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0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与白云岩研究最新成果: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成果综述
1
作者 许红 张莉 +4 位作者 陈舒 付和平 韩超 马亚增 苏大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深层、万米... 简述了第17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大会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白云岩、深层碳酸盐岩尤其是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新成果。统计含55个口头报告和15个展板;涉及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吐哈和渤海湾等盆地白云岩成因与成储;深层、万米超深层白云岩规模储集层形成、表征和保存机制;生物岩和碳酸盐岩形成过程的定量评价等。值得推荐10000 m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坚持提出万米超深层白云岩勘探建议,成为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指导生产实践的代表性成果,是2022年国际沉积学大会及近年国际白云岩成因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薄弱环节补充;有关四川盆地深层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来自不同院校项目成果的总结。提出了深层白云岩成因成储、万米超深层白云岩优质储集层评价与勘探理论;尤其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地质时期白云化作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定性定量分析;生物岩的讨论颇具特色;这些内容分别代表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矿物岩石学—新技术和白云岩成因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成果,总体创新深度、研究手段、系统理论和在油气勘探部署中的应用特征显著,是本次学术会议亮点。不足之处:仅见1篇海洋岛礁白云岩论文出现在展板中,预期18届克拉玛依会议将进一步深化上述领域的研究,海洋岛屿白云岩研究专题将备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白云岩新成果 古地理学与沉积学 万米深层白云岩 岛屿白云岩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医针灸学教学改革
2
作者 陈素辉 徐虹 +3 位作者 张亚敏 孙华 李颖 吴群励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对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中医学针灸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检验教学改革成效,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设性资料。方法根据既往问卷调查结果修改“中医学(TCM)”针灸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减少枯燥理论知识,增加常用针灸技术及临床案例分析。组织202... 目的对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中医学针灸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检验教学改革成效,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设性资料。方法根据既往问卷调查结果修改“中医学(TCM)”针灸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减少枯燥理论知识,增加常用针灸技术及临床案例分析。组织202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所有参加中医学授课的本科生填写“针灸课程内容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前学生对针灸的基本认知情况、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课程后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学生对进一步优化针灸课程的改进建议4个方面。结果149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73.15%的学生对针灸课程感兴趣。62.42%的学生认为最难理解的课程内容是“腧穴各论”部分,71.81%的同学认为最制约学习成效的因素是难以记住经络和穴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针灸治疗概述及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占44.3%。通过学习,88.59%的学生愿意向具有适应症的患者推荐针灸治疗。在针灸课程的改进建议方面,学生希望增加课堂实践或操作视频。结论改革后的针灸教学课程内容,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但实践性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高等院校 教学改革 针灸课程 护理本科生
下载PDF
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及其变化特征
3
作者 韩颖颖 蔡波 +3 位作者 徐红 林玲 李鑫林 周金意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了解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对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进行分析,使用GBD 2019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对伤害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 目的了解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对1990—2019年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进行分析,使用GBD 2019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对伤害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进行标化,应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应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F)估计归因于职业性风险、饮酒和低骨密度所致伤害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江苏省全人群伤害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分别为7688.1/10万(95%UI:7141.0/10万~8287.0/10万)、40.0/10万(95%UI:28.8/10万~49.8/10万)和2135.3/10万(95%UI:1788.2/10万~2502.5/10万),男性伤害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均高于女性。1990—2019年,伤害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0.41%,t=7.82,P<0.05),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为-1.89%和-2.19%,t值为-20.23和-23.16,P值均<0.05),伤害归因于职业性危害的PAF呈下降趋势(AAPC=-1.28%,t=-8.91,P<0.05),归因于饮酒和低骨密度的PAF呈上升趋势(AAPC为1.88%和2.46%,t值为16.73和30.69,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男性伤害疾病负担高于女性,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减少酒精使用、预防职业性危害和低骨密度预防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江苏省
