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磁记忆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邢海燕 段成凯 +3 位作者 刘长皓 徐成 刘伟男 刘传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2,共13页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绿色无污染、可检出早期应力集中、隐性损伤以及宏观缺陷的全寿命无损检测技术,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取得众多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压力容器、石油管道、铁路桥梁、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针对金属磁记忆检测...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绿色无污染、可检出早期应力集中、隐性损伤以及宏观缺陷的全寿命无损检测技术,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取得众多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压力容器、石油管道、铁路桥梁、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针对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出发,归纳总结了磁记忆检测技术的机理、信号降噪与特征提取,以及机器学习在磁记忆检测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磁记忆检测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点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忆机理 信号降噪 特征提取 定量评价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公安院校智慧交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三融合六协同”产学合作
2
作者 徐程 李强伟 付凤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智慧交通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新工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变革等背景,提出基于“三融合六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 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智慧交通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新工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变革等背景,提出基于“三融合六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推进公安实战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类应用警务人才,为公安队伍输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协同创新 交通管理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余索 徐成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部“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大特征是交叉融合性。新文科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创新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变革教育范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 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部“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大特征是交叉融合性。新文科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创新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变革教育范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面提升。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群体认同理论,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从专业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专业价值四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课程设计不合理、师生关系不密切、学习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差等问题,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由此文章提出从端正报考态度、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加强专业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强化师生关系认知、培育师生感情,引导社会公众客观看待新闻从业者等方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满意度,以期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新闻教育水平,助力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专业认同 新闻学 地方本科院校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ATR发动机PI控制器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
4
作者 焦昱翔 赵庆军 +3 位作者 任三群 蔡伟东 许诚 赵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了使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从慢车快速、稳定和准确地加速到最大状态,以ATR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流量和尾喷管喉部面积为控制变量,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算法)建立了发动机控制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将超调量、稳态误差... 为了使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从慢车快速、稳定和准确地加速到最大状态,以ATR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流量和尾喷管喉部面积为控制变量,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算法)建立了发动机控制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将超调量、稳态误差、上升时间及误差积分值四个指标以加权的形式作为目标函数,引入执行机构超调惩罚机制,建立了PI控制器参数Pareto最优解集,完成了ATR发动机从慢车加速到最大状态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将双回路多个控制性能指标以加权的形式组合作为目标函数,可以获得均匀分布的Pareto前沿;联合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和基于熵权法的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能够在双回路耦合下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ATR发动机动态特性,极大地缩短了人工整定控制器参数的时间;在加速过程中,多目标优化方法将涡轮膨胀比上升时间作为目标函数之一,与尾喷管面积开环控制动态过程相比,可以使涡轮膨胀比更早到达目标值,共同工作线远离喘振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 动态过程 PI控制器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折射率法测定氯化钠溶液的冰点
5
