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处理对Pt基块体金属玻璃塑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易梦丽 王驰 +3 位作者 赖建平 李定骏 袁卫锋 余家欣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采用退火的热诱导方法向Pt基块体金属玻璃(Pt-BMG)基体内原位引入纳米晶,通过纳米压痕实验,考察了Pt-BMG在铸态和在玻璃转变温度Tg之上(250℃)退火15 min,2 h和6 h的力学性能和塑性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时间从15 min增加到6 h时... 采用退火的热诱导方法向Pt基块体金属玻璃(Pt-BMG)基体内原位引入纳米晶,通过纳米压痕实验,考察了Pt-BMG在铸态和在玻璃转变温度Tg之上(250℃)退火15 min,2 h和6 h的力学性能和塑性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时间从15 min增加到6 h时,Pt-BMG的结晶度从34%增加到57%,平均晶粒尺寸从25.6 nm增加到38.3 nm,硬度和折合模量分别从5.66 GPa和133.83 GPa增加到8.65 GPa和182.89 GPa,同时载荷-位移曲线上的锯齿流变行为呈现从可明显观察到不连续的位移突变到比较平滑的变化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证明,随着纳米晶尺寸的增加,剪切转变区的激活与剪切带的成核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由于金属玻璃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小尺寸纳米晶会被剪切带所包裹或溶解,促进了金属玻璃塑性变形的形成;而大尺寸纳米晶在承受载荷时,在晶体内部产生了位错和滑移,进一步抑制了剪切带的成核与传播.本文结合纳米压痕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原子尺度上揭示了纳米晶的尺寸影响非晶合金塑性变形的内在机理,为设计理想性能的金属玻璃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基础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Pt基块体金属玻璃 塑性动力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晶 剪切带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新冠病毒广谱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2
作者 袁为锋 赵永亮 +1 位作者 吴芷萱 徐可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9-384,共16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引发疫情至今,已经变异出Alpha、Beta、Delta和Omicron等不同谱系。传统疫苗的抗原序列来源于某一自然分离株的原始序列,疫苗迭代速度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导致突破性感染的发生,研发跨谱系的广谱...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引发疫情至今,已经变异出Alpha、Beta、Delta和Omicron等不同谱系。传统疫苗的抗原序列来源于某一自然分离株的原始序列,疫苗迭代速度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导致突破性感染的发生,研发跨谱系的广谱疫苗是预防这类高变异呼吸道病毒的迫切需求。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抗原的多价偶联、核心抗原模块的提取、抗原内部保守表位的工程化设计、抗原表位展示技术、计算指导的抗原重构等抗原“再设计”方案得以实现,提高了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广谱性。合成生物学还体现在疫苗产品的生产工艺环节,基因工程表达的疫苗抗原以纳米颗粒、病毒载体、核酸、亚单位的形式,借助细菌、酵母、植物、昆虫或哺乳动物细胞等表达平台进行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在广谱疫苗(尤其是广谱新冠病毒疫苗)多种设计策略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合成生物技术如何通过反向疫苗学的设计展示全新的共性抗原表位和交叉抗原位点,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广谱保护效果。本文还讨论了多种广谱疫苗设计策略的应用场景及面临的挑战。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马赛克设计策略、保守表位工程化设计策略、计算共识序列策略和新型佐剂策略,结合不同的疫苗技术路线,可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广谱保护性和安全性。这为高变异病毒的疫苗研发提供了合成生物学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反向疫苗学 新冠广谱疫苗
下载PDF
基于狄克辐射波的农业日灼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陈林 李艺若 +2 位作者 袁伟丰 崔莉榕 李泓江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章针对日灼病进行监测系统开发和设计,主要采用Dicke技术对作物进行日灼病的精准监测和病害预防。其中,硬件系统基于FPGA芯片,主要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无线通信三个模块,旨在通过作物表面辐射率收集、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实现对... 文章针对日灼病进行监测系统开发和设计,主要采用Dicke技术对作物进行日灼病的精准监测和病害预防。其中,硬件系统基于FPGA芯片,主要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无线通信三个模块,旨在通过作物表面辐射率收集、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实现对作物日灼病的精准监测和治疗。此外,通过神经网络LSTM模型,文章对监测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和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灼病 狄克辐射波 监测系统 数据分析
下载PDF
连续型机器人运动学的平面圆弧法建模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高源 臧红彬 +5 位作者 袁卫锋 周军 尹强 李成佳 蔡勇 刘樾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1-1820,共10页
