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苟清平 朱清科 +2 位作者 梅雪梅 王雪峰 吕东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90-496,共7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碳库的影响,选取退耕还林第一县陕北吴起县金佛坪流域5种植被恢复类型(山杏林(Armeniaca sibrica),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小叶...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碳库的影响,选取退耕还林第一县陕北吴起县金佛坪流域5种植被恢复类型(山杏林(Armeniaca sibrica),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小叶杨林(Populus simonii))和以自然恢复为主的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0~10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并计算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和差异。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在0~60 cm出现快速下降,60~1000 cm出现不明显的波动变化,其中40~260 cm土层,小叶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最高。不同植被恢复都具有固碳效益,且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小叶杨(18年)(301.51 t·hm^(-2))>刺槐(19年)(249.86 t·hm^(-2))>沙棘(18年)(242.14 t·hm^(-2))>山杏(8年)(226.08 t·hm^(-2))>油松(5年)(182.91 t·hm^(-2))>荒草地(160.45 t·hm^(-2)),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树龄和植被类型导致的结果。深层(100~10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占0~1000 cm剖面有机碳储量的73%~84%。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颇丰,在今后碳汇评估中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深层土壤有机碳 深层碳储量 植被恢复 固碳
原文传递
基于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耦合关系的陕北黄土坡面产流临界降雨值 被引量:3
2
作者 艾宁 刘广亮 +2 位作者 朱清科 刘广全 强方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9,共7页
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是坡面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超渗产流基本原理,通过引入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2个指标,最终推导出基于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耦合关系的坡面产流所需临界值公式。通过该公式结合土壤水分实测值对陕北黄土区... 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是坡面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超渗产流基本原理,通过引入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2个指标,最终推导出基于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耦合关系的坡面产流所需临界值公式。通过该公式结合土壤水分实测值对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典型植被群落干旱年、正常年和湿润年的产流临界降雨值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坡面湿润年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与干旱年和正常年存在显著差异,湿润年产流所需降雨量较少且油松湿润年理论产流值最低,仅需5. 60 mm;干旱年与正常年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则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干旱年产流所需降雨量较大。2)不同植被类型产流所需最低降雨量不同,其中油松林地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最小,即油松林地较易产流,沙棘纯林产流所需降雨量最大,即沙棘林地较难产流;且2种林地产流所需降雨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前期含水量与降雨二者耦合关系及其与坡面产流临界阈值的研究,对该区域预防土壤侵蚀带来的危害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前期含水量 降雨 产流临界降雨值 黄土坡面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干燥化效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苟清平 朱清科 +4 位作者 李依璇 申明爽 刘昱言 梅雪梅 王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161-7168,共8页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加剧了区域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程度,同时制约着植被构建。选取陕西省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杏、油松、刺槐、小叶杨和沙棘5种植被类型,对照荒草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不同植被类型0—10 ...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加剧了区域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程度,同时制约着植被构建。选取陕西省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杏、油松、刺槐、小叶杨和沙棘5种植被类型,对照荒草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不同植被类型0—10 m的土壤湿度特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浅层和深层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与荒草地相比,各类林地均出现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其中刺槐林过耗量最大,山杏林最小;各林地均出现土壤干层,其中刺槐林、小叶杨林和山杏林土壤干层都已达到10 m以下,植被是深层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5类林地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平均值39.26%,都远高于荒草地-9.57%。土壤干燥化强度为小叶杨(80.19%)>刺槐(78.03%)>沙棘(55.38%)>山杏(37.94%)>油松(32.34%),这是树种、林木大小和密度、林分生物量、树龄等生长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今后植被恢复中,应注意根据当地土壤水分条件,合理选择节水树种和合理设计林分结构,尽量避免或减轻土壤干化,维持较高的植被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人工林地 土壤湿度 土壤干层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旱季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欧朝蓉 朱清科 孙永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28,共9页