作者 韩可 许诚 +3 位作者 拜慧雯 夏瑜 许红睿 张付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乳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乳的质量。根据国际标准ISO 5764:2002(E)/IDF 108:2002(E)Milk-Determination of Freezing Point-Thermistor Cryoscope Method可知,测定乳液冰点可以推测其外来水的含量,因此生乳冰点是乳品质量的重要监控指标之一。
关键词 监控指标 折射率 冰点 生乳 乳品质量 氯化钠溶液 外来水
下载PDF
步枪弹侵彻背部穿硬防护人体靶标钝击效应研究
6
作者 汪萌 温垚珂 +1 位作者 徐诚 许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7,共9页
针对枪弹侵彻穿防弹衣人体背部产生脊柱脊髓钝性损伤,建立了DBP10式5.8 mm步枪弹侵彻NIJⅢ级SiC/UHMWPE防弹插板的数值模型,采用JHB本构和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VUMAT本构分别模拟SiC陶瓷和UHMWPE层合板;开展了5.8 mm步枪弹侵彻NIJⅢ级Si... 针对枪弹侵彻穿防弹衣人体背部产生脊柱脊髓钝性损伤,建立了DBP10式5.8 mm步枪弹侵彻NIJⅢ级SiC/UHMWPE防弹插板的数值模型,采用JHB本构和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VUMAT本构分别模拟SiC陶瓷和UHMWPE层合板;开展了5.8 mm步枪弹侵彻NIJⅢ级SiC/UHMWPE防弹插板的数值模拟,通过基于高速摄影的弹道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枪弹侵彻防弹插板的数值模拟结果,开展了5.8 mm步枪弹以910 m/s入靶速度侵彻背部穿硬防护人体躯干靶标的数值模拟,明确了步枪弹击中防弹衣后压力波在肌肉-脊柱内的传导规律,还原了枪弹侵彻过程中人体典型器官(心、肝、肺、胃等)的应力波传递过程。结果表明:人体背部在枪弹钝击作用下会在脊椎椎骨上产生瞬时高应力,可能导致椎骨骨折、椎间盘突出和脊柱不稳定;致伤点T10椎体后方脊髓最大应力为1.04 MPa,可能导致脊髓改变;对脊髓上应力与加速度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压力与加速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损伤 防弹插板 数值模拟 步枪弹 人体躯干
下载PDF
液相色谱仪计量性能期间核查
7
作者 李大伟 许诚 +2 位作者 张利明 王春民 夏瑜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参照JJG 705—2014,对其中的部分方法进行优化,从泵流量设定值误差、流量稳定性、梯度误差、波长示值误差、波长重复性、基线噪声、基线漂移、最小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11个方面对液相色谱仪进行系统核查。核查... 参照JJG 705—2014,对其中的部分方法进行优化,从泵流量设定值误差、流量稳定性、梯度误差、波长示值误差、波长重复性、基线噪声、基线漂移、最小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定性重复性、定量重复性11个方面对液相色谱仪进行系统核查。核查结果显示:泵流量设定值误差为0.5%,流量稳定性为0.8%,梯度误差为±0.2%,波长示值误差为1.0nm,波长重复性为1.2 nm,基线噪声为1.6×10^(-4),30 min内基线漂移为8×10^(-4),最小检测质量浓度为2.2×10^(-8)g/mL,线性范围为1578.9,定性重复性为0.5%,定量重复性为0.8%。该方法的实验数据可为液相色谱仪管理者提供仪器评价依据,为食品药品企业验证液相色谱仪提供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仪 期间核查 计量性能
下载PDF
2022年某院10969张膏方处方临床使用分析
8
作者 黄丽娟 徐诚 +1 位作者 袁娟娟 黄豫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26-129,18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22年全年的膏方(包括四季膏方和冬令进补膏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昆山地区吴门医派膏方的组方运用特色以及使用情况和受众人群比例。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的膏方处方共计10969张,将数据导入Microsoft O... 目的通过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22年全年的膏方(包括四季膏方和冬令进补膏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昆山地区吴门医派膏方的组方运用特色以及使用情况和受众人群比例。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的膏方处方共计10969张,将数据导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2和SPSS 25.0统计学软件中,对处方中性别、年龄、就诊科室、诊断、单张膏方中药味数、不同中药饮片使用频率和用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膏方广泛应用于多个科室,膏方患者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41.83%)。妇科、推拿科、治未病科膏方数量排名前3。膏方中使用的中药以补气、活血、补血、补阳、安神药占主体;药性偏温,偏平,甘味药占比较大。结论本院膏方在不同科室、病种、年龄层均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女性患者对膏方需求量更大。30~39岁人群已经成为使用膏方主体。昆山市中医医院传承的吴门医派膏方用药补攻兼施,以甘味药,补为主,顺应地区人群气虚为主的体质特点而注重扶正益气,调补肝脾,调节气血不足,是以固本补虚,佐以攻邪,非常符合叶天士“甘平补虚”“顾护脾胃”等使用膏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处方分析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吴门医派 四季膏方 妇科膏方
下载PDF
基于WPD-ARIMA-GARCH组合模型的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区间预测
9
作者 尹佳 黄茜 +7 位作者 陈翔 陈晨 陈锂 张涛 徐成 黄亚平 郭鹏程 文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4,共9页
针对传统确定性预测不能提供不确定性信息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其创新性地应用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领域。在点估计部分,使用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WPD)对周风险等级序列分解后,... 针对传统确定性预测不能提供不确定性信息的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其创新性地应用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领域。在点估计部分,使用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WPD)对周风险等级序列分解后,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进行预测;在区间估计部分,使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GARCH)模型对残差进行预测。本实验将建立的WPD-ARIMA-GARCH组合模型运用于某地区酱卤肉制品的风险预测,结果表明2019年的3月底和7月底该地区的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较高,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该模型在10个不同地区的酱卤肉制品风险预测中,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626、0.806和20.824;其90%置信区间的预测区间平均宽度和覆盖宽度标准值均为0.024,可以覆盖所有真实值。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低的误差,能对酱卤肉制品质量安全起到风险防控作用,可为日常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肉制品 小波包分解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区间估计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算法
10
作者 许诚 程强 +1 位作者 赵鹏 程玮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6,共4页
