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度-应力声波方程混合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及逆时偏移
1
作者 胡自多 刘威 +3 位作者 宋家文 曾庆才 田彦灿 韩令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4-1100,共17页
用常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C‐SFD)进行速度—应力声波方程数值模拟,虽然空间差分算子能达到2M阶差分精度(M表示空间差分算子中与差分中心点等距的坐标轴网格点的组数),但差分离散声波方程仅具有2阶差分精度,所以其模拟精度低、稳定性... 用常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C‐SFD)进行速度—应力声波方程数值模拟,虽然空间差分算子能达到2M阶差分精度(M表示空间差分算子中与差分中心点等距的坐标轴网格点的组数),但差分离散声波方程仅具有2阶差分精度,所以其模拟精度低、稳定性差。为此,联合利用坐标轴网格点和非坐标轴网格点构建空间差分算子近似一阶空间偏导数,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速度—应力声波方程的混合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M‐SFD),并基于时空域频散关系和泰勒级数展开建立差分系数求解方程组,导出了差分系数通解。M‐SFD给出的差分离散声波方程可达到4、6、8阶、甚至任意偶数阶差分精度。频散分析表明:在特定的Courant条件数取值(如Courant条件数r=0.3)条件下,C‐SFD通过调整M的取值,无法将数值频散误差控制在1%以内;M‐SFD通过调整M和N的取值(N表示空间差分算子中与差分中心点等距的非坐标轴网格点的组数),基本可以将频散误差控制在1‰以内,甚至可以控制在0.1‰以内。稳定性分析显示:M取值相同时,M‐SFD的稳定性强于C‐SFD。数值模拟实例表明:计算效率基本相同时,M‐SFD比C‐SFD能更有效地压制数值频散,模拟精度更高;M‐SFD还能采用比C‐SFD更大的时间采样间隔以获得更高的计算效率,且模拟精度更高。进一步将M‐SFD推广应用于逆时偏移,M‐SFD作为逆时偏移中的波场传播算子,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数值频散造成的成像假象,从而提高深层的构造成像精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错网格 数值频散 差分系数计算 数值模拟 逆时偏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究枳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2
作者 易玉柳 陈浩 +7 位作者 陈瑶 曾庆财 王晶晶 蓝远道 谢薇 易菲 李蕊 黎红 《江西科学》 2023年第4期649-655,共7页
目的: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枳壳”为关键词,在医院收集到使用频次较高的数味药物,并对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进行分析,研究枳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相关数据,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 目的: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枳壳”为关键词,在医院收集到使用频次较高的数味药物,并对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进行分析,研究枳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相关数据,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枳壳为关键词,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挖掘枳壳潜在活性成分,预测相关作用靶点,进行相关通路的分析。结果:枳壳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两者的数据在四气、五味、归经的雷达图高度一致。接着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枳壳活性成分5个,相关作用靶点40个;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疾病靶点5358个;利用韦恩图筛选出枳壳的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得到29个相交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条目50个;KEGG通路分析得到56条相关通路。结论:枳壳中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与关键靶点相结合,从而起到了改善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且分析中枳壳具有多成分与多靶点及多通路的特点,可为未来枳壳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临床性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枳壳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地震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代春萌 曾庆才 +3 位作者 李波 徐淑娟 李璇 杨亚迪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9-749,共11页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复杂,对气藏形成分布和勘探开发有重要影响.基于最新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数据解释成果,开展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特征研究,分析古火山机构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①根据火山机构形态和火山...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复杂,对气藏形成分布和勘探开发有重要影响.基于最新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数据解释成果,开展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特征研究,分析古火山机构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①根据火山机构形态和火山岩成分,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可划分为裂隙式熔岩火山机构、中心式单火山口碎屑岩火山机构、中心式多火山口复合火山机构、裂隙式侵入火山机构4种类型,受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控制,早石炭世以中心式单火山碎屑岩火山机构及裂隙式侵入火山机构为主,晚石炭世以裂隙式熔岩火山机构为主.②古火山机构控制优质储层类型及分布,裂隙式熔岩火山机构发育玄武岩储层,中心式单火山口碎屑岩火山机构发育火山角砾岩和英安岩储层,中心式多火山口复合火山机构发育火山角砾岩和玄武岩储层,裂隙式侵入火山机构发育花岗斑岩储层.③受古火山机构控制发育火山内幕气藏、风化壳气藏、构造—岩性气藏3种类型,有深大断裂沟通的古火山机构为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南凸起 石炭系 古火山机构 火山岩储层 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薄层砂岩含气性多维信息加权约束地震反演判识方法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北地区山西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勇根 张朝军 +1 位作者 曾庆才 孙殿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28-2640,共13页
