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三区”漏风裂隙场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1
作者 马亮 孟威 +4 位作者 高亮 张壮壮 宋涛 冯雄 夏同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煤层、复合煤层重复开采下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层间距与采厚对裂隙二次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浅埋近煤层群开采下上覆岩层裂隙仅存在垮落带与裂缝带,主关键层破断后裂缝带快速发育至地表,关键层周期破断控制地表裂隙周期生成与下沉;上煤层裂隙密度发育由原始阶段先后经历快速增长、稳定和二次增长3个阶段;随采厚增大,各区间裂隙密度增大,大裂隙发育更充分,裂隙宽度整体增大;随煤层间距增大,小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大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采厚相同时,裂隙宽度大于0.2 m的裂隙密度随着煤层间距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近煤层群 重复采动 漏气通道 裂隙宽度 煤层间距 采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创伤效应的利弊
2
作者 杨永泽 程晴灏 +5 位作者 张安任 杨鑫 张壮壮 樊华 张福康 郭洪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13-3417,共5页
背景:应用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将机器人辅助技术引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以实现精准截骨和恢复良好的下肢力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机器人不断更新迭代性能更加优越,但因其增加围... 背景:应用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将机器人辅助技术引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以实现精准截骨和恢复良好的下肢力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机器人不断更新迭代性能更加优越,但因其增加围术期时间和手术创伤而受到批评。目的:总结现今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创伤方面的优缺点。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分析手术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创伤优势及不足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knee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procedure,robotic surgical,total knee arthroplasty,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robotic-assisted”,中文检索词为“机器人辅助,机械臂,膝骨关节炎,关节炎”。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保留质量和相关性较高的6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手术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并未增加患者手术创伤程度,并且表现出比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更低的创伤效应;②手术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具有准确辅助截骨、个体化置入假体、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降低术后炎症指标变化、缩短住院时间等降低创伤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手术耗时延长、并发症增加、医疗成本提高等不足;③提示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显示手术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可以降低手术创伤,但需要警惕潜在风险,同时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相比其确切优势尚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全膝关节置换 传统术式 膝骨关节炎 创伤 利弊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标准需求与建议分析
3
作者 韩心星 张壮壮 +1 位作者 程之宽 孙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为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营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基于燃气管网、桥梁、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综合管廊、电力系统、通信系统8个具体业务领域的标准以及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化体系构建现状,分析... 为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营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基于燃气管网、桥梁、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综合管廊、电力系统、通信系统8个具体业务领域的标准以及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化体系构建现状,分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标准需求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制修订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全国或全行业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在国家和行业标准中融入风险预警联动响应的内容,且不同领域应各具特色;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去防范生命线工程交叉、耦合风险;促进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标准与国际接轨,贡献中国力量;构建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系统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标准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规范 指导 标准 需求 建议
下载PDF
不同叠片接缝形式的换流变压器铁心电磁与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汲胜昌 何国阳 +4 位作者 李丽 张凡 孙优良 张壮壮 王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19,128,共11页
磁致伸缩和麦克斯韦应力是换流变压器铁心振动的主要原因,当铁心中存在气隙时,由麦克斯韦应力引起的铁心振动不可忽略。文中基于PSCAD搭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得到了换流变压器正常工作时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特点。建立了3种... 磁致伸缩和麦克斯韦应力是换流变压器铁心振动的主要原因,当铁心中存在气隙时,由麦克斯韦应力引起的铁心振动不可忽略。文中基于PSCAD搭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得到了换流变压器正常工作时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特点。建立了3种不同铁心结构的换流变压器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铁心的磁场和麦克斯韦应力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麦克斯韦应力与谐波电压的数学关系,研究了不同结构铁心在基波和谐波电压共同作用下麦克斯韦应力的大小关系以及在麦克斯韦应力作用下铁心表面振动加速度大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双接缝铁心相比,六步进接缝铁心表面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减少了15.44%;改进六步进接缝铁心表面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减少了26.39%,最大值减少了25.68%。可见,改进六步进接缝铁心相比于传统双接缝铁心和六步进接缝铁心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叠片接缝 铁心振动 麦克斯韦应力 电磁特性 多物理场耦合
