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文娟 王红伟 +7 位作者 聂彦彦 郝秀丽 潘瑜佳 尤天娇 张跃辉 韩延华 张杨 王振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itance,IR)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且50%及以上的PCOS患者伴有IR。中医认为肾虚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itance,IR)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且50%及以上的PCOS患者伴有IR。中医认为肾虚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的主要病机之一,西医认为PCOS-IR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补肾化痰法治疗PCOS-IR能够起到改善糖脂代谢、调节性激素、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文章就PCOS-IR的中医病机、西医发生机制及补肾化痰法在PCOS-IR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补肾化痰法应用于临床PCOS-IR的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补肾化痰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深井松软围岩煤巷采动增跨效应及防控技术
2
作者 王方田 刘超 +2 位作者 翟景辉 张洋 牛滕冲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针对深井松软煤巷围岩变形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城郊煤矿LW21106工作面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采动巷道增跨模型,揭示了采动增跨效应演化机理。通过构建巷道顶板横纵弯曲梁模型,指出顶板横向受力、巷道等效跨度、煤岩强度是... 针对深井松软煤巷围岩变形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城郊煤矿LW21106工作面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采动巷道增跨模型,揭示了采动增跨效应演化机理。通过构建巷道顶板横纵弯曲梁模型,指出顶板横向受力、巷道等效跨度、煤岩强度是巷道围岩损伤破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采动增跨效应防控对策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巷道经历“初始围岩稳定—围岩裂隙发育扩展—围岩剪切破坏加剧—等效跨度增加”过程;巷道顶板最大正应力与应力集中系数、顶板等效跨度、巷道断面尺寸及埋深成正相关关系;巷道顶板在高应力环境下易发生拉剪破坏,增加顶板锚索数量以及锚索预紧力有利于增强顶板初期完整性。基于巷道变形破坏主控因素,提出“围岩加固–卸压–强化支护”协同防控策略;针对现场条件,采用煤柱侧向切顶+注浆加固并对破碎区域补充锚索强化支护的防控技术。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煤柱帮最大移近量为18.89cm,顶板下沉量为25.86cm,两帮移近量为29.65 cm,有效控制了煤巷围岩变形,为深井松软围岩巷道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松软围岩 采动增跨效应 主控因素 协同防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远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蒋玲玲 陈齐 +3 位作者 宋永生 刘晓芬 张杨 张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术后远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LPN患者8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右美托...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术后远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LPN患者8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肾动脉阻断前30 min给予DEX负荷量0.6 mg/kg,之后改为维持剂量0.5μg/(kg·h)并持续到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相同剂量和时间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即刻(T_(1))、肾动脉阻断即刻(T_(2))、肾动脉开放即刻(T_(3))和拔管即刻(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监测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6个月^(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清肌酐(SCr),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基于SCr的估计GFR(eGFRcr)、基于SCr和Cys-C的估计GFR(eGFRcr-cys)和基于Cys-C的估计GFR(eGFRcys)。观察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4 h和48 h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尿肾损伤分子-1(KIM-1)含量。结果T_(1)、T_(4)时,右美托咪定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T_(2)时,MAP高于对照组(P<0.05);T_(1)时,右美托咪定组HR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和48 h,右美托咪定组血清NGAL和尿KIM-1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6个月,右美托咪定组手术侧^(99m)Tc-DTPA GFR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对侧^(99m)Tc-DTPA GFR和总^(99m)Tc-DTPA GF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右美托咪定组eGFRcr-cys和eGFRcys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eGFRc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可对LPN术后远期肾功能产生保护作用,是防治LPN术后慢性肾脏病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132份葡萄种质资源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4
作者 刘勇 何华平 +7 位作者 王富荣 王会良 艾小艳 朱炜 张杨 甘志猛 龚林忠 张必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0,205,共6页
