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fying muskmelon fruit attributes with A-TEP-based model and machine vision measurement 被引量:5
1
作者 CHANG Li-ying HE San-peng +2 位作者 LIU Qian xiang jia-lin HUANG Dan-f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69-1379,共11页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dynamic morphological model using the accumulated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A-TEP), aim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kmelon(Cucumis mel...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dynamic morphological model using the accumulated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A-TEP), aim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kmelon(Cucumis melo L.) fruit attribut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Muskmelon surface color was described by parameters of red, green, blue, hue, saturation and brightness(HSI). Th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 angular second moment(ASM), entropy, contrast, and the coverage rate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muskmelon fruit netting formation. ASM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uring muskmelon fruit growth. The number and deep of netting stripe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fruit growth. Coverage rate increased rapidly for 15–30 d after pollinatio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ameters of muskmelon fruit were followed a logistic curve. An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s(RMSE)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ameters were 3.527 and 4.696 mm, respectively. RMSE of red, green, blue, saturation and brightness were 0.999, 2.690, 2.992, 0.033 and 5.51, respectively, and the RMSE for entropy, contrast and coverage rates were 0.077, 0.063 and 0.015,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a well consistent between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水果 甜瓜 机器制造 建模 属性 melo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基于冠层光谱与表型信息融合的温室网纹甜瓜水分预测模型
2
作者 向佳琳 李达仁 +2 位作者 刘倩 黄丹枫 常丽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为连续、快速地预测甜瓜植株含水率,提高预测精度,本研究在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冠层叶片反射光谱和植株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对温室网纹甜瓜植株进行了水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多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分的预测精度优... 为连续、快速地预测甜瓜植株含水率,提高预测精度,本研究在对不同水分处理下,冠层叶片反射光谱和植株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对温室网纹甜瓜植株进行了水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多信息融合技术对水分的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光谱和表型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在幼苗期、伸蔓期和果实生长期实测值与预测值拟合优度(r^2)分别为0.710、0.857和0.939;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27%、0.74%和0.07%;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1.45%、0.97%和1.58%。研究结果为网纹甜瓜生产中水分精准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反射光谱 表型 信息融合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立兵 陈敏娜 +6 位作者 付琦 项佳林 王金凤 苗丽 孙晓霞 艾连峰 王建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48-3054,共7页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以鸭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基于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鸭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real-timeP...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以鸭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基于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鸭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real-timePCR)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的real-timePCR方法特异性强,仅对鸭基因组DNA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对牛、羊、猪等其他异源性动物基因组DNA均无扩增曲线;灵敏性高,以鸭基因组DNA为模板,检出限为1.0 pg;重复性好,不同浓度基因组DNA测定的Ct值变异系数小于4%。使用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对200份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在11份肉制品中检出鸭源性成分,同现行行业标准SN/T3731.5—2013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real-timePCR方法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高效等特点,适用于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性成分 生长激素基因 实时荧光PCR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GNM C7-8实时荧光PCR同时快速检测8种动物源性成分
4
作者 胡连霞 项佳林 +7 位作者 张亦琴 付琦 陈敏娜 丁红田 苗丽 孙晓霞 王建昌 郭春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5123-5130,共8页
目的基于八模块设计的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实现对8种动物源性成分同时快速检测.方法基于猪朊蛋白基因、牛生长激素基因、羊生长激素基因、驴线粒体ATPase 6基因、马线粒体ATPase 6基因、鸭生长激素基因、水貂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目的基于八模块设计的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实现对8种动物源性成分同时快速检测.方法基于猪朊蛋白基因、牛生长激素基因、羊生长激素基因、驴线粒体ATPase 6基因、马线粒体ATPase 6基因、鸭生长激素基因、水貂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狐狸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引物设计了8种动物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应用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对8种动物源性成分启动同时检测和每隔5 min顺序启动不同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ABI 7500荧光PCR分别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同时检测猪、牛、羊、驴、马、鸭、水貂、狐狸8种动物源性成分,起峰周期数分别为30、27、21、21、24、17、15、17,与其不同时检测结果一样,与ABI 7500荧光PCR系统检测结果相比,猪、羊、马、鸭、水貂5种成分的起峰快1~2个周期数,其余3种成分检测结果一致,检测完成时间少16~20 min.结论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8个模块独立运行,互不干扰,无交叉污染,能够同时快速检测8种动物源性成分,为快速筛查动物源性成分提供强有力的设备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M C7-8实时荧光PCR 动物源性成分 同时检测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对机体TLRs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安强 杨炳 +4 位作者 刘维 刘婷 杨誉佳 向加林 刘佳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66-2369,237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对机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4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4例宫颈癌患者为考察对象,并依据患者术后阴道残端感染与否分...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对机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4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4例宫颈癌患者为考察对象,并依据患者术后阴道残端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n=51)和非感染组(n=93)。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LRs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非感染组患者TLR4(0.13±0.01)×10^-2和TLR9(0.09±0.05)×10^-2水平低于感染组(0.98±0.02)×10^-2、(0.25±0.14)×10^-2(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感染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NK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且低于非感染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感染组患者IgM、IgG、IgA水平均降低(P<0.05),且低于非感染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感染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升高(P<0.05),且高于非感染组(P<0.05);非感染组患者CRP、IL-6、PCT水平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可对患者TLRs信号通路和免疫系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而明确术后感染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阴道残端感染 TOLL样受体 免疫功能 炎症 影响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兽用中药制剂中泰妙菌素和沃尼妙林
6
作者 于趁 甄建辉 +2 位作者 项佳林 姚春毅 艾连峰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2023年第7期64-71,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兽用中药制剂中的泰妙菌素和沃尼妙林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C18色谱柱上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结... 本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兽用中药制剂中的泰妙菌素和沃尼妙林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C18色谱柱上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在1.0~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5 mg/kg,定量限(LOQ)为0.1 mg/kg。所有化合物在3个添加水平(0.1 mg/kg、0.2 mg/kg和1.0 mg/kg)下,方法回收率在82.0%~106.5%之间,精密度范围为2.89%~8.95%。该方法简单、准确,可实现兽用中药制剂中两种目标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妙菌素 沃尼妙林 MCX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兽用中药制剂
原文传递
牛副结核分枝杆菌可视化RPA-LFS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金凤 刘立兵 +4 位作者 项佳林 刘岳林 史云鹏 袁万哲 王建昌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4-449,共6页
本研究针对副结核分支杆菌(MAP)F57基因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和nfo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MAP的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的肉眼可视化RPA检测方法(RPA-LFS)。结果显示,所建立的RPA-LFS方法在金属浴中39℃恒温振荡反应20 min后,将产物加至... 本研究针对副结核分支杆菌(MAP)F57基因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和nfo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MAP的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的肉眼可视化RPA检测方法(RPA-LFS)。结果显示,所建立的RPA-LFS方法在金属浴中39℃恒温振荡反应20 min后,将产物加至侧流层析试纸条中,可在5 min内实现对检测结果的肉眼可视化判定;所建立的RPA-LFS方法特异性强,仅对MAP产生扩增,与其他常见可引起牛腹泻的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以含有F57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TOPO-T-F57作为模板,RPA-LFS的检出限为12 copies。进一步应用RPA-LFS方法对57份牛腹泻临床样本进行MAP检测,检出9份阳性结果,与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副结核分支杆菌可视化RPA-LFS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不依赖于复杂精准的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严格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为养殖场一线的MAP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分支杆菌 F57基因 RPA-LFS 可视化 快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