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7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北翼第一硬土层理化特征及其地质成因
1
作者 朱锦旗 龚绪龙 +4 位作者 苟富刚 张平 张岩 杨磊 刘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长江河口两翼广泛分布第一硬土层(FHSL),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调查资料(钻孔935个,累计进尺42128 m)和试验资料,首次精确确认了长江河口北翼第一硬土层分布界线,研究了第一硬土层的形成年... 在长江河口两翼广泛分布第一硬土层(FHSL),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调查资料(钻孔935个,累计进尺42128 m)和试验资料,首次精确确认了长江河口北翼第一硬土层分布界线,研究了第一硬土层的形成年代、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工程地质特性等。研究表明:第一硬土层形成年龄为20~11 ka B.P.(多个光释光和14C测年资料);硬土层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表明气候自下向上逐渐变凉和变干;第一硬土层的颗粒级配、粒度分布频率曲线、C-M沉积图等特征显示,第一硬土层主要由粉砂、极细砂和粘土粒级组成,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主要呈单峰分布,反映出物质沉积前所受搬运营力性质单一,土体颗粒沉积以均匀悬浮占绝对优势,沉积环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低能环境。第一硬土层的发育受气候控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15 ka B.P.)为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且以沉积作用为主,硬土层剖面厚度主要受该阶段控制,至末次盛冰期结束;第2阶段(15~11 ka B.P.)为暴露成土期,这时洪水不能形成越岸沉积,加积作用基本停止,硬土层厚度不再明显增加,已形成的第一硬土区域受到频繁变迁的分合河网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不规则古河道和台地,硬土层逐渐脱水成陆,经历了风化成壤的过程;第3阶段(11 ka B.P.至今)为淹埋期,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硬土层被其上覆的海相沉积层掩埋,成岩作用开始直到现今。土体易溶盐含量较高,为典型氯盐渍土类型,自下而上具有从低变高的趋势,为海相层覆盖硬土层以后成岩过程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土壤 硬土层 硬质粘土层 粒度 沉积环境 成因机制
下载PDF
阴极电流密度对6061铝合金在含Na_(2)WO_(4)电解液中微弧氧化膜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邵明增 武宏 +2 位作者 杨洪波 杨蕾 王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 研究恒流模式下阴极电流密度对6061铝合金在含Na2WO4的电解液中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厚度、形貌、相组成及耐磨性能的影响。方法 固定阳极电流密度为5.0 A/dm^(2),阴极电流密度分别为0、1.25、2.5、3.75、5.0 A/dm2,对6061铝合金进行... 目的 研究恒流模式下阴极电流密度对6061铝合金在含Na2WO4的电解液中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厚度、形貌、相组成及耐磨性能的影响。方法 固定阳极电流密度为5.0 A/dm^(2),阴极电流密度分别为0、1.25、2.5、3.75、5.0 A/dm2,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40 min。用涡流测厚仪测量了氧化膜的厚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用能谱分析仪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成分,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微弧氧化膜的相组成,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氧化膜的耐磨性能。结果 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氧化膜内的W含量逐渐减少,氧化膜颜色逐渐变浅,氧化膜厚度逐渐增加。微弧氧化膜的主要组成相为α-Al2O3和γ-Al2O3。当阴极电流密度从0 A/dm2增加到3.75 A/dm2时,氧化膜内孔洞的数量和尺寸逐渐减少,孔洞到氧化膜/基体界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氧化膜的耐磨性能逐渐提升。当阴极电流密度为3.75 A/dm2时,氧化膜的磨损率最低,仅为1.07×10-4mm3/(N·m)。但阴极电流密度增加到5.0 A/dm2时,氧化膜表层出现孔洞和剥落,耐磨性能下降。结论 阴极电流的加入有助于增加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提高氧化膜的致密性和耐磨性能,但过高的阴极电流会导致氧化膜表层出现孔洞,降低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阴极电流 钨酸钠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碳减排技术研究进展与未来探索
3
作者 秦勇 易同生 +2 位作者 周永锋 杨磊 王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12,共18页
煤炭地下气化(UCG)与碳减排的相互融合,有望成为当前至碳中和到来之前过渡阶段的优秀绿色能源技术,甚至在未来更长的碳中和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回顾研究历史与现状,UCG减排系统策略基本形成,可归纳为5种具体途径。其中,地下原位定向... 煤炭地下气化(UCG)与碳减排的相互融合,有望成为当前至碳中和到来之前过渡阶段的优秀绿色能源技术,甚至在未来更长的碳中和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回顾研究历史与现状,UCG减排系统策略基本形成,可归纳为5种具体途径。其中,地下原位定向调控可减少CO_(2)释放产出并促进UCG提质增产,相关策略和途径可归纳为“碳调减(CRR)”。UCG-CO_(2)地下空间超临界气态封存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封存介质、封存空间、封存能力等方面,少数研究讨论了封存机制。UCG-CO_(2)地下空间矿化封存不受地质体稳定性和封闭性苛刻条件的约束,潜在着固碳和转化产气的双重效果,但研究成果尚不多见。UCG-CO_(2)回注利用与封存的前期探索集中在煤层气增产和UCG合成气生产改善2个方面,近年来开创了UCG制氢尾气CO_(2)减排利用系列性探索。CRR作为一种主动减排策略,通过调节气化剂及其注入方式来定向调减UCG合成气中CO_(2)浓度,理论成果较多并且经过现场初步验证,有望成为集清洁能源生产与碳减排为一体的洁净煤实用技术。评述进展并分析短板,UCG碳减排科学技术研究已取得诸多实质性成果,也面临持续发展的挑战,未来探索似应聚焦在4个方向:一是立足可行,优先发展以UCG-CRR为重点的UCG-CO_(2)地下转化利用技术;二是聚焦短板,着力突破UCG减排-合成气提质协同机理和关键技术瓶颈;三是扎实推进,优先启动实施UCG-CRR先导试验和工程示范,探索步步取得实效;四是保障实现,探索建立由碳中和与碳管理战略、专项科技行动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构成的“三位一体”UCG减排政策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碳减排 碳调减 策略体系 探索方向
