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在高山峡谷地区遥感地质岩性解译应用
1
作者 高扬 奚歌 +8 位作者 陈春霞 修连存 郑志忠 颜培胜 董金鑫 闫柏琨 柳稼航 赵宇浩 俞正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2-1043,共12页
【研究目的】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位于地势险峻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勘察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视界限制使地质人员不能整体上掌握地质体的面貌,尤其在高山峡谷地区,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耗费巨大。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位于地势险峻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勘察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视界限制使地质人员不能整体上掌握地质体的面貌,尤其在高山峡谷地区,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耗费巨大。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物分布反演方向,通过未知地物与已知矿物之间相同的特征吸收峰来判定地物种类,利用其极高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图谱合一”的特性,可对高山峡谷区的地物目标进行精细分类,从而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降低风险。【研究方法】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院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自主研发的高效率小型机载高光谱成像光谱仪,首次对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高山峡谷地带的工作区进行高光谱遥感对地探测,获取了工作区航空高光谱影像数据。采用最小噪声分离法、波段比值分析法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岩性解译。【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以白龙江为界,以北大部分为板岩及第四系黄土,以南则大部分为灰岩。解译结果与已知区域地质图岩性分布一致。【结论】本次研究验证了国产高光谱成像仪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同时提高了水利工程前期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并提供了险要地形地质勘察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灰岩 黄土 岩性识别 机载高光谱遥感技术 小型短波红外成像系统 高山峡谷 水利工程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甘肃花西山金矿蚀变特征分析与找矿预测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佳琪 董新丰 +4 位作者 李娜 闫柏琨 甘甫平 王文东 鹿传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利用地物光谱仪识别具有光谱诊断性吸收特征的蚀变矿物,并分析其空间分布及组合特征,是后续利用航空、航天高光谱遥感开展找矿预测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以位于甘肃柳园地区花牛山矿集区的花西山金矿床为例,首先利用FieldSpecPro FR便携... 利用地物光谱仪识别具有光谱诊断性吸收特征的蚀变矿物,并分析其空间分布及组合特征,是后续利用航空、航天高光谱遥感开展找矿预测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以位于甘肃柳园地区花牛山矿集区的花西山金矿床为例,首先利用FieldSpecPro FR便携式光谱仪对采集样品进行光谱测量,通过The Spectral Geologist 8软件对获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解译,揭示了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地表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白云母和多硅白云母)+黄钾铁矾+赤铁矿+针铁矿,外围蚀变矿物主要为绢云母(钠云母)+绿帘石+绿泥石+蒙脱石+水铝石。基于这一认识,对矿区及周边开展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综合地表及航空高光谱解译信息,建立了花西山式金矿床的高光谱遥感找矿预测模型,并基于该找矿预测模型在外围圈定了预测区1处,经野外查证,预测区内发现有明显金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和总结调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蚀变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光谱遥感信息可快速地、更有针对性地发现成矿有利区段,为矿产勘查部署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蚀变分带 找矿预测 花西山金矿 甘肃
下载PDF
1948—2021年河南省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艺 甘甫平 +3 位作者 闫柏琨 白娟 邢乃琛 刘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52,共12页
本研究联合1948—2014年GLDAS_2.0数据和2000—2021年GLDAS_2.1数据,构建河南省1948—2021年逐月土壤含水量数据集。利用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小波分析、互相关分析,揭示河南省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 本研究联合1948—2014年GLDAS_2.0数据和2000—2021年GLDAS_2.1数据,构建河南省1948—2021年逐月土壤含水量数据集。利用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小波分析、互相关分析,揭示河南省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构的2000—2014年逐月土壤含水量与GLDAS_2.1提供的月度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偏差为2.09 mm,平均绝对误差为13.01 mm,均方根误差为18.26 mm,数据是可信的。基于该构建的土壤含水量数据,1948—2021年土壤含水量则以0.3010 mm/a的速度减少,其中,春季河南省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率为-0.2368 mm/a,夏季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率为-0.0855 mm/a,秋季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率为-0.3805 mm/a,冬季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率为-0.2403 mm/a。空间上,土壤含水量变化整体上由南向北递减,与降水和蒸散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垂向上,单位深度土壤含水量为2.63 mm/cm。小波分析与互相关分析表明降水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河南省长时间序列的土壤含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还可为河南省地表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DAS 土壤含水量 M-K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互相关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1989—2021年中国大陆海岸带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遥感观测
