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4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植物栽培装置方案与验证
1
作者 唐永康 蔡旭哲 +6 位作者 吴浩 吴志强 艾为党 沈韫赜 毛瑞鑫 胡清华 王隆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为满足空间植物培养的需求,基于空间微重力环境和平台资源约束,开展了根部水分和养分控制、栽培室大气环境控制、光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空间植物栽培装置方案研究。研制了具有水分/养分供应、大气环境控制、光源、测量与控制、栽培室和根盘... 为满足空间植物培养的需求,基于空间微重力环境和平台资源约束,开展了根部水分和养分控制、栽培室大气环境控制、光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空间植物栽培装置方案研究。研制了具有水分/养分供应、大气环境控制、光源、测量与控制、栽培室和根盘等6个功能模块的空间植物栽培装置。开展了装置的集成与调试,对装置各功能模块设计合理性进行验证。最后利用组合体试验平台,进行装置各功能模块集成性能验证、植物功能评价验证(生物学特性、物质和能量交换、营养品质和生物安全性等)及植物栽培流程验证(流程合理性、资源需求及保障、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验证结果表明:水分供应、养分供应、大气环境控制、植物光照控制和参数测量控制等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植物培养对各类生长环境条件的需求;生菜生长旺盛,生产效率101.31 g(鲜质量)·(kWh)^(-1)·d^(-1)·m^(-2),光能利用率0.31 g(干质量)·mol^(-1)光子,富含各种营养,食用安全。装置方案和植物栽培流程合理可行,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植物生产能力。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空间植物栽培装置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植物 栽培 装置 方案
下载PDF
三维土工网边坡防护水土保持能力研究
2
作者 李时亮 曾长贤 +3 位作者 王亚飞 李立 吴昊 郑烨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7,共9页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可减轻降雨对坡面土体的侵蚀作用,为深入研究坡面防护材料水土保持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通过室内人工降雨边坡侵蚀模型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三维土工网防护下路基边坡的降雨侵蚀规律,提出三维土工网水土保持能力...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可减轻降雨对坡面土体的侵蚀作用,为深入研究坡面防护材料水土保持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通过室内人工降雨边坡侵蚀模型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三维土工网防护下路基边坡的降雨侵蚀规律,提出三维土工网水土保持能力的试验测定方法及相关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土工网防护边坡泥沙流失干质量明显小于相同条件下不设防边坡泥沙流失干质量,土工网防护在减少边坡侵蚀量的同时,有利于边坡侵蚀进程的快速稳定,但土工网的水土保持能力随雨强增大急剧下降。泥沙流失速度随着降雨的持续而逐渐减小,后期趋于收敛稳定,侵蚀历程采用指数函数拟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建议设防边坡的试验降雨时间不少于70 min,不设防的边坡试验降雨时间不小于100 min。水土保持能力系数随雨强的增大呈对数函数关系减小,雨强超过100 mm/h时水土保持能力系数实测值与对数函数拟合值差异较大,建议在测定材料水土保持能力系数时雨强取20~100 mm/h,可取50 mm/h作为标准试验雨强。泡面类三维土工网水土保持能力显著优于普通三维土工网,而双泡面的三维土工网优于单泡面三维土工网。试验条件下凹凸泡面三维土工网的水土保持能力系数主要分布在1.71~3.03,建议50 mm/h雨强三维土工网水土保持能力系数不应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 边坡防护 三维土工网 模型试验 水土保持能力系数
下载PDF
基于侧链和信任管理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案
3
作者 吴昊 李贝 +2 位作者 贺小伟 王宾 李思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解决在不信任的区块链环境中由于数据转售而造成的用户不愿共享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侧链和信任管理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案。使用信任管理模型量化节点信任值,将节点信任值集成到数据共享智能合约中,为用户提供可信的共享环境和动态... 为解决在不信任的区块链环境中由于数据转售而造成的用户不愿共享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侧链和信任管理模型的数据共享方案。使用信任管理模型量化节点信任值,将节点信任值集成到数据共享智能合约中,为用户提供可信的共享环境和动态的访问控制接口。对联盟链进行侧链扩容,使用信任管理模型优化共识算法。规定主链使用具有拜占庭容错能力的T-PBFT算法,侧链使用仅适用于高信任场景的T-Raft算法。用户根据预先设置的阈值动态决定在主链或侧链共享数据。实验就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分析,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共享 智能合约 信任管理模型 侧链 数据转售 共识算法
下载PDF
PE纤维与细橡胶颗粒对泡沫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
4
作者 吴昊 龙广成 +2 位作者 杨恺 曾晓辉 唐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4,共9页