下载PDF
钢筋增强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爱军 陈义龙 +3 位作者 贺国京 王航 杨磊 王皓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6-1135,共10页
为改善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刚度在到达极限荷载55%~70%区间内存在减小的问题,设计制作了3组共12根钢筋增强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通过改变配筋率进行三分点加载试验,并与相同设计参数的胶合木梁和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进行... 为改善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刚度在到达极限荷载55%~70%区间内存在减小的问题,设计制作了3组共12根钢筋增强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通过改变配筋率进行三分点加载试验,并与相同设计参数的胶合木梁和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进行对比试验。观察记录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现象,实测各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和应变曲线,对比分析增强筋对各组试件破坏机理、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相比,钢筋增强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整体弯曲刚度在增强筋的作用下均有显著提高,钢夹板-螺栓连接试验梁在到达极限荷载55%~70%区间内刚度减少问题得到明显改善。钢筋增强钢夹板-螺栓连接试验梁的破坏形式随着配筋率的增大,逐渐由受拉脆性破坏向受拉延性破坏再到受压延性破坏进行转变。增强梁截面应变沿高度方向的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依据试验数据和理论推导,得出了钢筋增强钢夹板-螺栓连接试验梁抗弯计算公式,其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在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受拉区配置增强筋可以有效改善其后期刚度减少的问题,并提升其抗弯性能,可为此类连接木梁的增强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 钢夹板-螺栓连接 钢筋增强 抗弯性能 承载力计算
下载PDF
典型有机磷阻燃剂对蓝藻的Hormesis效应及机制探究
5
作者 沈洪艳 彭煜祺 +4 位作者 杨雷 李燕 刘雪薇 孙昊宇 唐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818,共10页
为探究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对蓝藻的毒性效应,以铜绿微囊藻为蓝藻受试模型,测定典型OPFRs{烷基OPFRs磷酸三乙酯(Triethyl Phosphate,TEP)和氯代OPFRs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 为探究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对蓝藻的毒性效应,以铜绿微囊藻为蓝藻受试模型,测定典型OPFRs{烷基OPFRs磷酸三乙酯(Triethyl Phosphate,TEP)和氯代OPFRs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对蓝藻生长及光合色素、氧化应激、细胞膜疏水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TEP与TCEP均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了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Hormesis效应,促进生长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80×10^(-4)~1.53×10^(-1)mg/L和5.87×10^(-5)~1.54×10^(-1)mg/L。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显示,低质量浓度OPFRs通过提高光合色素的合成及调控活性氧的适当增加可刺激蓝藻增殖;相反,高质量浓度OPFRs则阻碍光合作用,对藻细胞产生氧化胁迫,进而改变细胞膜疏水性致使细胞膜受损,最终导致蓝藻大量死亡。研究结果表明,OPFRs能引发蓝藻生长的Hormesis效应,且氯代OPFRs比烷基OPFRs具有更明显的生物效应,在一定暴露质量浓度内具有促进蓝藻水华形成的潜在环境风险。研究可为OPFRs水生毒性和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有机磷阻燃剂 铜绿微囊藻 Hormesis效应 光合作用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浙江省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系统构建与初步应用
6
作者 黄晓兵 张传亮 +5 位作者 刘爱军 倪柏峰 杨磊 孙思琪 赵灵燕 张红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改革是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闭环管控能力,优化和升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的重要手段。浙江省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构建全省动物疫病监测系统,设计开发任务下达、样品采集、样品接收、样品检测、结果上... 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改革是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闭环管控能力,优化和升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的重要手段。浙江省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构建全省动物疫病监测系统,设计开发任务下达、样品采集、样品接收、样品检测、结果上报、数据应用等6大业务模块,打通了疫病监测全环节业务流和数据流,通过与养殖、流通、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畜牧全产业链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了动物疫病无纸化采样监测,有效提升了监测数据采集质量,确保了监测工作源头可溯、过程可查、结果可用,为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监测 数字化改革 数据共享
下载PDF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7
