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的铁路预制箱梁钢筋设计加工一体化研究
1
作者 张少朋 牛远志 +2 位作者 黄轶淼 郭鑫飞 杜枫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针对铁路预制箱梁钢筋工程存在的设计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开展基于BIM的铁路预制箱梁钢筋设计加工一体化研究。建立铁路预制箱梁钢筋一体化设计理论,利用Tekla软件完成梁体BIM设计及钢筋精细化设计,主要解决钢筋与预应力管道... 针对铁路预制箱梁钢筋工程存在的设计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开展基于BIM的铁路预制箱梁钢筋设计加工一体化研究。建立铁路预制箱梁钢筋一体化设计理论,利用Tekla软件完成梁体BIM设计及钢筋精细化设计,主要解决钢筋与预应力管道、锚具、泄水孔干扰等问题;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开发数据转化软件、生产管理系统、车间控制系统,并与设备厂商联合研发钢筋自动加工成套专用装备。在津潍铁路箱梁钢筋工程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研究能够提升铁路预制箱梁钢筋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预制箱梁 钢筋工程 BIM 精细化设计 自动化加工
下载PDF
近距离下煤层工作面过煤柱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2
作者 张少鹏 《煤》 2024年第2期86-89,共4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上部区段煤柱对下部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影响,以石圪台煤矿2^(-2上)102综采工作面过上部区段煤柱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过第二组煤柱下出现的压架情况,与过经进一步弱化后的第三组煤柱时...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上部区段煤柱对下部综采工作面开采的影响,以石圪台煤矿2^(-2上)102综采工作面过上部区段煤柱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过第二组煤柱下出现的压架情况,与过经进一步弱化后的第三组煤柱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受煤柱下集中应力的影响,下部综采工作面过煤柱阶段矿压较为强烈,对煤柱进行水力压裂和深孔爆破等弱化处理后,动载矿压显现强度有明显减弱,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弱化处理措施避免了综采工作面压架事故,有效保证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区段煤柱 矿压显现 工作阻力 煤柱弱化
下载PDF
政府经费资助结构对高校科研创新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红 赵美琳 +1 位作者 张少鹏 陈鸣岐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2,共10页
基于2008—2017年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经费资助结构与高校科研创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2)政府非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 基于2008—2017年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经费资助结构与高校科研创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2)政府非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正向影响;(3)高校类型对二者关系具有异质性调节作用;(4)不同地理区位下,政府经费资助结构对高校科研创新的影响强度以及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经费资助结构 竞争性科技经费 非竞争性科技经费 高校科研创新 高校类型
下载PDF
海底碳封存环境地质灾害风险及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少鹏 刘晓磊 +3 位作者 程光伟 朱超祁 李清平 何玉发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30,共9页
海底CO_(2)地质封存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CO_(2)泄露具有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风险,威胁海洋工程的安全建设,因此开展封存区环境地质监测对海洋碳封存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海底CO_(2)地质封存示范... 海底CO_(2)地质封存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CO_(2)泄露具有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风险,威胁海洋工程的安全建设,因此开展封存区环境地质监测对海洋碳封存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海底CO_(2)地质封存示范案例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底封存区CO_(2)泄露的致灾机制,结合实例梳理了典型CO_(2)控释试验中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分析了与CO_(2)泄露相关的环境地质监测技术,包括地震调查与监测、电阻率法监测技术、重力监测技术、海床变形监测技术以及沉积物孔隙压力监测技术等,展望了我国海底碳封存及其环境地质监测的未来发展前景。研究认为,今后应侧重封存区CO_(2)泄露致灾机制与环境地质监测技术研究,建议在研发长时序、低成本并实时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封存区基线调查,建立和发展系统性、智能性的多维度灾害识别模型,构建多方面、多层次、多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碳封存 环境地质 CO_(2)泄露 灾害风险 监测技术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7—2021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
5
作者 张少鹏 任阳阳 +1 位作者 朱震锋 朱洪革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文中基于我国2017—2021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测算了林业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对总产值的贡献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使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林业产业结构... 文中基于我国2017—2021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测算了林业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对总产值的贡献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使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空间面板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林业行业因素中,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员、林业基层工作站大专及以上学历职工对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各省造林面积与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宏观经济因素中,地区生产总值和科研投入均对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人力资本优化实现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对林业第三产业的开发利用效率、提高林业财政支持力度和科研投入强度等建议,以期为实现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林业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空间计量分析
下载PDF
郑济高铁黄河特大桥基于BIM的数字化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树峰 张少朋 +2 位作者 左家强 高北 岳超杰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提升桥梁全生命周期建造水平,开展郑州—济南高速铁路(简称:郑济高铁)黄河特大桥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数字化应用研究。从设计端确定BIM设计及施工应用标准,建立整体结构LOD350精度BIM模型,开展设计出图及技术交... 为提升桥梁全生命周期建造水平,开展郑州—济南高速铁路(简称:郑济高铁)黄河特大桥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数字化应用研究。从设计端确定BIM设计及施工应用标准,建立整体结构LOD350精度BIM模型,开展设计出图及技术交底等应用。从施工端承接设计端BIM模型,开展深化设计及施工仿真等应用。基于BIM+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施工进度及安全质量管理,为项目开展及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工地,助力施工管理方式全面升级。