下载PDF
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分析
4
作者 张爱红 徐红 +1 位作者 孙艳丽 周晓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为政府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21年如东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率变化特征,... 目的:分析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为政府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21年如东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率变化特征,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预测并验证2022年糖尿病发病水平。结果: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平均粗发病率为259.75/10万,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51.27/10万上升到2021年的139.83/10万,AAPC为7.76%;2012年是发病率变化转折点,2000—2012年APC=18.67%,2型糖尿病发病率快速上升;2012—2021年APC=-5.24%,发病率缓慢下降。男性粗发病率为198.07/10万,标化率为118.73/10万;女性粗发病率为318.89/10万,标化率为197.03/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P<0.05)。45~74岁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波动性变化。结论:2000—2021年如东县2型糖尿病发病率总体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糖尿病仍是如东县实施综合防控策略的主要慢性病,女性、45~74岁人群是该地区2型糖尿病重点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发病率 Joinpoint回归模型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实证研究——以浙江省T市五区县调研数据为分析样本
5
作者 徐宏 沈烨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0-114,共15页
我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驶入深水区,合规实践整体稳中向好,但在实际启动、机制运行、监督审查、行刑衔接、司法协同等方面存在问题与不足。究其原因,企业合规涉及立法政策、制度架构、体系配套、关键主体等多个层面。因此,应当立足我国现... 我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驶入深水区,合规实践整体稳中向好,但在实际启动、机制运行、监督审查、行刑衔接、司法协同等方面存在问题与不足。究其原因,企业合规涉及立法政策、制度架构、体系配套、关键主体等多个层面。因此,应当立足我国现实国情,持续推进规范设计与实践试炼相结合,为企业合规开展刑事一体化立法完善,挖掘既有刑法资源;健全差异化、动态化的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机制;重点补足第三方机制短板,落实监管质效;着力释放行刑合作与司法协同的体系化效能,以行业合规和刑事司法全流程合规共同促进检察主导的中国特色涉案企业合规司法制度完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行刑衔接 司法协同 检察主导
下载PDF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武汉老旧里分交往空间评价研究
6
作者 徐虹 李天悦 +1 位作者 郑嘉伦 孙佳祺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我国老旧小区的更新热潮来临,对于历史性传统住区,因其独特的建筑特征和空间肌理,需要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开展空间设计提升,相比于普通住宅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作为视角,从私密性保护、邻里交...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我国老旧小区的更新热潮来临,对于历史性传统住区,因其独特的建筑特征和空间肌理,需要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开展空间设计提升,相比于普通住宅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作为视角,从私密性保护、邻里交往、安全防护、视觉环境、社区归属感五个方面制定评价体系。通过现场调研、问卷收集、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交往空间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汉润里交往空间不同评价因子的得分呈现差异化特点,本文对各个指标开展优先级排序和具体分析并探讨老旧里分的设计导向。本研究期望为传统历史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提供有效途径的思考,在传统历史住区实践更新层面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环境设计 评价方法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印太战略”框架下澳越关系的发展及影响
7
作者 邵建平 徐泓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4年第2期57-74,153,154,共20页
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近年来澳越两国关系不断升级,双方合作全面推进,两国尤其强化了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协调。澳大利亚希望借助与越南关系的升级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彰显中等强国地位;越南则希望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澳... 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近年来澳越两国关系不断升级,双方合作全面推进,两国尤其强化了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协调。澳大利亚希望借助与越南关系的升级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彰显中等强国地位;越南则希望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澳大利亚的支持。澳越关系的深化对南海局势及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推进两国合作制衡中国的战略盘算和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的共识下,澳越两国关系将会继续深化,尤其是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将会是两国关系的主要内容。为了维护南海局势和地区秩序的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要相向而行,尽力排除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争端,构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主导的南海地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越关系 中等强国 南海争端 地区秩序