多模态雷达系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如天气条件、电磁干扰等,而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多模态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决定雷达的测量精度,因此,为提升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雷达自... 多模态雷达系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如天气条件、电磁干扰等,而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多模态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决定雷达的测量精度,因此,为提升多模态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算法。该算法以多模态雷达信号模型为基础,分析距离速度同步欺骗干扰、频谱弥散干扰原理,计算欺骗干扰时雷达接收的总回波信号。将计算的回波信号结果输入至人工智能的YOLOv5s深度学习模型中,通过模型的训练和映射处理,完成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实现雷达欺骗性信号干扰抑制。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的干扰对消比结果在0.935以上,干扰输出功率结果在0.017以下,能够可靠完成多干扰和单一干扰两种干扰抑制,实现多模态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模态雷达 自适应 抗干扰优化 频谱弥散干扰 回波信号 映射处理 干扰抑制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雷达设备虚拟维修训练仿真模型
11
作者 许诚 李小年 +1 位作者 赵鹏 卢坤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86,共5页
雷达设备是重要的电子设备,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通过开发虚拟维修训练仿真模型,可以提供一个实际环境下的虚拟场景,使维修人员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下进行维修训练,以此提高维修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判断能力,在面对实际故障时... 雷达设备是重要的电子设备,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通过开发虚拟维修训练仿真模型,可以提供一个实际环境下的虚拟场景,使维修人员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下进行维修训练,以此提高维修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判断能力,在面对实际故障时能更高效和准确地进行维修,提升雷达设备维修效果。为此,文中设计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雷达设备虚拟维修训练仿真模型。依据用户输入的雷达设备虚拟维修训练的相关设计参数,以及线性激光扫描仪采集的点云数据,采用人工智能中的三维重建技术构建雷达设备和维修场景三维模型。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粒子群算法对仿真过程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维修训练路径规划结果。对仿真过程展开维修性检验,判断雷达设备是否符合维修性要求,并利用投影仪呈现虚拟维修训练仿真过程的相关数据,显示雷达设备虚拟维修训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可有效实现雷达设备的三维点云重建,得到雷达设备三维模型,完成雷达设备虚拟维修训练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雷达设备 虚拟维修训练 三维重建技术 粒子群算法 碰撞检测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偏心拉拔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徐宬 唐兴荣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为了研究多筋植筋混凝土结构的偏心拉拔性能,以偏心距、植筋间距为参数,设计2个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轴心拉拔试验和5个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偏心拉拔试验,分析偏心距、植筋间距对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拉拔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 为了研究多筋植筋混凝土结构的偏心拉拔性能,以偏心距、植筋间距为参数,设计2个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轴心拉拔试验和5个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偏心拉拔试验,分析偏心距、植筋间距对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拉拔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试件均发生复合破坏。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偏心距增大,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拉拔承载力减小。另外,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虑偏心距、植筋间距、植筋边距、植筋深度的影响,建立了四筋植筋偏心拉拔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为四筋植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植筋锚固技术 四筋植筋 偏心拉拔承载力 群锚效应 折减系数
下载PDF
麻纤维/聚乳酸包装盒模压成型工艺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徐成 段继承 +1 位作者 陈端凤 江太君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包装盒,研究了模压压力、加压速度、模具温度对包装盒的拉伸强度与翘曲变形的影响,分析了产生相应变化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模压压力,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包装盒... 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包装盒,研究了模压压力、加压速度、模具温度对包装盒的拉伸强度与翘曲变形的影响,分析了产生相应变化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模压压力,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包装盒的力学强度,降低翘曲变形;增加加压速度,对复合材料包装盒力的学性能的影响不大,但会增加翘曲变形;模具温度为50℃时,包装盒的翘曲变形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聚乳酸 包装盒 模压成型 翘曲变形
下载PDF
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高娜娜 许薇静 +4 位作者 林威娜 朱婷 许程 张雪敏 袁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制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制订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在性别、年龄、学历、英语等级以及是否学习过护理信息学相关课程、是否学习过文献检索类课程或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学习过护理信息学相关课程是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该院护理实习生的护理信息能力较弱,需重视并加强护理实习生护理信息能力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实习生 护理信息能力
下载PD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novel perspectives on promoting neural regeneration
15