4
作者 闫柏琨 甘甫平 +3 位作者 印萍 葛晓立 郭艺 白娟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3,共11页
海岸带是世界上容纳人口最多的区域,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变化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重要要素。由于潮汐作用,海陆水边线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潮滩、海岸线检测的主要难点,故... 海岸带是世界上容纳人口最多的区域,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变化是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重要要素。由于潮汐作用,海陆水边线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潮滩、海岸线检测的主要难点,故通过综合Landsat4/5/7/8和Sentinel-2A/B卫星遥感数据对1989—2021年间中国大陆海岸带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进行了7期监测,发挥了多源卫星观测频次高的优势,通过检测不同潮位的水边线实现潮滩、海岸线、养殖水体的识别。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水色的海水应选用不同的水体指数组合,对于清澈或低浑浊度的海水,应分别采用修正的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与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检测高潮位、低潮位水边线,有效提高潮滩检测的可靠性,检测的潮滩面积比通常仅用mNDWI指数检测的潮滩面积大122%;对于高浑浊度海水(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应采用mNDWI进行高潮位、低潮位水边线的检测,以避免NDWI将高浑浊度海水误识别为潮滩,对养殖水体应采用NDWI检测。1989—2021年,中国大陆海岸带发生了巨大变化,潮滩快速消失,养殖水体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增加,整个中国大陆海岸带的潮滩减少率、海岸线长度和养殖水体增加率平均分别为46.2%,34.4%和149.3%,潮滩面积减少了7173.2 km^(2),海岸线长度增加5320.5 km,养殖水体面积增加了9046.5 km^(2)。北方省份或城市遭受的潮滩损失比南方省份或城市更严重。以1989—2021年潮滩平均减少率计算,辽宁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山东省的潮滩将分别在27 a,10 a和22 a内完全消失。潮滩和养殖水体的面积变化高度负相关,表明养殖水体的扩展是潮滩减少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潮滩 海岸线 河口
下载PDF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德长 邱骏挺 +1 位作者 闫柏琨 田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0-1200,共11页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质找矿,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由于热红外发射光谱的混合为线性混合,利用线性解混技术可以对硅酸盐类矿物,如石英进行识别和提取。这是其优于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之处。大多数金属矿床与石英脉—硅化带的...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质找矿,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由于热红外发射光谱的混合为线性混合,利用线性解混技术可以对硅酸盐类矿物,如石英进行识别和提取。这是其优于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之处。大多数金属矿床与石英脉—硅化带的关系密切。另外,石英脉与硅化带的控矿作用又有差异。因此,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提取石英脉—硅化带,并将二者区分开来,对于金属矿的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航空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亚米级)的高光谱热红外数据,可以进行热红外矿物精细填图,提取规模小的石英脉或硅化带,从而更具地质找矿价值。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航空热红外成像系统(TASI),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和新疆雪米斯坦地区获取了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数据,从开展实用化热红外大气校正与光谱重建技术入手,探索了石英脉—硅化带提取与区分,解决了地质找矿中石英脉—硅化带的提取与区分这一具普遍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并通过示范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热红外 石英脉—硅化带 地质找矿
下载PDF
甘肃红山地区重要控矿地质单元GF-1数据遥感解译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瑞军 闫柏琨 +3 位作者 李名松 董双发 孙永彬 汪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和规律,总结区内与多金属矿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建立该区重要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和控矿岩体的GF-1图像解译标志;通过分析重要控矿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解析和挖掘典型矿床的控矿地质要素特征,整合典型矿床所处地质环境和控矿及赋矿要素信息,综合剖析典型多金属矿床的多源异常特征,构建找矿模型;开展找矿应用,圈定遥感找矿有利地段。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铜、钼、铁、锌等多金属矿化线索,均位于GF-1图像解译的重要控矿地质单元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表明国产卫星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GF-1)卫星 重要控矿地质单元 遥感解译 找矿应用 红山地区
下载PDF