下载PDF
基于压裂力筛选油菜抗裂角优异种质资源
8
作者 刘念 李浩 +12 位作者 陈天花 侯信哲 李睿 王玲 徐宏 蔡庆澳 邓秀 朱宗河 闫贵欣 蔡光勤 伍晓明 张付贵 周可金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油菜成熟后角果易开裂,导致收获损失率高,限制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筛选抗裂角优异种质资源,对于培育抗裂角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油菜抗裂角资源的筛选效率,本研究基于200份变异丰富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系统比较... 油菜成熟后角果易开裂,导致收获损失率高,限制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筛选抗裂角优异种质资源,对于培育抗裂角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油菜抗裂角资源的筛选效率,本研究基于200份变异丰富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系统比较压裂法与随机碰撞法的鉴定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压裂力的抗裂角高效鉴定方法。研究发现,基于随机碰撞法的抗裂角指数与基于压裂法的裂角力之间显著正相关,且压裂法比随机碰撞法重复性更好、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基于抗裂角指数和裂角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制定了基于压裂力的抗性分级标准,最终基于压裂力筛选出5份高抗裂角的甘蓝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相关结果为进一步培育优质的油菜抗裂种质资源提供了高效的鉴定方法和重要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压裂力 抗裂角指数 种质资源筛选
下载PDF
药用水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贾荟瑾 许宏 +3 位作者 黄英 杨明华 杨秀娟 赵素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66,共5页
水蛭,俗名蚂蟥,生长繁殖于内陆淡水水域,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部分水蛭的干燥全体泡制后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瘀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药用价值高,因此被称为药用水蛭。近年来,随着药用水蛭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在临... 水蛭,俗名蚂蟥,生长繁殖于内陆淡水水域,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部分水蛭的干燥全体泡制后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瘀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药用价值高,因此被称为药用水蛭。近年来,随着药用水蛭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有关合理高效利用药用水蛭鲜见相关报道,文章综述了药用水蛭的化学成分及相关的药理作用,为科学合理应用药用水蛭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药用水蛭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酰胺基多孔有机聚合物/玫瑰红改性光致抗菌棉织物
10
作者 张可歆 张琳萍 +2 位作者 徐红 毛志平 纪柏林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为解决光致抗菌织物上光敏剂(PS)聚集诱导引起的猝灭(ACQ)效应,通过在棉织物上原位合成一种含二苯甲酮结构的酰胺基多孔有机聚合物(POP-CF),并吸附孟加拉玫瑰红(RB),制备成抗菌棉织物(RB@POP-CF)。结果表明:POP-CF的BET比表面积为28.914... 为解决光致抗菌织物上光敏剂(PS)聚集诱导引起的猝灭(ACQ)效应,通过在棉织物上原位合成一种含二苯甲酮结构的酰胺基多孔有机聚合物(POP-CF),并吸附孟加拉玫瑰红(RB),制备成抗菌棉织物(RB@POP-CF)。结果表明:POP-CF的BET比表面积为28.914 m2/g,孔径为3.407 nm;其对RB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为5.22 mg/g;RB在POP-CF孔中的分散吸附显著降低了ACQ效应,在模拟阳光照射下,二苯甲酮结构与RB分子协同高效地产生活性氧(ROS),达到4.18 mg/L;10 min内可杀死99.88%的大肠埃希菌和99.99%的金黄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 多孔有机聚合物 聚集诱导猝灭效应 光敏剂 玫瑰红
下载PDF
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聚酯纤维中的扩散行为
11
作者 范博 吴伟 +2 位作者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为深入研究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在超临界CO_(2)染色过程中影响染色条件及染色质量的理论机制,使用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在不同工况条件(100~140℃、21~27 MPa、5~90 min)下分散染料(分散红167、分散橙30、分散蓝79... 为深入研究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在超临界CO_(2)染色过程中影响染色条件及染色质量的理论机制,使用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在不同工况条件(100~140℃、21~27 MPa、5~90 min)下分散染料(分散红167、分散橙30、分散蓝79)在涤纶中的扩散行为。通过拉曼深度成像图获得了染料在纤维径向分布的数据,计算扩散系数。结果显示:分散染料在染色初期(5 min内)已在纤维内分布均匀,且随染色时间、染色压力的增加,染料在纤维内部均匀上染。对比染色后纤维径向的拉曼光谱数据与纱线上染量数据,验证了拉曼光谱数据的有效性。经计算分散染料中分散橙30的扩散系数最高(9.744×10^(-15) m^(2)/s)。表明拉曼技术用于分析单纤维内染料扩散有着巨大的优势,反应快速,制样简单,同时可在无损纤维的前提下对涤纶内部的染料分布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聚酯纤维 超临界CO_(2)流体 共聚焦拉曼显微镜 扩散
下载PDF
5-(二甲氨基)-2-甲基-5-氧戊酸甲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中的应用
12