下载PDF
煤焦油沥青不同组分基多孔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霞 孙国笑 +5 位作者 刘倩 池洋 杨晨晨 张壮壮 付峰 池汝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探讨煤焦油沥青中不同组分对多孔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煤焦油沥青分离成5个不同组分,分别以5个组分为原料,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炭,研究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多孔炭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为了探讨煤焦油沥青中不同组分对多孔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煤焦油沥青分离成5个不同组分,分别以5个组分为原料,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炭,研究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多孔炭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原料组成的重质化,所制备的多孔炭的孔隙度下降,致密度增加,比电容降低,充放电速率下降。其中轻组分(TS)最有利于发展孔隙结构,以此为原料制备的多孔炭TS-PC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分别达2482 m~2·g^(-1)和1.781 m~3·g^(-1)。同时,5个样品中TS-PC的比电容最大,在三电极6 mol·L^(-1)KOH体系中,TS-PC的比电容为395 F·g^(-1)(0.5 A·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50 A·g^(-1)时,比电容仍达220 F·g^(-1),电容持有率为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沥青 组分分离 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RANS方程的桩式U-OWC装置波浪荷载分析
6
作者 姚宇 张壮壮 许从昊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6,共14页
使用OpenFOAM建立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的三维数值水槽,对桩式U-OWC装置在不同周期和波高的正向入射规则波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将数模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校核,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装置的受力情... 使用OpenFOAM建立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的三维数值水槽,对桩式U-OWC装置在不同周期和波高的正向入射规则波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将数模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校核,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装置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分别研究了作用在装置上作用力和倾覆力矩特点,装置上作用力和倾覆力矩随周期和波高的变化情况,以及装置稳定性极小状态。研究表明,装置所受到波向力、垂向力相比侧向力数值较大,对倾覆力矩起决定性作用。对装置上作用力和倾覆力矩进行无量纲分析,进一步发现在测试工况范围内,装置所受到的3个方向作用力中侧向力随周期变化不明显,明确了装置前的波浪爬高对装置波浪荷载和力矩的影响,并针对U-OWC模型特点和具体工况应用一个波浪爬高经验公式,获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式U-OWC 波浪荷载 倾覆力矩 规则波 无量纲分析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调频模态追踪方法的铣削颤振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壮壮 王红军 +2 位作者 王楠 王增新 王星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0-188,共9页
在铣削加工工程中,产生颤振,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有效避免铣削过程中发生颤振,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调频模态追踪(adaptive chirp mode pursuit,ACMP)的铣削颤振监测和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振动信号的带宽和微弱特... 在铣削加工工程中,产生颤振,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有效避免铣削过程中发生颤振,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调频模态追踪(adaptive chirp mode pursuit,ACMP)的铣削颤振监测和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振动信号的带宽和微弱特性,ACMP在递归框架中逐个捕获信号模式,在该算法中,不需要输入信号模式的个数,而是可以通过评估残差信号的能量来学习,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分解层数不确定带来的模态混叠或者过度分解的问题。首先使用仿真信号验证了该算法对颤振信号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然后基于现场的铣削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及时有效地对颤振进行识别;最后从ACMP处理后的信号中提取功率谱熵值作为颤振识别特征。该方法解决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算法的模态混合和伪分量问题,又降低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精度不稳定的影响,可以准确快速地识别到颤振,对提高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MP 颤振 功率谱熵 铣削
原文传递
水力喷射多簇压裂簇间流量分配特征
8
作者 张壮壮 盛茂 +1 位作者 武晓光 黄中伟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3期318-329,共12页
水力喷射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力增产手段。压裂液簇间流量分配直接影响多簇裂缝起裂与扩展。本文建立了水力喷射多簇压裂环空流动模型,研究了喷嘴周围的流场特征,分析了环空流速、射流速度、簇间压差和环空出口压力等关键因素对压... 水力喷射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力增产手段。压裂液簇间流量分配直接影响多簇裂缝起裂与扩展。本文建立了水力喷射多簇压裂环空流动模型,研究了喷嘴周围的流场特征,分析了环空流速、射流速度、簇间压差和环空出口压力等关键因素对压裂簇间流量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空中速度和压力变化集中于射流周围:射流中心静压高于环空压力,射流周围存在低压区和类似点汇流动的特征,且流场非均匀分布。本文条件下簇间无干扰:相同孔眼出口条件下最大簇间流量差异仅0.08 kg/s;最大簇间裂缝延伸压力差达到4 MPa,参考簇流量仅变化0.05 kg/s;延伸压力差改变,各簇孔眼流量仍以同一规律变化。孔眼流量与射流速度、环空出口压力等正线性相关,环空流速对孔眼流量无影响,上述因素均不引起簇间流量分配差异。簇间裂缝延伸压力差异是流量非均匀分配的主控因素:各簇孔眼流量随裂缝延伸压力减小而线性增加;簇间流量差异和簇间裂缝延伸压力差异呈正线性关系。实验条件下,环空流速低于3 m/s或环空出口压力高于40 MPa,压裂液利用效率可达100%。研究结果可为水力喷射多簇压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簇压裂 水力射流 环空流场 压裂液运移 簇间干扰
