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极限动用”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新华 郑得文 +1 位作者 丁国生 王皆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3,共11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基于20余年的运行实践,结合储气库系列攻关成果,揭示了储气地质体承压动力学机制,发现了“多轮相渗滞后”和“分区差异动用”气水互驱渗流规律,提出了以“储气库储气最多、井注入产出能力最大、空间利用效率最...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基于20余年的运行实践,结合储气库系列攻关成果,揭示了储气地质体承压动力学机制,发现了“多轮相渗滞后”和“分区差异动用”气水互驱渗流规律,提出了以“储气库储气最多、井注入产出能力最大、空间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的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极限动用”理论,形成了储气地质体极限承压、井极限产能、储气空间极限调峰能力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储气地质体在上限压力条件下获得最大储气空间(库容)、充分发挥地层-井筒气体流动协调的井极限产能以及满足有限时率不稳定渗流条件的最佳井网密度,获得下限压力条件下的最大调峰能力,达到安全和能力的双重极限效果。新疆呼图壁、西南相国寺、辽河双6等地下储气库的运行实践证明,“极限动用”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气地质体 极限承压 井极限产能 极限调峰 极限动用理论 多轮相渗滞后
下载PDF
储气库不同类型砂岩储层压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猛 郑得文 +1 位作者 邱小松 刘满仓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5-392,共8页
储气库库容和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储气库不同类型砂岩储层在储气库工况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特征,针对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S储气库5块不同类型砂岩样品,开展应力敏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 储气库库容和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储气库不同类型砂岩储层在储气库工况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特征,针对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S储气库5块不同类型砂岩样品,开展应力敏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储气库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减小,进而影响储气库的库容与产能,可以用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损害率来表征储气库库容和产能的损害程度。首次提出了表征库容与产能的损害因子,可用于定量评价交变载荷工况下储气库的库容和产能。S储气库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损害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泥质粉砂岩储层孔隙度应力损害率最大,中砂岩储层孔隙度应力损害率最小。该储气库泥质粉砂岩储层渗透率损害率同样也最大,且自身渗透率过低,应急保供时这类储层贡献较小;中砂岩储层渗透率损害率最小,对调峰保供能力影响不大。通过研究,明确了应力对储气库库容的定量化损害程度。依据不同类型储层的损害率合理优化储气库运行工况,可实现储气库库容和产能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覆压 孔隙度 渗透率 应力敏感性
下载PDF
“Extreme uti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gas storages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MA Xinhua zheng dewen +1 位作者 DING Guosheng WANG Jiem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419-432,共14页
Based on more than 20-year operation of gas storages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 series of research findings, the pressure-bearing dynamics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body is revealed. With the discovery of ... Based on more than 20-year operation of gas storages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 series of research findings, the pressure-bearing dynamics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body is revealed. With the discovery of gas-water flowing law of multi-cycle relative permeability hysteresis and differential utilization in zones, the extreme utilization theory targeting at the maximum amount of stored gas, maximum injection-production capacity and maximum efficiency in space utilization is proposed to support the three-in-on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maximum pressure-bearing capacity of geological body, maximum wel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maximum peak shaving capacity of storage space. This study realizes the full potential of gas storage(storage capacity) at maximum pressure, maximum formation-wellbore coordinate production, optimum well spacing density match with finite-time unsteady flow, and peaking shaving capacity at minimum pressure, achieving perfect balance between security and capacity. Operation in gas storages, such as Hutubi in Xinjiang, Xiangguosi in Xinan, and Shuang6 in Liaohe, proves that extreme utilization theory has promote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gas storag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gas-storage geological body maximum pressure-bearing maximum well production capacity maximum peak shaving capacity extreme utilization theory multi-cycle relative permeability hysteresis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德文 李凤岩 +4 位作者 王利宏 姚冬梅 赵敏 丁平 闫睿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引流管行雷替曲塞腹...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引流管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第5、7天,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患者IGF-Ⅱ、TGF-α水平均低于术前1天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术前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术后发热、吻合口漏、呕吐/腹痛、腹腔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能够有效促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稳定,降低血清IGF-Ⅱ、TGF-α水平,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1年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腹腔灌注化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新能源在碳中和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240
