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隧道洞口段斜穿复合型滑坡体的综合治理及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可能 李斌 +2 位作者 张洪亮 戚玉禄 张云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7,共8页
为了探究隧道斜向(20°~80°)穿越滑坡体时隧道与滑坡体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机制,结合隧道施工的洞口段滑坡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依托实际工程--郴州市某隧道洞口段滑坡抢险治理工程,提出针对斜交隧道洞口段滑坡的综合治... 为了探究隧道斜向(20°~80°)穿越滑坡体时隧道与滑坡体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机制,结合隧道施工的洞口段滑坡综合治理方案可行性,依托实际工程--郴州市某隧道洞口段滑坡抢险治理工程,提出针对斜交隧道洞口段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稳定性分析法、数值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依托工程的工程概况及防治特点。选取滑坡主滑断面,计算分析滑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和下滑力。结合实际工程全过程监测数据,以及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云图,分析了滑坡段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和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治理后的滑坡和隧道的稳定性,评价治理方案可行性,同时为此后类似工程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1)针对滑坡-隧道斜交时隧道洞口段滑坡治理,提出的以"工字型"抗滑桩为主体并加强隧道洞门超前管棚加固和初期支护的综合治理方案可行,监测数据显示,滑坡在隧道穿越滑体后处于稳定状态;(2)由隧道开挖前后的模拟结果可知,在隧道穿过滑体后,隧道洞身支护结构与"工字型"抗滑桩形成组合抗滑结构体,进一步提高隧道洞口段坡体稳定性;(3)通过分析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数据,可知滑坡段隧道收敛明显,且愈趋近滑带,隧道沉降变形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综合治理 监测 数值模拟 滑坡体 斜交体系
原文传递
海因环氧树脂复合黏土-尾矿砂固化体强度特性及微观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贺勇 蒋文强 +3 位作者 陈科平 吴练荣 张可能 甘雪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28-3540,共13页
采用海因环氧树脂复合黏土固化处理尾矿砂,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湿循环和微观试验,研究海因环氧树脂和红黏土掺量以及干湿循环次数对固化体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体强度随海因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红黏土掺量的增... 采用海因环氧树脂复合黏土固化处理尾矿砂,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湿循环和微观试验,研究海因环氧树脂和红黏土掺量以及干湿循环次数对固化体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体强度随海因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红黏土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两者存在最优掺入比,海因环氧树脂掺量为10%,红黏土掺量为5%时,固化体强度为8.25 MPa。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7次干湿循环后,固化体强度降幅均超过了80%。红黏土掺量从0%增加至5%时,固化体中形成“粒状-镶嵌-胶结”结构,胶结程度显著增强;红黏土掺量从5%增加至30%时,固化体中的团聚体松散度增加,生成的胶结物分散不均,导致出现较多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环氧树脂 尾矿砂 黏土 强度特性 微观机制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城门山铜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来林 张强 +2 位作者 张可能 胡丰云 王利岗 《铜业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33-40,共8页
城门山铜矿采场南部边坡为典型的倾斜沉积地层,在开采过程中,受到暴雨、爆破等影响,易发生整体失稳,威胁采矿活动的安全开展。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在此边坡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稳定性评估并制定边坡治理优化方案。结... 城门山铜矿采场南部边坡为典型的倾斜沉积地层,在开采过程中,受到暴雨、爆破等影响,易发生整体失稳,威胁采矿活动的安全开展。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在此边坡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稳定性评估并制定边坡治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南部边坡岩土体风化程度较高,下部发育F_(1)断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倾向相反,岩土体受到结构面切割、整体强度较低,这是南部边坡发生失稳的主要原因。通过Midas/GTS数值软件分析计算,南部边坡破坏以楔形体和圆弧形破坏为主,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根据现场实施条件,提出三个治理方案,结果分析认为方案二(上部削坡减载、下部堆载反压,形成5级台阶)既能降低工程费用、平衡挖填方量,又能为后续生产预留运输和养护通道,还能减少-82 m平台的侵占,利于边坡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削坡减载 堆载反压 滑坡 安全系数
下载PDF
荆江—洞庭湖河网一二维嵌套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氚 张可能 +3 位作者 戴明龙 冯罗杰 张俊宏 陈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83,共8页
荆江-洞庭湖构成的具有复杂时空变化特点的江湖水系对长江防洪体系有着重要影响。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干流以及向洞庭湖三口分流过程发生了新的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防洪形势。为应对荆江-洞庭湖水系关系的变化,... 荆江-洞庭湖构成的具有复杂时空变化特点的江湖水系对长江防洪体系有着重要影响。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干流以及向洞庭湖三口分流过程发生了新的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防洪形势。为应对荆江-洞庭湖水系关系的变化,需要能够准确模拟河道、湖泊内各种复杂水流运动过程,建立了荆江-洞庭湖区一、二维嵌套水动力学模型,对荆江和三口河系模拟采用一维河网模型,洞庭湖区采用二维浅水湖泊模型。本嵌套模型是以边界搭接的水量交换方式连接一、二维模型,即一维模型为二维模型的提供上游流量边界;二维模型为一维模型提供下游水位边界,模型之间能互相传递物理量,并依据边界水力因子相等原则,实现互赋边界迭代计算。利用2008年全年荆江干流上监利、螺山站,三口河道的新江口、沙道观站、弥陀寺以及洞庭湖区内的鹿角站的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利用2012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模拟计算了洞庭湖丰、枯水期的流场,湖区主体表层水流流向是从目平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最终由城陵矶流出,接着汇入长江。丰水期水体几乎被置换,而枯水期"死水"现象明显。模型在水位、流量、断面流速过程3方面的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荆江干流、分洪水系还是洞庭湖区,模拟结果均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峰谷对应关系明显。嵌套模型选取的糙率等参数准确,技术处理到位,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好反映整个荆江-洞庭湖区的水流运动过程。同时模型可用于荆江-洞庭湖区不同组合类型洪水过程的计算,对三峡调度影响下的荆江防洪预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 洞庭湖 河网 水动力学 嵌套模型 率定与验证 防洪