基于郑济高铁BIM项目的应用实践,形成了涵盖总体策划、标准制定、BIM应用、项目综合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技术路线,可为同类土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数字化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郑济高铁 应用标准 数字化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高铁简支梁钢筋骨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贺民 牛远志 +3 位作者 殷爱国 张少朋 李延云 黄轶淼 《中国铁路》 2023年第3期45-51,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搭建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方式落后、质量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管控系统不完备等问题,结合广州—湛江高速铁路项目钢筋骨架智能建造重难点,提出了适用于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智造的总体技术路线。基于BIM开展简... 针对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搭建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方式落后、质量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管控系统不完备等问题,结合广州—湛江高速铁路项目钢筋骨架智能建造重难点,提出了适用于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智造的总体技术路线。基于BIM开展简支箱梁钢筋骨架部品化设计,并通过节段拼装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合网片设计方案研究装配化组装工艺,实现钢筋骨架的快速成型;研发部品自动化加工设备、物料转运设备、自动化吊装设备及拼装胎具工装,实现设备生产线总体设计;开发钢筋骨架智能建造全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排版、质量追溯等工厂化生产、可视化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应用。该研究成果对高铁预制梁场钢筋骨架拼装成型技术进行系统性优化创新,实现部品化加工、自动化组装和信息化管理,整体提升铁路预制梁钢筋骨架智造施工质量、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研究实现了铁路预制箱梁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广泛的技术和市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箱梁 钢筋骨架 智能建造 部品化加工 自动化组装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高铁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钢筋骨架部品装配化设计研究
8
作者 张少朋 张上 +3 位作者 牛远志 苏伟 李艳 张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101,共5页
结合“标准化、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理念,为有效解决广州—湛江高速铁路茂名梁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智能建造难题,开展钢筋骨架部品装配化设计研究。首先确定了钢筋骨架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精细化设计、适应性设计、... 结合“标准化、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理念,为有效解决广州—湛江高速铁路茂名梁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钢筋骨架智能建造难题,开展钢筋骨架部品装配化设计研究。首先确定了钢筋骨架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精细化设计、适应性设计、部品化设计、装配式组装设计四个层面开展具体研究,提出了一种满足钢筋骨架智能建造的设计方案。然后从钢筋疲劳应力幅和钢筋网吊装两个维度进行有限元计算和分析,验证单个网片采用电阻焊接、整体骨架采用装配组装方案的可行性。该设计应用理念可推广至路桥隧智能建造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预应力混凝土 简支梁 箱形梁 智能建造 钢筋骨架 部品 疲劳应力
下载PDF
青海省纳日宗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22
9
作者 胡兆国 张少鹏 +9 位作者 连国建 王磊 李绪蛟 李仕远 张之武 杨生飞 胡加斌 王小玉 赵晓博 张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1-492,共12页
纳日宗地区位于南祁连岩浆弧和宗务隆山—夏河—甘加裂谷的接触部位,该区及其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10余处,具有良好的金、铅、铜矿找矿前景。以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16种元素含量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 纳日宗地区位于南祁连岩浆弧和宗务隆山—夏河—甘加裂谷的接触部位,该区及其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10余处,具有良好的金、铅、铜矿找矿前景。以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16种元素含量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元素相关性、成矿有利度系数等指标,总结了元素组合、富集贫化规律及其与地质背景、地质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区内主要富集元素为Sn、Pb、Bi、As、Sb,成矿有利度系数高的元素有As、Pb、W、Au、Bi、Sb。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元素异常沿NW—NWW向断裂构造分布,初步认为构造发育地段具有较好的Au、Pb、W找矿潜力。依据单元素异常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圈定综合异常74处,划分出3个找矿远景区,指出了各找矿远景区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预测 纳日宗地区 青海
下载PDF
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辉 秦绪文 +9 位作者 范玉海 杨金中 金谋顺 张少鹏 廖友运 杨晨 崔胜 贺小龙 匡经水 郭鹏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9-1301,共13页
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标准影像图制作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相关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有关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标准影像图制作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相关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有关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发现了4种极具找矿前景的矿化带类型:(1)大红柳滩(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带1处;(2)大红柳滩层控型铁多金属矿化带1处;(3)俘虏沟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热液脉型铁、铅、银、铜矿化区1处;(4)俘虏沟层控型含铜铅锌银的菱铁-赤铁矿矿化带4处;通过遥感综合分析,圈定遥感找矿靶区11处,其中A级遥感找矿靶区5处、B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C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规划部署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依据。因此,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值得在相同或类似区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遥感技术 西昆仑 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 地质找矿
下载PDF
Key Technology and Complete-set Equipment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11
作者 ZHENG Hemin NIU Yuanzhi +4 位作者 YIN Aiguo zhang shaopeng LI Yanyun HUANG Yimiao ZHENG Mingda(Translated) 《Chinese Railways》 2023年第2期12-19,共8页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production mode,poor quality stability,high safety risk and incomplete control system during erec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of simply-supported box girders for high-sp...