5
作者 邹才能 熊波 +6 位作者 薛华庆 郑德温 葛稚新 王影 蒋璐阳 潘松圻 吴松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 二氧化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介质,具有实现生态系统有机物的转换和造成温室效应的双重属性。将大气圈中被固定或可利用的二氧化碳定义为"灰碳";无法被固定或利用,并留存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定义为"黑碳"。碳中和是人类发展的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政治、资源、技术、市场、能源结构等诸多挑战。提出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其中碳替代将是碳中和的中坚力量。新能源已经成为第3次能源转换的主角,未来将成为碳中和的主导。目前,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是新能源的主力军,助力电力部门实现低碳排放;"绿氢"是新能源的后备军,助力工业与交通等领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人工碳转化技术是连接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桥梁,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预测2030年中国碳达峰的峰值约110×10^(8) t。按照高、中、低3种情景预测2060年中国碳排放将分别降至22×10^(8),33×10^(8),44×10^(8)t。针对中国实现碳中和提出7项实施建议。构建中国新的"三小一大"能源结构,推动实现中国能源"独立自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碳达峰 碳中和 灰碳 黑碳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下载PDF
氢能工业现状、技术进展、挑战及前景 被引量:139
6
作者 邹才能 李建明 +12 位作者 张茜 金旭 熊波 余晖迪 刘晓丹 王善宇 李轶衡 张琳 苗盛 郑德温 周红军 宋佳妮 潘松圻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共20页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氢气能源得益于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将成为助力能源、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氢气能源得益于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将成为助力能源、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的现实途径,也将成为我国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重要的接替能源,加快氢能发展步伐已成为全球共识。为了给氢能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和能源公司加速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氢能中国”提供依据和参考,阐述了氢产业链中制备、储运、应用等重点环节主要关键技术进展,分析了氢能工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氢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与未来。综合研究认为:①我国的氢能技术将走向成熟并进入产业化之路,氢能工业全产业链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将逐渐实现由灰氢、蓝氢到绿氢的跨越式发展;②加快推进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其他用氢场景等氢能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注重与油气工业深入融合协同,将有效推进氢气工业体系快速高质量发展;③推进和实施“北氢东输”“西氢东输”“海氢上岸”等重大工程,利用加油气站等基础设施,可以在产氢、加氢等产业链节点发挥油气公司的先天优势,实现“油、气、氢、电”四站合建应用,形成全国整体的氢能资源保障系统,加快谋划推进“氢能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 氢能工业 氢制备 氢储运 氢能汽车 氢能应用 氢能中国 新能源革命
下载PDF
人工制氢及氢工业在我国“能源自主”中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62
7
作者 邹才能 张福东 +7 位作者 郑德温 孙粉锦 张金华 薛华庆 潘松圻 赵群 赵永明 杨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全球正经历从化石能源向氢能等非化石能源过渡的第三次能源体系重大转换期。为给我国实现能源体系转型和"能源自主"战略目标提供参考,综述了国内外氢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工制氢、储氢技术的发展途径,明确了氢... 全球正经历从化石能源向氢能等非化石能源过渡的第三次能源体系重大转换期。为给我国实现能源体系转型和"能源自主"战略目标提供参考,综述了国内外氢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工制氢、储氢技术的发展途径,明确了氢工业的战略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氢工业,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在实现我国"能源自主"的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2)全球氢工业发展初具规模,人工制氢仍主要依靠化石资源,煤炭地下气化制氢符合我国的国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与氢工业相结合的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消费的主体;(4)电解水制氢将贯穿于氢工业发展的全过程;(5)安全、高效储运氢技术是氢能实用化的关键,液态储氢将是未来主要的储氢方式。结论和建议:(1)氢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2)我国发展氢工业,近期应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方面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产业链;(3)中期促使氢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4)远期力推氢能成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实现"氢能中国",依靠新能源等实现国家"能源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能源 人工制氢 氢工业产业链 氢能 清洁高效 能源体系转型 能源自主 氢能中国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重大科学理论技术发展方向 被引量:45
8
作者 马新华 郑得文 +2 位作者 魏国齐 丁国生 郑少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99,共7页