【目的】探究2008—2016年元谋干热河谷植被覆盖的时空异质性,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为区域植被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008,2010,2012,2014和2016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ENVI为技术平台,采用像元二... 【目的】探究2008—2016年元谋干热河谷植被覆盖的时空异质性,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为区域植被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008,2010,2012,2014和2016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ENVI为技术平台,采用像元二分法获取研究区5个时期的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数据,确定植被覆盖度等级和分类标准,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法研究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特征,分析各高程带植被覆盖度的构成状况;在Arc GIS支持下提取各年份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面积,通过GIS叠置分析获取2008和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以与研究区等面积的空间格网对不同年份的植被覆盖度进行空间采样,以多元统计法计算格网点植被覆盖度标准差和回归斜率研究植被覆盖度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以龙川江河谷及金沙江河谷为界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且自河谷坝区向中高山呈现中低—低—中—中高的整体空间格局;5个时段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562,0.586,0.494,0.578和0.566;中高山区Ⅰ和Ⅱ级植被覆盖度的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Ⅰ和Ⅱ级植被覆盖度总面积的60%和50%以上,坝周低山区和中低山区Ⅲ和Ⅳ级植被覆盖度的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Ⅲ和Ⅳ级植被覆盖度总面积的70%~80%;河谷区坝区的Ⅴ级植被覆盖度的区域面积占研究区Ⅴ级植被覆盖率总面积的60%以上;8年来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转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1.03%,Ⅰ级植被覆盖度中有95.19km2向Ⅱ级植被覆盖度转移;年际间植被覆盖度标准差(SD)为0~0.541,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面积和减少的区域面积之比为10∶9,呈显著性减少和显著性增长的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9.132%和6.794%。【结论】干热河谷植被覆盖度空间地带差异明显;植被覆盖度偏低,植被覆盖度等级间转换较为频繁;植被覆盖度年际间变化幅度不大,植被覆盖度呈增长的区域面积略大于减少区域面积,但呈显著性减少的区域面积大于呈显著性增长的区域面积;东部和南部的中高山地带植被覆盖度的结构恶化。应继续强化退耕还林还草、强化天然林保护等措施的力度,降低中高山和中低山的人为干扰强度,在河谷坝区和坝周低山积极开展人工植被恢复工作,促进区域植被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覆盖度 时空异质性 GIS RS 空间格局 年际波动 人为干扰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朝蓉 朱清科 孙永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为了系统地定量评价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状态及其时空变化,明确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2008年Landsat7-ETM和2016年Landsat8-OLI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建立景观生态安全度(LESD)模型,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统计... 为了系统地定量评价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状态及其时空变化,明确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2008年Landsat7-ETM和2016年Landsat8-OLI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建立景观生态安全度(LESD)模型,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统计学理论,对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指数、景观生态质量指数和景观生态安全度值都在0.40~0.60之间,均属于临界安全等级。2)景观生态安全度全局空间自相关值,从2008年的0.600上升至2016年的0.633,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加强;景观生态安全度局部自相关格局与研究区地形分异格局较为一致,与2008年相比,2016年高值-高值区在东部的中高山区域,出现了较为连续的空间分布,低值-低值区在金沙江沿岸坝周低山和中低山区分割明显。3)2008和2016年块金方差与及基台值之比值(C0/C0+C)分别为28.5%和32.6%,变程值(A0)分别为764.82和2 031.65 m。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较为敏感,景观生态安全度在整体和局部空间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以地形、气候为主的结构性自然因素是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度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以人为干扰为主的非结构性因素,强化了对景观生态安全性空间分布的影响力。该研究为干热河谷景观生态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态脆弱 景观生态安全 空间自相关 地统计学
下载PDF
2000—2018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依璇 朱清科 +1 位作者 石若莹 苟清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8,共9页
自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开展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被状况明显改善,监测该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生态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趋势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法及残差分析法研究黄... 自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开展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被状况明显改善,监测该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生态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趋势分析法、偏相关分析法及残差分析法研究黄土高原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研究时段内,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的面积为75.64%,中部增长趋势明显;3)整体上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趋势(P<0.05),但与年平均气温的偏相关系数较低;4)在退耕还林工程试验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及所在的延安市,植被恢复优于黄土高原整体,增长率分别为0.01112/a和0.00980/a。总体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产生积极影响,延安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尤为显著,生态工程建设在该区植被恢复中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气候因子 趋势分析 人类活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陕北吴起县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舒元 朱清科 +1 位作者 辛云玲 苟清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6-154,共9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对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为探索半干旱黄土区工程实施过程中林草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机制,选取陕北吴起县为典型代表区,基于Landsat系列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 “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对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为探索半干旱黄土区工程实施过程中林草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机制,选取陕北吴起县为典型代表区,基于Landsat系列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吴起县1997、2005、2010和2016年4期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揭示气象因子及居民区、道路、水系的人文社会因素对林草植被建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97—2016年吴起县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东南向西北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加。