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施用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静 隋晓青 +7 位作者 王鑫尧 石国庆 李浩天 王玉祥 吉尔尔格 孙凌子寅 张树振 陈述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1478,共8页
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盛花期喷施氮肥(N)、复硝酚钠(CSN)、氮肥和复硝酚钠复配(N+CSN)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发现喷施N,CSN,N+CSN能够提高紫... 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盛花期喷施氮肥(N)、复硝酚钠(CSN)、氮肥和复硝酚钠复配(N+CSN)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发现喷施N,CSN,N+CSN能够提高紫花苜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喷施N+CSN优于单施N和CSN,其中,N+CSN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二级分枝数/生殖枝、荚果数/花序、种子数/荚果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种子产量;与对照相比,单施N和CSN后种子产量提高了6.84%~38.49%,N+CSN施用后种子产量提高了44.39%~57.76%。根据相关性分析,不同处理下种子产量与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千粒重、种子数/荚果、荚果/花序、小花数/花序、结荚率、二级分枝数/生殖枝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N+T2(0.5%N+6 mg·L^(-1)CSN)是提高种子产量和优化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氮肥 复硝酚钠 生理特性 种子产量
下载PDF
2R1T并联机构的滑模控制与轨迹跟踪方法
2
作者 张淑珍 马欢欢 +2 位作者 查富生 李笛 李春玲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8期33-38,共6页
针对并联机构存在建模误差和实际工作时会受到外界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的终端积分滑模控制方法(MTISMC),以提高并联机构的跟踪精度和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到零的性能。该方法基于跟踪误差设计改进型的PID滑模面,结合并联机构的不确... 针对并联机构存在建模误差和实际工作时会受到外界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的终端积分滑模控制方法(MTISMC),以提高并联机构的跟踪精度和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到零的性能。该方法基于跟踪误差设计改进型的PID滑模面,结合并联机构的不确定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出新型的终端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对该控制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仿真结果表明,MTISMC控制方法跟踪误差的均方根均小于PID和TISMC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动力学模型 改进型PID滑模面 MTISMC控制 LYAPUNOV
下载PDF
分根区交替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瑛 孙群策 +4 位作者 张树振 姜志鹏 温炳涵 葛星宇 张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5-1011,共17页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根区交替灌溉作为一种具有较好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之一。目前,各国科技工作者围绕分根区交替灌溉...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根区交替灌溉作为一种具有较好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之一。目前,各国科技工作者围绕分根区交替灌溉对作物生长、生理的影响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对其节水机制进行了解析,亟待总结梳理。本文回顾了分根区交替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分根区交替灌溉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归纳了该技术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并对分根区交替灌溉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作物分根区交替灌溉节水灌溉机理研究和节水灌溉技术的革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区交替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节水机制
下载PDF
甘蔗条点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王超敏 何美丹 +3 位作者 王文治 袁潜华 张树珍 沈林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甘蔗条点病毒(sugarcane striate virus,SStr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从SStrV基因组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构建含有SStrV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9-T-SStrV-qN作...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甘蔗条点病毒(sugarcane striate virus,SStr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从SStrV基因组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构建含有SStrV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9-T-SStrV-qN作为阳性质粒标准品,以其为模板建立SStr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稳定性进行了测试,随后用该方法对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中SStrV载量进行检测。【结果】将含有SStrV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按10倍比稀释成标准品,将其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获得标准曲线y=-3.337 x+38.197,相关系数r2=0.999,说明Cq值与标准品浓度拷贝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最低可以检测到13拷贝重组质粒/μL,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该方法能特异的检测SStrV,特异性高,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在0.13%-0.94%之间,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SStrV的载量在甘蔗的不同组织部位中差异较大,+4叶中SStrV的载量最高,与其他组织部位达到了显著差异。【结论】建立了能灵敏特异检测SStr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明确了+4叶是甘蔗中SStrV检测的最佳采样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条点病毒 荧光定量PCR 病毒载量 检测
下载PDF
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5
