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裂控藏作用研究
1
作者 晏玉环 袁忠鹏 +4 位作者 朱碧兰 董靓雯 黄畅 李昆 李倩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平湖构造带北部(简称平北地区)断裂复杂,复杂断裂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而且对油气疏导和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最新的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平北地区断裂特征及控圈控藏作用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平北地区受控于早期鼻状隆起构造... 平湖构造带北部(简称平北地区)断裂复杂,复杂断裂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而且对油气疏导和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最新的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平北地区断裂特征及控圈控藏作用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平北地区受控于早期鼻状隆起构造背景,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形成自WS向NE散开的帚状断裂体系,主要发育断背斜、断鼻和断块等构造圈闭;同时北东走向的断裂与来自西部物源的条带状三角洲和潮汐作用的砂体相配合,形成一系列断裂-岩性复合圈闭。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沟源断裂,起到疏导油气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作为圈闭边界,起到封堵油气的作用。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下步勘探部署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北断裂特征 构造圈闭 复合圈闭发育模式 控藏因素
下载PDF
东北印度洋85°E海脊的性质和起源:综述和新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尚鲁宁 胡刚 +2 位作者 袁忠鹏 祁江豪 潘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共16页
85°E海脊是东北印度洋一条重要的线性基底隆起,形成于中生代印度板块北漂过程中的构造和岩浆活动.海脊的结构、性质和起源蕴含了东印度洋扩张和印度板块北漂过程的关键信息,然而目前对其构造属性和形成演化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分析... 85°E海脊是东北印度洋一条重要的线性基底隆起,形成于中生代印度板块北漂过程中的构造和岩浆活动.海脊的结构、性质和起源蕴含了东印度洋扩张和印度板块北漂过程的关键信息,然而目前对其构造属性和形成演化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分析了85°E海脊及邻区的重磁异常特征,结合前人对海脊外部形貌、内部结构、深部构造以及东印度洋板块重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海脊的性质和起源.结果表明,85°E海脊的形成是热点活动、洋脊扩张、转换断层、扩张中心跃迁以及板块汇聚远程效应等多种地质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海脊呈现明显的构造分段性,不同分段的结构、性质和成因机制不同.12°N以北的海脊形成于板内热点型岩浆作用;2°~12°N的海脊与NW-SE向和N-S向两期海底扩张的边界高度吻合,是白垩纪东印度洋扩张中心调整和板块重组的产物;2°N以南的阿法纳西-尼基廷海山是随着海底扩张逐渐侵位的热点型海脊,可能与2°N以北的海脊不存在成因上的关联.分析认为,2°~12°N的海脊中段是未来部署地球物理测量、进一步确认海脊性质和成因的关键区域.通过深海钻探揭示海脊不同分段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是破解85°E海脊的性质和起源、白垩纪印度洋板块重建事件以及热点-洋中脊相互作用机制等重大地质问题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E海脊 东北印度洋 重磁异常 构造分段 热点活动 板块调整
下载PDF
长江远端三角洲多源沉积分异作用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丛静艺 袁忠鹏 +6 位作者 胡刚 毕世普 张勇 王永红 马晓红 江云水 宁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8-537,共10页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具有丰沛的水沙通量,其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中心一直是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对受到多种物质来源供给的长江远端三角洲涉及较少。针对长江远端三角洲南部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河流沉积物,对该地区的表层沉积物性质...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具有丰沛的水沙通量,其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中心一直是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对受到多种物质来源供给的长江远端三角洲涉及较少。针对长江远端三角洲南部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河流沉积物,对该地区的表层沉积物性质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泥、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等类型,零星分布含砾沉积物,沉积物粒度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变粗,与海岸带呈平行分布;该地区沉积物主体为长江源物质,近岸南北两区域主要受到闽江和瓯江河流物质混合作用,东南区域主要为台湾河流物质影响;该区沉积分异模式主要受到东海环流体系的控制影响,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形成的切变锋起到“水障”作用,使长江物质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同时西部近岸由于受到浙闽沿岸流的季节变化,带来了近岸闽江和瓯江等中小河流物质的混合影响,而东南部则主要受到台湾暖流带来的台湾物质混合作用。该研究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因素等现代过程进行了细致划分,对长江远端三角洲地质时期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东海内陆架 物源 沉积分异 动力环境
下载PDF
全新世中国大河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转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刚 张勇 +4 位作者 孔祥淮 吴晓 王张华 袁忠鹏 丛静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9,共13页
中国三大河口三角洲包括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全面揭示河口三角洲演化进程,总结河口三角洲演化模式,对指导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三大河口三角洲包括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全面揭示河口三角洲演化进程,总结河口三角洲演化模式,对指导河口三角洲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前人研究进展及近年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系统总结了全新世以来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三个阶段,三个尺度,各具特色"的演化模式,揭示了全新世初期、两千年前和工业革命后三个阶段千年-百年-年代际时间尺度下河口三角洲演变模式转化的主控因素,认为河口三角洲的演化模式正在由自然演变向人为控制转型,人类活动正剧烈地影响着河口三角洲的自然演化进程。三大河口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各具特色,黄河三角洲具有超级叶瓣与叶瓣发育演替特色,长江三角洲具有北岸沙岛并岸、南岸不断推展特色,珠江三角洲则表现为河网发育充填、逐级分汊延伸特色。随着河口三角洲演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正确认识河口三角洲演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不仅有助于提升三角洲地区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水平,而且将为三角洲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沉积演化模式 海陆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 全新世
