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添加剂对西门塔尔肉牛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抗氧化指标及直肠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马琳 常忠娟 +4 位作者 刘兴医 陈小丽 袁伟涛 魏倩倩 赵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西门塔尔肉牛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抗氧化指标及直肠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0头健康的12月龄平均体重为(268.80±4.95)kg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和试验组...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西门塔尔肉牛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抗氧化指标及直肠菌群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20头健康的12月龄平均体重为(268.80±4.95)kg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和试验组(AG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肉牛。CG组饲喂基础饲粮,AG组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100 g/(头·d)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CG组相比,AG组西门塔尔肉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提高了12.70%和7.58%(P<0.05),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提高了3.13%(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28.87%(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了1.39%(P>0.05)。AG组西门塔尔肉牛肠道菌群Shannon、Chao1和Ace指数比CG组分别提高了0.17%、1.51%和0.96%(P>0.05)。AG组西门塔尔肉牛肠道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杆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比CG组提高了6.50%和2.94%(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比CG组降低了5.94%(P>0.05);未分类拟杆菌属(unclassified_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高于CG组(P<0.05),居海事城球杆菌属(Phocaeicola)和另枝菌属(Alistipes)的相对丰度比CG组提高了8.33%和16.45%(P>0.05)。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西门塔尔肉牛的免疫水平、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丰度,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增强机体消化纤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肉牛 免疫 细胞因子 抗氧化功能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2
作者 蒋敏波 袁琳 +3 位作者 赵萌 姜旖 汤娟娟 陈相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SLC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SLCT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MRI/CT)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男性化特征,2例为去女性化特征,5例...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SLC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SLCT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MRI/CT)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男性化特征,2例为去女性化特征,5例为雌激素过多的女性化特征,1例无症状。5例血清睾酮升高。所有肿瘤均为单侧,边界清楚。9例为实性或实性为主肿瘤,1例为囊实性肿瘤,1例为囊性肿瘤。MRI检查显示肿瘤实性部分T_(1)WI呈稍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呈高信号,部分显示肿瘤边缘丰富血管影。CT平扫显示实性部分呈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富血供明显强化。结论卵巢SLCT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睾酮升高的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支持-间质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分析
3
作者 赵梦 李静 +1 位作者 曹炜 张越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明确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 目的明确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为感染组(335例)和非感染组(770例)。分析导致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分析感染组患者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手术持续时间≥3 h、术中出血量≥400 mL、二次手术、有切口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3 d、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7 d、合并糖尿病、血清降钙素原升高、快速C反应蛋白升高是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脑脊液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细菌10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6株,革兰阴性菌61株。常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结论手术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再次手术、有切口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长、ICU滞留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是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需注意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控,尽可能减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事件的发生。此外革兰阴性菌感染比率逐渐上升,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手术 危险因素 耐药性
下载PDF
B超监测梅花鹿性控精液腹腔镜输精试验
4
作者 赵伟刚 孟庆江 +4 位作者 魏海军 陈秀敏 杨镒峰 赵蒙 薛海龙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13-16,23,共5页
