子中的Nb原子扩展至Zr基体内,将促进Nb元素以纳米富Nb相形式在Zr基体中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后检验 透射电镜 压水堆 锆合金 燃料棒 中子辐照 热室
下载PDF
川东地区龙潭组页岩岩性序列及勘探意义
3
作者 姚永君 肖高杰 +6 位作者 范兴燕 胡国恒 黎李 王欣 张兵 杨凯 肖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9,共14页
川东地区龙潭组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前景,该地层沉积于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变化快,岩性复杂,存在难以通过常规的矿物成分方法划分岩相以及当前岩相划分尚不精确的问题,制约了该地区龙潭组页岩有利岩相带识别及勘探。本文基于岩心观察... 川东地区龙潭组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前景,该地层沉积于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变化快,岩性复杂,存在难以通过常规的矿物成分方法划分岩相以及当前岩相划分尚不精确的问题,制约了该地区龙潭组页岩有利岩相带识别及勘探。本文基于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薄片鉴定,结合钻井的泥地比、单层岩性厚度,建立了川东地区龙潭组7种特征岩性组合模式(泥页岩型、富泥含砂型、富泥含灰型、灰泥互层型、富灰含泥型、致密灰岩型和火成岩型);综合TOC、孔隙度、含气性、脆性指数等页岩储层特征参数,明确了不同岩性组合在龙潭组各段的平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纵向上优势岩性组合主要为龙潭一段富泥含灰型和泥页岩型,龙潭二段主要为泥页岩型、灰泥互层型和富泥含灰型。平面上龙潭一段优势岩性组合富泥含灰型主要分布在开州—云阳一带,泥页岩型主要分布在重庆—綦江一带;龙潭二段优势岩性组合泥页岩型分布在巴南—綦江一带,灰泥互层型分布在达州一带,富泥含灰型分布在万州—梁平—石柱一带。该项研究成果为川东地区龙潭组页岩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龙潭组 岩性组合 优势页岩储层 勘探意义
下载PDF
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4
作者 王娟 王新 +4 位作者 田琴 马晓梅 周小凤 李保成 董承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
【目的】株型是影响棉花机械化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开展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可为棉花株型分子育种提供标记及材料来源。【方法】以4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201对多态性SSR标记,对6个环境4个株型性状... 【目的】株型是影响棉花机械化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开展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可为棉花株型分子育种提供标记及材料来源。【方法】以40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201对多态性SSR标记,对6个环境4个株型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挖掘株型性状优异等位基因。【结果】6个环境中株高、果枝始节高、果枝始节位和果枝数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3.70%、21.51%、14.18%和11.51%,广义遗传率为46.24%-74.15%;201对标记共产生394个多态性等位变异位点;能同时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P<0.01)和2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显著(P<0.05)关联的位点共38个,包括与株高关联的位点16个、与果枝始节高关联的位点6个、与果枝始节位关联的位点11个、与果枝数关联的位点5个,5个位点同时与多个性状关联;鉴定到含有目标性状优异等位基因的材料31份,其中6份材料同时携带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结论】在403份陆地棉自然群体中,鉴定到38个与4个株型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发掘出31份含有优异等位基因的典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株型性状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基因
下载PDF
基于字词向量融合的民航智慧监管短文本分类
5
作者 王欣 干镞锐 +2 位作者 许雅玺 史珂 郑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为解决民航监管事项所产生的检查记录仅依靠人工进行分类分析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字词向量融合的双通道特征提取的短文本分类模型,探讨民航监管事项的分类,包括与人、设备设施环境、制度程序和机构职责等相关问题... 为解决民航监管事项所产生的检查记录仅依靠人工进行分类分析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字词向量融合的双通道特征提取的短文本分类模型,探讨民航监管事项的分类,包括与人、设备设施环境、制度程序和机构职责等相关问题。为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采用数据增强算法在原始文本上进行变换,生成新的样本,使各个类别的样本数量更加均衡。将字向量和词向量按字融合拼接,得到具有词特征信息的字向量。将字词融合的向量分别送入到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模型中进行不同维度的特征提取,从局部的角度和全局的角度分别提取特征,并在民航监管事项检查记录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为0.9837,F 1值为0.9836。与一些字嵌入模型和词嵌入模型相对比,准确率提升0.4%。和一些常用的单通道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3%,验证了双通道模型提取的特征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词向量融合 民航监管 短文本 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 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
原文传递
新型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复合控制策略
6
作者 王鑫 郭祺 +2 位作者 涂春鸣 肖凡 侯玉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991,I0011,共12页
