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L患儿诱导缓解期长春新碱联合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发生毒副作用单中心分析
1
作者 林巍 张元元 +13 位作者 吴颖 郑雪岭 李静 于皎乐 漆佩静 范佳 郜慧芳 黄鹏丽 何红波 王林娅 许清源 石岩 张瑞东 郑胡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诱导缓解期联合应用长春新碱与三唑类药物出现的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ALL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长春新碱和三唑类药物联合应用出现毒副作用...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诱导缓解期联合应用长春新碱与三唑类药物出现的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ALL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长春新碱和三唑类药物联合应用出现毒副作用。将患儿分为无联合用药组、长春新碱+伊曲康唑联合组,长春新碱+伏立康唑联合组,长春新碱+氟康唑联合组,分析4组患儿相关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治疗预后。结果共纳入ALL患儿708例,发病中位年龄为8(1~16)岁。存在长春新碱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组共215例,其中联合伊曲康唑组79例,联合伏立康唑组36例,联合氟康唑组100例。无联合用药组493例。联合用药组患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血压37例(17.2%),趾端麻木39例(18.1%),腱反射迟钝4例(1.8%),腹痛腹胀42例(19.5%),肠梗阻5例(2.3%),低血钠43例(20%)。联合用药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联合用药物组(P<0.05)。联合用药组中,高血压发生率、腱反射迟钝发生率及低血钠发生率:伊曲康唑组与伏立康唑组无差别(P>0.05),但大于氟康唑组(P<0.05);趾端麻木、腹痛腹胀发生率:伊曲康唑组大于伏立康唑组大于氟康唑组(P<0.05);肠梗阻发生率:伏立康唑组大于伊曲康唑组大于氟康唑组(P<0.05)。对于发生的毒副作用,给予相关的对症处理及调整药物后,相关并发症均可以得到缓解及消失。结论在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三唑类药物联合长春新碱用药可能加重毒副作用发生,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相比氟康唑可能更容易加重长春新碱毒性,故建议治疗过程中避免同时使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及长春新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春新碱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联合用药 毒副作用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核医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彰金 丁治国 +6 位作者 祁烁 王红艳 吴培琳 李颖 张媛媛 户蕊 周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解码中医、服务中医药科研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核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挖掘...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解码中医、服务中医药科研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核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挖掘核医学课程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与核医学教学有机融合,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科技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觉悟,培养教师的育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核医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液氮抑制32650型磷酸铁锂电池组热失控传播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媛媛 张志伟 +1 位作者 赵子明 张国维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文章从磷酸铁锂电池组热失控危险特性出发,通过试验研究32650型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热失控特征及其电池组间热失控传播过程。探究利用液氮喷淋阻断电池组间热失控传播,分析液氮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防灭火效能。结果表明:单体锂电池热失控可划... 文章从磷酸铁锂电池组热失控危险特性出发,通过试验研究32650型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热失控特征及其电池组间热失控传播过程。探究利用液氮喷淋阻断电池组间热失控传播,分析液氮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防灭火效能。结果表明:单体锂电池热失控可划分为被动加热、安全阀泄压、自反应、喷射火、明火熄灭等5个阶段,单体电池温度变化曲线呈倒“V”形。液氮可有效阻断电池组间的热失控传播,能够大幅降低喷射火阶段的电池峰值温度。且喷淋时间越长,阻止电池组热失控传播越明显。30 s液氮喷淋条件下,除电池A1外,其他电池未进入安全阀泄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控 液氮 冷却降温
下载PDF
耳穴揿针对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效果
4
作者 王婷 张园园 +3 位作者 段培蓓 吴丽红 王晓庆 王永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耳穴揿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 目的探讨耳穴揿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耳穴揿针疗法,两组患者干预3天,对比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3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术后第7天的机体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A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揿针可以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及腹胀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 揿针 胃癌 胃肠功能 营养状况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中的应用
5
作者 孙倩 张媛媛 +3 位作者 范太兵 杨巧芳 庞秋贺 胡朋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两组术后48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比较两组出院当天生存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心脏病模块(PedsQLTM 3.0)家长问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SpO_(2)、PaO_(2)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PaCO_(2)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表情、肢体动作、行为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哭闹、可安慰性、FLACC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PedsQLTM 3.0家长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有助于改善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动脉血气水平,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短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 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
下载PDF
“安消一体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媛媛 宋冰 张志伟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4期68-70,73,共4页
