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001)晶面促进激光单晶熔凝过程中柱状晶外延生长
1
作者 王雷 何峰 +2 位作者 王志军 李俊杰 王锦程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当激光熔池内的柱状枝晶沿着熔池边界外延生长时,其方向并不严格平行于温度梯度,而是选择与基体一致的择优方向生长,因此基体取向可以影响柱状晶的外延生长行为。在使用激光金属成型/沉积技术修复昂贵的单晶部件时,需要考虑这一特性。... 当激光熔池内的柱状枝晶沿着熔池边界外延生长时,其方向并不严格平行于温度梯度,而是选择与基体一致的择优方向生长,因此基体取向可以影响柱状晶的外延生长行为。在使用激光金属成型/沉积技术修复昂贵的单晶部件时,需要考虑这一特性。现有研究已经实现了(001)晶面上的柱状晶完全外延生长进而获得完整单晶。然而由于叶片形状复杂,实际修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不同取向表面。论文对(001)和非(001)取向表面修复过程中的杂晶形成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控制微观组织的局部凝固变量,并将杂晶晶粒的体积分数作为量化单晶完整性指数。结果表明,与(001)晶面相比,多数非(001)晶面可以促进柱状晶的外延生长,进而获得更好的单晶完整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分析显示不同枝晶生长区域的边界是杂晶形成敏感区,两种晶面的差异在于边界数目及其位置。研究结果可以优化修复和制造应用中的沉积方向和激光加工窗口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激光修复 晶区分布 杂晶形成
原文传递
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的水力-入渗特性及配比寻优
2
作者 王之君 陈蒋 +1 位作者 王志伟 赵晨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7-395,共9页
[目的]荒漠戈壁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环境因素胁迫,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探索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以提升其保水性、持水性,对于荒漠化防治及戈壁生态农业发展十分重要。[方法]以无椰糠基质组别T0(风沙土∶有机肥∶人造泥炭=7∶3∶1... [目的]荒漠戈壁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环境因素胁迫,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探索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以提升其保水性、持水性,对于荒漠化防治及戈壁生态农业发展十分重要。[方法]以无椰糠基质组别T0(风沙土∶有机肥∶人造泥炭=7∶3∶1)为对照,对理化性质较好的3组配比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风沙土∶椰糠∶有机肥∶人造泥炭=3.5∶3.5∶3∶1或3∶4∶3∶1或2∶5∶3∶1,依次为T1、T2、T3)进行水力-入渗特性试验;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基质水分与吸力的关系,探究该基质的水力特性;再通过室内定水头土柱入渗试验分析基质的入渗特征;并以测定的各项指标为基础,结合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配比寻优。[结果]T1、T2、T3组别较之T0组别,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10.22%,12.13%,14.99%,全有效水含量分别增加8.10%,8.81%,12.83%;在吸力水头的对数值P f=1.8~3.8阶段(基质吸力对数值),各组别比水容量均值大小为T3>T2>T1>T0;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入渗能力大小为T3>T2>T0>T1。[结论]适宜比例椰糠混掺改变基质的有效水含量和孔隙分布比,显著提升基质的保水持水能力。从理化性质、水力及入渗特性角度综合来看,T3配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 水力特性 坐标综合评定法 灰色关联分析 配比寻优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的地质雷达岩溶预报图像识别研究
3
作者 伊小娟 罗威 +2 位作者 李伟 王志军 尹小康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岩溶隧道开挖可能遭遇岩溶涌水、突泥等岩溶地质灾害,地质雷达能够有效预报岩溶等地质灾害。然而,传统地质雷达图像解译存在专家经验依赖性强、解译效率慢且易误判漏判等情况。本文采用可实现端到端识别的深度学习技术开展地质雷达图像... 岩溶隧道开挖可能遭遇岩溶涌水、突泥等岩溶地质灾害,地质雷达能够有效预报岩溶等地质灾害。然而,传统地质雷达图像解译存在专家经验依赖性强、解译效率慢且易误判漏判等情况。本文采用可实现端到端识别的深度学习技术开展地质雷达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的研究,将基于Mask R-CNN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地质雷达岩溶预报图像异常的智能识别。在TensorFlow和Keras框架下,利用地质雷达设备采集获得的数据构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对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最终得到权重参数较好的地质雷达岩溶预报图像的双曲异常检测模型。试验结果及应用案例表明,Mask R-CNN目标检测方法在地质雷达岩溶预报图像的目标检测与识别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地质雷达图像的智能化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MaskR-CNN 岩溶空洞 智能识别
下载PDF
兵器类专业实习环节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4