针对当前连续型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求解复杂、低效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圆弧法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其具有运动学逆解求解简单、高效的特点。利用该方法在平面内拟合连续型机器人的弯曲运动形状,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分析其驱动空间、... 针对当前连续型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求解复杂、低效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圆弧法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其具有运动学逆解求解简单、高效的特点。利用该方法在平面内拟合连续型机器人的弯曲运动形状,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分析其驱动空间、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并描述其工作空间。分析连续型机器人在平面内弯曲形状的几何约束,建立关节空间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降低求解复杂逆运动学问题的难度。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驱动线长度变化曲线进行仿真分析,求解逆运动学的有效解,并研制原理样机进行样机实验,实验表明该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逆运动学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机器人 逆运动学 平面圆弧法 样机实验
下载PDF
适应于水下抓取作业柔性臂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5
作者 尹强 臧红彬 +3 位作者 袁卫锋 周军 高源 李成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5,共7页
传统关节式水下作业机械臂存在作业灵活性受限、控制复杂等不足,为此,文中提出并研发了一种适应于水下作业、柔索驱动的柔性机械臂。通过采用对角线耦合轮系驱动,实现了一个电机控制两根驱动钢丝,并减少实际所需电机的数量;采用几何分... 传统关节式水下作业机械臂存在作业灵活性受限、控制复杂等不足,为此,文中提出并研发了一种适应于水下作业、柔索驱动的柔性机械臂。通过采用对角线耦合轮系驱动,实现了一个电机控制两根驱动钢丝,并减少实际所需电机的数量;采用几何分析法建立了柔性臂驱动绳长、关节弯曲角度与末端位姿的运动学关系,并建立柔性臂运动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手臂运动仿真,得到柔性臂的仿真姿态与工作空间;通过ADAMS软件对柔性臂进行运动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确定了手臂关节的最优尺寸。制造出实物样机,对其手臂动作灵活性、柔顺性进行测试,完成了气密性试验和水密性试验,并成功在水下环境对目标物进行抓取,验证了柔性臂机械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该柔性臂不仅能满足水下环境抓取作业需求,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受限空间、危险场景的抓取和检测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抓取柔性臂 设计 运动学模型 仿真分析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脏磁共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损伤及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6
作者 龙义添 郭应坤 +3 位作者 杨智 蒋小凤 袁尉峰 文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3-817,823,共6页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电影及心肌延迟强化(LGE)扫描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临床诊断的HCM患者119例,...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电影及心肌延迟强化(LGE)扫描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临床诊断的HCM患者119例,同期纳入3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及LGE序列。将上述序列导入心脏后处理软件中获得左心房、左心室功能参数,并判定是否存在LGE,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的关系。结果 HCM组左心房三期射血功能均较对照组降低[左心房总射血分数(47.22±11.89)%比(59.01±6.37)%,t=-4.377,P<0.001;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21.25±7.97)%比(32.97±8.03)%,t=-5.996,P<0.001;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32.88±13.96)%比(38.38±9.73)%,t=-1.705,P=0.041];左心房总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OR=0.859)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OR=0.908)均呈负相关(P<0.001),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与左心室LGE(OR=0.868)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OR=0.936)均呈负相关(P<0.001);左心房总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分别提示左心室LG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874。结论 即使HCM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处于保留状态,合并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患者左心房功能存在损伤,左心房泵血期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大性 心脏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电影 心房功能 图像增强
下载PDF
植物多酚绿色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婉 魏婉倩 +3 位作者 李猛 鲍妮娜 袁维风 翟科峰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7期74-77,共4页
植物多酚具有酚羟基团,是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植物多酚具有很多的生物学特性,又加之来源广和丰富等特点而被重视和研究,因此选择合理的提取方式至关重要。从传统提取技术、现代提取技术和新型提取溶剂等方面综述了其提取方法,并对... 植物多酚具有酚羟基团,是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植物多酚具有很多的生物学特性,又加之来源广和丰富等特点而被重视和研究,因此选择合理的提取方式至关重要。从传统提取技术、现代提取技术和新型提取溶剂等方面综述了其提取方法,并对其未来的提取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多酚的精准提取和活性物质的个性化开发及高值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传统提取技术 现代提取技术 新型提取溶剂
下载PDF