为提升校园现代化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加快推进安防与消防数据深度融合,建设“安消一体化”平台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抓手。“安消一体化”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建立全面感知、动态监测... 为提升校园现代化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加快推进安防与消防数据深度融合,建设“安消一体化”平台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抓手。“安消一体化”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建立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防火、科学疏散、快速灭火的防控体系,实现安防、消防设备设施互联互通,安消一体化管理,智能监控预警,应急联动及指挥场景化。实践应用表明,“安消一体化”平台切实提升了高校在安消设备管理、风险隐患治理、火情智能预警、应急快速联动等方面的管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安消一体化 高校 安全管理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及血清suPAR、TK1在晚期肝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刘扬 车瑾 +3 位作者 秦婷婷 曹蔚 张园园 徐洋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索预后营养指数(PNI)及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胸苷激酶1(TK1)在晚期肝癌表达意义以及在预后评估中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集的92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PNI评估及... 目的探索预后营养指数(PNI)及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胸苷激酶1(TK1)在晚期肝癌表达意义以及在预后评估中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集的92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PNI评估及血清suPAR、TK1检测,比较两组PNI、suPAR、TK1水平。同时,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n=28,死亡),预后良好组(n=64,生存),经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经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suPAR、TK1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血管侵犯、门静脉癌栓会对晚期肝癌预后造成影响(P<0.05),且预后不良组PNI低于预后良好组,suPAR、TK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NI高表达、suPAR低表达、TK1低表达、无血管侵犯、无门静脉癌栓者生存时间显著高于PNI低表达、suPAR高表达、TK1高表达、有血管侵犯、有门静脉癌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NI低表达、suPAR高表达、TK1高表达是影响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PNI、suPAR、TK1及3项联合诊断晚期肝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827、0.801、0.957。结论晚期肝癌患者血清suPAR、TK1水平升高,PNI降低,PNI、suPAR、TK1可作为一项简捷而有效的指标,来协助评估晚期肝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胸苷激酶1 肝癌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艳珍 张圆圆 纵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旨在为杜仲籽仁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500 W、35 kHz超声波对杜仲籽仁蛋白处理不同的时间(0、10、20、30 min和40 min),探究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微观结构、理化特性(粒径、Zeta-... 旨在为杜仲籽仁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500 W、35 kHz超声波对杜仲籽仁蛋白处理不同的时间(0、10、20、30 min和40 min),探究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微观结构、理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改变杜仲籽仁蛋白的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和荧光强度;超声处理2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溶解度达到75.35%;超声处理1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乳化性最大,达到72.12 m^(2)/g;超声处理4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最大,分别达到4.32 g/g、3.46 g/g、23.12%和21.12%。综上,超声处理可改善杜仲籽仁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仁蛋白 超声处理 微观结构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核心要义及其实践进路
9
作者 程良宏 张媛媛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作为新一轮国家课程方案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分为单学科拓展式、多学科交叉式和学科群融合式三种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变革理念的倒逼推动、素养时代教学论理论自身发展要求以及国家对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战... 跨学科主题教学作为新一轮国家课程方案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分为单学科拓展式、多学科交叉式和学科群融合式三种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变革理念的倒逼推动、素养时代教学论理论自身发展要求以及国家对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地,急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跨学科主题教学。而部分教师意愿不强、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是阻碍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原因。提升教师拥抱变革的勇气和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积极性,坚守“学科育人”和“为素养养成而跨”的基本认识,提高跨学科主题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坚持“跨界意识”和“边界意识”并存,是跨学科主题教学优化实施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实践 素养
下载PDF
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庄颖 张媛媛 苏亚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62-165,170,共5页
目的 探究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接收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依据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 目的 探究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接收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依据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联合赋能式康复护理模式。于入院1 d,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自我管理能力、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躯体活动、临床治疗、心理、饮食评分均高于入院1 d,且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加重、高胆红素血症、肝区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1 d,且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联合赋能式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对含气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阳气田二叠系山1段为例
11
作者 曹江骏 王继平 +6 位作者 张道锋 王龙 李笑天 李娅 张园园 夏辉 于占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4,共16页
为研究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成岩演化对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井综合解释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庆阳气田山1段分流河道中部... 为研究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成岩演化对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井综合解释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庆阳气田山1段分流河道中部多期厚层砂岩具有连续沉积型和间隔沉积型两类叠置关系,前者孔隙组合类型以溶蚀孔+粒间孔+晶间微孔为主,后者以溶蚀孔+晶间微孔为主。相较于后者,前者填隙物含量更低、物性更好、含气性更好。(2)压实作用是影响山1段储层含气性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连续沉积型与间隔沉积型砂岩储层压实率分别为55.4%与61.2%;溶蚀作用是影响储层含气性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二者溶蚀率分别为27.9%与19.7%。连续沉积型砂岩储层受中等压实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中等溶蚀作用的成岩演化影响,破坏性成岩作用较弱;间隔沉积型砂岩储层受中等-强压实作用—中等-弱胶结作用—中等-弱溶蚀作用的成岩演化影响,破坏性成岩作用较强。(3)研究区山1段储层以先致密后充注为主,受成岩演化影响,连续沉积型砂岩储层较间隔沉积型砂岩储层致密化程度低,天然气充注规模大,含气性好。(4)引入成岩综合指数定量判断山1段储层成岩作用强度。平面上,西部主河道以间隔沉积型砂岩为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较低,含气性较差;东部主河道以连续沉积型砂岩为主,储层成岩综合指数较高,含气性较好。含气储层主要发育在庆阳一线以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含气性 储层成岩综合指数 深层致密砂岩 山西组1段 二叠系 庆阳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乌司奴单抗对克罗恩病临床缓解及透壁愈合的疗效