作者 张树霞 王志军 彭志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针对兵器类专业实习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薄弱的问题,中北大学依托“人民兵工第一校”的深厚国防文化底蕴和产学研合作单位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了“一个中心任务、两个实习环境、三个建设平台、四个实施环节”的兵器类专业实... 针对兵器类专业实习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薄弱的问题,中北大学依托“人民兵工第一校”的深厚国防文化底蕴和产学研合作单位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了“一个中心任务、两个实习环境、三个建设平台、四个实施环节”的兵器类专业实习环节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把“三全育人”、协同育人落到实处,坚定学生“军工报国、科技强国”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爱国奉献、使命担当”的国防素养,培养“工程意识强、国防素养高”的国防建设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环节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兵器类专业 协同育人 产学研 红色资源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射频腔体系统数学模型在线辨识算法
5
作者 魏诗惠 马瑾颖 +10 位作者 朱正龙 高郑 薛纵横 徐呈业 施龙波 陈奇 孙列鹏 黄贵荣 王志军 张善超 邱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2-960,共9页
射频系统的数学模型包含了射频腔体的关键特征参数(如腔体半带宽、谐振频率和洛伦兹力失谐系数等),数学模型对腔体性能检测、控制系统仿真及低电平控制算法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分析仪通常用于测量射频系统的散射参数,进而构建射频系... 射频系统的数学模型包含了射频腔体的关键特征参数(如腔体半带宽、谐振频率和洛伦兹力失谐系数等),数学模型对腔体性能检测、控制系统仿真及低电平控制算法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分析仪通常用于测量射频系统的散射参数,进而构建射频系统的数学模型,但其测量步骤繁琐且无法实现系统模型的在线自动辨识。本文通过模拟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在数字低电平系统内部构建了基于数控振荡器的扫频算法,实现了射频腔体系统的在线辨识。该算法的有效性已在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前端示范样机的超导腔上验证,其测量结果与网络分析仪测量结果吻合。此外,本文利用该辨识算法还成功测得了由洛伦兹力失谐引起的超导腔频率响应畸变曲线,并讨论了洛伦兹力失谐量的大小对腔体关键特征参数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模型 射频腔体 低电平射频系统 在线辨识 幅频响应
下载PDF
D0_(22)相强化型Ni_(2)CoCrFeNb_(0.15)高熵合金的变形机理
6
作者 何峰 林美 +3 位作者 卢健麟 王志军 李俊杰 王锦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电子衍射及电子隧道衬度成像技术研究了D0_(22)相强化型Ni_(2)CoCrFeNb_(0.15)高熵合金在单轴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织构演化、变形亚结构特征、位错与析出相交互作用以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位...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电子衍射及电子隧道衬度成像技术研究了D0_(22)相强化型Ni_(2)CoCrFeNb_(0.15)高熵合金在单轴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织构演化、变形亚结构特征、位错与析出相交互作用以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位错的平面滑移主导了该合金的单轴拉伸变形,D0_(22)超点阵相是促进位错平面滑移的主要因素。因位错的平面滑移模式产生的平面滑移带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其密度随之增加,平均间距随之减小。变形过程中先形成{001}织构,然后{111}织构增强,最终获得典型的{001}和{111}拉伸织构。当合金在单独拉伸变形过程中达到最大应力时,晶界处萌生裂纹并扩展为断裂主裂纹,导致塑性变形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机制 多主元合金 析出强化 超点阵相
下载PDF
PTFE/Cu材料动态压缩特性
7
作者 汤雪志 王志军 +1 位作者 张雪朋 徐永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8,164,共7页
通过冷等静压和冷压烧结制备出六种不同密度的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Cu复合材料,并采用霍普金森系统研究了密度和制备方法对PTFE/Cu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冷压烧结试样在其烧结过程中发生纵向膨胀,导致密度降... 通过冷等静压和冷压烧结制备出六种不同密度的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Cu复合材料,并采用霍普金森系统研究了密度和制备方法对PTFE/Cu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冷压烧结试样在其烧结过程中发生纵向膨胀,导致密度降低,且试样表面生成一层金属膜;冷压烧结试样的动态压缩性能优于冷等静压试样;冷压烧结后的PTFE/Cu材料中PTFE晶体发育更好,对Cu颗粒包裹力更大,界面结合力更高,提升了冷压烧结PTFE/Cu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Cu复合材料 冷等静压 冷压烧结 动态压缩性能
下载PDF
硝酸银溶液协同改性中心静脉导管覆涂材料的应用性能测试
8