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production mode,poor quality stability,high safety risk and incomplete control system during erec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of simply-supported box girders for high-speed railway(HSR),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key points and main challenges in the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Zhanjiang HSR,the overall technical route for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f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of simply-supported box girders is put forward.The component design of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of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BIM,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 is verified through segment assembly test.The assembly techniques are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esh design scheme to achieve rapid form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framework.R&D of automatic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components,material transshipment equipment,automatic hoist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for assembly clamping fixture are carried out to realize the overall design of equipment production line.A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the whole-process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to realize the full life-cycle applications for the workshop production and visual management including intelligent layout and quality traceability.The research results systematically optimize and innovate the assembly and forming technologies of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in the prefabrication beam yard of high-speed railway,realize the component processing,automatic assembl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ve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f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of railway prefabricated beam as a whole,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project.The research has realized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ailway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s,which has the extensive technical and market promotion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ly-supported box girder reinforcement framework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component processing automatic assemb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机器学习的大渡河上游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研究
12
作者 邓钦宣 张韶鹏 +1 位作者 邵伟 杨洋 《四川水力发电》 2023年第5期83-89,95,共8页
利用大渡河上游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数据,采用基于贝叶斯机器学习的高斯混合模型构建了大渡河上游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模型。该方法和模型打破了现有方法必须事先假设各参数概率分布类型及相关结构类型的假设,可在考虑统计不确定条件... 利用大渡河上游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数据,采用基于贝叶斯机器学习的高斯混合模型构建了大渡河上游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模型。该方法和模型打破了现有方法必须事先假设各参数概率分布类型及相关结构类型的假设,可在考虑统计不确定条件下精准刻画联合分布特征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区域性多元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给出了所选参数联合概率分布的GMM模型,明确了模型参数,可为后续工程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机器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概率分布
下载PDF
12.00R20载重轮胎用圆形钢丝圈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正伟 张绍鹏 +4 位作者 刘晓芳 李洪汛 李明 魏胜 刘凤珠 《橡胶工业》 CAS 2022年第7期499-505,共7页
研究圆形钢丝圈[1×5.5+(10+17+23)×2.2]在12.00R20载重轮胎中的应用,并与六角形钢丝圈(7-8-9-10-11-12-11-10-9-8-7)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六角形钢丝圈主要靠中心钢丝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圆形钢丝圈每根钢丝均匀承受拉应力和... 研究圆形钢丝圈[1×5.5+(10+17+23)×2.2]在12.00R20载重轮胎中的应用,并与六角形钢丝圈(7-8-9-10-11-12-11-10-9-8-7)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六角形钢丝圈主要靠中心钢丝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圆形钢丝圈每根钢丝均匀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六角形钢丝圈的Mises拉应力较大,Mises压应力较小,圆形钢丝圈受压易产生钢丝散股问题;圆形钢丝圈对称承受弯曲应力,六角形钢丝圈的Mises弯曲应力较大;顺时针旋转时圆形钢丝圈的钢丝有拉直的趋势,逆时针旋转时圆形钢丝圈的钢丝有收紧的趋势,六角形钢丝圈的Mises旋转应力大于圆形钢丝圈;圆形钢丝圈轮胎的耐久性能更好,且圆形钢丝圈有助于减小轮胎质量、降低滚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钢丝圈 六角形钢丝圈 载重轮胎 应力 滚动阻力 耐久性能
下载PDF
职工身份性质对国有林区改革满意度异质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洪革 张少鹏 任月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1,共9页
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后林区职工对于自身编制性质的担忧程度、职工生活满意度与职工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指数等指标来衡量职工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满意度,利用二元Probit模型与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不同的身份性质对改革... 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后林区职工对于自身编制性质的担忧程度、职工生活满意度与职工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指数等指标来衡量职工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满意度,利用二元Probit模型与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不同的身份性质对改革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强林区职工对未来生活信心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家庭收入;提高林区职工对改革满意度的关键在于增强林业局改革后各项措施实施过程的公平性尤其是对改革后职工身份性质的确定;职工拥有社会行政管理体系职工身份对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未来生活信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职工拥有重点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企业常年在岗职工和企业非常年在岗职工3种职工身份对改革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职工身份性质 改革满意度
下载PDF
胃癌的内镜、腹腔镜治疗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绍鹏 李伟 所剑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2018年,全球共1033701例新发胃癌病例,占全部癌症的5.7%,是继肺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之后的第5大癌症。2018年,782685例死于胃癌,占全部癌症死亡例数的8.2%,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第3大主要原因[1]。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 2018年,全球共1033701例新发胃癌病例,占全部癌症的5.7%,是继肺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之后的第5大癌症。2018年,782685例死于胃癌,占全部癌症死亡例数的8.2%,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第3大主要原因[1]。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991年,日本外科医师Kitano行第1例腹腔镜胃切除术。此后的20余年,胃癌的腹腔镜治疗得到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创治疗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风险投资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学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和关系导向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晓红 张少鹏 张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2,共11页
