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腾冲及邻区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1
作者 刘祖源 解朝娣 +6 位作者 李鑫奥 李艾膛 李淑龙 张鸿利 龚钰 徐彦 刘本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以云南腾冲及邻区为研究区域,使用FM_(S)I 方法进行应力场反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断层滑动趋势和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及邻区的震源机制主要以走滑型为主,最大应力主轴σ1沿 NNE—SSW 向,最小主应力轴σ_(3)沿 NWW 向,并且最... 以云南腾冲及邻区为研究区域,使用FM_(S)I 方法进行应力场反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断层滑动趋势和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及邻区的震源机制主要以走滑型为主,最大应力主轴σ1沿 NNE—SSW 向,最小主应力轴σ_(3)沿 NWW 向,并且最大、最小主应力轴都是近水平向。研究区域具有较强滑动趋势的断层走向范围主要为40°—80°、160°—200°、220°—260°、340°—360°;断层倾角为50°—70°,这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相符。结合该地区的断层分布分析认为,腾冲火山区附近的大盈江断裂、龙川江断裂、龙陵—瑞丽断裂未来可能具有较明显地震活动趋势。2000—2021年该区域发生了7次4.0级及以上的中强地震,且2012年之前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较多,4.0级及以上地震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2011年前后;其间,2次中强地震活动均发生在滑动趋势较强的断层周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地区 应力场反演 应力形因子 滑动趋势分析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云南腾冲地区地震的潮汐应力触发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春艳 解朝娣 +5 位作者 王先星 朱叶 钟琪 徐彦 刘本玉 相传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选用云南腾冲地区2009~2019年地震目录,采用Schuster检验方法分析地震活动的潮汐相位角分布特征,并结合2019年地震活动与月相的对应关系,探索腾冲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天文潮汐应力可能存在的关系。Schuster检验结果显示,腾冲地区的地震发... 选用云南腾冲地区2009~2019年地震目录,采用Schuster检验方法分析地震活动的潮汐相位角分布特征,并结合2019年地震活动与月相的对应关系,探索腾冲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天文潮汐应力可能存在的关系。Schuster检验结果显示,腾冲地区的地震发生时刻存在优势潮汐相位角,Schuster检验P值远小于5%;2019年地震的发生时间与朔望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尤其是中强地震发生时其月相效应更明显。2种统计检验均表明,腾冲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天文潮汐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主要是较浅的地震活动受到天文潮汐的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地区 潮汐触发 Schuster检验 月相
下载PDF
太阳活动下降年昆明地区TEC变化特征与IRI-2020模拟比较分析
3
作者 刘国其 李昊昱 +5 位作者 解朝娣 刘本玉 刘瑾 李祥 刘魁 李昊桐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利用昆明低纬度测站(24.7°N,102.9°E,磁纬15.1°N)2016-2019年的观测数据和最新版的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20)模拟结果,对昆明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在太阳活动下降年期间的变化特征及与模型输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 利用昆明低纬度测站(24.7°N,102.9°E,磁纬15.1°N)2016-2019年的观测数据和最新版的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20)模拟结果,对昆明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在太阳活动下降年期间的变化特征及与模型输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昆明TEC存在明显的春秋高值、夏冬低值的半年异常;白天高值、夜间低值的日变化特点突出,日峰值出现在06:30-08:00 UT(约13:00-15:00 LT);TEC随太阳活动减弱而明显下降,年平均峰值在2016-2019年分别为48,33,27,24 TECU;日峰值TEC与F10.7存在显著相关,月均值相关系数达到0.86,而与Ap指数则表现为弱相关;IRI-2020能较好地模拟昆明地区TEC的季节变化,但与观测值存在较大差异;均方根偏差值多集中在2~15 TECU,相对偏差百分比值主要在–85%~50%范围变化。对比结果表明IRI-2020的预测精度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变化特征 国际参考电离层-2020
下载PDF
2014年四川康定M_(S)6.3和M_(S)5.8地震的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解朝娣 王英楠 +4 位作者 闫如玉 杨颖 李孟洋 于海英 刘本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以2014年四川康定M_(S)6.3和M_(S)5.8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了2次主震在近场和周围断层造成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主震与余震的触发关系,以及2次主震对周围断层施加的应力负荷作用。结果表明:2次主震的共同作用控制了后续地震活动的演... 以2014年四川康定M_(S)6.3和M_(S)5.8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了2次主震在近场和周围断层造成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主震与余震的触发关系,以及2次主震对周围断层施加的应力负荷作用。结果表明:2次主震的共同作用控制了后续地震活动的演化趋势,其中康定M_(S)6.3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后续余震事件的触发占主导作用。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和安宁河断裂带受到了一定的应力加载作用,未来地震活动的趋势可能会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地震触发 断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2016年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和呼图壁M_S6.2地震的余震触发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苏 李建有 +5 位作者 徐晓雅 赵淑芳 林凤仙 解朝娣 李金 刘建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3,共6页
基于断层位错产生的静态位移计算理论,首先计算了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及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在此基础上,与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这2次主震对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结... 基于断层位错产生的静态位移计算理论,首先计算了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及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在此基础上,与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这2次主震对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阿克陶M_S6.7地震的余震活动主要发生于主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的应力减小区域内,而呼图壁M_S6.2地震95%以上的余震都发生在震中附近的应力增加区域内。呼图壁M_S6.2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对地震活动有显著的应力触发作用,而阿克陶M_S6.7地震的对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克陶MS6.7地震 呼图壁MS6.2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触发