作者 张淑珍 余文汝 +5 位作者 张俊峰 江佳瑶 罗美 林碧玉 麦敏雯 杨梦婷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6期62-67,共6页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符合本土情景的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并在临床应用。方法检索评价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最佳证据,经专家小组会议形成符合本科室的循证实践方案,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比...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符合本土情景的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并在临床应用。方法检索评价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最佳证据,经专家小组会议形成符合本科室的循证实践方案,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比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护士对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知识水平、放射性皮炎发生率。结果除指标6、7在证据应用前后执行率均为100%之外,其余7项指标执行率证据应用后均明显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放射性皮炎预防管理知识得分由(68.89±21.93)分上升至(97.78±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从94%降至50%;放射性皮炎Ⅲ度的发生率从34%降至7%。结论循证实践可规范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与管理、提高护士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知识水平、有效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疗 放射性皮炎 循证实践
下载PDF
基于TCAM模型的初高中衔接教育课堂探究——以初高中物理“共点力平衡”知识点衔接为例
6
作者 孙承峰 张书振 高婷 《物理教学探讨》 2024年第7期25-30,共6页
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素养全程贯通培养,衔接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无缝链接。学校体制建设、教师课堂教学、初中学生学业健康成长对衔接教育的课堂提出了现实需要。从分析课标、研究教材入手,发现断层断面,捕捉初高... 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素养全程贯通培养,衔接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无缝链接。学校体制建设、教师课堂教学、初中学生学业健康成长对衔接教育的课堂提出了现实需要。从分析课标、研究教材入手,发现断层断面,捕捉初高中教学内容衔接点,实施嵌入式TCAM课堂范式,在初中课堂开展拓展性衔接,在高中课堂实施引接性衔接。在衔接教育的过程中,从创新真实情境衔接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迁移应用并能够初步建立模型,实现学生素养的贯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M模型 衔接教育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核桃林间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和播种量对其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7
作者 苏洋 梁晨 +5 位作者 张树振 蒋立峰 孙鸿博 岳海燕 彭凤君 张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41-351,共11页
为了探究核桃林间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和播种量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3年4月在和田市热万村核桃林(2006年建植)间设置间作试验,试验包括紫花苜蓿的不同品种(赛沃、精英、超能、WL712)和不同播种量(15.0... 为了探究核桃林间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和播种量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3年4月在和田市热万村核桃林(2006年建植)间设置间作试验,试验包括紫花苜蓿的不同品种(赛沃、精英、超能、WL712)和不同播种量(15.0、22.5、30.0 kg/hm^(2))两个因素,共计13个处理。通过分析,对比品种、播种量因素下苜蓿根系性状及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播种量和不同品种交互作用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播种量和不同品种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0.0 kg/hm^(2)播种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15.0 kg/hm^(2)和22.5 kg/hm^(2)播种量(P<0.05)。播种量相同条件下,超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蔗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赛沃、精英、WL712(P<0.05)。与清耕对照相比,30.0 kg/hm^(2)播种量,超能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最大。核桃林间作选择超能紫花苜蓿播种量为30.0 kg/hm^(2),可显著改善核桃林间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林间作 土壤养分 酶活性 根系特性
下载PDF
割手密转录因子SsW RKY1提高甘蔗品种抗旱能力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庆庆 王天菊 +4 位作者 王俊刚 张树珍 赵雪婷 何丽莲 李富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54-2664,共11页
SsWRKY1是甘蔗属野生种割手密WRKY家族成员基因,开展SsWRKY1基因的功能分析,为研究SsWRKY1参与干旱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获得SsWRKY1过表达株系和RNAi干扰株系,PEG干旱胁迫处理发现过表达株系... SsWRKY1是甘蔗属野生种割手密WRKY家族成员基因,开展SsWRKY1基因的功能分析,为研究SsWRKY1参与干旱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获得SsWRKY1过表达株系和RNAi干扰株系,PEG干旱胁迫处理发现过表达株系受干旱胁迫伤害程度明显轻于非转基因植株,而干扰表达株系则表现严重的干旱胁迫伤害;过表达株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胁迫响应基因MAPK级联信号传递基因MAPK、ABA生物合成基因NCED、脯氨酸生物合成基因P5CS、以及ROS清除系统基因SOD、POD、CAT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说明过表达SsWRKY1能够提高甘蔗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本研究表明,SsWRKY1基因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和调节胁迫响应基因的方式增强了甘蔗对干旱的抗性,可作为甘蔗抗性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转基因甘蔗 抗旱性 功能鉴定
下载PDF
Inconel 718合金表面纳米多层CrAlN/CrN涂层的制备及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宇涛 李春玲 +2 位作者 张淑珍 尚伦霖 张广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提高Inconel 718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其表面制备CrAlN/CrN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仪和划痕仪等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 为提高Inconel 718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其表面制备CrAlN/CrN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仪和划痕仪等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使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在室温、350℃和650℃下的摩擦性能,并对磨痕的形貌特征、元素分布和物相进行分析,分析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纳米多层CrAlN/CrN涂层微观结构致密,主要由fcc-CrN相组成,择优取向为(200)晶面;CrAlN/CrN涂层在Inconel 718合金表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硬度和结合力分别为(29.3±1.2)GPa和70.4 N;涂层在室温和350℃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磨损率分别低至1.5×10^(-6)mm^(3)/(N·m)和1.7×10^(-6)mm^(3)/(N·m),主导的磨损机制分别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650℃时涂层达到最低摩擦系数(0.33),但磨损率有所升高,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层 CrAlN/CrN涂层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高温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放牧和刈割对山地草原植被多样性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琪 李维思 +4 位作者 张树振 阿斯娅·曼力克 胡晓静 孙群策 张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为探究天山北坡谢家沟区域草地利用模式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和凋落物分解(土壤碳输入)的影响,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中段乌鲁木齐县谢家沟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放牧(载畜量2.8羊单位/hm^(2))和刈割为试验处理,采用样方法和凋落物原位分解法... 