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rialLite Ⅱ协议的磁共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1
作者 肖亮 袁家辉 邢藏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0,共6页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检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随着接收通道数量增多,产生的采集数据量越来越大,给快速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SerialLite Ⅱ协议的磁共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系统功能主要由FPGA实现,分为数据缓存...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检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随着接收通道数量增多,产生的采集数据量越来越大,给快速成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SerialLite Ⅱ协议的磁共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系统功能主要由FPGA实现,分为数据缓存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两类,数据缓存模块基于双缓存区和状态机控制的乒乓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因数据量大而带来的读写冲突问题;数据传输模块基于FPGA建立SerialLite Ⅱ数据传输链路,实现了采集数据的光纤传输。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确性,表明其能够实现磁共振采集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SerialLiteⅡ协议 数据传输 无创检测 FPGA 数据缓存 光纤传输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的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
作者 何虎军 焦建刚 +2 位作者 杨兴科 肖良 雷万杉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学类等高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模式值得探索和完善。原有地质实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主要为线下教学,常受特殊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等...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学类等高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模式值得探索和完善。原有地质实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主要为线下教学,常受特殊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等)的影响;课程思政与实习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不够,造成课程思政环节滞后;考评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等。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工程教育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建设纲要,紧密围绕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实习课程特点和实践内容,以树立正确价值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实习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深度挖掘、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并有机融入线上和线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协同育人效果。构建全方面多元立体全生命周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和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野外地质实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健康消费的科学内涵、国际经验与促进政策
3
作者 肖亮 郁建兴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共12页
促进健康消费不仅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最佳突破口,也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源。健康消费包括基础型健康消费、发展型健康... 促进健康消费不仅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最佳突破口,也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源。健康消费包括基础型健康消费、发展型健康消费两大类。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健康产业和健康消费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些国家在产业政策支持、国家战略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健康保障制度等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当前我国健康消费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健康消费素养总体不高、支付能力不强、有效供给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偏弱、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扩大健康消费需要加强居民健康素养教育,培育健康消费新亮点,优化健康消费有效供给,完善健康消费渠道与服务体系,壮大健康消费市场主体,提高居民健康消费能力和营造规范有序健康消费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消费 健康产业 科学内涵 国际经验
下载PDF
香樟凋落物对杂草萌发与生长的化感作用
4
作者 刘巧丽 陈彩慧 +4 位作者 钟永达 余发新 刘腾云 肖亮 吴照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目的】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之一,化学除草剂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化感作用防治杂草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方法】研究采用培养实验,探究添加不同量(质量分数3%、6%、9%、12%)的香樟含油叶粉和脱油叶粉对田园土种... 【目的】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之一,化学除草剂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化感作用防治杂草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方法】研究采用培养实验,探究添加不同量(质量分数3%、6%、9%、12%)的香樟含油叶粉和脱油叶粉对田园土种子库杂草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1)两种叶粉均能显著抑制杂草的萌发与生长,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且能延迟除稗草外其他禾本科杂草的萌发时间8 d以上。(2)根据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当添加量≤6%时,香樟脱油叶粉对杂草的抑制效果要强于含油叶粉;添加量≥9%时,香樟含油叶粉的抑制效果要强于脱油叶粉。施加同一叶粉时,综合化感效应指数随叶粉量的增加而增强。(3)两种叶粉均能显著提升土壤的肥力,增加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速效钾含量与杂草的萌发、生长之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两种香樟叶粉均可以抑制土壤种子库杂草萌发和生长,且当浓度≤6%时,脱油叶粉的效果更佳;当浓度≥9%时,含油叶粉抑草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凋落叶 杂草 土壤肥力 化感效应
下载PDF