研究了聚乙烯(PE)纤维及其与细橡胶颗粒复掺对泡沫混凝土弯曲破坏模式、峰值强度、能量吸收特性和弯曲韧性的影响,并结合孔结构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探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E纤维使泡沫混凝土出现多缝开裂模式,显著提升了其峰值强度... 研究了聚乙烯(PE)纤维及其与细橡胶颗粒复掺对泡沫混凝土弯曲破坏模式、峰值强度、能量吸收特性和弯曲韧性的影响,并结合孔结构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探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E纤维使泡沫混凝土出现多缝开裂模式,显著提升了其峰值强度、能量吸收能力和弯曲韧性;复掺细橡胶颗粒可以进一步提升泡沫混凝土试件的比能量吸收和弯曲韧性;掺入PE纤维可以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平均孔径;复掺细橡胶颗粒导致泡沫混凝土试件的平均孔径增大,联通孔增多,对其峰值强度有不利影响;PE纤维及细橡胶颗粒提升泡沫混凝土弯曲韧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削弱了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同时增强了能量耗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PE纤维 细橡胶颗粒 弯曲韧性 机理
下载PDF
基于功率谱流形的信息几何DP-TBD算法
5
作者 吴昊 程永强 +2 位作者 杨政 黎湘 王宏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针对复杂杂波背景下目标信杂比起伏而导致的漏检问题,本文结合信息几何检测器的性能优势与动态规划检测前跟踪(Dynamic Programming Track Before Detect,DP-TBD)的多帧信息积累能力,提出了基于功率谱流形的信息几何DP-TBD算法.该算法... 针对复杂杂波背景下目标信杂比起伏而导致的漏检问题,本文结合信息几何检测器的性能优势与动态规划检测前跟踪(Dynamic Programming Track Before Detect,DP-TBD)的多帧信息积累能力,提出了基于功率谱流形的信息几何DP-TBD算法.该算法利用功率谱流形与矩阵流形对偶关系,设计了功率谱信息几何检测器,将信息几何检测器的计算复杂度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通过实测数据实验验证,功率谱DP-TBD算法可实现与矩阵DP-TBD算法相近的检测性能,并将运算时间降低为矩阵DP-TBD算法的3%~8%.此外,相较于信息几何检测器,功率谱DP-TBD可将检测信杂比(Signal-to-Clutter Ratio,SCR)提高2~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检测 信息几何检测器 检测前跟踪 功率谱流形 动态规划
下载PDF
基于农耕文化的川西林盘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6
作者 徐澜婷 余彦秋 +2 位作者 李强 吴浩 魏允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28,共11页
目的 以导视系统为载体赋予川西林盘农耕文化新意境,是展现农耕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成都市郫都区林盘农耕文化导视系统设计为模型,以乡村发展复兴为契机推进农耕文化与乡村产业革新相融合,打造突显川西林盘特色的导视系统。方法 结... 目的 以导视系统为载体赋予川西林盘农耕文化新意境,是展现农耕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成都市郫都区林盘农耕文化导视系统设计为模型,以乡村发展复兴为契机推进农耕文化与乡村产业革新相融合,打造突显川西林盘特色的导视系统。方法 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从元素符号的语义、语用、语境、语构四个维度,剖析川西林盘导视系统设计方法,以造型元素、色彩、材质肌理等客体对象解构导视系统符号化体系;同时与“境-景-人-物”四维体系相结合构建川西林盘导视系统。结果 表达林盘农耕文化外延造型及内涵意识,借助导视系统唤起川西农耕文化审美范式记忆,建立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符号的导视系统设计方法。结论 保护与传承川西农耕文化特色,提升川西林盘整体文化形象,拓展现代乡村导视系统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导视系统设计 设计符号学 农耕文化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抗体制剂不溶性微粒分类识别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莎 郭翔 +9 位作者 高洁 许东泽 梅玉婷 王翠 夏喜杰 李灵坤 贺鹏飞 吴宏宇 吴昊 王兰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目的:对微流成像技术收集的抗体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图片进行分类建模,以建立不溶性微粒的分类和溯源分析方法。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并用微流成像系统获得气泡、硅油液滴、玻璃颗粒、反复冻融产生的蛋白颗粒4种不同类型颗粒的图片,并将... 目的:对微流成像技术收集的抗体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图片进行分类建模,以建立不溶性微粒的分类和溯源分析方法。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并用微流成像系统获得气泡、硅油液滴、玻璃颗粒、反复冻融产生的蛋白颗粒4种不同类型颗粒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采用3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即ResNet50、DenseNet201和ShuffleNetV2,对训练集中的图片进行训练和识别,建立数据集,并用于对测试集图片的识别。此外,通过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将CNN模型识别和人眼分类的准确性和速度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各模型对于测试集的识别准确率都达到96%以上,且DenseNet201模型具有更优的稳定性;与人眼识别相比,准确率没有显著差异,识别速度更快且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CNN模型能够对蛋白质制剂中不溶性微粒图片进行分类和溯源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药品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蛋白质制剂 卷积神经网络 不溶性微粒
下载PDF
车联网POI查询中的位置隐私和查询隐私联合保护机制
8