为明确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32份葡萄种质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鉴定其对灰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对灰霉病表现高抗(highly resistant,HR)的种质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 为明确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32份葡萄种质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鉴定其对灰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对灰霉病表现高抗(highly resistant,HR)的种质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51%;表现抗(resistant,R)的种质14份,占总数的10.61%;表现中抗(middle resistant,MR)的种质89份,占总数的67.42%;表现感病(susceptible,S)的种质22份,占比16.67%;表现高感(highly susceptible,HS)的种质5份,占比3.79%。未发现对灰霉病完全免疫的葡萄种质,其中圆叶葡萄较抗病;其次为美洲种、欧美杂种;欧亚种易感病。此外,地方种质资源郧西葡萄对灰霉病表现良好的抗性。研究结果为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选育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种质资源 灰霉病 抗病性 鉴定
原文传递
miR-152-3p表达下调降低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5
作者 张洋 赵辰戈 +2 位作者 程荔春 吕慧怡 吴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 目的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和耐药指数(RI)。Western印迹法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蛋白表达。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miR-152-3p表达水平。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miR-152-3p抑制物降低A2780T细胞中miR-152-3p表达(miR-152-3p抑制物组),同时设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存活、迁移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③用miRDB,Targetscan,miRWalk和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52-3p的靶基因,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磷酸酯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及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予以验证。随后,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PTEN siRNA沉默A2780T细胞中PTEN表达,同时设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沉默PTEN表达后A2780T细胞存活率和IC50值,Western印迹法检测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结果①紫杉醇处理后A2780和A2780T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1),A2780T细胞RI为2.8。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P-gp,MRP1和ABCG2蛋白高表达(P<0.05,P<0.01)。②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miR-152-3p明显高表达(P<0.01)。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细胞迁移能力(P<0.05)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TEN是miR-152-3p的一个靶基因;Western印迹法验证显示,转染miR-152-3p抑制物组A2780T细胞PTEN蛋白表达低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高于A2780细胞(P<0.01)。转染PTEN siRNA沉默PTEN表达后,与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IC50值(P<0.01)显著降低,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miR-152-3p在A2780T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下调可抑制A2780T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降低A2780T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其靶基因PTEN表达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iR-152-3p 紫杉醇 耐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航天器用界面导热填料应用状态接触传热系数分析
6
作者 韩崇巍 金迪 +4 位作者 杨居翰 赵啟伟 张旸 李文君 杜卓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解决航天器用RKTL-DRZ-2型导热脂及RKTL-DRNJ-1型导热凝胶2种新开发导热填料无实际应用状态下接触传热系数数据的问题,采用试验方法对其接触传热系数进行研究,得到在航天器上设备典型尺寸及不同固定螺钉分布情况下的接触传热系数。试... 为解决航天器用RKTL-DRZ-2型导热脂及RKTL-DRNJ-1型导热凝胶2种新开发导热填料无实际应用状态下接触传热系数数据的问题,采用试验方法对其接触传热系数进行研究,得到在航天器上设备典型尺寸及不同固定螺钉分布情况下的接触传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安装状态下,与目前常用的RKTL-DRZ-1型导热脂相比,RKTL-DRZ-2型导热脂对界面接触传热性能改善效果较好,RKTL-DRNJ-1型导热凝胶较差。此外,获取了保证导热填料填充效果的实施经验,并给出了导热填料的选用建议。试验分析结论可应用于选用导热填料时的航天器热设计及热控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导热填料 接触传热系数
下载PDF
NH_(3)/CH_(4)/CH_(3)OH多孔介质燃烧特性模拟研究
7
作者 李亮 张瑞方 +1 位作者 张扬 张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1,I0014,共9页
氨(NH_(3))是一种无碳燃料,有望作为热能发电的替代燃料降低碳排放。多孔介质燃烧是一种可提高燃烧速率和稳定性的燃烧技术,实验表明其用于氨与反应性更强的燃料进行混燃可以同时提高燃烧强度和燃烧稳定性,但缺乏相应的模型研究。该文... 氨(NH_(3))是一种无碳燃料,有望作为热能发电的替代燃料降低碳排放。多孔介质燃烧是一种可提高燃烧速率和稳定性的燃烧技术,实验表明其用于氨与反应性更强的燃料进行混燃可以同时提高燃烧强度和燃烧稳定性,但缺乏相应的模型研究。该文基于多孔介质导热强度高的特性,其内部燃烧满足一维假设,建立了一维多孔介质燃烧模型,对NH_(3)分别与甲烷(CH_(4))、甲醇(CH_(3)OH)掺混时的燃烧特性进行模型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多孔介质对两种混合燃料的作用不同,对于CH_(4)/NH_(3)燃料,多孔介质可以明显提高燃烧速率并降低富燃状态的NH_(3)残留;对于CH_(3)OH/NH_(3)燃料,提高燃烧速率和降低NH_(3)残留的效果较差;对两种混合燃料,可燃气体预混后直接送入多孔介质燃烧都增加一定的NOx排放,增加效果相同,而分级燃烧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氨燃烧 模拟研究 燃烧速率 NOX排放
原文传递
早熟离核油桃优系“4-24-1”选育初报
8
作者 王富荣 艾小艳 +10 位作者 王会良 刘勇 朱炜 张杨 顾霞 刘模发 诸小敏 甘志猛 何华平 龚林忠 孙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6,共5页