作者 张云 蒋翠翠 +2 位作者 杨磊 李亚 赵锦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或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相比,2组患者术后测量值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测量值更低(P<0.05)。术前PFDI-20、PFIQ-7评分2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LF治疗POP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盆底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希夏邦马峰淡色花岗岩岩石成因初步研究
8
作者 刘小驰 杨雷 +2 位作者 何少雄 胡方泱 王佳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6-1460,共15页
淡色花岗岩是研究碰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本文对喜马拉雅造山带希夏邦马峰海拔5800m大本营附近的淡色花岗岩样品进行了独居石U-Th-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初步分析。研究样品根据矿物组合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 淡色花岗岩是研究碰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本文对喜马拉雅造山带希夏邦马峰海拔5800m大本营附近的淡色花岗岩样品进行了独居石U-Th-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初步分析。研究样品根据矿物组合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二者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变形程度都有所差异,全岩地球化学中弱变形的黑花岗岩表现出低Si和富Al、Mg、Fe、K、Ti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6;强变形和弱变形的二云母花岗岩均表现出高Si和贫Mg、Fe、K、Ti的特征,A/CNK为1.11~1.17。同黑云母花岗岩相比,二云母花岗岩稀土元素中Eu元素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中富集Sn、U,亏损Ba、Sr、Zr、Hf、LREE等元素,暗示岩浆经历了斜长石、黑云母、锆石、独居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中的独居石给出U-Th-Pb年龄为22.9±0.2Ma、22.7±0.5Ma和22.7±0.7Ma的一致结果,这一年龄略早于前人报道的结果,指示藏南拆离系活动时间在该区域与喜马拉雅中段具有一致性。本文认为希夏邦马淡色花岗岩岩浆作用与碰撞后伸展阶段发育的藏南拆离系活动具有同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花岗岩 喜马拉雅 希夏邦马峰 U-Th-Pb年龄 藏南拆离系 分离结晶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多工位柔性压曲机设计
9
作者 唐静静 杨磊 +3 位作者 徐雪萌 刘权 李颖鹏 张东凯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针对压曲机单点单次压制曲块质量不稳定、提浆效果差等问题,采用TRIZ理论对压曲机进行总体方案创新设计。利用分割、多维化原理设计多工位压曲装置,包括落料、预压整形、3次捶打和脱模输出等6个工位,平均产量为500块/h。采用复制、动态... 针对压曲机单点单次压制曲块质量不稳定、提浆效果差等问题,采用TRIZ理论对压曲机进行总体方案创新设计。利用分割、多维化原理设计多工位压曲装置,包括落料、预压整形、3次捶打和脱模输出等6个工位,平均产量为500块/h。采用复制、动态化、改变参数、近似化原理设计锤头装置,每个模盒均对应包含8个可独立捶打的柔性锤头装置,实现24次/周期的多点、多频次柔性捶打。运用SolidWorks进行设备虚拟建模,通过样机验证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设备压制的曲块含水率约为12%,曲块表面提浆效果面积比约为82%,曲皮厚度约为0.96 cm,曲块中间松、四周紧,断面整洁。研究为压曲机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压曲机 多工位 柔性
下载PDF
血清YKL⁃40与气道炎性因子在婴幼儿喘息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淑玉 郑一博 +4 位作者 杨蕾 李矢云 马晓琳 刘凡 张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YKL-40及气道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5和IL-8在婴幼儿喘息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喘息急性发作(急性期)患儿70例,其中初次喘息发作32例,反复喘息38例。经治疗恢复期34例。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YKL-40及气道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5和IL-8在婴幼儿喘息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喘息急性发作(急性期)患儿70例,其中初次喘息发作32例,反复喘息38例。经治疗恢复期3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22例为健康对照组。反复喘息患儿依据哮喘预测指数(API)分为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15例。检测上述各组血清YKL-40、IL-5和IL-8水平,分析YKL-40与IL-5、IL-8、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喘息急性期患儿血清YKL-40、IL-5、IL-8水平均高于喘息恢复期和健康对照组(P<0.01)。反复喘息组血清YKL-40和IL-8水平均高于初次喘息组(P<0.01)。API阳性组与API阴性组血清YKL-40、IL-5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YKL-40与IL-8呈显著正相关(r=0.926,P<0.001),但与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YKL-40、IL-5和IL-8参与婴幼儿喘息急性气道炎症过程,YKL-40可能与中性粒细胞炎症有关。YKL-40水平增高可能是婴幼儿喘息发作和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但与API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 哮喘 YKL-40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8 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婴幼儿
下载PDF
地方气象标准体系构成浅析——以吉林省为例
11