作者 Shihong Zhu Xiaoyin Liu +7 位作者 Xiyue Lu Qiang Liao Huiyang Luo Yuan Tian xu cheng Yaxin Jiang Guangdi Liu Jing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2157-2174,共18页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a serious medical condition that can be attributed to falls,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sports injuries and acts of violence, causing a series of neural injuries and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a serious medical condition that can be attributed to falls,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sports injuries and acts of violence, causing a series of neural injuries and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However, limited accessibility to the injury sites, complicated histological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intricate 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milieu, lack of regenerative capacity in the native cells, vast variety of damage routes, and the insufficient time available for treatment have restricte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several therapeutic methods in cas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have emerged as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of nerve regeneration. By combining biomaterials, stem cells, and growth factors, these approaches have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neural injuries, which can offer the potential to restore neural function,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drugs and 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s. Biomaterials have shown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neural development, inhibiting glial scar formation, and providing a suitable biomimetic neural microenvironment, which makes their application promising in the field of neural regeneration. For instance, bioactive scaffolds loaded with stem cells can provide a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milieu. Furthermore,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stem cells, avoid the risk of immune rejection, cooperate with biomaterials to enhance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exert stable functions, thereby inducing angiogenesis and neural regen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brain function. Unfortunately, biomaterials have shown positive effects in the laboratory, but when similar materials are used in clinical studies of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generation, their efficacy is unsatisfactory. Here, we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various bioactive materials, follow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biochemistry and cell molecules, and discuss the emerging role of biomaterials in promoting neural regeneration. Further, we summarize the adaptive biomaterials infused with exosomes produced from stem cells and stem cells themsel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Finally, we present the main limitations of biomater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offer insights into their future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ctive materials BIOMATERIALS EXOSOMES neural regeneration scaffolds stem cells tissue engineer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下载PDF
利用液体密度标准物质校准振动式密度仪
16
作者 张怡雯 陈超云 +1 位作者 雷鸣 许诚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3期29-31,共3页
针对JJG 1058-2010《实验室振动式液体密度仪》,提出采用液体密度标物(密度标物)校准振动式液体密度仪(密度仪)的方法,并与上海市计量院(SIMT)进行精密级密度仪比对试验。在(650~2000)kg/m3范围内,选取3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的密度标物... 针对JJG 1058-2010《实验室振动式液体密度仪》,提出采用液体密度标物(密度标物)校准振动式液体密度仪(密度仪)的方法,并与上海市计量院(SIMT)进行精密级密度仪比对试验。在(650~2000)kg/m3范围内,选取3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的密度标物作为计量标物,对密度仪进行校准,并分析密度标物的计量特性。结果表明:|En|最大为0.3,比对结果满意,可为该类仪器的校准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有助于我国高精度密度测量仪器的研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标准物质 U型振动管 密度测量 比对试验
下载PDF
LNG接收站地面火炬氮气吹扫系统优化与应用
17
作者 崔强 夏天 +2 位作者 徐成 芦丁豪 赵永刚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封闭式地面火炬系统在排放时具有及时、安全、可靠及低噪音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石化工厂采用封闭式地面火炬系统。文章主要讲述某LNG接收站投产三年以来,由于火炬氮气吹扫系统存在问题,导致爆破针顶弯,爆破阀多次打开,从而使得外界空... 封闭式地面火炬系统在排放时具有及时、安全、可靠及低噪音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石化工厂采用封闭式地面火炬系统。文章主要讲述某LNG接收站投产三年以来,由于火炬氮气吹扫系统存在问题,导致爆破针顶弯,爆破阀多次打开,从而使得外界空气倒灌,引起爆破针顶弯打开旁路阀门,对接收站平稳运行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现场报警记录、DCS曲线、氮气吹扫系统组态逻辑,增加氮气控制管线,优化各放空段阀门控制逻辑,并且增加氮气吹扫弯头,利用虹吸效应,对管线进行充分吹扫,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至优化改造后一直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火炬 气锤现象 零放空 虹吸效应 氮气吹扫