针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深层勘探程度低、沉积相纵横向变化快、薄储层非均质性强、含油气性分布不稳定等造成的薄储层识别和含气性预测难题;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基于地震正演技术,挖掘储层参数潜在的地震响应特征,... 针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深层勘探程度低、沉积相纵横向变化快、薄储层非均质性强、含油气性分布不稳定等造成的薄储层识别和含气性预测难题;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基于地震正演技术,挖掘储层参数潜在的地震响应特征,提出了一种以多种地震属性加权为反演约束条件的薄储层及烃类高精度预测方法。通过由简入繁设置理论模型进行反演测试,在增加条件复杂性如薄互层模型以及加20%噪声的情况下,该方法的反演结果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该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庆北地区山西组一段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对陆相薄层砂体有很好的适用性;经对比,含气性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度高,符合研究区地质认识,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识薄层砂岩含气性及其饱和程度。通过含气性分析和识别,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山一段的天然气空间分布,指出该区天然气呈离散型富集,并划分出3类区域,其中西南部环A井和B—C井一线的砂带、含气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该方法具备不依赖于钻井数量和勘探程度、应用条件要求低、适应性广、流体识别精度高等优势,有望对陆相薄储层钻探目标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参数依据,并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含气性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砂岩 储层预测 地球物理反演 流体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 山西组
下载PDF
川西南威远地区页岩气效益“甜点区”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宇 陈胜 +3 位作者 欧阳永林 曾庆才 苏旺 管全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川西南威远地区钻井少,仅靠运用岩心、测井资料评价预测w(TOC)、孔隙度和脆性等"甜点区"核心指标的平面分布难度较大。利用地震资料预测不但能弥补该区钻井资料少的不足,而且能评价无井地区页岩"甜点区"的核心指标... 川西南威远地区钻井少,仅靠运用岩心、测井资料评价预测w(TOC)、孔隙度和脆性等"甜点区"核心指标的平面分布难度较大。利用地震资料预测不但能弥补该区钻井资料少的不足,而且能评价无井地区页岩"甜点区"的核心指标。以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为研究对象,首先在页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页岩储层孔隙度和w(TOC)的敏感参数分别为纵波速度和密度,并建立定量关系和地震预测模型;然后依据定量关系开展地震数据全道集叠前同时反演,从而预测页岩储层的孔隙度、w(TOC)和脆性指数;最后对页岩储层孔隙度、w(TOC)、裂缝和脆性等核心参数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地震预测的效益"甜点区"分布趋势与已钻井符合率较高,预测结果较为可靠;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地区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整体较高,裂缝较发育,脆性指数高,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效益"甜点区"。页岩气效益"甜点区"地震预测方法能有效预测"甜点"的空间分布,对该区块乃至川西南地区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效益“甜点区” 叠前同时反演 孔隙度 总有机碳(TOC) 脆性指数 裂缝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固态沥青测井评价——以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四段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泽章 柳广弟 +9 位作者 罗冰 曾庆才 田兴旺 戴鑫 姜仁 王云龙 李强 赵珺仪 阿比德·阿不拉 臧建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11,共15页
超深、超老地层中的非常规油气成藏及演化、甜点区刻画、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一大难点,相关定量评价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对推进我国“两深一非”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沥青是古油藏存在的直接证据,对探索古油藏分布、规... 超深、超老地层中的非常规油气成藏及演化、甜点区刻画、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是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的一大难点,相关定量评价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对推进我国“两深一非”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沥青是古油藏存在的直接证据,对探索古油藏分布、规模、成藏机制及论证研究区油气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为研究对象,先综合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镜下观察、图像法定量计算,对固态沥青进行了表征;而后建立了多矿物体积模型,借助常规测井曲线组合(DEN-RT-RXO-CNL-AC),对储层固态沥青进行反演,克服了储层固态沥青分布的强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了灯四段固态沥青的含量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灯四段沥青多以半充填状态存在于孔隙中,储层固态沥青含量可达4.62%,平均为2.20%;纵向上,灯四上亚段固态沥青含量普遍高于灯四下亚段;2)高石梯—磨溪地区与德阳—安岳裂陷槽紧邻的台缘礁滩体是古油藏聚集的有利区域,储层固态沥青含量普遍高于东侧的含气区;3)受自西向东油气充注控制,高石梯—磨溪地区南北向固态沥青含量无明显差异。古隆起北斜坡灯四段固态沥青的存在证实了北斜坡古油藏的存在,从侧面印证了北斜坡的油气成藏潜力。从固态沥青的角度,坚定了继续深化川中古隆起北斜坡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沥青 灯影组 超深层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及储层孔隙结构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佳佳 曾庆才 +6 位作者 印兴耀 李红兵 姜仁 黄家强 张连群 张广智 谷一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4-734,共11页