电分相与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的桎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为消弭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既有贯通方案依然存在所需器件数目多、改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等弊端。为此,在充分利用既有牵引变压器基础上,该... 电分相与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的桎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为消弭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既有贯通方案依然存在所需器件数目多、改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等弊端。为此,在充分利用既有牵引变压器基础上,该文设计一种新型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装置。该装置通过共直流侧与功率均分手段有效抵消输入侧纹波功率,降低有源/无源器件数目与电容容量。同时,针对直流侧二次纹波与负荷功率冲击,提出一种输入端口复合控制策略,有效解决纹波传递与冲击波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式 牵引供电装置 公共直流母线 复合控制
原文传递
甘肃产不同品种松针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2 位作者 王信 马趣环 沈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时,4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不同品种松针中,雪松松针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中天水产雪松松针40%乙醇提取物的评分最高达99.52%,表明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松针抗衰老研究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熵值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西部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院长笔谈
8
作者 赵永峰 文旭 +5 位作者 王欣 刘全国 莫启扬 陈向京 俞森林 马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73,共16页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发扬外语学科“资源共享”传统,主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形成了“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理念,着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 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发扬外语学科“资源共享”传统,主动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形成了“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的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新理念,着力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成果于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11月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推广交流暨西部地区外语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上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外国语学院分享西部外语学科研究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和丰富“区域联动、思政铸魂、学科交叉、创新引领:西部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新实践”的内涵要求,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对外语高端人才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 研究生 区域联动 思政铸魂 学科交叉
下载PDF
对FETKOVICH(费特科维奇)典型曲线的质疑与评论
9
作者 陈元千 王鑫 +1 位作者 刘洋 石晓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FETKOVICH(费特科维奇,以下简称为费氏)于1971年和1980年,分别提出的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和定压典型曲线,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引用。由于费氏典型曲线可以通过实际数据的拟合,确定井的驱动半径和驱动面积,因此,受到业内专家的青睐。... FETKOVICH(费特科维奇,以下简称为费氏)于1971年和1980年,分别提出的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和定压典型曲线,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引用。由于费氏典型曲线可以通过实际数据的拟合,确定井的驱动半径和驱动面积,因此,受到业内专家的青睐。通过推导表明,费氏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是一个指数递减方程。费氏将该方程直接应用于定容封闭边界油井的产量递减分析,并基于初始递减率的关系式,得到了费氏典型曲线的无因次时间。费氏利用无因次压力的倒数作为无因次产量,得到了典型曲线的无因次产量。然而,由于费氏典型曲线的无因次时间和无因次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函数关系,无法建立费氏的无因次典型曲线,因此,对费氏的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和典型曲线的无因次时间和无因次产量进行了推导,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水域 定容封闭 扩大井 油井 水侵量方程 递减方程 费氏典型曲线 质疑 评论
下载PDF
食蟹猴重复给予溶瘤病毒药物HSV-1/hPD-1的毒性研究
10
作者 王欣 田超 +8 位作者 赵锐 孙立 潘东升 屈哲 苗玉发 李路路 王田田 李劲风 耿兴超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4期393-400,共8页
目的:考察食蟹猴重复给予溶瘤病毒药物HSV-1/hPD-1后的体内毒性,探索安全剂量范围,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信息。方法:30只食蟹猴随机分成3组,包括溶媒对照组和低、高剂量(1.0×10^(8)、4.0×10^(8)pfu)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目的:考察食蟹猴重复给予溶瘤病毒药物HSV-1/hPD-1后的体内毒性,探索安全剂量范围,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信息。方法:30只食蟹猴随机分成3组,包括溶媒对照组和低、高剂量(1.0×10^(8)、4.0×10^(8)pfu)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肌肉注射给药,每周给药2次,连续给药6周,恢复期8周。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和摄食量,每次给药后1~2天观察注射部位症状,每周称量体重。