梅花鹿常规冻精与性控冻精解冻后进行品质鉴定,结合B超监测卵泡有选择的对60只同期发情处理的梅花鹿进行腹腔镜精准输精。数据分析显示,同期发情处理后梅花鹿卵巢B超监测结果与腹腔镜输精受胎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X和Y型冻精产仔率为83.3... 梅花鹿常规冻精与性控冻精解冻后进行品质鉴定,结合B超监测卵泡有选择的对60只同期发情处理的梅花鹿进行腹腔镜精准输精。数据分析显示,同期发情处理后梅花鹿卵巢B超监测结果与腹腔镜输精受胎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X和Y型冻精产仔率为83.33%,而常规冻精产仔率为65.31%,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常规冻精组、X冻精组与Y冻精组所产后代性别比(公/母)分别为9:8、0:10和16:1,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后代出生及60 d时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表明,结合B超监测有选择的进行梅花鹿性控精液腹腔镜人工输精,可显著提高受胎率,降低成本,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流式细胞仪 精液分离 B超 腹腔镜 人工授精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川崎病关系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萌 杨轶童 +4 位作者 李翰文 孙文婷 赵苗苗 陈露萍 石曌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0-273,281,共5页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通过使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异常。通过使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降低,某些菌种如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等的数量明显减少,而梭菌属等机会致病菌的数量增加。这些变化不仅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且还影响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来影响KD的发生和发展。现就肠道微生物菌群与KD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肠道菌群 发病机制 免疫应答 全身炎性反应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热效应在电流驱动反铁磁/铁磁交换偏置场翻转中的显著作用
6
作者 何宇 陈伟斌 +9 位作者 洪宾 黄文涛 张昆 陈磊 冯学强 李博 刘菓 孙笑寒 赵萌 张悦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电流驱动的面内交换偏置场翻转具有无需外磁场辅助、抗磁场干扰以及强磁各向异性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纳米级厚度薄膜系统中,反铁磁/铁磁异质结的阻塞温度较低,同时电流脉冲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理论上电流热效应对于交换偏置场... 电流驱动的面内交换偏置场翻转具有无需外磁场辅助、抗磁场干扰以及强磁各向异性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纳米级厚度薄膜系统中,反铁磁/铁磁异质结的阻塞温度较低,同时电流脉冲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理论上电流热效应对于交换偏置场翻转有着显著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缺乏相关研究和验证.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反铁磁IrMn厚度不同的Pt/IrMn/Py异质结,系统性地研究了热效应在电流翻转交换偏置场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毫秒级电流脉冲下,焦耳热能够使得器件升温至阻塞温度以上,解除反铁磁/铁磁界面的交换耦合,同时电流产生的奥斯特场和自旋轨道矩能够翻转铁磁磁矩,在降温过程中完成交换偏置场的翻转.并且,在翻转过程中,反铁磁/铁磁异质结的各向异性磁阻曲线呈现与温度相关的两步磁化翻转现象,分析表明该现象起源于交换偏置耦合与铁磁直接交换作用之间的竞争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厘清了热效应在电流驱动交换偏置场翻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基于电控交换偏置场的自旋电子器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偏置场 反铁磁/铁磁 热效应 自旋轨道矩
下载PDF
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细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马颖欣 李静 +5 位作者 赵梦 胡爱香 于鑫玮 韩玮 程实 张越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开颅治疗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阳性的121例患者资料,汇总分析全部患者脑脊液感染的致病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21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8株,革兰阴性菌41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27.3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34.15%。在革兰阳性菌中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唑啉、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100%,苯唑西林对肠球菌及链球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在革兰阴性菌中,复方磺胺嘧啶对克雷伯菌属敏感率最高为77.78%,多粘菌素对不动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肠杆菌属敏感率最高为100%,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其他菌属的敏感率最高为60.00%。结论开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较为常见。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结合国内外其他研究进展,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以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为首选经验性用药,对于耐药菌群,需要联合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必要时需要静脉用药联合鞘内、脑室内用药为基本策略,同时建议合理控制某种抗生素的使用时长,根据后续具体细菌培养与药敏特征优化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菌分布 抗生素
下载PDF
预润湿对Janus陶瓷膜制备及布气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裴文艺 陈子阳 +2 位作者 赵萌 姜红 陈日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363,共11页
膜分散是制备微气泡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膜分散过程中,膜表面润湿性对气泡的分散过程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不对称化学修饰法调节膜的润湿性,在亲水改性前引入预润湿处理经疏水改性过的陶瓷膜,制备了具有不对称润湿性的Janus陶瓷膜。研究了... 膜分散是制备微气泡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膜分散过程中,膜表面润湿性对气泡的分散过程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不对称化学修饰法调节膜的润湿性,在亲水改性前引入预润湿处理经疏水改性过的陶瓷膜,制备了具有不对称润湿性的Janus陶瓷膜。研究了不同预润湿剂对Janus陶瓷膜结构、表面性质及化学组成的影响,并研究其在CO_(2)-NaOH体系中的气体分散与传质性能。结果表明,经预润湿处理制备的Janus陶瓷膜的亲水侧的润湿效果和亲水层的均匀程度均受到预润湿剂的表面张力和水溶性的影响。预润湿剂表面张力的减小,有利于Janus陶瓷膜上均匀的亲水层的沉积以及膜表面亲水性的增强。与未润湿处理相比,经乙醇预润湿制备的Janus陶瓷膜分散制备得到的气泡平均尺寸最小且分布最窄,传质效果也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陶瓷膜 润湿性 曝气 传质
下载PDF
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虚实变化研究进展
9