下载PDF
东海内陆架泥质体远端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规律 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忠鹏 胡刚 +4 位作者 王永红 黄畅 贾仲佳 梁伟强 彭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以来形成的重要地貌单元,其包含了高分辨率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对该地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影响条件的分析,将有助于长时间尺度古记录识别与反演。孢粉是研究植被和气候环境的重要代用指标,...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以来形成的重要地貌单元,其包含了高分辨率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对该地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影响条件的分析,将有助于长时间尺度古记录识别与反演。孢粉是研究植被和气候环境的重要代用指标,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远端海域1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孢粉特征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传播机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共鉴定出93个孢粉类型,其中木本植物花粉47个,草本植物花粉28个,蕨类植物孢子12个,藻类孢子6个。松属花粉含量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禾本科;研究区孢粉浓度呈现近岸浓度高,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整体规律。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孢粉类型的分布和传播机制不同,主要是受邻岸植被和水流作用影响。松属花粉在近岸区域呈现高浓度分布,可能是受季风和水流强度的共同影响;栎属、草本植物花粉的传播都和洋流有关;蕨类孢子仅仅出现一个高值区,可能是海底地形和海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孢粉指示的现代沉积环境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泥质区沉积记录识别与古环境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泥质沉积区 环境重建 孢粉
下载PDF
Centurial Evolution of an Offshore Mud Deposition Area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and Its Links to Environmental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6
作者 CONG Jingyi HU Gang +4 位作者 JONELL Tara N yuan zhongpeng KONG Xianghuai ZHANG Yong WANG Yongh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790-800,共11页
Large amounts of sediments originating from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deposited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and in the adjacent muddy area off the mouth and o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The terrestrial ... Large amounts of sediments originating from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deposited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and in the adjacent muddy area off the mouth and o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The terrestrial sediments deposited in these areas not only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 of the source area,but they also record changes in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A sediment piston core(CJ0702)was extra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subaqueous depocenter(31.00°N,122.67°E)in a water depth of 22.0 m.The core was subsampled at 1–2 cm intervals and analyzed for grain size,clay mineralogy,and major element geochemistry.Results indicate a relatively high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 of approximately 3.11 cm yr−1.These parameters exhibited only minor cyclical fluctuations in the core,which resulted from many factors.During the past 120 years,the Changjiang River-derived sediment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sediment in the offshore mud area without evidence for the Yellow River-derived sediment increasing.After the trunk stream shifted from the North Branch to South Branch,the variations of proxi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periodic fluctuation possibly linked to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and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In addition,anthropogenic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which coincide well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evolution mud area Changjiang(Yangtze)Estuary sediment transport anthropogenic activ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