原文传递
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敏感性分析
9
作者 张壮壮 饶天利 +1 位作者 贾军红 付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6-10,32,共6页
为探索减氧空气泡沫驱在非均质页岩油藏的最佳注入参数,优化方案设计,在页岩油藏储层特征和原油渗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方式、注入量、泡沫液浓度、气液比、注入速度、注采比等参数对提高采收率的效... 为探索减氧空气泡沫驱在非均质页岩油藏的最佳注入参数,优化方案设计,在页岩油藏储层特征和原油渗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方式、注入量、泡沫液浓度、气液比、注入速度、注采比等参数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并建立了各参数下的采收率增量综合预测模型,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页岩油藏合理的注入方式为气液同注,注入量0.30 PV,泡沫液浓度0.5%,气液比1∶1,注入速度25 m3/d,注采比1.05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采收率增量与泡沫液浓度有较强正相关性,与注采比整体呈正相关性,与气液比及注入速度整体呈负相关性。该系统分析和预测了各参数下的采收率增量,对同类油藏减氧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氧空气泡沫驱 页岩油藏 数值模拟 方案优化
下载PDF
无定形FePO_(4)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盛心茹 张壮壮 +2 位作者 丁唐婧 廖家英 周小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32,共15页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绿色能源存储与转化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储能器件,钠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对高性能正极材料的需求.在各类正极材料中,无定形磷酸铁(FePO_(4))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优异的电...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绿色能源存储与转化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储能器件,钠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对高性能正极材料的需求.在各类正极材料中,无定形磷酸铁(FePO_(4))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优异的电化学可逆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综合评述了无定形FePO_(4)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无定形FePO_(4)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然后,系统总结了其常见的合成方法,如模板法、水热法等;介绍了增强无定形FePO_(4)储钠性能的策略,强调了形貌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对该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磷酸铁 正极 钠离子电池 碳材料复合 纳米结构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宽频散射响应高效求解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磊磊 张壮壮 +4 位作者 吴豫 吕中宾 王东晖 李媛 陆德坚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针对传统均匀采样模型参数估计(MBPE)技术求解高压输电线路宽频散射特性存在的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引入一种自适应能力强的新MBPE技术,与构建的自适应频率采样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准确快速求解高压输电线路宽频散射特性的新方法。以... 针对传统均匀采样模型参数估计(MBPE)技术求解高压输电线路宽频散射特性存在的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引入一种自适应能力强的新MBPE技术,与构建的自适应频率采样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准确快速求解高压输电线路宽频散射特性的新方法。以IEEE中波广播研究频段和调幅广播收音台工作频段为例,分别建立高压输电线路散射场的直线与线-面混合模型,将矩量法、MBPE技术和自适应频率采样算法结合,确定自适应采样点散射场信息和Stoer-Bulirsch有理插值函数,实现高压输电线路散射场宽频响应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MBPE技术具有较高精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电磁散射 模型参数估计
下载PDF
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流场特性模拟与试验
12
作者 周一粟 黄中伟 +2 位作者 张壮壮 姜天文 张明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环空压耗的准确预测在深井、超深井钻完井中具有重要意义。环空流场特性研究是环空流动压耗预测的理论基础。为了揭示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的流场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建立了不同结构的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流动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 环空压耗的准确预测在深井、超深井钻完井中具有重要意义。环空流场特性研究是环空流动压耗预测的理论基础。为了揭示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的流场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建立了不同结构的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流动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进行了流场的数值模拟,并开展了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流场可视化试验。对比分析了缩扩比和排量对环空流场流线分布、速度分布、压耗以及涡量分布的影响,得到了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的流场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初步探索了压耗产生与涡旋之间的关系。搭建了可视化的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流场测试试验装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带接箍水平油套环空流场在突缩入口处、后向台阶处出现回流区;缩扩比、排量主要影响了后向台阶处的流场特性,对前向台阶处的流场特性影响较小;随着缩扩比的增大,环空流场的回流区范围减小,压耗减小,涡量值减小;随着排量的增加,环空流场的回流区范围增大,压耗增大,涡量值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变截面环空流场研究提供参考,为环空压耗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油套 接箍 油套环空 压耗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patial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lake water quality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13