作者 葛怀富 吴伟 +2 位作者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提高部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CO 2)中上染率,补全ScCO 2分散染料染色色谱,以5-(二甲氨基)-2-甲基-5-氧戊酸甲酯作为分散染料ScCO 2染色助溶剂,通过实验探究了染料与助溶剂质量比、染色温度、染色压力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 为提高部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CO 2)中上染率,补全ScCO 2分散染料染色色谱,以5-(二甲氨基)-2-甲基-5-氧戊酸甲酯作为分散染料ScCO 2染色助溶剂,通过实验探究了染料与助溶剂质量比、染色温度、染色压力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响,并对染色后涤纶纱线的力学性能、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以及耐皂洗色牢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纱线得色深度明显提高,且未对纱线色相、饱和度产生明显影响;分散黄163、分散蓝60染料滤饼上染率分别为21.61%、34.25%;加入助溶剂后,分散黄163、分散蓝60的ScCO 2染色上染率分别可达57.62%、70.97%;染色纱线得色深度显著提高,染色后纱线的K/S值分别由4.5、5.9提升至12.0、12.2;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料与助溶剂质量比1∶20,染色温度130℃,染色压力27 MPa;加入助溶剂后染色纱线的力学性能、色牢度符合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助溶剂 上染率 涤纶纱线
下载PDF
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
13
作者 许恒 许红 +5 位作者 全英汇 潘秦 沙明辉 陈珲 程强 周小阳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时域编码超表面是一项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时变调制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调控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首先分别在快时间域和慢时间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脉内-脉间相位编码,实现目标能... 时域编码超表面是一项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时变调制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调控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首先分别在快时间域和慢时间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脉内-脉间相位编码,实现目标能量的搬移,形成距离-多普勒二维图上的欺骗干扰。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该离散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另外,该文从超表面编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多种调控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为实现欺骗干扰的最佳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雷达欺骗干扰 时域编码超表面 相位编码优化 脉冲多普勒雷达
下载PDF
西沙群岛中新世藻礁白云岩植物格架、储层特征和成礁模式
14
作者 陈舒 许红 +3 位作者 卢树参 张海洋 马亚增 罗进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3,共14页
传统生物礁成因理论质疑钙藻形成坚固生物礁抗浪结构的能力,将钙藻归类于附礁生物群落。文章利用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X-CT),研究“西科1井”、“西永2井”中新世红藻珊瑚藻科南海奇石藻(新种)格架岩和绿藻仙掌藻节片岩岩芯。通过三... 传统生物礁成因理论质疑钙藻形成坚固生物礁抗浪结构的能力,将钙藻归类于附礁生物群落。文章利用微焦X射线扫描成像技术(X-CT),研究“西科1井”、“西永2井”中新世红藻珊瑚藻科南海奇石藻(新种)格架岩和绿藻仙掌藻节片岩岩芯。通过三维层析成像直观透视图像,发现钙藻生物营造的藻礁抗浪结构,包括典型红藻柱状格架结构、障积结构和绿藻仙掌藻节片结构,证实钙藻植物是主要的造礁造岩生物。通过三维孔隙重构,获得总孔隙体积、面孔率、孔隙度的物性参数,验证了藻礁是南海沉积盆地中新世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提出了藻礁成因模式:造礁钙藻适应海面升降逐步演替–取代,经过钙化–埋藏化石化–白云石化,沉积生成藻礁云岩,造成中新世西沙礁纵向序列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钙藻生物格架 藻类造礁作用 三维层析成像 孔渗层三维重构
下载PDF
国产镍基合金C-HRA-1以及C-HRA-2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钟犁 肖博 +2 位作者 徐鸿 张乃强 朱忠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7-1057,I0016,共12页
针对超(超)临界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材料蒸汽侧氧化问题,该文开展国产镍基合金C-HRA-1在620~650℃/25 MPa以及C-HRA-2在650℃/25 MPa超临界水环境的氧化实验研究。利用精密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针对超(超)临界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材料蒸汽侧氧化问题,该文开展国产镍基合金C-HRA-1在620~650℃/25 MPa以及C-HRA-2在650℃/25 MPa超临界水环境的氧化实验研究。利用精密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等对材料氧化动力学、氧化膜微观形貌以及氧化膜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开展600℃/25 MPa超临界水环境氧同位素标记实验,探究镍基合金C-HRA-1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机理。结果可知,C-HRA-1与C-HRA-2氧化后的主要物相为Cr_(2)O_(3)和NiCr_(2)O_(4),NiO、CoO、MoO_(3)以及NiFe_(2)O_(4)也被检测到;合金中阳离子向外扩散导致了氧化膜的生长。国产镍基合金C-HRA-1在超临界水中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高温氧化 超临界水 氧化机理
原文传递
柔性传感器智能脉诊系统信号采集处理技术
16
作者 王世丹 许红 +2 位作者 付红波 丁付阳 吴大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6,共11页
脉搏诊断仪器的研发和使用为传统中医的智能诊断提供了客观基础,但现有的脉搏诊断设备没有考虑采集部位(寸、关、尺)与压力(浮、中、沉)共同作用时对诊断结果的影响,诊断精度仍有提升空间。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脉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脉搏诊断仪器的研发和使用为传统中医的智能诊断提供了客观基础,但现有的脉搏诊断设备没有考虑采集部位(寸、关、尺)与压力(浮、中、沉)共同作用时对诊断结果的影响,诊断精度仍有提升空间。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脉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脉诊系统和相应的脉搏信号处理方法。在寸、关、尺采集部位安装3个阵列柔性传感器,通过设置浮、中、沉不同压力阈值,获取多组脉象信号,接着提取信号特征,并基于多重集典型相关分析(Multi-set canonical correlations analysis,MCCA)方法对多通道特征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多脉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4种典型脉象分类中,脉象分类准确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设计的采集部位、压力相结合的脉象感应方法可以模拟还原中医诊断过程,有助于提取真实的脉搏信号,为后续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脉搏诊断设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柔性阵列传感器 脉象感知 多重集典型相关分析特征融合 脉象信号
