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新型差分进化模型的MOEA/D改进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耿焕同 周利发 +1 位作者 丁洋洋 周山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146,263,共10页
针对MOEA/D算法中差分进化操作收敛精度不高且速度较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基于可控支配域的向量差生成策略和基于主成分的动态缩放因子的新型差分进化模型,均衡显性与隐性搜索引导;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新型差分进化模型的MOEA/D改进算法... 针对MOEA/D算法中差分进化操作收敛精度不高且速度较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基于可控支配域的向量差生成策略和基于主成分的动态缩放因子的新型差分进化模型,均衡显性与隐性搜索引导;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新型差分进化模型的MOEA/D改进算法(MOEA/D-iDE)。新型差分进化是借助基于可控支配域的非支配排序对邻域进行分层,根据分层信息生成与不同进化阶段相匹配的向量差,实现对种群收敛速度的显性引导;同时对决策空间进行主成分分析,动态调整差分进化缩放因子,实现对种群收敛精度的隐性引导。实验选取ZDT、DTLZ和WFG等为测试问题,以IGD+,ER作为评价指标,将MOEA/D-iDE算法与6个同类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保证多样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与精度,从而验证了新型差分进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可控支配域 主成分分析 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与差分进化的MOEA/D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耿焕同 周利发 +1 位作者 丁洋洋 周山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168,共7页
针对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选择压力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线性嵌入(LLE)差分进化算法。根据LLE特性降低种群目标空间维数,利用快速非支配排序对种群分支配解进行分层,进而通过差分进化操作提高种群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 针对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选择压力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线性嵌入(LLE)差分进化算法。根据LLE特性降低种群目标空间维数,利用快速非支配排序对种群分支配解进行分层,进而通过差分进化操作提高种群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dMOPSO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证多样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选择压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 差分进化 进化算子 高维 多目标进化算法
下载PDF
断陷湖盆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郝杰 周立发 +4 位作者 袁义东 杨燕 刘艳妮 程兆兆 刘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2-638,649,共8页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通过普通薄片鉴定、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测试方法,在砂砾岩储层岩石学与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砂砾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定量关...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通过普通薄片鉴定、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测试方法,在砂砾岩储层岩石学与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砂砾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定量关系模式。结果表明,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的岩石成分复杂、成熟度低、物性差;砂砾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丰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较为常见,对孔隙度影响较大;破裂作用、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影响较小。通过成岩作用与储层孔隙度关系的定量研究,认为压实作用对孔隙度破坏最大,平均减孔24.7%,是砂砾岩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改善储集性能,平均增孔4.2%,延缓了砂砾岩储层的致密化过程;胶结作用充填残余粒间孔隙,平均减孔5.3%,是砂砾岩储层致密的关键。砂砾岩储层的现今孔隙度是早期压实、中期溶蚀和晚期胶结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砂砾岩 储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地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玉霞 周立发 +2 位作者 焦尊生 尚庆华 黄生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990,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以此评价该地区致密储层的敏感性及敏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主要表现为... 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以此评价该地区致密储层的敏感性及敏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主要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中等偏弱水敏、无酸敏到弱酸敏、弱碱敏、强压敏;临界流速、临界矿化度、临界pH值3个特征临界值分别为1.0mL/min、8 500mg/L、8.5。敏感程度主要受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区储层速敏的形成源于其孔隙填隙物——高岭石的存在;绿/蒙混层及伊/蒙混层矿物是引起水敏及盐敏的主要因素;铁白云石及含铁绿泥石等酸敏矿物的存在使部分岩样显弱酸敏;极其复杂的孔喉结构、极易受压变形的片状喉道以及岩样中云母、黏土等塑性矿物导致储层具强压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致密砂岩 延长组 陕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马五_1亚段地层水特征及对CO_2地质封存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玉景 周立发 霍斐斐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49-57,共9页
CO_2地质封存技术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措施,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马五_1亚段地层水特征进行研究,是下一步实施工程化CO_2封存的首要前提。本文依据对深部钻井取样的直观观察与实验测试,采用单项指标分类评价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 CO_2地质封存技术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措施,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马五_1亚段地层水特征进行研究,是下一步实施工程化CO_2封存的首要前提。本文依据对深部钻井取样的直观观察与实验测试,采用单项指标分类评价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马家沟组马五_1亚段地层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地层水类型和水化学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马家沟组马五_1亚段地层水密度较大、矿化度极高,属于卤水,含量最多的离子是Cl^-,其次是Ca^(2+),地层水是CaCl_2型。钠氯系数、氯镁系数、脱硫系数和镁钙系数的分析表明马五_1亚段地层水封闭性极好,处于较强的还原环境。综合分析认为马家沟组马五_1亚段地层水具备实施CO_2封存的良好条件,非常适宜进行CO_2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五1亚段 矿化度 卤水 CO2封存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元城地区构造裂缝特征与形成期次的划分 被引量:8