作者 冯喜媛 涂钢 +1 位作者 杨磊 邵祺多 《标准科学》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气象标准体系是气象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指引,标准构成分析可直观了解气象标准化工作现状。本文以吉林省气象标准体系为例,对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浅析地方气象标准体系的具体构成特点,明确气象服务保障是目前气... 气象标准体系是气象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指引,标准构成分析可直观了解气象标准化工作现状。本文以吉林省气象标准体系为例,对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浅析地方气象标准体系的具体构成特点,明确气象服务保障是目前气象标准化工作的突出领域,数值天气预报、资源开发利用、专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重大突发事件保障等是目前气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提出各业务领域全面加强标准化培训工作以及标准化管理工作需求和建议,以期为各地方气象标准体系建设及标准化工作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体系 标准构成 气象 吉林
下载PDF
分配·承认·能力: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的多维审视
12
作者 杨磊 朱德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是揭示其作为一项“好制度”的根本所在,旨在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化变革和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指高等职业院校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正义属性,既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中的正义追求,也包含... 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是揭示其作为一项“好制度”的根本所在,旨在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化变革和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指高等职业院校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正义属性,既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中的正义追求,也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内容的正义以及制度执行手段的正义,还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所形成的高考文化、高考风俗、高考习惯以及高考心理、高考舆论等制度亚文化的正义性。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还是多元化、层次化的复合正义,具体包含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教育主体地位的承认正义、个体自由发展的能力正义。是故,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在制定与执行中需要强调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公平、民主的平等,以教育考试制度的正义性变革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高考 制度正义 分配正义 承认正义 能力正义
下载PDF
炼化生产计划优化中的分子建模方法
13
作者 董丰莲 孙鑫 +2 位作者 余海鹏 杨磊 魏志伟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了实现生产方案优化,提高石油炼化加工效益,应用模型开展生产计划优化测算是国内外石化企业的普遍做法。当前国内一些企业采用的传统炼化生产计划优化模型比较宏观,无法精确反映原料组分变化对产品收率和性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优化... 为了实现生产方案优化,提高石油炼化加工效益,应用模型开展生产计划优化测算是国内外石化企业的普遍做法。当前国内一些企业采用的传统炼化生产计划优化模型比较宏观,无法精确反映原料组分变化对产品收率和性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分子管理理念,实现装置的分子水平建模。文章提出一种在全厂炼化计划优化模型中开展分子建模的方法:首先将二次反应装置构建为多个逻辑装置,其次采用多Delta-base结构描述反应后分子产物随原料组分变化的关系,最后采用分方案物性传递技术将分子组分合成为实际产物以实现产品组分的动态计算。该方法在自主研发的国产炼化计划优化软件平台RIPO上实现。采用某企业数据,建立了包括常减压蒸馏、连续重整和芳烃联合装置分子模型的全厂生产计划优化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分子水平建模和优化,优化结果反映了原料组分及加工方案对目标产品收率和性质的影响,为提高炼化经济效益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计划优化 分子建模 物性传递 Delta-base
下载PDF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杨蕾 燕海亚 刘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4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卵巢癌根治术)和观察组(n=5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4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卵巢癌根治术)和观察组(n=5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恢复及妊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1、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中27例患者尝试受孕,其中9例患者妊娠成功,纳入妊娠组;另外18例患者妊娠失败,纳入未妊娠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化疗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化疗情况及复发情况均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妊娠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安全可行,不会增加复发率,有生育意愿者可尝试受孕。对于合并术后妊娠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早期上皮性卵巢癌 复发 妊娠
下载PDF
富水软弱围岩劈裂型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
15
作者 杨磊 张耀磊 +3 位作者 唐明秀 李让杰 徐真浩 尹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64,共16页