下载PDF
日本地震活动与潮汐相关性统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涵 解朝娣 +3 位作者 闫如玉 李祥 刘本玉 于海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2-1126,共5页
选取日本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进行子区域的划分。基于日月引起的起潮力,通过Schuster检验计算出每个子区域的p值,在此基础上对满足p<5%的子区域建立Schuster谱,判断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进而对日本的地震活动... 选取日本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进行子区域的划分。基于日月引起的起潮力,通过Schuster检验计算出每个子区域的p值,在此基础上对满足p<5%的子区域建立Schuster谱,判断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进而对日本的地震活动与潮汐应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划分的75个子区域中,有22个子区域满足p<5%,且其中2个子区域的Schuster谱显示出明显的0.5d潮周期,说明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潮汐触发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触发 日本地震 Schuster检验 Schuster谱
下载PDF
新疆2014年于田M_S7.3及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与潮汐应力的触发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青波 解朝娣 +3 位作者 向元 王琼 杨思梦 王英楠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选取新疆西昆仑地区的2014年于田M_S7.3和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地震目录的完备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主震发震时刻,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剪应力、正应力,得到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再使用Schu... 选取新疆西昆仑地区的2014年于田M_S7.3和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地震目录的完备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主震发震时刻,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剪应力、正应力,得到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再使用Schuster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2个余震序列的潮汐相位角分布,研究新疆西昆仑地区中强地震及其余震活动与潮汐应力之间的触发关系。结果表明:主震发生时,皮山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为正值,而于田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为负值,说明潮汐应力对皮山主震有明显的触发作用,对于田主震的触发作用不明显。同时,计算结果表明2个余震序列与潮汐应力的统计相关参数P值几乎都小于5%,说明潮汐应力对皮山和于田余震序列均有触发作用。最后ETAS模型计算结果也表明了余震序列对地震震级的弱依赖性,可能与外界触发因素(潮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于田MS7.3地震 2015年皮山MS6.5地震 Schuster统计检验 潮汐应力 地震触发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全球重力固体潮可视化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闫如玉 万永革 +2 位作者 解朝娣 汪园园 刘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阐明重力固体潮理论值计算原理,利用改进的计算新方法编写Matlab计算程序,采用Matlab中的GUI平台,对全球重力固体潮进行可视化实现,直观观察固体潮在地面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输入时间和经纬度,确定采样间隔(秒采样、分钟采样、时采样)... 阐明重力固体潮理论值计算原理,利用改进的计算新方法编写Matlab计算程序,采用Matlab中的GUI平台,对全球重力固体潮进行可视化实现,直观观察固体潮在地面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输入时间和经纬度,确定采样间隔(秒采样、分钟采样、时采样),实现以下功能:(1)以图像和Excel形式,输出某一地区的重力固体潮理论值;(2)仿真未来24小时全球重力固体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GUI 全球重力固体潮 重力 可视化
下载PDF
断层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楠 解朝娣 +2 位作者 杨思梦 张涵 张晓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1-805,共5页
以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为基础,研究断层的相互作用。从震源断层和投影断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5种地震断层模型分别描述地震断层和投影断层时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分布特征,分析震源断层以及投影断层的不同滑动机制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布... 以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为基础,研究断层的相互作用。从震源断层和投影断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5种地震断层模型分别描述地震断层和投影断层时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分布特征,分析震源断层以及投影断层的不同滑动机制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布的影响。分析发现,断层的相互作用与断层的滑动机制关系密切;走滑断层还与其左右旋有一定关系;除斜滑断层外,其他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一定的对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震源断层 投影断层
下载PDF
2019年靖西M^(S)5.2地震序列潮汐触发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莎 阎春恒 +1 位作者 解朝娣 袁媛 《华北地震科学》 2020年第S02期68-73,共6页
对2019年靖西M^(S)5.2地震序列潮汐触发现象进行研究,计算了靖西地震和4.3级最大余震的潮汐库伦破裂应力,讨论靖西地震序列受固体潮调制的情况,并利用Shuster谱分析和KORRECT统计方法分析潮汐调制的优势周期成分。结果表明:(1)靖西地震... 对2019年靖西M^(S)5.2地震序列潮汐触发现象进行研究,计算了靖西地震和4.3级最大余震的潮汐库伦破裂应力,讨论靖西地震序列受固体潮调制的情况,并利用Shuster谱分析和KORRECT统计方法分析潮汐调制的优势周期成分。结果表明:(1)靖西地震发震断层面上潮汐库伦破裂应力为正值,受固体潮汐的调制触发作用显著;(2)地震序列在朔、望前后2天的地震发生率均高于背景水平,朔期地震发生率最高,序列受到半日潮和日潮的影响较为显著,且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潮汐应力的调制;(3)4.3级最大余震发生于潮汐调制时段,但潮汐应力对其发震断层产生阻滑作用,其活动可能主要与区域应力场增强和主震发生后震源应力场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西M^(S)5.2地震 地震序列 潮汐库伦破裂应力 固体潮调制比 Schuster谱 KORRECT统计