下载PDF
基于SVM模型的基坑监测数据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志海 张可能 +3 位作者 李斌 蹇彪 左建敏 王彦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13期186-190,共5页
随着不敏感损失函数ε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中的引进,这一机器学习模型在非线性领域中得到有效运用.SVM在工程领域主要用于进行回归分析、模式识别以及分类,这些应用逐渐成为工程领域的热点.笔者基于SVM构建立模型... 随着不敏感损失函数ε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中的引进,这一机器学习模型在非线性领域中得到有效运用.SVM在工程领域主要用于进行回归分析、模式识别以及分类,这些应用逐渐成为工程领域的热点.笔者基于SVM构建立模型,对郴州某紧邻边坡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桩位移与锚索拉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建立基于两者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的预测模型.通过与后期所得监测数据对比,检验预测的准确率.之后利用模型对将来某段时间基坑支护桩的位移进行预测,用于评价基坑在预测时间内的稳定性.经模型计算后发现,在对紧邻边坡的基坑支护桩不同深度变形的预测上,在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误差不超过9%.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预测值越来越偏离实际情况,预测周期超过3d误差陡增,预测值不再具有参考意义.预测模型可用于类似工程中对基坑的稳定性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位移监测 预测模型 基坑 支护桩
下载PDF
Geosciences i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A state-of-the-art review 被引量:3
6
作者 GUO Zhen-wei LAI Jian-qing +9 位作者 zhang ke-neng MAO Xian-cheng WANG Zhi-lin GUO Rong-wen DENG Hao SUN Ping-he zhang Shao-he YU Miao CUI Yi-an LIU Jian-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975-996,共22页
In recent decades,colleagues working in the Discipline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oretic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geophysics,ore depo... In recent decades,colleagues working in the Discipline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oretic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geophysics,ore deposit and shale gas geology,3 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concealed resources,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In geophysics,world-class progress was achieved in the development,data processing,equipment,and scientific survey of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onshore and offshore environments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Especially,advanced wide-field electromagnetic explora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as a highlight technique won the first prize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ntion of China.In ore geology,progressive an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most nonferrous ore deposits and the geo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mantle reac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south China were revealed.Progressive metallogenic models of certain typical ore deposit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fluid inclusion and geochemistry.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metallogenic system of polygenetic ore deposit,key ore-controlling factors were found and summarized.The investigation on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advanced China’s shale gas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In 3 D predictive modelling of metallogenic,a large-scale location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exploration of crisis mines and concealed ore deposits.Our developed 3 D predictive modeling techniques for concealed orebodies were widely used to explore deep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I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deep drilling into complex formations were developed.Especially the drilling fluid and tools were utilized in the fieldwork.The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analysis method and anchor technologies were also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HYSICS GEOLOGY GEOCHEMISTRY geological engineer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