为探究天山北坡谢家沟区域草地利用模式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和凋落物分解(土壤碳输入)的影响,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中段乌鲁木齐县谢家沟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放牧(载畜量2.8羊单位/hm^(2))和刈割为试验处理,采用样方法和凋落物原位分解法对放牧、刈割草地的植被α多样性、凋落物分解动态进行测定,同时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土壤表面和10 cm温度、土壤水分、容重、辐照度等环境因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放牧降低了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同时其植被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一性指数显著低于刈割草地(P<0.05);地上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高于地下凋落物(根系)(P<0.05);放牧显著降低了地上、地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同时相较于刈割处理,放牧降低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和辐照度(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水分是该区域限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素。天山北坡谢家沟区域刈割利用维持了草地植被多样性,同时其凋落物分解碳输入也没有受到抑制,而放牧利用使得草地植被多样性下降,抑制了作为碳输入的凋落物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草原 放牧 刈割 植被多样性 土壤环境因子 凋落物
下载PDF
甘蔗AP2/ERF转录因子基因ShERF3的克隆、表达及其编码蛋白的定位
11
作者 赵雪婷 高利燕 +3 位作者 王俊刚 沈庆庆 张树珍 李富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8-216,共9页
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克隆ShERF3,并分析其功能,为甘蔗抗逆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基于转录组数据从‘新台糖22号’甘蔗中克隆ShERF3,并通过Real time PCR、生物信息学分析、... 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克隆ShERF3,并分析其功能,为甘蔗抗逆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基于转录组数据从‘新台糖22号’甘蔗中克隆ShERF3,并通过Real time PCR、生物信息学分析、水稻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等技术对ShERF3编码的蛋白特性、亚细胞定位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获得1 142 bp ShERF3的cDNA序列,包含1个1 05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50个氨基酸;ShERF3蛋白含有一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F家族ERF亚家族成员,与高粱和柳枝稷ERF3、谷子和哈氏黍ERF118蛋白同源性较高;ShERF3蛋白是一种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定位于细胞核;ShERF3主要在甘蔗成熟茎节中表达,在叶片和根系中相对表达较低;在PEG处理下,ShERF3表达先下调后上调,在NaCl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延长ShERF3表达量降低。甘蔗ShERF3积极响应干旱和盐逆境胁迫,可能在甘蔗茎秆发育、干旱以及盐胁迫应答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hERF3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烯效唑对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周一凡 隋晓青 +6 位作者 李浩天 王玉祥 张树振 杨静 陈述明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肖永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18-222,共5页
为了解烯效唑在不同时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材料,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25、50、75、100 mg/L烯效唑,研究其对紫花苜蓿小... 为了解烯效唑在不同时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材料,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25、50、75、100 mg/L烯效唑,研究其对紫花苜蓿小花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种子产量及内源脱落酸(ABA)、内源赤霉素(GA3)、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较对照均可显著增加其小花数、结荚数、种子产量及内源ABA、内源GA3、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其花荚脱落率。在现蕾期100 mg/L烯效唑处理和初花期75 mg/L处理,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4.20%和19.00%,种子产量分别增加86.89 kg/hm^(2)和96.57 kg/hm^(2)。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制种田在初花期喷施75 mg/L烯效唑调控紫花苜蓿花荚脱落,增产效果最佳,种子产量可达450.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烯效唑 农艺性状 种子产量
下载PDF
放牧和刈割对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碳氮的影响
13
作者 李维思 胡晓静 +3 位作者 张树振 阿斯娅·曼力克 熊洁 王梦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38-445,共8页