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孙竑洲 张玙 +3 位作者 肖良 赵泉来 刘晨 吴仲宣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采用斜外侧腰...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采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9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2例,女60例,年龄44~82(63.67±9.93)岁。根据冗余与否将所有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RNRs阳性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45~82(65.45±10.37)岁;病程24.00(12.00,72.00)个月。RNRs阴性组54例,男17例,女37例;年龄44~77(62.42±9.51)岁;病程13.50(9.00,36.00)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包括狭窄节段数、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面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背部和腿部疼痛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11.04±3.61)个月,随访期未见并发症。RNRs阳性组狭窄节段数(1.71±0.46)个,多于阴性组(1.17±0.38)个(P<0.05)。RNRs阳性组术前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VAS、腿痛VAS、ODI分别为(1.11±0.19)cm、(0.46±0.17)cm^(2)、(5.39±1.00)分、(5.05±1.01)分、(55.74±4.05)%;RNRs阴性组分别为(0.97±0.23)cm、(0.69±0.26)cm^(2)、(4.50±0.77)分、(4.00±0.58)分、(47.33±3.43)%。RNRs阳性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分别为(1.60±0.19)cm、(0.74±0.36)cm^(2)、(3.39±0.72)分、(3.05±1.01)分、(46.74±4.82)%;RNRs阴性组分别为(1.48±0.25)cm、(1.12±0.35)cm^(2)、(3.00±0.82)分、(3.00±0.82)分、(37.67±3.58)%。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腿痛VAS、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前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腿痛VAS、O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差值、ODI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硬膜囊面积、手术前后硬膜囊面积差值、术后腰痛VAS、手术前后腰痛VAS差值、手术前后腿痛VAS差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对于伴或不伴RNRs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硬膜囊面积减小可能会导致RNRs的发生,伴RNRs的LSS患者症状更重。伴RNRs的LSS患者较不伴RNRs的患者手术疗效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冗余征 腰椎管狭窄症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经皮内固定术
下载PDF
AIMS65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
6
作者 翟恒勇 王凯 +2 位作者 汤丽娟 肖亮 李昱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 评估AIMS65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EGVB)住院死亡的可行性,旨在辅助临床进行患者管理。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26例肝硬化EGVB患... 目的 评估AIMS65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EGVB)住院死亡的可行性,旨在辅助临床进行患者管理。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26例肝硬化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3例、生存组293例。通过电子病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肝硬化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时AIMS65评分联合NLR预测EGVB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白蛋白、NLR、AIMS65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AIMS65评分是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IMS65联合NLR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死亡的效能高于单一AIMS65、NLR,预测效能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MS65评分联合NLR可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此类患者危险分层以及个体化干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住院死亡 风险预测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特征提取与RSM_LightGBM的涡扇发动机RUL预测
7
作者 肖亮 曾云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132-136,共5页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RUL)精度低及传感器监测参数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特征提取与随机搜索算法优化LightGBM的航空发动机RUL预测模型。首先,对航空发动机历史监测参数进行分析,利用决策树算法计算监测...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RUL)精度低及传感器监测参数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特征提取与随机搜索算法优化LightGBM的航空发动机RUL预测模型。首先,对航空发动机历史监测参数进行分析,利用决策树算法计算监测参数对发动机寿命周期的重要性贡献程度,提取重要特征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降低数据量纲对预测模型的影响;其次,根据航空发动机的历史衰退特征,为发动机设置阈值标签,表征发动机的性能退化特点。最后,利用随机搜索算法对LightGBM中的超参数进行寻优,获得RMSE最小值。在CMAPSS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其他构建模型的最优值相比,所提方法在多个评价指标下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有效提升了航空发动机RUL预测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决策树 RSM LightGBM RUL
下载PDF
基于RF-SA-SDCNN的涡扇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
8
作者 肖亮 曾云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153-158,共6页
针对涡扇发动机现阶段预测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SA-SDCNN相融合的涡扇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将多传感器长序列数据进行指数平滑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由于量纲、取值范围不同和噪声波动引起的误差,并利用随机森林算... 针对涡扇发动机现阶段预测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SA-SDCNN相融合的涡扇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将多传感器长序列数据进行指数平滑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由于量纲、取值范围不同和噪声波动引起的误差,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多元传感器信号进行重要性特征提取;然后,搭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自注意机制与堆叠膨胀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自注意机制通过对特征赋予不同权重分配加强贡献度,堆叠膨胀卷积通过扩大模型感受野提取时序特征用于回归分析,并利用GridSearch优化算法和StratifiedKFold交叉验证方法优化模型提升模型预测精度;最后,采用CMAPSS数据集验证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涡扇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自注意机制 堆叠神经网络 GridSearch K折交叉验证 指数平滑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and Stabilization of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9