深空对地观测创新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甘甫平 刘镕源 +3 位作者 葛大庆 肖晨超 闫柏琨 尚坤 《中国地质调查》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针对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卫星业务应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及数...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针对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卫星业务应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对地观测数据体系构建、应用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体系创新,以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与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这些成果提高了我国深空对地综合观测能力,提升了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的定量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对地观测 科技创新工程 遥感地质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循环遥感观测的黑河流域水平衡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闫柏琨 李文鹏 +7 位作者 甘甫平 郑跃军 祁晓凡 白娟 郭艺 吴艳红 王龙凤 马燕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6,共13页
流域内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及其时空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掌握流域水循环与水平衡状况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2000—2019年黑河流域水文显著变化期为研究时段,综合应用TRMM与GPM卫星观测的降水量、遥感估算的蒸散发量... 流域内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及其时空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掌握流域水循环与水平衡状况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2000—2019年黑河流域水文显著变化期为研究时段,综合应用TRMM与GPM卫星观测的降水量、遥感估算的蒸散发量等数据并结合气象站点、水文站点等观测数据,对流域降水、蒸散发与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水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是主要产流区,向中游年均下泄水量约为45.11×10^(8) m^(3)。其中,消耗于中游的年均量约为29.92×10^(8) m^(3),约占66%;补充下游的年均量约为15.19×10^(8) m^(3),约占34%。民乐—张掖盆地是黑河中游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区域,年均消耗的上游来水和当地降水量达43.97×10^(8) m^(3),约占中游消耗量的75%;中游农田蒸散发年均消耗水量约20.3×10^(8) m^(3),占总消耗量的35%;上游区降水量增加是黑河干流出山口径流量增加的主因,对径流量增加的贡献率为96%,导致年均径流增加0.35×10^(8) m^(3),潜在蒸散发对径流增加几乎没有贡献。根据目前黑河干流上游径流量变化与中游水资源消耗现状,如果未来水文周期变化导致上游径流减少,中下游用水矛盾凸显的风险较大。地表水循环遥感观测可作为流域水平衡分析的方法之一,分析流域地表水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揭示水资源变化趋势与原因,支撑水资源合理配置,陆面实际蒸散发是水平衡分析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准确估测不同类型下垫面实际蒸散发量是提升分析可靠性的关键。基于互补相关的陆面实际蒸散发估算方法相对简单,但其中用于计算湿环境蒸散发量的Priestley-Taylor公式中乘性经验系数受地形影响空间变异很大,区域上采用统一数值会对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文 降水 蒸散发 径流 水循环 水平衡
下载PDF
基于波段选择与学习字典的高光谱图像异常探测 被引量:3
9
作者 侯增福 刘镕源 +1 位作者 闫柏琨 谭琨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针对高光谱影像数据中存在大量冗余,传统异常探测算法应用高光谱所有波段进行探测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段相似性线性预测与学习字典的异常探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波段的相似性进行线性预测,找到最不相似的波段子集;然后... 针对高光谱影像数据中存在大量冗余,传统异常探测算法应用高光谱所有波段进行探测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段相似性线性预测与学习字典的异常探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波段的相似性进行线性预测,找到最不相似的波段子集;然后,利用学习字典算法获得能够表征图像背景信息的背景字典,并通过低秩分解的算法将影像分解为低秩矩阵与稀疏矩阵;最后,使用经典RXD(Reed-X detector)探测算法对稀疏影像进行异常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减少计算代价、保持波段原始信息不被破坏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实现了高光谱影像的异常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波段相似性 线性预测 学习字典 异常探测 低秩分解 稀疏
下载PDF
面向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高分五号卫星应用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峻川 甘甫平 +4 位作者 闫柏琨 王石光 刘镕源 马燕妮 郑司群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S2期193-199,共7页
基于新形势下自然资源业务领域对于高光谱数据的应用需求分析,介绍了面向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高分五号卫星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阐述了应用系统的产品体系、业务流程以及功能组成,并针对海量高光谱数据处理需求提出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基于新形势下自然资源业务领域对于高光谱数据的应用需求分析,介绍了面向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高分五号卫星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阐述了应用系统的产品体系、业务流程以及功能组成,并针对海量高光谱数据处理需求提出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为高分五号卫星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高分五号卫星 系统设计 自然资源 应用系统
下载PDF
Inversion of the Main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Subdivision of Tectonic Units on Lunar LQ-4 based on Chang'e Data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Xiang CHEN Jianping +3 位作者 XU yanbo ZHENG Yongchun yan bokun WU Yunzh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882-1894,共13页