分别在检疫期、首次给药后、给药期结束、恢复期结束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安全药理(体温、血压、心电图)测定、临床病理(血液学、血凝、血清生化、尿生化)检查、免疫学(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原性)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脏器称重。结果:给药后,动物未见异常症状、注射部位刺激性、体重和摄食量改变,未见安全药理和临床病理指标有意义的变化。与溶媒对照组比较,第41天,低剂量会引起动物CD3^(+)CD4^(+)T细胞比例升高,高剂量未见明显变化。第13至97天,低、高剂量均能引起动物产生抗载体结合抗体、抗抗体,以及个别动物检出hPD-1表达产物。证明药物在体内产生免疫活性和介导免疫原性。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给药期结束时,低、高剂量组动物注射部位极轻度至中度混合细胞浸润,高剂量组动物坐骨神经极轻度髓鞘/轴突变性;恢复期结束时注射部位病变减为极轻度,坐骨神经病变未见恢复趋势。低、高剂量组动物未见组织脏器重量改变。结论:食蟹猴重复给予溶瘤病毒药物HSV-1/hPD-1后,动物体内耐受良好,受试物未见毒性反应剂量(NOAEL)是1.0×10^(8)pfu。上述研究结果为药物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基因治疗 食蟹猴 重复给药毒性 生物分布 免疫原性 PD-1抗体
下载PDF
镍锰氧化物复合电化学传感器对抗坏血酸的检测
11
作者 韩春然 岳振歌 +3 位作者 遇世友 王鑫 黎晨晨 张丝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2-1029,1035,共9页
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镍锰氧化物复合材料(Mn-Ni-Oxide),并将其修饰玻碳电极构建抗坏血酸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XRD、SEM、EDS及FTIR对Mn-Ni-Oxide进行了表征。采用滴涂法将Mn-Ni-Oxide修饰于电极表面,并用循环伏安(CV)法... 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镍锰氧化物复合材料(Mn-Ni-Oxide),并将其修饰玻碳电极构建抗坏血酸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XRD、SEM、EDS及FTIR对Mn-Ni-Oxide进行了表征。采用滴涂法将Mn-Ni-Oxide修饰于电极表面,并用循环伏安(CV)法、差分脉冲伏安(DPV)法测试了抗坏血酸在Mn-Ni-Oxid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Mn-Ni-Oxide的外表面为带有孔隙的纳米球形结构,主要组分为Mn_(2)O_(3)、NiMnO_(3)。在pH为4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修饰电极的Mn-Ni-Oxide修饰量为10μL,抗坏血酸浓度(c)在0.1~9000μmol/L时与氧化峰电流(I_(p))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_(p)=3.2435c+17.198(R^(2)=0.9920),检出限为0.025μmol/L,灵敏度为3.2435μA·m·L/(mol·cm)。该传感器实际应用于果汁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5%~103.1%,表明其在食品分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镍锰氧化物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智能电网中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
12
作者 夏玮玮 辛逸飞 +4 位作者 梁栋 吴军 王歆 燕锋 沈连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8,共12页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多类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兼顾电力终端和网络侧经济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针对智能电网场景中的控制类和采集类业务,为电力终端分别制定相应的投标信息,并...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中多类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并兼顾电力终端和网络侧经济效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匹配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算法。针对智能电网场景中的控制类和采集类业务,为电力终端分别制定相应的投标信息,并据此计算支付价格和效用矩阵;将网络切片与电力终端之间的资源分配建模为二分图匹配问题,根据不同业务的时延、传输速率或能耗需求,向终端分配不同的切片资源以最大化系统效用。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双向拍卖算法和贪心算法,所提算法能够提高10%~20%的系统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资源分配 智能电网 二分图匹配 拍卖
下载PDF
砂土中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乐丛欢 胡灏 +3 位作者 王昕 任建宇 张浦阳 丁红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的净距与桩靴直径之比(S/D)对筒型基础在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筒型基础的倾斜率、最大竖向位移以及筒壁应力随着S/D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插桩过程中,靠近桩靴一侧的筒裙和分舱板应力远大于远离桩靴一侧的筒型基础应力,且筒顶的土压力远小于筒底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自升式安装船 数值模拟 插桩 筒型基础
原文传递
基于整点时刻与逐日平均气温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差异比较
14
作者 魏瑞江 王鑫 +1 位作者 康西言 刘布春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为更精细评价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以河北省夏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为例,基于温度适宜度模型,比较分析逐小时整点时刻的温度和逐日平均温度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2015-2020年肥乡、栾城和涿州3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6个年度基于小... 为更精细评价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以河北省夏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为例,基于温度适宜度模型,比较分析逐小时整点时刻的温度和逐日平均温度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2015-2020年肥乡、栾城和涿州3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6个年度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与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两者逐日差值≥0.6、≥0.5、≥0.4、≥0.3、≥0.2、≥0.1和≥0.01的占比依次为0.05%、0.6%、2.1%、6.9%、23.8%、62.4%和96.3%,3个站中两者差值的变异系数>100%、10%~100%、<10%的占比依次为0.2%、50.0%和49.8%,50.2%差值样本存在中等或较大程度的差异。