加快推进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设是持续提升储气调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选址、设计、建设与运行面临一系列重大科技挑战。为此,在概述国内外储... 加快推进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设是持续提升储气调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选址、设计、建设与运行面临一系列重大科技挑战。为此,在概述国内外储气库理论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以陆相沉积、中深层复杂断块为主的建库目标,提出了储气库科学建设亟待创新的交变载荷储气地质体动态密封、高速注采渗流、大井眼注采井高质量建设和地下地面注采全系统完整性监测等重大理论技术问题,并系统阐述了我国储气库建设理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化以动态密封性评价为核心的储气库地质理论体系攻关;②持续开展中低渗储层高效建库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③加强注采转换灵活、高效和低能耗地面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国产化;④创建以微地震监测为核心的地层—井筒—地面“三位一体”风险实时预警技术;⑤加快开展储气库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调峰运行技术攻关。结论认为,随着我国储气库类型多元化、储气空间日益复杂化、储气库功能多样化,开展储气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十分必要。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将大幅提升储气库运行效率、降低建库投资,对保障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气空间 动态密封性 库容参数设计 数字化建设 智能化调峰 理论技术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复杂气藏型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胥洪成 朱卫平 +6 位作者 李彬 李国韬 郑得文 王皆明 宋丽娜 赵凯 裴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国内现役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的工作气量和调峰能力等关键参数达标率偏低,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未及时开展先导试验对关键参数进行现场验证与核实,对储气库高强度快速往复注采所引起的关键特性认识不清,从而降低了方案指标的可靠性... 国内现役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的工作气量和调峰能力等关键参数达标率偏低,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未及时开展先导试验对关键参数进行现场验证与核实,对储气库高强度快速往复注采所引起的关键特性认识不清,从而降低了方案指标的可靠性。为此,参照气藏开发先导试验定义,涵盖试验依据、试验目的、实施节点、试验内容等,首次建立了复杂气藏改建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先导试验的核心要求是“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②先导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圈闭密封性验证、有效建库空间定量评价、短期高速注采气能力核实、老井封堵工艺适应性评价和低压储层建井工艺适应性验证等5项;③先导试验方案包括优选试验井、部署现场试验和配套专题研究;④现场测试涵盖产能、连通性、边界和气液界面变化;⑤配套专题研究包括地质特征、注采机理、注采效果和钻采工艺。结论认为,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指导了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设计和现场实施,为可研方案关键指标设计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我国复杂气藏型储气库的设计水平和建库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 先导试验 方案设计 高速注采 压力恢复 压力降落 低压储层 老井封堵
下载PDF
水侵气藏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数值模拟修正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思南 孙军昌 +4 位作者 魏国齐 郑得文 王皆明 石磊 刘先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4,共9页
以天然岩心气水多周期互驱相渗测定实验为基础,揭示了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效应,结合Carlson和Killough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数值模拟修正方法,并通过建立的中低渗透砂岩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地... 以天然岩心气水多周期互驱相渗测定实验为基础,揭示了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效应,结合Carlson和Killough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数值模拟修正方法,并通过建立的中低渗透砂岩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地质模型,系统研究了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效应对储气库流体宏观分布规律和生产运行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侵气藏型储气库高速注采运行过程中存在相渗滞后效应,该效应的存在使储气库气水过渡区宽度、厚度增加,高效储气区不断收缩,含气孔隙体积峰值变化幅度减小,进而降低储气库的库容、工作气量及高效运行寿命等;数值模拟中若不考虑相渗滞后效应的影响,预测的储气库运行指标将存在较大误差,采用Killough和Carlson方法可对储气库相渗滞后效应进行修正,提高预测精度,其中Killough方法对实例模型的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侵气藏 储气库 多周期注采 相渗滞后 模型修正 指标预测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渐新世的构造体制转换与剥露历史:来自哀牢山南段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龙龙 张波 +5 位作者 郑德文 王洋 张进江 李晓蓉 陈思雨 张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87-1802,共16页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是东南亚重要的构造边界,其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的陆内变形和地貌演化。本次研究对该剪切带哀牢山南段开展了基于LA-ICPMS法测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和热史反演模拟揭...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是东南亚重要的构造边界,其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的陆内变形和地貌演化。本次研究对该剪切带哀牢山南段开展了基于LA-ICPMS法测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和热史反演模拟揭示哀牢山段存在晚始新世-早中新世(40~20Ma)的快速剥露事件,而早中新世(大约20Ma)之后处于稳定的慢速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海拔分布曲线特征暗示:快速剥露机制存在差异,早期阶段(40~26Ma)的剥露过程受控于伸展为主的左旋走滑体制影响;晚阶段(26~20Ma)的快速剥露归因于简单剪切为主的左旋走滑剪切体制,上述结果暗示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在晚渐新世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体制转换,即从走滑伸展变形转换为简单剪切变形。哀牢山杂岩带北段、中段、南段冷却路径对比,表明北-中段可能存在两阶段快速冷却作用,而南段只发生单一快速冷却作用;结合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暗示自中-晚中新世,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物质可能向东南缘扩展,并已到达哀牢山中段,同时诱发哀牢山杂岩带以北广大地区的抬升和快速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渐新世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演化 构造转换