Spectra are sensitive in detecting main minerals on the lunar surface from visible light to infrared light. Sinc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compositions and the maturity level o... Spectra are sensitive in detecting main minerals on the lunar surface from visible light to infrared light. Sinc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compositions and the maturity level of soil on the Moon, studying the composi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and minerals on the lunar surface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oon through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1 interference imaging spectrometry(IIM) reflectance images and the mineral contents of LSCC(Lunar Soil Characterization Consortium) lunar surface mineral samples was discuss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e O and Al_2O_3 contained in both pyroxene and plagioclase on LQ-4 were studied using the improved angle parameter method, MNF, and band ratio statistics. A comparison of the mapping results of the optical models by Lucey, Shkuractov and other researchers on Clementine and the gamma ray spectrometry data shows that the content error is within 0.6% for lunar mare areas and close to 1% for the highland areas.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n the lunar surface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based o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previous findings on topography of the lunar surface, Chang'e LAM, CCD and LOLA images and the gravity anomalies data(Clementine GLGM-2), the tectonic unit subdivision was established for LQ-4, the idea of subdividing the lunar tectonic units was proposed, and this will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lunar tectonic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月球表面 矿物组成 数据反演 细分 干涉成像光谱仪 大地构造单元 光谱特征
下载PDF
雪深和雪水当量被动微波反演及应用进展
12
作者 王泽坤 甘甫平 +2 位作者 闫柏琨 李贤庆 李和谋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雪深和雪水当量是积雪观测最主要且关键的要素,在冰冻圈、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微波遥感相较于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对积雪观测具有优势,为此,对被动微波遥感反演雪深和雪水当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梳... 雪深和雪水当量是积雪观测最主要且关键的要素,在冰冻圈、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微波遥感相较于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对积雪观测具有优势,为此,对被动微波遥感反演雪深和雪水当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梳理了野外现场实地测量、地面台站长期观测和卫星遥感区域观测等3种积雪观测方式及其主要观测积雪参数;重点总结并评价了半经验、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等3种雪深和雪水当量反演算法。展示了青藏高原被动微波积雪监测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对未来积雪参数遥感反演的发展趋势,为雪深和雪水当量被动微波反演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深和雪水当量 被动微波 反演算法 积雪观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Study on Swell Pressure Stress of Bentonite in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13
作者 SHEN Junfeng LI Shengrong +3 位作者 HE Shaohui ZHANG Guangshan TONG Jinggui yan bok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63-769,共7页
The geosynthetic clay liner(GCL)is a kind of waterproofing material used widely in engineering.The waterproof mechanism i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bentonite particles becoming water-obstruct colloid layers after they s... The geosynthetic clay liner(GCL)is a kind of waterproofing material used widely in engineering.The waterproof mechanism i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bentonite particles becoming water-obstruct colloid layers after they sorb water and swell.The swell pressure stress,however,has not been determined directly till now.In our experiment,swell pressure stress of the GCL under saturated water-sorbing condition was measured directly using a custom-made instru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instrument designed by the authors performs satisfactorily and the test results are reproducible;and(2)the trend line of swell pressure stress variation with tim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The first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quick increase of the swell force in the first 0?50 hours.The swell pressure stress increases by 7.00×10?4?1.00×10?3 MPa/h.The second segment shows a slow increase of the swell pressure stress from the 50th to 1730th hour.The swell force increases by 7.54×10?6?2.02×10?5 MPa/h.The third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little variation in swell pressure stress after 1730 hours.In this segment,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swell pressure stress measurements is 0.0719 MPa and the maximum value is 0.0729 MPa.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well pressure stress is mainly raised by water entering pores among montmorillonite particles and interstitial layers in individual montmorillonite crystals,leading to an increase of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防水性 斑脱土 蒙脱石