铜冶炼高温电除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海宝 王少权 +3 位作者 伍致承 袁伟锋 徐越前 骆建友 《绿色矿冶》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了实现铜冶炼高温烟气粉尘的高效脱除,本文分析高温烟气领域除尘技术研究现状,搭建了基于铜冶炼烟气工况的高温电除尘中试装置,分析了炼铜粉尘的形貌、粒径等特性,研究了不同烟气流速、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得出电除尘关键参数最佳... 为了实现铜冶炼高温烟气粉尘的高效脱除,本文分析高温烟气领域除尘技术研究现状,搭建了基于铜冶炼烟气工况的高温电除尘中试装置,分析了炼铜粉尘的形貌、粒径等特性,研究了不同烟气流速、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得出电除尘关键参数最佳设置方法。结果表明,高温电除尘器烟气流速为0.48 m/s时,烟气颗粒既不会造成高温电除尘器严重积灰,也不会导致大量颗粒大量逃逸,除尘效率最佳;电场电压越高,出口粉尘浓度越低,除尘效率越高,实践中要在满足除尘效率的前提下寻找能耗最低的电压值。在福建某铜冶炼厂进行高温电除尘技术工程应用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电除尘器出口烟气含尘浓度由2.19 g/m^(3)降至62 mg/m^(3),除尘效率大于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 高温除尘 金属冶炼 颗粒物 除尘效率
下载PDF
一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VP2和NS1基因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琪 史利军 +5 位作者 梁琳 张玲玲 袁维峰 梁瑞英 李金祥 崔尚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6-1112,共7页
为分析当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对FPL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猫粪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分子生物学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在CRFK细胞上盲传5代后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电镜观察病毒粒... 为分析当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对FPL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猫粪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分子生物学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在CRFK细胞上盲传5代后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直径约25 nm,分离病毒的血凝效价为1∶256,将分离株命名为FPLV BJ04。基因组扩增结果显示,FPLV BJ04基因组大小为5 118 bp。决定病毒宿主范围和抗原性的VP2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PLV BJ04株与2017年意大利分离株KX434462株位于同一分支;分离株的VP2、NS1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FPLV VP2、NS1基因相似性分别为99.1%~99.5%和99.0%~99.5%。动物回归试验中攻毒组猫出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研究对分离的FPLV北京流行株的VP2和NS1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可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FPLV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病毒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增量式PID算法和逆变调功的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代海林 袁伟峰 +2 位作者 贺云 张丽丽 张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4-752,共9页
针对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需承受高剂量辐照的要求,建立了空间温度和辐照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模型,选用制冷机组和加热组件实现了系统加热和制冷,结合防冻液循环与气体循环的方式实现了环境模拟温箱温度远程控制和防辐照设计。将温... 针对外层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需承受高剂量辐照的要求,建立了空间温度和辐照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模型,选用制冷机组和加热组件实现了系统加热和制冷,结合防冻液循环与气体循环的方式实现了环境模拟温箱温度远程控制和防辐照设计。将温控过程分为制冷、加热和保温3个阶段,并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逆变调功方法和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温控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模拟温箱实际温变曲线与设定的温变曲线拟合良好,达到了主要技术指标,可以满足空间温度环境模拟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PID 外层空间 环境模拟系统
下载PDF
重组犬α6干扰素的酵母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天琪 侯绍华 +5 位作者 郭晓宇 鑫婷 姜一曈 袁维峰 朱鸿飞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44-2150,共7页
试验旨在构建犬α6干扰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和筛选,以期获得高活性的重组犬α6干扰素(CaIFN-α6)。根据CaIFN-α6基因序列,按毕赤酵母菌密码子偏好性对CaIFN-α6全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与合成,用XhoⅠ和NotⅠ双酶切将其连接... 试验旨在构建犬α6干扰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和筛选,以期获得高活性的重组犬α6干扰素(CaIFN-α6)。根据CaIFN-α6基因序列,按毕赤酵母菌密码子偏好性对CaIFN-α6全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与合成,用XhoⅠ和NotⅠ双酶切将其连接至载体pPICZαA中,构建pPICZαA-CaIFN-α6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pPICZαA-CaIFN-α6并线性化,电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X33中制备重组菌。采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收集上清,超滤浓缩,最终获得纯化的重组CaIFN-α6。利用BCA法测得纯化后的CaIFN-α6蛋白浓度为1.5 mg/mL,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CaIFN-α6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SDS-PAGE显示其纯度约在95%以上,MDCK/VSV法检测其效价为2.37×10^7 IU/mL,比活性为1.58×10^7 IU/mg。结果表明犬α6干扰素在毕赤酵母pPICZαA表达载体系统中成功表达,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为后期的犬病毒病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α6干扰素(CaIFN-α6) 真核表达 纯化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北京株NS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琪 史利军 +3 位作者 袁维峰 梁瑞英 李金祥 崔尚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27-3336,共10页