下载PDF
气藏型储气库温度敏感性及其对气井注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少婧 郑得文 +4 位作者 孙军昌 李春 武志德 朱思南 刘先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5-372,共8页
气藏型储气库交替注采工况下的储层温度变化是影响渗透率乃至储气库注采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探究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温度敏感性规律及其对气井注采能力的影响,在储气库运行的温度范围内设计了多轮次交变温度下渗透率温度敏感性实验,模拟气... 气藏型储气库交替注采工况下的储层温度变化是影响渗透率乃至储气库注采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探究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温度敏感性规律及其对气井注采能力的影响,在储气库运行的温度范围内设计了多轮次交变温度下渗透率温度敏感性实验,模拟气藏型储气库储层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储层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且多轮次交变温度下渗透率表现出滞后效应,随升降温轮次增加滞后效应逐渐减弱;(2)储层渗透率温度敏感性规律不同于应力敏感,渗透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且单轮升降温过程中滞后效应强弱不随温度改变;(3)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渗透率温度敏感性的气井产能方程,研究发现忽略储层渗透率温度敏感性将低估气井注采能力,且储层埋藏越深、气井注采气量越大时,温度敏感性对注采能力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温度敏感性 滞后效应 注采能力 产能方程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现今构造变形与地球动力过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培震 王伟涛 +8 位作者 甘卫军 张竹琪 张会平 郑德文 郑文俊 王洋 王岳军 许斌斌 张逸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97-3313,共17页
作为地球陆地上最高、最大、最平坦的地貌单元,青藏高原晚第四纪—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状态是研究其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重要基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观测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地壳运动定量资料,历史记载和仪器观测获得的历史地震资料提... 作为地球陆地上最高、最大、最平坦的地貌单元,青藏高原晚第四纪—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状态是研究其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重要基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观测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地壳运动定量资料,历史记载和仪器观测获得的历史地震资料提供着数百年时间尺度的构造运动和深部变形数据,而上万年时间尺度的活动断裂定量研究数据则揭示着长期、平均构造变形状态。综合这三类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构造变形定量数据,就能够定性推测或定量模拟驱动地表构造变形的深部地球动力作用。本文综合利用上述三类资料,发现青藏高原晚第四纪—现今的运动状态受控于统一的应变场,地表与深部一致,现今与长期一致。最大剪切应变主要分布在高原周边的主要逆冲断裂带和内部的巨型活动走滑断裂带,产生众多的强震;收缩应变和地壳缩短主要发生在周边山系及其伴随的前陆盆地,形成逆冲断裂和逆冲型强震;面膨胀应变和地壳拉张发生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内部,形成近南北向正断层和北东/北西向共轭剪切断裂系,并控制着正断层型地震的发生;青藏高原的所谓“向东挤出”,不是刚性岩石圈地块在走滑断裂夹持下的向东滑移,而是高原内部岩石圈物质的向东流动和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这种运动状态只能被青藏高原之下岩石圈地幔对流剥离动力学模型很好解释。被对流剥离的岩石圈沉入中下地幔时伴随着负浮力的产生,不仅使得青藏高原发生垂向隆升,还对周边施加水平挤压应力,从而造成高原周边准同期地向外逆冲扩展,导致了起始于晚新生代并延续至今的构造变形,形成所观测到的不同时段的构造变形运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现今构造变形 地球动力过程
下载PDF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强震间库仑应力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瑞 张竹琪 +3 位作者 郑德文 刘兴旺 雷启云 邵延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76-3599,共24页
本文在梳理相关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厘定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1219—1920年10个M≥61/2的历史强震的震源参数,建立了相应的黏弹性位错模型,计算分析了强震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与迁移,及其对后续强震断层面上应... 本文在梳理相关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厘定了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1219—1920年10个M≥61/2的历史强震的震源参数,建立了相应的黏弹性位错模型,计算分析了强震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与迁移,及其对后续强震断层面上应力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公元1495—1920年间的7个强震存在明显的应力触发关系:随着前序强震的发生与作用,直至后序强震发生前,其断层面整体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都出现了由缓慢变化到快速升高现象,其增长速率相差几倍到几十倍不等.与该现象相反,公元1495年前的强震间累积库仑应力变化以负值为主,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触发关系.进一步的模拟研究还显示,这些早期的强震对1495及其后强震的发震断层所受到的库仑应力作用的极性和大小影响都不明显.整体上看,1495年前后强震间的库仑应力作用特点与同时期该地区地震应变能释放的相对缓慢和相对快速的两个阶段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指示出强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与迁移对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可能存在的强震丛集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所展示的强震间库仑应力变化的演化特点为进一步揭示强震间触发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 库仑应力变化与迁移 应变能 强震丛集
下载PDF
地热井口数据反演及高效利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植纲 郑德温 +2 位作者 刘建武 何力 卢德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4,共8页