2)植被覆盖度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低等级土地面积以转出为主,中高及高等级土地面积以转入为主。3)长时间序列来看,气温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降水,且两者均存在滞后性,冬春季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度有重要影响。4)林草植被主要分布在距居民点500~2500 m、主要道路0~800 m及主要水系0~400 m的范围内,且对中等级植被覆盖度林草地分布位置的影响最大,对低等级近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地处位置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辛云玲 朱清科 +1 位作者 罗舒元 苟清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解决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升森林的稳定性和健康度,通过分析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级评价,来确定抚育优先顺序和抚育措施。以陕西省吴起县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样地调查,分析以... 为解决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升森林的稳定性和健康度,通过分析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级评价,来确定抚育优先顺序和抚育措施。以陕西省吴起县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样地调查,分析以山杏、榆树、河北杨为优势树种的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大小分化程度、垂直结构分布情况,选取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林层指数、竞争指数对林分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样地角尺度均值>0.517,林分分布格局都属于团状分布;林木大小分化程度榆树>山杏>河北杨;林层指数均值<0.5,表明林层结构简单垂直空间利用率低;竞争指数均在0.2附近,处于弱度竞争或弱度竞争向中度竞争的过渡态。从样地综合得分来看,大部分属于四级样地,3种林型结构状况榆树优于河北杨,山杏林最差。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空间结构存在树种单一、分布格局不合理的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升森林稳定性和健康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空间结构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吴起县退耕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性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广亮 艾宁 +2 位作者 朱清科 强方方 罗梦娇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吴起县半阳坡具代表性的草地、沙棘、油松和沙棘油松混交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粒径主要由粉粒组成,且显著高于黏粒和沙粒土;土壤机械组成中,油松林地最差。2)研究区土壤容重变化较大,随着土... 对吴起县半阳坡具代表性的草地、沙棘、油松和沙棘油松混交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粒径主要由粉粒组成,且显著高于黏粒和沙粒土;土壤机械组成中,油松林地最差。2)研究区土壤容重变化较大,随着土层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且油松林地土壤容重最大;油松林地饱和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最小。3)研究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全氮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速效磷和全磷表现规律不明显,土壤速效钾随着土层增加则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全钾则在表层0~20 cm土层存在差异,沙棘油松混交林和沙棘林地土壤化学性质较其他林地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植被类型 土壤性质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粒径 土壤容重 持水量 化学性质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双胍缓释抗菌凝胶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清珂 古菁菁 +7 位作者 刘兰奇 聂建芳 唐艺菲 唐灿 罗宁 李烨 文钰夫 吴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在PHMB@ACPs的制备基础上,设计并优化抗菌凝胶处方,使之达到最优抗菌效果和缓释效果。〔方法〕利用已制备出的PHMB@ACPs颗粒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优基质。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以黏度和感官评分为依据优选出辅料用量。... 〔目的〕在PHMB@ACPs的制备基础上,设计并优化抗菌凝胶处方,使之达到最优抗菌效果和缓释效果。〔方法〕利用已制备出的PHMB@ACPs颗粒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优基质。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以黏度和感官评分为依据优选出辅料用量。然后通过单因素抗菌实验确定凝胶剂的最强抗菌浓度。最后对优选出来的处方进行缓释性能、稳定性能、稀释后抗菌性能评价。〔结果〕成功筛选出最优处方:羟丙甲基纤维素150mg/g,甘油0.1mL/g,玫瑰水合物0.2mL/g,芦荟0.02g/g,PHMB@ACPs的用量为1.8mg/g。质量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凝胶具有缓释性能、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优良的耐热耐寒性,且其pH测定值也符合人体腔道的弱酸环境。〔结论〕优选出的PHMB@ACPs芳香型抗菌凝胶剂与常见抗菌凝胶剂相比,缓释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药物的顺应性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生物碳材料 聚六亚甲基双胍 缓释凝胶 抗菌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双胍-两亲碳渣抗菌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建芳 刘兰奇 +7 位作者 古菁菁 朱清柯 唐艺菲 唐灿 罗宁 李烨 文钰夫 吴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抗菌性能和缓释性能的新型抗菌材料。〔方法〕选取高效、广谱、低毒的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为抗菌剂,以带有负电的生物碳渣材料(记为ACPs)作为载体,与带正电的聚六亚甲基双胍静电吸附形成抗菌复合物(记为PHMB@ACPs)...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抗菌性能和缓释性能的新型抗菌材料。〔方法〕选取高效、广谱、低毒的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为抗菌剂,以带有负电的生物碳渣材料(记为ACPs)作为载体,与带正电的聚六亚甲基双胍静电吸附形成抗菌复合物(记为PHMB@ACPs),从而达到缓释抗菌的效果。ACPs比表面大、表面富含芳环结构及羧基,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均能高度分散。