作者 梅胜锦 高娜 +4 位作者 赵萌 余伟杰 陈继鑫 贾易臻 刘爱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观察疾病围手术期证候变化,不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能够切实评价临床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现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骨伤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五个方向,分别论述疾病围手术期证候的虚实变化情况,对手术干预方式与证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启发,为中西医结合证候研究提供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证候 证素 虚实 证候变化
下载PDF
科普实验——荧抚波澜,旖旎的化学发光
10
作者 赵萌 商淑悦 +5 位作者 高琛烨 朱心愿 顾雪松 杨云 阮海华 王倩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化学发光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其具有无需激发光源、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等领域。鲁米诺是一种最常用的液相化学发光试剂,以鲁米诺和维生素B_(2)为载体,分别在实验室和居家条... 化学发光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其具有无需激发光源、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等领域。鲁米诺是一种最常用的液相化学发光试剂,以鲁米诺和维生素B_(2)为载体,分别在实验室和居家条件下开展了科普实验,利用铜丝、过氧化氢溶液、荧光素等简单原料,设计出“魔法召唤术”“化学之触手可及”“点亮中国”“动态地球”等多种展示方案。在展示过程中,从现象观察到发光机制阐释,再以动画形式推介相关生活小百科,循序渐进,在传递化学之美的同时传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该科普方案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绿色安全、简便易行、现象诱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体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鲁米诺 维生素B_(2) 化学与生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水飞蓟粕替代豆粕对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赵濛 任彦博 +3 位作者 杜瑞平 宋利文 贺志雄 高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4-2540,共17页
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研究水飞蓟粕替代豆粕对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63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呼伦贝尔羔羊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3组饲粮中水飞蓟粕... 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研究水飞蓟粕替代豆粕对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63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呼伦贝尔羔羊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7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3组饲粮中水飞蓟粕替代豆粕的比例分别为0(Ⅰ组)、50%(Ⅱ组)和100%(Ⅲ组)。试验期共90 d,其中预试期27 d,正试期63 d,试验期内羔羊每月称重,每天记录采食量。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9只羔羊采血,3只羔羊屠宰并采集肝脏组织样本。结果显示:1)Ⅰ组、Ⅱ组、Ⅲ组羔羊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Ⅰ组、Ⅱ组、Ⅲ组羔羊的血清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羔羊的肝脏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Ⅰ组相比,Ⅲ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4)与Ⅰ组相比,Ⅲ组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乙醛脱氢酶3家族成员A2(ALDH3A2)、脂肪酸合成酶(FAS)的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果糖双磷酸酶1(FBP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2(PCK2)、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的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Ⅲ组肝脏三羧酸循环通路相关基因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亚基B(SDHB)和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亚基C(SDHC)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异柠檬酸脱氢酶3β亚基(IDH3B)的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采用水飞蓟粕替代豆粕不会对羔羊的生长性能及肝脏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血液中免疫细胞因子含量,有助于提高抗病性;同时,水飞蓟粕还可以提高羔羊肝脏抗氧化能力,上调肝脏代谢基因表达,加快能量代谢循环,对生产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粕 羔羊 生长性能 肝脏代谢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PRELID1表达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12
作者 夏勇生 赵萌 +3 位作者 杨一群 马珍丽 桑梦倩 陈德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目的探讨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11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RELID1表达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11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RELI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PRELID1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体外实验检测慢病毒调控胃癌细胞系(MGC803)中PRELID1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裸鼠皮下成瘤体内实验观察PRELID1表达对胃癌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RELID1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36;95%CI=1.354~4.029)。基因富集结果显示,PRELID1的功能与细胞增殖和JAK/STAT信号有关。CCK-8和Transwell实验发现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P=0.016)、迁移(P=0.016)和侵袭(P=0.025),下调其表达则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0.026)、迁移(P=0.048)和侵袭(P=0.029);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发现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组织的生长(P=0.047),下调其表达结果相反(P=0.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JAK和STAT蛋白的表达(P均<0.05),下调则抑制(P均<0.05)。结论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其可能通过上调JAK/STAT信号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 增殖 侵袭 JAK/STAT信号
下载PDF
无挡板CSTR内部流场及颗粒分布的CFD模拟研究
13