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与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差值与温度日较差呈正相关,若日较差小于12.5℃,则两者差值有80.1%的样本低于0.2;若日较差小于8.4℃,则两者差值样本中有34.6%在0.1以内。连续高温日下,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和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均能反映高温的影响,检验结果一致性为91.7%;连续低温日下,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能反映低温的影响,而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则不能,两者一致性仅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适宜度 评价模型 小时尺度 应用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高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15
作者 徐智 张家海 +1 位作者 王欣 刘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这里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高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以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准确度。从电液伺服系统的构造出发,分析了其组成结果与工作过程。以外界输入电压为依据,求取了滑阀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液压缸两个子缸压力... 这里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高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以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准确度。从电液伺服系统的构造出发,分析了其组成结果与工作过程。以外界输入电压为依据,求取了滑阀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液压缸两个子缸压力差值形成的负载压力,计算出了滑阀动态运动时产生的流量,并通过负载压力得出了负载的位移平衡方程,进而以滑阀位移、负载位移及输入电压等系统的状态参数,获取了电液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引入超螺旋控制器和广义超螺旋控制器的一般表达形式,以输入电压误差及负载位移误差为依据,构造了系统的滑动面函数,并将滑动面函数的导师与超螺旋控制器相结合,构造了基于超螺旋控制器的滑模控制器,为了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在基于超螺旋控制器的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借助广义超螺旋控制器,构造了高阶滑模控制器,以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而且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准确度较高,在对目标轨迹跟踪时,所提方法比模糊干扰观测器方法的跟踪准确度提高了33.11%。说明所提方法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高阶滑模控制器 超螺旋控制器 广义超螺旋控制器 滑动面函数
下载PDF
跨机构联邦学习的激励机制综述
16
作者 王鑫 黄伟口 孙凌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9,共10页
联邦学习作为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有效地解决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共享难题。其中,跨机构联邦学习是机构之间互相合作的一种联邦学习类型。如何在跨机构合作的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文中从跨机构合作的角度,对现有的跨机构... 联邦学习作为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有效地解决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共享难题。其中,跨机构联邦学习是机构之间互相合作的一种联邦学习类型。如何在跨机构合作的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文中从跨机构合作的角度,对现有的跨机构联邦学习的激励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跨机构合作过程中的3个基本问题,即高隐私性、数据异质性、公平性,然后分析了以全局模型为中心和以参与者为中心这两种不同的跨机构合作模式下的激励机制设计方法,最后总结了影响跨机构合作稳定发展的几个影响因素,即参与者的数据演变、参与者合作关系变动和参与者的负面行为,并展望了跨机构联邦合作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机构联邦学习 激励机制 跨机构合作 分布式机器学习 隐私计算
下载PDF
栉孔扇贝壳粉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昕 葛香云 +2 位作者 刘元杰 李鹏程 李克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栉孔扇贝是中国养殖量最大的扇贝,其废弃的贝壳资源利用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贝壳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吸附剂,本文通过高温煅烧处理,进一步优化了栉孔扇贝壳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组成进行分析;... 栉孔扇贝是中国养殖量最大的扇贝,其废弃的贝壳资源利用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贝壳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吸附剂,本文通过高温煅烧处理,进一步优化了栉孔扇贝壳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不同贝壳粉煅烧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刚果红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 900℃下煅烧的贝壳粉吸附性能最好;吸附反应在5 min内迅速发生,在15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该反应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过程(R2=0.999 1),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属于多相吸附,低温更有利于刚果红在煅烧栉孔扇贝壳粉上的吸附。以上结果对于解决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栉孔扇贝壳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贝壳 高温煅烧 刚果红 吸附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黄酒发酵进程监测及品牌的分析