下载PDF
2011年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的潮汐触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如玉 解朝娣 +6 位作者 雷兴林 张涵 贾蕊 李祥 刘本玉 董非非 邓辉 《高原地震》 2019年第2期12-19,25,共9页
采用Schuster谱和KORRECT统计方法,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及其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Schuster谱分析确定地震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并依据主要周期确定脉冲宽度,并利用KORRECT方法进一步验证地震序列主要周期的显著... 采用Schuster谱和KORRECT统计方法,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及其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Schuster谱分析确定地震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并依据主要周期确定脉冲宽度,并利用KORRECT方法进一步验证地震序列主要周期的显著度。结果显示,2011年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有明显的日潮和半日潮2种周期成分,并且这2种潮汐周期都检验出了类似正弦曲线的地震活动分布。说明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序列主要受到日潮和半日潮的潮汐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Ms5.8级地震 地震序列 Schuster谱分析 KORRECT方法
下载PDF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对断层地震失稳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淑芳 解朝娣 +2 位作者 徐晓雅 林凤仙 杨思梦 《高原地震》 2018年第2期16-22,共7页
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建立断层黏滑模型,采用阶跃形式的应力扰动加载于断层模型上,利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主要分析了应力扰动值的正负、大小和加载时间t0对断层滑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库伦破裂应力为常数,不... 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建立断层黏滑模型,采用阶跃形式的应力扰动加载于断层模型上,利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主要分析了应力扰动值的正负、大小和加载时间t0对断层滑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库伦破裂应力为常数,不论是正应力起主导作用还是剪应力起主导作用,对后续断层的作用几乎一样。静态应力扰动作用下断层的成核周期会发生提前或者延后,具体表现为:当库伦应力为正时引起断层的成核时间提前,且提前量小于原有周期值;库伦应力为负时引起时间延迟,且延迟时间不受原有成核周期限制。库伦应力扰动的幅值越大,引起的滑移时间改变量越大。成核时间提前量与应力扰动的加载时间有关,在前期施加同样大小的应力扰动,时间提前量呈现随加载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状态依赖性摩擦滑动定律 黏滑 断层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e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trong Earthquakes of Faults
13
作者 Zhu Yuanqing xie chaodi +1 位作者 Song Xiuqing Qin Haowe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4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Based on the physical model of Brownian passage time,the probabilities of re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major active faults in China are calculated in different predictive time spans,based mainly on the anal... Based on the physical model of Brownian passage time,the probabilities of re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major active faults in China are calculated in different predictive time spans,based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occurs. Furthermore,the seismic risks on active fault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 on the Xianshuihe fault,the Altyn Tagh fault,the east Kunlun fault and Xiaojiang fault a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other fault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level of stress accumulation on these faults are higher than on other faults. Therefore,these faults may have a seismic risk for strong earthquake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isk Brownian passage time model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FAULT Earthquake recurrence
下载PDF
Pattern of stress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seismicity rate caused by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17
14
作者 xie chaodi ZHU YuanQing +2 位作者 LEI XingLin YU HaiYing HU XiongL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9期1260-1270,共11页
We use five published source models to calculate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ess changes and the subsequent earthquakes. Based on... We use five published source models to calculate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induced by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ess changes and the subsequent earthquak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ncertainties resulting from source models, we determine the stress changes on nearby fault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Moreover, we focus on the seismicity rate change as a function of time on every