为分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北京株(FPV-BJ 05株)NS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对FPV-BJ 05株NS1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FPV-BJ 05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11株FPV参考株NS1基... 为分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北京株(FPV-BJ 05株)NS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对FPV-BJ 05株NS1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FPV-BJ 05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11株FPV参考株NS1基因的同源性,并预测NS1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及蛋白结构与功能、高级结构等。结果显示,NS1基因全长2 007bp,编码668个氨基酸,且与其他FPV分离株NS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8%~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98.8%。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FPV-BJ 05株NS1蛋白与GenBank上登录的3株FPV参考株处于同一大分支,但由于氨基酸的突变导致其属于独立的一小分支。NS1蛋白既无信号肽也无跨膜结构域,属于非分泌型的疏水性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NS1蛋白柔韧性较好,抗原性及表面可及性较高,预测该蛋白含有13个优势抗原位点。修饰结构预测表明,NS1蛋白含有62个潜在磷酸化位点,27个O-糖基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NS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概率较高,分别为69.6%和17.4%。NS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分别占39.37%、15.42%、39.37%和5.84%。应用在线软件SWISS-Modle对NS1蛋白进行建模,预测其三级结构,结果发现NS1蛋白主要以α-螺旋为主。本试验结果将为北京地区FPV免疫诊断及核酸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 NS1基因 生物信息学 蛋白结构预测
下载PDF
大型航天器与外热流模拟装置的数字化结构匹配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吉慧 苏新明 +2 位作者 秦家勇 袁伟峰 吴星亮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常选用红外加热笼作为外热流模拟装置。为提高外热流模拟的准确性,红外加热笼需要对航天器进行全表面覆形。文章针对如何确认外热流模拟装置与航天器的结构匹配性这个难题,依托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结构... 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常选用红外加热笼作为外热流模拟装置。为提高外热流模拟的准确性,红外加热笼需要对航天器进行全表面覆形。文章针对如何确认外热流模拟装置与航天器的结构匹配性这个难题,依托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结构匹配方法,解决了多站测量拼接误差累积、三维扫描仪参数优化选择2个技术难点,使三维扫描和逆向建模过程引入的几何误差不超过10 mm。该数字化结构匹配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外热流模拟装置与航天器的配装成功率达到100%,实际安装状态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航天器 外热流模拟装置 结构匹配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中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凯 黄庆华 +3 位作者 钟儒清 陈亮 袁维峰 张宏福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70-7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玉米品种淀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及常规养分的含量和组成,并探索各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收集的14个品种的玉米样品,分别测定各玉米品种的淀粉、...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玉米品种淀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及常规养分的含量和组成,并探索各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收集的14个品种的玉米样品,分别测定各玉米品种的淀粉、非淀粉多糖各部分以及常规养分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及简单相关分析研究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淀粉为玉米籽粒中最主要的组分,占干物质的70.97%~76.98%,其次为粗蛋白,占干物质的7.86%~10.34%,然后是NSP,占干物质的6.98%~9.76%。NSP中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s,AX)和纤维素含量最高,并且不可溶性NSP(insoluble NSP,INSP)含量远高于可溶性NSP(soluble NSP,SNSP)。此外,玉米中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不高,分别占干物质的3.55%~4.98%和1.08%~1.49%。