风险投资被认为是高技术产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助推器,本文关注到区域关系导向对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之间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基于2011—2018年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空间模型和动态广义空间模型研究风险投资集聚对高技术... 风险投资被认为是高技术产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助推器,本文关注到区域关系导向对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之间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基于2011—2018年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空间模型和动态广义空间模型研究风险投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3)产学知识流动效率在风险投资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存在部分中介效应;(4)区域关系导向在风险投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5)风险投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在地区层面的结果与全国层面有所差异,尤其表现在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风险投资 知识流动 关系导向
下载PDF
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朱洪革 张少鹏 胡琴心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7-464,共8页
基于2014—2017年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对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均存... 基于2014—2017年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对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均存在消极影响;家中有人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上班有利于促进国有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从事农林经营不利于国有林区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虽然通过获得农林经营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工资性收入的减少,但是对家庭人均收入无显著消极影响。因此,建议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进行专项资金扶持;转岗分流安排富余劳动力;改变国有林区居民保守的就业观念并鼓励自主创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停伐政策 国有林区 家庭收入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校企知识流动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面板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晓红 张少鹏 张奔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7-115,共9页
将校企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研发阶段和知识转化阶段,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分别测度了校企知识研发效率和校企知识转化效率,并基于空间面板Tobit模型研究两种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的校企知识研发效率整体高于知识转化效率,并... 将校企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研发阶段和知识转化阶段,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分别测度了校企知识研发效率和校企知识转化效率,并基于空间面板Tobit模型研究两种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的校企知识研发效率整体高于知识转化效率,并且两种效率均具有地区分布不均衡性,莫兰指数验证了两者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高校层面,高校创新能力对知识研发效率存在促进效应,但是,对知识转化效率存在抑制效应,科研人员结构只对知识转化效率存在正向影响,政府科研支持对知识研发效率和知识转化效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在省域层面,省域创新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对知识研发效率和知识转化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只对知识研发效率存在促进效应;校企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类型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知识流动效率 知识研发 知识转化
下载PDF
产学合作对高校创新绩效的空间计量研究——基于组织层次和省域跨层次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晓红 张少鹏 张奔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为研究产学合作与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基于2008-2017年的省域和高校统计数据,采用动态广义空间模型,从组织层次和省域跨层次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高校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组织层次产学合作... 为研究产学合作与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基于2008-2017年的省域和高校统计数据,采用动态广义空间模型,从组织层次和省域跨层次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高校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组织层次产学合作对高校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影响;(3)省域跨层次产学合作对高校创新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4)产学合作对高校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针对不同高校类型、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和地理分布特征存在异质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高校产学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及其对科研创新绩效的作用提出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创新绩效 异质性影响 动态广义空间模型
下载PDF
政府支持对产学知识流动双元效率的影响——以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红 张少鹏 张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1,64,共10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双元性视角,在将产学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知识转化阶段的基础上,以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分别测度知识创新效率和知识转化效率,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研究政府支...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双元性视角,在将产学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和知识转化阶段的基础上,以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分别测度知识创新效率和知识转化效率,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研究政府支持对产学知识流动双元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产学知识流动双元效率在地区间存在不均衡现象,且知识创新效率均值高于知识转化效率均值;(2)政府支持对产学知识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倒U形"影响,但是对产学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不显著;(3)在高校类型的调节效应下,政府支持对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倒U形"影响得到加强,并且对产学知识转化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政府支持对产学知识流动双元效率的影响针对创新集聚程度和地理分布特征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 产学知识流动 双元效率 高校类型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