“4-24-1”桃是以“丰光”为母本,“070507(天仙红×中油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离核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在武汉地区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81.64 g,最大130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 “4-24-1”桃是以“丰光”为母本,“070507(天仙红×中油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离核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在武汉地区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81.64 g,最大130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光滑无毛,红色,果肉白色;果肉脆,离核,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可滴定酸0.16%~0.29%,果实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平均产量30.0 t/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油桃 小果型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13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包良笑 李婧 +2 位作者 李秋红 张洋 史占军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旨在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科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膝关节美国特种... 目的旨在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科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评分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信任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总分为(136.75±7.9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1 d护患信任度总分与其焦虑评分总分呈负相关(r=-0.419,P<0.01),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无相关性(r=0.06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无住院经历、文化程度及术前焦虑评分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6.9%。结论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文化程度、既往有无住院经历、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水平低、无既往住院经历、焦虑程度高的患者,针对性的对以上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患者术后焦虑及改善术后功能,促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信任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 焦虑 关节功能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及白细胞介素1β在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中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郭伟 尹高菲 +2 位作者 李暖 张洋 黄志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手术治疗的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的组织样本,将患者分为乳头状瘤组和疾病进展组。对样本行RNA原位杂交判断HPV分型,免疫荧光检测IL-17及IL-1β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组间差异及与HPV高危亚型的相关性。结果乳头状瘤组及疾病进展组间IL-17及IL-1β免疫荧光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疾病进展组中IL-17及IL-1β阳性率显著升高(t=5.460,P<0.001;t=10.030,P<0.001)。HPV高危亚型与IL-17及IL-1β表达相关,HPV高危型患者中IL-17及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中,IL-1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54,P=0.0004)。结论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HPV高危型感染状态有着密切相关性,HPV高危型加剧组织局部IL-17及IL-1β聚集,造成局部免疫微环境改变,进而引发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乳头状瘤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Lnc-PCIR通过调控PABPC4的泛素化促进喉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1
作者 张杨 邓欣欣 +3 位作者 王珍 杨丽萍 张莹莹 梁耕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28-1235,共8页
目的:探究LncRNA RP11-214F16.8(Lnc-PCIR)通过调控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4[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4,PABPC4]的泛素化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GEPIA数据库分析Lnc-PCIR、PABPC4在头颈... 目的:探究LncRNA RP11-214F16.8(Lnc-PCIR)通过调控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4[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4,PABPC4]的泛素化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GEPIA数据库分析Lnc-PCIR、PABPC4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水平及患者的总体生存期。选取我院130例喉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Lnc-PCIR、PABPC4 mRNA和蛋白水平,并分析Lnc-PCIR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将HEP-2、TU212细胞进行不同转染,分为si-Lnc-NC组、si-Lnc-PCIR组、Lnc-NC组、Lnc-PCIR组、si-Lnc-PCIR+NC组、si-Lnc-PCIR+PABPC4组。CCK-8实验、EdU染色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RT-qPCR检测细胞Lnc-PCIR、PABPC4 mRNA水平;HEP-2、TU212细胞分别经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MG132、ML364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BPC4蛋白水平。20只裸鼠经皮下注射已转染的HEP-2细胞悬液,分为si-Lnc-NC组、si-Lnc-PCIR组;1个月后,测定移植瘤体积、质量和Lnc-PCIR、PABPC4蛋白水平。结果:数据库显示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nc-PCIR、PABPC4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且Lnc-PCIR、PABPC4水平与总体生存期呈负相关(均P<0.05)。与正常组织相比,患者喉癌组织中Lnc-PCIR、PABPC4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且Lnc-PCIR水平与患者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敲低Lnc-PCIR后,细胞Lnc-PCIR、PABPC4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培养1 d、2 d、3 d后的OD值、EdU阳性率降低,细胞迁移数减少。而过表达PABPC4能部分逆转敲低Lnc-PCIR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均P<0.05);过表达Lnc-PCIR能降低细胞PABPC4泛素化水平(P<0.05)。敲低Lnc-PCIR能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Lnc-PCIR通过调控PABPC4的泛素化促进喉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PCIR 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4 泛素化 喉癌