12
作者 吴芸 徐亚兰 +6 位作者 张国艳 张媛媛 王峻瑶 尤鹏 彭涛 刘玉兰 陈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目的:应用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 UST)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评估临床及内镜缓解情况,采用肠道超声(intestinal ultrasonography, IUS)评估透壁应答(transmural response, TR)与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 TH)... 目的:应用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 UST)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评估临床及内镜缓解情况,采用肠道超声(intestinal ultrasonography, IUS)评估透壁应答(transmural response, TR)与透壁愈合(transmural healing, TH)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2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确诊应用UST进行治疗的CD患者,分别于治疗后8周、治疗后16/20周进行评估,包括临床、生化学指标、结肠镜及IUS检查。结果:共纳入患者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6.92岁,治疗前Best克罗恩病活动指数(Best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Best CDAI)平均值为270.12±105.55。在治疗8周时,患者的Best CDAI评分下降至133.16±48.66 (t=4.977,P<0.001),8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5例未达到临床缓解。共有9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结肠镜检查评估,治疗前进行简化克罗恩病内镜下评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 SES-CD),评分为10.71±7.14,16/20周复查SES-CD下降至6.00±7.81(t=2.483,P=0.048),其中4例患者达到内镜缓解,5例患者未达到内镜缓解。在8周时,13例患者中有5例达到TR,2例达到TH,6例未达到TR或TH。16/20周时,6例患者达到TR,3例达到TH,4例未达到TR或TH。UST对于小肠和结肠病变的TR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999)。既往应用过其他生物制剂的患者中UST的TR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491)。结论:应用UST 16/20周后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内镜下评估均有改善,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及内镜缓解;UST对CD患者具有较好的TR效果,在8周即出现TR,16/20周TR有所增加;UST对小肠和结肠病变的TR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未应用过其他生物制剂的患者UST的TR较既往使用过生物制剂的患者效果更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乌司奴单抗 透壁应答 透壁愈合
下载PDF
基于细胞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儿茶素抗炎、抗癌的构效关系
13
作者 应思慧 鲁森 +3 位作者 陈忠正 张媛媛 李斌 林晓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9,共12页
目的:系统揭示茶叶儿茶素的抗炎、抗癌构效关系,并初步探究其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为体外炎症、癌症模型,采用格里斯试剂法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分析比较儿茶素的体... 目的:系统揭示茶叶儿茶素的抗炎、抗癌构效关系,并初步探究其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为体外炎症、癌症模型,采用格里斯试剂法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分析比较儿茶素的体外抗炎、抗癌活性,借助网络药理学预测各儿茶素抗炎、抗癌的关键靶点与通路,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各儿茶素与关键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比较各单体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8种儿茶素单体均有较强的体外抗炎、抗癌活性,酯型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焦酚型儿茶素B环的邻苯三酚结构和反式儿茶素C_(2)、C_(3)的反式构象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炎、抗癌活性,但酯型、焦酚型儿茶素的没食子酰基与其B环的邻苯三酚结构间存在拮抗效应;8种儿茶素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抗癌活性,且没食子酰基有利于儿茶素与其关键抗炎、抗癌靶蛋白IL6、TNF、AKT1通过氢键结合。本文揭示了儿茶素的体外抗炎、抗癌活性及构效关系,为系统、深入阐释儿茶素的功能特性与分子结构等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抗炎 抗癌 构效关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南昆山毛叶红茶的抗炎机理
14
作者 鲁森 王瑞 +7 位作者 高雄 林慧纯 陈忠正 张媛媛 陈旭洁 黄秋颜 李斌 林晓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目的:探究南昆山毛叶红茶抗炎功效发挥的化学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Q-... 目的:探究南昆山毛叶红茶抗炎功效发挥的化学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分析其醇提物活性组分,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抗炎活性组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抗炎活性组分与靶点的相互作用能力,采用体外炎症细胞模型验证活性组分对炎性介质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南昆山毛叶红茶中鉴定出213种活性组分,并筛选出花青素、柚皮素、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抗炎多酚类组分;收集到潜在抗炎靶点493个,并预测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9个关键靶点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初步证明11种抗炎活性组分、特别是木犀草素等9种多酚类物质能与主要靶点稳定结合,且木犀草素、槲皮素能够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8.91、43.76μmol/L。结论:南昆山毛叶红茶通过木犀草素、槲皮素等多酚类物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等多个靶点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条通路发挥抗炎活性。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南昆山毛叶茶的抗炎活性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山毛叶茶 抗炎 作用机理 高分辨质谱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重庆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案例报道
15
作者 邬文燕 智深深 +4 位作者 胡谢飞 李丽娟 张媛媛 姚海 李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蜱虫叮咬所导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病情进展较...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由蜱虫叮咬所导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临床症状以发热伴血小板和血细胞减少、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1]。2009年SFTSV首次在中国被发现,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临床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发传染病 血细胞减少 胃肠道症状 案例报道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病情进展
原文传递
