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叶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
1
作者 梁松 孟祥坤 +5 位作者 于新 徐文凤 邢芳芳 郑树林 李新柱 王亮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9,共8页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 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治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血平板法和盆栽试验法对菌株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对草莓叶枯病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具有较高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B125,其平板抑菌率达到75.4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利用液体发酵培养以及热风干燥法制备得到菌株B125菌粉,其菌粉对草莓叶枯病的室内离体叶片防效达到61.69%,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不具备溶血性,对作物生长无害且可以显著促进作物生长。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B125能够显著抑制草莓叶枯病菌的生长,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枯病 生物防治 新拟盘多毛孢 贝莱斯芽孢杆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球团替代烧结——铁前节能低碳污染减排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晓东 张丁辰 +2 位作者 刘锟 邢芳芳 胡金玲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7年第1期44-52,共9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总体要求下,钢铁工业面临多重严峻挑战。钢铁工业是流程制造业,可通过制造流程工艺变革,改变高炉炉料结构,进一步实现节能、降碳、污染减排。本文就球团替代烧结从设备投资(含环保投资)、生产运...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总体要求下,钢铁工业面临多重严峻挑战。钢铁工业是流程制造业,可通过制造流程工艺变革,改变高炉炉料结构,进一步实现节能、降碳、污染减排。本文就球团替代烧结从设备投资(含环保投资)、生产运行成本(含环保设施运行成本)、能耗、焦比/渣比和污染物产生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以国内某900万t钢铁联合企业为例,进行了不同炉料结构下的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与现状情景(入炉烧结矿70.36%、球团27.72%,综合品位59.19%Fe)相比,当入炉球团矿比例增加至91.51%、入炉综合品位为65.13%Fe的情景下,铁烧球工序总能耗将降低11.9%、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5.2%、废气排放减少14.57%,总污染负荷将降低41.2%。可见,球团替代烧结是贯彻"精料方针",有效减少铁前废气污染负荷、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措施,是钢铁工业走向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料变革 球团替代烧结 节能降碳 污染减排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棉花叶片温度分布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璐 邢芳芳 +4 位作者 杨北方 韩迎春 王国平 雷亚平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9-576,共8页
【目的】叶片温度反映作物生长的生理过程和能量交换,是作物生长监测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量化棉花叶片温度空间分布的方法。【方法】以水培条件下缺钾和正常棉花叶片的红外图片为研究对象,基于Stata和Surfer软件去除棉花红... 【目的】叶片温度反映作物生长的生理过程和能量交换,是作物生长监测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量化棉花叶片温度空间分布的方法。【方法】以水培条件下缺钾和正常棉花叶片的红外图片为研究对象,基于Stata和Surfer软件去除棉花红外图片中无关背景强化目标叶片的温度信息;应用地统计学空间网格法实现对叶片温度分布的数量化;最后统一红外图像的温度标尺实现不同处理间叶片不同区域的温度比较。【结果】经过处理后的图像能体现不同处理间的叶片温度差异。缺钾叶片平均温度、叶脉温度和叶脉外叶片温度分别高于正常叶片0.52℃、0.59℃和0.47℃。此外,缺钾处理叶片内部温度的变幅(0.76℃)及变异系数(0.38%)均高于正常叶片(0.54℃,0.27%),且以叶脉温度升高最多(0.53℃)。叶片内部温度的概率分布分析表明,缺钾叶片温度分布的四分位差高于正常叶片0.07℃,说明正常叶片温度分布相对集中。【结论】这一方法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准确监测棉花长势,为指导棉花精准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棉花 叶片 温度 缺钾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RGB图像的棉花产量估算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静 郭思梦 +5 位作者 韩迎春 雷亚平 邢芳芳 杜文丽 李亚兵 冯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120,共9页
目前,无人机系统已应用于作物产量估算,利用无人机搭载的RGB相机在花铃期和吐絮期从3个高度(10、20和30 m)分别采集棉花冠层图像,提取图像的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进而对提取的特征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出重要特征并构建... 目前,无人机系统已应用于作物产量估算,利用无人机搭载的RGB相机在花铃期和吐絮期从3个高度(10、20和30 m)分别采集棉花冠层图像,提取图像的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进而对提取的特征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出重要特征并构建棉花产量估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2个生育时期和3个高度的产量估算模型,最终确定利用RGB图像对棉花进行产量估算的最佳生育时期和最佳高度。结果表明,20和30 m高度下花铃期图像建立的产量模型拟合度以及模型精度均比吐絮期好,而40 m高度下2个生育时期的模型拟合度接近,但花铃期的验证结果不显著;对比20和30 m高度下花铃期以及40 m高度下吐絮期的产量估算模型发现,30 m高度下花铃期通过SWR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由此表明,棉花产量估算的最佳生育时期为花铃期,图像采集的最佳高度为30 m。综上,利用无人机RGB图像能准确快速估算棉花产量,为基于可见光图像的棉花产量估算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并为其他农作物估产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特征 逐步回归 因子分析 棉花产量模型
下载PDF
艾氟迪在南疆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正义 韩迎春 +8 位作者 王占彪 王国平 冯璐 杨北方 雷亚平 支晓宇 邢芳芳 李小飞 李亚兵 《中国棉花》 2018年第1期25-26,40,共3页