下载PDF
道路地下空洞探地雷达波场和时频特性
12
作者 周黎明 张杨 +1 位作者 付代光 董士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根据城市道路地下介质的分布特征和电性参数设计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广义S变换,对道路地下存在的充气空洞、充水空洞、回填不密实、埋藏金属物状态进行探地雷达正演模拟和时频特征提取。结果表明,地下空洞顶界面的反射波同相轴均... 根据城市道路地下介质的分布特征和电性参数设计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广义S变换,对道路地下存在的充气空洞、充水空洞、回填不密实、埋藏金属物状态进行探地雷达正演模拟和时频特征提取。结果表明,地下空洞顶界面的反射波同相轴均呈弧形反射形态,但充气空洞的反射波能量强于充水空洞;地下空洞发育区域的中心频率集中在某个低频区间,其余频率成分分布较均匀;埋藏金属物区域出现两簇高幅值能量团,频率分布较分散;回填不密实区域频率未能显示出较明显的规律。最后,通过工程实测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脱空检测 探地雷达 波场特征 时频分析 瞬时功率
下载PDF
松软厚煤层区段煤柱剪切滑块运动机理及协同控制技术
13
作者 王方田 屈鸿飞 +3 位作者 张洋 刘超 郝文华 江振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2-1344,共13页
松软厚煤层区段煤柱高、煤壁暴露面积大,加之煤质松软、裂隙发育,强采动作用下极易造成煤柱失稳,巷道维护难度极大。以山西伏岩煤业3号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剪切滑块理论,探究采掘扰动下煤柱变形破坏机理,求解煤柱剪切滑块运动范围... 松软厚煤层区段煤柱高、煤壁暴露面积大,加之煤质松软、裂隙发育,强采动作用下极易造成煤柱失稳,巷道维护难度极大。以山西伏岩煤业3号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剪切滑块理论,探究采掘扰动下煤柱变形破坏机理,求解煤柱剪切滑块运动范围及应力分布规律,揭示煤柱侧帮剪切滑块运动机理,提出煤柱稳定性协同控制对策并在现场进行工程实践验证。结果表明:①采用极限平衡理论与叠加理论,确定了煤柱剪切滑块运动范围及煤柱垂直应力分布规律,阐明煤柱剪切滑块安全系数分布规律:0~1.26 m深度,煤柱上部安全系数较小;在1.26~3.95 m处,煤柱中线部分大面积安全系数较小,易受顶板来压破坏。②提出了1种以“注浆加固—锚索强化—切顶卸压”为主体的区段煤柱协同控制技术,煤柱侧裂隙较无支护条件及原支护条件分别减少62.89%和46.26%,巷道围岩完整性大幅提高,形成了强承载结构,有效控制了煤柱变形及底臌。③根据松软厚煤层区段煤柱条件,合理确定了协同控制设计参数,并对煤柱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监测评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煤柱裂隙得到充分填充,注浆后煤体强度提高63%以上;巷道位移、锚杆索受力、离层等均在可控范围,表明协同控制技术明显提高了煤柱承载力,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空间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煤柱 剪切滑块 协同控制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差分结构的地面核磁共振数据噪声压制技术
14
作者 张洋 王美婷 尚新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定性定量探测地下水的非侵害式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环境噪声导致微弱的SNMR信号常常被淹...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定性定量探测地下水的非侵害式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环境噪声导致微弱的SNMR信号常常被淹没,很难获取有效的SNMR信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结构的SNMR数据噪声压制技术,采用两个接收线圈等距设置在发射线圈上下位置。这种分布可以实时抵消大部分环境噪声以及消除收发线圈耦合影响。理论建模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能够有效压制噪声,并可靠获取到早期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核磁共振 噪声压制 FID信号 消除收发耦合
下载PDF
微小RNA-23靶向线粒体分裂蛋白1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保护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15
作者 张利 葛亮 +3 位作者 马小力 马菁菁 张阳 孙林春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6-228,共1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3(microRNA-23,miR-23)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protein 1,FIS1)在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关系以及miR-23靶向FIS1对细胞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23(microRNA-23,miR-23)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protein 1,FIS1)在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关系以及miR-23靶向FIS1对细胞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建立脓毒症模型;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3和FIS1的相互作用。将HK-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用miR-23的模拟物/抑制物和FIS1的真核表达载体/小干扰RNA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计数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检测细胞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IL-10水平。结果LPS诱导的HK-2细胞miR-23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60±0.12)倍(P<0.05),FIS1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16±0.21)倍(P<0.05),FISI蛋白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2.69±0.28)倍(P<0.05)。