2023年度肿瘤蛋白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盘点
16
作者 周昕萌 廖青青 +3 位作者 谢娜 黄灿华 孙晓东 张媛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抗肿瘤治疗已进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精准治疗时代,对指导抗肿瘤治疗和监测肿瘤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对2023年取得较大进展的肿瘤蛋白生物标志物进行盘点,按照蛋白的细胞内定位进行综述,同时提出本领域仍面临的... 抗肿瘤治疗已进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精准治疗时代,对指导抗肿瘤治疗和监测肿瘤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对2023年取得较大进展的肿瘤蛋白生物标志物进行盘点,按照蛋白的细胞内定位进行综述,同时提出本领域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探索方向,以供进一步研究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蛋白生物标志物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水生生物外泌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蔡承建 蒋家超 +3 位作者 罗萍 王立章 张媛媛 谷秀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30~150 nm的小囊泡,在组织细胞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皆可持续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当中,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核酸等方式影响或改变受体细胞的行为,在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水生生物外...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30~150 nm的小囊泡,在组织细胞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皆可持续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当中,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核酸等方式影响或改变受体细胞的行为,在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水生生物外泌体为切入点,对外泌体的组成特征以及不同种类水生生物的外泌体功能进行综述,并对影响生物外泌体分泌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外泌体释放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旨在为水生生物外泌体和环境保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水生生物 功能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18
作者 聂文鹏 张媛媛 +3 位作者 杨宏博 张敬 董波 崔文竹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的关于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检索到的文献并进一步提取数据,最终对纳入的...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的关于有氧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检索到的文献并进一步提取数据,最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研究,涉及618例患者,运动组315例,对照组3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能更好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RP[RR=-1.26,95%CI(-2.28,-0.24),P=0.02]、hs-CRP[SMD=-1.68,95%CI(-2.00,-1.37),P<0.00001]、TNF-α[SMD=-0.57,95%CI(-0.81,-0.34),P<0.00001]、IL-6[SMD=-0.51,95%CI(-0.71,-0.3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心力衰竭 炎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细胞的浸润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
19
作者 李雨贤 段振铨 +7 位作者 王莹 谭雪玲 余小红 张媛媛 朱宝行 邱远 彭六生 邹全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40,共7页
目的 检测B细胞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表型特征并探究肿瘤组织来源的B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33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切片进行B细胞表面标志CD19染色并分析其浸润数目... 目的 检测B细胞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分布,分析其表型特征并探究肿瘤组织来源的B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33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切片进行B细胞表面标志CD19染色并分析其浸润数目,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B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和免疫球蛋白分子表达水平,并通过趋化实验研究CXCL12-CXCR4轴对B细胞的趋化作用,最后分离纯化出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的B细胞与自体的外周T细胞共培养,探讨B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细胞的浸润数目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且与正常胃组织来源的B细胞相比,肿瘤组织来源的B细胞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P<0.05);TCGA数据库表明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XCL12的表达水平与CD1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15,P<0.01),胃癌患者临床样本的肿瘤组织中CXCL12的表达水平与B细胞浸润数目亦呈正相关(r=0.93,P<0.05),趋化实验证实CXCL12-CXCR4轴参与促进B细胞的趋化(P<0.05);尽管B细胞在肿瘤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的IgM、IgG和IgA相当,但是体外共培养研究显示,与正常胃组织来源的B细胞相比,肿瘤组织来源的B细胞可显著抑制T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 B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增加,其可能通过CXCL12-CXCR4轴被募集至肿瘤组织,进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以参与促进胃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细胞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基于科教融合的中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优化与实践
20
作者 张薇 徐畅 +4 位作者 刘婕 苏进 杨淑珍 张园园 侯俊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30-32,共3页
有机化学是中药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重点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在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大背景下,优化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已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研究显示,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科研成果,能够扩宽学生... 有机化学是中药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重点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在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大背景下,优化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已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研究显示,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科研成果,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课后多方面搭建科研与竞赛实践平台,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文章旨在推动中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科教融合,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有机化学 中药学 课程内容优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