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为对照,在南疆研究滴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化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棉花滴施艾氟迪后株高变矮,单株果枝数增加,单株铃数、铃重增加... 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为对照,在南疆研究滴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化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棉花滴施艾氟迪后株高变矮,单株果枝数增加,单株铃数、铃重增加,籽棉产量增加6.8%,皮棉产量增加7.9%,对棉花品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艾氟迪 缩节胺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无人机图像的棉花密度识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 王清茹 +7 位作者 雷亚平 王占彪 韩迎春 李小飞 邢芳芳 范正义 李亚兵 冯璐 《中国棉花》 2021年第9期6-10,29,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正逐渐应用于大田信息化管理,可以节约时间、减少劳动用工。利用无人机获取6个密度(1.5万株·hm^(-2)、3.3万株·hm^(-2)、5.1万株·hm^(-2)、6.9万株·hm^(-2)、8.7万株·hm^(-2)、10....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正逐渐应用于大田信息化管理,可以节约时间、减少劳动用工。利用无人机获取6个密度(1.5万株·hm^(-2)、3.3万株·hm^(-2)、5.1万株·hm^(-2)、6.9万株·hm^(-2)、8.7万株·hm^(-2)、10.5万株·hm^(-2))棉田的RGB图像,以数据增强技术扩大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的不同模型(支持向量机、VGGNet16、GoogleNet、MobileNetV2)实现不同密度棉田图像的识别分类,并对比了不同模型的图像识别效果。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方法是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将其作为分类器的输入向量进行图像分类;该模型的平均分类识别准确率为74.18%。基于3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VGGNet16、GoogleNet、MobileNetV2)的方法是结合迁移学习并搭配Adam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微调,自动提取数据集特征并重新训练;其分类识别准确率均在90%以上。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3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对不同密度棉田图像的分类识别准确率更高。比较4种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集验证结果,GoogleNet和MobileNetV2模型的平均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8%;结合模型评估指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可知,这2种模型的性能较好。该研究表明了深度学习算法对不同密度棉田图像分类的有效性,探索的图像识别方法和优选模型可为棉花大田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机器学习 棉花密度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新疆机采棉发展回顾、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被引量:33
7
作者 辛明华 王占彪 +9 位作者 韩迎春 范正义 冯璐 杨北方 李小飞 王国平 雷亚平 邢芳芳 熊世武 李亚兵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0,共10页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兴衰直接关系到新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棉农植棉积极性的提高。近年来,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采棉效率,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但棉花价格却在低位徘徊,棉农收益并...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兴衰直接关系到新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棉农植棉积极性的提高。近年来,机采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采棉效率,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但棉花价格却在低位徘徊,棉农收益并没有因采棉效率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回顾新疆机采棉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疆机采棉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新疆机采棉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思路,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机采棉 发展 农艺配套 建议
下载PDF
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辛明华 李小飞 +9 位作者 韩迎春 王占彪 冯璐 王国平 雷亚平 杨北方 邢芳芳 熊世武 辛明宇 李亚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9-739,共11页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生物量、冠层结构、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指标,分析其各自的特征差异,筛选出适宜于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优良棉花品种。为新疆南疆机采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6~2...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生物量、冠层结构、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指标,分析其各自的特征差异,筛选出适宜于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优良棉花品种。为新疆南疆机采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8年度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地区设置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年际与品种对棉花熟性、地上部干物质、光辐射截获率、叶面积指数均存在影响,但品种作用更大。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鲁棉研36号和中棉所57号早熟,中棉所75号、中棉所88号和中杂7号中熟,中棉所60号晚熟。6个棉花品种相比,中棉所88号生育期适中,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率均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其增幅较最低的鲁棉研36号分别达到31.48%~36.59%、25.52%~28.02%,22.85%~29.97%,籽棉和皮棉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6470.87和2612.65 kg/hm 2,;产量构成因子中,中棉所88号棉铃数高且空间分布更合理,衣分和铃重显著提高,有利于增产;纤维品质指标中,中棉所88号上半部平均度、整齐度数和断裂比强度均最高,3年中均值分别达到30.21 mm、85.12%、30.48 cN/tex,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均最低,纤维品质综合表现较好。【结论】中棉所88号是较为适合南疆种植的棉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冠层结构 干物质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棉田间套复合体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小飞 韩迎春 +8 位作者 王国平 王占彪 冯璐 杨北方 范正义 雷亚平 熊世武 邢芳芳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2-482,共11页