淀粉含量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总NSP(total NSP,TNSP)、INSP和不可溶性AX(insoluble AX,IAX)的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TNSP与INSP和纤维素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INSP与粗灰分、纤维素含量,以及IAX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SNSP与β-葡聚糖、纤维素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总AX(total AX,TAX)和可溶性AX(soluble AX,SAX)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TAX与IAX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粗蛋白、粗灰分、TAX和IAX与阿拉伯糖/木糖(arabinose/xylose,A/X)(TAX)和A/X(IAX)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且A/X(TAX)和A/X(IAX)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9,P<0.01)。【结论】不同品种玉米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玉米干物质中淀粉、粗蛋白和非淀粉多糖含量最高,非淀粉多糖中阿拉伯木聚糖及纤维素为主要组分。各化学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 非淀粉多糖 相关性
下载PDF
真空低温环境下红外笼移动装置设计及调试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伟峰 李日华 钱北行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2期184-189,共6页
为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方便快捷地实现高、低温工况的转换,设计了红外笼移动装置,高温工况时,将红外笼移至航天器加热面的上方;低温工况时,将红外笼移开。文章以红外笼移动装置的功能、性能需求分析为基础,确定了移动装置的功能模块及... 为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方便快捷地实现高、低温工况的转换,设计了红外笼移动装置,高温工况时,将红外笼移至航天器加热面的上方;低温工况时,将红外笼移开。文章以红外笼移动装置的功能、性能需求分析为基础,确定了移动装置的功能模块及设计要求,通过特殊设计使得该移动装置能够克服低温传动失稳或失效问题,并满足真空润滑、电机热控等要求,实际应用表明其具备在真空低温特殊环境下可靠、安全工作的能力。文章最后根据装置的工程应用情况给出了后续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试验 红外笼 移动装置 机械设计 控制系统
下载PDF
有限群的广义c^#-正规子群
16
作者 韦华全 袁卫峰 +2 位作者 周宇珍 李雪 李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8,共5页
设G为有限群,H为G的子群,称H为G的广义c^#-正规子群,如果存在G的正规子群K使得HK在G中正规,并且H∩K是G的CAP-子群。利用Hall子群和极大子群的广义c^#-正规性,得到有限群π-可解或可解的几个充分或充要条件。
关键词 有限群 广义c^#-正规子群 HALL子群 可解群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对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比较分析
17
作者 刘莹 袁伟峰 孙兴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对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方法构建致敏抗原诱导敏感实验动物诱发T细胞介导的反应性脊髓炎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多西环素组及空白对照...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及对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方法构建致敏抗原诱导敏感实验动物诱发T细胞介导的反应性脊髓炎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多西环素组及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分别采用丙戊酸钠和多西环素干预;在免疫当天及药物干预结束后测量动物行为学变化情况,在干预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出脊髓,观察小胶质细胞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采集血液样品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大鼠行为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胶质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丙戊酸钠组与多西环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丙戊酸钠组及多西环素组大鼠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丙戊酸钠组与多西环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大鼠体内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是影响大鼠行为学评分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多西环素治疗脊髓炎大鼠后可有效降低大鼠行为学评分,并显著改善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但两种药物比较对各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多西环素 脊髓炎大鼠 行为学评分 小胶质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2016-2017年江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ORF5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袁为锋 张帆帆 +10 位作者 李龙显 李昊 张付华 刘小萍 叶昱 李凯 黄冬艳 丁珍 吴琼 宋德平 唐玉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31-2839,共9页