作者 李茂苗 赵萌 +2 位作者 施宇震 邓嘉瑞 李俊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探究无挡板连续搅拌式反应釜(CSTR)内部流场分布及颗粒运动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种搅拌釜工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探讨了粒径为100,300和500μm的颗粒在各个工况下的混合情况。研究表明:在... 为探究无挡板连续搅拌式反应釜(CSTR)内部流场分布及颗粒运动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种搅拌釜工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探讨了粒径为100,300和500μm的颗粒在各个工况下的混合情况。研究表明:在时间为0~100 s时,初始搅拌釜内颗粒的平均速度相较于初始时增加了39.22%,达到了1.4797 m/s,搅拌釜内的流场平均速度为1.7372 m/s,颗粒的平均速度与流场速度呈现相近的趋势;搅拌桨位于罐内中间位置时,颗粒分布最为均匀;采用双层搅拌桨时,颗粒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最大颗粒速度可达到4.238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连续搅拌釜 颗粒分布 流场 无挡板釜
下载PDF
不同侧风角作用下Ahmed模型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14
作者 侯卜瑛 赵萌 +3 位作者 刘印桢 刘振 兰兴博 王志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71,共7页
通过3种数值模拟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模拟方案,故采用分离涡方法对Ahmed模型气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侧风角对钝体尾流的涡量、湍流强度、压力及流线的分布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力和力矩系数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尾流倾斜角度随侧... 通过3种数值模拟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模拟方案,故采用分离涡方法对Ahmed模型气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侧风角对钝体尾流的涡量、湍流强度、压力及流线的分布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力和力矩系数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尾流倾斜角度随侧风角变化的综合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侧风角对钝体尾流特征参数影响不是单调的,在侧风角为30°时钝体尾部涡量最大;钝体尾流倾斜角度与气动力系数随侧风角的增大而增大;侧风角50°时的钝体背部迎风侧压力和头部平均速度也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以为复杂横向来流条件下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med模型 分离涡模拟 侧风 侧风角 尾流结构
下载PDF
MFC型生物传感器监测厌氧消化中挥发性脂肪酸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怡婷 李梅 +2 位作者 杨竹慧 赵朦 张百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56,共5页
从MFC型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入手,主要关注该技术在挥发性脂肪酸(VFA)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反应器构型、电极材料、分隔膜材料、电活性微生物等因素对MFC型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对MFC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 从MFC型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入手,主要关注该技术在挥发性脂肪酸(VFA)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反应器构型、电极材料、分隔膜材料、电活性微生物等因素对MFC型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对MFC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提升MFC型生物传感器在VFA监测方面的性能奠定基础,为推动厌氧消化在线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厌氧消化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青海部分地区藏羊高效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的检测与分析
16
作者 马凯茹 侯生珍 +14 位作者 蔡其刚 李积旭 王志有 赵云 冯以勒 乔勇升 赵猛 张连兄 徐生瑞 张文博 宋永武 韩学燕 陈有文 赵静 张红见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为了解青海部分地区高效养殖环境下藏羊主要疫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青海省7个地区藏羊高效养殖场的277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蓝舌病、羊传染性脓疱、羊衣原体病和羊包虫病... 为了解青海部分地区高效养殖环境下藏羊主要疫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青海省7个地区藏羊高效养殖场的277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蓝舌病、羊传染性脓疱、羊衣原体病和羊包虫病等5种主要动物疫病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277份血清样本中,5种疫病的阳性率分别为4.7%(13/277)、6.5%(18/277)、2.5%(7/277)、7.6%(21/277)和6.9%(19/277)。其中,都兰县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阳性率最高,为14.3%(2/14);贵德县羊蓝舌病的阳性率最高,为18.2%(2/11);共和县羊传染性脓疱的阳性率最高,为9.7%(7/72);共和县羊衣原体病的阳性率最高,为19.4%(14/72);都兰县羊包虫病的阳性率最高,为14.3%(2/14)。5种疫病在乐都区和湟源县均未检出。研究结果可为当地藏羊高效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决策、疾病净化及后期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高效养殖 动物疫病 检测 分析
下载PDF
ILF2通过调控线粒体内稳态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体内外细胞增殖
17
作者 贺丽华 赵猛 +1 位作者 刘树业 朱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2,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来自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各15例,采用shRNA方法抑制非小... 目的:探讨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2,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来自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各15例,采用shRNA方法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系中ILF2表达,通过q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I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和BrdU方法分析A549和H1299细胞体外增殖,无胸腺小鼠经皮下注射A549细胞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Ki67和活化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通过分析A549和H1299细胞中线粒体DNA(mtDNA)、线粒体质量和线粒体膜电位观察线粒内稳态。结果:与癌旁组相比,肺癌组织中I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5);抑制ILF2表达可降低A549和H1299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以及A549细胞在小鼠体内肺癌细胞生长能力(P均<0.05),小鼠肺组织中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5),A549和H1299细胞中mtDNA和线粒体质量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上调(P均<0.05);过表达ILF2可促进A549和H1299细胞中体外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以及mtDNA和线粒体质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均<0.05)。结论: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破坏线粒体内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 非小细胞肺癌 线粒体内稳态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实困境和提升策略研究