棉田间套复合体系是以提高棉田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不仅能有效地缓解粮棉、经棉和果棉争地矛盾,实现棉花与其他作物同步增产增收,还可以作为协调粮食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棉田... 棉田间套复合体系是以提高棉田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不仅能有效地缓解粮棉、经棉和果棉争地矛盾,实现棉花与其他作物同步增产增收,还可以作为协调粮食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棉田间套复合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本文系统总结了棉田间套复合体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如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系统生产力和经济收益、提高光热利用效率、改善棉花品质、控制病虫草害等。并从地上光热资源和地下根系生态位互补、种间促进作用增加资源有效性、化感作用减轻病虫害最终促进邻居植物生长方面解析其潜在的生态学机制。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间(套)作 生产力优势 生态位互补 种间促进作用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邢芳芳 韩迎春 +10 位作者 雷亚平 冯璐 王国平 杨北方 王占彪 李小飞 熊世武 范正义 杜文丽 辛明华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9-232,共14页
【目的】土壤温度影响着作物的生化过程,了解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探究如何提高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棉花生产潜力非常重要。【方法】对不同种植模式:单作棉花(MC)、麦套棉花(WIC)、麦后棉花(WDC)农田10-110 cm土层温... 【目的】土壤温度影响着作物的生化过程,了解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探究如何提高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棉花生产潜力非常重要。【方法】对不同种植模式:单作棉花(MC)、麦套棉花(WIC)、麦后棉花(WDC)农田10-110 cm土层温度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并调查棉花的生育进程和各农艺性状。【结果】在5月下旬麦棉共生期,单作棉花的平均土壤温度比两熟棉田土壤温度高1~3℃。7月初,在10-40 cm土层两熟棉花土壤温度大于单作棉花土壤温度,40-110 cm正好相反。8月上旬,各种植模式棉花土壤温度差异缩小,单作棉花土壤温度稍低于两熟棉花的土壤温度。在9月中旬,两熟棉花的土壤温度低于单作棉花的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主要影响棉花出苗到现蕾和开花到吐絮期的持续时间,对现蕾到开花的持续时间影响不明显。土壤平均温度越高,该生育时期的持续时间越短。同一时期两熟棉花土壤温度的日最低温出现的时间要比单作棉花早1 h左右,而日最高温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的土壤积温与生物量拟合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优化管理措施,如通过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来缓解土壤温度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提高苗期和开花到吐絮期的土壤积温对两熟棉花出苗和吐絮都是有益的。本文以期为不同种植模式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温度 种植模式
下载PDF
南疆棉区机采种植模式下棉花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辛明华 王占彪 +9 位作者 李小飞 韩迎春 冯璐 王国平 雷亚平 杨北方 邢芳芳 熊世武 范正义 李亚兵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探索南疆机采棉适宜种植密度,以中棉所60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南疆阿拉尔研究6个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9.0万、12.0万、15.0万、18.0万、21.0万、24.0万株)对棉花生长发育、冠层、产量及其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棉花生... 为探索南疆机采棉适宜种植密度,以中棉所60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南疆阿拉尔研究6个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9.0万、12.0万、15.0万、18.0万、21.0万、24.0万株)对棉花生长发育、冠层、产量及其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棉花生育期、生长发育、光截获、棉铃分布、产量及其纤维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具体为:在行距(66+10)cm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随密度增加,果枝数、叶枝数显著减少,果节长度受到抑制,光截获量增加,棉铃分布向中下部和内部集中,单株成铃数减少,单铃重和霜前花率有所下降,衣分变化不明显。本试验中,每公顷密度(18.0~21.0)万株的各处理产量较高,其中每公顷18.0万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两年度平均产量为5943.1 kg/hm^2,且其纤维长度和整齐度适中,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最佳;当每公顷密度超过21.0万株时,各测定指标除整齐度和断裂伸长率之外,其余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南疆棉区棉花种植密度以每公顷18.0万株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棉区 机采棉花 种植密度 冠层结构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冠层温度分布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杰 韩迎春 +10 位作者 张正贵 冯璐 雷亚平 杨北方 王国平 李小飞 王占彪 邢芳芳 熊世武 辛明华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冠层温度的分布特点,探究冠层温度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寻求判断棉花熟性的可能指标。【方法】选择6个常用的供试棉花品种,利用搭载热红外测温仪的无人机获取棉花花铃期冠层温度的数字图像,同时测定同一...