作者 REN Xiaohui YU Ruihong +10 位作者 LIU Xinyu SUN Heyang GENG Yue QI Zhen zhang zhuangzhuang LI Xiangwei WANG Jun ZHU Penghang GUO Zhiwei WANG Lixin XU Jif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164-179,共16页
Lak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ustaining the eco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but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s so far remain uncl... Lak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ustaining the eco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but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s so far remain unclear.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seven lakes(Juyanhai Lake,Ulansuhai Lake,Hongjiannao Lake,Daihai Lake,Chagannaoer Lake,Hulun Lake,and Wulannuoer Lake)across the longitudinal axis(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of Inner Mongolia.Large-scal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trophic level index(TLI(Σ)),multivariate statistics,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lakes in Inner Mongolia were weakly alkaline.Total dissolved solids and salinity of lake water showed obvious zonation characteristics.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ain pollutants in lakes,with hig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being of 4.05 and 0.21 mg/L,respectively.The values of TLI(Σ)ranged from 49.14 to 71.77,indicating varying degrees of lake eutrophication,and phosphorus was the main driver of lake eutrophication.The lakes of Inner Mongolia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lakes to the west of Daihai Lake and lakes to the east of Daihai Lake in terms of salinity and TLI(Σ).The salinity levels of lakes to the west of Daihai Lake exceeded those of lakes to the east of Daihai Lake,whereas the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lake trophic level.The intensity and mode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er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lake water quality.It is recommended to control th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lakes in Inner Mongolia to improve lak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s of Inner Mongolia,which can be used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lake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ITY lake eutrophication lake water quality comprehensive trophic level index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Da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气压止血带在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樊华 程晴灏 +3 位作者 张福康 杨鑫 张壮壮 郭洪章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07-210,共4页
膝关节置换术是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减少出血,提供良好术野,且有利于关节假体与截骨面贴合。但是,术中使用止血带也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部... 膝关节置换术是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减少出血,提供良好术野,且有利于关节假体与截骨面贴合。但是,术中使用止血带也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部分学者提出了优化使用止血带以减轻不利影响的策略,并得到验证。该文对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气压止血带 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镁掺杂煤基活性炭对亚磷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高飞 王佩文 +4 位作者 杨春明 张壮壮 杨晓霞 甄延忠 付峰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回收草甘膦母液中的亚磷酸,以禾草沟煤为原料,通过KOH活化、热解和金属镁掺杂相结合的方法,制得了镁掺杂的煤基活性炭(Mg-AC)。采用SEM、XRD、TEM、BET、FT-IR以及XPS等对样品的表观形貌、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和孔结构等理化性质进... 为回收草甘膦母液中的亚磷酸,以禾草沟煤为原料,通过KOH活化、热解和金属镁掺杂相结合的方法,制得了镁掺杂的煤基活性炭(Mg-AC)。采用SEM、XRD、TEM、BET、FT-IR以及XPS等对样品的表观形貌、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和孔结构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考察Mg-AC对亚磷酸的吸附性能,并结合常见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过程和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Mg-AC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896.4 m^(2)/g和0.505 cm^(3)/g,具备良好的孔隙结构。Mg-AC对亚磷酸的吸附能力较AC明显提升,吸附平衡时饱和吸附容量为15.3 mg/g,且具有较宽的pH应用范围(pH为3~10)。Mg-AC对亚磷酸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1)和Langmuir吸附模型(R2=0.970),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和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沟煤 活性炭 硝酸镁 吸附性能 亚磷酸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担载型USY分子筛对神东煤催化热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婷 兰婷玮 +5 位作者 强路遥 王涛 孙午亮 张壮壮 常慧 马晓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5,共9页