作者 王志军 孙玲玲 +3 位作者 栾旭辉 陈珊珊 张娜 孙圣 《粘接》 CAS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针对传统中心静脉导管材料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医用载银中心静脉导管改性,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多巴胺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的纳米银颗粒成功负载。硝酸银浓度为0.01 mol/L制备的载银中心静脉导... 针对传统中心静脉导管材料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医用载银中心静脉导管改性,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多巴胺中心静脉导管表面的纳米银颗粒成功负载。硝酸银浓度为0.01 mol/L制备的载银中心静脉导管材料(0.01 Ag-DH/CVC)在较低载银含量的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不会对细胞活性和细胞的形态产生影响。制备的载银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临床护理应用,在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PICC导管,表现出良好的医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抗菌性能 载银涂层 聚多巴胺 医用性能
下载PDF
全方位数字宽带多波束渔用声呐研制
9
作者 李国栋 汤涛林 +6 位作者 张玉涛 王志俊 程婧 尹项博 魏珂 杨航 杨育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针对远洋渔业捕捞作业过程中对于高效、高精度探测扫海的需求,该研究结合全方位数字宽带多波束技术具有长距离、高分辨率目标探测的特点,采用宽带技术和多波束技术抑制界面混响、体积混响的干扰,及提升探测目标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可编... 针对远洋渔业捕捞作业过程中对于高效、高精度探测扫海的需求,该研究结合全方位数字宽带多波束技术具有长距离、高分辨率目标探测的特点,采用宽带技术和多波束技术抑制界面混响、体积混响的干扰,及提升探测目标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分布式信号处理系统架构,实现多个扇区独立探测扫海,通过水声学理论仿真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系统性能的换能器阵尺寸、最大探测距离和最优工作频点3个主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并结合国内典型渔船现状确定渔用声呐关键参数,优选探测信号频段为20~30 kHz。进一步分析噪声、界面混响、体积混响对探测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FPGA的“并行+串行”宽带波束成形实现算法方案,使运算过程中片上存储资源使用量降低90%;采用Delta-Sigma调制技术提升发射信号信噪比,将20~30 kHz内的噪声调整到50 kHz以上频段;提出基于两点递推插值一步预测的波束稳定改进算法,实现在渔船大幅度摇摆下实时波束稳定误差小于1.6°(-0.8°~+0.8°)。研制渔用声呐圆柱型换能器阵、高集成度接收机和发射机、256通道多通道信号处理机等核心部件,并进行系统集成,最终系统实现256个独立的接收和发射通道,支持20~30 kHz频段信号,具备水平360°全方位及垂直近70°的扫描探测能力。选择远洋围网渔船进行海上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环境目标探测结果清晰连续,对目标强度为0 dB鱼群的探测距离达到1550 m以上。所研制的全方位数字宽带多波束声呐关键指标满足海洋渔业捕捞场景需要,可大幅度提升渔业捕捞探测性能,为下一步大规模自主量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声呐 多波束宽带 Delta-Sigma调制
下载PDF
不同混合比例茅台酒糟与芭蕉叶对其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0
作者 赵圆圆 樊雪莹 +8 位作者 成启明 陈超 陈玉连 李茂雅 雷耀 王佳楚函 何湘江 王志军 刘鹰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0-134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混合比例茅台酒糟与芭蕉叶对其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茅台酒糟与芭蕉叶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芭蕉叶单独青贮(BCK组)、20%茅台酒糟与80%芭蕉叶混合青贮(J20B80组)、40%茅台...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混合比例茅台酒糟与芭蕉叶对其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茅台酒糟与芭蕉叶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芭蕉叶单独青贮(BCK组)、20%茅台酒糟与80%芭蕉叶混合青贮(J20B80组)、40%茅台酒糟与60%芭蕉叶混合青贮(J40B60组)、60%茅台酒糟与40%芭蕉叶混合青贮(J60B40组)、80%茅台酒糟与20%芭蕉叶混合青贮(J80B20组)以及100%茅台酒糟单独青贮(JCK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青贮60 d后,对各组青贮饲料的养分含量、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与BCK组相比,各混合青贮组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J60B40组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J20B80组和J40B60组(P<0.05)。随着茅台酒糟添加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与BCK组相比,各混合青贮组青贮饲料pH均显著降低(P<0.05);J60B40组氨态氮含量最低,显著低于除JCK组外的其他组(P<0.05);J60B40组和J80B20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J40B60组和J80B20组丙酸(PA)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J60B40组PA含量显著高于J20B80组、JCK组和BCK组(P<0.05);所有组青贮饲料中均未检测到丁酸。3)在细菌门水平上,仅JCK组青贮饲料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余各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是变形菌门;在细菌属水平上,J60B40组和J80B20组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72.76%和50.92%。在真菌门水平上,除J40B60组外,其余各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真菌属水平上,所有组的优势菌属均为其他,其次是毕赤酵母属(Pichia),且均含有少量的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综合分析得出,茅台酒糟与芭蕉叶混合青贮可以改善青贮饲料品质,其混合比例为60%茅台酒糟+40%芭蕉叶时青贮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叶 茅台酒糟 微生物群落 混合青贮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柱锥结合药型罩多参数结构优化