为了解近年来江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子流行病学和其遗传变异情况,本次调查于2016-2017年从江西省各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453份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 为了解近年来江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子流行病学和其遗传变异情况,本次调查于2016-2017年从江西省各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453份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料,采用RT-PCR方法对所有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321份病料为PRRSV阳性,阳性率为70.86%,各地区的阳性率在19.15%~84.85%之间。挑选14份阳性样品测序后,经ORF5基因序列分析,江西地区各PRRSV毒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100%,PRRSV流行毒株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59.9%~98.5%之间。基于ORF5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14个测序毒株均为美洲型毒株,其中有4株为基因亚型Ⅰ,即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3株为基因亚型Ⅱ,即经典毒株;3株为基因亚型Ⅲ,即NADC30-like毒株;4株为新出现的基因亚型Ⅳ。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基因亚型Ⅰ、Ⅱ、Ⅲ和Ⅳ毒株ORF5基因编码的GP5蛋白氨基酸在3个表位及2个重要的抗原相关区域存在较大变异,其中以NADC30毒株为代表的基因亚型Ⅲ毒株和以GD1404毒株为代表的基因亚型Ⅳ毒株均表现出独有的氨基酸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影响GP5蛋白的免疫原性。本次调查结果表明,2016-2017年江西地区PRRSV流行出现了新形势,美洲型毒株出现了多基因亚型共同存在的局面,以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为主,NADC30-like毒株和新基因亚型等新毒株的比例较高,同时还存在经典毒株;持续实时监测PRRSV的毒株流行和变异情况,可为临床诊断、药物和疫苗开发及PRRS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分子流行病学 ORF 5基因 变异分析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17作为牛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新桃 贾红 +5 位作者 侯绍华 郭晓宇 袁维峰 姜一曈 朱鸿飞 鑫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7-1453,共7页
试验旨在评价细胞因子IL-6和IL-17mRNA转录水平与牛分枝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释放试验临床筛选结核病阳性牛和结核病阴性牛,采集试验动物抗凝全血,分离、收集外周血淋巴细... 试验旨在评价细胞因子IL-6和IL-17mRNA转录水平与牛分枝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释放试验临床筛选结核病阳性牛和结核病阴性牛,采集试验动物抗凝全血,分离、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用牛结核菌素(PPD-B)、禽结核菌素(PPD-A)、重组蛋白CFP-10-ESAT-6(CE)、pET-32a载体标签蛋白(PET)或PBS 37℃培养6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6、IL-17和IFN-γ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ET和空白对照PBS类似,不能刺激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提高,表明CE中包含的PET对试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PD-B、PPD-A或CE刺激后,结核病阳性牛样品中IL-17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结核病阴性牛(P<0.05),其中PPD-B刺激效果强于CE和PPD-A,而CE刺激的特异性更好;选取CE作为最佳刺激源,结果显示,IL-17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之间相关性良好(spearman r=0.79),并初步建立了基于IL-17和IFN-γ转录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此方法对14头结核病阳性牛进行临床检验,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为85.7%,高于IFN-γ(71.4%)。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牛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PPD-B、CE)诱导的IL-17mRNA转录水平与牛结核病相关,以CE为刺激源建立的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用于牛结核病诊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诊断 IL-17 IFN-Γ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2018年江西及福建省新现猪急性腹泻冠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誉瀚 袁为锋 +4 位作者 张帆帆 李凯 李指全 宋德平 唐玉新 《养猪》 2019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是2017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的一种可导致新生仔猪急性水样腹泻及死亡的新型冠状病毒。为调查2018年江西及福建猪群中该病毒的感染情况,试验建立了一种SA...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是2017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的一种可导致新生仔猪急性水样腹泻及死亡的新型冠状病毒。为调查2018年江西及福建猪群中该病毒的感染情况,试验建立了一种SADS-CoV套式RT-PCR检测方法,并调查2018年江西及福建腹泻猪只样本中SADS-CoV的流行情况。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SADS-CoV GDS04毒株(登录号MF167434)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核酸序列,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套式引物。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等病毒的基因组为模板检测引物的特异性。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SADS-CoV的套式PCR方法,用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对2018年从江西和福建两省8个猪场采集的492份腹泻样品进行检测。应用设计的两对套式引物扩增出了650 bp和291 bp两个特异性片段。试验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只能扩增SADS-CoV,其最低检测限度为102拷贝/μL。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来自江西和福建省的492份腹泻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从福建猪群样品中检出了2份SADS-CoV感染,未从江西临床样品中检出SADS-CoV。试验将为SADS-CoV的临床检测提供一种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病毒在福建猪群而未在江西腹泻猪群中流行,将对SADS-CoV的临床诊断等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 套式PCR 腹泻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