6
作者 高金栋 周立发 冯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1-817,共7页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元城地区野外地质露头与井下裂缝特征,结合构造应力场背景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该区构造裂缝以斜交于最大主应力的单条裂缝为主,尤其以SWW-NEE或近EW向裂缝和NNE-SSW或近S-N向裂缝较为发育,并发育少量对应的NW...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元城地区野外地质露头与井下裂缝特征,结合构造应力场背景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该区构造裂缝以斜交于最大主应力的单条裂缝为主,尤其以SWW-NEE或近EW向裂缝和NNE-SSW或近S-N向裂缝较为发育,并发育少量对应的NW-SE和NE-SW向共轭裂缝。2)根据露头区裂缝系统的切割关系,NE向和近S-N向延伸的裂缝为后期发育,NW向和NEE向延伸的裂缝为早期发育;3)燕山期北西-南东向压应力场背景下,早白垩世末构造抬升造成的主应力差是早期共轭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喜山期区域北东-南西应力挤压是后一期延伸裂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裂缝 裂缝形成期次
下载PDF
基于三参数非线性渗流的低渗透砂岩油藏CO_2非混相驱相渗计算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玉霞 周立发 +1 位作者 焦尊生 尚庆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4,131,共9页
基于三参数非线性渗流模型,考虑CO_2非混相驱油过程中气相滑脱、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以及溶解后流体黏度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低渗透砂岩油藏CO_2非混相驱相渗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陕北地区某致密砂岩油藏天然岩心CO_2驱油非稳... 基于三参数非线性渗流模型,考虑CO_2非混相驱油过程中气相滑脱、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以及溶解后流体黏度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低渗透砂岩油藏CO_2非混相驱相渗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陕北地区某致密砂岩油藏天然岩心CO_2驱油非稳态相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其CO_2非混相驱典型相渗曲线,并与传统的JBN计算方法相比,结果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同时,计算和对比分析了渗流模式、CO_2溶解降黏作用及气体滑脱效应等单因素影响的相渗曲线。结果表明,非线性渗流及CO_2的溶解降黏均使油相相对渗透率上升,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影响较大。考虑气相滑脱时,气相渗透率有小幅度下降,油相渗透率基本无变化。该模型的建立为更加真实准确地表征低渗透砂岩油藏CO_2非混相驱相渗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其油藏工程分析及数值模拟预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非混相驱 非线性渗流 相对渗透率 溶解 气相滑脱
下载PDF
上海市售螃蟹中砷、镉的富集调查及食用安全风险评价
8
作者 王子衡 胡钰梅 +5 位作者 周立法 齐自元 谢晶 潘迎捷 赵勇 刘海泉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了解上海市售的淡水养殖的中华绒螯蟹与海水养殖的三疣梭子蟹中砷(As)、镉(Cd)的富集情况及食用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别测定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的性腺、肝胰... 为了解上海市售的淡水养殖的中华绒螯蟹与海水养殖的三疣梭子蟹中砷(As)、镉(Cd)的富集情况及食用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别测定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的性腺、肝胰腺、腿肌和胸肌中的As、Cd含量并运用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和目标致癌风险(Target Cancer Risk,TR)进行食用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中As(8.813 mg/kg)、Cd(2.653 mg/kg)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中As(1.097 mg/kg)、Cd(0.149 mg/kg)含量;两种蟹中As、Cd的富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三疣梭子蟹与中华绒螯蟹的可食组织中,性腺与肝胰腺富集As的能力都显著强于腿肌和胸肌;Cd大部分富集在肝胰腺中。初步评估表明,长期食用As、Cd污染的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并且三疣梭子蟹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更大。本研究可为科学指导蟹类的食用以及精准评估蟹类水产品食用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中华绒螯蟹 富集差异 食用风险
下载PDF
High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 removal in mine water by limestone 被引量:2
9
作者 YAO Zhigang zhou lifa +2 位作者 BAO Zhengyu GAO Pu SUN Xingw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9年第3期293-298,共6页
The removal of Cd, Cu, Ni and Zn from dilute mine water by using several geolog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pure limestone, sand, carbonaceous limestone and brecciated limestone was performed on a laboratory scale. The re... The removal of Cd, Cu, Ni and Zn from dilute mine water by using several geolog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pure limestone, sand, carbonaceous limestone and brecciated limestone was performed on a laboratory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 add geological materials in combination with sodium carbonate injection would notably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 removal to varying degrees. Pure limestone was found the best one among the four materials mentioned above for removing heavy metals from mine water.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pure limestone when it is ground as fine as 30–60 meshes are 58.6% for Cd, 100% for Cu, 47.8% for Ni, and 36.8% for Zn at 20℃. The optimum pH is about 8.9 to 9.1. The mechanism of higher effective removal, perhaps, is primarily due to co-precipit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calcite-related pH value.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Na2CO3 injection manners, including slug dosing and drip-wise, seemed to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石灰石 高效率 矿水 地质资料 砾状灰岩 实验室规模 去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