11
作者 何卓朗 王志军 郝志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为了改善柱锥结合药型罩形成的射流稳定性较差,侵彻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改变柱型药型罩材料、柱型药型罩高度h以及柱型药型罩顶部厚度b,研究柱锥结合药型罩射流成型的断裂前头部速度、断裂时间、有效长度综合的最优方... 为了改善柱锥结合药型罩形成的射流稳定性较差,侵彻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改变柱型药型罩材料、柱型药型罩高度h以及柱型药型罩顶部厚度b,研究柱锥结合药型罩射流成型的断裂前头部速度、断裂时间、有效长度综合的最优方案组合。选取L25(56)正交优化表,通过AUTODYN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3个因素对3个指标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射流断裂前头部速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柱型药型罩高度、材料、顶部厚度;射流断裂时间的影响因素:柱型药型罩的材料和高度相同,其次为顶部厚度;射流有效长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柱型药型罩的材料、高度、顶部厚度;综合分析,得到方案A:NICKEL,h=10 mm,b=1.5 mm,方案B:NICKEL,h=10 mm,b=2 mm形成的射流整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锥结合 药型罩 正交优化 射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相位校准与方位角估计模块的实现
12
作者 王志俊 汤涛林 +2 位作者 张玉涛 尹项博 李国栋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在渔业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应用,其方位角估计精度决定了能否准确确定目标鱼群的方向和位置。为了提高方位估计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正交数字下变频技术的相位校准算法,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基于现场可... 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在渔业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应用,其方位角估计精度决定了能否准确确定目标鱼群的方向和位置。为了提高方位估计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正交数字下变频技术的相位校准算法,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了该算法;然后采用Vitis HLS平台构建了方位角估计知识产权(IP)核,在提高方位角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浮点计算时延;最后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模块的方位角估计误差不超过0.05°,整体计算延迟不超过420 ns,逻辑资源消耗不超过45%,与系统指标相符。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宽带分裂波束探鱼仪中,显著提升了系统精度和性能,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波束 相位校准 Vitis HLS 方位角估计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的硅钢工艺参数优化
13
作者 蔡全福 贺立红 +6 位作者 王志军 姚文达 欧阳帆 廖靖远 王盛 刘船行 刘庆捷 《电工钢》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结合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降低硅钢铁损的工艺参数优化策略。首先,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对硅钢铁损的预测模型,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然后在工艺参数的优化方面,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为适应度函数,选取连... 结合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降低硅钢铁损的工艺参数优化策略。首先,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对硅钢铁损的预测模型,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然后在工艺参数的优化方面,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为适应度函数,选取连续退火RTF炉段的各段炉温作为优化变量,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这些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基于BP神经网络,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后,硅钢铁损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两种改进Red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4
作者 郑直 单思然 +2 位作者 曾魁魁 王志军 朱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05,共6页