作者 赵国锋 吴昊 +2 位作者 王杉杉 徐川 唐雯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在车联网中,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兴趣点(POI)查询被广泛用于车载应用中。但是,由于攻击者容易获取车辆位置、查询内容以及其它额外信息,单独对位置隐私或查询隐私进行保护很难保障车载用户的隐私安全,使得对位置隐私和查询隐私开展联... 在车联网中,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兴趣点(POI)查询被广泛用于车载应用中。但是,由于攻击者容易获取车辆位置、查询内容以及其它额外信息,单独对位置隐私或查询隐私进行保护很难保障车载用户的隐私安全,使得对位置隐私和查询隐私开展联合保护越发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序列的位置隐私和查询隐私联合保护机制。首先根据POI查询的限制,分析位置隐私和查询隐私的相关性,运用欧几里得距离和关联规则算法对其建模描述,得到相关性判断模型;然后基于虚拟序列,根据影响隐私保护的因素和真实查询的相关性值,将联合保护转化为虚拟序列的选择问题,建立联合保护优化模型,得到匿名程度高且匿名区域大的匿名查询集,防止攻击者识别出真实查询。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所提联合保护机制能抵御针对位置隐私和查询隐私的联合攻击(语义范围攻击、时间关联攻击和长期观察攻击),能更有效地保护用户的LBS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隐私 基于位置的服务 查询隐私 联合保护 虚拟序列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断裂性能研究
9
作者 吴昊 宋卫民 邓子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84,共12页
内聚力模型(CZM)在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断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随机算法和坐标控制法建立包含旧集料和新集料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模型,将模型分为集料同分布模型和集料随机... 内聚力模型(CZM)在沥青混凝土开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断裂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随机算法和坐标控制法建立包含旧集料和新集料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模型,将模型分为集料同分布模型和集料随机分布模型两类。研究-10℃时不同RAP掺量(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再生沥青混合料SCB试件应力强度因子K_(IC)、断裂能G_(F)和抗裂指数I_(C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RAP掺入的SCB试件具有较好的断裂性能;随着RAP掺量增大,应力强度因子K_(IC)、断裂能G_(F)和抗裂指数I_(CR)均减小,表明RAP的掺入会削弱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断裂性能;采用有限元模型得到的断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相比于集料同分布模型,集料随机分布模型各评价指标的变异性系数整体更大,表明集料分布状态对开裂结果有一定影响;当计算样本足够多时,这两类模型获得的抗裂参数变化规律一致,可有效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能 抗裂指数 内聚力模型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通信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用户速率优化算法
10
作者 张延年 吴昊 张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无人机辅助地面蜂窝基站,形成混合的通信网络有望成为提升用户速率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无人机辅助基站的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多臂赌博机的用户速率优化算法(multi-armed bandits-based rate optimization,MBRO)。先建立联合优化问题,再... 无人机辅助地面蜂窝基站,形成混合的通信网络有望成为提升用户速率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无人机辅助基站的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多臂赌博机的用户速率优化算法(multi-armed bandits-based rate optimization,MBRO)。先建立联合优化问题,再分别利用改进后K-means聚类算法和多臂赌博机算法求解。MBRO算法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实现无人机的部署,并利用多臂赌博机算法完成信道分配和无人机的传输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的基准算法,MBRO算法提高用户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基站 用户速率 K-MEANS算法 多臂赌博机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形象传播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优化路径
11
作者 吴昊 吴云飞 孙晓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4,20,共6页
优化高职院校形象传播,是当前我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推动职业教育打造特色品牌、畅通职教体系和形成中国标准。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开展形象传播应以存在的... 优化高职院校形象传播,是当前我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推动职业教育打造特色品牌、畅通职教体系和形成中国标准。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开展形象传播应以存在的现实挑战为导向,基于理念、行为、视觉三层次的形象传播基本逻辑,在认知层面形成“意义体系”传播理念,在机制层面建立整合协同全员传播机制,在举措层面系统化、多维度凝聚办学理念价值、注重行为互动展示、构建视觉传播矩阵,并在反馈控制层面,完善形象传播螺旋管理闭环,为提升高职院校的知晓度、关注度、满意度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高职院校 形象传播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地震网络数据安全态势感知仿真
12
作者 吴昊 刘可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4期330-334,共5页