为探究草地利用方式对天山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C、N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刈割2种草地利用方式和4种海拔梯度(1 600、1 700、1 800、1 900 m),共8个试验区,采用样方法测定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 为探究草地利用方式对天山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C、N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刈割2种草地利用方式和4种海拔梯度(1 600、1 700、1 800、1 900 m),共8个试验区,采用样方法测定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1 6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3个海拔(P<0.05),刈割地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低于其他3个海拔(P<0.05),植被盖度均为海拔1 600、1 700 m显著高于海拔1 900 m,再显著高于海拔1 800 m(P<0.05),同海拔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1 800、1 900 m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随海拔升高禾本科逐渐减少,杂类草增多,刈割地禾本科最多;放牧地植被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刈割地植被C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不显著,N含量在海拔1 800 m处最高(P<0.05),C∶N在海拔1 800 m处最低(P<0.05);放牧地凋落物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在海拔1 600 m最低(P<0.05),刈割地凋落物C含量和C∶N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3个海拔(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山地草原放牧的植被和凋落物C∶N与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和植被盖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高;刈割的植被和凋落物C∶N都与植被盖度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C∶N与地上生物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凋落物现存量显著负相关(P<0.05),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相比刈割地,海拔升高对放牧地的植被优势群落影响更大,且海拔越高放牧地的植被和凋落物碳氮含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刈割 山地草原 植被 凋落物
下载PDF
地下滴灌苜蓿种子田土壤养分及盐碱分布规律
14
作者 孙群策 张树振 +5 位作者 姜涛福 王永琪 岳海燕 彭凤君 徐婉宁 张博 《草食家畜》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探明地下滴灌模式下多年生苜蓿种子田土壤中的养分和盐碱分布规律,为科学利用地下滴灌进行苜蓿种子生产提供指导。本研究以滴灌带正上方地面为起始点,对垂直方向0~60 cm、水平方向0~40 cm范围内的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滴灌4年... 为探明地下滴灌模式下多年生苜蓿种子田土壤中的养分和盐碱分布规律,为科学利用地下滴灌进行苜蓿种子生产提供指导。本研究以滴灌带正上方地面为起始点,对垂直方向0~60 cm、水平方向0~40 cm范围内的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滴灌4年淋洗导致了新牧4号紫花苜蓿种子田土壤中的养分与盐碱存在异质性分布,养分主要分布于垂直距离0~30 cm、水平距离0~20 cm的土壤;盐分主要聚集于距地表垂直距离30~40 cm、距滴灌带水平距离30~40 cm的土壤;土壤碱性较强区域为距地表垂直距离30~60 cm、距滴灌带水平距离20~40 cm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苜蓿种子田 土壤盐碱分布 土壤养分分布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及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恕震 江美霞 李德林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1期40-42,63,共4页
为解决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及建议研究。在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本概述后,通过基于关键度评价的车辆检修策略选择流程、基于RAMS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部件关键度分析、确... 为解决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及建议研究。在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本概述后,通过基于关键度评价的车辆检修策略选择流程、基于RAMS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部件关键度分析、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策略,提出一种全新的检修模式。通过对比分析证明,新的检修模式适应性更强,能够为城市轨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交通 模式 检修 车辆 轨道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olerance to high density and lodging in short petiolate germplasm M657 and the effect of density on yield-related phenotypes of soybean
16
作者 GAO Hua-wei YANG Meng-yuan +9 位作者 YAN Long HU Xian-zhong HONG Hui-long zhang Xiang SUN Ru-jian WANG Hao-rang WANG Xiao-bo LIU Li-ke zhang shu-zhen QIU Li-ju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34-446,共13页
Soybean yield has traditionally been increased through high planting density,but investigating plant height and petiole traits to select for compact architecture,lodging resistance,and high yield varieties is an under... Soybean yield has traditionally been increased through high planting density,but investigating plant height and petiole traits to select for compact architecture,lodging resistance,and high yield varieties is an underexplored option for further improving yield.We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yield-related traits,lodging resistance,and petioleassociated phenotypes in the short petiole germplasm M657 with three control accessions during 2017–2018 in four locations in the Huang–Huai region,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657 exhibited stable and high tolerance to high planting density and resistance to lodging,especially at the highest density(8×105 plants ha–1).Th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 shorter petiole length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odging resistance.The yield analysis showed that M657 achieved higher yields under higher densities,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Huang–Huai region.Among the varieties,there were markedl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intra-and inter-row spacing designs with respect to both lodging and yield that were related to location and density.Lodg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nting density,plant height,petiole length,and number of effective branches,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em diameter,seed number per plant,and seed weight per plant.The yield of soybean was increased by appropriately increasing the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oybean varieties in the Huang–Huai reg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valuable new germplasm resource for the introgression of compact architecture traits that are amenable to providing a high yield in high density planting systems,and it establishes a high-yield model of soybean in the Huang–Huai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short petiole high density and lodging yield-related phenotypes