RedNet网络自带的余弦退火算法易使学习率陷入局部极小值,出现拟合现象,导致精度过低。针对此问题,对RedNet进行改进处理,提出了两种MicroNet-RedNet和MobileNetV3-RedNet新型网络。基于RedNet的Involution核思想,用MicroNet网络的微分... RedNet网络自带的余弦退火算法易使学习率陷入局部极小值,出现拟合现象,导致精度过低。针对此问题,对RedNet进行改进处理,提出了两种MicroNet-RedNet和MobileNetV3-RedNet新型网络。基于RedNet的Involution核思想,用MicroNet网络的微分解卷积和Dynamic Shift-Max动态激活函数对RedNet网络进行改进处理,提出了MicroNet-RedNet新型网络;利用MobileNetV3网络的h-swish激活函数和Squeeze-and-Excitation模块对RedNet进行改进处理,提出MobileNetV3-RedNet新型网络。通过对滚动轴承的实测内圈、外圈和滚动体3种故障的诊断分析可知:所提MicroNet-RedNet和所提MobileNetV3-RedNet可有效地诊断上述故障,诊断精度分别高达98.57%和93.81%,且较传统CNN和原算法RedNet的诊断精度提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RedNet网络 MicroNet网络 MobileNetV3网络
下载PDF
非对称液压缸位移伺服系统的复合控制策略与试验研究
15
作者 鄂东辰 董兴华 +3 位作者 蔡玉强 王志军 路时雨 张立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5,共5页
非对称液压缸的位移伺服系统存在两腔作用面积不等、系统模型不确定等特点,给液压缸高精度位移跟踪控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对此,提出以速度前馈为主与位移反馈为辅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一种新的以控制电流和阀口压差为自变量的伺服阀流... 非对称液压缸的位移伺服系统存在两腔作用面积不等、系统模型不确定等特点,给液压缸高精度位移跟踪控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对此,提出以速度前馈为主与位移反馈为辅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一种新的以控制电流和阀口压差为自变量的伺服阀流量计算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液压测试回路,通过测试结果辨识模型中的参数。根据伺服阀流量模型与目标位移轨迹计算速度前馈控制量。基于PI控制求出位移误差反馈控制量。最后,将速度前馈和位移反馈控制量相叠加作为伺服阀的驱动电压。通过试验得出在复合控制策略下液压缸位移跟踪的最大误差与目标位移幅值之比为2.1%,相对PID控制跟踪误差明显减小。提出的控制策略为生产实际中非对称液压缸的位移跟踪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 非对称液压缸 流量模型 位移伺服系统
下载PDF
150 MW级新兴生物质发电机组用Cr-Ni-Mo-V钢转轴锻件制造工艺研究
16
作者 宋国旺 王旭颖 +2 位作者 王志军 陈培红 牛玉温 《大型铸锻件》 2024年第2期1-5,28,共6页
对于150 MW级Cr-Ni-Mo-V钢发电机转轴锻件的制造工艺要点进行阐述,通过采用下注单真空钢锭制造技术路线,对其主要热加工工序制造工艺进行研究以及产品试制,经过各项理化检验,转轴锻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 Cr-Ni-Mo-V钢 转轴锻件 生物质发电 下注单真空钢锭
下载PDF
不同贮藏时间对紫花苜蓿干草营养品质和氨基酸的影响
17
作者 珠娜 王志军 +4 位作者 郝百贺 赵牧其尔 包健 意如乐 格根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0-761,共12页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Bara310SC’为试验材料,于初花期刈割收获后调制成干草;分别在贮藏30、60、90、120 d时测定营养品质和氨基酸组成,研究苜蓿干草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Bara310SC’为试验材料,于初花期刈割收获后调制成干草;分别在贮藏30、60、90、120 d时测定营养品质和氨基酸组成,研究苜蓿干草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营养品质呈现下降的趋势;粗蛋白(CP)含量、相对饲喂价值(RFV)逐渐降低,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则逐渐上升。此外,苜蓿干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功能氨基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贮藏30 d后其氨基酸比值系数最高。粗蛋白含量与脯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丙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氨基酸组成之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苜蓿干草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发现,贮藏30 d的干草品质最好。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干草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呈降低趋势。为保证苜蓿干草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应尽量在30 d贮藏时间内饲喂家畜,从而取得良好的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草 贮藏时间 氨基酸 营养品质 相对饲喂价值
下载PDF
考虑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18