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冠层温度的分布特点,探究冠层温度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寻求判断棉花熟性的可能指标。【方法】选择6个常用的供试棉花品种,利用搭载热红外测温仪的无人机获取棉花花铃期冠层温度的数字图像,同时测定同一时间段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结果】中棉所50不同部位气冠温差表现为上层>下层>中层,中棉所60则正好相反。在同一天中,6个棉花品种表现为13:30的冠层温度大于10:30的冠层温度。此外,不同类型品种叶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冠层温度和蒸腾速率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在欧式距离12.5处,6个品种可以聚类成2类。在欧式距离5处,每一类还可分为2个亚类,其中第Ⅰ类的第一亚类包括中棉所60和冀棉研228,第二亚类仅有中棉所3799;第Ⅱ类的第一亚类包括中棉所50和通骞一号,第二亚类仅有0式品系。【结论】不同棉花品种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结合冠层温度和光合指标对棉花品种进行聚类分组与其基于生育期长短的熟性分组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冠层温度 光合指标 熟性
下载PDF
从《滨江时报》报道管窥哈尔滨沦陷前的形势变化
13
作者 邢芳芳 《学理论》 2022年第11期78-81,共4页
哈尔滨地处东北地区内部,是东北地区最后沦陷的一座大城市。从九一八事变后到哈尔滨沦陷,历时五个多月。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的军事扩张和东北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其整个社会必然受到广泛而深刻的波及影响。虽然《滨江时报》不能完全... 哈尔滨地处东北地区内部,是东北地区最后沦陷的一座大城市。从九一八事变后到哈尔滨沦陷,历时五个多月。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的军事扩张和东北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其整个社会必然受到广泛而深刻的波及影响。虽然《滨江时报》不能完全展示出当时哈尔滨在沦陷前夕五个多月的社会状况全景,但是作为当时哈尔滨地区一份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的重要报纸,我们还是可以从它在这段时间的大量报道中,了解和认识有关当时哈尔滨社会经历重大变局时的一些真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哈尔滨 《滨江时报》
下载PDF
基于Bi-LSTM和特征关联性分析的日尖峰负荷预测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玉志 刘晓亮 +4 位作者 邢方方 温国强 卢楠滟 何慧 焦润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19-2730,共12页
近年来,负荷高峰时段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电网运行成本增加。为提高尖峰负荷预测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特征关联性分析的日尖峰负荷预测方法。采用描述类、曲线类指标分析不同行业下的用户日峰值负荷特性,... 近年来,负荷高峰时段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电网运行成本增加。为提高尖峰负荷预测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特征关联性分析的日尖峰负荷预测方法。采用描述类、曲线类指标分析不同行业下的用户日峰值负荷特性,并基于Copula函数定量分析多维时序数据之间的关联度,构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幅值预测模型。由于多峰特性在用电规律中的普通存在,先将连续的历史发生时刻点转为离散的时间段中,再利用幅值模型的预测结果展开基于XGBoost分类器的日峰值负荷出现时段预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位负荷的预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对提高电网削峰填谷和供电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负荷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COPULA函数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棉花叶片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亚茹 杨北方 +10 位作者 雷亚平 熊世武 韩迎春 王占彪 冯璐 李小飞 邢芳芳 辛明华 吴沣槭 陈家乐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目的】叶片是对环境变化较敏感的植物器官,叶片温度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探究棉花叶片温度的昼夜变化特性、明确环境因子对叶片温度的影响。【方法】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对棉花叶片温度进行全自动实时监测,进而探究不同生育时期和不... 【目的】叶片是对环境变化较敏感的植物器官,叶片温度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探究棉花叶片温度的昼夜变化特性、明确环境因子对叶片温度的影响。【方法】基于红外温度传感器对棉花叶片温度进行全自动实时监测,进而探究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天气条件下棉花叶片温度的昼夜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方法探究叶片温度、叶气温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不同天气条件和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温度的昼夜变化存在差异,叶片温度的变化幅度小于气温。环境因子(降水量除外)与棉花叶片温度、环境因子(水汽压除外)和叶气温差均显著相关(P<0.05),气温与叶片温度的相关性最高(r=0.890),空气相对湿度与叶气温差的相关性最高(r=0.82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叶片温度的影响因子按决策系数排序依次为: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均主要通过气温间接影响叶片温度的变化。对叶气温差的影响因子按决策系数排序依次为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间>水汽压;日照时间、水汽压都主要通过空气相对湿度间接影响叶气温差的变化。【结论】探究了棉花叶片温度的昼夜动态变化,初步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叶片温度和叶气温差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棉花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传感器 叶片温度 实时监测 环境因子 棉花
下载PDF
光纤电流互感器线性双折射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方方 许少毅 +2 位作者 白德进 王家福 李传生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62,共4页
线性双折射严重削弱了光纤电流互感器性能,线性双折射测量是线性双折射抑制的基础。构建了线性双折射测量系统,提出了双偏振片调制法,据此消除传感光纤与相邻光器件之间方位角的影响;仿真研究了线性双折射测量中存在的多解问题,提出基... 线性双折射严重削弱了光纤电流互感器性能,线性双折射测量是线性双折射抑制的基础。构建了线性双折射测量系统,提出了双偏振片调制法,据此消除传感光纤与相邻光器件之间方位角的影响;仿真研究了线性双折射测量中存在的多解问题,提出基于全局寻优算法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测试三种不同传感光纤环的线性双折射。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与邦加球法的测量偏差≤5%,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线性双折射测量 双偏振片调制法