富水软弱围岩劈裂型注浆加固体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对注浆整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劈裂型注浆加固体三轴压缩试验和相应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劈裂浆脉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及注浆加固规律,分析浆脉粗糙度、厚度、... 富水软弱围岩劈裂型注浆加固体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对注浆整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劈裂型注浆加固体三轴压缩试验和相应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劈裂浆脉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及注浆加固规律,分析浆脉粗糙度、厚度、数量和倾角对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的影响,阐明三轴加载条件下加固体内部孔隙率和微裂纹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劈裂浆脉空间分布模式主要包括半贯通型、交叉型和贯通型,注浆影响区域可分为加固区、过渡区和未扰动区;浆脉存在有效提升了加固体的整体刚度和承载力,加固体峰值偏应力与浆脉粗糙度、厚度、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浆脉倾角增大会导致整体强度降低;加固体破坏模式主要有局部膨胀型和剪切滑移型,受浆脉形态特征影响,二者对整体变形破坏的贡献程度不同;在加载过程中,浆-土界面处首先萌生微裂纹,进而浆脉两侧软弱介质被压缩挤密后出现大量微裂纹,裂纹数量持续增多直至试样破坏;加固体孔隙率与微裂纹萌生数量变化规律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受浆脉形态特征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注浆 加固体 浆脉形态特征 变形破坏模式 峰值偏应力 微裂纹萌生
下载PDF
Metage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Samples from Wildlife Rescue Station at Poyang Lake, China
16
作者 LIU Jia LI Xi Yan +4 位作者 SONG Wen Tao ZENG Xiao Xu LI Hui yang lei WANG Da Ya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95-603,共9页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irome and bacterial microbiome in the wildlife rescue station of Poyang Lake,China.Methods Ten smea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March 2019.Metagenomic sequencing was perfo...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irome and bacterial microbiome in the wildlife rescue station of Poyang Lake,China.Methods Ten smea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March 2019.Metagenomic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to delineate bacterial and viral diversity.Taxonom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Kraken2 and Bracken methods.A maximum-likelihood tre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region of picornavirus.Results We identified 363 bacterial and 6 viral families.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icrobial and viral abundance was found between samples S01–S09 and S10.In S01–S09,members of Flavobacteriia and Gammaproteobacteria were the most prevalent,while in S10,the most prevalent bacteria class was Actinomycetia.Among S01–S09,members of Myoviridae and Herelleviridae were the most prevalent,while the dominant virus family of S10 was Picornaviridae.The full genome of the pigeon mesivirus-like virus(NC-BM-233)was recovered from S10 and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8,124 nt.It showed the best hit to the pigeon mesivirus 2 polyprotein,with 84.10%amino acid identity.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RdRp clustered into Megrivirus B.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itial assessment of the bacteria and viruses in the cage-smeared samples,broadens our knowledge of viral and bacterial diversity,and is a way to discover potential pathogens in wild bird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GENOMICS Virome Megrivirus B Picornaviridae Poyang Lake Wildlife Rescue Station Wild Bird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发展现状和标准需求
17
作者 杨磊 浑连明 +4 位作者 祖国强 李树军 李心达 郭俊龙 张玉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共11页
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数量迅速增加,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充电装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目前充电机器人相关技术的梳理、归纳、总结和标准化等工作仍未开展系统性研究。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的... 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数量迅速增加,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充电装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目前充电机器人相关技术的梳理、归纳、总结和标准化等工作仍未开展系统性研究。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路线,从结构设计、识别定位、柔顺控制和控制系统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其次,提出了涵盖现有主流机器人的分类方法,提炼了机器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而,分析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标准现状,提出了充电机器人术语、分类和通用技术等标准需求,构建了机器人标准体系。