作者 Na Wang xiao liang +1 位作者 Hongdan Li xiao Lu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698-707,共10页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de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and stabilization problems for interconnected systems subject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Compared with previous work,a closed-loop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control p...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decentralized optimal control and stabilization problems for interconnected systems subject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Compared with previous work,a closed-loop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control problem and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stabilization problem of the interconnected systems are given for the first time.The main challenge lies in three aspects:Firstly,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results in coupling between control and estim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Secondly,two extra unknown variables are generat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different information filtration)when solving forward-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ce equations.Thirdly,the existence of additive noise makes the study of mean-square boundedness an obstacle.The adopted technique is proving and assuming the linear form of controllers and establishing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with and without additive noise.A dual-motor parallel drive system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ecentralized control forward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ce equations interconnected system stalibization
下载PDF
饱和石灰水涂层对玉米芯炭碳固存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校亮 李文瀚 +6 位作者 吴静华 袁国栋 陈思洁 李悦诗 徐青 陈满洪 陈啟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富碳多孔材料,具有固碳、培肥和减污等多重功效,目前面临着产量有限和成本昂贵的突出问题.将生物质就地炭化和应用可解决上述问题,而如何实现限氧是其核心.以玉米芯为原材料,通过饱和石灰水涂层包覆实现生物质“自限氧...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富碳多孔材料,具有固碳、培肥和减污等多重功效,目前面临着产量有限和成本昂贵的突出问题.将生物质就地炭化和应用可解决上述问题,而如何实现限氧是其核心.以玉米芯为原材料,通过饱和石灰水涂层包覆实现生物质“自限氧”,以“水-火联动”方法成炭,探讨暴露时间和饱和石灰水涂层对玉米芯在炭化过程中碳固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暴露时间延长,玉米芯炭的碳含量、比表面积及官能团(—COOH和phenolic—OH)含量均逐渐降低,以0 min暴露时间炭的碳转化率最大(45.17%);饱和石灰水涂层下其碳转化率进一步提升至92.60%;涂层包覆壳通过物理阻隔产生的“自限氧”作用及其所含的Ca^(2+)以离子架桥、络合或π电子作用增强了碳截留量.“水-火联动”和饱和石灰水涂层技术的成炭过程为玉米芯在曝氧环境下的“包覆壳限氧-水淬灭”高温热裂解过程.期间,Ca^(2+)或可通过多种方式阻止C=O,O=C—O键断裂生成气体CO_(x)以提高碳截留量并优化碳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截留 水-火联动 石灰水 暴露时间 玉米芯
原文传递
Generation and reg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s generated by femtosecond lasers interacting with multitargets
11
作者 Ya-Dong Xia De-Feng Kong +14 位作者 Qiang-You He Zhen Guo Dong-Jun Zhang Tong Yang Hao Cheng Yu-Ze Li Yang Yan xiao liang Ping Zhu Xing-Long Xie Jian-Qiang Zhu Ting-Shuai Li Chen Lin Wen-Jun Ma Xue-Qing Y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6-107,共12页
Ultrashort and powerful laser interactions with a target generate intense wideband electromagnetic pulses(EMPs).In this study,we report EMP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etawatt(30 fs,1.4×10^(20) W/cm^(... Ultrashort and powerful laser interactions with a target generate intense wideband electromagnetic pulses(EMPs).In this study,we report EMP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etawatt(30 fs,1.4×10^(20) W/cm^(2))femtosecond(fs)lasers with metal flat,plastic flat,and plastic nanowire-array(NWA)targets.Detailed analyses are conducted on the EMPs in terms of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radiation energy,and protec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MPs from metal targets exhibit larger amplitudes at varying angles than those generated by other types of targets and a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for NWA targets.Using a plastic target holder and increasing the laser focal spot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radiation energy of the EMPs.Moreover,the composite shielding materials indicate an effective shielding effect against EMP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WA targets exert a collimating effect on thermal electrons,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EMPs.This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regulating EMPs by controlling the laser focal spot,target parameters,and target rod material and is beneficial for 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pulses Laser plasma interactio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lectron distribution
下载PDF
Urgent one-stage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related moderate to severe acute cholangitis: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12
作者 Yang Zhou Yin-Qiu Zhang +4 位作者 Shuai-Jing Huang Yan liang xiao liang Masoom Wali Ya-Dong F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4年第15期2118-2127,共10页