18
作者 赵萌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既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助于思政教学的变革转型。二者的融合是提升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创新之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之举。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既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助于思政教学的变革转型。二者的融合是提升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创新之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之举。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要立足当下审思融合工作面临的阻碍和困扰,从而谋求能够推进融合工作的新发展路径,切实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未来世界舞台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思政教学 现实困境 策略
下载PDF
直接空气捕集CO_(2)技术及应用进展
19
作者 赵萌 胡飞扬 +3 位作者 张一川 黄青 杨云 顾雪松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11,43,共5页
为了有效缓解CO_(2)过度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亟待实现直接空气捕集CO_(2)(DAC)。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吸附法是常用的三种CO_(2)捕获方法。文章介绍了三种方法的机理、代表性吸收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特点,进一步对比了各... 为了有效缓解CO_(2)过度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亟待实现直接空气捕集CO_(2)(DAC)。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吸附法是常用的三种CO_(2)捕获方法。文章介绍了三种方法的机理、代表性吸收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结构特点,进一步对比了各类方法在DAC过程应用的优缺点,最后对DAC吸收剂/吸附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气捕集CO_(2) 吸附 吸收 多孔材料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plex Detection Method for Common Bacteria in Blood Based on Human Mannan-Binding Lectin Protein-Conjugated Magnetic Bead Enrichment Combined with Recombinase-Aided PCR Technology
20
作者 zhao Zi Jin CHEN Xiao Ping +13 位作者 HUA Shao Wei LI Feng Yu zhao meng XING Chen Hao WANG Jie TIAN Feng Yu ZHANG Rui Qing LYU Xiao Na HAN Zhi Qiang WANG Yu Xin LI Hong Yi SHEN Xin Xin MA Xue Jun TIE Yan Qi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7-398,共12页
Objective Recombinase-aid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AP)is a sensitive,single-tube,two-stag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n assay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ree t... Objective Recombinase-aid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AP)is a sensitive,single-tube,two-stag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n assay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ree types of bacteremia caus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SA),Pseudomonas aeruginosa(PA),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in the bloodstream based on recombinant human mannanbinding lectin protein(M1 protein)-conjugated magnetic bead(M1 bead)enrichment of pathogens combined with RAP.Methods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ssay sensitivity.Common blood influenza bacteria were used for the specific detection.Simulated and clinical plasma samples were enriched with M1 beads and then subjected to multiple recombinase-aided PCR(M-RAP)and quantitative PCR(qPCR)assays.Kappa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wo assays.Results The M-RAP method had sensitivity rates of 1,10,and 1 copies/μL for the detection of SA,PA,and AB plasmids,respectively,without cross-reaction to other bacterial species.The M-RAP assay obtained results for<10 CFU/mL pathogens in the blood within 4 h,with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qPCR.M-RAP and qPCR for SA,PA,and AB yielded Kappa values of 0.839,0.815,and 0.856,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An M-RAP assay for SA,PA,and AB in blood samples utilizing M1 bead enrichmen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can be potentially used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bacter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uman Mannan-binding lectin protein Bloodstream infection Recombinase-aided PCR assay Multiple det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