下载PDF
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矿物精细识别 被引量:37
14
作者 董新丰 甘甫平 +6 位作者 李娜 闫柏琨 张磊 赵佳琪 于峻川 刘镕源 马燕妮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矿物识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优势之一,已在地质矿产领域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随着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光谱遥感矿物识别逐渐从识别矿物种类向矿物亚类、矿物成分等精细信息识别发展,且随着应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对矿物精细信息的需求也... 矿物识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优势之一,已在地质矿产领域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随着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光谱遥感矿物识别逐渐从识别矿物种类向矿物亚类、矿物成分等精细信息识别发展,且随着应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对矿物精细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光谱分辨率和矿物识别方法是制约高光谱矿物精细识别的主要因素。高分五号(GF-5)超高的光谱分辨率为矿物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首先在分析总结已有高光谱矿物识别方法优缺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光谱特征增强匹配度和特征参量的矿物识别方法;其次,选取甘肃柳园和美国Cuprite两个研究较多的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F-5卫星数据开展了矿物精细识别,在完成矿物种类、亚类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绢云母成分信息进行了反演;最后,结合上述地区已有机载高光谱数据及填图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F-5矿物识别信息分布与机载HyMap、AVIRIS一致性很好,相较机载数据GF-5矿物识别平均正确率优于90%,说明本研究提出的矿物识别方法能够满足GF-5矿物精细识别,可为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认为超高的光谱分辨率使得GF-5在矿物成分信息识别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 高光谱 短波红外 矿物填图 遥感地质
原文传递
Global absorption center map of the mafic minerals on the Moon as viewed by CE-1 IIM data 被引量:11
15
作者 WU YunZhao ZHANG Xia +5 位作者 yan bokun GAN FuPing TANG ZeSheng XU AoAo ZHENG YongChun ZOU YongLia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2期2160-2171,共12页
Determining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s on the Mo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goal of lunar scienc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cquiring minerals on the Moon on the global scale. The... Determining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s on the Mo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goal of lunar scienc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cquiring minerals on the Moon on the global scale. The wavelength of the absorption band center is the key parameter for identifying minerals with reflectance spectra as well as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global absorption center map of the mafic minerals of the Moon was p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Chang’E-1 IIM data. This map shows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afic minerals such as orthopyroxenes, clinopyroxenes, and olivine and even plagioclase feldspar of the Moon. The validation for some representative areas indicates that the global map is reliable and even more detailed than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Clementine-data. Moreover, our method is insensitive to the topography and viewing and illumination geometries. The global absorption band center map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lunar science research, but also has other implicatio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Moreover, the pre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calibration and correction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ful in other research with IIM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1 IIM absorption band center calibration MO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