miR-23可以与FIS1的3'-UTR区形成互补结合,负向调控FIS1。miR-23 mimic组的TNF-α、IL-1、IL-6分别为(0.021±0.003)、(0.0310±0.007)和(0.017±0.006)ng/ml,FIS1 siRNA组的TNF-α、IL-1、IL-6分别为(0.015±0.004)、(0.043±0.007)和(0.020±0.008)ng/ml,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两组的IL-10分别为(0.325±0.011)和(0.376±0.018)ng/ml,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inhibitor组的TNF-α和IL-6分别为(0.117±0.015)和(0.096±0.007)ng/ml,pcD-NA3.1-FIS1组TNF-α和IL-6分别为(0.168±0.024)和(0.147±0.030)ng/m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miR-23 inhibitor组和pcDNA3.1-FIS1组的IL-10分别为(0.149±0.012)和(0.121±0.024)ng/ml,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mimic+pcDNA3.1-FIS1组TNF-α、IL-1、IL-6分别为(0.060±0.010)、(0.084±0.009)和(0.048±0.008)ng/ml,均高于miR-23 mimic组的(0.021±0.003)、(0.0310±0.007)和(0.017±0.006)ng/ml(P<0.05),IL-10为(0.149±0.025)ng/ml,低于miR-23 mimic组的(0.325±0.011)ng/ml(P<0.05)。miR-23 inhibitor+FIS1 siRNA组TNF-α、IL-1、IL-6分别为(0.049±0.007)、(0.056±0.008)和(0.037±0.006)ng/ml,均低于miR-23 inhibitor组的(0.117±0.015)、(0.085±0.015)和(0.096±0.007)ng/ml(P<0.05),IL-10为(0.325±0.027)ng/ml,高于miR-23 inhibitor组的(0.149±0.012)ng/ml(P<0.05)。MiR-23 mimic组和FIS1 siRNA组ROS分别为(1328±84)和(1300±70),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inhibitor组和pcDNA3.1-FIS1组ROS分别为(1825±80)和(1930±105),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mimic+pcDNA3.1-FIS1组ROS为(1538±96),高于miR-23 mimic组的(1328±84)(P<0.05);miR-23 inhibitor+FIS1 siRNA组ROS为(1490±70),低于miR-23 inhibitor组的(1825±80)(P<0.05)。MiR-23 mimic组和FIS1 siRNA组MDA分别为(17.34±2.18)μmol/L和(12.05±2.47)μmol/L,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inhibitor组和pcDNA3.1-FIS1组MDA分别为(52.20±7.48)μmol/L和(46.25±6.50)μmol/L,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mimic+pcDNA3.1-FIS1组MDA为(35.44±3.03)μmol/L,高于miR-23 mimic组的(17.34±2.18)μmol/L(P<0.05);miR-23 inhibitor+FIS1 siRNA组MDA为(40.26±4.87)μmol/L,低于miR-23 inhibitor组的(52.20±7.48)μmol/L(P<0.05)。miR-23 mimic组和FIS1 siRNA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83±14)%和(171±11)%,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两组凋亡率分别为(7.89±1.21)%和(11.22±2.98)%,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inhibitor组和pcDNA3.1-FIS1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4±10)%和(127±9)%,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凋亡率分别为(23.22±2.54)%和(28.15±3.1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iR-23 mimic+pcDNA3.1-FIS1组细胞增殖率为(148±12)%,低于miR-23 mimic组的(183±14)%(P<0.05),凋亡率为(17.02±2.29)%,高于miR-23 mimic组的(7.89±1.21)%(P<0.05);miR-23 inhibitor+FIS1 siRNA组细胞增殖率为(160±8)%,高于miR-23 inhibitor组的(134±10)%(P<0.05),凋亡率为(14.27±2.00)%,低于miR-23 inhibitor组的(23.22±2.54)%(P<0.05)。结论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miR-23和FIS1异常表达与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过程有关。miR-23通过靶向负调控FIS1,减轻HK-2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对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肾小管上皮 炎症 氧化应激 微小RNA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造力探究
16
作者 胡卫平 张阳 +1 位作者 吕元婧 徐晶晶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前,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速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科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创造力,大大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但也给人类传统创造力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对人工智能创造力的本质特征进行审视,并预测... 目前,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速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科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创造力,大大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但也给人类传统创造力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对人工智能创造力的本质特征进行审视,并预测其未来应用方向。基于此,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创造力,首先阐释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基本内涵;接着,文章从通用领域创造力表现和专业领域创造力表现两个维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外在表现;然后,文章从产生机制和调控机制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人类创造力评价经验提出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最后,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创造力未来的应用模式、应用前景并给出应用建议。文章的研究既可促进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能为人类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造力 人机融合 创造性成果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17