建立地热井地层及井筒热-流耦合方程,采用2阶中心有限差分进行求解,得到井底及井口之间压力及温度对应关系。针对地热井流量变化特征,利用井口折算到井底压力,提出分段线性积分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地层流动参数。对井口温度采用温... 建立地热井地层及井筒热-流耦合方程,采用2阶中心有限差分进行求解,得到井底及井口之间压力及温度对应关系。针对地热井流量变化特征,利用井口折算到井底压力,提出分段线性积分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地层流动参数。对井口温度采用温度历史拟合方法,反演从产层到地面段地热储层的平均热扩散系数。利用所提出的压力及温度反演方法,对某地热井进行分析,获得地层渗流及热力学参数,同时预测热量的变化及相关参数对井口温度影响,可为地热高效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井 热流耦合 热量损失 压力分析 分段线性积分函数
原文传递
宁夏固原寺口子剖面色度记录的29 Ma以来气候演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霖 李朝鹏 +3 位作者 王伟涛 郑德文 王一舟 李又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3-631,共9页
宁夏自治区南部固原寺口子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扩展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重建该地区气候演化历史对于揭示高原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冷对亚洲大陆腹地干旱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寺口子剖面晚渐... 宁夏自治区南部固原寺口子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扩展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重建该地区气候演化历史对于揭示高原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冷对亚洲大陆腹地干旱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寺口子剖面晚渐新世—第四纪地层沉积物色度(a~*、b~*、L~*)的系统测量,建立了29~0.5 Ma颜色指标变化序列,结合研究区内已发表的磁化率、孢粉和总无机碳数据,揭示出该区域气候经历了四个阶段:29~24.8 Ma为最湿热阶段、23.8~18 Ma为较湿热阶段、18~5 Ma为逐渐变冷阶段、5~0.5 Ma为快速变冷阶段。剖面记录了25~24 Ma、18 Ma、5 Ma两次显著的气候变冷事件和3 Ma气候变暖事件。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地气候代用指标,发现这些气候变冷事件和3 Ma气候变暖事件具有区域性。通过对比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北太平洋粉尘通量记录、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事件和研究区气候演化特征,我们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共同控制了区域气候演化,但在不同时期所起作用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口子剖面 高原隆升 色度 气候演化
下载PDF
The role of new energy in carbon neutral 被引量:20
17
作者 ZOU Caineng XIONG Bo +6 位作者 XUE Huaqing zheng dewen GE Zhixin WANG Ying JIANG Luyang PAN Songqi WU Songt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2期480-491,共12页
Carbon dioxide is an important medium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and has the dual properties of realizing the convers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ecosystem and caus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The fixed or available carb... Carbon dioxide is an important medium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and has the dual properties of realizing the convers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ecosystem and caus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The fixed or available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is defined as"gray carbon",while the carbon dioxide that cannot be fixed or used and remains in the atmosphere is called"black carbon".Carbon neutral is the consensus of human development,but its implementation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politics,resources,technology,market,and energy structure,etc.It is proposed that carbon replacement,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carbon sequestration,and carbon cycle are the four main approaches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among which carbon replacement is the backbone.New energy has becom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third energy conversion and will dominate carbon neutral in the future.Nowadays,solar energy,wind energy,hydropower,nuclear energy and hydrogen energy are the main forces of new energy,helping the power sector to achieve low carbon emissions."Green hydrogen"is the reserve force of new energy,helping further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industrial and transportation fields.Artificial carbon conversion technology is a bridge connecting new energy and fossil energy,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fossil energy.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peak value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ill reach 110×10^(8) t in 2030.The study predicts that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will drop to 22×10^(8) t,33×10^(8) t and 44×10^(8) t,respectively,in 2060 according to three scenarios of high,medium,and low levels.To realize carbon neutral in China,seven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build a new"three small and one large"energy structure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energy independenc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energy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arbon neutral gray carbon black carbon carbon replacement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cycle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F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EA、SCC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韩玉秋 郑德文 杜振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339-1344,共6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对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月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对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月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FP化疗方案,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4个周期。