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等储层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属于典型的多重孔隙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多重孔隙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关键.现有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大多利用孔隙纵横比或者构建一种新参数来描述孔... 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等储层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属于典型的多重孔隙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多重孔隙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关键.现有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大多利用孔隙纵横比或者构建一种新参数来描述孔隙结构.岩石临界孔隙度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岩石物理模型,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和地质含义.本文推导了岩石临界孔隙度与岩石孔隙结构(孔隙纵横比)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极化(形状)因子建立临界孔隙度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能够包含多种孔隙类型的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利用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由储层的弹性参数反演不同孔隙类型的体积含量.实验室测量数据和实际测井数据表明,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能够适用于多重孔隙储层岩石物理建模和孔隙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 孔隙结构表征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基于动校正前CRP道集的多波联合AVO反演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强 曾庆才 +6 位作者 黄家强 刘洋 李超 姜仁 王秀姣 耿晶 杨亚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6-42,共7页
叠前AVO反演可以得到地层的弹性信息,继而进行地层岩性和流体类型识别。与速度信息相比,弹性模量信息更有利于储层描述。因此,本文采用叠前AVO反演方法直接反演得到纵波模量反射系数、横波模量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联合纵波(PP)资料... 叠前AVO反演可以得到地层的弹性信息,继而进行地层岩性和流体类型识别。与速度信息相比,弹性模量信息更有利于储层描述。因此,本文采用叠前AVO反演方法直接反演得到纵波模量反射系数、横波模量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联合纵波(PP)资料和转换横波(PS)资料进行AVO反演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常规AVO反演方法所采用的数据都是动校正后的CRP道集,动校正处理引入的动校正拉伸效应会影响反演效果,降低反演精度,尤其是密度的反演结果会受到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动校正前的CRP道集进行联合AVO反演,在反演过程中引入贝叶斯理论,从而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精度。理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0联合反演 模量反射系数 贝叶斯理论 动校正
下载PDF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hale gas sweet spots based on seismic data i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Weiyuan area,Sichuan Basin,SW China 被引量:2
9
作者 zeng qingcai CHEN Sheng +8 位作者 HE Pei YANG Qing GUO Xiaolong CHEN Peng DAI Chunmeng LI Xuan GAI Shaohua DENG Yu HOU Huax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422-430,共9页
Sweet spots in the shale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Weiyuan 201 Block of Sichuan Basin were predic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seismic data and fuzzy optimization method. First, based on seismi... Sweet spots in the shale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Weiyuan 201 Block of Sichuan Basin were predic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seismic data and fuzzy optimization method. First, based on seismic and rock physics analysis, the rock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oirs were determined, and elastic parameters sensitive to shale reservoirs with high gas content were selected. Second, data volumes with high precision of the elastic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from pre-stack simultaneous inversion.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key parameters for shale gas evaluation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ock physics analysis. Then, the fuzzy evaluation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fuzzy optimization method with test and logging data of horizontal wells with similar operation conditions.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horizontal wells were sorted out and the weights of them in the sweet spots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were worked out by fuzzy optimization to set up a sweet spots evaluation system. Three classes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which including two kinds of sweet spots were predicted with the above procedure, and the sweet spots have been predicted quantitatively by combining the above prediction results with the testing production. The testing results of 7 verification wells prov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gas sweet SPOTS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fuzzy optim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