下载PDF
Surfer绘制等值线图在棉田智能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明华 韩迎春 +9 位作者 王国平 王占彪 冯璐 雷亚平 杨北方 李小飞 范正义 熊世武 邢芳芳 李亚兵 《中国棉花》 2021年第8期37-39,46,F0003,共5页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数字化程度的提高,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出现,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字制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Surfer 20软件具有强大的插值和绘制等值线图的能力,可极大减轻科研人员后期数据分...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数字化程度的提高,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出现,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字制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Surfer 20软件具有强大的插值和绘制等值线图的能力,可极大减轻科研人员后期数据分析、制图工作量,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信息。在概述该软件特点及其在农业制图中应用进展,介绍其数据库构建和制图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其空间统计学网格取样法,快速处理智慧农业装备全天无间断实时监测获取的棉田土壤水分、温度、铜离子含量以及棉花冠层光合分布等数据,绘制等值线图,展示作图的效果,为该软件在棉花生产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er 20软件 智慧农业装备 空间统计学 网格取样法 等值线图
下载PDF
水力负荷与水流方式对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利 邢芳芳 +1 位作者 赵文博 王俭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90,共9页
以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出水为湿地进水,在间歇运行方式下,考察水力负荷和水流方式及有、无植物种植对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复合... 以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出水为湿地进水,在间歇运行方式下,考察水力负荷和水流方式及有、无植物种植对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系统的最佳运行水力负荷为0.36 m^3/(m^2·d),最佳水流方式为垂直上行式(UVCW),此时出水总磷(TP)浓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有植物(芦苇+水葫芦)种植时,湿地模拟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总氮(TN)、TP、氨氮(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72.20%、72.00%、81.13%和75.01%,其中出水TP、NH+4-N浓度与COD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应用时,建议水力负荷设为0.36 m^3/(m^2·d),选择UVCW水流方式,并搭配种植植物,以保证湿地的稳定运行和对污染物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 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 水流方式 去除效果
下载PDF
基于seq2seq模型的室内WLAN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方方 惠向晖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3-100,共8页
基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定位在智能家居、室内导航、个性化服务等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了基于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的室内WLAN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广泛应用的seq2seq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样本... 基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定位在智能家居、室内导航、个性化服务等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了基于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的室内WLAN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广泛应用的seq2seq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样本数据学习信号指纹空间中的时间序列和坐标空间中的时间序列的关系。经过滤波等预处理后,再进行样本增强,并设计合理的输入输出及代价函数,本方法能够实现更高精度定位。实测的数据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于其他几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定位方法,度量学习RFSM方法、去噪自编码器DAE方法、f-RNN方法,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23%、11%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到序列模型 WLAN定位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宗教视角下《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之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方方 华燕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宗教信仰的世界里,宗教与爱情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是两部充满异域风情和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二者都鲜明地折射出了宗教与爱情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通过深入探讨两部作品中存在的宗教与爱情,并就... 在宗教信仰的世界里,宗教与爱情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是两部充满异域风情和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二者都鲜明地折射出了宗教与爱情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通过深入探讨两部作品中存在的宗教与爱情,并就其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深刻剖析宗教对爱情的束缚和惩罚以及在宗教禁忌之下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充分说明宗教对人们爱情及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宗教 冲突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