最后,探索了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在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多功能化和互联互通5个维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并对其在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和车网友好互动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机器人 发展现状 标准需求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治理共同体的生成过程及运行机制——以Q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例
18
作者 杨磊 孙瑗敏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目标,要求其向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模式转变。治理共同体依托于乡土社会长期孕育的共同情感,是一种富有弹性、可依情境变化而被灵活建构的治理样态。对Q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案例研究发现,乡村建... 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目标,要求其向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模式转变。治理共同体依托于乡土社会长期孕育的共同情感,是一种富有弹性、可依情境变化而被灵活建构的治理样态。对Q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案例研究发现,乡村建设行动中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遵循着“激活-形塑-行动”的整体过程。需求与资源两种要素的双向耦合刺激“共同意识”的生成,而通过共识汇集、规则筛选和约束吸纳三重维度,治理共同体得以形塑和明确行动边界。在具体行动中,民主协商、核心领导、行动激励和风险包容等四项机制保证了治理共同体的有序运行和效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人居环境整治 治理共同体 共同体形塑 基层治理
原文传递
某水库大坝挡水坝段坝后渗漏探测及有限元分析
19
作者 杨磊 刘冠英 李毕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1-7,32,共8页
混凝土坝坝体渗漏影响大坝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危及电器设备正常运行,应及时探查渗漏位置,消除渗漏隐患。为查明某混凝土挡水坝坝后渗漏原因,采用自然电位、跨孔声波、单孔声波、钻孔电视、钻孔取芯、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等多种方法对坝体... 混凝土坝坝体渗漏影响大坝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危及电器设备正常运行,应及时探查渗漏位置,消除渗漏隐患。为查明某混凝土挡水坝坝后渗漏原因,采用自然电位、跨孔声波、单孔声波、钻孔电视、钻孔取芯、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等多种方法对坝体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成果开展有限元分析。检测发现:4号—5号坝段横缝存在渗漏异常,挡水坝段混凝土渗透系数不满足设计抗渗要求,各坝段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蜂窝、离析、空洞和不密实现象,4号坝段520廊道与494廊道存在垂向渗漏通道,5号坝段钻孔之间混凝土存在渗漏通道,且廊道以下及向下游方向混凝土存在渗漏通道。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515 m高程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交界处为主要渗漏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大坝 隐患探测 有限元分析 碾压混凝土 渗漏通道
下载PDF
2018—2022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分娩产妇特征变化分析
20
作者 杨蕾 高雪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分娩产妇数量、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妊娠高危因素等内在特征的变化,为提高孕产妇救治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调阅患者病历信息,收集分娩产妇基本信息、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探讨产妇内...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分娩产妇数量、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妊娠高危因素等内在特征的变化,为提高孕产妇救治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调阅患者病历信息,收集分娩产妇基本信息、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探讨产妇内在特征的变化。结果:2018—2022年该院产妇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9216人下降致2022年的7218人,其中2019年产妇人数达到最高峰(10084人),之后产妇数量快速下降,2022年产妇数量下降幅度趋向平稳。2018—2022年该院高龄产妇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9,P<0.05),其中2018年高龄产妇比例最高,为24.61%,2019年快速下降,之后逐年上升,至2022年达到22.39%。分娩结局方面,剖宫产率及无痛分娩顺产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不良妊娠结局中低出生体重儿占比呈上升趋势,巨大儿占比呈下降趋势。2018—2022年该院胎膜早破、高龄产妇、妊娠糖尿病为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高危因素,发生率分别为22.73%、21.16%、18.42%。各高危因素中,高龄产妇、妊娠糖尿病、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子宫肌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巨大儿、胎心/胎动异常、过期妊娠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2018—2022年该院产妇数量逐年下降,高龄产妇占比增加,产妇中大部分不良妊娠结局及高危因素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产科风险因素,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分娩结局 高危因素 趋势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