地震发生前具有特殊波动响应特征,通过地震台网灾害信息可确定震灾范围,但是网络个人用户无法通过终端服务器及时查询地震数据,导致对地震的安全感知出现延迟问题。针对地震数据处理的任务密集、流程复杂的计算需求,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地... 地震发生前具有特殊波动响应特征,通过地震台网灾害信息可确定震灾范围,但是网络个人用户无法通过终端服务器及时查询地震数据,导致对地震的安全感知出现延迟问题。针对地震数据处理的任务密集、流程复杂的计算需求,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地震网络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方法。在地震节点布局中融入贝叶斯结构,构成混合结构化安全态势采集模型。应用数据分类方法估计出地震态势数据,提取地震发生的隶属度特征,构建地震网络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模型。按照区域影响因子算出地震信息量,利用相似原则区分灾害程度,检测地震发生范围的安全态势。实验结果证明:研究方法感知获取的地震层间位移与震中国方位角和实际情况一致,偏差较小,能够明确当前地震区域的安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技术 地震安全态势感知 信息采集 特征提取 地震预警
下载PDF
钢带嵌缝加固砌体结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赵亚军 吴昊 +2 位作者 许岩 刘洋 方宾彬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为提高砌体结构抗剪强度,同时保留原有风貌,采用“弓”字型钢带或钢筋对砌体试件进行嵌齿缝加固。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加固后的砌体结构进行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并建立砌体抗剪试件有限元模型,分析钢带宽度对砌体抗剪强度的... 为提高砌体结构抗剪强度,同时保留原有风貌,采用“弓”字型钢带或钢筋对砌体试件进行嵌齿缝加固。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加固后的砌体结构进行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并建立砌体抗剪试件有限元模型,分析钢带宽度对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钢筋或钢带,均能够有效限制层间分离,提高砌体完整性,破坏模式由单剪破坏转化为双剪破坏。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单面钢带、双面钢带、双面钢筋加固的试件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23.63%,61.18%,35.02%,极限荷载对应位移提高了16.38%,23.41%,16.95%。钢带或钢筋的拉结作用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延性,改善砌体结构脆性破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嵌缝加固 钢带 抗剪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1+2+N”的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韩冰 吴昊 +2 位作者 孙金香 周静宜 张德彪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培养面向未来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教师指导不充分、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基于“1+2+N”培养模式,即以大学生科技创新... 培养面向未来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教师指导不充分、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基于“1+2+N”培养模式,即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中心,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技创新竞赛为两个抓手,通过组建科技社团、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作用等N项措施,探讨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C学院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各类成果不断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应用型工科 创新创业能力
下载PDF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政策支持:基本原则与着力方向
15
作者 吴昊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7,共9页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东北地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因此,国家需要适当加大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支持力度。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应该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与建设全...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东北地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因此,国家需要适当加大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支持力度。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应该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相协调原则、避免引发低效投资膨胀原则。应重点支持东北地区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对东北地区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支持中央企业扩大在东北地区进行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东北地区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加大支持力度 内生动力
下载PDF
某液体火箭发动机用起动器峰值压力时间超差故障研究
16