18
作者 王欣 郑思宇 +2 位作者 冯龙斐 刘敏 刘宝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的黄酒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检测,比较了陈酿时间、酒精度和品牌对黄酒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影响,最后对9个品牌黄酒的LF-NMR弛豫信息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 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的黄酒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检测,比较了陈酿时间、酒精度和品牌对黄酒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影响,最后对9个品牌黄酒的LF-NMR弛豫信息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样品的单组分弛豫时间(T_(2W))显著缩短,而陈酿后黄酒的T_(2W)又相对延长。多组分弛豫图谱(T_(2))表明,对照组和浸米样品均只有1个峰。发酵后样品的T_(2)图谱均出现2个峰。从第一次发酵到煎酒期间,T_(21)和T_(22)不断缩短,而陈酿期间T_(21)和T_(22)相对延长。同一品牌及陈酿时间的黄酒,酒精度越大,体系的T_(2W),T_(21)和T_(22)越短;同一品牌及酒精度下,陈酿时间仅对T_(21)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牌黄酒因酿造工艺的区别而使弛豫分布有一定特点。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酒精度、陈酿时间、品牌及种类的黄酒的弛豫特性的PCA分布及间距不同。说明应用LF-NMR技术可实现对不同工艺生产的黄酒的快速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低场核磁共振 发酵 品牌
下载PDF
离子注渗复合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燕春 何瑞芳 +3 位作者 张斌 王欣 许春玲 高凯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0,共13页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针对离子注渗复合表面改性技术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还缺少对其进行系统介绍的研究报道。首先,对离子渗技术(离子渗氮、离子渗碳和离子渗硫)、离子注入技术(氮离子注入、碳离子注入和金属离子注入)和离...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针对离子注渗复合表面改性技术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还缺少对其进行系统介绍的研究报道。首先,对离子渗技术(离子渗氮、离子渗碳和离子渗硫)、离子注入技术(氮离子注入、碳离子注入和金属离子注入)和离子注渗复合技术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其次,对上述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最后,针对目前离子注渗复合技术的不足之处,从改善硬件设备、强化作用机理、系统研究复合处理工艺和促进其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解决,提出要充分利用注渗和镀膜技术复合的优势来实现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推动多相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工业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失效 离子渗技术 离子注入技术 离子注渗复合技术
下载PDF
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FM/TE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及对临床疗效的探究
20
作者 蒋桂秀 覃春燕 +3 位作者 王新 曾春生 马玲玲 黄天春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究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卵泡发育不良(FM)/薄型子宫内膜(TE)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及对临床的疗效。[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22年7—10月于门诊就诊的105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 [目的]探究三促汤联合绒促性素对卵泡发育不良(FM)/薄型子宫内膜(TE)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及对临床的疗效。[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22年7—10月于门诊就诊的105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分为35例中药组,35例西药组和35例试验组。中药组: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西药组:克罗米芬(CC)+绒促性素(HCG)2 000 IU肌肉注射;试验组:(促卵泡汤+CC)+(促排卵汤+HCG 2 000 IU肌肉注射)+促黄体汤。以此检测各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卵泡的最大直径、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的情况变化。[结果]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临床疗效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卵泡的最大直径、子宫内膜的厚度、FSH、E2水平升高,血沉、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胸闷胀痛、月经不调、心烦不舒、易怒烦躁、小腹胀痛、乳房胀痛评分降低(P<0.05),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卵泡的最大直径、子宫内膜的厚度、FSH、E2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沉、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胸闷胀痛、月经不调、心烦不舒、易怒烦躁、小腹胀痛、乳房胀痛评分及总积分降低(P<0.05),而LH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三促汤联合HCG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率及排卵率,调节机体性激素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三促汤 绒促性素 卵泡发育不良 薄型子宫内膜 排卵率 妊娠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