最后对PHMB@ACPs及ACPs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PHMB成功吸附在ACPs表面,在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5 h后完全释放。该复合物能均匀分散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随着PHMB@ACPs浓度增加,抗菌性能增加,最小抑菌浓度为0.01 mg/mL。〔结论〕制备出的抗菌复合物具有高效、广谱、低毒、长效的优点,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生物碳材料纳米颗粒 聚六亚甲基双胍 抗菌 缓释性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与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若莹 朱清科 +1 位作者 李依璇 苟清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陕北黄土区坡面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微地形间的关系,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高效的林草植被模式,在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对流域内切沟、塌陷、缓台、浅沟和陡坎这5种坡面微地形植物群落的各项数量特征进行调查。发现:1)微... 为探究陕北黄土区坡面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微地形间的关系,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高效的林草植被模式,在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对流域内切沟、塌陷、缓台、浅沟和陡坎这5种坡面微地形植物群落的各项数量特征进行调查。发现:1)微地形与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各类微地形以草本群落为主,其中半阴坡微地形植物群落的植物种数、盖度、生物量、多样性等特征值大多优于半阳坡,自然演替速率较快。3)各类坡面微地形植物群落的各项特征值多优于原状坡面,其中陡坎的植物群落生长状况最差,切沟最优。陕北黄土区各类坡面微地形与植物群落数量特征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应针对不同微地形,考虑其植物群落结构与特征的差异,以恢复与保护草本群落为主,使陕北黄土区自然植被更稳定地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微地形 植物群落 分异特征 物种组成 植被盖度 草本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陕北黄土极陡坡土壤水分对微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胜莉 朱清科 +1 位作者 王旭虎 刘淑琴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5,共7页
土壤水分是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植被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然而受坡面微地形的影响,黄土坡面土壤水分存在异质性,从而影响林草植被精准配置。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5类陡坡微地形土壤含水量(0~180 cm土层)的定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不同... 土壤水分是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植被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然而受坡面微地形的影响,黄土坡面土壤水分存在异质性,从而影响林草植被精准配置。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5类陡坡微地形土壤含水量(0~180 cm土层)的定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结果表明:1)降水年型对微地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均有影响,枯水年切沟底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平缓,雨季前下降趋势缓慢,雨季后增长趋势滞后;而丰水年切沟底土壤水分的变化呈V型变化;缓台、浅沟、塌陷和陡坎4种微地形枯水年土壤水分季节变化一致,呈M型变化;而丰水年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呈W型,2个最低值出现在5月和11月。2)垂直方向上塌陷、原状坡、陡坎土壤水分自上而下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缓台、浅沟、缓坡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黄土陡坡中的切沟底土壤水分含量最高。3)缓台、陡坎、原状坡的土壤水分速变层和活跃层在丰水年消失,在枯水年深度下移;塌陷、切沟、浅沟、和缓坡土壤水分速变层和活跃层在枯水年均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地 土壤水分 微地形 垂直变化 陕北黄土区
下载PDF
热熔胶膜在发泡PVC/铝热熔胶膜在发泡PVC/铝复合板材中的粘接可靠性研究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庆柯 杜壮 +2 位作者 唐舫成 汪加胜 邓志业 《粘接》 CAS 2021年第3期1-4,32,共5页
以鹿山热熔胶膜VM2008为胶粘剂,制备了铝/PVC发泡节能复合板材(AEP),通过对不同复合工艺制备的复合结构粘接强度的测试确定热熔胶膜VM2008的最佳复合工艺,研究了复合结构的粘接可靠性包括耐温差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水煮性能、耐高温... 以鹿山热熔胶膜VM2008为胶粘剂,制备了铝/PVC发泡节能复合板材(AEP),通过对不同复合工艺制备的复合结构粘接强度的测试确定热熔胶膜VM2008的最佳复合工艺,研究了复合结构的粘接可靠性包括耐温差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水煮性能、耐高温高湿性能以及耐紫外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该热熔胶膜在160℃、0.4MPa、10s工艺条件复合时能形成良好的粘接强度,使用该胶膜制备的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耐温差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水煮性能、耐高温高湿性能以及耐紫外老化性能,能够很好的适用于铝/PVC发泡节能复合板的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胶膜 PVC 粘接强度 粘接可靠性
下载PDF
Impacts of land disturbance and restoration on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1
15
作者 AI Ning WEI Tianxing +3 位作者 zhu qingke QIANG Fangfang MA Huan QIN W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76-86,共11页
Land disturbance and land restoration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semi-arid loess regions of China.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diment yield during... Land disturbance and land restoration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semi-arid loess regions of China.