faul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chang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aftershocks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regions where stress is calculated to increase using the related models. The largest lobes of dropped stress lie in the west and east sides of source fault. The largest lobes of increased failure stress close to southern and northern ends of the source fault extend into the whole source failure plane. In addition, another region of increased stress lies in the Wenchuan-Yingxiu zone close to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source fault,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aftershocks have occurred. And subsequent earthquakes seem to extend to even more remote distances; therefore, this area also has a high risk of seismic hazard. We find that the positive stress changes on nearby faults impo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roduce an encouraging effect on seismicity rate. The effect is most significant on the Pengxian-Guanxian fault and Qingchuan fault, the value of seismicity rate maintains two times greater than the value before the mainshock for the next hundred years on these faults, and the time needed for the aftershock rate to recover to the pre-mainshock seismicity rate can reach up to 800-900 yr. The influence is not significant on the western Qinling fault, the Longquanshan fault, the Xianshuihe fault, the Yulongxi fault, the Anninghe fault, the Minjiang fault, and the Aba fault. Compared with the seismicity rate on these faults before the mainshock, the aftershock rate is raised by less than two times, and the time of perturbation duration is not long. The stress changes on the Fubianhe fault and Huya fault are negative, which reduce the seismicity for the next thousand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both Pengxian-Guanxian fault and Qingchuan fault have a high risk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optimally oriented fault COULOMB stress change SEISMICITY RATE
原文传递
Effect of tidal stress on fault nucle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2007 Ms6.4 Ning'er earthquake 被引量:1
15
作者 xie chaodi LEI XingLin +4 位作者 WU XiaoPing FU Hong XIONG ZiYao HU XiongLin LI Sh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97-407,共11页
Based on calculations of the tidal Coulomb failure stress a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arth tide and the Ning'er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processes of fault nucleation and failure were simulated... Based on calculations of the tidal Coulomb failure stress a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arth tide and the Ning'er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processes of fault nucleation and failure were simulated. In these simulations we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idal stresses using the rate- and state-dependent friction laws.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n tidal trig- gering due to the stress amplitude and periodic oscillation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trigger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idal normal and tidal shear stress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ng'er earthquake sequence was a physical consequence of tidal effects. A transition period To exists between the nucle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es of a seismic fault. When the period T of stress is equal to or becomes larger than To, the fault response becomes dependent on the periodic features of the loading stress; however, for T 〈 To, the response of the fault is nearly independent of the period. Both the tidal normal and tidal shear stresses have similar effect in the nucle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es; the clock changes generally increase with the maximum amplitudes of the tidal stresses. Tidal normal and tidal shear stresses with positive amplitudes mainly induce earth- quake triggering; however, the triggering effects induced by negative tidal stresses are smaller and faults are not sensitive to negative tidal stresses. Our results primarily reveal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tidal stress trigg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Coulomb failure stress Ning'er earthquake Rate- and state-dependent friction law Tidal peri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