作者 吴昊 唐井爽 +1 位作者 王天宝 王坤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针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用起动器峰值压力时间超差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造成起动器峰值压力时间超差故障的原因为起动器内膜片与端盖间的焊接强度不足,在高温燃气冲击下膜片过早脱落... 针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用起动器峰值压力时间超差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造成起动器峰值压力时间超差故障的原因为起动器内膜片与端盖间的焊接强度不足,在高温燃气冲击下膜片过早脱落、烧蚀,从而导致压力提前泄放。提出将1圈焊接改进为2圈焊接、将点焊改进为连续焊接,焊接后增加气密性及承压性能检测,以及加强削弱槽深度检测等改进措施。验证试验表明上述改进措施可有效避免起动器出现峰值压力时间超差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器 液体火箭发动机 峰值压力时间 膜片 焊接强度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法的白格滑坡堰塞坝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17
作者 钟启明 吴昊 +1 位作者 单熠博 赵鲲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1,43,共8页
为准确模拟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在物质点方法中引入了滑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系数模型,实现了滑面接触算法的求解,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反演了白格滑坡堰塞坝的形成过程,探讨了滑床底摩擦对堰塞坝成坝模式的影响... 为准确模拟堰塞坝的形成过程,在物质点方法中引入了滑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系数模型,实现了滑面接触算法的求解,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反演了白格滑坡堰塞坝的形成过程,探讨了滑床底摩擦对堰塞坝成坝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白格滑坡堰塞坝形成过程可分为滑坡体加速运动、河谷制动和堆积成坝三阶段。白格滑坡速度最大达到45 m/s且最大速度位于滑坡体后缘,而滑坡体前缘受到河床底部摩擦影响,速度不稳定,变化幅度大且比滑坡体后缘早20 s制动。不同滑面接触模式决定了滑坡最终堆积成坝的状态:若采用滑动速度依赖型的摩擦系数模型模拟,则能够真实反映白格滑坡堰塞坝堆积状态;采用滑面的峰值摩擦系数计算,则导致计算的白格滑坡运动距离减小了32%,不能形成完全堵塞金沙江的堰塞坝;而采用残余摩擦系数计算,则导致计算的白格滑坡运动距离增大了12%。研究成果对加深堰塞坝成坝模式的认识具有意义,对于滑坡堰塞坝链生灾害预测及防灾减灾应急抢险处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点法 数值模拟 接触模型 摩擦系数 白格滑坡堰塞坝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C-LSTM模型的心律失常分类方法
18
作者 王巍 丁辉 +3 位作者 夏旭 吴浩 张迎 郭家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结合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提出一种GC-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特定遗传策略的遗传算法自动迭代搜寻C-LSTM模型最佳超参数配置。利用遗传迭代结果配置模型,并按照医疗仪器促进协会制定分类标准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上进行验证。经过测... 结合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提出一种GC-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特定遗传策略的遗传算法自动迭代搜寻C-LSTM模型最佳超参数配置。利用遗传迭代结果配置模型,并按照医疗仪器促进协会制定分类标准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上进行验证。经过测试,本文提出的GC-LSTM模型在分类准确率(99.37%)、灵敏度(95.62%)、精确度(95.17%)、F1值(95.39%)上相较于手动搭建模型均有所提升,且与现有主流方法相比亦具备一定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避免大量实验调参的同时取得较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分类 遗传算法 GC-LSTM模型 超参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密钥协商的UAV与用户的安全通信算法
19
作者 吴昊 代飞 +1 位作者 张延年 柴永生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针对无人机与用户间进行通信时的安全问题,提出轻量级的安全认证和密钥协商(Se-cure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SAKA)算法。SAKA算法采用轻量级的加密操作,完成无人机与用户间的安全认证,并保证无人机和用户的位置不泄露。同时... 针对无人机与用户间进行通信时的安全问题,提出轻量级的安全认证和密钥协商(Se-cure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SAKA)算法。SAKA算法采用轻量级的加密操作,完成无人机与用户间的安全认证,并保证无人机和用户的位置不泄露。同时,为了保证无人机与用户间的安全通信,无人机与用户在通信前相互认证,并建立会话密钥。性能分析表明,SAKA算法能防御典型的安全攻击。相比于同类的认证算法,SAKA算法在运算时间和通信成本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安全认证 密钥协商 相互认证 生物特征认证
下载PDF
群体信息传播效能维度及其激活路径
20
作者 罗贤春 吴昊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在人人是传播者的群体传播时代,传播模式已从个体扩展模式转向到群体蔓延模式。有效激活群体信息传播效能是把握新时代信息传播规律的关键。从群体信息传播效能的主体、本体、载体和受体等四个维度的作用机理来看,群体信息传播的效能激... 在人人是传播者的群体传播时代,传播模式已从个体扩展模式转向到群体蔓延模式。有效激活群体信息传播效能是把握新时代信息传播规律的关键。从群体信息传播效能的主体、本体、载体和受体等四个维度的作用机理来看,群体信息传播的效能激活路径为如下四种:其一,基于主体维的群体领袖、本体维的群体议题、载体维的群体平台以及受体维的群体感染等角色定位;其二,坚持主体维的个别性群体效能公共化、本体维的公共效能最大化、载体维的局部效能利益化、受体维的转换效能通俗化等价值导向;其三,以主体维的肇始催化、本体维的认知引领、载体维的数量拓展、受体维的扩散施效等行为目标;其四,建构主体维的中心、扩张本体维的认同、分享载体维的便利度、激励受体维的勤勉度等关注焦点,使传播效能得到合理科学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群体信息 传播效能 激活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