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diment yield during the early stage after land disturbance(ESLD) with those during restoring stage after land disturbance(RSL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importance of each on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vegetation, rainfall, soil and topography) in affecting the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diment yiel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ESLD, topography wa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runoff production, while soi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controlling the sediment yield. During RSLD, vegetation was more important in affecting runoff production, while rainfall was more important in affecting sediment yield. In additional,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oth the runoff production and the sediment yield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restoring vegetation on severely-disturbed lands, thus providing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tter implementations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vegetation typ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Pinus tabulaeformis and H. rhamnoides are better plant selections for land restoration in this area, especially for relatively gentle slopes(i.e., less than 20 deg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disturbance/ restorati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RUNOFF sediment yield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in near-surface soil freeze-thaw cycle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2002–2011 based on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AMSR-E) data 被引量:5
16
作者 WANG Rui zhu qingke +1 位作者 MA Hao AI N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850-864,共15页
Detecting near-surface soil freeze-thaw cycles in high-altitude cold region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th's surface system, but such studies are rare. In this study, we detected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 Detecting near-surface soil freeze-thaw cycles in high-altitude cold region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th's surface system, but such studies are rare. In this study, we detected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in near-surface soil freeze-thaw cycle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SRYR) during the period 2002–2011 based on data from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AMSR-E). Moreover, the trends of onset dates and durations of the soil freeze-thaw cycles under different stage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sholds of daytime and nighttime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of the freeze-thaw algorithm for the SRYR were 257.59 and 261.28 K, respectively. At the spatial scale, the daily frozen surface(DFS) area and the daily surface freeze-thaw cycle surface(DFTS) area decreased by 0.08% and 0.25%, respectively, and the daily thawed surface(DTS) area increased by 0.36%. At the temporal scale, the dates of the onset of thawing and complete thawing advanced by 3.10(±1.4) and 2.46(±1.4) days, respectively; and the dates of the onset of freezing and complete freezing were delayed by 0.9(±1.4) and 1.6(±1.1) days, respectively. The duration of thawing increased by 0.72(±0.21) day/a and the duration of freezing decreased by 0.52(±0.26) day/a. In conclusion, increases in the annual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winter air temperature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advanced thawing and delayed freezing and for the increase in the duration of thawing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duration of freezing in the SR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 air temperature near-surface soil freeze-thaw cycles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陡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鹏祥 朱清科 +2 位作者 申明爽 苟清平 梅雪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7-172,共6页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黄土区陡坡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因素,降雨是该区域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微地形可对降雨进行二次分配影响土壤水分,因此,研究陡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可为该地区林草植被建设植物群落结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黄土区陡坡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因素,降雨是该区域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微地形可对降雨进行二次分配影响土壤水分,因此,研究陡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可为该地区林草植被建设植物群落结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原状坡作为对照,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微地形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分层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微地形不同剖面土壤水分与降雨的相关关系,揭示各微地形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0~20cm缓台和切沟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浅沟达到显著水平(P<0.05);40~100cm切沟达到显著水平(P<0.05);100~120cm切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120~140cm切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塌陷达到显著水平(P<0.05);140~160cm塌陷和陡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切沟达到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土壤水分 降雨 陕北黄土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