下载PDF
GmSKP1,a Novel 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1 in Glycine max,Enhancing Resistance Against Phytophthora sojae Infection
17
作者 Ning Bin Li Wei-wei +9 位作者 Liu Xin Ji Wei Wang Yu-hong Zhao Ming He Sheng-fu zhang Chuan-zhong Rong Tian-yu Liu Dong-xue Xu Peng-fei zhang shu-zh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Phytophthora root and stem rot of soybean caused by Phytophthora sojae(P.sojae)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soybean[Glycine max(L.)Merr.]all over the world.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1(SKP1)proteins ar... Phytophthora root and stem rot of soybean caused by Phytophthora sojae(P.sojae)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soybean[Glycine max(L.)Merr.]all over the world.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1(SKP1)proteins are key members of the SKP1/Cullin/F-box protein(SCF)ubiquitin ligase complex and play diverse roles in plant biology.However,the role of SKP1 in soybean against the phytopathogenic oomycete P.sojae 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a novel member of the soybean SKP1 gene family,GmSKP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nduced by P.sojae,was reported.The expression of GmSKP1 was simultaneously induced by methyl jasmonate(MeJA),salicylic acid(SA)and ethylene(ET),which might suggest an important role for GmSKP1 of plant in responses to hormone treatments.Functional analysis using GmSKP1 overexpression lines showed that GmSKP1 enhanced resistance to P.sojae in transgenic soybean plants.Further analyses showed that GmSKP1 interacted with a homeodomain-leucine zipper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GmHDL56)and a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GmWRKY31),which could positively regulate responses to P.sojae in soybean.Importantly,several pathogenesis-related(PR)genes were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including GmPR1a,GmPR2,GmPR3,GmPR4,GmPR5a and GmPR10,in GmSKP1-OE soybean plants.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GmSKP1 enhanced resistance to P.sojae in soybean,possibly by activating the defense-related PR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sojae SOYBEAN SKP1 OVEREXPRESSION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
下载PDF
混播草地中豆科/禾本科牧草氮转移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2
18
作者 谢开云 王玉祥 +4 位作者 万江春 张树振 隋晓青 赵云 张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 氮素转移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混播草地 根际氮沉积
下载PDF
植物BTB/POZ蛋白及其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淑珍 闫晓飞 +2 位作者 张传忠 韩丹 徐鹏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1-316,共6页
为了适应各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调节机制,感受外界刺激,调整基因的表达,调节代谢途径。植物BTB/POZ蛋白在一系列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植物中的BTB/POZ蛋白的分子特征和抗病功能。此... 为了适应各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调节机制,感受外界刺激,调整基因的表达,调节代谢途径。植物BTB/POZ蛋白在一系列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植物中的BTB/POZ蛋白的分子特征和抗病功能。此外,也就BTB/POZ蛋白在抗病应答途径、抗病反应中的作用机理等进行综述,为作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B/POZ 蛋白 抗病 核定位 信号调控网络
原文传递
静电喷涂涂层厚度分布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淑珍 毛伟 +1 位作者 甄晶博 李春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1-297,共7页
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在静电喷涂中,涂层厚度分布模型是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和轨迹规划作业中影响涂层厚度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喷... 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在静电喷涂中,涂层厚度分布模型是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和轨迹规划作业中影响涂层厚度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喷涂质量和涂料转移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喷涂机器人轨迹规划的一个首要和基础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准确的涂层厚度分布模型。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静电喷涂涂层厚度分布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涂层厚度分布模型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归纳了常用涂层厚度仿真的方法—经验模型法和CFD仿真法。喷涂仿真包括静态喷涂仿真和动态喷涂仿真,静态仿真常用欧拉-欧拉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法,动态仿真常用动喷枪法和动壁面法,其中,动壁面法结合动网格为动态仿真主要方法。常见的动网格模型有三种:弹性光顺模型、铺层模型、局部重构模型。而在动态仿真中,动网格法常用有两种模型:一种是弹性光顺模型结合局部重构模型,另一种是铺层模型。最后对未来涂层厚度分布模型和涂层厚度仿真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厚度 喷涂机器人 静电喷涂 涂层厚度仿真 动壁面法 动喷枪法 动网格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