下载PDF
镁含量对Ni/MgAl_(2)O_(4)催化剂甲烷干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吕帅帅 徐成 +9 位作者 张荣俊 李红伟 刘英硕 文富利 侯朝鹏 孙霞 汪天也 吴玉 徐润 夏国富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本研究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制备了不同Mg含量的镁铝尖晶石(MgAl_(2)O_(4))载体,随后负载了金属Ni,并将该催化剂(Ni/x-MAO)应用于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结合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脱附和透射电镜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 本研究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制备了不同Mg含量的镁铝尖晶石(MgAl_(2)O_(4))载体,随后负载了金属Ni,并将该催化剂(Ni/x-MAO)应用于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结合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脱附和透射电镜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适量Mg的加入(10%-15%)有利于提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并形成耐高温的有序介孔结构。该结构可以将Ni颗粒限域在孔道内,有利于形成高分散、小晶粒的活性物种,其在高温反应下不易烧结。同时,H2-TPR和XPS结果表明,10%-15%的Mg含量有利于增强Ni与MgAl_(2)O_(4)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有效抑制Ni烧结,且其表面的活性氧物种有效抑制了积炭生成。在性能评价中,10%-15%Mg含量的Ni/MgAl_(2)O_(4)催化剂呈现出优异的CH4和CO_(2)转化率,在180 h的长周期活性评价期间,Ni/15-MAO催化剂的CH4和CO_(2)转化率分别保持在92.6%和92.5%左右,同时积炭量仅为0.89%,且反应后的Ni颗粒尺寸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重整反应 有序介孔MgAl_(2)O_(4) 镍基催化剂
下载PDF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李彩云 徐成 +1 位作者 许青国 黄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癫痫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予以奥卡西平单独治疗,观察组联合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癫痫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予以奥卡西平单独治疗,观察组联合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 M、Ig G、CD3^(+)、CD4^(+)]水平、认知功能指标[总智商(FIQ)、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指标(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癫痫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次数)。结果 (1)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3.33%(χ^(2)=4.320,P=0.038<0.05)。(2)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A、Ig M、Ig G、CD3^(+)、CD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Ig A、Ig M、Ig G、CD3^(+)、CD4^(+)水平分别为(1.26±0.12)g/L、(1.34±0.29)g/L、(14.48±1.22)g/L、(72.02±9.36)%、(50.30±7.12)%,高于对照组的(1.08±0.16)g/L、(1.03±0.30)g/L、(12.32±1.60)g/L、(64.26±9.08)%、(45.23±7.52)%,差异显著(P<0.05)。(3)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IQ、PIQ、VIQ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FIQ、PIQ、VIQ水平分别为(99.26±1.04)、(98.25±1.18)、(98.39±1.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8.05±1.13)、(96.29±1.29)、(96.32±1.78)分,差异显著(P<0.05)。(4)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6.59±1.75)d、癫痫持续时间(1.33±0.13)min/次短于对照组的(10.71±1.99)d、(4.26±1.66)min/次,癫痫发作次数(1.33±0.22)次/d少于对照组的(2.75±1.69)次/d,差异显著(P<0.05)。结论 癫痫患儿联合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能够发挥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而且可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利于患儿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放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20
作者 钟思瑶 孙斌 +2 位作者 徐程 李海亮 高玉艳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左右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治疗计划的治疗中心模拟摆位误差情况,分析不同摆位误差对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瘤床推量区(CTV-boos...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左右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治疗计划的治疗中心模拟摆位误差情况,分析不同摆位误差对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瘤床推量区(CTV-boost)95%体积的受量:CTV-D_(95)和CTV-boost-D_(95),以及危及器官(肺V5、肺V_(20)、健侧乳腺D_(mean)、左乳患者心脏Dmean)的影响。结果 单向摆位误差在0.5 cm以内时,在治疗中心偏患侧、头、腹3个方向上,CTV-D_(95)的平均值接近原计划,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减小;在治疗中心偏健侧、脚、背3个方向上,CTV-D_(95)的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增加,其中治疗中心偏背方向剂量变化最大,但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治疗中心同时偏向患侧、头、腹3个方向0.5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3个方向0.3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当这3个方向上的偏差同时达到0.5 cm时,CTV-D_(95)、CTV-boost-D_(95)受量小于处方剂量的95%,肺V_(20)受量平均值超出了要求的剂量限制,治疗实际受量不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本中心的摆位平均误差在X、Y、Z方向均小于0.3 cm时,摆位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基本处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实际工作中,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方向达到0.5 cm时,应引起治疗师高度重视,可适当增加锥形束CT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后放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剂量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