BACKGROUND During emergenc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performing one-stage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angitis(AC)due to choledocholithiasi... BACKGROUND During emergenc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performing one-stage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angitis(AC)due to choledocholithiasis are unclear.AIM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one-stage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moderate to severe AC.METHODS We enrolled all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olangitis due to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3.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RCP within 24 h and those who underwent ERCP 24 h later,employing a propensity score(PS)frame-work.Our primary outcomes were intensive care unit(ICU)admission rates,ICU length of stay,and duration of antibiotic use.RESULTS In total,we included 254 patients and categorized them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time elapsed between admission and intervention:The urgent group(≤24 h,n=102)and the elective group(>24 h,n=152).Ninety-three pairs of patient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ere selected by PS matching.The urgent ERCP group had more ICU admissions(34.4%vs 21.5%,P=0.05),shorter ICU stays(3 d vs 9 d,P<0.001),fewer antibiotic use(6 d vs 9 d,P<0.001),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s(9 d vs 18.5 d,P<0.00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adverse events,in-hospital mortality,recurrent cholangitis occurrence,30-d readmission rate or 30-d mortality.CONCLUSION Urgent one-stage ERCP provides the advantages of a shorter ICU stay,a shorter duration of antibiotic use,and a shorter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holangiti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One-stage treatment Optimal time
下载PDF
智能控制软件技术在德安白云岭砂石系统的应用
13
作者 肖亮 《水电站设计》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砂石骨料生产线也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来服务生产运行[1]。为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减少砂石系统生产过程的人工运行成本,介绍了德安白云岭骨料生产线...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砂石骨料生产线也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来服务生产运行[1]。为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减少砂石系统生产过程的人工运行成本,介绍了德安白云岭骨料生产线的智能控制软件方案与应用效果,通过智能化控制软件技术实现了中控室自动化控制生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砂石系统 粗碎车间 中(细)碎车间
下载PDF
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构的兴起、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勇 冯盼盼 +1 位作者 马志杰 肖亮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揭示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深层内涵与作用机制,通过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脉络和规划模式,阐述绿色基础设施耦合自然生态维育和人类社会服务的功能特征,论证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特有地理环境、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 为揭示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深层内涵与作用机制,通过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脉络和规划模式,阐述绿色基础设施耦合自然生态维育和人类社会服务的功能特征,论证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特有地理环境、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化梯度中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撑系统功能及作用,建构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尺度-要素-功能”理论框架,并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4个尺度探索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及方法,为推动中国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乡规划 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理论框架 进展
下载PDF
基于指数变换的电力系统不稳定特征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亦平 曹玉磊 +2 位作者 赵利刚 肖亮 李崇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8,共8页
判断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前提是不遗漏地计算全部不稳定特征值。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指数变换的双层Arnoldi算法用以求解电力系统的全部不稳定特征值。该方法首先采用指数变换将系统的所有不稳定特征值映射成为主导特征值。其次,采用外... 判断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前提是不遗漏地计算全部不稳定特征值。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指数变换的双层Arnoldi算法用以求解电力系统的全部不稳定特征值。该方法首先采用指数变换将系统的所有不稳定特征值映射成为主导特征值。其次,采用外层的隐式重启动Arnoldi算法求解谱变换后的所有主导特征值,逆变换之后便可以得到所有不稳定特征值。然后,结合加速收敛技术,采用内层Arnoldi算法求解指数矩阵与向量的乘积。最后,Xing6u和NF2016两个实际电力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快速且精确地计算电力系统的所有不稳定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性 大规模电力系统 不稳定特征值 指数变换
下载PDF
食用木薯新品种桂木薯9号的选育及适应性研究
16
作者 陆柳英 严华兵 +9 位作者 曾文丹 肖亮 李恒锐 郑刚辉 韦婉羚 陈碧梅 曹升 尚小红 施平丽 王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9-2416,共8页