作者 郑丽 张阳 +2 位作者 许建国 程凯 杨姝雅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41-51,共11页
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尚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循证指南来指导这些实践。本指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手册》制定,遵循... 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尚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循证指南来指导这些实践。本指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手册》制定,遵循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要求,并参照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对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本指南组建了包括5个小组在内的跨学科工作团队,通过问卷、面对面专家会议和问题解构方法来选择指南中需要回答的关键临床问题。从25个关键问题中筛选出10个进行研究。基于系统评价的结果,考虑到证据的优缺点、干预成本、证据质量、患者偏好及价值观、多学科专家的反馈和共识,本指南提出了20条关于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的推荐意见。本指南主要面向中国各级医院和康复机构的医务工作者,专注于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针灸 推拿 循证卫生决策 临床实践指南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羊绒羊毛识别方法
18
作者 路凯 罗俊丽 +2 位作者 张洋 裴文珂 肖玉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羊绒、羊毛纤维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2种纤维表面鳞片的纹理有所不同,鉴别二者的传统方法显微镜人工鉴别存在速度慢、识别率不高、人力成本高等弊端。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3_small模型... 羊绒、羊毛纤维的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2种纤维表面鳞片的纹理有所不同,鉴别二者的传统方法显微镜人工鉴别存在速度慢、识别率不高、人力成本高等弊端。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3_small模型的纤维识别方法。实验发现:纤维图像中的鳞片纹理模式复杂度有限,轻量级网络能够有效地提取纤维图像中的视觉特征,并根据特征较好地识别出纤维的类别,实验中5种不同的纤维测试集识别率超过97.1%。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轻量级模型MobileNetV3_small速度更快,识别5000个样本只需13 s,适合于纤维商检中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 羊毛 快速识别 轻量级 MobileNetV3模型
下载PDF
2017—2021年承德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李琦 谭小柏 +6 位作者 张扬 张丽娟 吴艳玲 玄立印 魏征 王波 吕静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承德市2017—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承德市2017—2021年人群布病数据,通过畜牧部门了解羊牛养殖情况,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描... 目的分析承德市2017—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承德市2017—2021年人群布病数据,通过畜牧部门了解羊牛养殖情况,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GIS软件对发病率进行空间相关及趋势分析。结果2017—2021年承德市共报告布病1994例,年发病率为8.98/10万~16.69/10万。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40~69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以农牧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56∶1。11个县(市、区)均有布病发生,在承德市范围内布病发病率整体上呈空间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承德市西北部。分离培养布鲁氏菌11株,均为羊3型。结论承德市2017—2021年布病呈散发状态,4—7月发病率较其他月份偏高;地区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性,建议全年持续加强全市布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20
作者 汤晓菲 李永红 +5 位作者 丁秋玲 孙卓 张阳 王育梅 田美伊 刘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5月至2021年9月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5月至2021年9月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伴随疾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及治疗方案等,并根据是否发生DVT将患者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筛选RA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A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RA患者322例,DVT发病率为9.6%(31/322);DVT组患者的中位年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using 28 joints, 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高于无DVT组[64(54,71)岁vs. 50(25,75)岁,P<0.001;5.2(4.5,6.7)vs. 4.5(4.5,5.0),P<0.001];DVT组患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高于无DVT组(P均<0.001);DVT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无DVT组(P=0.009,P=0.004),而D-二聚体水平及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于无DVT组(P<0.001);DVT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高于无DVT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3,P<0.001)、慢性肾脏病(OR=7.955,P=0.005)、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OR=34.658,P=0.002)、DAS28-ESR(OR=1.475,P=0.009)以及激素的使用(OR=5.916,P=0.003)是RA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DVT发病率明显增高,除年龄、慢性肾脏病、3个月内骨折或手术史等传统危险因素外,DAS28-ESR增高和激素的使用也是RA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