下载PDF
超临界水环境中应变速率对国产镍基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
17
作者 钟犁 刘学莹 +3 位作者 马辰昊 徐鸿 张乃强 朱忠亮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6,共10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国产镍基合金C-HRA-1在650℃、25MPa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试样的断口形貌和表面裂纹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裂纹尖端附近的元素...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国产镍基合金C-HRA-1在650℃、25MPa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试样的断口形貌和表面裂纹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裂纹尖端附近的元素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变速率下,C-HRA-1均表现出SCC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SCC敏感性逐渐升高;在应力腐蚀过程中,裂纹的形成与扩展受氧化和力学耦合作用的影响,裂纹尖端发生了晶界氧化,裂尖结合力降低,从而导致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应变速率 应力腐蚀开裂(SCC) 超临界水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引导式道路提取方法及在震源点位优化中的应用
18
作者 曹凯奇 张凌浩 +3 位作者 徐虹 吴蔚 文武 周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42,共15页
为解决自动识别方法在道路提取时存在漏提、错提现象,提出一种引导式道路提取方法提高修正效率。在DeepLabV3+原有输入通道(3通道)的基础上添加额外输入通道(第4通道),将道路的4个极点转化为二维高斯热图后作为额外通道输入网络,网络以... 为解决自动识别方法在道路提取时存在漏提、错提现象,提出一种引导式道路提取方法提高修正效率。在DeepLabV3+原有输入通道(3通道)的基础上添加额外输入通道(第4通道),将道路的4个极点转化为二维高斯热图后作为额外通道输入网络,网络以极点作为引导信号,使网络适用于引导式道路提取任务;设计并行多分支模块,提取上下文信息,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融合类均衡二值交叉熵和骰子系数组成新的复合损失函数进行训练缓解正负样本不均衡问题。在公共Deepglobe数据集和西南某区域三维实际数据集上对本文网络进行验证,在Deepglobe上的像素精确度PA、交并比IOU、F1分数分别达到82.29%、68.81%和81.52%;在西南某区域三维数据集上PA、IOU、F1分别达到89.05%、81.01%和89.51%。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道路识别精度,道路符合率达到85%以上,为后续震源点布设提供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拾取 深度学习 DeepLabV3+ 震源点布设
下载PDF
思维导图联合动机性性访谈护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韩莉娜 徐虹 张展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联合动机性访谈护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联合动机性访谈护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联合动机性访谈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运动、作息、复查等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联合动机性访谈护理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从性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应对方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动机性访谈 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 依从性 生命质量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的离散元-多体动力学耦合建模
20
作者 徐鸿 雷波 刘锦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9,共11页
目前,对于散体颗粒物质与复杂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面临着跨尺度、计算规模庞大以及非光滑表面的接触检测困难等问题。为了探究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首先对颗粒-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接触算法进行研究。分别用离散元方法(discre... 目前,对于散体颗粒物质与复杂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研究,面临着跨尺度、计算规模庞大以及非光滑表面的接触检测困难等问题。为了探究月球车与月壤交互作用,首先对颗粒-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接触算法进行研究。分别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和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 MBD)笛卡尔方法建立了散体球形颗粒和含约束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Hertz-Mindlin模型计算颗粒与刚体的接触力,在此基础上给出顺序耦合策略,建立了离散元和多体耦合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月球车齿状车轮的非光滑表面与颗粒之间接触检测规模庞大的问题,提出了非光滑形状物体的分区域局部检测方法,降低了局部检测的规模。通过对比圆柱体冲击颗粒的试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离散元-多体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在耦合动力学建模和接触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齿状车轮的月球车在月壤上行驶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不同驱动参数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以及不同轮胎形状对行驶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错形轮齿的月球车相较直齿形轮齿前进距离多14%,前进效率较高,该研究对月球车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DEM) 多体动力学(MBD) 月球车 耦合建模 高效接触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