食用木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色薯类杂粮作物,选育高β-胡萝卜素、综合品质优良的食用型新品种是木薯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桂木薯9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Gui 9)是从新选048自交收获的未完... 食用木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色薯类杂粮作物,选育高β-胡萝卜素、综合品质优良的食用型新品种是木薯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桂木薯9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Gui 9)是从新选048自交收获的未完全成熟果实中采用胚挽救技术获得再生苗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主要特征为株型直立、块根水平分布、薯形圆柱-圆锥型、块根外皮淡褐色或内皮粉红色、块根肉质橘黄色。鲜薯平均产量在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中分别达到(45.12±7.04)t/hm^(2)、(40.84±3.88)t/hm^(2);经检测,块根肉质淀粉含量为26.3%,β-胡萝卜素含量为454μg/100g,氢氰酸含量为35.1 mg/kg,总糖含量为2.0 g/100 g,膳食纤维含量为4.43 g/100 g,钾含量为553 mg/100 g。该品种富含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元素,且鲜食口感脆甜,被誉为“胡萝卜木薯”,其蒸煮食用及制作的木薯汁在色泽和口感上具有独特优势。该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强,中抗朱砂叶螨,适宜密植和机械采收,可在我国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等木薯产区推广种植。桂木薯9号新品种的选育,为木薯食品化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可对木薯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木薯 桂木薯9号 Β-胡萝卜素 选育 适应性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智能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亮 陈顺 +2 位作者 王烁华 吕泽芳 杨和林 《移动通信》 2023年第6期8-13,共6页
数字孪生业务的差异化需求,要求孪生层能够快速可靠地获取物理系统的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的感知信息等数据,且具备防御敌意干扰和通信干扰的能力。智能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采用强化学习优化发射功率和信道选择等通信策略,提升抗干扰性能... 数字孪生业务的差异化需求,要求孪生层能够快速可靠地获取物理系统的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的感知信息等数据,且具备防御敌意干扰和通信干扰的能力。智能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采用强化学习优化发射功率和信道选择等通信策略,提升抗干扰性能。然而,目前大多方法假设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通信质量反馈和具备良好的干扰估计能力,在数字孪生业务中依然面临抗干扰优化速度慢和承载业务差异化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智能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案,挖掘干扰特征以及数字孪生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引入关于时延的安全约束并设计效益评估方法,优化终端设备的通信抗干扰策略。在基于传感手套和机械臂的数字孪生手势重建系统中,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与现有智能通信抗干扰方案相比,降低了时延和通信能耗,提高了手势重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无线通信 敌意干扰 强化学习
下载PDF
铁杉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基于化石证据
18
作者 肖良 王宏宇 +4 位作者 国丽妍 李相传 孙楠 夏孝远 王佳楠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9-26,共18页
铁杉属是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北美—东亚间断分布特征。关于该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目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收集了亚洲铁杉属大化石记录,整合了铁杉属花粉记录,获取地质历史时期该属在中国的分布,推测该属的起源和传... 铁杉属是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北美—东亚间断分布特征。关于该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目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收集了亚洲铁杉属大化石记录,整合了铁杉属花粉记录,获取地质历史时期该属在中国的分布,推测该属的起源和传播路径。该属大约起源于晚白垩世的西欧地区,于马特斯里赫特期—达宁期通过欧亚大陆传播到中国,而在古新世—始新世时期通过北大西洋陆桥传播到北美。早始新世以后北美与东亚的铁杉属植物可以通过白令陆桥进行物种交流,当图尔盖海峡在渐新世干涸后,铁杉属能够通过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在欧亚大陆上交流。在晚中新世铁杉属可以通过北大西洋陆桥进行交流。依据化石记录推断的铁杉属起源和传播的结果与分子学研究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铁杉属化石记录及分子学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杉属(Tsuga) 化石记录 植物古地理学 哈萨克斯坦 北大西洋陆桥
下载PDF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
19
作者 焦建刚 杨兴科 +3 位作者 何虎军 肖良 雷万杉 陶霓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野外地质教学过程中存在因场景变化快而重现性差,地形陡峭或潜在滚石因素不能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不会自我表述而观赏性不足,疫情、时间或天气原因影响野外教学实习进度等问题,本文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将信息化技术应... 针对野外地质教学过程中存在因场景变化快而重现性差,地形陡峭或潜在滚石因素不能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不会自我表述而观赏性不足,疫情、时间或天气原因影响野外教学实习进度等问题,本文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把野外实习内容和调研工作方法搬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将知识点学习和方法技能训练融入闯关式路线虚拟仿真教学中;编制了视频讲解小程序,通过扫描二维码让实习路线或剖面中的重要地质现象能够自动播放、自我介绍、反复练习;制作岩矿标本三维模型并集成显微组构与岩矿化学分析等,协助岩矿成因分析和定量化评价指标等工作;通过师生间教-学-研-习-思-创结合训练,提升实习基地研究水平和信息化应用程度,促进师生间实习教学环节的多模块化和菜单式教与学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野外实践教学改革中融合辩证思维、思政范例、虚拟仿真、信息化技术与实施“四化”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了师生对实习基地及周邻区地质科学问题的研究程度与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对野外实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实践教学 信息化技术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地球物理勘探类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0
作者 李传辉 邹长春 +1 位作者 刘国峰 肖亮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地震与测井原理与方法”课程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了培养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的人才而设立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授课团队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预修知识基础不足、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实践学习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在“... “地震与测井原理与方法”课程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了培养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的人才而设立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授课团队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预修知识基础不足、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实践学习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从预修知识、专业知识、实践知识三个知识维度开展了线上线下“三维”混合式教学创新,让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取得了实质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 地球物理勘探类课程 教学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