作者 黄代雄 汪志军 +2 位作者 袁俑斌 余奕夫 周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5,222,共7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主动配电网中面临了多项重要问题,首先,随着大量柔性负荷和电动汽车的接入,负荷种类显著多元化,增加了电网管理的复杂性。其次,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故障恢复提出了重要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主动配电网中面临了多项重要问题,首先,随着大量柔性负荷和电动汽车的接入,负荷种类显著多元化,增加了电网管理的复杂性。其次,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故障恢复提出了重要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各种能源互动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该策略建立了一个优化模型,以最大数量可控分布式电源行动和最小功率损失为目标,同时满足系统安全约束。为了建立该模型,使用了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通过在IEEE33节点配电网模型上的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电网损失,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失电负荷,为面对可再生能源和多元化负荷挑战的电网管理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柔性负荷 可再生能源 故障恢复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国际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全球人工智能学习和教育研究联盟之“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者会议”综述
19
作者 王志军 滕志强 苏晨予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项类似于“电力”的通用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智能化变革浪潮。教育领域如何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挑战。研究基于全球人工智能学习和教育研究联盟召开的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项类似于“电力”的通用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智能化变革浪潮。教育领域如何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挑战。研究基于全球人工智能学习和教育研究联盟召开的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者会议的核心内容,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框架,从理念、实践和共识三个层面系统展现国际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体系结构。理念层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文化,实现从制度、育人理念到教与学方式等多个层面的理论创新与认知迭代。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采纳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模型和生成主义数字教育框架分别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素养培养和实践指南方面的理论支持。实践层各类实践创新要坚持以个性化/人性化学习体验为核心,围绕教育场景中的实践问题,开展创新实践和应用推广。当前国际上六类典型实践案例,分别为:(1)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网络和物理空间协同学习;(2)大语言模型推动智能导师系统应用推广;(3)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强沉浸式平台和同伴支持促进脑健康;(4)大语言模型支持自动试题、干扰项和反馈生成;(5)智能学习路径规划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提供;(6)亲和力小组实践推进高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同时,会议还形成了六大共识:(1)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的特殊性;(2)信任是从消极拒绝走向积极应用的前提;(3)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应对认知停滞与去人性化;(4)重视应用中的数据泄漏和安全伦理风险;(5)消弭新的数字鸿沟和结构性不平等;(6)建立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新标准。研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研究的梳理可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创新 ChatGPT SPARK模型 智能素养 教育数字化 人性化学习体验
下载PDF
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研究中的多模态学习分析
20
作者 刘潇 王志军 薛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6,223,共7页
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收集来自Springer、SAGE、ERIC和CNKI等数据库的增强现实(AR)教育应用相关文献,从“数据来源”“评价指标”和“数据整合方式”对AR教育应用研究中多模态学习分析的应用情况做出解释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通过优化... 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收集来自Springer、SAGE、ERIC和CNKI等数据库的增强现实(AR)教育应用相关文献,从“数据来源”“评价指标”和“数据整合方式”对AR教育应用研究中多模态学习分析的应用情况做出解释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通过优化学习分析手段更好地揭示AR学习的本质。研究发现,在相关研究中,多模态学习分析数据来源以文本测量为主,较为单一;评价指标基本涵盖多个维度,对较为复杂的思维水平缺少观测;数据整合方式多倾向于“一对一”,缺乏科学性。未来研究应努力实现数据来源在线化、评价指标高阶化以及整合方法关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多模态学习分析 系统性文献综述 评价指标 数据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