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SCC及CEA水平、生存质量(EORTC QLQ-C30)分值、毒副反应发生率,随访12~24个月,统计两组生存率。结果: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72. 09%)高于对照组(60. 47%),有进一步获益可能,但差异不显著(P> 0. 05)。肿瘤标志物:治疗前两组血清SCC及CEA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SCC及CE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生存质量:治疗前两组EORTC QLQ-C30分值间无显著差异(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EORTC QLQ-C30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毒副反应:两组均未发生Ⅳ度毒副反应,且研究组肝肾功能异常、呕吐恶心、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生存率:研究组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86. 05%、74. 42%、55. 81%)高于对照组(79. 07%、62. 79%、44. 19%),但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采取FP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降低血清SCC、CEA水平,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均可耐受,还可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FP化疗方案 食管癌 中晚期 CEA SCC 生存质量
下载PDF
Key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 for gas field storage facility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China 被引量:6
19
作者 MA Xinhua zheng dewen +3 位作者 SHEN Ruichen WANG Chunyan LUO Jinheng SUN Junch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507-520,共14页
In view of complex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lternating loading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cyclic large amount of gas injection and withdrawal i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UGS) of China, a series of key gas storag... In view of complex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lternating loading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cyclic large amount of gas injection and withdrawal i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UGS) of China, a series of key gas stor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were established, mainly including UGS sit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key index design, well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surface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al risk warning and assessment, etc. The effect of field application wa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Firstly, trap dynamic sealing capacity evaluation technology for conversion of UGS from the fault depleted or partially depleted gas reservoirs. A key index design method mainly based on the effective gas storage capacity design for water flooded heterogeneous gas reservoirs was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UGS, the safe well drilling, high quality cementing and high pressure and large flow surfac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suitable for long-term alternate loading condition and ultra-deep and ultra-low temperature formation were developed. The core surface equipment like high pressure gas injection compressor can be manufactured by our own. Last, the full-system operational risk warning and assessment technology for UGS was set up. The above 5 key technologies have been utilized in site selection, development scheme desig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nnual operations of 6 UGS groups, e.g. the Hutubi UGS in Xinjiang. To date, designed main indexe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actural performance, the 6 UGS groups have the load capacity of over 7.5 billion cubic meters of working gas volume and all the storage facilities have been running efficiently and saf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field STORAGE trap dynamic SEALING capacity key index design effective STORAGE volume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in ultra-deep and ultra-low pressure formation ALTERNATING load surface engineering core equipment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