利用粉-粒流化床热解实验装置,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改性的USY分子筛对神东煤热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改性后USY分子筛骨架结构未发生变化,酸量变化显著。催化剂对神东煤一次热解挥发分的催化作用明显,半焦收率基本保持... 利用粉-粒流化床热解实验装置,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改性的USY分子筛对神东煤热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改性后USY分子筛骨架结构未发生变化,酸量变化显著。催化剂对神东煤一次热解挥发分的催化作用明显,半焦收率基本保持在66%左右;在实验所选五种催化剂作用下热解挥发分的脱氧反应都增强,热解气中CO和CO2的收率明显增加,液体产物收率下降,强酸性导致积碳严重,双金属改性后积碳情况改善。USY分子筛对轻质芳烃的形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酸性中心能促进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稠环芳烃和脂肪烃向萘类芳烃转化,负载WO3后会抑制焦油中萘类芳烃的生成,NiO引入后催化剂的双金属活性导致此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且NiO的裂解性和脱氢性能会显著增加焦油中脂肪烃的含量和气体中H2的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神东煤 USY分子筛 催化热解 煤焦油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近壁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友明 张壮壮 +3 位作者 高云 彭庚 刘黎明 杨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8-116,134,共10页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近壁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的影响,对不同粗糙度下近壁圆柱体的振动幅值、振动频率、锁定区间、升力系数、拖曳力系数、斯脱哈尔数以及振动轨迹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近壁圆柱体振...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近壁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的影响,对不同粗糙度下近壁圆柱体的振动幅值、振动频率、锁定区间、升力系数、拖曳力系数、斯脱哈尔数以及振动轨迹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近壁圆柱体振动幅值以及振动频率变化趋势,可以将整个折合速度区间依次划分为三个区间:初始分支、锁定区间以及解锁区间。随着粗糙度的上升,近壁圆柱体横向振幅最大值呈上升趋势,锁定区间宽度逐渐变窄,拖曳力系数均值呈下降趋势。锁定区间里,较大的横向振幅使得壁面效应大幅增加,进一步导致升力系数均值明显大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表面粗糙度 近壁圆柱体 流体力系数 锁定区间
下载PDF
光学自由曲面的加工参数对光散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迎春 李欣 +4 位作者 李吉祥 孙江波 王增路 张壮壮 刘非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35-644,共10页
椭圆振动车削加工是实现光学自由曲面高精度加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通过构建椭圆振动车削加工光学自由曲面的表面形貌模型与以Harvey-Shack散射理论为基础的光学性能模型,研究分析了椭圆振动车削加工过程中的进给量和刀尖圆弧半径对... 椭圆振动车削加工是实现光学自由曲面高精度加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通过构建椭圆振动车削加工光学自由曲面的表面形貌模型与以Harvey-Shack散射理论为基础的光学性能模型,研究分析了椭圆振动车削加工过程中的进给量和刀尖圆弧半径对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光散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给量a_(f)的增大和刀尖圆弧半径r的减小,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将会增大,像面能量将更加分散,光学零件的成像质量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自由曲面 椭圆振动车削 进给量 刀尖圆弧半径 Harvey-Shack散射理论
下载PDF
碱处理HZSM-5分子筛对神东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妮娜 张壮壮 +4 位作者 李刚 徐龙 兰婷玮 高婷 马晓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16-4624,共9页
使用NaOH溶液对HZSM-5分子筛进行处理,利用粉-粒流化床快速热解实验装置,考察了经过不同时间碱处理的HZSM-5分子筛对神东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能够在不破坏HZSM-5分子筛晶相结构的情况下在晶体内部引入介孔,且... 使用NaOH溶液对HZSM-5分子筛进行处理,利用粉-粒流化床快速热解实验装置,考察了经过不同时间碱处理的HZSM-5分子筛对神东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能够在不破坏HZSM-5分子筛晶相结构的情况下在晶体内部引入介孔,且随着碱处理时间的延长,分子筛的介孔孔容、介孔比表面积增加,孔径分布变宽,总酸量先增大后减小。碱处理0.5h的HZSM-5分子筛催化时焦油中苯、甲苯含量最大,较原煤热解分别增加了268%、296%;碱处理2h的HZSM-5分子筛催化下热解气体总含量达到最大,较原煤热解增加了24.8%;碱处理4h的HZSM-5催化时焦油中萘及萘的同系物、多环芳烃(除萘类)含量最大,分别较原煤增加了92%、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煤 催化热解 HZSM-5 碱处理 产物分布
下载PDF
圆柱体横流与顺流方向涡激振动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云 张壮壮 +1 位作者 杨斌 邹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30,共9页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对刚性圆柱体在横流以及顺流方向涡激振动耦合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横流以及顺流方向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结构振子以及尾流振子模型,其次基于二阶精度中心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先离散后迭代求解,再次通过与他人实...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对刚性圆柱体在横流以及顺流方向涡激振动耦合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横流以及顺流方向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结构振子以及尾流振子模型,其次基于二阶精度中心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先离散后迭代求解,再次通过与他人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对不同质量比、不同结构阻尼比以及不同几何非线性系数下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振动幅值以及振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比的增大,横流以及顺流方向的振动幅值均呈下降趋势,锁定区间宽度逐渐变窄。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大,横流以及顺流方向的振动幅值同样呈下降趋势,而锁定区间宽度逐渐变宽。随着折合速度的增加,结构振动轨迹依次出现斜“8”字形、“月牙”形以及正“8”字形。随着几何非线性系数的增加,横流以及顺流方向振动幅值从上分支进入低分支时的位移突降现象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耦合模型 尾流振子 几何非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